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精選16篇)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

回顧課堂情境,細細總結與反思了一番,可以説是有喜有憂。以下是我對自己《美麗的集郵冊》這堂課的教學反思。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精選16篇)

一、本節課存在的優點

1、以興趣入手,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

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做到以趣激趣,即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①在導入環節,我首先利用學生不太常見的精緻郵票的集郵冊來吸引他們,適時播放郵票中出現的有紀念意義的畫面,並用這種吸引引領學生一直認真學習到最後。②讓他們自己猜測節課學習的課題,讓他們感覺新奇有趣。③利用課文的寫作特點——句子成對,採用靈活的男女互讀,師生互讀等形式指導朗讀,學生興趣盎然,感情自然流露。

2、以題目入手,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

新課改提倡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節課中以課題入手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問題,然後,帶着自己的問題進行自讀、自悟,最後通過交流,點撥,領悟文本的內涵。

3、以激勵入手,挖掘學生的潛能。

恰當的激勵與評價,猶如課堂中的潤滑濟,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挖掘他們最大的潛能,而且也會大大提高課堂的效率。在本節課中,我以激勵性的語言,引導他們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之中。在評價方面,我也注意了對學生的各種表現給予及時、具針對性的評價,是他們在評價中能夠了解自己的優點,又能看到自己的不足。

4、以文本入手,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在本節課中,我力求做到新的課堂中要教給孩子終身受用,促其終身發展的學習方法這一要求。如,①有一定的依據進行猜測郵票的來源、意義。②自己提出問題。③用一定的方法解決問題。④自己尋找與總結詩歌的寫作特點等。

二、本節課存在的問題

1、對教材挖掘與拓展深度不夠。

本課是藉助郵票這個小小的方寸世界,來折射祖國山河的壯麗與歷史文化的燦爛。對此,學生很容易理解大致。如果能在某些具體的內容中讓學生再次質疑,讓學生進一步更深層次的理解文體,會更能有助於理解和文本內涵,激發愛國情感。如,為什麼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鄉的夢?為什麼黃帝陵、軒轅柏在唱古老的歌?

2、對學生各種能力的提高不夠。

在本節課中,儘管注重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但根據文本,根據學生的特點,在誦讀指導方面還有許多遺憾,沒有讓學生把握誦讀的方法,以及利用課文中提到的名勝古蹟提高學生的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等。

總之,反思課堂讓我以旁觀者的身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優點與不足。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發揚優點,彌補遺憾。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2

教學反思: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節課我能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做到以趣激趣,即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①在導入環節,我首先利用學生不太常見的盛滿精緻郵票的集郵冊來吸引他們,並用這種吸引一直認真學習到最後。②讓他們自己猜測節課學習的課題,讓他們感覺新奇有趣。③利用課文的寫作特點——句子成對,採用靈活的男女互讀,師生互讀等形式指導朗讀,學生興趣盎然,感情自然流露。但我覺得對教材挖掘與拓展深度不夠。

在本節課中,儘管注重了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能力。但根據文本,根據學生的特點,在此方面還有許多遺憾。如,①可以結合“登廬山,看瀑布飛騰” 讓學生回憶《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提高他們新舊知識結合、融匯的能力。②利用“日月潭、半屏山在做思鄉的夢。”“黃帝陵、軒轅柏在唱古老的歌。”讓學生想象它們可能唱什麼歌,做什麼夢。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③利用課文中提到的名勝古蹟提高學生的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等。回頭反思讓我以旁觀者的身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己課堂教學的優點與不足。我將在今後的教學中,不斷努力,發揚優點,“消滅”缺憾。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3

課文《美麗的集郵冊》以詩歌的形式、豪邁的情懷描述了偉大祖國壯麗秀美的山川、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在方寸世界裏抒發出對偉大祖國的由衷讚美之情。

文中的學習目標有三方面:1.引導學生用多種形式朗讀詩歌,討論交流,找出一一對應的句子,感悟“我”的集郵冊的美麗體現在哪些方面。2.詩歌、郵票兩相對照,激勵學生大膽想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誦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3.引導學生查閲課文中描述的“國旗、國徽、國歌”、“萬里長城”、“兵馬俑”等歷史人文資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在課堂導入,我首先出示優美的集郵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引入到課文的教學之中。緊接着以導讀單為主,引導學生學習字詞。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通順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時,在導讀單中提出三個主要的問題:1.為什麼説是一本美麗的集郵冊?2.集郵冊中有哪些郵票?3.這些郵票又是怎樣的?以解決這三個問題為學習的線索,以此讓學生學習課文有着比較好的思路。從中讓學生回答出文中有萬里長城、長江大橋等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郵票,也有畫像磚、青銅器等描寫我國燦爛文化、悠久歷史的郵票。並且找出裏面的一些優美的詞語,讓學生能在理解詞語的基礎上,體會到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從而達到朗讀時候所需要的自豪感。

最後讓學生在學習了二、三小節的基礎上學習課文第四小節,最終概括出課文通過描寫美麗的集郵冊,更重要的是歌頌祖國的偉大,表達出無比自豪之情。

對於這次公開課我的反思有以下幾點:

1、還是語言上不夠精煉,語句的重複,反而使課堂氣氛下降;

2、提問方式還是欠缺訓練,提問比較含糊,範圍較大,不利於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找到答案;

3、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拓展還是不夠,比如兩個小節的省略號沒有很好的讓學生再去感受相關的課外資料,其次也缺少讓學生仿照課文進行詩歌的寫作;

4、對於課文的朗讀指導,應該從文中的好詞入手,對其進行引導,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明白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以此達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5、上課的感情投入感覺比以前有所進步,但是在調動學生情緒,以及引導學生和課文的思想感情產生共鳴的技巧和方法還是欠缺,學生顯得被動學習,激情不足。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4

“認識垂直“是蘇教版國標本教材數學第七冊的學習內容,,《認識垂直》是在學生學習了直線的相交與平行的基礎上安排的,也是進一步學習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基礎之一。教材以生活場景為素材,抽象出直線相交成直角的位置關係,幫助學生認識互相垂直。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生活情境,體驗直線的垂直關係,理解互相垂直、垂線、垂足等概念,通過自主操作與合作交流,學會用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垂線使學生感受生活裏的垂直現象,瞭解垂直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能主動參與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對圖形產生興趣,感受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一、 在生活中學數學

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又服務於生活,本節課我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身邊的事物出發,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踐緊密聯繫,一開始給學生呈現生活化的校園照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問題意識,產生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積極心態,通過畫面欣賞、分類辨析、勾畫特徵,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經歷從現實空間中抽象出垂線的過程,同時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找一找身邊的垂線,生活中的垂線,感受到自己在學習有用的數學,在學生活中的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在做中學數學

“做中學”是新課程所提倡的,是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在做中思考、做中質疑、做中學習、做中得到發展。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擺一擺、折一折、畫一畫等活動,想辦法創造出一組垂線,讓學生在擺垂線、折垂線、畫垂線時經歷創造垂線的過程,同時在做的過程中體驗垂線的特點,加深對垂線的認識,使親身體驗創造過程,在做中學會知識、學會思考、學會創造。

三、在交流探索中學數學

在本節課我始終堅持讓學生在交流探索中學數學,而不是直接

教給學生答案 ,在引導學生畫垂線時,我不是直接教給學生畫法,而是先讓他們自學課本,然後在探索與交流中掌握垂線的畫法,在交流於探索中體會垂線的意義、掌握畫垂線應注意的問題等,從而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雖然在課堂上學生的交流有時不是很主動,農村的孩子膽小,口語表達不清晰,致使很多學生習慣於全班答,但我堅信,只要我有這種意識,持之以恆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與人交流的能力,學生之間的交流、師生之間的交流會更主動,更積極。

同時,本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在時間的分配上做得不夠好,在教學認識垂線的部分用的時間過多,導致在“畫垂線”的部分時間很緊,練習的時間也不夠充分。還有在一些環節的講解上也有所欠缺。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5

《愛我中華》這首歌表現了各族人民對祖國的強烈凝聚力,表達了人們團結一心,建設國家的雄心壯志。

在學生深入理解、學唱歌詞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讀文中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愛我中華!這部分內容,通過對歌詞的朗讀,既做到讀唱結合,又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和表達能力。

本節音樂課是充分利用藝術手段進行藝術教育的經典範例,是充分體現新課標的成熟作品之一。其主要特點簡述如下:

1、充分體現出教師的藝術水平是對學生進行藝術教育的先決條件,首先教師要具備從事藝術教育工作者的氣質和涵養。

2、以審美為核心,利用各種形式從感受音樂、喜歡音樂,到學習音樂、參與音樂活動;從教具的選擇、素材的應用、教師的言行等處都顯示了美在其中。

3、重視淨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巧妙的設計教學情境吸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輔之以精練講解挖掘,有機的把音樂知識滲透在課堂教學中,達到情智互補的境界。

4、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設計精妙。這節課是一首教唱民歌[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 ]為主的綜合課,教師藉助在教學設計中對音樂知識的滲透,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以螺旋上升的原則完成教學內容,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再加上教師在每個環節中環境渲染精妙,學生掌握起來輕鬆愉快。

5、教學方法選擇靈活有效,注重學生音樂習慣的培養,並授之於法,充分提供了學生參與的機會,通過多媒體設計,給課堂教學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6、注重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愛家鄉的情感。注重心理輔導,為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6

1、教學中,我嘗試着隨文識字,抓住“端詳、評獎、叭、糟”等重點詞語進行識字教學。先從文中發現生字,然後學習生字理解生字,最後把生字放回課文,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這樣由字到詞,由詞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漸進,體現低年級語文教學“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理念。

2、聯繫實際,使“難點”的堡壘不攻自破,理解爸爸的話是全文的哲理所在,所以在“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句話的“出場”時,我安排地也是比較“隆重”。“玲玲的心情是那樣高興,但是更讓她高興的是什麼呢?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這正如爸爸所説的……”在讀、寫、背爸爸的話的基礎,拋出問題“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好的事情,但是通過動腦筋,卻變成了好事,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嗎?”在學生聯繫實際談感受的過程中,其實不正是他們對文本所體現的啟發達到了理解的最高境界嗎?

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我還是比較滿意的,孩子們學得興趣盎然,在思考中互相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但在學生自主活動方面還需拓寬,教師在教學節奏還不夠緊湊,整個課堂還是有“牽”的感覺,需加油!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7

今天我上了《愛之鏈》一課,整堂課我按着設境感知愛,品讀感悟愛,延續締造愛的教學思路,引導學生抓住字、詞、句,深入文本,憑藉課文的語言文字,讓學生充分感悟人間的真情,知道當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應該給予無私的幫助。現就自己的教學進行反思。

1、 抓住重點,以點帶面,引導學生將書讀厚與讀薄,但難點突破不夠。

高年級的課文篇幅長,內容深,每段都精講、細講肯定是不現實的。在教學時,我以第四自然段為突破口,讓學生靜 心默讀,把書讀厚:喬依是怎樣為老婦人修車的?你從這些句子的描寫看出了什麼?而學習第二個故事我引導學生把書讀薄:讓學生通過默讀完成填空,理解老婦人受到愛的感染幫助了需要幫助的女店主。但在學習最後一自然段時理解“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親愛的,喬依……”由於時間倉促,只是讓學生説説從中自己讀懂了什麼,然後就一筆代過,沒有真正理解文本的內涵。

2、 深入研讀課文的語言材料,抓住重點的字、詞、句談體會。

我認為學生對文本的解讀不能遊離於具體的語言文字之外,如果脱離了具體的字、詞、句來談感悟,那隻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第一個故事發生在喬依和老婦人之間,作者抓住了喬依的動作與神態把喬依認真負責的助人態度刻畫得淋漓盡致,學習時,我引導學生抓住一些關鍵的詞句:蹭破、摘下、幾乎沒有知覺、喘着、流下來、沾滿、髒,説説透過語言文字讀懂了什麼,彷彿看到了什麼?學生通過品讀,感受到天氣寒冷,修車的工作費勁,但喬依仍然不怕髒、不怕累,賣力地幫助老婦人修車。抓住重點的字、詞、句,就能深入文本,走進人物的內心。

3、 學生讀書的時間少些,老師講的多,沒有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沒有真正體現以讀代講,以讀促悟。

語文課標中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人常言讀書有所悟,只有多讀才能感悟語言材料的內涵,才能真正走進文本。這是一篇充滿愛的課文,學生很容易受到感染上課伊始我就用詩歌導入渲染氣氛,每學完一部份內容後,學生説了我及時進行總結、過渡,這樣一來讓聽者覺得羅嗦,教師把一個問題總講不完,導致在教學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指導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學生在討論理解課題為什麼以“愛之鏈”為題時,沒有給足時間放手讓學生討論理解,只是出示課文中四句閃爍着愛的光芒的語句,告訴學生這是愛的接力、愛的傳遞、愛的倡導、愛的延續,這樣不利學生理解文本。

4、 沒有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缺乏教學藝術,導致課堂氣氛不活躍。

新課程好課的評價其中一看是看學生主體地位是否得以充分體現。經過幾個周的教學我發現這個班的學生上課時愛表現自我的人很少,在這堂課中,我也用了一些激勵的語言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都沒有很好地體現。

如何讓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活”起來,這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要認真思考、實踐的。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8

《彩色的翅膀》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敍了一位紮根海島的戰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並將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傳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來的是感動,戰士帶着昆蟲歸隊,大家對那個來之不易的瓜的愛,擴大開來,是對海島對祖國的愛,那樣的愛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動着,沒有豪言壯語,只是字裏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濃濃的愛。

基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在連接語的提示下初步體會課文內容以後,再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作交流討論也就達到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也正是這麼想的:首先,在把課文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其次,解決連接語中提出的兩個學習任務──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戰士為什麼把昆蟲帶回寶石島?二是交流讀完課文後的感受。起初,我的預設是,讓學生在讀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後圍繞這些句子談出感受,讀出味道。可在課堂上,卻出現了這樣一幕:孩子們在交流小戰士把昆蟲帶回寶石島的原因時,就已經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戰士那愛海島、愛祖國的深情。如果此時的我再拘泥於教案,又把學生牽到談讀後感上來,未免有環節迂迴、降低學習效率之嫌。我靈機一動,順勢反問了學生一個問題:既然有這麼多同學都談到小戰士愛海島、愛祖國,那肯定有你們特別充足的理由,能説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孩子們馬上在書上勾畫起相關句子來。尤其在討論交流第二自然段時,讓我感觸頗深,現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但願不會漏下孩子們那精彩的、引人入勝的思維碰撞的火花。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9

要讓學生入境首先老師自己要入境,本文説理性很強,那麼教師首先要讓自己信服,要明白其中的道理,並且要想法設法找一些佐證,要能真正地為作者的觀點叫好,但帶着學生學完之後又能走出課文。而要讓學生入境,本文則要側重於聯繫一些材料證明課文中的一些觀點。而要讓學生入境,好的導語設計是必不可少的,這樣從一開始就能讓學生走進課文,在此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強化這一條主線,讓學生慢慢地得到一些問題的答案,或者是獲得一些知識。當然學習過程中不時的穿插一些有趣的話題或引人深思的問題也是一種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的辦法,比如本文得到大自然創造了巧妙絕倫的藝術品,但蒼蠅蚊子是這樣的藝術品嗎?學生對這一問題還是頗感興趣的。

總之,不同的課文有不同的特點,最重要的是要深入把握教材,瞭解學生的學情(要了解學生的學情就要讓學生養成預習提問題的習慣,事先收集歸納,以此設計好教學,可課下預習,問題由課代表收集,提前交回),這樣才能設計好教學,實施好教學。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0

這篇文章是以童話的方式來告誡人們環保有多麼重要,課文內將蒲公英和椰子樹伯伯都化身為人,用人物對話的方式來引出環保問題,課文從蒲公英擔心開不了花的原因和第二天開花的現狀進行思考,結尾以夢境的形式出現,更襯托出蒲公英開花的心願只能在夢境中實現的悲痛心裏。

這篇文章的成功之處在於文章內容較清晰,文體學生比較喜歡,在設計過程中運用分角色朗讀,提高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自己動手畫一畫,蒲公英擔心開不了花地原因是什麼?這樣的問題學生在書中都能找到答案,我在用圖片和視頻的方式對於環境污染的問題進行渲染,學生很快就能體會到現在的環境已經遇到了許多問題,在此處讓學生自己想象除課文中的汽車尾氣、河流污染、噪音外還有什麼環境問題,學生思維的發散及問題的回答更能真實的放映出環境問題的刻不容緩,加強了環保意識。最後以自然段的指導朗讀也較為成功,學生在體會了環境問題後,就更能體會到蒲公英的擔心,讓學生作為蒲公英想象着能開出美麗的花來讀一讀最後以自然段,情景的交融能讓學生感受到蒲公英夢裏的快樂與高興。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1

《絕句》這首五言絕句極其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明淨絢麗的春色圖。這首詩畫面優美,格調柔和,寓情於景,顯示出春天蓬勃的生機和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後,愉悦閒適的心情。反覆誦讀此詩,給人一種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覺。帶着對這首詩的喜愛,我饒有興致的開始了教學。

上課伊始的“説説關於春的成語”比賽一下子將氣氛領了上來,孩子們似乎進入了春天的世界,一雙雙小手高舉過頭,一種“春天的氣息”充滿了整個教室。

古詩教學,少不了“指導朗讀”。在遊戲導入,激發興致後,又緊接着讓孩子們自由讀詩,邊讀邊想想哪句古詩最能讓你感受到春天來了。孩子們在小組裏面大聲的朗讀着,説着自己的想法,那景象,好不熱鬧。“我覺得春風花草香這句詩最有春天的感覺,因為春風一吹,花兒都開放了,草兒也從土裏鑽了出來,探出腦袋張望這美麗的世界,到處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覺得這就是春天”“看到這麼美的景象你的心情怎麼樣呢?”“很高興,很欣喜!”“那你能將這句詩大聲的朗讀出來嗎?”“能,……”就這樣,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下,在孩子們個性化的解讀中,我完成了對本詩的教學。讓孩子們的自主、自由的解讀代替老師的枯燥乏味的解釋,但同時又從孩子們的回答中給予指點引導,並進行朗讀的指導。

或許是自己對這首詩的喜愛,或許是孩子們的表現很好,或許是這樣的教學設計較為合理,本堂課孩子們和自己的狀態、配合都非常的默契,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溝通交流中,一起走進了那富有詩意的春天。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2

關注學生的生命世界,促使學生健康發展.尊重學生的精神世界,創設實,美,情,趣的教學活動,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和自主性,讓他們在積極,主動,互動,創造性的語文實踐中 ,獲得語文素養的提高.

《歡慶》這首詩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三組教材,這組教材圍繞着"愛祖國"這個專題進行編寫.這首詩展現了隆重,熱鬧的國慶場面,大部分詩句採用象徵性的語言來表現國慶的熱鬧場面.由於低年級小朋友對國慶的來歷,意義並不瞭解,因此,我在設計本課時,首先讓孩子們課前尋找有關國慶的資料,上課時,又通過毛主席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畫面,讓孩子們瞭解國慶的來歷和意義.本課的重點在於表現國慶的歡樂熱鬧氣氛,為了把學生帶入情境,我又播放了一段全國各族人民歡度國慶的錄像,並通過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錄音朗讀,以點燃孩子們的情感共鳴,激起學習興趣.學習中,以讀為主.形式上,有自讀,同桌共讀,齊讀,展示讀;層次上,有初讀,理解讀,想象讀,感悟讀等等,讀出學生的不同感受.

另外,在設計本課時,我始終沒有忘記: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為了達到學習目標,我利用各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讓孩子們在民主,寬鬆的氛圍中,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我還藉助多媒體畫面讓學生了解"大海唱起歡樂的樂曲"並配上音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歡慶的氣氛.會唱的可以跟着唱一唱,活躍課堂氣氛,也讓學生在課堂中加入到歡慶的隊伍中.對"十三億孩子"的教學是本課的一個難點,需要教師的引導.我先讓學生確定這美好的日子是哪天,再從祖國媽媽的生日讓學生得出這個媽媽是誰,我們的祖國叫什麼名字.當學生了解了我們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後,我再總結"十三億孩子"是指生長在中國的每一個人,舉列學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爸爸媽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老師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中國的十三億人口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學生對"十三億孩子"的瞭解才能達到形象生動.

在教學中也有不少失誤.如文中出現了"歡樂的樂曲"中"樂"是個多音字,本來是放在"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這個教學環節中的,但在課堂教學中卻遺漏了.在課文朗讀中,我設計了配樂朗讀,不過音樂選得過於抒情,不大適合課文歡慶的氣氛.在設計中,我還準備了説話訓練,拓展學生的説話能力,提升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但可能教學時間安排還不夠合理,沒有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

"構建開放的課堂"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3

我教孩子們學唱第一小圓舞曲的第一主題,唱譜子。很快學會了,三拍子的特點幾乎就沒用教孩子們掌握很好,而且看得出來興趣特別高。在這個基礎上再去聆聽樂曲,結果就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共鳴,即使後邊的不熟悉,但是結合我的指點,結合聆聽,結合課本樂曲的結構圖,孩子們對樂曲一目瞭然。

最後我讓孩子們欣賞了現場演奏版的《溜冰圓舞曲》結束了本節音樂課。

我想,欣賞也是音樂課的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如何上好欣賞課也無定法,但是值得研究時間。我想這堂課雖然沒按模式出牌,但是課堂效果很好,孩子們高興開心,充實,老師上的也投入,興奮有激情。

仔細分析,一堂課下來也有學生的活動,更主要是孩子們積極性的提高,還有音樂相關知識的滲透,不枯燥,曰:充實快樂!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4

在課堂上,我也嘗試授以學生方法:透過二、三自然段不同角度的描寫方法,第四自然段先總起後分述的表達方法,以及全文大量詞語的擬人手法等表達出人象共處的和諧景象。但這些方法的滲透總顯得呆板、生硬。以至整節略讀課上僅有學法的牽引,而沒有學生的自主實踐和運用過程。

“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滲透自主學習的方法——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應是略讀課上教師為培養學生讀書能力所追尋的途徑。細想,尊重編寫意圖,本課學習可聯繫上一篇課文《威尼斯的小艇》,通過比較學習,從而既瞭解兩篇課文在寫法上的異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得到更大發揮。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5

一、畫一畫:文中使自己感動的句子或段落讓學生勾畫出來,並讓學生抓住作者對母親神態、動作的描寫,“悄悄躲出去、偷偷地注意我、又悄悄地進來、眼圈紅紅地看着我”體會母親撫慰我的細緻和體貼;抓住作者對母親語言的描寫“咱孃兒倆好好兒活,好好兒活……”體會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二、説一説:文中自己最感動的句或段落讓學生各抒己見,説一説自己喜歡的原因。例如《秋天的懷念》這篇文章,感人之處有許多,我讓學生説自己最喜歡之處。這時,有的學生説最喜歡第一自然段,有的學生説我最喜歡第二自然段,有的學生説喜歡文中的五、六兩個自然段,還有的學生説我最喜歡最後一個自然段等等。然後我把學生各自喜歡的段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暢所欲言,説出是哪些句子、哪些詞語使自己感動,只要他們説出來的感受是真實的都行。

同時,有的同學對以上同學的看法會有不同看法,可以讓學生説説自己的見解。説出來,感染其他沒有發覺的學生。 如:《秋天的懷念》最後一個自然段,有位同學説,在媽媽離開後的日子,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時,我覺得作者寫菊花的淡雅,高潔,熱烈而深沉,這就正如她的母親對子女那種純潔高尚,無私的感人摯深的母愛,也是作者對生命的思考。聽了這個學生的獨到的見解,我很震驚,學生卻從讀文中感受到了,這也許就是史鐵生《秋天的懷念》中所寄託的感情吧!

三、議一議:

讓學生透過母親為兒子所作的小事進行討論:課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得到各種各樣的答案,以此來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再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母親的愛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愛,讓學生自由表達,這一過程使學生母親對兒子那片真情,那份偉大無私的母愛再現學生心中。最後教師説:“又是一個深秋或清明節,假如你是作者‘我’,在‘母親’的墳前,你會對‘母親’説些什麼呢?”學生紛紛演説,真情流露,從而昇華了文章的主題。

本堂課教學,我個人認為有滿意之處和不足之處:

一、滿意之處

1、充分尊重學生的閲讀主體地位,調動學生自己自由地解讀文本,課堂上呈現出“我要閲讀”的主體興奮狀態,令人欣慰。

2、全班學生真正沉浸於文本,進行了一次文本細讀,而且讀出了文本中藴含的人物思想、情感,與文本、作者進行了較深入的對話。

3、學生有些解讀超出了我的預見,生成點較多。

4、本課着眼點在於:(1)讀出文本背後 “空白、沉默、隱匿的東西”。(2)學習“文本細讀”的解讀方法。(3)感悟、體驗母愛的無私、博大、寬容、含蓄。後兩個內容在這節課上完整呈現。

二、不足之處:

1、從課的完整性上看,結尾時對“秋天的懷念”的題旨分析略顯不足,當然,如果留待下節課分析還是可以的。

2、生生間的對話還不夠,雖然也有生生間的正面交鋒,但限於時間,教師並沒有讓學生充分發揮。否則生成點會更多,也許更精彩。

3、當教學中遇到學生的生成影響教師的教學預設的時間、節奏和內容完成時,教師應該怎麼辦的問題。這節課裏也有幾處學生的生成頗有意思,但我顧慮時間不夠,中止了學生的發揮,雖覺得有理由,但仍覺遺憾。

以上為本課的教學反思,不妥之處,敬請各位同仁批評指正!謝謝!

美麗的集郵冊教學反思 篇16

在複習完基本不等式第二課時後,我對這節課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課堂上,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通常會把自己當做課堂上的主人而過多的會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或者學生會因為長時間的習慣於聽老師來講解而忘記自己是課堂的主人。

在這節課中,我設計了多個讓學生討論的環節,但是當我説了同學們可以和自己的同桌討論一下自己獲得的結論之後教室裏還是會很安靜。這樣的課堂活動經過了一分鐘後,我不得不自己來講解我設計好的問題。此時我感覺到這節已經失敗了,因為我佔據了本該屬於學生的時間。

二.要設計好教學問題

在教學中應合理設計教學中所要用的問題,我設計的學生互動環節為什麼沒有成功呢?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沒有設計好問題,在提問題時沒有明確我要求他們要給我什麼樣的結果。在這節課中,我大部分的問題都是這樣問的:請同學們自己首先來做一下這道題目,然後跟自己的同桌討論一下自己的結果是否正確。當學生聽到這樣的問題時,他們首先會自己一個人去完成題目,而不會跟自己的夥伴合作完成。而且在數學教學中對問題的梯度設計很重要,因為新課程很強調概念的形成過程,而概念的產生是一個抽象的過程,所以在教學時要非常好的展示給學生概念是怎麼產生的,而這個教學環節就要求教師能夠設計好問題的梯度。

三.要學會設計有深度的問題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同學們明白了沒有啊,或者對不對啊,是不是這樣的啊這些膚淺的問題。而從課堂效果看,這些問題並沒有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也只是機械的回答一下:是或者不是,對或者不對。使學生跟老師之間的溝通成了一種機械的問答過程。所以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更加重視對問題深度的要求。

以上就是我對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多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設計好教學問題並且要學會提有深度的教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