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性消費,抵制校園不良網貸倡議書(通用3篇)

科學理性消費,抵制校園不良網貸倡議書 篇1

親愛的同學們:

科學理性消費,抵制校園不良網貸倡議書(通用3篇)

近兩年,出現了許多打着“零利息”、“零首付”名號的網絡借貸平台,學生信貸現象也越來越多。隨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並加速融入全球經濟,這些信貸固有的風險也隨之上升,有些不法分子甚至會通過貸款獲取個人信息並加以利用。因此,我們必須正視信貸風險、合理使用資產、理性消費。為切實加強同學們的信貸風險意識,積極營造“敢貸不濫貸、慎貸不惜貸”的信貸環境,在此我們向大家發出以下倡議:

一、正確認識網絡貸款及社會非法小型貸款,遠離網絡及社會非法信貸;

二、高度重視個人身份信息,做好保密工作,謹防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

三、理性消費,量入為出,收支平衡,不超前、不預支、不借貸;

四、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增強可持續的消費理念;

五、遇到困難時,及時向同學、老師、學校尋求支持和幫助;

六、在學習、生活、擇業過程中的重大消費,要及時與家人溝通交流,在得到支持認同情況下適度消費。

為了自身以及他人的財產安全,讓我們響應倡議,積極行動起來。把“安全”銘記在心,提高信貸風險意識,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從根源做起,安全信貸,理性消費!

科學理性消費,抵制校園不良網貸倡議書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近期,網絡貸款迅速在大學生羣體中“走紅”,助長了一些大學生的非理性消費行為,甚至有可能讓他們陷入難以自拔的泥沼之中。20xx年3月份,河南某高校大學生小鄭因無力償還68萬元貸款而跳樓自殺,讓名目繁多的“校園網貸”平台暴露在公眾視野中。

20xx年5月25日報道,濟南54名大學生被騙百萬元貸款等。當前,校園網貸亂象叢生,相關監管還存在漏洞,甚至有不法分子盜用學生的身份證和學生證等個人信息進行違規貸款,非法獲利,對學生本人的利益和信用造成嚴重的損害。大學生觀念進步,對超前消費等接受程度較高,但因為其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而且容易衝動消費,導致大學生成為各類校園貸款平台的“獵物”。為此,學校向全體同學發出以下倡議:

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維護自身權益。我們作為大學生必須具備防騙意識,有效進行自我保護。切勿使用個人信息替他人進行網貸,無論是對承諾提供“好處”的陌生人,還是關係不錯的熟人,都要有防護意識,切實維護好自身權益。

二、強化責任意識,注重理性消費。作為不具備獨立經濟能力的大學生,仍然需要依靠父母的資助,在生活上不羨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從,大家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以及生活理念,崇尚節儉,合理消費。

三、強化信用意識,以實際行動踐行誠信。要時刻牢記信用不好會影響自己的一生,切不可讓大學時代的不良信用記錄導致自己進入“信用黑名單”。

四、遠離網貸,專注學業,做一名文明大學生。目前,國家和學校的資助政策體系已完善,全體學生基本都可以在現有的資助下順利完成學業,因此大家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父母、社會和國家。

同學們,美好的大學生活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切實的付出和努力,讓攜手共進,用理性辨別是非,用成績回報社會。

科學理性消費,抵制校園不良網貸倡議書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下面的廣告你們是曾見過?“先買手機 後付款 大學生的貸款神器”、“0擔保 0首付 只需學生證、身份證便可輕鬆貸款”。面對校園網絡借貸平台的各種誘惑,你心動過嗎?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真的瞭解校園網絡借貸嗎?

現在,高校大學生通過校園借貸平台來購買手機、電腦等現象頻見,不計後果的在校園借貸平台申請貸款的學生屢見不鮮。合理的信貸業務可以緩解生活經濟壓力,一旦貸款超出了自己的償還能力或深陷騙局的陷阱,後果將不堪設想!!

案例一 長沙某高校學生陷“貸款購手機”騙局

長沙某大學多名學生被騙,這些被誘騙的大學生分別貸款購買手機,每台手機的市場價不等,辦完貸款購機手續後,手機沒拿到,卻揹負了一身的欠款,總欠款額度高達數萬元。

案例二 請其他同學幫助申請網絡借貸去du球血本無歸

杭州某大學生謊稱家庭富裕,兼之平時出手闊綽,是同學眼中的土豪,在取得其他學生的信任後,以做生意向家裏證明自己的能力但缺少資金為由,騙取同學們幫他到互聯網金融平台貸款,拿到錢後卻用於du球,最終全部輸光。據悉,被騙學生多達40餘人,被騙貸款最多達數十萬元,最後因債務纏身無力償還在山東青島跳樓自殺。

案例三 大學生買手機貸3萬滾成70多萬負債

某大學的一名學生,去年為了購買高檔手機及其他消費,申請校園網絡借貸。隨後,經過拆東牆補西牆,不斷找其他貸款公司貸款還債,其最終欠下多家公司共計70餘萬元的債務,而原始金額僅為3萬元。

專家分析,校園不良網貸存在諸多風險,一是高利dai、誘導貸款、提高授信額度易導致學生陷入“連環貸”陷阱。二是部分校園借貸平台利用少數學生金融知識匱乏,鑽金融監管空子,誘導學生過度消費。三是校園不良網貸平台存在信息盜用風險,被冒用身份者可能會面對信用記錄被抹黑及追債等問題。四是校園網貸平台“校園代理,層層分包提成”等發展模式破壞正常校園秩序,暴力追債現象威脅學生人身安全。

為此,黑科技學生會鄭重提醒廣大學生,要充分認識網絡不良借貸存在的隱患和風險,增強金融風險防範意識;樹立理性科學的消費觀,積極學習金融和網絡安全知識,對“不良校園網絡借貸”説“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