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精選19篇)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

學生對祖國的風景名勝有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在此方面接受的信息比較多,課外書會接觸一些、聽別人介紹也會了解一些,還有電視電影中也能看見一些,還有不少學生去旅遊,親眼見過一些。在教學時,我按以下教學思路進行教學: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精選19篇)

1、這是篇略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先引導學生自讀通讀課文,談談自己的感受,交流疑問,並進行自主解決,教師適當點拔。

2、多種方式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天山的美,從中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還要把握遊覽的順序和地點的轉換。

3、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進行背誦和摘記,並進行背誦交流。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2

本文教學遵循略讀課文的原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學生邊讀邊想,知道了哪些天山的信息,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出有關方位變化的句子,弄清遊覽的順序和地點的轉換,瞭解作者筆下的天山之夏是怎樣一番景象,從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遊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峯、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後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讚美之情。

在品讀、感悟優美語句這一環節中,先是讓學生默讀思考,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在獨立感悟優美語句的前提下,進行同桌交流,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抓住優美詞句表達情意的。這樣的訓練一是為了滲透單元訓練重點,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範文教給學生自主閲讀的方法,為今後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3

《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優美,脈絡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緊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點,為我們展現了美麗的寂靜而又充滿生機的天山,文章遣詞造句嚴謹,詩化的語言耐人尋味,字裏行間洋溢着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與讚美。

如此文質兼美的文章,如何讓其在略讀文章中獨佔鰲頭,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積累方法的最佳素材呢?依據本次教研專題《教學目標的有效落實》,經過不斷嘗試,反覆修改,設計了此課。

一、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由於我們的學生對遠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加之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又不可與精讀課文相提並論,進行精講,因此,在課前通過課件展示天山的美景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天山產生直觀的感受,從視覺上來認識天山,瞭解天山,激發學生對天山的嚮往,引導了學生的閲讀期待。

進入中高年級後,語文教材有一個特點,即每個單元的導讀都會明確提出單元訓練的重點,於是開課之初我注意了單元訓練重點的回顧,目的在於讓學生學會圍繞單元訓練重點來閲讀理解語言文字,真正達到學有目的,學有重點。然後初讀課文,從整體上感受天山之美,通過自由輕聲朗讀課文劃出表示作者遊覽順序的詞語“進入天山----再往裏走----走進天山深處”,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有效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二、注重多讀感悟,進行自主地獲取。

依據略讀課文的特點,我放手讓學生自主閲讀,品味語句,進行自主地獲取。在文中作者多次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通過奇特的想象,展現了七月天山獨特的美景。如:“藍天襯着……像盛開的白蓮……”在自讀感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説出喜歡的理由,可以是對重點詞語的體會;可以是從修辭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從景物特點去欣賞等等。讓學生自由地表達感受,近而指導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來體現景物的美,從而感受作者對天山的熱愛和讚美。這樣的閲讀指導,才會讓學生嘗試到自主獲取的快樂。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4

縱觀我此次教學,有如下幾點不如人意:

1、課堂限制過多,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第一次在八班教學時,我設計了讓學生自由展示,不限內容,不限形式,結果亂哄哄一片,展示內容毫無章程,不過十五分鐘左右,學生已無話可説(當時本是下午上課,學生也昏昏欲睡,課堂也受一些影響)。第二次上課,根據課堂情況,我將展示內容調整為分版塊展示,我拋出問題,由學生解答,提問中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結果課堂上卻呈現出沉悶的狀況,完全成了老師主導的一場戲,過多的框架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活動,問答式讓學生放不開手腳,如同一個個提線木偶一般進行着拙笨的演出。反思我的教學中,課堂限制過多,似乎仍沿襲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師問生答,由師主導了整個課堂,做一些重複勞動,毫無效率,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2、展示形式單一,教學設計不夠合理。

如何以形式多樣的展示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是一超四有效模式成敗的關鍵,而本節課中依然存在展示形式單一的問題。整堂課基本就是每組一個代表回答問題,其他人只是充當觀眾看客的角色,思想遊離於教學之外。究其原因還在於沒有提高學生展示的積極性,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激勵過少,沒有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內在驅動力。同時教學環節設置不夠科學合理,沒有引導學生深入挖掘文本內涵。今後自己在設計教學時還得更多的精研教材,琢磨教法,完善教學環節。

3、課堂缺失了語文味,教師語言不簡潔。

本節課中我只抓住人物的精神分析,沒有深入地品讀語句,且課堂讀得很少,缺少語文味。語文課的中的是語言文字的欣賞和學習,我應就文本細讀,抓住關鍵詞和嘗試朗讀使學生仔細領會言語內在精細之處,細細品味積累文學作品的語言。同時課堂上老師説的太多,囉嗦的言語令課堂失色,語言太隨意,這些本就是一個語文老師最大的忌諱,必須重視,平時多錘鍊語言。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5

前者是編織立體形態作品的訓練,這是一次設計製作編花籃並加以應用的完整體驗,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髮現生活中的美,培養探究精神與創造能力,享受制作成功的愉悦。

用各種材料編織而成的花籃因其取材天然、造價低廉、可隨意造型等特點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編花籃編織這門古老的手工藝歷經上千年的演進,不僅工藝與造型日趨完整、精美,材料加工也日益改進,新材料不斷湧現,現在已有各種各樣的編織機器,甚至可由電腦設計與控制生產程序。不過,手工操作仍然不可缺少,因為它是先進手段的本源。從學校教育角度來看,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的一種手段。

教學過程中,我運用問題導入,嘗試體驗,探索創新,評價拓展等教學環節,一步步逐步深入,由提出問題,演示解決或由學生解決編織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再進行新課學習,從中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精神.學習中學生編織方法掌握有些困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定出不同目標,以使他們在不同層次體驗到製作的樂趣.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6

《父親和鳥》是一篇平淡無奇卻感情真摯的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於鳥的對話,讓我們瞭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瞭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閲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覆閲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我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閲讀課文,以讀促思,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的心願,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我是這樣安排的第一課時:讀熟課文,學習生字。第二課時:讀好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

優點:1,首先複習課後的詞語,鞏固了對本課字詞的認讀記憶,同時也復現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為進入新的學習活動創造了條件。2,談話導課,暢談感受,渲染了與課文相對應的氣氛,成了一個心理場,直接作用於兒童心理,讓兒童去感受,促使兒童進入具體的課文情境。3,在學生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教給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關鍵詞語深入學習課文。4,以"望了又望"聞了又聞"為切入點讓學生從文章的多方面,多角度感受到父親望了又望,聞了又聞的原因後引領學生逐步感悟父親知鳥愛鳥。又引導學生繼續與文本對話,抓重點詞句朗讀,深入感受父親的知鳥愛鳥。5,讓學生一邊讀書一邊交流之後,組織了多次層層深入的入情入境地朗讀。老師的評價更是讓學生感受到真切的人文關懷。這些鼓勵性的評價會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成就感和學習的快樂感,激發他們更加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6,通過"父親若是獵人"的問題的引導,學生迫切意識到保護動物的重要性,此處沒有生硬的説教,通過老師的一系列追問,"愛鳥——愛身邊所有的生靈"可謂是水到渠成。7,引導學生續編故事。抓住兒童愛玩愛動,愛想像,愛表現的心理進行創新的活動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了大膽想像,創意表達的能力,加深了對課文中愛鳥護鳥這一主題的深刻認識。)

不足:總感覺課堂還有牽着學生走的痕跡,仍然放不開。如果換一種思路,又怕自己把握不住。比如:這樣設計: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你還有哪些疑問合作探究,解決難點。由於準備不好,教學中的引導語,仍然需要修改完善,加以精練。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7

對待學校的教研課,我的態度很不積極。因此,當任務下達之後,我並未引起任何重視,準備者草草,聽課者更是敷衍了事。

但是當我數次看見學校的書記在精心準備教研課,再加上看了書記的精彩展示之後,我赧顏。於是,我端正態度。

首先,我認真鑽研了教材,《長相思》只有短短的36個字,但是韻味深遠。在平實的描述中,給人無限的遐思和想象。寥寥幾字,就讓我們的思緒飛到了幾百年之前的那個風雪交加的夜晚,詞人在夜空下的孤苦無依和長吁短歎都彷彿浮現在了眼前。詞人到底是為什麼出征,詞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緒……諸多疑問上心頭。於是,我覺得有必要對詞人多一些瞭解,對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有些認識。於是,我沉下心來,研讀相關的資料。

互聯網是個好東西,我閲讀了楊雨教授在“百家講壇”上講述的納蘭性德的文字資料。一直不太喜歡視頻,因為視頻傳遞信息的速度太慢,文字更快捷一些,而且更能給人想象的空間。夜深,我依然在制止不倦地閲讀着,甚至我還讀了納蘭性德另外的一些詞。心不由變得柔柔的,人的一生,不可太過洞察,也不可太過計較,最好的人生態度,就是清醒和糊塗都拿捏到恰到好處,否則,我們無端地生出一些憂傷和哀怨。

雖然自己感覺對這首詞已經理解了,深刻理解了。但是,如何設計教學流程,如何引導孩子們走進詞人的內心世界,我依然茫然。“技”到用時方恨少啊,我,平時太不注意積累和學習了。

於是,我先觀看了特級教師王崧舟執教《長相思》的視頻,那個視頻長達60分鐘。邊看邊揣摩,為什麼這樣設計,達到了什麼樣的教學效果呢?還可以進行一些什麼改進呢?邊看邊想,邊想邊回看。就這樣,一段視頻我看了三遍。就這樣,一個夜晚就這樣悄然而逝。

臨近上課了,我的教學設計雖然有了大框架,當然是仿名家的手法。但是幾個細節的處理,始終無法把握好。那天清晨,天剛矇矇亮,我居然是在《長相思》中醒來的,於是,提筆寫教案。其實,這麼多年我一直沒有手寫教案了,一直是在電腦上操作的。寫着寫着,覺得非常順暢。緊接着,我按照教學設計製作了課件。也就是這一天,我決定就在當天上課。

早自習的時候,針對班上的孩子上課習慣沉默我採取了一些激勵措施,我鼓勵孩子們大膽説大膽設想,不要有任何其他想法。

應該説,課上得很流暢,孩子們很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了。雖然説教學設計是以我自己為主導,引導學生學習的,沒有讓孩子發揮主動學習的意識,但是孩子們的態度是積極的,踴躍的。

當然,這課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其一,我對學情把握不夠精準。比如,在初讀詞的時候,我只請了一個我認為基礎比較差的孩子朗讀,他朗讀的還不錯,於是我認為全班所有的同學都弄清生字的讀音了。但是,後來的課堂告訴我,孩子們並不是我想的那樣,比如讀“聒碎”和“畔”這兩個詞出錯頻頻。於是我要不斷糾正孩子們的讀音錯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不能走捷徑,我就指名讀的時候“偷工減料”了,因此就沒有發現問題。

其次,在指導孩子們朗讀下闋的時候,讀得不夠,其實可以反覆誦讀,讓孩子們充分體會到詞人的悽苦孤單的情懷的。但是我的課堂處理顯得粗糙了些,不夠精細。

最後一點就是在課堂中缺乏隨機應變的能力,課只有38分鐘就結束了,其實如果我如果利用這兩分鐘的時候,讓孩子們將這首詞和補充的《菩薩蠻》背誦下來,那樣效果不是更好?教學機智,其實是無數的教學經驗累積起來的結果。

最後我還是有必要用一句話來時時提醒自己:任何事情,不要以塞責的態度去對待,就會有實效,就不會“淪為”形式。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8

怎樣理解本文最後一句“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我啟發他們道:這是有前提的,我們先一起來看前面的語段所寫“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我説這裏運用了“此時無聲更勝有聲”的藝術手法,我們來看句中的倆字“它”和“ 她”分別指代什麼?學生們略一思考就回答道:前一個“它”指安塞腰鼓,後一個“她”指出奇寂靜的世界。我進一步啟發道:你們的回答很正確,我們可以嘗試想象一下曾經喧鬧的腰鼓一旦安靜了,確實會留給觀眾格外寂靜的感覺,但是倘若我們認為“雞啼”是實寫呢?在黃土高原上是有居住在窯洞裏的人們,抗戰時期的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延安就坐落在陝西,那麼傳來一聲意外的“雞啼”也屬正常;但是倘若這是虛寫呢,作用何在!一同學解釋説:人們當時沉浸在激情的迴響中,“雞啼”反襯這份寂靜。

我繼續發問:還有其他理解嗎?另一同學馬上站起來説道:人們沉浸在激情的迴響中,被一聲“雞啼” 喚醒。我問全班同學:大家覺得他們倆的回答怎麼樣?大家一致認為:可以的。我評價道:兩個同學的理解都非常合理。上述例子只是在《安塞腰鼓》的教學過程中閃現的小浪花,其實在兩課時的學習活動中讓學生也讓老師感到震撼的“靈感火花”比比皆是,隨處可以採擷,這不能不説是得益於採用了自讀、自疑、教學相長的思路進行“非預設性” 教學的方式。

因為在嘗試這種教學方式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人格完全平等,老師時刻注意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也意識到老師僅僅是個引導者和組織者而已;而教學活動又是在師生、生生之間從語言到知識結構到思想、心靈世界的對話中展開,所以這種學習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而且在完全開放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心靈世界完全敞開,思維的火花閃現得更加燦爛;同時授課的教師也可以從中獲得收益。雖然有些教學意外裏超出教學設計,但真知灼見也往往在其中閃光。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9

《紙船和風箏》是課標實驗教材二年級的一篇課文,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面我結合課堂教學環節,談談我對這課書的教學反思:

一:在愉悦的氛圍中,讓學生快樂的學習

如果學生感到了快樂,那麼他們就會積極思考,主動參與。所以,本課我力爭創設愉悦可持續型氛圍,讓學生樂學,積極投入其中。課前交流時,我們玩“你演我們猜”的遊戲。接着又出示:“山頂、山腳、小溪、紙船、草莓、風箏”等畫面,學生點擊相應詞語。識字中,學生認識紙船裏的生字朋友,請出捉迷藏的詞朋友,於遊戲中自主識字,合作交流。在指導朗讀時,學生帶上頭飾進行表演,他們進入了角色,在讀讀演演中積累語言,自悟道理。佈置開放型作業時,我激趣引入:“學了這個故事,你一定想對松鼠和小熊説幾句話吧!把你想説的話寫在摺好的紙船上好嗎?”這樣,課堂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情趣,學生興趣盎然,積極投入其中。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以主人的身份學習

新課標積極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以及實踐能力。於是,我努力將這一理念體現在識字和閲讀教學中。

自主是合作的前提和基礎。因此我先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再引導他們合作識字,交流方法。我説:“你覺得哪個字比較難記啊?”“誰有好辦法記住這個字?”通過循序漸進的識字過程,學生在自主、合作、遊戲中,識字能力有所提高。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0

《給予樹》這篇課文寫的是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在教學中重點理解“給予”,但要理解着一個詞語,這個詞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在聯繫自己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通過默讀課文,找到文中的相關句子,展現人物間的相互給予。

如從“我給了每個孩子二十美元。”可以看出這是媽媽對孩子的給予;從“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可以看出這是兄弟姐妹間的相互給予等等。最後學生自然初品出“給予”就是“送、給”的意思。在解決問題“‘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的過程中,我讓學生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描寫給予樹的句子。引導學生對“一直盼望”一詞展開想象:小女孩為什麼盼望得到洋娃娃?她希望洋娃娃能陪她做些什麼?學生情不自禁地説出:“因為小女孩很貧窮,買不起洋娃娃,所以盼望得到洋娃娃。”“因為她喜歡。”

“因為她很孤單,她希望洋娃娃能白天黑夜地陪着她,和她玩耍。”從而感受小女孩那種盼望得到洋娃娃的急切之心。緊接着,我讓學生再次想象“小女孩會在卡片上寫些什麼?”進而對文本的留白處進行拓展,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的最深處。

在此基礎上,學生在回答“‘給予樹’是一棵什麼樣的樹?”時,就能順理成章地説出“給予樹是一棵實現夢想、滿足願望的樹。”“給予樹是一棵讓人如願以償的樹。”……同時也深一層地感受“給予”的另一層含義――讓人如願以償。當金吉婭所剩的錢只夠買一些便宜棒棒糖的時候,她的心情怎樣?我讓學生通過重點詞句“沉默不語”、“低着頭”想象金吉婭此時會想些什麼,體驗金吉婭作出選擇時艱難矛盾的心情。從而品味“給予”不僅僅是送、給,讓人如願以償,還意味着放棄、失去。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1

李商隱一曲《錦瑟》以其神祕之美傾倒了多少讀者,問時也難倒多少專家和學者。正如金人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所説一篇《錦瑟》解人難。

詩無達詁也就是説,由於多解而無定解。然而,李商隱寫《錦瑟》如同曹雪芹創作《紅樓夢》一樣,自有其原創的唯一確定的本旨。關於《錦瑟》的本旨,歷來眾説紛紜,一般認為是“晚年抒寫自己坎坷的際遇和哀怨感傷之情,痛惜華年流逝、抱負成空”筆者不揣愚陋也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此作一番探祕。

先説錦瑟一聯。清朱鶴齡《李義山詩集箋註》中説雅瑟三十氣弦,頌瑟二十五絃。飾以寶玉者日寶瑟,繪文如錦者日錦瑟。(《周禮樂器圖》)又泰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為二十五絃 (《漢書·郊祀志》)據此, 這裏的錦瑟有多重含義。第一,錦瑟是繪文如錦者,亦喻有文采者。第二,五十弦的瑟是古時候天神之所用,人世間現時所用的只是二十五(氣)弦的瑟。因為五卡弦的錦瑟音色太豐富音域太廣闊音韻太悲美而讓凡人享受不了,而詩人所詠則為五十弦的古瑟。第三,五十弦的錦瑟 是作者自喻才高志遠德美卻難為世用。無端 也有多重含義:一是怨人——怎麼好端端的五十弦錦瑟不用,卻用二十五(氣)弦的?二是怨己——誰讓你是五十弦的錦瑟呀,如果裂成兩半,不就可以為世所用了嗎?然而詩人還是不肯把自己裂為兩半.一弦一柱思華年有生以來 (以往的年華) ,始終懷瑜握瑾,緊緊抱住這五十弦的錦瑟不放。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面對瑟,觸物生情(抑或看見、想起錦瑟的典故靈感 來) ,引出一個思字;思之思之,引出一個“怨”字。——“無端”兩字悄悄地透露出了詩人內心的幽怨與堅守。由此可見,五十弦的錦瑟興中有比,是該詩的核心意象,詩人用它自比,感歎自己德才兼美而不為世用。而思字則為全詩之線索,統領全篇:憶以往,思現在,待將來。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鵲。滄海明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中間兩聯承首聯無端二字透露的矛盾繼續展開,抒寫了心中的矛盾與抉擇,徘徊與堅守。——也曾想(迷) 像莊生那樣超脱塵俗,高蹈世外,但又一直襬脱不了像望帝那樣堅守春心直至泣血“託杜鵲”。 春心,既喻高尚的人格及對高尚人格的追求與堅守,也指美好的理想及對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在這裏,蝴蝶是自由快樂的象徵,杜鵲是堅貞痛苦的化身。曉夢的另一解是青少年時代的美好理想,既與下句殘酷的人生現實構成強烈的對比,又突出了自己執著堅守理想的痛苦。兩解均通。滄海遺珠之悲常常襲來,而暖玉生煙之喜卻蓋而勝之。在這裏,詩人又以滄海遺珠和藍田美玉自比:明月之珠和藍田之玉雖被埋沒,但它們的光影寶氣總是掩蓋不住的。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滄海月明珠有淚中包含明月(即夜光珠)的典故,與月的圓缺無關。 《李斯柬逐客書》中就有垂明月之珠之語。《史記·龜策列傳》則説明月之珠,出於江海,藏於蚌中。李白在《齊有倜儻生》(《古風》其九)中也有過此典齊有倜儻生,魯連特高妙。明月出海底, 一朝開光耀。卻秦振英聲,後世仰未照。意輕千金贈,顧向平原笑。吾亦善澹盪人,拂衣可同調。詩中的魯連是魯仲連,戰國齊人。好奇偉俶儻之畫策, 而不肯仕宦任職,持高尚氣節。遊於趙國,恰遇秦軍已經擊敗趙軍四十萬,又圍趙都邯鄲,魏國大將新垣衍欲令趙尊秦為帝。魯仲連以利害説服新垣衍合力抗秦,終於擊退秦軍。平原君欲封官,不受;賜千金,亦不受,飄然離去。《戰國策?趙策》、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與魯仲連不同的是,李商隱這顆明月之珠始終未能出海。詩人把明月珠有淚寫成月明珠有淚是為與下句日暖玉生煙對仗而倒裝。詩人遺憾於被埋沒的社會現實卻不甘於被埋沒,堅信自己像藍田之玉,雖近不可見而遠或見之,期待後人發現珍惜。(這是追憶)一一於是,巧妙地過渡到尾聯收束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回到現實,寄望將來)待字表希 望,可是或許能有之意,不是反問。如果要反問,改用豈待不是更好?詩人用可待而不用 豈待,正表現了充分的自信。詩人的思想是矛盾的,但矛盾中有抉擇,徘徊中有堅守。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鵲是幻想出世和堅守入世之矛盾的形象化,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是滄海遺珠之痛苦和玉暖生煙之自慰之矛盾的形象化。(這兩句也可合為一體解:我像滄海之遺珠、藍田之美玉,不為人知,不為世用,然而卻輝映滄海,氣暖藍田。)而最後一聯則反映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我的這一生抉擇與堅守,將來可待成追憶(理想) ,只是當時(現實)巳惘然(沒有人理解,沒有人欣賞)。換句話説,儘管現世的人們對我的抉擇、追求與堅守惘然不理解,但是後來的人們遲早總會追憶而理解的。在後三聯的三對矛盾中,望帝春心託杜鵲、 藍田日暖玉生煙和此情可待成追憶始終是 矛盾的主要方面。當然,可待作豈可解亦通,但同樣透露出企盼與祈求:我多麼希望將來有人能追憶我的這一份情感與執著,可是現在(當時)的人們都不理解(惘然),怎可希冀將來? 這樣解釋,同樣反映了心理上期待追憶和豈待””追憶的矛盾,只是由樂觀變為悲觀罷了。

綜觀全詩,詩人既以五十弦瑟自喻,又以啼血杜鵲、滄海遺珠和藍回美玉自比。這些意象都是悲與美的統一:被放逐被遺棄被埋沒是悲,春心不變珠光映輝美玉生煙是美。這三個意象從不同側面表達了自己對人生理想和高尚人格的抉擇、追求與堅守:杜鵲的意象側重於從生至死乃至死後始終堅持不渝,明珠的意象側重於暗夜生輝,給世界以光明,美玉的意象側重於地底放熱,給世界以温暖。結尾感歎自己不僅不為世用,甚至不為世識,只能寄望於後世通過讀詩來追憶。一一待字為全篇之“詩眼”。解讀《錦瑟》,只要把握了首聯的一個思字和尾聯的一個待字,詩的本旨就豁然開朗了。

又:《錦瑟》大約作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 ,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後,回鄭州閒居,不久病故。《錦瑟》在李義山詩集中,被人排在編年詩之末位,可見是他晚年之作。然而,在他本人晚年編定的《玉模生詩集》中,卻又被置諸卷首。這種特殊的排列,為我們提供了特殊的信息:《錦瑟》一詩是李商隱一生創作與追求的總結,也是讀解《玉溪生詩集》的一把鑰匙。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陝西省商縣西南有座商山,形勢險峻,風景秀美。據傳,秦朝末年,有高士東園公、期裏、夏黃公、締裏季四人避亂入山隱居,時人尊稱他們為商山四陪。漢高祖劉邦聽説他們德高望重,多次派人攜帶重禮,想聘請他們進京做官,以輔佐朝政,但被婉辭拒絕。他們寧肯過清貧而安樂的生活,還寫了一首《紫芝歌》表明志向莫莫高山,深谷逶迤。嘩嘩紫芝, 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李商隱的名與字(義山)不能不説與商山四隱的典故相關, 因而商山四皓的為人也就不能不影響李商隱的人生,玉溪生之號就説明了這一點。且自《詩經?關雕》、屈原《離騷》以香草美人喻君子雅麗人格以來,以香草美人喻君臣之義在漢賦、 唐詩、宋詞乃至明清小説中都有重要表現,成為中國文學的傳統。以此而言,李商隱的愛情詩,尤其是那些以無題為題的愛情詩,幾乎無一不隱寓其志,暗守其義,因而都不妨當作言志詩來讀。

李商隱曾在《祭外舅王茂元文》中説植玉求歸,己輕於舊日;泣珠報惠,寧盡於茲辰? 據《長安志》記載蘭田山在長安縣東南子之十里,其山產玉,亦名玉山。李商隱及第前,曾在玉陽山修仙習業,著有《玉山》一首。該詩的開頭二句説:玉山高與閲風齊,王水清流不貯泥。李商隱以玉溪生為號,正是以蘭田玉之高潔白策自愛的警銘。據《太平御覽?珍寶部二?珠下》引張華《博物志》“鮫人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綃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予主人。”唐人李順還有一首《鼓人歌》吟詠其事:“鮫人潛織水底居,側身上下隨游魚。輕綃文彩不可識,夜皮澄波連月色。有時寄宿來城市,海島青冥無極已。泣珠報恩君莫辭,今年相見明年期。始知萬族無不有,百尺深泉架户脯。鳥沒空山誰復望,一望雲濤堪.白首。”李商隱既把自己比作泣珠之做人,種玉之農夫;那麼,再進一步,珠、玉也可就以比喻李商隱的詩作了。人為玉溪所生,則具珠玉之質,而具珠玉之質之人,所吐之詩亦當為珠為玉。兩喻可通。珠玉既喻其人,亦喻其詩:可碎而不可污其貞潔,可埋而不可掩其精光。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2

只要學生能記住新學字母的音和形,什麼辦法都可以試試。因此課堂上,我鼓勵孩子自己編順口溜、兒歌來幫助記憶。課堂上,孩子們想出了許多有特點的順口溜。

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重點不突出。這節課的重點是jq__與ü相拼時省去兩點的規則,這也是這節課的難點,應用多的時間去解決,可從我的整節課看來,每個環節用力平均,沒有突出重點。這使得學生不知道該重點掌握哪些知識,眉毛鬍子一把抓,到最後什麼也沒掌握了。

所以在以後備課中,自己要很清楚這節課的重點與難點,針對重點和難點要捨得花時間和力氣讓學生去説,去讀,去練,讓學生真正做到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而不能象蜻蜓點水一樣輕輕帶過,否則,自己白費了力氣,學生還是糊里糊塗。就拿今天的課來説,在教完jq__與ü相拼的順口溜後,我只是讓學生帶上聲調讀ju,qu,__u讀了兩三遍,覺得都會讀就進行了下一個環節,等讀到帶這三個音節的詞時,好多學生就讀不出來了,這説明學生還未掌握ju,qu,__u的帶聲調讀,這同時也説明了剛才在處理重點上處理的不到位,沒有用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多讀,多練。

2.形式和內容脱節,目標沒有落到實處。在教學內容時,應該用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無可厚非,但應該注意形式要為內容服務,採取這種形式要達到什麼目的,要讓學生學會什麼,使目標通過形式落到實處,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快樂中真正掌握所要學的知識。不能為了追求形式的多樣性而走形式。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3

《藏戲》是人教版國小六年級下冊第二組的一篇閲讀課文,這篇文章是介紹不同地區、不同民族自己獨特的民風民俗。我感覺學生在學這篇文章內容時,應該非常感興趣。課前我認真備課,明確教學目標。《藏戲》一文的教學目標為:1、讀讀記記有關詞語。2、默讀課文,瞭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戲劇藝術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涵。3、學習文章準確的説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因為這篇文章極具民族特色,所以我課前也作了一些準備,指導學生蒐集相關的資料沒。採用了富感染力的導語將學生帶入情境,學生深受感染,然後請學生介紹自己收集到的有關藏戲的材料。接下來學生便帶着濃濃的興趣走進了文本,弄懂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學會了相關詞語。然後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質疑,然後通過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最後賞析文章,讀一讀,談一談感受,學生對此環節談得感受比較深刻,並對少數民族的民風、民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藏戲的特點這一部分,這部分內容是寫藏戲中的面具的,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感情色彩,代表一定的價值判斷和是非觀念,讓他們領略到藏戲的獨特魅力,在充分地讀這部分的基礎上,輕鬆理解了這部分內容。

本節課也存在很多不足,教師對知識拓展的還不夠,應藉此向學生多介紹一些我國不同地方的戲種、特點,從中感悟祖國文化的燦爛和魅力,沒還有質疑的問題不夠深刻,學生的參與面不夠廣,評價不夠及時等,我將在以後的課堂中逐步完善。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4

月試已經結束,學生的整體成績還不太滿意,還有許多不及格現象。針對這種情況在下階段的教學中學生方面採取如下措施:

1、轉變學生學習態度。針對一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我要拉近與他們的關係,走進他們的心理,找出根源,轉變學生對學習的錯誤認識,消除學習中的消極情緒。給予他們學習方法的指導。

2、加強課堂管理,提高課堂效率。要改革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願意學,樂意學,積極主動地學。在每節課上,每次作業都要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的審題意識與能力。在夯實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運用所學知識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此文轉於斐斐課件園]仔細審題的能力,防止馬虎出錯。

3、努力提高自己。平時多看一些有關教學方面的資料,特別是與自己所教年級有關的。多聽課,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4、認真備課,精選試題保證學生學足,學精。

5、虛心向其他老師請教,進一步提高教學成績,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實現優生成績的再提高。

6、加強課堂教學的靈活性,用書要源於教材又不拘於教材;要服務於學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強課堂教學中的尋求規律的教學。這樣,不僅使學生學到知識,而且還培養了學生探究規律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5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為本、以講助讀、以演練讀”,我認為學習語言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外部語言不斷內化的過程,實現這一內化的過程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朗讀。所以我鼓勵學生自讀自悟,避免老師講的多,提問多,大力提倡“以讀為主,以讀代講,以講帶動讀、以問促進讀”。讓學生自讀自悟、邊讀邊思、相互討論、邊讀邊演中去學習朗讀,去理解詞語,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的語言薰陶。“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因此“入境悟情”是我始終追求的教學境界。

學生對課文敍述的一切,只有在情境中調動起學生的各路感官,讓他們在情境中積極地觀察、感受、操作,才能實現對語文的感悟積累和運用。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6

個人以為《口技》一文上得還算成功的方面除了師生共同參與之外,還表現在學生課堂課後的提問。雖然面對同窗們的踴躍發言和精闢論述時,會感到一種嘗試成功後的糊塗和迷惑,然而更令我感到驚喜不已的是他們都開動頭腦去思考問題了,所以當被學生問倒的時候,我毫不感到難為情。在上課之初,有同窗問“什麼是口技?中國雜技可分為幾種呀?”説真的,前一個問我做了充分的籌備,答覆它不難,可是關於中國雜技我確實瞭解不多。還有在學生表演完之後,有同窗問“為什麼表演者一個人能表演這麼多聲音,為什麼他要表演一家人睡覺的事情,表演失火救火而不表演其他?”像這樣的問題難免讓我遇上尷尬的場面。我是老師,可我不是百科全書,被學生問倒的情況在所難免,問題在於我必需具有虛懷若谷的精力坦然的面對。

俗話説“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教學也是一樣。我應當多多的總結自己的課堂教學,從學生的提問中看到自己知識程度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如果不加以矯正,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必然會降落。作為老師,課前課後都應有充分的思想籌備,給自己和學生多一分思考的空間,為成為一名稱職的教師,學習和思考是不可以停滯的。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7

高年級學生在學習中能否獲得積極良好的情感體驗,不僅是能否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使學習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前提,還關係到學生能否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從而促進個性健康發展的問題。所以我不僅把國小語文教育看作是科學知識的教育,更看作是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看到的就不是被封閉在“知”與“不知”的動態平衡上,而是放到了每一個學生充分活動的“問題”與“解決”的廣闊的空間裏,使學生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一次次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教學本課伊始,我先給學生聲情並茂地講了一個切合文章寓意的故事,再根據故事提出問題導入新課,學生興趣濃厚。在學生基本讀通、讀順課文後,再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在理解古文每句話的意思時,我注重先扶後放,滲透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先交流自己預習了哪些詞語的意思,再讓他們質疑,最後運用老師提示的方法,自主、合作譯文。

學生在讀完後,都積極地進行思考,我發現他們個個都搶着回答問題,只是在回答的過程中,個別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比較差,但是其他學生能及時地給予更正。

我認為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讓學生在質疑之後分工合作解決疑難,從而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這樣的方法比較適合高年級的古文教學。在彙報交流中,暢所欲言,打破了傳統,形成了開放式課堂,也紮實、深入地理解了古文每句話的意思,突破了教學的難點,是這次教學的可取之處。

但是,指導學生理解寓意的教學缺乏層次性,加上對教學時間安排得不夠合理,前鬆後緊,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理解寓意的時間不夠充分,所以有些學生對《葉公好龍》這個成語的意思理解得可能還不夠深刻。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對葉公這個人孩子們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想法,教師應在尊重學生個性化理解的前提下,啟發引導,展開討論,對葉公進行多元評價,這節課上教師對這一點也關注得不夠。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8

《給予樹》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三年級上冊第八個主題單元“愛的奉獻”中的一篇精讀課文,講述了一個脈脈温情的故事。課文以愛貫穿始終,字裏行間處處洋溢着濃濃的人文情懷。

教學由質疑課題出發,由學生提出問題,總結兩個主導問題:“給予”是什麼意思?“給予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手段來解決這兩大問題。學生正是隨着問題解決的過程,一層一層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

在教學設計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當金吉婭站在這樣一棵神奇的“給予樹”下,看到女孩的卡片,她想到了什麼呢?設計這個環節主要出於這樣的目的:對主人公的心理活動領悟有助於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主人公的行為,感受文字中所體會的情感。在設計時我充分考慮到三年級學生的領悟力,對於金吉婭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氣呵成。所以我將這個環節根據課文中金吉婭的語言,行為分成了幾步。第一步:當看到卡片上小女孩的心願,金吉婭第一反應是什麼?第二步:思考金吉婭為什麼説話時聲音低,為什麼會難過?從而讓學生知道金吉婭站在給予樹下還想到了家人。第三步:金吉婭最終選擇了女孩的原因是什麼?從而讓學生知道金吉婭內心的決定。這個心理活動的描述是充分聯繫了課文的文本,最後我出示“聯繫課文想象”,告知學生進行想象的方法。從教學情況來看,學生以課文為載體進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錯。

在一篇文章裏看到了這樣的一句話,深深地觸動了我:“一個課堂就是一個心靈共舞的家園。”我還想説,一個課堂就是一棵給予樹,這樹上種滿了師生相互探究、相互探討的無窮樂趣;這樹上也將結滿師生共同進步和成長的累累碩果!

《七月的天山》反思總結 篇19

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在逃難的路上,他飢寒難忍,但是他拒絕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東西,只有在幫忙幹完活以後,他才吃這份食物。後來,他留在傑克遜家裏幹活,成為莊園裏的一把好手。從這件事可以體會到,尊重自己,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

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尊嚴”來展開,讓學生明白年輕人在什麼情況下講尊嚴,人物言行是怎樣體現尊嚴,他的勤奮,努力又如何獲得尊嚴及傑克遜大叔尊重和常識尊嚴。在設計上抓住傑克遜大叔對哈默評價的那句話,讓學生找一找,從這個切入點入手,突出了重點,自然而貼切。當學生讀完這句話時,並不理解,隨之問到為什麼大叔説哈默有尊嚴呢?哪些地方看出他是一個有尊嚴的人呢,讓學生畫一畫,把讀書的感受寫出來。這個問題既指向文章內容,又能引導學生來理解感悟內容,覆蓋的閲讀面比較大,給學生思維空間比較大,這樣有利於學生整體感悟,實現有效閲讀。

在體現學生主體性方面,做到了幾個“充分”,一個是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時間自學、思考。二是給學生充分發表讀書體會、對問題看法的機會。三是讓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受到薰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