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8篇)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

本堂課的內容並不是很難,因此還可以在課堂中滲透一點其他新知識來為學生以後學習打下根基,就像在這堂課之前認識其他數時帶着學生按一定過程來學習,那麼這堂課上起來就會很輕鬆。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8篇)

這節課直接用主題圖導入,讓學生通過數的方式知道10的數量,先數出9個小朋友,加上老師就有10個人,為之後9與10比大小打下基礎;再用擺小棒來加深學生的10數量的認識,同時還滲透:10根小棒就是10個一,我們把10根小棒捆起來後就知道10個一也就是1個十,為以後學習兩位數埋下伏筆;在比較大小時,通過撥珠子來比較數的大小,在計數器上,告訴小朋友們,個位滿十了我們就要退回去向前進一位,這樣提早讓學生了解了兩位數的數位,不用要求他們一定記住這個知識點,但是可以保證在以後兩位數的認識時,有一部分小朋友回憶起來,我們曾經接觸過;但是在數比較大小練習時,出現了一些浪費時間的現象,其實小朋友們都能找出知道正確答案,但是面對問題還不會用最簡單的語言來回答,這就證明以前教學這方面的內容時還沒有給小朋友最好語言訓練,以後還需較強引導練習;在學習10的組成時,通過以前學習,小朋友能夠一次完整地説出10的所有的組合,但是在這個環節我沒有好好的給小朋友們自己説的機會,10是組成只用記5個組合就可以了,這是小朋友能夠發現的,但是我卻提前引導,有部分小朋友可能之前還沒有來得及發現這個規律;在組合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看組合把所有於10有關的加減法列出來,之後再練習反饋,讓學生加深認識,反饋練習時可以先口算在看圖列式,在看圖列式時一定要問列什麼算式?(加法或減法)列完算式還應問一句為什麼是列(加法或減法)算式?讓學生回憶加深認識加法減法含義。最後讓學生知道怎樣寫10。

雖然我打破了傳統陳舊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但是在同桌合作交流討論及評價等方式來組織教學活動時,做得還不夠,收放得不夠自如,似乎有點擔心一年級小朋友沒有完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學環節,上完這節課後,我覺得很多的擔心是不必要的,一個成功的好老師就是要在教學上敢於突破和創新,我應該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操作、去探索,今後我也會努力地朝這個方向去做。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2

在教學這一課時,我進行我充分的準備,教學效果不錯。現在就這一課的教學進行如下的反思:

一、結合情境,引導操作

在教學的過程中風結合主題圖,創設教學的情境,引導學生自己動手進行打操作,充分感受“一圖兩式”的解題方法。把教材中小朋友擺小棒的圖,變成學生喜歡的卡通小動物。由小動物在草地上盪鞦韆的畫面,引出本課的教學內容。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初步感受“一圖兩式”,感知根據一幅圖可以列兩道不同的算式。

二、獨立操作,形成概念

第一個環節中讓學生在情境中感知“一圖兩式”。第二個環節是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直觀圖,自己獨立列式計算。這樣做,目的在於使學生能夠從具體的實物中抽象到看直觀的圖列式,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既給學生提供了自由的操作空間和充足的思考時間,又有意識地培養了學生用數字的意識。

三、合理安排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認知的規律,合理安排教材的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我把6和7的加減法 分開處理,先教學加法,再教學減法進行鞏固。這樣,學生就能夠在理解加法的“一圖兩式”的前提下,進一步學習減法。然後再用練習題進行鞏固。

四、由易到難

在鞏固“6、7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在情景圖中尋找有用的信息,並學會選擇相應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

1、先以生動、美麗的“秋遊”的故事情境出現,讓學生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大膽地探索,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樣有利於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同生活的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切實感受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明確大括號和問號所表示的意義,讓學生獲得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2、許多學生在觀察了插圖後都能較快地用算式表示出圖意,由於是生活中的實景,學生容易理解,所以能較快地列出算式。但學生只能簡單地將物體的數量與數字相對應,合起來用加法做,而吃掉、用去等都用減法表示,所以在觀察完主題圖後,引導學生從主題圖過渡到板書上,一方面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更清楚地將物體的數量與數字相對應。另一方面豐富了板書的內容。

當然,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處,如:

1、在引導觀察説話時,對於學生説不上來的問題,沒有給足夠的時間思考,引導也不夠耐心,學生的能力受到了限制。

2、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時間安排不當,導致後面的教學有些急,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沒了。

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我會更加註意避免以上的錯誤重現。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3

我在教學“6、7的認識”時,創設了很多情境,引導同學們親身經歷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讓他們在活動中全面感受數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起6、7的數概念。同時,在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首先,我創設學習情境:拿出一面小鼓,請同學們聽鼓聲感知數數,用鼓掌來表示正確的個數。老師先敲5下,學生拍掌次數與它同樣多;再敲5下,讓學生拍掌次數比它多1下、2下。問:最後兩次 拍了幾下?這樣,全體學生都真正參與到活動中去,感受到了6、7這兩個數概念。

接下來,讓同桌合作,分別拿出6、7根小棒,在課桌上任意擺圖形,擺完後,用數字卡片標出用了幾根小棒。學生們都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來,跟同桌一起擺出了各種漂亮的圖案,有:花,向日葵,六邊形,七邊形,路等等。這項活動不僅讓學生從圖抽象到了數,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創新思維,體會到了用數學的樂趣。

在區分基數和序數時,我首先請一組同學在講台上站一排,從左右兩邊分別報數,請左起7位同學向前一步,第七位同學出列;再請從右起6名同學右手,第6名同學蹲下。再請每組的同學分別排一行,每位同學輪流象老師這樣指揮。這樣,在活動中,區分了幾和第幾的意義,突破了學習的難點。同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思考,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開放性和發散性。 

這樣,一堂課下來,學生在觀察、操作的活動過程中,感受到了認識數的樂趣。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4

10是一個特殊的數,既是記數的結果,又是記數單位,在計算中以10來進位和退位,也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所以,“10的認識”是認數教學中關鍵的一課。本節課中,我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一、 從動手操作讓孩子理解10個一是1個十

10個一是1個十是建立新舊計數單位聯繫的重要內容,也是為孩子後續學習所需要的至關重要的內容。教學時我讓孩子數小棒,邊數邊擺當數到9時停頓以下在擺一個,問孩子:有幾根小棒?孩子很容易回答10根,這是馬上指導孩子把10根小棒用皮套捆成一捆,讓孩子用語言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跟着教給孩子10個一是1個十,有了直觀的小棒及捆小棒的過程作依託孩子很容易的理解了。而後又用計數器,知道孩子邊撥珠邊數數,進一步鞏固滿十進一的十進制關係。

二、 通過實際讓孩子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

學生列舉了很多與10 有關的例子,如:10 個手指、10個腳趾、10個同學站一隊、一捆小棒有10根,等通過讓學生感受10可以表示物體的個數,數學就在身邊。

三、設計利用刻度尺,讓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引導學生在直尺上認識數。讓學生知道9和10的順序是怎樣的(9在10的前面,10在9的後面),接着我設計了小朋友喜歡的水果圖,讓學生説説喜歡吃哪些水果,體會從左數排第幾,從右數排第幾……. 充分調動小朋友的多種感官,形成並強化“10”的表象,理解10的序數意義和基數意義。

四、最後我特意設計了神舟七號飛船發射成功的情境,課件展示,讓學生倒數10、9、8……(發射)。這樣不但讓學生體現在我們生活中10以內數字應用很廣泛,增強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5

《標準》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因此,教學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在動手中思維,在思維中動手,讓學生在動手、思維的過程中探索、創新。另外,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少,選擇兒童身邊最熟悉的事,容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便於理解和接受。因此,“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活動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和發展數學。對此,談一談我在執教《6和7的認識》一課時的幾點做法。

一、 生活需要數學,讓數學走進生活。國小生年齡雖小,但在他們的生活體驗中,也會有着數學因素的內容。如果我們教學時讓數學走進生活,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中挖掘出數學因素,並充分應用於教學,就能化難為易,使學生接受認識。周玉仁教授曾經説過:"數學教學要講來源、講用處",讓學生感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在孩子們眼裏,數學是一門看得見、摸得着、又用得上的學科,再也不是枯燥乏味的數字遊戲。因此,要聯繫生活實際講數學,把生活經驗數學化,把數學問題生活化。

1、讓學生在生活中找數學

一提"數學"二字,人們總是認為數學最貼近我們的就是計算,卻忽略了數學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聯繫。為了激發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的興趣,調動他們主動學習的內因,首先就帶領學生到生活中尋找數學。我在教學這節課時就設計了“生活中的數”這個環節(片段二),讓學生仔細地看,充分地説,使學生不僅認識6、7這兩個數,還體驗到生活中原來有那麼多的數,為什麼平時我們沒有注意到呢?由此,引起學生的重視,將課堂延伸到課外,使學生的思維不拘於本課的教學內容,思維得以拓展。

2、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其實,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幫助學生學數學,並不需要我們刻意去設計。例如本課中,教材就利用了一個學生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場面“師生打掃教室”來開展學習(片段二)。這雖是一個普通的情景,但藴涵着濃烈的師生之情,以及講衞生,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齊心協力互相幫助的人文精神,我就先讓學生體會這種和諧的氛圍,再進入主題,數出圖中人、物的數量,在關注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的同時,也注重生活傳遞給我們的情感體驗。這樣設計遠比開門見山直接數數、認數效果要好的多。

3、讓學生在生活中用數學。 數學源於生活,更要應用於生活,從而體現數學的意義與價值。 在學生對6和7的序數意義有了初步的認識後,設計了“老鷹捉小雞”的遊戲(片段三),這個環節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通過這個遊戲,既加深了學生對基數、序數意義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特別是在第3個問題拋出時,學生的發散思維令人吃驚,有的學生從老鷹開始數,有的學生從雞媽媽開始數,還有的學生是倒着數的,出現了多種數數方法,而這些靈活的方法正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教師引導學生髮現遊戲中也有數學問題,併成功地解決這些問題,從而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把整節課推向高潮。

總之,生活與數學密切相關,二者缺一不可,相輔相承。只有密切聯繫生活和已有知識經驗,才能學好數學。而學好數學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再創造,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與能力。"生活經驗 (解決)→ 數學問題 (獲得)→ 數學知識(解決) →實際問題"。

二、 數學學習需要活動,讓數學活動進入課堂。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做遊戲,在《6和7的認識》一課的教學中,以活動貫穿始終,有訓練口頭表達能力的活動,有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活動(片段一)、還有培養觀察的能力、協作精神的數學遊戲,通過遊戲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習氣氛,讓知識的學習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進行,在活動中促進發展,在活動中得以鞏固,在活動中加強應用。但是,活動的頻繁安排有時也會使課堂顯得雜亂。試講時,我安排了擺小棒、數算珠、塗點子圖、填尺卡等一系列活動,這些活動不僅沒有引起學生的興趣,反而使學生眼花繚亂,減弱了活動的熱情。

因此,我捨棄了數算珠的活動,將塗點子圖、填尺卡設計成小組合作學習,既節約了時間,又豐富了活動的形式,並將小組合作學習緊接在“擺小棒”的環節之後,使操作活動相對集中,避免雜亂,零散。另外,數學活動具有數學學科自身的特點,如果失去了數學思考,活動則毫無意義。我設計的這兩個活動主要想讓學生通過塗、填等活動感受6、7的大小關係,滲透知識點的教學。新課程改革象一股春風,為我們帶來了新的教學理念,為學生髮展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為教師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積極鑽研,努力探索,為新的課程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6

這節課圍繞課標體現趣,新,活三個特色。

趣:1以趣激情,突破難點。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生探究新知識的動力,但興趣總是在一定情境中產生。為此,在新課開始時,我注意創設情境,激發參與的動機,利用聽音樂,配以學生喜歡的動畫,在引導學生觀察參與的同時,適時激疑9的後面是幾,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0的認識。這種設計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主動參與學習的動機,使學生學習情緒高漲,達到學習的最佳境界。

2.以遊戲形勢結束,寓教於樂。

練習的設計,也充分體現了趣味性。學完10的組成後,在找朋友與拍手組10的遊戲中鞏固這節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生情緒高漲,不僅鞏固了學習內容,而且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結束了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寓教於樂。

新:課堂上,教師大膽放手,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充分體現了“研究性學習”的優越性,這種“自主——合作”式的探究模式新。

1.為學生活動提供了充足的材料,使學生動了起來,課堂活了起來。

為了讓學生動起來,我為每人準備了小棒,要求學生先數出10根小棒,再用這些小棒拼出漂亮的圖案。這樣既鞏固學生對10的序數的認識,也培養了學生的美感。提供了人人動手研究的機會。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手,腦,口等多種感官並用,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過程之中,使課堂有了生機,充滿了活力。由於學習材料的充足,激發了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

2.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間。

學生的探索必須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教師不能代替學生的思考,也不能簡單地以成人的眼光對學生的解 答做出判斷,要給學生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尊重學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問題。本節課一系列活動的設計,教師都給了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就使學生有了足夠的時間獨立思考,動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自主探索的時效性。

活:1激活內容,調動學生。

課前我比較深入的鑽研教材,科學地運用教材,將教學內容分解成許多小問題,使每個問題既圍繞重點,又圍繞難點來進行。教師在課堂上根據學生的研究彙報內容,靈活地駕馭課堂,既能將問題“放”出,又能逐步地“收”回,從而將有關於10的知識全部呈現在學生面前。

3、評價靈活,鼓勵學生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課堂上,注意運用豐富的評價語言,例如,你們是了不起的設計師,你們有着敏鋭的觀察力,團結力量大讓我們共同尋找答案等。採用趣味性的評價方式,注意聽講的獎勵金耳朵,積極發言的獎勵金花筒,團結互助的獎勵合作花。這樣的評價更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設計上的一些理念,但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一.缺少追問。

在課程開始階段,學生在回答圖上有些什麼,它們的數量是多少時。有一個學生很

快説出圖上有10只鴿子。對於學生的回答我很快給予了肯定,但我沒有追問下去你有什麼好辦法能這麼快就數出結果。其實這裏也是突破教學重點的一個有利契機,如果我讓這個孩子到前面數一數不僅能讓學生鞏固10的數法同時也教會了學生數物體個數的方法。由此我想到一名好的教師不但要有紮實的基本功還要具有主持人的機智,面對一些出乎意料的情況學會追問。

二.沒有打破思維定勢

在練習設計時,如果能強調一題多説,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使學生在解題時,學會運用轉化的思想,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觀察直尺回答比( )大,( )比( )小,如果不僅僅讓學生説10和9的大小關係,更多的關注10以內的數的大小關係,這樣既鞏固了以前學習的知識,又開闊了學生的思維模式。

以上是我對這節課的簡短的反思,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力求做到:豐富學生玩數學的經歷,豐富學生做數學的經歷,豐富學生用數學的經歷。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7

《認識釐米和米》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長度單位,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1釐米和1米的空間表象,讓學生在頭腦中能夠明確1釐米和1米的長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們都會給學生建立1釐米和1米的空間表象,而很少有教師注重培養學生建立10釐米的空間表象,如果教師能夠在10釐米的表象上下夠功夫,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釐米,為米做鋪墊:

二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長度單位,並且只認識了釐米,由於在釐米的教學中,教師們都很注意對1釐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學生對1釐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較到位。認識了釐米,緊接着就認識米,眾所周知,1米等於100釐米,而100釐米相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還是比較抽象的,教師若把1米等於100釐米的知識直接灌輸,不利於學生真正的理解他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對10釐米的長度有個明確的表象,學生在頭腦中有個10釐米的大概長度的認識後,教師引導學生用10個10釐米長的紙條在黑板上貼成一個長紙條,學生有了10個10是100的認識,他們能夠認識到這個長紙條是100釐米,這是教師再揭示100釐米的長度又有個新的名稱,叫做1米,學生就能夠清晰的認識到100釐米構成了1米,1米就等於100釐米。這樣一來,學生既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有掌握了米和釐米之間的進率,更重要的是,學生們獲取了米這個單位的形成過程。

二、用好10釐米,滲透1分米:

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看10釐米的長度、閉上眼想10釐米的長度、用手比10釐米的長度等一系列的活動後,教師注重了10釐米表象的建立,學生已經在頭腦中有了10釐米的大概長度,也明白了10釐米的含義,即10個1釐米,這些活動都為了三年級時學習1分米做好了滲透,只不過此時沒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罷了,其實1分米的表象、釐米和分米的關係,學生都已經理解了。雖然分米的認識不是二年級的教學內容,但是作為教師,就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掌握數學知識系統性,訓練學生的思維,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服務,而不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釐米,估測有標尺:

學生既然認識了釐米和米,就要對生活中的一些長度進行估測,雖然在估測的過程中,允許學生有誤差,一般來説,教師也會給一個估測的取值範圍,但是,我覺得學生在自己的認知基礎上,應該儘量的準確一些。學生在二年級階段,只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由於這兩個長度單位的長度相差比較大,一般的學生在估單位時不會出錯,而面對生活中的一些物體的長度時,尤其是幾釐米和十幾釐米的物體,這時要估測它們的長度,學生們的誤差就比較大,因為學生只有1釐米的表象,如果教師注重了10釐米表象的建立,學生就可以把10釐米長度當個標尺,首先去判斷所給物體是比10釐米長,還是比10釐米短,判斷出大概的範圍後,再進行估測,這樣一來,估測的準確性就會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見,在教學釐米和米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加強對1釐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還要注重對10釐米長度的表象建立,這正是“巧用10釐米,一舉而三得”。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8

透過小數乘法的教學,學生明白了根據積的變化規律,即:先按整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得出積,再看兩個因數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積的位數不夠,要在積前用0補足後再點小數點。

這時有一道決定題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這道題是決定“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必須是四位小數”。對於這道題,大家眾説紛紜,結果理由各不相同。

有的同學認為是對的,意見歸納如下:

書中關於小數乘法計算法則説:“計算小數乘法,先按照整數乘法的法則算出積,再看因數中一共有幾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兩個因數一共有4位小數,那麼積肯定是四位小數。

有的同學認為是錯的,意見歸納如下:

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如果積的末尾有0,那積就不是四位小數,如0.125×0.8的積本來是0.1000,但因小數末尾的零能夠省去,便得到積為0.1,於是就出現了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不必須是四位小數的狀況!

針對學生出現的不同意見,我先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最後我提醒同學們,數學講究嚴密性,處理後的積不能與原先的原始積混為一談。做1.25×0.08時,我們先用125×8=1000,然後看因數當中一共有4位小數,於是就從積的右面起數出4位點上小數點!而不是先去零後,再數位數!要注意的是我們在點上積的小數點時就已經確定了一點:積是四位數!雖然為了書寫簡便,在不影響積的大小的狀況下,我們根據小數的性質將小數部分末尾的0省略掉。但省略不等於沒有。我們在決定小數乘法的積是幾位小數時,要根據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對原始的積進行決定,所以三位小數乘一位小數,積必須是四位小數。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9

這節課的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都達到預期的設想。特別是學生對周長的概念充分理解,我覺得在教學周長時我調度了學生的多種感官,而且在周長意義理解上層層遞進。細細解釋:“指一指”讓學生體驗“邊”的封閉。“摸一摸”讓學生感知邊和麪的關係。在這兩個活動中,學生明白“邊”“線”,明白從哪裏起就到哪裏結束才是一週的長度。這兩個活動使學生獲得豐富的周長表現,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畫一畫”從生活中實物化的周長過渡到圖形化的周長(即描出來的線),“説一説”將周長外顯的概念形態(物化的周長、描出來的周長)內化為無形的語言概念,促成周長概念的進一步昇華。其次 , 我覺得較為成功的是周長的測量和計算。

本節課讓學生掌握計算周長的方法是其中一個重點。我事先準備了一些規則和不規則的圖形,讓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測量計算,這樣放手讓學生在自主思考、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測量計算周長的一般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再次體驗、感悟周長的含義,並幫助總結計算簡單圖形的周長。最後,在測量有曲邊的圖形周長時,藉助細線,很自然地滲透了“化曲為直”的數學思想。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0

《方程的意義》這是一塊嶄新的知識點,是在學生熟悉了常見的數量關係,能夠用字母表示數的基礎上教學,但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數學教學過程,首先應該是一個讓學生獲得豐富情感體驗的過程。要讓學生樂學、好學,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下面就結合我所執教的<<方程的意義>>這節課,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做法和看法。

回顧我的教學,我認為有如下幾個特點。

一、設置情景引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在執教《方程的意義》一課時通過天平的演示: 認識天平,同學們説天平的作用、用法。在這個環節要充分發揮低視的動手能力,但要注意對學困生的引導,在這個方面應該給學困生更多的機會去接觸天平,起碼讓他們對天平建立起一個初步的認識。

二、合作交流,總結概括

通過對天平的觀察得出等式的概念,接着應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通過比較等式與方程,以及不等式與方程的不同,得出方程的概念,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應該替學生很快的説出答案,在將出方程的概念後,應該讓學生通過變式訓練明白不僅X可以表示未知數,其他的字母都可表示未知數。在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當一個導遊的角色,站在知識的岔路口,啟發誘導學生髮現知識,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潛能,將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放到小組中,採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加以解決,逐步的引導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和解決向縱深發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和合作意識。

三、迴歸生活,體會方程

在建立方程的意義以後,設計了根據情境圖寫出相應的方程,並在最後引入生活實例,從中找出不同的方程。這一過程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尋找等量關係列方程,進一步體會方程的意義,加深了對方程概念的理解,同時也為以後運用方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看,他們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大多數學生知道等式並能舉例,向學生提供表示天平左右兩邊平衡的問題情境,大部分學生運用算術方法列式。但是,學生已有的解決數學問題的算術法解題思路對列方程會造成一定的干擾。對於利用天平解決實際問題較感興趣,但是,要求學生把看到的生活情境轉化成用數學語言、用關係時表示時可能存在困難,對於從各種具體情境中尋找發現等量關係並用數學的語言表達則表現出需要老師引導和同伴互助,需要將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相結合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1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我遇到了許多問題,在其他老師的幫忙下,我對我七年級下上半學期的數學教學做了如下的反思:

一、對教學目標反思

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環節,是一節課的綱領,對綱領認識不清或制定錯誤必定註定打敗仗。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説我自認為有以下幾點不足:

1、對教學目標設計思想上不足夠重視,目標設計流於形式。

2、教學目標設計關注的仍然只是認知目標,對“情感目標”、“潛質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技巧的傳遞,嚴重忽視了教材的育人功能。

3、教學目標的設計含混,不夠全面、開放。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貼合學生的認知程序與認知水平。制定的教學目標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學生髮展,要讓學生跳一跳摘到桃子。“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這道題都講過幾遍了還不會做”,碰到這樣狀況,我們不應埋怨學生,而要深刻反思出現這樣狀況到底是什麼原因,是學生不理解這樣的講解方式,還是認識上有差異;是學生不感興趣,還是教師引導不到位等等;作為教師千萬不能埋怨責怪學生,不反思自己,只會適得其反,以致把簡單的問題都變成學生的難點,因此教學設計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與興趣,要教給學生需要的數學。

二、對教學計劃反思

在教學設計中,對教學資料的處理安排還存在以下缺乏:(1)缺乏對已學知識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和整體系統化;(2)缺乏對教學資料的教育功能的挖掘和利用。

三、對教學誤區的反思

以前我認為教師講得清,學生就聽得懂。此刻覺得如果教師講課只顧自己津津有味,不顧來自於學生一方的反饋信息,教師與學生的的思維不能同步,學生只是被動地理解,毫無思考明白的餘地,這樣不是聽不懂,便是囫圇吞棗。在課堂的業餘時刻段內讓學生透過主動探索後發現知識,領悟所學。同時要及時反饋學生,加強效果回授,對未聽清之處給學生以二次補授之機會,及時掃清障礙,將學習上的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作為沒有經驗的我常常埋怨學生,“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出來”!孰不知,教師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理解潛質往往存在很大反差,就學生而言,理解新知識需要一個過程,絕不能用教師的水平衡量學生的潛質。

因此,在教學時,務必全面明白學生的基礎與潛質,低起點、多層次、高要求地施教,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學好基礎知識,在學知識中提高潛質。

認清了問題,要解決問題並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我堅信只要我繼續發奮,更新觀念,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教學規範,就必須能夠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2

加減法對現在的一年級學生來説也許已經不是初步的認識,因為大多數學生都上過學前班或幼園大班,特別是有的幼兒園為了討家長的歡心都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他們已經把計算訓練得很快了。但是我個人認為這其中有些是機械化的,學生不太理解到底什麼是加法,什麼又是減法。如有些學生會説多了就用加,少了就用減。

作為一個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的。良好的學習興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願學,愛學,樂學。這節課是教學減法的初步認識,既是學生學習減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減法應用題的啟蒙課。而興趣是學生的老師,故一開始我就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有趣的且切合他們的年齡與生活實際的情境中學習。

課一開始我便出示情境圖,用帶着激情,且富有童趣的語言講述:通過畫面與言語的結合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悟了減法的意義,也不會給學生一種舊知識重新學習的枯燥感,且無形中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數學生活化,不僅僅要求教師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來學習數學,還要讓學生學會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過。這樣培養出來的人才是具有終身發展能力的人,才是適應新社會的新人類。在教學中我是比較注重這方面的,在這節課中就有體現。當學生對減法的意義有了初步的理解之後,我便接着問像這種5-2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過嗎?這樣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學生的話匣子,讓學生在説中進一步領悟減法的意義。我覺得這樣的課堂輕鬆,學生無學習的負擔,只有學習的樂趣。

這樣的一節課上下來,我自我感覺上認為學生的作業正確率應該是高的,但從作業反饋情況看每班都還有4、5個學生沒能很好理解。經過反覆思考之後,我覺得,教學加減法的初步認識的起始課時,就應該滲透數量關係,讓學生理解的更深。情境也好,生活實例也好,是在給學生提供了一定的鋪墊而理解的,我們在上課的時候應該在學生舉的例子中接着問每個數在你的這個例子中指什麼,我想這一環節的增加定會極大地降低這方面的錯誤率。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3

複習開始前,我問“同學們,老師今天把你們剛認識的新朋友帶來了,你們猜,他是誰?”就在學生們的猜測下,我拿出了課前藏好的圓柱。我繼續發問“你們認識它嗎,是怎樣認識的?你們還想知道它的什麼?”由此展開圓柱的表面展開圖。複習引入——提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導出圓柱的表面積的意義。

二、探究新知,闖關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教學,以闖關的形式將課程分為三部分,以闖關成功獎勵一節活動課為誘餌,激發學習興趣。第一關是側面積的計算,探究新知時,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明確圓柱側面沿高打開是長方形,長方形的長相當於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相當於圓柱的高。由此導出圓柱的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第二關開始)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很自然地進行了“進一法”的教學。第三關是練習階段,以生活中的圓柱物體為例求出所需要的材料,要求學生説出要計算哪幾個面,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數學應用於生活。

三、把握重、難點,合理利用教材。

“圓柱表面積”這節課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以及用“進一法”取近似值。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題,但在教學中,我將側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作為教學難點來突破,將表面積的計算作為重點來教學,將用“進一法”取似值作為一個知識點。在突破側面積的計算方法這個難點時,精心設疑:圓柱的側面是個曲面,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圓柱形紙筒進行實際操作,最後探究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在學生學會計算圓柱的底面積和側面積以後,設疑:你會計算這圓柱的表面積嗎?學生在充分練習鋪墊的基礎上,合理自然地就計算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在練習表面積的實際應用時又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四、教學方法,直觀演示和實踐操作相結合。

在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環節中,我首先讓學生摸一摸,自己觀察、發現,形成圓柱表面積的表象。認識到圓柱的表面積等於圓柱的側面積和兩個底面面積之和。教學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觀察、操作推導出側面積的計算方法。俗話説:聽過了就忘記了,做過了就記住了。學生親身實踐了,一定記憶深刻。這樣充分利用了學生現有的學具和準備的圓柱體實物,讓學生自己去動手、觀察,推導出了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公式,並運用公式正確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及掌握。

當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還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實踐操作展示得不夠。在動手探索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時,大部分學生聯繫上節課的經驗説出看法,而沒有實際操作,我也沒有讓他們展示推導的過程,加深印象,只是讓他們説一説,導致一部分學困生只能聽聽而已。

二、學生對圓周長和麪積的計算不夠熟練,所以,在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時顯得費時費力;小組合作的初衷也是好的,但在實際教學中卻沒有達到預期的要求。在以後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吸取教訓,彌補自己的不足,用更好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知識的教學.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4

昨天我班孩子學習了5的組成,我談談在教學5的組成時自己的幾點體會。

我是剛接本班,聽説本班孩子對數概念掌握不是很好,我就進行了複習及瞭解孩子們的情況,發現個別孩子就連數字3、4、5等數字還不認識,更談不上那個數數。我就與家長及時聯繫,進行了溝通,希望家長那個配合我們的工作。

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本次活動,我選取的操作材料來源於生活中常見的雪花片,幼兒在分“雪花片”時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幼兒學習變得輕鬆而有趣。我覺得動手操作,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期正處於數學學習的啟蒙時期,幼兒學習的特點是離不開具體豐富的生活經驗,因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的內容與組織離不開生活實際。

教學5的組成時,我請幼兒每次拿五個雪花片,然後將小雪花片分成兩份擺放到作業單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樣。分完後檢查是否有重複或漏分的現象,最後將分得結果記錄下來,然後説説自己的結果,交流分享。通過這種有趣的實物操作,幼兒自然而然地瞭解了5的組成。接着我讓幼兒們一起觀察、討論,發現規律,説説怎樣能更快地記住數的組成,在肯定幼兒想法的同時,我進一步引導幼兒討論説説那種方法更好、更簡單易記,找出最佳的方法。在這樣的動手操作中幼兒不僅掌握了5的組成,同時也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培養了幼兒的創新的意識。

孩子活潑好動,喜歡動手操作,於是在教學中我就引導幼兒動手、動口、動腦培養幼兒數學能力,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5

新課標指出:“要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而傳統教學中,教師重書本知識的傳授,輕動手能力的培養;重學習結構,輕學習過程;重間接知識的學習,輕直接經驗的獲得。這種封閉的教學方式,嚴重地束縛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割裂了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自從新課標頒佈後,我深切地體會到改革勢在必行,學生才是課堂的主角,生活才是數學的源泉,我們應把本該生動的課堂還給學生,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為注重學生活動的課堂生活。我教了北京版課程改革實驗教材數學二年級(下冊)《對稱》這一節課,經過反覆修改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新課開始,我就用親切的話語引入玩具,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適時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認識玩具中的對稱性,讓學生感受到對稱在生活中的許多應用,從而體會到數學並不遙遠,並不神祕,數學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邊,既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慾望。

我很自然地幫助學生完成了從實物到圖片的轉換。讓學生自己動手體會對摺,通過動手動腦讓學生感悟對稱圖形可以通過對摺比較出圖片的邊沿完全重合,有這樣特徵的圖片是對稱的。這一動手操作的過程是一個體會認識的過程。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歸納圖片是對稱的,既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又注意發揮教師必要的講解、引導作用。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6

有關8和9的加減法的安排是由一幅圖表示兩個算式過渡到一幅圖寫出四個算式。重點應放在“一圖四式”,且要注意教材中的安排意圖。慢慢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看圖説話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首先是複習前段時間的口算題,可以採取遊戲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拍掌、猜數等各種形式。在新授時用藍貓引入,直接出示主題圖,然後要求學生説出是怎樣想的,顯得有些脱節,使學生不知道怎樣回答。應注意提問的有效性,引導學生按老師設計的教學程序進行。在動手擺圖片過程中,應注意擺的過程,擺的思路,應讓學生在思維中操作,在操作中思維。在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多采取不同的形式的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做到並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教,而是傳授思想和方法。

為了使學生掌握8和9的加減法,使學生感知加減法之間的相互聯繫,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讓學生在經歷合作交流與想象的過程中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是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指導學生從小養成善於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並用準確、簡潔的數學語言進行表述的良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給學生儘量多的鍛鍊機會。通過前面加減法的學習,學生已經有了一些加減法計算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師應適時指導,幫助學生積累一些好的思考方法。鼓勵學生不用藉助學具,直接看着算式寫得數。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程度。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7

有效的教學設計需要圍繞三個基本問題展開:有效地把握學生認知基礎、有效地定位教學目標、有效地設計教學過程。本課教學主要是學習分數除以整數,讓學生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準確把握學生的認知基礎是進行教學設計的基礎。有了分數乘法的學習基礎,學生們能夠很快適應這一課的學習方式,本課的邏輯起點是整數除法的意義,分數乘法的意義和計算方法以及找一個數的倒數的方法。因此我從現實中的分數乘法問題和找一個數的倒數引入,幫助孩子們複習前知,當學生體會到乘除法之間的互逆關係後,再提出一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出分數除法計算的必要性,為後續的學習架好了階梯。

在準確把握了學生的認知基礎後,如何進行準確的目標定位是教學設計的關鍵。本課如果僅僅關注學生是否會算了,那是不夠的,在設計中,我們還應關注表象後的更深層元素,如:學生們對算理理解了嗎?他們的思維是否得到了實質上的提升?他們的學習方法是否得到增進?他們是否有學習的積極態度?等等。因此,在本課教學目標的制定中,我的着眼點是不僅使學生會算,更是通過對意義的理解,讓學生們深刻認識這樣算的道理,突出“過程性目標”。讓學生經歷塗一塗、畫一畫、算一算、説一説的過程,在探究的過程中,讓孩子們形成一種“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學習態度,獲取一種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打基礎。

教學過程是教學目標在課堂中的直接反映。教學中,我關注學生經歷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充分藉助圖形語言,將抽象變直觀,幫助學生體會一個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以及“除以一個整數(零除外)等於乘這個整數的倒數”方法的合理性。接着變換探索的角度,呈現一組算式,在運算、比較的過程中再次使學生驗證操作活動中發現的規律。給學生表達學習過程中體驗和感悟的空間,如:誰來説一説這種算法是怎樣的?你的想法是怎樣的?學生在自主表達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原始體驗,再通過教師的適度點撥,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數學67的認識教學反思 篇18

本節課我結合教材創設“分餅”的情景活動分成兩個成次進行展開教學。通過兩個活動讓學生理解“真分數”“假分數”和“帶分數”的意義,在這基礎上要求學生對這分數能正確讀寫,瞭解假分數、帶分數的關係。這節課我先以豬八戒分餅這一故事引入,並提出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一齊參與學習的整個過程。在整個教學中我都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和與小組討論來解決問題。兩個實踐活動中,學生都能夠積極地參與,課堂氛圍都比較強。在小組彙報階段,大家積極發言。“金星組”還彙報了兩種和書上不一樣的辦法:一個是徒弟三人孝順師傅,每人把一塊餅的1/4敬給師傅,那麼唐僧得到3個1/4是3/4,徒弟每人剩下3/4,四人分得的餅相同。(可惜,當時時間太緊,我應該引導學生分析弄明1個3/4與3個1/4是相同的,只是單位1不同,一個是把1個餅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3份;一個是把3個餅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即單位1不同,一個單位1為一個餅,一個單位1為3個餅。)另一個是:先把三張餅平均12份,每人拿9份,就是9/12,這點為以後的約分打下了基礎。反思這一節課,小組活動開展得很成功,得益於課前的結構化預習,平時的培養,和本節課的安排,孩子們勇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創意與個性,小組活動動而不鬧秩序井然,這是與上幾節公開課相比最大的進步。但是,由於彙報交流的時間拉得過長,沖淡了練習的時間,使得安排的訓練題沒能完成。今後還要在時間安排上多動腦,把有限的課堂時間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