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湧接天來——XX市建設文化強市掠影

文化潮湧接天來

文化潮湧接天來——XX市建設文化強市掠影

——xx市建設文化強市掠影

xx市地處河南省北部,晉冀魯豫四省交匯之處,全市轄林州市、安陽縣、湯陰縣、內黃縣、滑縣等5縣(市)和文峯區、北關區、殷都區、龍安區四區,面積7413平方公里,人口520萬,其中市區人口102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甲骨文的故鄉,殷墟文化的發源地,有着三千餘年悠久輝煌的歷史。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江澤民同志曾兩次視察安陽,並親筆題詞“弘揚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陽”。

近年來,安陽市文化建設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努力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堅持以文立市,以“傳承古都文明,建設文化強市”為目標,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加強文化強市建設,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走出了一條新時期文化建設的新路子,成為古都安陽改革開放和實現騰飛的新的助推劑,為安陽市的兩個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抓住歷史機遇 建設文化強市

新的世紀,給古老的安陽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安陽市委、市政府確定了全面建設豫北區域性中心城市的宏偉目標。特別是市委八屆三次全會通過了《關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規劃綱要》,明確提出了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壯大文化產業的目標,在歷史的新的起點上,安陽的文化事業的發展面臨着新的機遇和抉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文化局黨委及時制定了《安陽市建設文化大市綱要》和全市文化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意見,提出了“傳承古都文化,建設文化強市”的戰略目標,進一步明確了全市文化工作者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肩負的歷史任務,形成新世紀我市打造文化強市建設的總體思路。即:

——實施精品帶動戰略。帶動全市精神文化產品質量全面提高和全市文化藝術事業繁榮發展,提高安陽文化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實施城市輻射戰略。全面提升城市建設中的文化含量,強化歷史文化名城意識,塑造文化大市、文化強市形象;並以城市文化為先導、鄉鎮小城鎮文化為紐帶、農村文化為基礎,形成城鄉文化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實施特色文化戰略。突出文化發展的個性化和特色,充分發掘和利用殷商文化這一優勢,形成獨具特色的古都文化,努力推動全市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全面發展。

——實施人才高地戰略。完善機制,培養、凝聚人才,逐步形成安陽文化品牌,把開發人才資源,優化人才結構,加強文化隊伍建設構建人才高地作為文化發展的重點和基礎工程,帶動文化事業繁榮發展。

當新世紀剛剛步入第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下,全市的文化建設迅速啟開了帷幕,一個嶄新的文化古都呈現在世人面前。

2001年4月,市政府投入資金1。8億元, 啟動了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對殷墟的周邊環境進行大規模整治,加大殷墟文物展示力度,經過全市上下和廣大文化工作者的努力,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殷墟申報文本順利通過世界遺產委員會驗收,並被列為最好的文本之一;

2002年8月,為提高我市城市文化形象,改變城市與歷史文化名城地位不相稱的面貌,我市投入資金2000萬元,連續啟動了天寧寺保護及文峯園建設工程,明清民居歷史街區建設工程、袁林保護和神道恢復工程,韓王廟及晝錦堂修復工程,現在,星羅棋佈的文物景點已成為古都安陽 的文化的象徵 ;

為加快我市重點文化設施建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2002年底,市委、市政府把安陽市圖書館、博物館建設列入“十五”規劃重點項目和向全市人民鄭重承諾的十件實事之一,投資資金1.26 億元,啟動“兩館”建設建設工程,根據規劃和設計要求,兩館 選址在行政東區廣場南端中央,與黨政綜合大樓南北呼應,佔地102畝,建築面積39248平方米,計劃2005年5月1日前竣工,建成後“兩館”將成為全省一流、晉冀魯豫周邊一流,乃至全國中等城市一流,體現鮮明殷商文化特色和現代建築風格,具有現代化、數字化、智能化的傳播和展示功能的文化精品,目前,“兩館”地下人防工程已經開工,主體工程招標工作已進入資格預審階段;

而為提升我市歷史文化名城地位,塑造我市文化強市形象的中國文字博物館的建設也在進一步的醖釀和論證之中。各縣(市)也加大資金投入,先後改造和建設了一批文化設施,使我市的文化建設迅速駛入了快車道,進入了投入最多,建設最快的時期……

文化建設步伐地加快,把我市的文化事業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也為我市建設文化強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實施精品戰略 打造文化品牌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在當今以知識和文化為代表的經濟時代,文化已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的文化品牌則是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重要標誌。而實施精品戰略,凸現文化特色,打造文化品牌,是現代城市建設的必由之路。安陽市以抓特色、抓活動、抓亮點為抓手,着力打造文化品牌,使文化事業呈現出勃勃生機。

安陽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殷墟文化的發源地,甲骨文的故鄉,有着3300年的建城史,先後有7個王朝在此建都,輝煌燦爛的殷墟文化,昭示着安陽無盡的輝煌。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藴,燦爛輝煌的殷墟文化也成為安陽打造文化品牌,促進改革開放和地方經濟建設的最好的載體。2002年10月,為推動“一申四創”工作開展,安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決定恢復興起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安陽殷商文化旅遊節。2002年、2003年連續兩屆中國安陽殷商文化旅遊節,全市共組織文化、體育、旅遊、經貿活動50餘項,吸引客商 人,中外遊客 萬人,特別是2003年中國安陽殷商文化節,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組織了隆重熱烈的2003中國安陽殷商文化旅遊節暨“古代名將--岳飛”紀念郵票全國首發式大型開幕式文藝演出和規模宏大的閉幕式焰火晚會外,共安排了32項文體活動。為我市經貿、旅遊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文化旅遊節期間,市縣(市)區簽訂經貿合同達11億元之多。如今,中國安陽殷商文化節已成為一項我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大型綜合性地方節慶活動,也是安陽市近年來安陽市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經濟和社會效益最為顯著的盛會,為大力宣傳安陽,為世界瞭解安陽,安陽走向世界搭起了一道文化橋樑。

羣眾文化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自2000年以來,安陽市每年一屆的“歡樂今宵”雙百場週末文化活動已連續舉辦3年,共組織全市五縣(市)區演出1000餘場,年均超過250場,參演演員人數達 萬人次,觀眾達 萬人次,使廣場文化活動成為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倡導文明新風尚,廣大羣眾實現自我教育、提高自身修養的有效載體,對於豐富和活躍羣眾文化生活,營造健康向上的社會氛圍,激發全市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信心和熱情,提高全市人民 的文化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成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成為安陽市羣眾文化叫得響的品牌,每逢週末和節假日,如火如荼的廣場文化活動吸引着越來越多的觀眾,走上街頭,加入廣場文化活動的行列,一些社會團體和和企業也加入廣場演出隊伍,展示他們健康昂揚的精神風貌和良好的企業形象。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文化部門的組織下,現在的雙百場廣場文藝演出已悄悄地從城市走向鄉村,走向田間地頭,形成了城鄉連動的壯觀景象。受到省文化廳、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評。

安陽有着深厚的戲曲文化傳統,是豫劇四大流派崔派藝術的發源地 。 “崔派“藝術以其獨特的風格,鮮明的藝術特色贏得了廣大觀眾的歡迎,也是我市的文化品牌之一,為更好地弘揚與發展崔派藝術,使其更具生命力,近年來我市樹立精品意識,增強優秀劇目的競爭力和品牌意識。多次舉辦“崔派”優秀劇目展演,聘請了省內外知名編劇、導演、作曲、舞美等創作人員,對以上演出劇目進行改編、加工和排練,使“崔派”在原有的藝術基礎上有所突破進展,又有所創新,提高了“崔派”傳統戲曲的表現力。為加強“崔派”藝術的發掘和研究。完成了“崔派”優秀舞台劇目錄制工程,同時,加強“崔派”戲曲隊伍建設,大力培養中、青年演員。近年來,先後有20多名青年演員在省、市戲劇大賽中榮獲獎項,為繼承和發展“崔派”藝術奠定了基礎。

繁榮文化事業 服務“一申四創”

為全方位促進安陽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加快城市現代化步伐,提高城市品位和現代文明程度,2001年,9月,安陽市委、市政府做出決定,在全市開展“一申四創”工作,即開展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衞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和省級文明城市工作。全市文化工作者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一申四創”和服務安陽經濟建設中去,努力推進各項文化事業的發展,成為“一申四創”工作中的生力軍。

(一)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推動基層文化深入開展。近年來,全市文化工作始終緊緊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深入推進文藝事業發展,努力繁榮文藝舞台,創作了一大批廣大人民羣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如《洞庭秋》、《大渡壯歌》、《商頌》、《古都春暉》等已深深留在全市羣眾的記憶中,豐富多采的節日文化活動、廣場文化活動、社區文化活動以及配合各個時期中心工作組織的大型文藝晚會,如:兩屆殷商文化節大型晚會、今年的抗擊“非典”大型文藝晚會等,成為全市人民一道道獨具特色的“文化大餐”。近年來,我市文化工作者先後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國家“羣星獎”銀獎、銅獎、省級各種獎項近500項,為全省、全市贏得了榮譽。 同時,我市基層文化事業也有了長足地發展,基本上形成了陣地固定、門類齊全地城鄉的羣眾文化網絡,並湧現出一批羣眾文化建設先進單位。林州市被命名為全國文化模範地區和省文化建設先進縣;內黃縣被命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 二)加大文物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推進“一申四創”開展。“ 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作為七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故鄉,文物管理工作在我市顯得尤為重要。多年來,我市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的方針,加強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利用,促進了全市文物事業的發展。

2001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申四創”的工作目標,作為“一申四創”工作的重要承擔部門之一,全市文化部門承擔了大量具體工作。作為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的主要部門之一,市文化部門承擔了在申報文本、規劃、立法的編制、文物遺址的展示等大量工作,在殷墟申報世界遺產工作中,全市文化工作者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決心,全力以赴投入這項工作,順利完成了申報文本的編制,《河南省安陽殷墟保護管理條例》的頒佈實施,《殷墟保護規劃》及《殷墟文物遺址展示方案》論證、審批,文物遺址展示等工作,目前,殷墟申報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殷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功奠定的基礎。

安陽老城區位於城市中心,千百年來,古城內留下了極其豐富的文物古蹟,是安陽市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加強老城保護,配合“四創”工作開展,我市先後對投資2000餘萬元,實施了袁林二期保護工程、天寧寺保護及文峯園建設工程、倉巷街明清傳統歷史街區建設等工程,對老城區的文物保護單位進行了保護和維修,市博物館、文峯園配合創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創省級園林城市等工作,積極開展了創a級景區活動,目前,袁林、文峯園已分別進入aaa景區和aa景區行列。幾年來,全市考古工作者配合城市基本建設,完成鑽探面積300餘萬平方米,出土了一大批有較高學術價值的文物資料。同時,強化和落實文物安全責任制和安全防範措施,連續九年實現了館藏文物安全年,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4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處,進一步鞏固了我市文物大市的地位。

(三)加強文化市場的管理,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幾年來,全市文化部門認真貫徹“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按照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開展了整頓和規範文化市場經營秩序的各項專項治理工作。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以打擊網吧互聯網上網經營服務、違法違規經營音像製品活動為重點,全面加大全市文化市場監管和稽查力度。共出動行政執法人員2067次,檢查市場827次,檢查各類文化市場經營場所1000餘家(次),查處違規音像製品經營單位25家,暫扣電腦主機200餘台,違禁電路板395塊,盜版vcd光盤、錄音帶22500張(盒),並舉辦了違法音像製品集中銷燬儀式,共銷燬盜版vcd光盤、錄音帶54800張(盒),黃色淫穢光盤5100張,有效規範了我市文化市場經營秩序。

文化市場“掃黃打非”是我市文化工作多年來的一項重要內容,幾年來我市共組織大規模的集中行動百餘次,進行日常檢查2000餘次,先後強制取締了文化宮歌舞娛樂場所的不良經營活動和市金橋小商品市場、湯陰小工業品市場中非法經營音像製品等活動,銷燬非法錄音、錄像帶25萬餘盒,非法vcd光盤20萬餘張,並查處了一批違法案件,有效地淨化了文化市場。

(四)建設服務型機關,服務精神文明建設。建設服務型政府和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的重要舉措。全市文化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建設服務型政府和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的實施意見》和“一正一創一滿意”的要求,從加強隊伍建設、規範執法行為、強化服務意識入手,強力推進全系統的政治思想素質、職業道德、工作作風教育,努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務水平,提高以法行政水平,努力打造服務型機關,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高素質的文化隊伍,樹立了文化部門的良好形象,為推進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