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個人修養論文(精選15篇)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

關鍵詞:主體意識 教育規律 創設思維情境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精選15篇)

摘要:新的課改理念要求歷史課堂把傳授知識為主要任務,轉變到以發展學生的智能為主要任務;把以教師或教材作為教學的中心,轉變到學生在教學關係上佔主體地位;把從封閉式的教學組織形式轉變到開放式教學形式。

隨着教學觀念的大轉變,我們在歷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從多年實踐的過程看,則要做到如下三點。

首先,注重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素質教育的主體性原則告訴我們,要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廣泛地讓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親自實踐;要培養學生的自我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要發展學生的自我調控能力、創造性思維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即要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其主體性進一步發展,把被動接受“要我學”轉化為主動的“我要學”,實施學生參與式的教學方法。

其次,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素質。雖然歷史講得是過去的事,但它和現實關係密切,故事性較強,貫穿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可以再設情境,再現歷史場面,學好歷史可以得到觀察事物的方式、方法,增強認識事物和判斷事物的能力。改革後的教材,圖文並茂,直觀性強,這些都有利激發學生的學史興趣。

針對發展水平和特點各自不同、但卻有巨大潛力的學生,必須區別對待,因勢利導,用愛心、責任感,開發“差生”的學習潛能,激活學史動機,並使之內化成學史動力。區別對待不僅體現在量的方面,如知識掌握多或少的量關係上,而且體現在知識鑽研的深與淺、思維能力的高與低上。如小字部分、方框中的原始資料,都可以有彈性地增減;以某個歷史事件為例,如果説差生只需掌握時、地、人、事、議,而對較高水平的學生則可要求在背景、影響或作用等問題的分析上多下些工夫。區別對待不是降低對差生的要求,而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把他們引入正軌後,逐漸對其加碼,促其趕上其他學生,使全體學生的水平得到提高。

再次,注重素質教育過程中的能力培養。歷史發展過程的因果聯繫,偶然性和必然性、多樣性與統一性、曲折性與規律性等,無不反映着辯證思維的過程,通過歷史學習,能發展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評價能力,這是人們較一致的看法。傳統的歷史教學把使學生掌握系統的歷史知識作為宗旨,從一個方面講,這裏有寶貴的經驗。因為學生學習、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必須以堅實的歷史知識為根基,但是沒有重視對學生智力和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沒有重視對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包括分析歷史的能力、比較能力)、表達能力、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加強對各種能力的培養、訓練、無疑具有極重要的意義。五項能力要求中的第五項側重在創造性的歷史思維能力上,強調歷史地、客觀地認識社會的能力。歷史思維能力的較高層次是邏輯的、辯證的、理論的思維能力,這既是歷史學科能力的核心,也是歷史學科最高層次的能力要求。加強歷史思維能力的訓練,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內容。

素質教育強調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能力。歷史學科應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即吸收攝取加工信息的方法和能力,作為最佳能力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來落實。

首先是學會閲讀。歷史閲讀的範圍十分廣泛,但最基本的是要學會讀教材,讀相關的史料、圖畫、圖表等。可以從教材入手,歷史事件的論述是多方面的,但概括精要,揭示本質,最關鍵的表述往往只一句或幾句話。要善於引導攝取、加工教材中最有斷語意義的語言(即最主要的信息)。在閲讀過程中設置問題,是使學生注意集中在所提問題有密切相關內容上的主要手段。對低年級學生,可由教師先提出問題(問題前置),如“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主要原因是麼?”問題一提出就把“秦末暴政”和“秦末農民戰爭爆發的原因”的內在聯繫,溝通起來了。對需要經過分析、比較、綜合才能理解掌握的內容,一般在閲讀後(問題後置)提出效果更好。如比較漢唐對外關係的異同點,説明唐朝比漢更強盛的原因是什麼?學生的注意被控制在老師提問所涉及的全部信息上,在閲讀中探索提取、加工等思維,逐步得出結論。閲讀過程中不提問題、單純閲讀的方法不可取,問題是設置懸念,給學生創設思維情境,比學生處於被動狀態的閲讀有利思維發展。閲讀中應提倡多問、大膽質疑、人人蔘與。可引導學生對教材或史料中不理解、不明確的問題質疑,對教材不同論點質疑,對尖子生還可引導能質疑又能釋疑,充分開發潛能。

其次學會討論。討論是教會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學生參與討論歷史問題,它的益處是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佔有材料,展開思維的翅膀,進行爭鳴,達到解決問題、深入學習、發展自我的目的。例如佈置了“應該怎樣認識殖民侵略的兩重性”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這個問題涉及面廣,需要充分的分析、綜合、比較,課本沒有現成答案(只限於結論),但與現實聯繫密切,同學們熱切希望瞭解這個熱點問題。課堂上學生爭論激烈、形成兩種不同觀點,(史學家也有不同看法),但通過脣槍舌劍,統一了認識,得出:侵略造成殖民地的貧窮和災難是主要的,資本主義化是以殖民地化為前提的,資本主義列強侵略的目的是要把殖民地變成商品市場、原料產地、投資場所、勞動市場,並不是要把殖民地半殖民地推進資本主義社會,變成發達國家。在侵略過程中產生資本主義只是客觀後果,不能把功勞記在殖民者身上。討論使學生理解了歷史的要義,訓練了他們運用歷史唯物主義、歷史辯證法的理論觀點,又解決了認識上的一些誤區,學會了歷史思維,從而達到提高素質水平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魏國棟,呂達主編,新課程改革研究叢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6月版

[2]鄭金洲主編,中學教育科研指導叢書,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年9月版

[3]趙亞夫主編,基礎教育新課程教師教育系列教材歷史系列,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8月版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2

[論文摘要]在當今這樣一個與時俱進、迅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的質量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與前途。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及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當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又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最主要的還是轉變素質教育的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實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呼籲社會共同參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 素質教育 教育實效

在當今這樣一個迅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的質量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與前途。提高大學生的素質及實施素質教育既是當今高等教育的核心問題,又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的方法有多種,但最主要的還是要轉變素質教育的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實踐;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的建設;強化責任意識,呼籲社會共同參與。

一、轉變素質教育理念,推進素質教育實踐

教育理念往往是教育者在生活過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它是教育者“相信”的而未必是清楚地“意識到”的東西,因此具有“根深蒂固”的特點。“知道”的甚至“懂得”的東西未必是“相信”的、“堅持”的東西,所以轉變教育理念絕非易事。有些人把教育理念理解為教育理論、教育知識,以為只要組織教師學習一些教育理論、教育思想,就能轉變其教育理念,這種想法過於簡單。目前的大學生素質現狀要求高校教師應該轉變教育觀念,從滿足未來社會發展以及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加快創新富於時代特色的、科學的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

(一)從狹窄的專業教育理念轉向綜合素質教育理念

在傳統狹隘的專業教育理念影響下,教育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雖有一技之長,但綜合素質不高,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創新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等往往顯得比較缺乏。從目前就業市場特別是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看,用人單位最看中的是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就業市場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大學生綜合素質的較量,因為素質是底藴、是內涵,只有高素質,才能轉化為高成就。因此,高等教育者應該積極更新觀念,從狹隘的專業教育理念向素質教育理念轉變,把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同社會發展結合起來,在課程安排上把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真正培養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人格健全的高素質人才。

(二)從終結型教育理念轉向終身型教育理念

現代社會的激烈競爭迫切需要知識不斷更新、具備終身學習能力與習慣的人才。過去那種“學習一陣子夠用一輩子”的思想已經遠遠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終身型教育治學理念是古代聖賢提出的“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等勸學良言在當今社會的再現。因此,高校必須通過教育教學改革,激發大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使其樂於學習,把學習作為生活的必要構成部分。

(三)從封閉的教學理念轉向開放的教學理念

中國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是以封閉為特徵,它忽視對學生人格的尊重,造成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也得不到承認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受到極大限制。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迫切需要我們從封閉的教學理念轉向開放的教學理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和體驗,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使課堂教學適應學生自主創新發展的需求。

二、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力量中最為活躍的因素,學校的教育目標和一切教學活動都要通過教師才能得以實現和完成。提高大學生素質教育實效,必須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推進教師隊伍的建設。

(一)教師應充分認識自己在大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鄧小平同志指出:“一個學校能不能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合格的人才,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關鍵在教師。”沒有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合格人才就是一句空話。教師素質是指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個人修養、業務知識和育人能力的綜合反映。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雖然障礙重重,但教師素質是突破口,是素質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保證。高校教師既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體,承擔着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重要責任,同時也是提高素質的對象。他們自身的素質如何、能否加強自身的學習和教育,關係到能否真正把大學生培養成為國家和社會所需要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教師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應具備的素養和能力

1.要具備一定的素質教育理論。高校教師作為教育者的主體作用表現在用什麼樣的教育理念、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去塑造大學生,去引導他們自我完善。馬克思主義認為,主體所抱的目的,規定了主體對客體信息有選擇的接受,主體的目的性愈明確,對信息接受的質量也就愈高。教師只有真正確立了素質教育的理念,才可能按高素質創新人才培養目標的要求去認真思考和探索教育改革,把素質教育融匯貫穿於教育的整個過程和各個環節。教師要擁有正確的教育思想理念,就要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理論,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活動,儘快從“傳道型”轉為“引導型”、從“授業型”轉為“參與型”、從“解惑型”轉為“啟發型”。

2.要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以及較高的科研創新能力。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過程。教師作為素質教育的直接參與者,自身知識結構的多元化和廣泛化,對提高素質教育的實效至關重要。高校教師應積極投身教育教學改革的探索實踐,深入實際調查研究,不斷提高自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教學水平,總結經驗,擴大交流,在對比與滲透中培養大學生的諸多能力,促進大學生素質教育的推行。

3.要具備自我發展和提高的意識。陶行知説過:“惟有好學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好學不厭的學生。”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一定要保持強烈的求知慾。教師的自我發展和提高的意識來自於對自我價值最大程度地增加和實現的強烈願望,來自於熱愛教育對象的職業情感。高校教師應不斷地學習有關素質教育的知識,增強素質教育的責任感,不斷學習先進的理論,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多方收集本學科的最新成果以充實和完善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把書本知識與科研最新成果緊密結合起來。

(三)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資力量

1.重視對教師有效引進與優化教育,構建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努力延聘一流教師,千方百計延攬大批名師。這種唯才是舉的作風,必定能招攬一批優秀的教師,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針對近年來學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應重新強調高水平教師為高校本科生上課的精神和要求,努力推進高水平教師走上講台,明確規定教授必須承擔教育教學工作,每學年至少完成本科課程一定課時量的主講任務或者一定學分的教學工作,這不僅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

2.不斷完善激勵競爭機制,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激勵競爭在組織內是一種客觀存在,對增強組織成員的凝聚力,激發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發揮着極大的作用。公平、公正的競爭對教師將會產生巨大的激勵和鞭策,高校要為教師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在重要崗位設置、加薪、職稱評定等方面,對於獲獎的優秀教師以及本科教學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教師應給予優先考慮,要定期評選一批在教學工作第一線辛勤耕耘的優秀教師,並進行大力的宣傳與獎勵。

3.實行大學生導師制,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導師制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加強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和思想指導,每位導師指導數名學生,對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思想行為等負有全部責任。新生入學後,可根據學生班的人數,為各班配備1~2名任課老師做導師,可以要求每名導師每月與指導的學生面談或集體指導。這樣學生與教師溝通聯繫的渠道就會增多,在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立正確的專業思想,指導學生安排學習計劃,參加科研訓練等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為學生指點人生、啟迪智慧,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才。(四)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來促進教師修德敬業

1.教師在人才培養中佔主體地位,提高教師的素養是高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部分老師不注重個人修養的提高,言行舉止出現失範的現象,在學生中產生了不良的影響。針對這一情況,學校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職工之家”或工會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的文化娛樂活動,把教師的思想修養重新凝聚到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上來。

2.對在修德敬業方面表現非常優秀的典型教師和典型事蹟要予以大力表彰。給予優秀教師較高規格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以真正激起其他老師“比差距、趕上來”的決心和動力。通過組織廣大教師參與“學典型、做典型”活動,促進整個教師隊伍修德敬業水平的不斷提高。

3.定期組織教師中短期輪訓。培訓中間可以穿插一些討論、看錄像、參觀革命聖地等活動,以增加培訓的實效性和吸引力。但要避免出現為了搞活動而組織培訓或為參加活動前來學習的錯誤思想傾向,活動僅是培訓的一個教學環節,培訓的真正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師修德敬業的意識。

4.對教師中出現失範的現象以及所帶來的不良影響,不包庇縱容,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對出現過錯的教師要根據情節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但處理前要找該教師進行誡勉談話,指出其所犯錯誤的性質以及處理方案,並讓其本人對處理意見以及今後該如何做進行表態;對其他教師要以此事為例,查明問題的根源,提出警示。

三、強化責任意識,呼籲社會共同參與

大學生素質的提高不僅僅是高校教師的責任,學生家長也應轉變觀念,配合高校育人工作;高校要突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完善實踐教學;利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營造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一)學生家長要轉變觀念,配合高校育人工作

1.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根據社會上的典型事例,呼籲家長和社會,關注和重視家庭教育以及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是教育人的起點和基點,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優化孩子心靈的催化劑。作為教育對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特定的家庭生活環境,大學教育不是培養人才的唯一途徑,家庭教育、基礎教育與大學教育一樣對塑造大學生諸素質、諸能力的同等重要,它們為高校能培養更多的素質高、能力強的人才鋪平道路。

2.利用大學新生家長送子女上學的機會,組織召開新生家長會;或在新生報到手冊中公開“致大學新生家長的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講學校學生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對家長提一些具體的要求,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調節能力、自我管理和獨立生活能力。協調好學校與家長共同育人的職責,使雙方相互配合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3.在日常的管理中,進一步建立和加強同學生家長溝通聯繫的機制,大學生管理工作者要經常和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客觀彙報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以便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與交流。與此同時,利用課餘時間多找學生談話,瞭解學生的思想和生活情況,幫助解決其生活和學業上遇到的困難和困惑,這樣就會讓他們真正感覺到自己被關心和被重視,從而提高其成長的速度和質量。

(二)高校要突出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完善實踐教學

1.實踐教學是培養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重要環節。高校應遵循“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高素質”的實踐教學改革思路,以獨立設課的實驗教學體系為主體,以課外社會實踐為補充,強化專業課教學實習。通過發揮學科競賽作用、支持大學生實踐訓練項目等多種途徑,帶動整個實踐教學體系的發展,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2.搭建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實踐平台。融入國家或區域性科技創新體系,加強基礎前沿研究和產業技術合作,實現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調整設計性、綜合性實驗與驗證性實驗的比例,形成從知識創新到技術創新,再到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創新鏈,實現產學研緊密結合。

3.把服務和貢獻社會當作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項主要責任。通過培養創新型人才,向社會輸送適應社會需求的棟樑之才;通過科學研究,為企業界的創新提供技術支持和諮詢服務;通過科技成果產業化,實現對企業界的知識轉移。

(三)利用現代大眾傳播媒介,營造素質教育的良好氛圍

1.建立一支優秀的大學生素質教育理論宣傳隊伍。充分利用現代傳媒的作用,凡是與素質教育有關的重大活動,邀請社會重要媒體前來進行採訪,及時進行宣傳報道,把大學生素質教育推向更廣闊的社會空間,這是高校素質教育工作順利開展的有效保證。

2.學校要充分利用技術優勢,建立自己的素質教育網站。在充分調研、瞭解學生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的基礎上,可以在大學生中徵集網站名字。學校除了在內容上要嚴格把關外,整個網站可以讓學生自己來管理與設計,儘量把富有政治性、教育性的內容融於可讀性、新穎性、娛樂性和富有時代性之中。可以設立論壇版塊,通過點擊量加強和改進網站的內容與形式,真正把大學生對網絡的注意力由校外吸引到校內、由素質教育領域外吸引到素質教育領域內。

3.利用大眾傳媒,宣傳高校的辦學特色、成就以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實力,提高學校聲譽。高校可以在新聞媒體上開闢專欄,介紹學校的辦學特色、科研成就、學術交流、名師風采、優秀畢業生等。也可以組織召開畢業生供需見面會,邀請用人單位代表參觀學校的特色實驗室、大學生的科研成果展和一系列的校園文化活動,讓用人單位充分了解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自身實力。真正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增強學生對母校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3

摘 要:在這個世界上,各個國家、民族都離不開禮儀,而在眾多禮儀中,個人禮儀是各類禮儀的基礎,它指的是社會個體的生活行為規範與待人處事的原則。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行為的方方面面,個人禮儀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一個人道德品質、文化素養等精神內涵的外在表現。而作為大學生我們應該從古代的一些禮儀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來塑造完美的自我。

關鍵詞:個人禮儀 禮貌用語 修養

一、坐立行走

在古代,坐立行走都是是有講究的,就説坐吧,席地而坐是古人一種日常起居習俗,它起源於商周時期,並一直延續到我國的唐代時期,長達20xx多年。而其坐姿又有不同種類,如下:

其一是席地而坐,其坐姿是這樣的:兩膝跪在席上,兩腳背朝下,臀部落在腳踵上,坐姿有點像跪。這種姿勢,我個人認為,有點接近日本的跪禮中的“正座”;其二為跽,也稱長跪,姿勢為:在席地而坐的姿勢時,臀部離開腳後跟,上身筆直,這時人的身體似乎加長,故又稱長跪,這是一種將要站起來的準備姿勢,有時也表示對別人尊敬的意思;其三為蹲踞,也稱居,具體姿勢是:腳板着地,兩膝聳起,臀部向下而不貼地,像我們現在正常蹲下一樣;其四為箕踞,具體為:臀部貼地,兩腿分開平伸,上身與腿成直角。只是一種特別隨便的坐法,也是古代也是最不恭敬的坐法之一,這也許和現代坐時蹺二郎腿是一樣不受歡迎的吧。

而現在,我們雖然不需要有遵循那麼嚴格的規矩,但還是要懂得最起碼的坐姿,便是要上半身挺直,放鬆雙肩,雙膝併攏,給人一種大方、優雅之感,這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很多同學喜歡蹺二郎腿,並已經形成習慣。翹二郎腿不僅僅會影響腿型,而且會給人一種太過隨意,不尊重別人的感覺,我曾經聽説一個真實的事情,一個素質很高的學生在老師的推薦下去公司面試,結果卻令老師意外,學生並沒有被錄取,詢問原因才知道,他開始時表現很好,坐姿很標準,回答問題流暢自然,老闆對他很滿意,可聊着聊着,他便翹起了二郎腿,背也很自然地蜷起來,最後被老闆駁回了。這就説明很重要的一點,不要臨時抱佛腳,注意自己平時的一些禮儀的細節,養成好的習慣,那麼無論出現什麼狀況,我們總會從容不迫去面對,並取得成功。

再説古代的站姿,自古以來“站似一棵鬆”是受人讚美的,在《禮記·曲禮上》記載,“立如齊”“立勿跛”“立不中門”説的意思就是站的時候要呈立正姿勢,不能站在門中間,就是在現在,我們的長輩還會教導我們不要站在門中間的門框上,是不禮貌、不尊重別人的行為。所以我們在站立的時候要懂得一些忌諱,並且姿勢要優美,放鬆並挺直腰板,給人一種自信、大方的感覺。

在古代的行走也分多種,行指走路,走即是跑,步是徐行,奔是跑,趨是小步快跑,而趨在古代是比較有講究的,它是一種恭敬的動作,一般情況下都需要趨,特別是在長輩、老師、君王面前等。平日裏,我們不需要像模特走路一樣優美誇張,還是需要抬頭挺胸,走直線。我覺得在和長輩一起走時,應配合長輩的步伐,不能自己走得飛快或很慢,顯得不禮貌,也會讓他們感到不舒服。

二、禮貌用語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當中,仁和禮佔有重要的地位,孔子曾提出“仁者愛人”“克己復禮”,即有博大寬廣的胸懷,寬容愛人,尊重別人,和他人和睦相處,剋制自己的言語,約束自己,符合禮的要求,在這種言語要求的情況下,人們之間往往形成和睦友愛的和諧關係,而禮貌用語正體現了這一點。古代很多禮貌用語如賓客到來的時候,主人會説“光臨”;請別人接收東西時,會説“笑納”;求別人指點時,會説“賜教”;身體不適時,會説“欠安”讚美別人的見解會説“高見”等等。這些禮貌用語在現代幾乎不常用了,但它的影響還在,如我們在向別人諮詢時,通常“請問,你知道怎麼走嗎?”當向別人請求幫助,表示感謝“讓您費心了!”當需要考慮一下再回答別人問題時,“我再斟酌斟酌。”

而大學生在言語方面的改變是緊隨潮流的,帶有時尚感,例如,當見面時,不再説“你好/您好!”他們認為這樣會顯得過於死板生硬,過於正式而帶有一種距離感,而是説採用帶有隨意色彩的英文“Hi/Hello!”或“嗨!”這樣顯得熱情,討人喜歡。當陌生人見面時,不再詢問“您貴姓?”而是直接詢問“Hi,你叫什麼名字啊?”或稍微委婉些“你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當熟人見面的時候,是這樣説的“Hi,去哪兒啊?”“美女/帥哥,最近咋樣啊?”言語中所採用的“美女/帥哥”等這樣的詞語早已在大學中習以為常,並不顯輕浮,反而是對對方的一種讚美和肯定,也是一種禮貌的用語。

與對方説話時也要也應注意一下儀態,語氣要親切並且態度落落大方,最好能夠面帶笑容,不是虛偽的笑,而是非常自然、友善的笑,從心底發出的笑往往目光帶有含笑脈脈會給人一種温暖的感覺。

三、個人修養

道德品質、文化修養的外在表現是個人禮儀,那麼個人有良好的修養,才會在禮儀上表現出好的一面來,所以加強個人修養是很重要的。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不僅僅要暢遊書海,豐富自己的內涵,讓自己在學識方面日益進步,更重要的是要學會如何做人,首先就是個人的形象氣質。不要過分清高,孤傲冷僻的氣質只會讓人想要遠離,要温和淡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外在美不一定就會吸引眾人,而氣質美才是真正的美,才能真正展現個人的魅力。

其次在平日與人交往中應做到以下幾點:其一為誠實守信,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靠的便是誠信,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努力做到,這是一種懂禮儀的表現。其二為謙虛寬容,自古以來,謙虛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謙虛的人才受大家歡迎,在生活中要懂得寬以待人,總會有人傷害到你,但若無傷大雅都要適當地給予寬容,也正是個人修養的體現。其三為親切友善,學會發自內心去愛別人,關心幫助別人,待人和善親切,讓大家感受到自己的真心便足夠了。

在生活的一些瑣事上,也會不經意間體現個人禮儀,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説的愛護公物,可現實生活中總有人做不到,細心觀察就會發現,校園裏破壞公物的現象比比皆是:有同學為求近路而不惜踐踏草坪;垃圾桶被踢翻;課桌椅上經常會看見各式各樣的塗鴉…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 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行為都對公物造成了損壞,體現了個人修養的缺失,那麼外在的禮儀也就沒有達到好的標準。其實,我們要做到的很簡單:吃完的東西不隨手亂丟,看到流浪的小動物能夠用一顆善心去愛護它,給飢餓的它們喂喂食,在圖書館控制説話的音量、上下樓時腳步輕輕等等。這些事雖小,但它體現了修養和人品,即個人禮儀的外在表現。

四、結語

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應當做到孔子所倡導的“克己復禮”,做有修養的,內在美的人對我們來説才是最重要的,當然達到標準的個人禮儀也需要每個人用心去做,成為一文明、有道德修養的大學生。

參考文獻:

[1]叢書編委會.中國禮儀文化[M].北京:外文出版社,20xx

[2]劉青,鄧代玉.中國禮儀文化[M].北京:時事出版社,20xx.

[3]應忠良.禮儀家園[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xx.

[4] 楊賽,王潤清.現代社區禮儀[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4

常有人忿忿不平:為什麼教師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貧。我要説,要耐不住清貧和寂寞,你一開始就錯了――你不應該選擇從事教育事業。既然你選擇了教師你就別無選擇地擔負着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在今天特定的歷史時期,培養振興中華的下一代的重任也歷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別無選擇。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別無選擇。沒有良好的修養,不是一個好老師。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説法,就是把師生關係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現在很多人覺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會坐吃山空,誤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認為教師應該是"自來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會自來的,必須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的底藴除了學習積累別無他法。"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舉一反三,舉重若輕,信手拈來,幾乎無所不知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肅然起敬。無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們應該時刻準備着,不斷地進修學習。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才會瞭解學生,接近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與愛戴。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5

年輕幹部是幹部隊伍中的生力軍。對廣大年輕幹部而言,要成為可靠接班人,一靠個人努力,二靠組織培養。在自我修煉的過程中,必須“正心明道,防微杜漸,做到有原則、有底線、有規矩”,避免跌入人生誤區。(8月21日,人民日報)

要塑造高尚的人格魅力。黨員幹部的政治素質事關幹部隊伍的建設發展,個人修養更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的興衰成敗。黨員幹部要自覺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彰顯高尚的人格魅力,不僅做到言為人師,更要行為世範。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燈塔,是一個人奮鬥追求的不竭動力。廣大黨員幹部要堅定理想信念,胸懷天下,才會由內而外地散發出令人欽服的人格魅力來,產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用信仰的力量鍛造“金剛不壞之身”,擰緊思想“總開關”,真正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方能在人生舞台上施展抱負才華,實現人生價值。

要培育良好的道德修養。“為政以德,政者正也。” 官德是公職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道德素養,不僅是幹部素質高低的試金石,更是黨風政風和社會道德風尚的風向標。作為黨員幹部,應當在道德修養上用更高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明是非、知廉恥、辨利害,自覺遠離低級趣味,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必須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定理想信念、忠於職守、勤勉盡責。必須修是非之心、敬畏之心、擔當之心,走正路、揚正風、幹正事。要有樂於奉獻、廉潔奉公的品德,淡泊名利、寵辱不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

要向焦裕祿、鄭培民、廖俊波等榜樣學習,對自身內心世界進行淨化,堅定自身所想要追求的事情,提升自身境界。要時刻守紀律、講規矩,廉潔自律,秉公用權,時刻保持自我警醒、自我教育、自我約束。唯有慎獨、慎微、知行、知止、知榮、知辱,方能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坦坦蕩蕩為官。在工作過程中要始終以人民作為核心,遇到問題立馬解決,以全新的工作理念解決難作為的問題。最後就是要不斷對自身舉止行為與思想觀念進行反省,全面認識自身,不斷提高服務人民的水平,做改革發展的“排頭兵”。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6

常有人忿忿不平:為什麼教師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貧。我要説,要耐不住清貧和寂寞,你一開始就錯了――你不應該選擇從事教育事業。既然你選擇了教師你就別無選擇地擔負着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在今天特定的歷史時期,培養振興中華的下一代的重任也歷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別無選擇。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別無選擇。沒有良好的修養,不是一個好老師。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説法,就是把師生關係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現在很多人覺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會坐吃山空,誤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認為教師應該是"自來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會自來的,必須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的底藴除了學習積累別無他法。"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舉一反三,舉重若輕,信手拈來,幾乎無所不知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肅然起敬。無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們應該時刻準備着,不斷地進修學習。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才會瞭解學生,接近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與愛戴。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7

修身,主要是按照一定的社會道德標準,不斷的改善自身,消除各種不道德的行為和想法。養性,主要在於薰陶內在的內在涵養,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善良和德性。修身和養性,已經成為一個人提升道德品質的最佳途徑。

《資治通鑑》中講:雲夢的竹子,天下都稱為剛勁,然而如果不矯正其曲,不配上羽毛,就不能作為利劍穿透堅物。棠溪的銅材,天下都稱為精利,然而如果不經熔燒鍛造,不鍛打出鋒,就不能作為兵器擊穿硬甲。很多人品格高尚,大多數是實踐的結果,很少有人從出生就帶來高尚的品格。言行和品德的高尚,都需要自身修煉和打造。只要積極不斷的改造自我,摒棄不道德的低下的行為和思想,不斷輸入正能量的和高尚的想法,就能修養成“正果”。

著名軍師諸葛亮,無人不曉,他非常注重自身的修養,以管仲和樂毅為榜樣,後來輔佐劉備時也是屢建戰功。毫無疑問,自身的修養水平高,實現的人生價值也越大,人生到達的頂峯也就越高。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8

常有人忿忿不平:為什麼教師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貧。我要説,要耐不住清貧和寂寞,你一開始就錯了――你不應該選擇從事教育事業。既然你選擇了教師你就別無選擇地擔負着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在今天特定的歷史時期,培養振興中華的下一代的重任也歷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別無選擇。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別無選擇。沒有良好的修養,不是一個好老師。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説法,就是把師生關係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現在很多人覺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會坐吃山空,誤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認為教師應該是"自來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會自來的,必須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的底藴除了學習積累別無他法。"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舉一反三,舉重若輕,信手拈來,幾乎無所不知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肅然起敬。無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們應該時刻準備着,不斷地進修學習。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才會瞭解學生,接近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與愛戴。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9

常有人忿忿不平:為什麼教師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貧。我要説,要耐不住清貧和寂寞,你一開始就錯了――你不應該選擇從事教育事業。既然你選擇了教師你就別無選擇地擔負着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在今天特定的歷史時期,培養振興中華的下一代的重任也歷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別無選擇。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別無選擇。沒有良好的修養,不是一個好老師。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説法,就是把師生關係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現在很多人覺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會坐吃山空,誤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認為教師應該是"自來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會自來的,必須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的底藴除了學習積累別無他法。"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

舉一反三,舉重若輕,信手拈來,幾乎無所不知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肅然起敬。無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們應該時刻準備着,不斷地進修學習。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才會瞭解學生,接近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與愛戴。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0

首先,對人要和善親切、誠懇熱情。從內心去愛、去關心、去幫助別人。朋友之間更要互相理解互相寬容。其次,謙虛隨和:古人説:“滿招損,謙受益。”謙虛總是受人歡迎的美德,社交場合上任何自傲情緒的流露都會成為你通向成功的障礙。最後,誠信守約:一個人能夠在社會上立足,靠的是信用。隨着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內涵的多樣化,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參加各種活動要守時,不論是什麼原因遲到都是失禮的。

另外,修養往往與個人的文化水平有關。有文化氣息的人,在談吐舉止之間,自然地流露出一種高雅,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當然,修養也包括了舉止,儀態,談吐等。

如何提高自己的修養,我想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談吐和舉止,不做不文雅的舉動,不説不文雅的話,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要讓自己多看點書,從書裏沾一些書香氣息回來。

一個有修養的人,是一個你樂於交往的人,與這樣的人交往,不論是談古論今,或是隻談談家常瑣事,都會是人生快事,在這樣的交往中,你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反之,如果和一個毫無修養的人交往,則你會感覺如坐鍼氈,時間過得太慢,分分秒秒都是一種折磨。相信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感覺吧!

既然你選擇了教師你就別無選擇地擔負着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在今天特定的歷史時期,培養振興中華的下一代的重任也歷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別無選擇。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別無選擇。沒有良好的修養,不是一個好老師。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説法,就是把師生關係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現在很多人覺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會坐吃山空,誤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認為教師應該是“自來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會自來的,必須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的底藴除了學習積累別無他法。“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

“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舉一反三,舉重若輕,信手拈來,幾乎無所不知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肅然起敬。無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們應該時刻準備着,不斷地進修學習。

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養。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才會瞭解學生、接近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與愛戴。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要有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健康的情緒,努力培養自信,樂觀的性格,做學生的表率。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1

社會上常有人忿忿不平:為什麼教師除了清高就只能清貧。我要説,這或許就是殘酷的社會競爭中的“遊戲規則”,要耐不住清貧和寂寞,你一開始就錯了--你不應該選擇從事教育事業。

既然你選擇了教師你就別無選擇地擔負着教書育人、傳承文明的神聖責任。在今天特定的歷史時期,培養振興中華的下一代的重任也歷史性地落在了你的肩上,你依然別無選擇。你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要提高自身修養,別無選擇。沒有良好的修養,不是一個好老師。

長期以來流行着一種説法,就是把師生關係比做“一桶水”和“一碗水”,現在很多人覺得不妥。是的,吃老本是會坐吃山空,誤人子弟的。所以有人認為教師應該是“自來水”。我看也不妥。水是不會自來的,必須要你一點一滴地積累。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師的底藴除了學習積累別無他法。“泰山不擇細壤故能就其高,大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所以,我認為教師應該是永不枯竭、永不腐臭的“活水”。

“只有當教師的知識視野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無可比擬的時候,教師才能成為教育過程的真正的能手、藝術家和詩人”。舉一反三,舉重若輕,信手拈來,幾乎無所不知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肅然起敬。無所不知是不可能,但我們應該時刻準備着,不斷地進修學習。

熱愛學生,為人師表,不僅是一種職業道德,也是一種修。教師只有愛學生,才會愛崗敬業,忠於職守,才會瞭解學生、接近學生,贏得學生的尊敬、信任與愛戴。身教重於言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影響很大,所以我們要有廣泛的興趣,堅強的意志,開朗的性格,健康的情緒,努力培養自信,樂觀的性格,做學生的表率。

我們經常可以聽見這樣的評價:這個人的修養真好,和他交往是一件快樂的事,或者也有人説:這個人的修養真差勁,太粗俗了。

修養常常與個人的文化水平有關,有文化氣息的人,在談吐舉止之間,自然地流露出一種高雅,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古人形容一個世代文人之家為書香門第,事實上,門是絕不可能透露出書香之氣的,即使在屋裏堆再多的書。真正能透出書香,能夠讓人一眼,一交談就感受到那種濃濃的書香氣息的是人,只有人才能在那種舉首投足之間就閃現出修養這兩個字。當然,修養也包括了舉止,儀態,談吐等。但文化氣息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如何提高自己的修養,我想不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談吐和舉止,不做不文雅的舉動,不説不文雅的話,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要讓自己多看點書,從書裏沾一些書香氣息回來,總是有那樣的一種感覺,文化是一種很神奇的東西,它不是有形的,你在看它時決不會有任何的感覺,但它卻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你,也許你自己也不會那麼深刻的感覺到那種變化,但是別人卻會感覺到,發現你的變化,發現你的改變,發現你的令人刮目之處。

一個有修養的人,是一個你樂於交往的人,與這樣的人交往,不論是談古論今,或是隻談談家常瑣事,都會是人生快事,在這樣的交往中,你會發現時間過得很快;反之,如果和一個毫無修養的人交往,則你會感覺如坐鍼氈,時間過得太慢,分分秒秒都是一種折磨。相信這不只是我一個人的感覺吧!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2

修養是個人魅力的基礎,其它一切吸引人的長處均來源於此。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説明良好的個人修養是成就事業的前提。做一個文明的大學生是學校和社會對我們的基本要求。

但是在高度發達的現在社會裏,修養不高的人卻比比皆是。缺乏修養的人還有很多,有些人亂扔垃圾,甚至隨地吐痰。還有些竟然髒話連篇,不注意語言文明。

一個人如果要獲得別人的讚賞、別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別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養是非常重要的。

為什麼有些人説話、舉手投足、甚至微笑或者問候;更甚至接聽電話都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而有些人則恰恰相反呢?這裏面就是一個人的修養了。有時,優雅和禮貌並不完全是做給別人看的,其實從內心深處,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欣賞這樣的美。並不一定長得很美、很帥;並不一定擁有一把很好的嗓子、或者一隻名牌的手錶,稍加註意,就可以在普通人中脱穎而出,這就是個人的修養了。俊朗的外表、皎好的面容僅僅是母親給的。但優雅禮貌的行為則是後天的獲得。許多時候,後天的獲得都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的。

因此,迫切的希望我們在提高經濟水平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自己的修養,只有每個人的修養得到了提高,整個社會才可以算是真正發展起來了。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3

如果你能珍愛生命,請你修養自己的心靈。歲月匆匆,挽不住時間的腳步,卻會忠實地記錄下你心靈的足跡。攻堅克難,譜就奉獻之歌,才會讓精神長存世間,讓人生的追求提高至一種境界。

世上本沒有路,路是從佈滿荊棘的地方踏出來,每條路上都拋灑了開路者的汗水,每一個腳印都印證着開路者的膽識和睿智,修養心靈的人懂得尊重前人,珍惜前人的勞動與汗水。

在紛擾宂繁的世界上,心靈當似高山不動,卻不可如流水不安。居住在鬧市嘈雜的環境之中,不必緊閉門窗,任聲浪潮起潮湧,自己“兩耳不聞窗外事”,任它市井熙來攘往也不能破壞心中的緘默與凝重。

如果你能忍受孤獨,在失意彷徨中修養自己的心靈,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收穫。“看是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面對挫折、逆境,是否能保持一份豁達的胸懷,是否能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這需要博大的胸襟,非凡的氣度。如果你的心還不曾麻木不仁,能感知生命它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就能在逆境中磨練出你的意志,不在意一時的成敗得失,勁草方知疾風急。逆境中成長起來的人自去追尋深遠的精神底藴,“風物長宜放眼量”,如含砂之蚌,在痛苦中孕育着璀璨的明珠。

淡泊名利,修養心靈。人生的煩惱來自於非份的慾望,種種誘惑使你的心靈中蒙塵。淡泊名利,既不抱怨貧賤也不仇視富貴,而對世俗,不隨波逐流,面對權貴,如堅守自己的高潔,這是勇敢,更是骨氣,一切都出自心靈之本。

心靈是智慧之根,要用知識去澆灌。哲學使你聰明,歷史使你明智。既讀有字的書本之書,更讀無字的做人之書。胸中儲書萬卷,讓知識真正成為心靈的一部分,成為自己的內在涵養。只有這樣,也許能達到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指揮若定的揮揮灑灑,趨及范仲淹“胸中自有十萬甲兵”,諸葛孔明悠然撫琴退強兵的超然境界。

修養心靈的人,是一輩子都在追求幸福的人。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4

加強道德修養是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課。組織人事幹部是否可親可信可敬,取決於道德的力量。作為一名組織人事幹部,要做到講道德、有品行:

首先,要加強學習,做到學以立德。認真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掌握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趨勢和特點,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為加強道德修養點一盞明燈;認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為加強道德修養汲取豐富養分,將仁義禮智信等中華民族優良品質發揚光大。

其次,要以“四有”為標尺,做到防微杜漸。一是做到心中有黨,堅持黨性原則這個政治品德,堅定理想信念,增強黨性修養,保持政治定力,對黨忠誠,對組織忠誠,對事業忠誠,嚴格執行總局黨組和認監委黨組的各項決策部署。二是做到心中有民。切實維護好乾部利益,及時為幹部做好服務,主動關心幹部需求,盡力為幹部解決問題,保持公道正派,全面的、歷史的、客觀的看待每一個幹部,善於發現和挖掘幹部身上的閃光點,善意提醒幹部身上的不足之處。三是做到心中有責。對幹部負責,對領導負責,對組織負責,對事業負責,做到敬業愛崗,忠於職守,堅持原則,慮事周全,務求實效,口風嚴緊,勤于思考,見微知著,時刻保持嚴謹的工作作風,將精通業務作為一種精神追求和價值追求。四是做到心中有戒。嚴於律己,克己奉公,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和廉政紀律,慎思、慎獨、慎微、慎交友。

最後,要經常反躬自省,常懷律己之心。習要求,黨員幹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孔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中,都要時刻以黨章黨規和廉潔自律準則為標準,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引,對照焦裕祿同志等道德模範和先進典型,經常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及時發現自己的問題、差距和不足,做到聞過則喜、聞善則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以自省促進內在道德修養的不斷提升。

淺談個人修養論文 篇15

不要取笑別人

損害他人人格,快樂一時,傷害一生。生命的整體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依賴其它另一樣東西,學會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養育,感恩社會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魚蟲,感恩苦難逆境。

不要亂髮脾氣

一傷身體,二傷感情,人與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聲中來,哭聲中去。千萬注意,自己戀戀不捨,而別人早就去意已決,人生應看三座山:井岡山、普陀山、八寶山,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事風平浪靜;牢騷太多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不要小看儀表

撒播美麗,收穫幸福,儀表是一種心情,儀表是一種力量,在自己審視美的同時,讓別人欣賞美,心靈瑜伽——調適、修煉、超越。

不要自視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當別人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不要把自己當領導,當別人不把你當領導時,自己一定要把自己當領導,權力是一時的,金錢是身外的,身體是自己的,做人是長久的。

不要盲目承諾

言而有信。種下行動就會收穫習慣;種下習慣便會收穫性格;種下性格便會收穫命運——習慣造就一個人。

不要輕易求人

把自己當別人——減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別人當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別人當別人——尊重獨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當自己——珍惜自己,快樂生活。能夠認識別人是一種智慧,能夠被別人認識是一種幸福,能夠自己認識自己是聖者賢人。

不要強加於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人生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迴歸自然。

不要封閉自己

幫助人是一種崇高,理解人是一種豁達,原諒人是一種美德,服務人是一種快樂,月圓是詩,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不要欺負老實人

同情弱者是一種品德、一種境界、一種和諧,心理健康,才能身體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氣質,人有一分氣質,便多一分人緣,人有一分人緣,便多一分事業,積善成德、修身養性。

不要打斷人家説話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傾聽一種智慧,一種修養、一種尊重、一種心靈的溝通,平靜是一種心態,一種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