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精選16篇)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

《因數和倍數》是一節數學概念課,人教版新教材在引入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與以往的教材有所不同。在以往的教材中,都是通過除法算式來引出整除的概念,每個除法算式對應着一對有整除關係的數,如b÷a=n表示b能被a整除,b÷n=a表示b能被n整除。在此基礎上再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而現在的人教版教材中沒有用數學語言給“整除”下定義,而是利用一個簡單的實物圖引出一個乘法算式,通過這個乘法算式直接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這部分內容學生初次接觸,對於學生來説是比較難掌握的內容。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精選16篇)

在教學中我注重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理念,努力為學生的探究發現提供足夠的空間。在課堂中,捕捉生活與數學之間的聯繫,幫助學生理解因數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

因數和倍數是揭示兩個整數之間的一種相互依存關係,在課前談話中我利用一個腦筋急轉彎,滲透相互依存的關係。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2

教材上,探究因數這部分的例題比較少,只有一個:找18的因數。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進行了重組教材,先讓學生根據乘法算式“一對對”地找出15的因數,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探究18的因數。通過“質疑”:有什麼辦法能保證既找全又不遺漏呢?讓學生思考並發現:按照一定的順序一對對的找因數,能既找全又不遺漏。進而又藉助體態語言——打手勢,讓學生説出20和24的因數,達到了鞏固練習的目的。這樣設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符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而在探究倍數時,我則大膽的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找一個數倍數的方法,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教學,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5)收放有度,處理好講授與探究的關係。

講授與探究是不相矛盾的,接受與發現對學生來説都是有益的學習方法。在數學知識領域,有許多內容是人為規定的,這時教師就要發揮“傳道”的作用。比如本節課初步介紹因數和倍數的概念時,我採用講授的方法,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概念。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母女間的關係:小華的媽媽是李英,李英的女兒是小華。

通過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遷移到數學中的數和數之間的關係,這樣設計自然又貼切,既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了對數學的興趣,又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理解了因數倍數之間的相互依存關係。在教學中,也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對因數和倍數相互依存的關係理解的比較深刻。

(2)角色轉換,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和數之間的聯繫。

因數和倍數這節課研究的是數和數之間的關係,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因而,我採用了“擬人化”的教學手段,每人一張數字卡片,學生和老師都變成了數學王國裏的一名成員。當學生想回答問題時都會高高地舉起自己的號碼,整節課學生都沉浸在自己的角色體驗中,學生都把自己當成了一個數。通過對自己一個數的認識,舉一反三,從而理解了數與數之間的因數和倍數關係,既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十分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難點。

(3)數形結合,讓學生帶着已有知識走進數學課堂。

“數形結合”是一種重要的數學思想。對教師來説則是一種教學策略,是一種發展性課堂教學手段;對學生來説又是一種學習方法。如果長期滲透,運用恰當,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意識和思想,長期穩固地作用於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涯中。開課教師引導學生進行空間想象。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4

《飛奪瀘定橋》記敍了紅軍北上抗日途中飛奪瀘定橋強渡大渡河的英雄壯舉。表現了紅軍戰士英勇戰鬥、不怕犧牲的革命英雄氣概的著名戰役。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紅軍要奪下瀘定橋的原因,和敵人搶時間。攻天險,最後奪下橋並北上抗日這一順序來寫,條理清晰環節之間銜接緊湊加之戰爭氛圍強烈,故採

用情景教學法引入課文。

1、教學時播放《長征》詩詞朗誦,“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紅軍過後盡開顏”。因為本篇課文寫紅軍為北上抗日為渡大渡河,奪取瀘定橋。剛好本詩詞和內容相吻合。加上詩詞朗誦時氣勢宏偉,音樂激昂,讓學生以聽覺上被帶入當時渡口情景中,加上播放《奪橋》錄象,學生如身臨其景之感。在播放完詩詞及錄象片段後,教師通過通畫外音“1935年5月北上抗日紅軍…同學們讓我們走進這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吧!”讓學生從音樂錄象中,返回課堂為上好此課作準備。這樣學生學習興趣得到了提高,達到激趣之目的。

2、課文入手,題目的重點難點是哪一個(飛奪) 看了課題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為什麼飛奪?” “怎樣飛奪” “飛奪的結果怎樣”) 通 過學生學習,可以獲得很好的訓練效果。教師首先巧妙地從題目中的關鍵詞語切入,並從關鍵詞設問,帶出課文情節發展提綱(起因、經過、結果),即提供了一次填詞語句子的訓練機會,又延伸為主要內容的概括,展現出敍述順序,提出了分段依據,並歸結為指導學法。六項訓練任務(找關鍵詞、設疑提問、連句概括主要內容、剖析敍述順序、分段和指導學法)環環相扣,一氣呵成,可謂獨運匠心了。理清順序後,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寫出主要內容(限時2分鐘)以學生的自覺性往往很差,如果用學生課堂問答形式,只有一部分教好的學生積極動腦筋完成。而大多數學生則不動腦筋,就達不到全班理解課文的目的。

3、抓住重點詞語“飛奪” 1、採用逆推法去分析紅軍“飛奪瀘定橋”須具備的條件。

紅軍北上抗日必然要從瀘定橋上過————必需奪下瀘定橋————要奪瀘定橋——必需和敵上搶時間、快速的奪下橋。在學生了解的情況下,讓學生重點理解為什麼要用“飛奪”而不用“奪下”體會紅軍面臨大渡河、瀘定橋之險,敵人的前有天險後有追兵的險境。襯托紅軍戰士的英雄氣慨。

4、播放錄象資料,使學生感受到戰爭氣勢之大、戰鬥場面激烈。同時,課件出示瀘定橋、大渡河之險。襯托奪橋之難,紅軍之英勇。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朗讀時要認真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把握好朗讀的基調——崇敬、讚頌。奪橋是一個壯舉,整個過程緊張激烈。因此,朗讀的節奏應該緊張、高亢,行軍途中,雖然路程艱險,要讀出紅軍不怕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慨,要表現出緊迫感。

激戰的場面要讀得緊張有勢、節奏稍快。通過有感情的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6、閲讀延伸,展望未來,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出示一組勻城圖片(文峯塔、繁華的街道、國小幸福的生活等)讓學生自己説説自己的感受。針對以上的兩個問題,其目的是讓學生緬懷革命烈士,知道新中國來之不易,是用先烈的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珍惜時間,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

7、在教學中,安排的內容較多,時間不足。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5

儘管這是一篇略讀課文,但又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優秀散文。因此,我決定用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重在讀,同時大致瞭解課文內容;第二課時拓展延伸。

以前在課堂上,我往往先範讀,再讓學生自由讀。這樣做效果並不好。一是因為我的普通話和感情的表達還欠缺,不足以很好地起到示範作用;二是學生的學習失去了主動。在最近的課堂上,我有所改變:先讓學生自由讀,我是否範讀根據情況而定。這樣做有幾個好處: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個性化的讀和理解;容易發現問題。我強調,在讀書時,一定隨時劃住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後主動地把自己所劃住的字詞寫到黑板上,以供大家共同解決。在這節課上,我一共在黑板上寫了九個不認識的字和十二個不理解的詞語。然後,我把自己讀課文時遇到的字詞困難也寫在黑板上。然後,我要求學生查字詞典後,把字的拼音或詞語的意思寫在黑板上。

學生的表現比較積極。所有的字詞都能夠順利解決。這要比教師直接教好得多。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説,利用工具書解決生字詞應該是一項最基本的能力。但是遺憾的是我校的學生並沒有養成這個習慣,或者他們手裏就沒有工具書。於是,有的教師把生字詞寫下來,一一解釋。這樣做既低效,又不符合國中生的學習特點。我們應該時刻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的精神,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讓他們唱主角,教師做導演。

這篇課文篇幅較長,課堂上學生只讀了兩遍,沒有讀夠、讀透。在明天早自習課上,讓學生再讀幾遍。在讀課上,教師要捨得花時間和功夫。習題可以少做些,講解可以精減些,唯獨讀書不可忽視。語文教學,其實就是讀的藝術。

我引導學生劃分了文章層次。學生把課文分成了三個部分,並且簡單地總結了段意。由於時間緊張,沒有讓學生充分地討論。對於課文的標題,我提出兩個小問題讓大家討論:一是從這篇課文看,什麼是“地下森林”?二是“斷想”是什麼意思?回答這兩個問題,有利於把握課文內容。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6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對於如何點亮小燈泡,學生已獲得了一定的經驗。在這節課中主要是使學生學會使用新的裝置——小燈座和電池盒,用導線連接完整的電路。並在使用這些裝置建立電路和探索更多小燈泡亮起來的過程中,學生將獲得更多地建立電路的經驗。

根據這樣的理念,我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採取了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設計組裝點亮一個小燈泡的電路,掌握電池盒、小燈座和導線的安裝和連接方法,畫出簡單的線路圖,形成一個簡單電路的概念。但是由於學具袋中的學具質量不是很好,導致很多學生在安裝小燈座和電池盒時,時間用去了一大半,而且個別小組沒有成功安裝好,因為有些材料被折斷了。後來讓學生點亮一個小燈泡,並畫出簡單電路圖時,大部分學生顯得很是困難,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在玩上面,根本沒有按着教師的要求去做。個別畫出來的電路圖也是不準確的,導線沒有畫直,小燈泡畫得不準確,電池盒也畫出來。沒有真正形成簡單電路的概念,所以我只好臨時改變教學流程,將下面的內容安排在下節課。

今天我承接上節課留下來的內容又上了一堂課,指導老師也來聽我的課。總感覺整個教學流程不是很好,學生方應慢、交流部積極;而且對於上節課的知識學生掌握的不是很到位。存在的主要問題:1、指導組裝用電器時,注意點強調未到位,使個別實驗組在安裝電路時小燈泡沒有亮,未找出原因。2、學生在用不同的方法使多個小燈泡發亮的實驗操作後,才展示其中一組連接的實物圖,這並不能代表全班學生的做法,太過侷限。學生的電路圖畫的不規範,沒能及時的糾正。

所以在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究怎樣用不同的方法,讓更多的小燈泡亮起來時,他們實驗的很慢,顯得交流的時間很緊迫。後來指導老師給了我一些意見:1、不要讓一個小組中的一個學生來畫電路圖,讓他們先都畫着實是看,在讓他們動手做實驗;或者是讓完成好的小組立刻上黑板畫出電路圖,接着跟大家一起交流畫出來的那些連接方法是相同的,哪些方法是不同的,並指出不同在哪裏,讓學生對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有個初步的瞭解。同時也可使學生意識到使兩隻小燈泡亮起來可以有兩種方法,並讓學生嘗試去試試第二種方法。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7

《凡卡》一課篇幅較長,文章通過凡卡給爺爺寫信這件事,反映了沙皇統治下俄國社會在中窮苦兒童的悲慘命運,揭露了當時社會制度的黑暗。

由於本課的內容和形式比較複雜,因此在教學中一定要提高教學效率,抓住重點和難點朗讀、體會、想象。

早讀時,學生提前讀了課文,上課伊始,在快速瀏覽課文後,使學生對文章內容和寫法有個大致的瞭解,理清課文“準備寫信----寫信------寄信”這一線索。然後對作者及寫作背景跟學生做了簡單的介紹,因為這是一篇外國文學作品,時間久遠,學生對當時的沙皇俄國黑暗的社會現實不清楚,瞭解後有利於對課文內容窮苦人民的悲慘生活體會會更深刻。課外資料的補充,孩子在課堂上更感興趣。孩子們靜靜地聽完後,我直奔中心,讓他們把文中信的內容的部分做上標記,然後重點去朗讀8、10、11、12、15自然段,先説説對凡卡的瞭解,從學生的回答中,我感受到孩子們能夠從語言文字中感悟凡卡生活的悲慘,他很可憐,他渴望美好、幸福、自由的生活。有了整體的認識以後,小組交流:凡卡在信中寫了什麼內容?細讀信的內容,抓住重點詞句,瞭解到凡卡在老闆家過着怎樣的生活,從捱打、捱餓、睡不好覺感受凡卡痛苦悲慘的生活。九歲的凡卡在鞋匠家裏過着非人的生活,沒有自由、沒有尊嚴,所以他才寫信乞求爺爺趕快帶他離開。學生還從“第八自然段中給爺爺下跪、兩個感歎號、兩處省略號、十一自然段中寫到莫斯科是個繁華熱鬧的城市、十五自然段中説自己的生活連狗都不如”等很多點滴的細節中體會到凡卡所受的折磨和痛苦達到了極致。偌大的城市,卻沒有一個孩子的生存之地,由此折射出的是沙皇俄國黑暗的社會現實。

學生體會得比較到位,但是感情朗讀卻不敢誇獎。從第8和15自然段的朗讀,聽不出凡卡生活的悲慘,感受不到凡卡很痛苦地在向爺爺訴説。通過指導,把“揪、拖、揍、撈、直戳”這幾個詞讀重音,心裏想象着自己就是小凡卡,你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向人傾訴自己心中的痛苦。讀書,就要走進文本,把自己融入故事中,身臨其境才會想人物之所想,説人物之所感。

接下來的環節比較簡單,讓學生了解:課文除了凡卡的信,向爺爺訴説他在鞋匠家的痛苦生活,還寫了什麼?默讀信以外的其它段落,知道了凡卡還回憶了鄉下生活:和爺爺一起守夜、回憶了家鄉美麗的夜景、和爺爺一起砍聖誕樹的快樂時光。讓學生明白作者這樣穿插着寫,更突出了凡卡在城裏當學徒的痛苦生活。這部分的穿插描寫,對突出凡卡痛苦的心情,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討論故事結局的時候,通過寫信封的幾個自然段,知道上面沒有寫明具體的地址,爺爺肯定收不到凡卡的信,肯定不會來接他的,與信裏凡卡渴望,乞求爺爺接他的心情形成鮮明對比,體現出了凡卡命運的悲慘,就這一點小小的夙願都實現不了。那麼,凡卡後來的命運到底會是怎樣呢?文章最後的省略號給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以做着甜蜜的夢結束了,但夢總會醒的,凡卡醒來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呢?佈置作業,讓學生展開想象寫一寫。

閲讀時,有學生提問,為了不打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體會,課堂上我沒有解釋。想專門利用一節課的時間,再讓學生讀一讀課文,説説後來發生的故事。然後把一些問題放在最後解決。也便於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以後,今天回家通過查資料等方式先自己解決。

問題1、文中凡卡為什麼有兩個不同的名字?

問題2、文中10、11自然段,只有前引號,怎麼沒有後引號?

第一個問題,凡卡有兩個名字是因為:俄羅斯人的姓名書寫時,名在前,姓在後,中間用間隔符號隔開。“凡卡”是名,“茹科夫”是姓。“凡卡”是“伊凡”的愛稱,相當於我國小孩名字前加個“阿”字或者“小”字,叫成“阿—”或“小—”。這種愛稱一般只限於在親人或者親戚之間使用,故凡卡在給爺爺寫信的末尾署名為“伊凡?茹科夫”。

第二個問題,是因為10、11、12這幾個自然段連續引用凡卡寫的信,所以第11、12自然段只有前引號,沒有後引號。要告訴學生,這是在連續使用引號的段落時,中間的段落只用前引號,後引號可以省略。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8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是我們看到外界美麗景象的窗口。是人體的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天然光學儀器。

本節教材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眼睛的成像原理、近視眼、遠視眼的原因及矯治方法,同時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注意用眼衞生和保護視力。體現新課標的以人為本、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努力把握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創設情景、設計提問、課件引導,力求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達到學會知識的目的。首先,我通過複習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入手,為眼睛的成像知識作鋪墊;然後把眼睛成像和照相機成像作比較,調動了學生想要了解自己眼睛的有關問題,從而很快進入正題。對關於人眼看遠處、近處物體都能看清是由於晶狀體的厚薄在發生變化來調節的這個問題,我主要是通過課件展示來幫助學生理解的。讓學生明白凸透鏡的薄厚不同,它們的焦距、折光能力等都有不同,從而引導學生思考人眼看遠近物體都能看清的原因是晶狀體在調節。另外,關於近視眼和遠視眼的矯治,一方面引導學生分析光路圖,利用他們所學過的知識尋找解決的辦法,另一方面,通過課件模擬對以上兩種眼病的矯治,使學生印象更深刻。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9

今天下午我們是班會課,主題是推廣普通話。時間剛過一半,班會的主題也進行的差不多了,老師突然當眾向杜子凡和趙青同學詢問: “你們轉學手續辦齊了?什麼時候走啊?”

“已辦好了。可能下週一就不來了。”兩位同學站起來回答。

“啊?杜子凡和趙青馬上要轉學了?我怎麼一點都不知道啊?”全班同學頓時議論紛紛,交頭接耳,但大家的表情都是惋惜的、依依不捨的。是啊,朝夕相處了幾年的同學,共同學習,相互幫助,在一起遊戲玩耍,和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同學之誼。現在,兩位同學即將離我們而去,大家都很捨不得。

“嗚嗚嗚!”這時,一陣哽咽聲響。大家一看,原來是杜子凡最好的朋友徐雋逸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這哭聲彷彿有極大的傳染性,很快,全班都是一片抽泣聲。

“杜子凡和趙青馬上要轉學了,今天是他們和我們在一起上的最後一堂課,同學們有什麼話想對他們説的就在這兒説出來吧!”老師環顧着全班。

“杜子凡,從一年級到現在,我們朝夕相處幾年了,我們是很有緣分的。我捨不得你走。我們永遠都是好朋友!” 徐雋逸最先站起來,哽咽着表達了自己的心聲。後來,又有四五位同學站起來發言,大意都是捨不得同學離開,希望以後常回來看看。陳緣還和趙青一起合唱了一首歌曲,雖然不斷的抽泣聲,讓我們聽不出來她們唱的是什麼歌,但我們都知道她們表達的是依依不捨的感傷……

整個離別的過程,我始終也是熱淚盈眶,雖然我和兩位同學相處的時間不長,但豪爽好友的杜子凡、熱心班級公益工作的趙青(班級的網管,每天都要為班級維護網絡)都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影響,真不想讓他們走啊!其實,我淚眼朦朧還因為我也曾經歷過這樣的離別之痛:去年的這個時候,因為要跟隨爸爸媽媽,我離開了原來就學的安理附小,轉學來到了杭州。由於時間匆忙,所以我連和老師同學告別的機會都沒有。儘管是不辭而別,但每次想到共處幾年的老師同學,我的嗓子都發哽,夢裏都想過他們多少次啊!今年教師節,我給以前的老師發去了祝福的短信,並請他們代我向以前的同學問好。看着老師回覆的親切的問候短信,當時我就鼻子發酸,眼睛裏充滿了淚水。

現在,看着即將離去的杜子凡和趙青,看着爭先恐後發言的同學們,我在一旁默默地品味同學的情誼,祝福杜子凡和趙青,也祝福着我們自己,希望這種純真地友情能一直陪伴着我們,讓這個世界充滿了愛和感動!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0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創造,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促進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技能。我在“可能性”一課中,設計了猜想―實踐―驗證―推測的學生學習活動的主線,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

比如:袋子裏裝的是5個紅球5個黃球,猜猜摸到哪種球。學生通過猜測,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接着我讓學生小組合作進行摸球遊戲,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體驗可能性。這種結論的獲得是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積極動腦研究所得的,這樣比起教師直接單純地給出一個結論要重要得多。在新課設計過程中,我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經常遇到的現象,也是學生特別感受興趣的事情,而這種現象又和可能性問題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因此在課題引入後,,我就設計了一個抽獎遊戲,讓學生親自參與抽獎活動,在摸球中發現兩個抽獎箱,一個摸出的都是黃球,一個摸出的都不是黃球,學生對抽獎箱產生了“懷疑”,從而積累到關於預測可能性的經驗。同時,學生在摸球、猜測中對可能性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可能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探索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節課我安排了這樣幾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個活動是摸球,先讓學生預測摸出的球一定是黃色嗎?並用“一定”、“不可能”“可能”來描述摸出的結果,然後讓學生親自摸一摸,體驗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並注重對不確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觀感受。第二個活動是説一説,出示袋子裏已裝好的球,讓學生説一説袋子裏任意摸出一個球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使學生進一步感知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第三個活動是拋硬幣,讓學生猜一猜朝上的一面是正面還是反面,切實感受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第四個活動是根據要求往口袋裏放球,老師先讓學生試着判斷“要想達到預期結果,每次口袋裏應該放什麼顏色的球”。再讓學生實踐操作體驗各自的想法。通過這樣的四次活動,使學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生是不確定的,因而產生對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初步認識。

3、注重思維拓展, 體驗成功。在練習設計中,通過課件中準備的身邊的一些現象,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促進知識的遷移運用,使學生在“做一做”中進一步體驗生活中的確定和不確定事件。培養了學生傾聽意見,汲取經驗和相互交流的能力。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更增添了學好數學的信心。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既培養了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瞭解世界的事物很多與數學有關,學習用數學可以解決很多問題,還培養了學生怎樣用數學去分析問題,使學生懂得用比較準確的數學語言去描述事物。課堂教學必須是一種有目的,講求效益的活動,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在課堂中去除華而不實的花架子,讓小組合作,讓多媒體教學手段真正的用到實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我執教的班級是二年級一班,學生比較積極、主動地在遊戲中探索,課堂活動興致較高,部分學生對可能性已有一定的認識。我創設了父親節給父親選禮物遇到難題,最後用拋硬幣的方法來解決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感受學習趣味,提高學習興趣。最後,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收穫,對學習活動進行總結,並激勵學生在課後繼續努力探索,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成功愉悦。

但本節課也存在着很多不足之處,如有小部分孩子參與遊戲環節的機會較少,沒有關注到全體等等,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麪向全體,關注所有的孩子,提高自己的課堂調控能力。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1

在二次根式這一章的學習中,重點是是掌握二次根式的運算,教學的關鍵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質,教學內容是着重研究二次根式。在本章教學中,存在以下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過高估計學生的學習能力,每節課設計的教學內容過多,經常一節課結束後還有不少內容沒有完成,如對二次根式的性質的應用時,考慮到以前已經學過,自以為學生不存在困難,就沒有重點分析,結果導致不少學生在二次根式的化簡過程中因此而出錯。

2、在二次根式的化簡中,新教材特別要求引導學生注意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範圍,要求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和推斷字母取值範圍的能力。剛開始對這一要求理解不到位,沒有對學生提出明確要求,也沒有重視對典型錯誤的分析。

3、在學生的學習方面,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班的學生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數學方面的積極性並不差,但自主學習方面還存在着不足。遇到困難有畏難情緒、對老師的依賴性太強、作業只求完成率而不講質量、學習的競爭意識和自我要求明顯缺乏。這些都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進行教育和引導。

基於上面的諸多因素,我班學生在學習還不夠理想,在本章單元測驗中,體現高分比以往減少,不及格人數明顯增加,平均分大幅降低。因此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要加強改進,提高教學實效。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2

本課的三個子目:“黃埔軍校的建立”、“北伐勝利進軍”、“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全部都是課標中要求學生知道或瞭解的內容。故此,三部分內容的活動設計都必須體現其重要的有效性。

一、“黃埔軍校的建立”——“結識黃埔人”小活動

在課堂上,把黃埔軍校的部分師生名單呈現在學生面前,其中,絕大部分是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黨內比較重要的人物,或大眾耳熟能詳的人物。學生通過直接的瞭解,就能夠得出黃埔軍校在歷史的卓越地位和對歷史的貢獻。

二、“北伐勝利進軍”——“軍情觀察室”活動

“軍情觀察室”是鳳凰衞視中文台每逢週三的一檔軍事觀察節目。借用它的名字就是為了直接的引起學生的關注和參與的興趣。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被假設成為北伐軍的指揮人員,參與北伐戰略的總決策,讓學生們自己去設計北伐的順序。學生通過這個活動能夠學習北伐戰爭的主要對象和進軍路線,培養讀圖識圖能力,而且,也順便學習了一些戰爭常識。

三、“南京國民政府成立”——“找政府”活動

這是一個幫助學生打破慣性思維的活動。假設教師不提醒學生,學生就會習慣性認為,一個國家只有一個政府,而忽視了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的歷史產物。通過“找政府”活動,讓學生們開動腦筋,積極思考,訓練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和細緻觀察、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3

《酸的和甜的》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的一篇閲讀課。它既生動有趣又寓意深刻。剛從課堂上走下來的我仍然充滿了激情和自信。回想起我和學生一起走過的這難忘的四十分鐘,靜靜回味我們的真心交流,品味學習過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維的火花,我感到了快樂,同時也激動不已。現在,我將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我的本課設計中想體現的教學思想:

一、在愉悦的教學氛圍中,學生樂學,並積極投入其中

如果學生感到了快樂,那麼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本課我力爭創設愉悦可持續型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讓學生在遊戲中識字,認對字的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到5個蘋果以上的能得到一張蘋果貼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遊戲中自主識字,合作交流。在最後的實踐活動中,我設計了兩個小活動:1、讓學生把學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2、讓孩子們自己選擇夥伴創新表演。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於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在閲讀教學中。我大膽把時間放給學生,鼓勵進行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然後再進行小組展示讀,品讀對比句、評讀、賽讀。這樣,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則轉變角色,為學生的更好學習鋪路架橋。再回過頭來細細反思課堂,我總結出以下幾點做的不完善,今後應改正: 1、讀書指導上有點不到位,過渡型語言不簡潔明瞭,有些不準確。2、時間分配有點不合理,造成前鬆後緊的課堂節奏。3、需要進一步加強教學機智。

這節課使我深刻意識到教師的教學基本功,自身素質的高低,對語文課成敗關係重大。今後,我會沿着這條航線,在教改之路上,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4

《泉城》是蘇教版國小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講讀課文,也是國小課改最高年級的一篇課文。自課改以來,就嘗試着用新理念來講授課文,就是這樣,我每備一節課,就先在組內進行教研、備課,課授完後大家還要在一起研討,就是這樣,上完每一節課,我從中受益非淺。

本節課從選課到兩次授課,在組內經歷了無數次的研討,對於在課堂上的備課和授課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大家在一起,共同研討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為了解決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掌握寫作方法而選了本課,在學生一邊欣賞祖國美景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寓教於樂。

起初在設計本節課時,主要是針對學生的合作能力,而忽視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為此主任張老師、本組組長王軼羣老師、屈鑫麗老師、王紅梅老師等,我們經常在一起進行教研、説課,積極的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希望通過在讀中去感悟課文內容、品味生字詞,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好景色的感情。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5

《給予樹》是一篇富有濃濃的人文情懷的課文,愛的教育是本篇課文的教學主題。圍繞“愛”字展開教學,是本堂課的主要特點,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不能忘掉語文本體,語言文字的訓練也要做到紮實,並要跟情感目標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瞭如下特點: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思考、朗讀、討論、交流,並把字詞教學滲透於教學的各環節中。教學由質疑課題出發,由學生提出問題,總結兩個主導問題:“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手段來解決這兩大問題。學生正是隨着問題解決的過程,一層一層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通過讀課文讓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理解課文金吉婭對家人關愛的句子“只有八歲的小女兒金吉婭沉默不語”。我緊緊抓住“沉默不語”的意思,並教會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意思,探究“沉默不語”背後金吉婭的內心。

通過哥哥、姐姐“興高采烈”和金吉婭的“沉默不語”進行對比朗讀感受金吉婭心裏的想法,體會她對家人以及對陌生人的關愛。在理解金吉婭為什麼給陌生的小女孩買洋娃娃時,讓學生體會“什麼都沒有”到底沒有什麼,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憐;最後一自然段是重中之重,讓學生反覆讀,以媽媽、哥哥姐姐的感情變化為主,從而更加突出了金吉婭的給予,進一步加深對給予樹的理解。通過情境創設、通過情感的共振,逐漸深入本。首先是,課文中沒有介紹那個小女孩在卡片上具體寫了什麼,為了使學生和文本的主人公金吉婭產生心理共鳴,課堂中我注意創設情境,拓展內容,出示心願卡,配上音樂讓學生讀讀上面的內容,通過生動而富有感情的語句的朗讀,激發了學生的同情心。

在此基礎上,再去讀讀金吉婭怎麼做的句子,説説新的體會,在説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心靈受到了震動,與金吉婭產生了情感共鳴,實現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潛移默化地賦予了文中人物鮮活的生命力,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再就是,在《讓世界充滿愛》的背景音樂中,播放各種貧困、戰爭、災難、無助的照片,讓他們瞭解在這世界上,還有許多人要比這個小女孩更需要幫助,讓他們把愛心送給他們,寫在“愛心卡”上,昇華了情感。在學習課文後,我讓學生進行了一個小練筆,讓學生替那個小女孩寫幾句感謝的話,這對課文的理解起到了深化作用,同時也昇華了情感。

上完此課,總還覺得學生雖能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有愛心,但並不很受感動。細想一下,並非我們的學生不懂感恩,只是他們缺少這樣的體驗。而要讓學生有較深的體驗,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完全進入到文本,與文本、人物進行三維的對話,應抓住語言文字,讓學生自己走進,而不是被老師拖進去。如在體會小女孩對得到這份禮物的渴望心情之前,可從理解"盼望"入手,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一個穿裙子的洋娃娃什麼叫'一直盼望'她盼望得到洋娃娃做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小女孩盼望得到這份禮物的急切心情。然後,啟發學生想象卡片上的內容。這時再出示卡片,也許有前面的鋪墊,學生思維就可能一下子打開了。

此後,在後面的學習中,他們就能輕而易舉地理解了金吉婭為什麼會這樣做,並深刻體會到金吉婭的善良,仁愛,體貼和同情了。在關注學生這一方面我很欠缺,太以自我為中心,很少關注學生説了什麼,對於學生的回答也沒有進行很好地評價與反饋。這節課對於語文味和工具性的把握還不是很到位。挖掘教材還需要進一步努力,課堂應對能力還需要鍛鍊。

因數和倍數教學反思 篇16

《乘火車》這節課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的一種數學教學活動。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慾望,在探究過程中學會數學。

本節課的設計主要分成“檢查,複習鋪墊——創設情境,引入新知——主動探究,學習新知——拓寬延伸,發展新知”四個層次。在檢查複習層次既瞭解學生對前一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又為新課的學習做好鋪墊;創設情境,引入新知層次中根據國小生好動,喜歡做 遊戲的特點,以學生熟悉的“乘火車”遊戲為引入,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拉近了學生與數學的距離,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現代數學教育非常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及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活動的主體,教師要面向全體,給學生探索發現的機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動參與學習,體驗成功。在主動探究,學習新知層次的教學中我通過小組練、獨立練、分層練、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學生動腦、動口,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形成的過程。我充分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自己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標準》中強調: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數學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的特點,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增強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習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在拓寬延伸,發展新知環節中我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學生數學的應用意識,逐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