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禮儀英文書籍(精選5篇)

商務禮儀英文書籍 篇1

《國際商務禮儀英文教程》由九章構成,涵蓋了國際商務活動禮儀的方方面面,內容豐富多彩,文字流暢易懂,是一本適於經貿類專業學生學習英語的好教材。

商務禮儀英文書籍(精選5篇)

內容簡介

《國際商務禮儀英文教程》從服飾儀表、見面問候、拜訪接待、西式宴請、面試禮儀、辦公室禮儀、電話禮儀、書信禮儀等方面入手,介紹跨文化交際中的基本禮儀常識。所介紹的知識力求全方位覆蓋具有普遍性的國際商務禮儀規則,並在此基礎上注重交際細節和文化差異;信息量充足、語言難度適中。集合了數位編者在“國際商務禮儀”課程的一線教學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也參照了Emily Post和楊俊峯教授等中外禮儀專家的諸多著作或教學成果。全書的教學可設54學時,其中講授36學時,實踐18學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增加或減少學時。

商務禮儀英文書籍 篇2

《商務禮儀指南 》

作者

(美國)佩吉·波斯特(Post.P.)

(美國)彼得·波斯特(Post.P.)

內容簡介

正確的商務禮儀並不是死板的“規矩”,它是以考慮周到、尊重他人和誠實的方式在商業活動中對待他人。人們對穿着牛仔褲上班已經習以為常,但這並不意味着人們對禮儀已漠不關心。無論你所處的工作環境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絕對是你獲得事業成功的必要條件。在各種商務場合中得體和正確的禮儀,不但令同事愉快,合作伙伴信任,還會幫助你與商業夥伴建立起廣泛、牢固的合作關係,推動大家奔向共同的目標。

誰都免不了出錯,不是沒有及時回郵件,就是不小心飆出一句髒話。但這些錯誤可能無傷大雅,對嗎?在言行舉止上,我們真的需要做到盡善盡美嗎?不客氣地説,我們確實需要如此。

佩姬·波斯特(Peggy Post)和彼得·波斯特(Peter Post)重新編寫了其祖輩埃米莉·波斯特(Emily Post)的經典著作——《商務禮儀指南》(The Etiquette Advantage in Business)。他們認為:“在許多工作場合中,舉止得體不僅能令你表現得更友善和自信,使人們更樂於與你共事,還能提供給你許多重要工具,幫你和你的公司達成目標”。

社會習俗在飛速改變,家庭與辦公室的界線愈發模糊,即使最精通禮數的人也時常感到困惑。因此,禮儀指南這類題材經久不衰,比如中世紀,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1530年曾為男孩寫過一本禮節指南的書,其中包括不亂動、不撓癢等細節。“禮儀小姐”和波斯特家族等禮儀專家持續受到信任和追捧。《石板》(Slate)雜誌“親愛的普魯登斯(Dear Prudence)”以及《金融時報》“親愛的露西(DearLucy)”等專欄也層出不窮。

在當今辦公環境中,惱人瑣事依舊屢見不鮮。比如,你的鄰座打開一份怪味四溢的便當,你的同事對着手機怒吼……你該如何應對這些情況?職場規則不斷改變,難道這意味着基本的禮儀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

其實不然。波斯特家族在書中這樣總結:“良好的商務禮儀並非是一套亙古不變的‘規矩’。事實上,多數人所説的商務禮儀只不過是一些常識,比如要考慮周到、尊重他人,並在商務場合中以誠待人。”馬丁母子的書則幫我們區分了禮貌和禮節:“禮貌是舉止得體的原則,禮節則是在特定場合中需要恪守的規則”。因此,禮貌待人這項原則並不會改變,但是禮節會不斷演變。懂得這一點,你就不難區分二者。

商務禮儀英文書籍 篇3

書名:商務禮儀英語作者:楊文慧等編出版社:中山大學出版社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我國商務交際禮儀的資料不多,且資料的專業性、實用性不強的現狀,為適應日益豐富的商貿活動的需要,向從事對外經濟貿易的工作者、教師和學生奉獻此書。本書為適合各階層讀者的需要,在文字上力求簡短、通俗、易懂,並配以中英文對照、註釋,方便讀者結合工作和實際進行學習、掌握和運用。

商務禮儀英文書籍 篇4

一、從來不要代替客人點餐

商務西餐禮儀中要特別注意從來都不要代替客人點餐,如果您看到客人猶豫不決,或者是客人主動要求幫助,您可以要求餐廳的服務員為客人提供建議,推薦合適的菜品,千萬不可擅自主張為客人點餐。

二、點餐的順序

當服務員接受點餐時,要注意一定要讓客人先點,您需要等到客人點完之後再點。這樣做的有兩個好處:第一是表示對客人的尊重,第二是可以瞭解客人的喜好和用餐順序。特別是第二點至關重要,譬如客人沒有點開胃菜,而您卻點了開胃菜,這樣當您在享用開胃菜的時候,您的客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您,反而這是對客人的大不敬。

三、菜品的選擇

上面提到您需要等到客人點餐之後再點餐,主要是為了瞭解客人的喜歡和用餐順序,其實這也是為了創造出迎合客户的用餐環境。假如您的客人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那麼您在同客人一起就餐時最好也遷就對方,同樣選擇素菜,通過這樣的一種方式您可以傳達出您同客人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性,這樣會增加您的親和力。

所以在客人點餐時要用心傾聽,看看客人都點了些什麼菜,然後自己所點的菜品數量一定要同客人所點的數量相當,菜品的風格最好也同客人所點的相似。譬如客人點了開胃菜您也要點開胃菜,不然客人也不好意思在您面前讓您看着他吃菜;又譬如客人點了一份烤牛排,那麼您最好就不要為了省幾塊錢而去吃冷盤青菜沙拉。

四、酒並不是必須的

商務西餐中是否應該飲酒呢?其實這並沒有特殊的規定。但是在一般情況下,像商務午宴多半都是不會點酒的,因為下午還要繼續工作,如果喝了酒多多少少會影響工作效率,對個人形象也會產生負面影響。而如果是商務晚宴的話,就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喝一些酒,畢竟工作時間已經結束了。當然,您也可以象徵性地詢問一下客人是否需要點酒,很多情況下客人也都會自然回絕您。

無論什麼時候,在商務西餐中,您喝酒的速度一定要比客人慢,喝的份量也要比客人少,更不能喝醉,否則就不僅僅是鬧出笑話那麼簡單了,可能您在客人心目中的形象也會全毀了。

商務禮儀英文書籍 篇5

初次見面,交際雙方都希望儘快消除生疏感,縮短相互間的感情距離,建立融洽的關係,同時給對方一個良好的印象。那麼,怎樣通過交談才能較好地做到這一點呢?

通過親戚、老鄉關係來拉近距離

由於親戚老鄉這類較為親密的關係會給人一種温馨的感覺,使交際雙方易於建立信任感。特別是突然得知面前的陌生人與自己有某種關係,更有一種驚喜的感覺。故而,若得知與對方有這類關係,寒暄之後,不妨直接講出,這樣很容易拉近兩人的距離,使人一見如故。現在許多大學裏面,都存在一些老鄉會、聯誼會等組織,這些老鄉會、聯誼會就是通過老鄉關係把同一地方的學生召集在一塊,組織起來。同時也通過老鄉會來相互幫助、聯絡感情、加強交流。從人的心理上來講,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有一種“排他性”,對自己的或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往往不自覺表現出更多的興趣和熱情;跟自己無關的則有一定的排斥性。因而在交談中這類關係的點出就使對方意識到兩人其實很“近”。這樣,無論對方位在你上或你下,都能較好地形成坦誠相談的氣氛,打通初次見面由於生疏造成的心理上的“設防”。毛澤東同志就常用這種“拉關係”的技巧。建國後接見民主人士時,凡是與他有點親戚關係的,以及通過師生、故友的關係有些瓜葛的,往往是剛一見着面,沒出兩三句話,他就爽直地和盤托出其間絲絲縷縷的關係,在“我們是一家子 ”的爽朗笑聲中,氣氛親熱了許多,使被接見者倍感親切。

以感謝方式來加強感情

我的一個同學在跟一個高年級學生接觸時的頭一句話就是:“開學時就是你幫我安置牀鋪的。”“是嗎?”那個同學驚喜地説。接着兩人的話題就打開了,氣氛頓時也熱乎了許多。那個高年級同學的確幫過我們許多人,不過開學初人多事雜,他也記不得了。而我這個同學則恰到好處地點出了這些,給對方很大的驚喜,也使兩人的關係拉近了一層。一般説來,每個人都對自己無意識中給別人很大的幫助感到高興。見面時若能不失時機地點出,無疑能引起對方的極大興趣。因此,初次見到曾幫過自己的人時,不妨當面講出,一方面向對方表示了謝意,另外無形中也加深了兩人的感情。

從對方的外貌談起

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相貌或多或少地感興趣,恰當地從外貌談起就是一種很不錯的交際方式。有個善於交際的朋友在認識一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時,很巧妙地把話題引向這個新朋友的相貌上。“你太像我的一個表兄了,剛才差點把你當作他,你們倆都高個頭,白淨臉,有一種沉穩之氣……穿的衣服也太像了,深藍色的西服……我真有點分不出你們倆了。”“真的 ”這個新朋友眼裏閃着驚喜的光芒。當然,他們的話匣子都打開了。我們不得不佩服這個朋友談話的靈活性。他把對方和自己表兄並提,無形中就縮短了兩人之間的距離,接着在敍説兩人相貌時,又巧妙地給對方以很大的讚揚,因而使這個不喜言談的新朋友也動了心,願意與其傾心交談。

剖析對方的名字來引起對方的興趣

名字不僅是一種代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人的象徵。初次見面時能説出對方的名字已經不錯了,若再對對方的名字進行恰當的剖析,就更上一層樓。譬如一個叫“建領”的朋友,你可以諧音地稱道:“高屋建瓴,順江而下,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可謂意味深遠呀!”對一位叫“細生”的朋友,可隨口吟出“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或者用一種算命者的口吻剖析其姓名,引出大富大貴、前途無量之類的話,這也未嘗不可。總之,適當地圍繞對方的姓名來稱道對方不失為一種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