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精選5篇)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篇1

因為備課時間比較匆忙,我只是看了課文,參考了教參,知道了課文的層次結構和論證方法後就去上課了。但在上課過程中,我卻不想照丁教授的説法來貶低儒家的經典理論“格物致知”,我説,老師認為儒家所説的“格物致知”是虛的,它主要是指精神方面,因為萬物可給人以啟迪,可陶冶人的情操;而丁教授所賦予的“格物致知”的新的含義,它是實的,主要是指科學實驗,指靠實踐來發現事物的真相。然後我佈置了課後作業。練習二是要學生寫寫在探索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有趣的經歷,練習三是要學生寫在“人文科學和個人行動上”也要重視實驗精神,我説:古代就有許多這樣的詩句,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請你們就此寫寫自己的看法。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精選5篇)

但是教完之後,待我再去查看資料時,再看丁教授的論證,我有幾點自己的看法:

1、我認為《大學》所講的“格物致知”的範疇在社會科學領域,主要是講人與社會的和諧,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是儒家的入世態度。而丁教授所講的“格物致知”則是在科學範疇,是顯微鏡下的科學世界,兩個範疇的理論怎麼可以同日而語,厚此薄彼呢?我慶幸自己上課時沒有照本宣科,不然可能就會誤導學生了。

2、丁教授還舉了王陽明“格“竹的例子,認為他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他認為我們要知道竹子的性質,就要特地栽種竹子,以研究它的生長過程,要把葉子切下來拿到顯微鏡下去觀察,而不應該袖手旁觀。但我想,這是哲學家和科學家探討世界的不同角度,他們的着重點不一樣,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相同,怎麼可以放在一起比較呢?孤陋寡聞若我,也知道鄭板橋就創作了許多竹詩竹畫,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就是一首借物詠志詩,在中國文人的眼裏,萬物都是有靈性的,有生命的,“以我看物,物皆著我之色彩”,會達到“物中有我,物我兩忘”的境界,所以才有李白的“相看兩不厭,惟有敬亭山”的詩句。科學給人類社會帶來進步,哲學文學給人類帶來思想和生命的色彩,孰優孰劣真的不能妄下斷語。

3、最後,丁教授還把中國學生的高分低能歸咎於儒家思想的影響,歸咎於中國的文化背景,可能有些道理吧,但我想最主要的原因還應該歸咎於考試製度,它剝奪了學生的實踐時間削弱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我們的學生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

當然,我還是非常贊同丁教授提出的“要讓實踐精神真正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可能有國外學習研究經歷的人對中國學生的動手能力弱有更深的感受,有更強的急迫感。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篇2

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更重要的是作者針對中國傳統教育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指出了“實驗”精神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我緊緊圍繞本文的論證思路和內容重點確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

對於九年級學生來説,議論文的閲讀,重點是把握和學習作者説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説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本特點的同時,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並形成學生自己的能力,強調學會運用,強調聯繫自己的學習實際。因此,教學中,我從具體的事例入手,讓學生感知課文,引導他們發現並抓住提綱性的語句,然後經過討論、分析,並對文章特點作精要的概括,使學生學有所獲。同時,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引導學生切實感受富有實驗精神、創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覺培養“格物致知”的精神,爭做一個注重實踐,有開拓精神的人。

但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對課文的處理過於傳統,放不開。教師在課堂上還是講的過多,教師的角色把握不夠準確,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課堂氣氛顯得有點沉悶。課後我想:在議論文教學中除了重點把握和學習作者説理的技巧,弄清作者説理的思維層次,讓學生在接受文本特點,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的同時,能否多在形象性上去做文章,學會解讀議論文中的一些抽象和概括的判斷,使議論文教學不至於味同嚼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生的能力。在這一點上,我覺得我做的很不好。現將本課教學設計附上,以供各位專家、同仁批評指教。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篇3

人説,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第一種佳境:“人在課中,課在人中。”第二種佳境:“人如其課,課如其人。”第三種佳境:“人即是課,課即是人。”細細回味此課教學,感觸良多.

此課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節選自丁肇中的一份報告,是一篇漫談式的議論文。文章的結構層次是常見的議論文模式: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思路清晰,邏輯縝密。因此,我緊緊圍繞本文的論證思路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本課之路雖已走過,但我有必要重新審視自己留下的腳印,得以教學反思如下:

豐富認識,集思廣益.我反覆研讀教材,深入理解教輔資料。因為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備”不但要教材、備重點難點、備教學方法,更應該備學生。在備課過程中我們準備得越充分,在課堂中應對意料之外問題的把握就越大。不斷豐富自己,是語文教師將課上得輕鬆自如的必要階段。

此外,一節成功的課,無疑是集體智慧的結晶。在備課過程中,我時時徵求同行的意見,力求拿出最好的教學方案.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篇4

這是一節抽象的概念課--“倍的認識”,整個過程教師花時不多,但學生學得充實快樂。也許正是遵循了學生的認知規律,符合了學生的心理特徵。

一、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課堂教學中學習材料的提供途徑應該是多樣的,可以是教師提供,也可以是學生提供,學習材料應該是豐富的,便於學生進行探索與研究。教師首先要理解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的內在意義。教師應本着“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的理念,以教材所提供的為藍本進行合理的設計改進。因此,我以美麗的大森林為背景,設計了更生動更符合二年級孩子心理特徵的情境。在碧綠碧綠的草地上先出示兩種動物(2只猴子,6只小鴨子),在原有知識(比多,比少)的基礎上,引入一個新的概念—“倍”的認識。在學生體驗的過程中,教師順其自然,出示了4只青蛙,8條小魚,12只小鳥……,引導學生在情景中探索,在操作中感知,可以説學生對“倍”的理解已經比較透徹了。

二、關注師生間的平等對話

教師不僅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而且是學生年長的夥伴和真誠的朋友。好的數學老師應該善於營造一種生動的數學情景,一種平等的對話情景。課堂教學就是在這樣的情景中所進行的“對話”,教師和學生不僅僅通過語言進行討論或交流,更主要的是進行平等的心靈溝通。在對話的過程中,學生作為一個個具有獨立完整的精神個體展現在教師面前。這種狀態下的課堂教學過程,對師生雙方來説都是一種“共享”。

本節課的教師時而充當“聽眾”,時而充當“長者”,引導學生去傾聽、交流、探索。用“誰聽明白了,請你用學具擺一擺,把我的意思講給大家聽”“不要説出答案,用學具擺一擺,悄悄把想法告訴給我。”給學生設置障礙,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給學生最有實效的評價…同時,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思維動向,在預設中生成,在生成中變化。新課標要求課堂給學生適度的開放,但也給教師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發揮教師的主動作用,尊重個體的價值取向,遵循教學規律,這些將永遠是課堂教學進入用心境界的先決條件。

當然,本課還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教師的課堂調控能力還應加強,需要自身不斷的努力提高。新的課程改革給教師一個全新的舞台,也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的探索實踐,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議論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反思 篇5

國小生是以形象思維為主,但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此他們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只能勉強知其然,很難知其所以然,運用時稍有變化便會出錯。為了能讓學生真正理解抽象的數理,增強教學效果,我們常常採用直觀演示、活動探究等方法。本人在上“角的認識”一課中運用了一個非常簡單而且十分有效的方法——借事説理。

由於學生在生活中見到的角都是跟面聯繫在一起的,因此很難真正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這令許多老師深感棘手。教學時,我先通過活動角的演示,讓學生很快明白了“角的兩條邊叉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兩條邊叉開得越小角就越小”;然後讓學生比一比下面三組中兩個角的大小(這裏不能顯示圖片,用文字描述一下:第一組,兩個角的邊畫的一樣長,一個角叉開的大,一個角叉開的小;第二組,叉開的大的那個角的邊畫的短些,叉開的小的那個角的邊畫的長;第三組,兩個叉開的一樣大,一個角的邊畫的短,一個角的邊畫的長)。在學生比較第三組中的兩個角的大小時,意見發生了分歧,有的學生認為一樣大,有的學生認為是第二個角大,我未作評判,讓他們分別説説是怎麼比的。持第二種意見的同學認為第二個角上端兩邊叉開得大些,我聽後一邊點頭一邊説:好像也有道理。隨即請班上偏瘦小的一位同學起立,讓其他同學來比一比我和這位同學的手臂,誰的粗?在大家一致認為是我的手臂粗後,我卻説是這位同學的手臂粗,並當眾將自己的手腕處和學生的上臂處進行了比較,以證明我的結論是正確的。這時所有的同學都大叫:不公平,比的不是同一處。此時教師順勢而上:你們剛才比較兩個角的大小時是比的同一處叉開的大小嗎?持第二種意見的同學頓時不好意思地笑了起來,這時我再將早就做好的第(3)組中的兩個角重疊,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兩個角同一處叉開的大小是一樣的,從而真正明白“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通過打比方、説生活中的事,激活學生已有的經歷和經驗,觸發思維靈感,藉助簡單熟悉的事理很快明白抽象的數理。由於國小生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仍然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因此,對於有些難以進行直觀演示或活動探究的數學知識,我們不妨採用打比方等方法,藉助生活中相關的事理來説明抽象的數理,同樣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也許“借事説理”缺乏高度的嚴謹性,但對於剛剛開始學習數學的國小生來説,嚴格的不理解還不如不嚴格的理解,因為只有真正理解了的知識,學生才能掌握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