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精選5篇)

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 篇1

10月13日,我參加了示範幼兒園一日活動跟崗實踐。在一天的跟崗學習過程中,我很珍惜在這裏的每一時刻,帶着自己的問題去觀察,認真做好每個環節的筆記,通過一天的學習,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悟出了一些心得體會

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精選5篇)

一、班級環境佈置合理。班級中的小環境,主題牆、區域材料、種植園地、家長園地等都是以孩子的角度去創設,美觀大方,温馨合理。

二、充分體現孩子的自主性。無論是晨間鍛鍊,還是如廁洗手喝水,還是點心午餐等環節,孩子們都是井然有序,無需老師提醒,充分體現了孩子們才是這裏的主人。

三、教師非常注重把良好的習慣滲透在幼兒一日常規生活中。每次活動回來用圖片直觀的形式評價小結,讓孩子們自覺認識到自己好的方面以及需要改進的方面。老師也會以身試教,用自己自身的榜樣去帶動孩子。

四、教師的綜合能力素質值得我學習。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示範幼兒園教師們身上散發出來的自身魅力以及飽滿的工作激情。示幼教師的執教能力、教育活動組織、幼兒常規養成,尤其對户外活動的豐富開展及教師根據幼兒興趣自制的區域活動材料特別值得我學習。

通過此次的跟班學習,我將借鑑他們的經驗,不斷學習、完善充實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吸取長補短,讓一日活動組織更加有序合理,有利於孩子們的健康發展。

篇三:幼兒園跟崗學習心得體會

很榮幸我們來到赫山區實驗幼兒園實習,在這一個月裏,我們感覺自己正慢慢地成長,收穫了比知識更豐富的東西。“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會”,這是我跟崗學習以來的最大的體會和感悟。在跟崗學習中,我看到了更多的常態下老師們的組織和孩子們的活動,它既沒有過多的修飾,也沒有太多的花俏。這樣的活動讓我們感到樸實和自然。我想,這一個月裏我是真真實實,實實在在地學到了知識,不僅僅更新了以往對教育理念,還開闊了視野。

在實習期間我們認真鑽研教材,積極掌握教材,把握教學重點、難點,試教認真,虛心好學,積極參加聽課、評課,及時有效地完成實習任務。

在試課時,我們授課大方,表達流利,教態自然,能較熟練地運用現有教學設備,採用多種教學手段促使幼兒思考。課堂民主又不失控,深受幼兒的喜愛!

轉眼間,短短的一個月實習就在忙忙碌碌中接近了尾聲,都説幼兒教師的工作是最瑣碎、細小的,但我們實習生熱愛我們的工作,雖然實習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可就是和孩子們相處的一個月裏,我們實習生的思想就已經又得到了

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 篇2

轉眼間,三天的跟崗活動結束了。在這短短的三天中,我學到了很多。首先感謝領導給我這次機會,讓我有機會走出園門,學習別人之長,再是感謝南山幼兒園的園長、劉老師、李老師和保育老師小梅老師們給我的指導和幫助。在跟崗學習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了南山幼兒園老師的敬業精神。下面我就具體講講我的感受:

一、環境美:走進南山幼兒園,就讓人感到耳目一新。公共環境的每個角落都能考慮到孩子的安全問題。教室環境體現主題活動情況,並能結合主題佈置。家長園地展示了一週教學和每日具體的活動,讓家長對教學內容一目瞭然。每個班級都有一張集體照,體現了一個班級的集體感。

二、常規細:觀摩了小一班的活動,我感覺老師更關注的是幼兒的自理能力的培養和生活習慣的養成。如點心前要洗手、便後要洗手,禮貌問題,這是老師們一直在強調的事情。還有是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參與晨間活動時的習慣。

三、教學實:在跟崗學習中,我聽到了更多的真實的常態課,它既沒有過多的修飾,也沒有太多的花俏。這樣的課堂讓我感到樸實、自然,更讓我看到了老師們的工作態度、專業素質,對孩子們的熱愛與關注。在活動中注重孩子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注重孩子發散思維的培養、還注重孩子經驗的分享、能力的提高。

四、注重遊戲與户外活動:老師每天總能保證幼兒的户外活動時間,下雨了,能讓帶了雨具的孩子和老師一起去到户外感受雨天帶給我們的涼快感。力求活動的豐富多彩,並能較好地融合了民間體育活動,如夾沙包遊戲的遊戲。活動中老師極具親和力,和幼兒們玩成一片。這不僅有利於他們體質的增強,而且培養了幼兒鍛鍊的興趣與習慣。

在短暫的三天裏,小一班的老師都能有問必答,讓我感到很清切。帶着幾分眷戀、幾分回味,幾分收穫,結束我本次的跟崗活動。

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 篇3

今天,我很榮幸參加了國小英語教師工作會議,這次會議對我受益匪淺。對於剛剛大學畢業的我來説,國小英語的教學我是知之甚少。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關於國小英語教學的方法,自己也相應的得到了提高。

首先,明確國小英語各個年級教學的目標和要求極其重要。由於各個年級的學生所掌握的英語水平是不一樣的,我們應該根據他們現有的英語水平來制定教學目標,開展英語課堂活動,注重因材施教。

其次,良好的英語文化氛圍對於國小生英語的學習極其重要。國小生由於剛剛接觸英語,培養學習興趣非常重要,良好的英語文化氛圍能夠激發他們對於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國小生愛上學英語、講英語。

然後,國小英語教學要注重聽、説、讀、寫的結合。國小英語要從聽力、口語、閲讀三個方面來加以教學,注重國小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任何一方都不能偏頗。

另外,國小英語課堂活動設計要恰當、合理。國小英語教學要緊密結合《活動單導學練》來組織英語教學活動,強調小組合作,所有讓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在小組活動的同時,學生也學到了該掌握的知識。

最後,我們自身也應該不斷嚴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素質和英語水平。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時刻嚴格要求自己,課堂活動要豐富而實用。在教學活動後,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回顧,並加以反思。

在以後的英語教學中,我會不斷努力提高自己,讓學生在英語活動教學中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

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 篇4

時代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新課程改革的當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自我充電。這次培訓建立了一個平台,同行與同行交流的平台,羣策羣力,把以前的“單打獨鬥”轉成了齊心協力,把自己的閉門造車轉成了資源共享,使教育資源得到優化,對新教師是一個學習的機會,對老教師是一個新的教學理念的學習與舊的教學理念碰撞與融合的機會。

一、課標解讀,指引方向。

語文課程標準,有意識地把“語文素養”凸現出來。語文素養十分豐富,它以語文潛力為核心,是語文潛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因此本次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系統知識放在首位,而是將學生價值觀和情感態度的培養、激發學生關注和參與社會生活的熱情、培養學生具有強烈的職責感和使命感、構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放在首位。同時,還要培養學生感受、觀察、體驗、參與社會生活的潛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和綜合運用潛力。以上目標到達之後,知識的獲得將是很自然的事。這就要求教師在活動設計的時候,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和參與欲。在活動中,讓學生自覺去獲取知識。在生活中,讓學生去鞏固知識。

語文教學問題意識的培養必不可少。

問題意識是思維的動力,是創新精神的基石。問題意識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和人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課改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就是要“改變課程實施中過於強調理解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課堂提問是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啟發學生思維、傳授基本知識,控制教學過程,進行課堂反饋的一個重要手段,但是課堂提問也不是教師的“獨角戲”。語文問題意識的培養的模式要讓學生自己主動質疑、釋疑,教師的課堂提問不能代替學生的自主質疑,老師的引領從“問題意識”的概念、培養等各個方面做了全面的分析,並以一節節生動的課例闡述語文問題意識培養的重要性,這次精彩的引領讓我認識到語文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不是解決一切問題,而是“未完成”,教師要重點關注學生問題的自主生成。

二、專家講座,引領前行。

語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語文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浪漫主義情懷,致力於語文教學的我們,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讓我們在語文教學的道路上不斷自主發展;有學者説過:“語文是字詞句篇,是聽説讀寫;是生活中的藝術,是藝術中的生活;是“月上柳梢情”,是“清泉石上流”;是李清照的“人比黃花瘦”,是蘇東坡的“千里共嬋娟”;是余光中的鄉愁,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珠落玉盤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熱愛語文教學的我們,更應徜徉於教師培訓的河流中,汲取營養,收穫快樂!

每一次的專題講座都是那麼精彩!帶着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課堂上,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內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收穫着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其中,教師的語言藝術尤其重要,語言藝術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視,因為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需要搞笑的東西來吸引他,帶搞笑味性的語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提問藝術也至關重要。教學中不僅僅教師要善於提問,還要善於啟發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每一次的講座都是那麼可貴!讓人耳目一新。這耳目一新並非在現代教育手段下的繽紛世界,而是在倡導課堂教學有效性下的真實、紮實、樸實的課堂,時時處處滲透着教師的教育機智之強,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之紮實。“簡約語文”那豐厚的,一堂語文課,名師的智慧語文,名師的簡約語文,引領着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聆聽了專家的講座,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善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從自身出發,不斷地反思和總結。自我實踐,不斷提升。

聆聽了特級教師的講座,反思自己平時的課堂教學,需要學習與改善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從自身出發,不斷地反思和總結。

三、自我實踐,不斷提升。

作為語文教師,自身的語文教學潛力是事關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們更就應加強自身學習和修煉,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潛力。首先,我們要豐厚自身的文化底藴,讓自己不再淺薄,其次,要拓寬我們自身的知識視野,讓自己不再閉塞;最後,要陶冶我們自身的道德情感,讓我們不再簡單粗暴。由此,我想到了一位教育專家提出的“一個教師的十二項修煉”:修煉自己的聲音,讓他引人入勝;修煉自己的語言,讓他妙趣橫生;修煉自己的眼睛,讓他傳神豐富;修煉自己的表情,讓他神采飛揚;修煉自己的行為,讓他規範專業;修煉自己的學識,讓他猶如泉湧;修煉自己的脾氣,讓他逗人喜愛;修煉自己的個性,讓他鮮明唯美;修煉自己的心靈,讓他平和秀麗;修煉自己的氣質,讓他超凡脱俗;修煉自己的靈魂,讓他崇尚聖潔;修煉自己的人生,讓他陽光幸福。

向書本請教,聽專家講座,聆聽名師的課堂,學習同伴的長處,這都是為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作好準備。一切的學習都是為了自己的實踐,為了教育好我們新世紀的接班人,否則皆為空談。於是,在培訓期間,我會用學到的東西來改善我的教育教學。個性是一些教育教學的方法讓我在實踐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自我反思,精益求精。

“他山之石,能夠攻玉”,他們的講座中提出的很多理念

對我們課堂語文教學有很大的指導作用。此刻,我將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反思,談一下自己的心得體會:首先語文教學小組合作不能流於形式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教學策略,它是將班級學生按必須要求組合成學習小組,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參與任務的學習活動。小組合作學習可使每個學生平等地參與學習,並有充分的發言和表現自己的機會。合作學習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學生的進取意識、創造意識和競爭意識能較好地得到強化。合作學習可真正使每個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受到尊重。在平時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我也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自主進行合作交流,但效果不是很好,最後交流的成果不是全組的意見,而是組長或組內精英的意見。其次,語文教學要教、學相結合,注重課堂的高效性語文教學也要注意課堂的高效性,我們在平時的語文教學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教師少講,給學生自主思考、互助解疑的時間,注重當堂練習,提高課堂效率,語文學科雖然不像理科有太多的練習題,但要注重基礎知識的鞏固,反覆檢測、提問,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注重課堂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的用心性課堂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教師多樣、靈活、生動、豐富的評價方法能調動

學生學習的用心性。

短短兩天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使我對中學語文的新教材有了新的認識。我認為這次的培訓開得十分的好,對我這個中學語文的老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使得我在以後的教學有明確的目標,好的教學方法,更新穎的教學手段。

在以後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將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使自己在培訓中逐步成長,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我將不斷地學習理論知識,用理論指導教學實踐,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把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做一個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使自己具有中學語文教學知識方面的前瞻性。

學前教育培訓的心得 篇5

走進了美麗的xx大,雨中徜徉其中,也像置身於一幅水墨畫。在這五天的學習中,讓我對理解性教學理論有了一個整體的印象,對文本細讀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現就這五天的學習所得的收穫進行總結。

首先是理解性教學理論。

初次接觸這個術語時感覺主要是學習教師自身如何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如何把這種理解轉化為學生的理解。通過學習和閲讀,我對理解性教學理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真正的理解不能只侷限於對事物表層的理解,而應能把知識內化、遷移,在此基礎上能夠把所學知識進行應用和創造。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更多關注的是對所教知識的識記,也就是表層理解。而對理解發生的條件,專家們認為,理解要發生在學習者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中,應發生在學習者“前理解”的基礎上,要發生在視域融合中,要生成在合作、交往中。這裏我的理解是,教師在實施教學時要給學生創造一個適宜學生建構的教學情境,在備課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學情,而不能照搬其他學校或同事的教案。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應該是合作與交往的有效方式。我們連雲港市推進的建構式生態課堂我想就非常符合理解性教學理論。如果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能夠有效地組織學生合作、交往,我想理解性教學將會得到最優化的實現。

其次是文本細讀的相關策略。

我最初接觸文本細讀理論是基於孫紹振教授的文本細讀理論。當時主要是因為感覺文本教學浮於表面,對教參的依賴程度深,沒有自己的觀點。我想那時的情況可能就是沒能夠和文本、教材、編者進行有效的對話。孫教授在解讀文學作品時提出了一個有效的方法——還原法。也就是把審美對象置於其現實圖景中再與其在審美圖景中的差異進行對比,分析其美感所在。高俠教授從審美、體裁、關注學情三個方面對文本細讀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讓我對文本細讀有了更深入地認識,使我的閲讀視角進一步拓寬。尤其是關注體裁特徵這個方面。自從接觸孫紹振教授的文本細讀理論後,在教學中我對文本體裁的把握就淡化了很多,但是結合王榮生教授關於教學內容確定的觀點,我認識到體裁,尤其是散文體裁對作者認識經歷的把握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是處理教學內容的方法。

關於王榮生教授語文教學內容確定的觀點我早幾年就有所關注,但是如何處理教學內容卻十分模糊。這次學習中,王榮生教授首先提出了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兩個概念。他指出在語文學科中,課程目標是抽象的,是能力目標而缺乏具體的課程內容。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出現着一文多教的現象。其次,他提出要處理好兩組關係,即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關係。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存在着教學目標過於模糊,與教學內容不相符的現象。因此,處理好這兩個關係十分重要。具體的解決方法是一篇文章理解、感受的關鍵點是語文教學要教與學生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學目標應寫為:學生能感受/理解。而這裏的省略部分就是教師在備課時確定的應教予學生的文本理解感受的觀點點。在這裏,王榮生教授又指出,在備課時應對文本的體裁有所把握,應對大學漢語言文學的相關知識有所瞭解。

通過這五天的學習,我對理解性教學理論有了一個初步的正確瞭解,對如何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實施理解性教學理論有了比較明確的方向。感謝xx大,感謝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