如何教孩子禮儀

現在的孩子嬌生慣養得多了,總會有一兩個“熊孩子”讓你恨得心癢癢。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必要的禮儀,否則路人可不管你家寶寶是調皮還是熊。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教孩子禮儀,希望能夠幫到大家哦!

如何教孩子禮儀
如何教孩子禮儀

1餐桌禮儀

飯桌上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也是小孩最先接觸的禮儀之地。---不可以做的孩子在飯桌上不可以這樣做:大喊大叫,拿着餐具當玩具,用手直接拿菜盤裏的菜(可以倒到小碗上讓寶寶拿)。---可以做的飯前飯後洗手,夾不到的菜告訴旁邊的大人幫忙夾。

2做客禮儀

去別人家做客時,一個小孩的言行舉止就反映出了一個家庭的素質教養。---不可以做的隨便進主人的房間、亂翻主人抽屜、和主人家的小朋友大聲起爭執、拼命搶玩具。---可以做的經過主人同意後拿某件東西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看電視,拜別時説謝謝或揮手致意。

3社交禮儀

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社交,有一些基本的禮儀也還是要學會。這樣可以讓寶寶長大後更容易面對一些社交活動。---不可以做的主動給小朋友起外號,嘲笑身體有殘疾的小朋友,説髒話。---可以做的在安全範圍內,主動邀請小朋友一起玩,適當的時候謙讓比自己小的朋友和女孩兒。

很多家長也會擔心,如果事事給孩子立規矩,孩子是不是會變得更加內向、怯懦,影響正常社交?

其實不必擔心,這些規矩並不會束縛孩子的天性,而是會幫助寶寶變得更加自律,更有教養。父母在教導孩子“有禮貌、懂規矩”的時候,要注意説話分寸,注意場合。

如在出門做客前跟孩子講好對方主人家的禁忌,叮囑孩子要注意,告訴孩子在親近關係家庭中能做些什麼,不能做什麼,一般朋友家庭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並告訴孩子兩者的區別,也可以通過編兒歌的方式讓寶寶記住一些基本的禮節。在孩子“不懂規矩”時,先不要大聲呵斥,先以理服人,跟孩子講清為什麼這樣做是錯的,如果同一錯誤犯的太多則可以用稍微嚴厲點的方式。

同時在寶寶不同的年齡段,可以根據孩子的發展特點,要求寶寶明白不同的禮貌用語和待人接物的禮儀,並不斷調整和提高要求。大眼媽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別説小孩子還小,不需要過多教導,但規矩就是從小培養的,小時候不教,孩子就意識不到規矩禮貌的重要性,等到6歲以後再來管就難了。那時候父母除了跺腳瞪眼還能怎麼樣?只有從小讓孩子樹立了懂規矩的觀念,才能讓寶寶長大後自律懂禮貌,在社會上也不會吃太多虧。

有必要交給孩子的禮儀

禮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

我們把人與人的關係整理成一個“讓”字,“讓則有餘,爭則不足”,人與人相處要能禮讓,那是人與人之間最優美的距離。當你遇到一位很有禮貌的朋友,你的感受如何?很舒服、很歡喜,所以這個禮是人與人之間很優美的距離。縱使再親的人,或者是夫妻、父子,也應該以禮相待,不能因為太親就不尊重他,比如連門都不敲就進去,一次、二次他可以接受,次數多了就會如何?

可能怨氣就上來。所以,再親的人也要尊敬,也要以禮相待,保持這個優美的距離。當孩子從小懂得以禮相待,他就會成為一個有分寸的人,所以學禮非常重要。

禮跟道理是相通的

《弟子規》全部教誨都是以禮貫穿,對父母恭敬就是“入則孝”,是禮;“出則弟”,兄弟友愛,尊敬長輩,也是禮。“謹”的部分,對於物品要愛惜,也要物有定位;對於食物不可以糟蹋,“對飲食,勿揀擇”,這是用禮貌的態度對待食物。“凡出言,信為先”,也是在我們的言語當中對人要有禮貌,説出去的話不可以做不到,不然就非常失信、失禮。在《樂經》裏面還提到“禮者,天地之序也”,所以禮貌之“禮”跟道理也是相通的。俗話説“有理走遍天下”,就是人與人當中非常自然的規律,我們不能逾越了這個規律,不然就會發生磨擦衝突,“泛愛眾”也是禮貌的態度。

有禮處處結善緣

有一次我在上電梯的時候,我剛進電梯,後面就跟着進來了一位跟我母親年紀差不多的女士,我微笑問她説:“這位女士,請問您上幾樓?”假如你進電梯的時候,有一個人跟你微笑説:“請問你上幾樓?”你的感受如何?很舒服,可能那一天心情都很好,所以禮貌不得不教。

當我跟這位女士打完招呼之後,她也很歡喜,然後我接着就跟她自我介紹,我説:“你好,我叫蔡禮旭。”她説:“你好,我叫丈母孃。”她聽成我是蔡女婿了,我就跟她聊起來,這樣一聊,發現她的女兒跟我是同一屆的高中同學,從這裏也體會到了諺語常講的“有緣千里來相會”。

孔子説:“不學禮,無以立”,有禮貌就能在人羣中立足。我們很歡喜別人向我們問好,相同的,假如我們肯主動去跟別人問好,別人同樣也會很歡喜。我們希望社會更好,希望人與人之間能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應該從哪裏下手?絕對不是要求別人先做到。互相尊重、互相關懷是結果,因是從我們自己主動尊重別人、主動關懷別人開始做起,相信人與人之間關懷尊重的風氣會很快地形成,很快地變化起來。

學禮貌重要還是分數重要

我常常跟家長和學生們説:“是學禮貌重要,還是把九十八分拉到一百分重要?”家長都説:“學禮貌重要。”請問現在的家長,在做前者的工作,還是在做後者的工作?後者。明明都覺得學禮貌重要,但是實際上還是隻逼孩子的功課,問題究竟出在哪裏?為了望子成龍。而孩子的分數提升了,就能成龍了嗎?孩子的人生就幸福美滿了嗎?很多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深入思考,用智慧去判斷,才可能判斷正確。

我相信很多的家長都把孩子往分數那邊推,然後等孩子大學畢業出來,很可能連跟人打招呼的能力都沒有,甚至於不要説等到大學畢業,很多大學生去念書沒幾個月就被學校退學,為什麼?與人相處還有生活自理的能力太差了。這兩種能力都會影響孩子一輩子,而九十八分跟一百分差兩分,會不會影響他一輩子?不會。我們有這一分明白,才會去深入思考,才能讓一個孩子,真正在一生中學到正確的態度跟觀念。

學禮的孩子絕對不呆

學禮的孩子會呆嗎?絕對不呆!學禮的孩子知道處處尊重別人,替人着想,大腦更靈活。現代人對“活潑”有所誤解,什麼叫活潑?三秒鐘都停不下來,在那裏跑叫活潑!我們有時候在機場排隊,很多孩子都站不住,在那裏撞來撞去,後面的旅客還説:“這個孩子真活潑!”哪裏是活潑?那叫做隨便,沒有家教。真正的活潑是思想活躍,處處能替人着想,所以學禮的人絕對不會學呆的。

失禮人生會增加很多的阻力

沒有學禮的人,他的人生就會增加很多阻力,因為一失禮,人家就不會幫助他,甚至於還會障礙他。假如我們時時處處都對別人很有禮貌,就會增加很多幫助我們的助力。

現在人跟人相交的分寸懂不懂?為什麼很多人辦事很順利,為什麼我們辦事就會出現很多問題?這些都不是偶然的。當你平常處處有禮,你已經積累很多善緣;當我們處處在言語、行為上失禮,就形成很多阻力,這個阻力當你在辦事時,就開始冒出來了。

學禮一定要從小做起

微笑是國際性的語言,都可以相通。但是孩子假如從小對人就沒有善意,你突然叫他笑得很燦爛,還真是很困難;要跟人家鞠躬,要鞠得很真誠,也不是件容易事,所以學禮一定要從小做起。

有一個孩子才四歲多,我們教導他,大家在一桌吃飯,自己吃完了之後要提前離開時,一定要跟同桌的人説:大家請慢用”,然後才離開。這個動作重不重要?人是羣居的團體,絕對不可能説一個人獨自生活。在羣居的生活中,你的禮儀愈具備,與人的相處就不容易產生摩擦。若今天你跟同事去吃飯,你先吃完了,一句話也沒講就離開了,就會很失禮。讓孩子從小就養成時時能跟人家打招呼問好的習慣,對他來講就很重要,他也會時時想到別人的感受。

我們幼兒園裏,每位老師和孩子都這樣做,一旦形成風氣,大家都會做得很好。所以,每次老師站起來,向所有的小朋友鞠躬説:“大家請慢用”,小朋友都笑得很開心,看到大人跟他們一樣都要做,心裏很服氣。假如你只要求他做而你不做,當你不在的時候,他可能就不做了,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出榜樣給小孩看。有一天用晚餐之後,只剩下一個小朋友還沒有吃完,這個孩子才四、五歲,他站起來對着桌椅、板凳説:“大家請慢用”,老師聽到都笑起來了,我們也看到了孩子的天真。一個人求學問,一開始不是學變通,而是要先學老實,他這麼老實,以後一定會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