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種到界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

一.巧複習、導入新課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精選15篇)

對於本節課的導課,我着實費了一番心思,起初我想用“撲克牌遊戲”,讓學生體會分類的重要性,細想一下和後邊的學習聯繫不大,後來又想了幾個導課的方法,都在萌芽狀態就被自己推翻了,最終決定複習提問:將鯊魚、蜜蜂、馬、蚯蚓進行分類,既複習了上節課動物分類知識,通過它來了解上節課的動物分類知識掌握的情況,又可以通過它導入新課,“馬”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名稱呢?“馬”是一個“物種”即屬於“種”這個分類單位,鯊魚、蜜蜂、馬、蚯蚓同屬於動物界,進而導入新課“從種到界”。

二.妙聯繫、構建新知

生物分類單位由大到小包括界、門、綱、目、科、屬、種。為了讓學生能夠理解這七個等級單位的大小順序。我首先利用新生入學要建立學籍表入手,建立學籍時,按省、市、區、學校、年部、班級、姓名這樣幾個分類單位,幫助學生理解分類單位的大小關係,然後在後邊教學選用了兩位同學:任雨雯和姜悦,她們同是十四班的學生,那麼她們就是同省、市、區、學校、年部、,引申到生物分類單位即若某一分類單位相同,則比它大的分類單位一定都相同,比它小得分類單位不一定相同,學生很容易理解了這個難點。

三. 找契機、促進生成

在四班試講時,我提問:“馬有幾個蹄?”,我本想讓學生回答:“一個”,結果讓我意想不到的時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四個”,我一想也對,我想讓學生了解的是每個足前端有一個蹄,“1”是奇數,所以是奇蹄目,結果適得其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又想到用人的腳趾甲作比,人有五趾,趾端有趾甲,馬有一趾,趾端有蹄,可感覺學生理解得還不是很到位,後來我想到了豬蹄,我上網搜索並精選了“牛蹄”“豬蹄”圖片,尤其是“豬蹄數”“牛蹄數”特別清晰的圖片和“馬蹄”、“犀牛蹄”作比較,“豬蹄數’4個,“牛蹄數”2個,2、4是偶數,所以是偶蹄目。“馬蹄數” 1個、“犀牛蹄” 3個,1、3是奇數,所以是奇蹄目。很容易突破了難點。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2

《從種到界》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根據生物的特徵進行分類”中的一節內容。是在上一節“嘗次對生物進行分類”的基礎上對分類知識進一步的學習。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説出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概述生物分類的依據和意義。課文以大量的圖片展示為主,讓學生從這些圖片中體會或概括出不同生物具有共同的特徵和怎樣利用這些共同特徵來確定分類等級。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個難點:如何讓學生帶着問題去閲讀課本,比較各種動物形態結構之間的差異,體驗生物分類的方法,瞭解分類的意義?為此,我設計了一個以“撲克牌進行分類遊戲”為主線的課堂教學方案。以小組為單位,組織學生根據要求做遊戲。

將一副撲克按照紅色、黑色分開;按照桃花、梅花、方塊、紅心分開;然後,再按照紅桃、黑桃分開。學生做完遊戲後,小組討論,歸納分類的依據,瞭解分類的等級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相互交流,質疑解答。這一教學環節,不僅能使抽象的教學內容更加形象趣味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在愉快的學習中,激發出學習生物學的興趣。 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一系列問題串設計的巧妙性和評價學生的語言豐富性。在以後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進行改正。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3

1. 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是否樂於與人合作,願意與人交流;是否樂於思考,具有學習生物的興趣。

2. 評價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髮現並提出生物問題的能力;嘗試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應用各種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

3. 評價主體和方式的多樣化:例如:在本課學生自學反饋的環節中,分為搶答和課堂小測試兩部分,其中課堂小測試部分引導學生進行互評,體現評價主體和方式的多樣化。

在設計本節課的過程中,重點放在讓學生了解生物分類的七個等級單位及分類的依據和意義。通過設置遊戲情景,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激發出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再通過搶答題和課堂小測試,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 ]的競爭意識和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

總之,我在整個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中始終以“啟發學生,挖掘學生潛力,讓他們展開聯想的思 維,培養其能力”為主旨,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參與到課堂的活動中!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4

這篇課文是根據我國著名古典歷史小説《三國演義》中有關“草船借箭”的情節改寫的。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曹操、劉備、孫權各據一方。當時曹操剛剛打敗劉備,又派兵進攻孫權,於是劉備和孫權聯合起來抵抗曹操。劉備派諸葛亮到孫權那裏幫忙作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孫、劉聯合抗曹的時候發生的。課文寫周瑜由於妒忌諸葛亮的才幹,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鬥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足智多謀、才智超羣。

課文結構嚴謹。故事以“借”為主線,按事情發展順序進行敍述。先寫了草船借箭的原因;之後寫了諸葛亮做草船借箭的準備;然後重點寫了草船借箭的經過;最終寫了事情的結果──箭如期如數交付周瑜,周瑜自歎弗如。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敍述得清清楚楚。不僅僅如此,文中的許多資料還前後呼應,如,結尾與開頭照應。這樣嚴謹的結構,大大增強了故事的完整性和嚴密性。

開頭部分周瑜與諸葛亮軍中議事,周瑜步步緊逼,其毒計可謂蓄謀已久,大有天衣無縫、諸葛亮必死無疑之感。諸葛亮沉着應對,還出乎常理地將造箭時間降至三天,使得周瑜都認為在開玩笑。借箭時,曹營萬箭齊發,諸葛亮飲酒取樂,完後還大呼多謝,使故事情節曲折生動。

諸葛亮、周瑜是文中的主要人物。諸葛亮,文中着力讚美的人物,他神機妙算,對周瑜的險惡用心瞭然於胸。但他不動聲色,出人意料地提出只要三天,並按周瑜意願立下軍令狀。周瑜大喜過望,以為陰謀得逞,諸葛亮對借箭妙計進行了通盤研究和周密安排。他算到了天氣,明白第三天四更時分必須有大霧;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條船以繩索相連,一字排開,兩面受箭;他也算好了人,明白魯肅忠厚守信,特向他借船,明白周瑜聰明過人,所以不讓魯肅提借船之事,明白曹操謹慎多疑,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兵,因而大張旗鼓,霧夜佯攻曹營;他甚至算到了周瑜取箭後必然疑惑,但絕不會直問原因,所以請魯肅同船取箭,做個見證,回去好向周瑜講述取箭經過,給周瑜一個迎頭悶擊,讓他清醒地看到自我陰謀的慘敗。周瑜,智謀過人,但他自負,妒賢忌能,他以作戰急需為名,設造箭之計,事出為公,諸葛亮不好推辭。讓諸葛亮自入圈套,還立下軍令狀,人證、物證俱全,諸葛亮有口難言。此計之毒,非一般人所能破。此外,文中還塑造了忠厚守信的魯肅、多疑謹慎的曹操等人物形象。鮮明的人物形象,更增添了故事的吸引力,這是經典作品的藝術魅力。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5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清晰明瞭,遊戲導入——熟悉音樂——分段學習歌曲——完整演唱歌曲。我覺得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是以幼兒最喜愛的遊戲《看面具,做表情》導入,激起幼兒的學習熱情,也抓起了活動第一次的高潮。其次,為了讓幼兒成為教學活動中得主任,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在你教我學的歌唱活動中,我只是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和欣賞音樂,由幼兒自由表演各種表情的變化,並鼓勵幼兒大膽運用表情和肢體語言表現自己在不同心情時做什麼動作,使幼兒的各種感官得到運用的同時,幼兒的創造性也得到了發展。

但我也發現了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就是幼兒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不是很強,導致在學唱歌曲環節中,課堂氣氛不夠活躍,小部分幼兒在我的再三鼓勵下,才自由表演起來。在以後的音樂教學活動中,要加強幼兒對音樂的大膽表現能力的培養,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6

這是一首歌詠早春西湖(錢塘湖)的寫景詩。在詩中,詩人像一位高超的攝影師,移步換景將鏡頭對準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攝製成一幅幅美妙的畫面,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二句,雲水生春意。在孤山寺到賈公亭之間的這一片湖面上,春水初漲,水面平堤,微波盪漾;空中白雲朵朵,因着春天空氣的濕潤,也低低地浮掛着,遠遠地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這裏面的山、寺、亭、水、堤、雲,高低錯落,遠近配合,構成了一幅平闊曠遠的立體湖景圖。

三四句,鶯燕爭春光。在幾處向陽的樹枝上,蹦蹦跳跳着早來的黃鶯,婉轉悠揚地唱着春天的歌兒;在濕潤的湖岸邊,不知是新到誰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着銜泥築巢。早鶯尚少,只在“幾處”;新燕不多,不知“誰家”。西湖是鳥兒們理想的天堂,它們中的先到者早早地開始雀躍起來了。詩句在對鶯歌燕舞的動態寫照中,傳達出西湖生動的早春氣息。

五六句,花草競春榮。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野花開的開,發的發,搖曳在春風中,漸迷人眼;俯視身下,綠綠茸茸的春草還不夠深,騎馬走過,剛剛能遮沒馬蹄——花草都處在競相榮發滋長之中。可以想見,過後不久,西湖將開出一個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的絢麗春天。

七八句,詩人贊春情。詩人騎馬揚鞭,指點春色:這綠柳成陰的白沙堤,是我最留連喜愛的地方啊!這是詩人看到面前的美景,內心發出的由衷讚歎。其實,詩人在這無邊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嘗沒有融入其中,成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風景呢!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7

通過分析課文的行文結構,初步瞭解並掌握“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我先引導學生分析課文的內容:先概括介紹狄仁傑是一位剛正廉明、執法不阿的政治家;接着用三個具體的事例,詳細地講述了狄仁傑是如何剛正護法的;最後講狄仁傑輔國安邦,深為武則天所倚重。通過對課文內容的梳理,不難看出,課文是運用“總-分-總”的行文結構。隨後,我讓學生仔細地回憶四年級學過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一課:開頭總寫“桂林山水甲天下”,接下來,分別描寫了桂林的山美和水美,最後總結全文,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作結,既呼應了文章的開頭,也抒發了作者的讚美之情。通過兩篇課文的對比學習,我點出了這種結構方式的好處:採用這種方式來安排材料,不但可以使文章層次清楚,脈絡分明,而且可以使文章的內容緊湊,首尾呼應,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後,我詳細地講解了如何運用這種行文結構:先總的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根據文章的中心,用簡潔、精煉的語言提煉出主要內容),然後再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具體説明(根據事物或人物的特點,從不同的側面選擇恰當的材料進行描寫或介紹),最後進行總結。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8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也是一篇開發智力的有趣故事。教學時,我以故事導入,來啟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的思維和興趣充分調動起來的基礎上,導入本課的學習。

雖然課文的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較淺顯,但講述的道理很有啟發性。我首先放手讓學生獨立閲讀、思考,在大致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體會到為什麼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讚。要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僅可能多的駱駝。大徒弟想的辦法最簡單,也是常人一般的想法。二徒弟與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進步,用頭來代替整個駱駝。無論是大徒弟還是二徒弟畫的駱駝數畢竟都是有限的。都沒有脱出俗套。小徒弟與他們相比,辦法之所以好,是因為他用有限的兩隻駱駝代表無限的可能,誰也説不清到底有多少隻駱駝,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因此,他的畫最好。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我讓學生 進一步去探討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同時,又教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9

《送元二使安西》是唐代詩人王維的名作。這首詩以送別為主題,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敍事,表達了作者對友人即將遠赴陽關時的依依惜別之情。

詩歌以凝練的語言記錄詩人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具有高度概括性的特點。因此,詩歌中常留下空白之處,給人想象的時空。

想象並非憑空而來,想象依託的是文本。把詩中語言想象成一幅幅現實的畫面,一幕幕立體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通過想象感受詩句背後的那份情,那份愛,那種味。感詩人所感,想詩人所想,做到品讀詩句過程中展開想象,通過想象深化語言的感悟。

一、強調景物的想象。

在學習《送元二使安西》一、兩句時,我邊朗讀邊讓學生想象,在你的面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初讀古詩後,就讓學生想象在春天看到的景色:朝雨、柳樹、旅館……想象渭城的景色,與後面安西的滿目淒涼的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猜想學生在理解安西會遇到困難,於是我就補充安西的圖片:漫天黃沙、一望無際的沙漠、荒蕪人煙。

二、注重情感的想象。

讀《送元二使安西》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兩句,想象詩人與元二是怎樣進行分別的。

在一次次渲染離別時的愁緒,學生的情感漸漸地達到了高潮,有幾個孩子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大部分的學生已經深深體會到到那份濃濃的離別之情了。

想象詩中之畫,感悟酒中之情。設計總是比實踐更趨於完美。課上下來,感受的是真真切切的遺憾。如何把詩的寫景部分與後面寫情的部分更有機的結合起來?如何合理地處理朗讀的時機與次數,使朗讀與感悟融合得渾然一體?……太多的遺憾和困惑將成為我繼續前進的動力,鞭策我收拾行囊,繼續上路……

三、注重創設情境

讓學生能夠設身處地的感觸到學習目的,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課堂上,我多次創設學習情境,時而讓學生回到舊知識、時而引領學生觀賞“渭城朝雨浥青城,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傷感景色,時而讓學生變成作者,時而聽樂、時而搖頭吟誦……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百分之百的參與學習,溶入課堂、溶入文本、溶入作者的情懷,才能讓每一位學生得以成功體驗。讓學生真正理解“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佳句,學生就象是喝了浸透了詩人全部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裏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着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願。

一堂課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幾點不足:

一、教學中的朗讀方式應多樣,多讓孩子嘗試。如教這首古詩時,先讓學生嘗試讀讀,學生的好奇心和表現慾望比老師大多了,這也是他們年齡的特點,再聽老師讀,語言的設計是“你們讀得比我國小時候好多了,想聽老師朗讀嗎”,這樣問,既可以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又能讓孩子明白“怎樣才能讀好古詩,不妨像老師學習一下”。教學水到渠成。像這樣多樣化的評價,才能啟迪學生讀書的慾望和思維方式,“原來生活中、學習中許許多多的問題也像朗讀評價一樣要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去解答”。

二、教學中沒有照顧到全體學生,一部分學困生的興趣沒有被很好地調動起來,使課堂成了部分學生展示的舞台,今後應多給學困生表達的機會,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小組討論交流,沒有給足學生説的時間,小組合作有些走過場。另外,當學生讀不好時,要再給他機會和指導,讓他自信地坐下,這一點今後教學中也要注意

四、語文教學,只閲讀一些教育類書籍和雜誌,面太窄了,視野太有限了,難於登上大雅之堂,如果改變一下,結局就不同了。如歷史、地理、數學等等,比如教這首古詩,運用地理知識,能使學生有一個清晰的輪廓;運用數字,使學生心中知道實際距離竟這樣遙遠;運用歷史知識,把遠距離的事件拉近,再拉近,彷彿如剛剛發生的一樣。……因此,老師平日的閲讀應該廣博而宏富,對教語文是有益的。也就是平時我們常説的“要給孩子一碗水,自己首先應有一桶水”也就是這個理。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0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在講授生物多樣性的同時,通過“引導、啟發、參與、倡導、總結”,提高學生自主分析、掌握和運用相關概念的能力,促進學生自己構建概念和相應的知識體系。

1、把知識教學點與能力訓練點及美育、德育滲透點結合起來。課前,教師在自己準備一些多媒體課件的同時,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收集了許多關於珍稀動植物的圖片、文字資料,在課前就讓學生充分領略到世界上生物的奇妙無窮。形態各異的生物和人類共同生活在地球上,這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充滿學習的興趣,而且使學生能夠感覺世界的美麗,進而感悟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課堂中,教師先後採取了播放多媒體課件、組織小組討論作答等形式,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然界生物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關係,認識到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生存、地球健康的關係,幫助他們從小樹立起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珍愛生物、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總之,在本課教學中,教師採用任務驅動的方法讓學生去瀏覽網站、收集資料,進行異步化和個別化的學習;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既讓學生進行自主獨立學習,也為學生提供交流與協作的空間,學生在教師組織和引導下分組討論,思維和智慧可以共享,從而使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自主開展學習,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

2、用教材教而非簡單地教教材,把身邊的各種資源引入課堂。生物多樣性與人類的生存密切相關,並在很大程度是我們衣食住行的依賴,因此本課教學有着極為豐富的資源可以利用,這不僅給科學課教學及科學探究活動帶來了極大便利,並且能夠讓學生獲取最直觀的認知。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我們生活中哪些方面是與其它生物息息相關的呢?”進行討論,學生們發散思維,舉出了食物、衣服、塑料、藥品等大量身邊的事例,教師進而引導學生了解目前生物性遭受到的威脅和挑戰,關注我國珍稀動植物,讓學生在感知生物多樣性與人類關係的同時,開動腦筋探究面臨威脅的原因、尋找“關愛生物”的措施,使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潤物無聲般滲透進孩子的心靈。

3、昇華主題,讓知識的增長伴隨學生的成長。學習是學生自己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的過程,缺少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會導致學生過分依賴教師,對概念不求甚解,也就不能很好地培育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本課教學中,教師在總結以往課堂教學經驗的基礎上,注重引導學生自主掌握概念,並自我總結出珍稀動物瀕臨滅絕和生物多樣性面臨威脅的原因,認識到亂砍濫伐、濫捕濫殺和環境污染給人與自然和諧帶來的破壞,再讓學生自我發現和糾正危及其它生物生存的不良行為,學會尊重、愛護和善待身邊的每一個生命。課堂上,教師還特別準備了《熊貓咪咪》的MTV課件,美妙的音樂和珍稀動物熊貓的可愛畫面,使學生在視覺聽覺的衝擊中產生強烈心靈震撼,油然而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很好地達成了本節課的情感態度目標。

綜上所述,在國小科學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反思,努力樹立“授人以漁”的教育理念,用充滿親切感的教學使學生充分發揮主體性,培育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1

在教學“武松喝酒”這一部分,我先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武松語言的句子,如寫他在酒店裏喝了三碗酒以後,店家勸他不要再喝了,武松一個勁地説:“你如何不肯賣酒給我吃?”“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別胡説!難道不付你錢!再篩三碗來!”根本不相信“三碗不過岡”的警告,當店家好心勸阻他不要獨自晚上過岡、以防猛虎傷害時,武松更是出語豪壯:“就有大蟲,我也不怕。”“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研讀,角色對讀,情景表演等形式表現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的重點是“武松打虎”,打虎過程中最為驚險的是老虎進攻時“撲、掀、剪”三招,武松則避其鋒芒,以三“閃”應之。這三“閃”充分表現了武松的沉着冷靜、有勇有謀。教學時我先讓學生理解“閃”的字意,再與“躲”進行比較,體會“閃”字之妙,最後從武松只閃不攻自然體會出武松的沉着機智。然後讓學生找出描寫武松動作的句子,如“掄起哨棒,使盡平生力氣,從半空劈下來……”“把大蟲頂花皮揪住,按下地去”,“只顧亂踢”,“提起鐵錘般大小的拳頭,使盡平生力氣只顧打”。這裏的“掄”“劈”“揪”“按”“踢”“提”“打”等幾個字,字字千鈞,虎虎生風,形象生動地刻畫了武松勇武過人的高大形象,通過一默讀、二對讀,激發想象的方法理解過程。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2

《路旁的橡樹》是本單元的最後一篇課文,從《翠鳥》《燕子專列》《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到本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來建立學生的環保意識,幾天的教學效果是十分明顯的。今天講了《路》的第二課時,雖是自讀課文,但我還是着重了注意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心理活動的體會,重點放在體會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強烈的環保意識上。 今天上《路旁的橡樹》,感覺有點散,碎片多了點。説實話,我不太喜歡這篇課文,我覺得好象有點過,那麼一條路為了一棵橡樹,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這隱藏了不少交通隱患呀。也許有了這種想法,沒有和課文的意圖合拍,情未動,上起課來,沒味道。

“這是一棵怎樣的橡樹?”默讀課文,找到相關的句子,請學生讀,“你讀得可真有氣勢。”“彷彿看見了一棵高大的橡樹,比六層樓還高呢!”朗讀評價語的確能起一定作用,學生在我的評價下,讀得挺不錯,再請學生動筆圈圈,句中的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了橡樹的高大?學生説到了挺立、粗壯、結實,像哨兵一樣。最後齊讀:“在這條路應該延伸過去的地方,……”接着,就引導學生去看路了。圈詞體會,反覆誦讀,學生對這句話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只停留在:橡樹的外在美,美在它的高大,挺拔。難道這棵橡樹的作用僅僅是美化環境嗎?如果只是這樣,為這棵橡樹而在一個地方彎曲成馬蹄形,似乎不太值。可以在“像草原的哨兵”處,挖掘更深的內涵。為什麼把橡樹當作草原的哨兵?狂風怒吼着,橡樹……除了狂風,還可以説説噪音,黃沙。

接下來,我請學生思考:工程師和工人們面對這棵橡樹,心裏在想些什麼?朗讀4、5、6三段後,學生説這棵樹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師和工人們的心情學生就是一個捨不得。如果通過上一個教學環節,讓學生認識到橡樹的作用,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工程師和工人們面對這棵橡樹,心裏在想些什麼?學生還可能想象到沒有了樹,空氣不再那麼清新,風沙迎面撲來,人們睜不開眼來,鳥兒無家可歸……想到這,他們的心情將會多麼難過,多麼沉重。 最後,我請學生討論“工程師的決定,工人們的做法,你怎麼看?”學生説到的都是:這棵橡樹太美了,他們真善良,雖然學生説到了要保護樹木,保護環境,但是感覺有點牽強。如果學生認識到橡樹的作用,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問問學生:工人們和工程師保護的只是這一棵橡樹嗎?學生聯繫到生態環境的保護,理解“高尚的心”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覺。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3

本課內容第一次讓學生開始接觸到西方殖民者侵略的相關史實,其中重點是對中國台灣問題的處理,利用學生在地理課上對中國台灣的各方面瞭解,實現學科之間的綜合,能很好的激活學生已儲備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及時的把鄭成功收復台灣與當前我國統一大業相聯繫,是學生很好的意識到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我們應該肩負起那些責任和義務?對學生進行很好的思想教育,達到了健康情感的提升。同時關於中國和西方國家簽定的第一個條約《尼不楚條約》要加以重點提出來,它是我國與西方國家簽定的最早的也是一個平等的條約,避免學生誤解。

但是整個設計感覺還是學生活動過少,教師有點放不開手腳,應多給學生一些自由討論與分析的時間,防止一言堂的出現,堅持師生共享歷史課堂;另外多媒體、影像資源等現代化教學手段使用過少,應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效果。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4

今天,我和孩子們一起學習了《烏塔》一課。小姑娘烏塔的行為不但對於我們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來説是一種震撼,對於我來説也簡直不可思議。一個十四歲的小姑娘,竟然獨自一人到歐洲去旅行,真讓人佩服。

孩子們羨慕烏塔,對烏塔佩服得五體投地,不僅僅是因為烏塔的勇敢,敢獨自一人遊歷歐洲,更重要的是烏塔為了這次旅行做了三年時間的準備,事先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並閲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連旅費都是自己打工掙的,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小孩玩。

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孩子向烏塔學習,但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閲歷。為此我組織了一個小小的辯論:一個外國小女孩可以獨自一人遊歐洲,而對我們中國國小生來説,這卻是一件不敢想的事。烏塔的做法和説法你贊同嗎?接着我讓學生立足課文語言,聯繫我們的生活實際,認真地思考這個問題。在一番思考之後,同學們展開了脣槍舌劍的辯論。正方觀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學生很自覺地引用前幾天下的第一場雪,孩子們從玩雪,看雪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這種快樂無論是報紙,還是電視、圖片都無法讓人獲取這種感受和快樂的體驗。同樣,外出旅遊,既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又可以增長自己的閲歷,還是豐富自己的經驗的有效途徑。積累了經驗,這是人生的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不能做温室裏的花朵。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反方的觀點主要集中在擔心周圍環境的安全隱患,也談到了電視、書本也是很好的獲取知識的渠道。最後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分鐘演講,談談我們到底該如何鍛鍊自己的獨立自主的能力。教師適時引導並提醒孩子們向烏塔學習,並不是要模仿她獨自外出旅遊,而是要在生活中克服依賴思想,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的精神,豐富自己的閲歷。

從種到界教學反思 篇15

對於《奇妙的克隆》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我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本節課的教學亮點可以總結為——關注每一個學生。通過課前討論,瞭解到今天上課所任教的班級——貴陽市第二十一中學八年級(1)班的學生比較特殊,有這樣一些現象:基礎知識的掌握不牢固、學習習慣不好、自主創新理解能力較差等等。首先,針對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這個現象,我將教學計劃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原本設計一節課完成五個整體的學習目標,縮減為三個整體的學習目標;哪怕是一個生字、生詞的理解,也決不讓學生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其次,針對學習習慣不好這個現象,我採用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教學策略來解決,尤其是學困生,在我給出相應的學習目標後,並沒有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反而是在那裏無所事事;於是我巧妙地走到這類學困生面前,悄悄告訴他:“我第一個就選你來回答!”促使這類學困生不得不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再次,針對自主創新理解能力較差這個現象,我再次對教學計劃進行調整,原本設計的學生可以通過自讀、齊讀及幻燈片的圖片輔助來完成“理解‘換核卵’”這一學習目標;改為通過教師講解,運用通俗的比喻(煎雞蛋換蛋黃),來幫助學生完成這一學習目標。

我之所以要花上大量的時間去幫助學生理解這一概念,是來源於我對説明文教學的思考——兩年前的“南明之春”與本次“市級優質課”我抽籤的課文都是説明文。而説明文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為了給學生説清楚一個事物(如:《奇妙的克隆》這一課中的“克隆”)或一個概念(如:《橋之美》這一課中的“與周圍環境和諧地融為一體的橋才美”)。作為學生,首要的學習目標就是弄清楚這個東西是什麼。只有在讀懂了作者講述的事物(或概念)之後,才能有目的地、有針對性地去閲讀作者的文章,才能夠理解作者的對於説明方法的運用,才能夠更深層地去品味作者的用詞講究、結構安排等等。所以,我寧可多花費一些時間,也一定要讓學生先弄清楚“是什麼”,再去討論“為什麼”。如果,不顧學生的理解程度,就開始對文章進行深度挖掘、對學生進行拓展提高,那一切都是徒勞,結果只會事倍功半,讓學生不懂的東西越來越多,對學習的興趣也會逐漸喪失。這就是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進行教學計劃調整的目的。

第二,本節課的教學不足也有很多。首先,對學生的瞭解不夠,所以與學生的配合程度就差了很多,學生的參與面就相對較少。其次,對課件的修改不夠,出現了生字錯音、字幕跳行等現象。再次,教學進度的把握也不盡如人意,導致最後學生的拓展練習沒有時間來完全展開。

第三,針對以上不足,我分析了一下,主要有幾個原因。首先,從主觀上來説,我沒有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進行教學打磨,也沒有找機會與學生彼此熟悉,所以採導致上述現象的發生。其次,從客觀上來説,由於抽籤號數過於靠前,所以準備時間相對較少,而且事先沒有考慮到遠程遙控(即“翻頁器”)的問題,所以導致整個教學過程不夠流暢。

以上不足,客觀原因方面,可以想辦法克服;主觀方面,尤其是對於學生的那些特殊現象,可以採取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如:課前進行有針對性地預習,並通過一定的教學策略來檢查預習效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