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增收問題研究大綱

農民增收問題研究

農民增收問題研究大綱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業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新階段的主要標誌是,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已經基本滿足現階段農民對農產品的需求,為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新階段也出現了新問題,主要是糧棉等多數農產品出現了階段性供過於求,品質不完全適銷對路,農民增產不能相應增收,農民收入增長困難已成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因此,研究和探討如何促進農民增收問題已成為國家和專業人士當前的一項主要工作內容。下面,筆者試從我國農民增收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和促進農民增收對策三個方面做以論述。

一、農民增收的現狀

(一)我國農民收入增長呈現出的階段性特徵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在傳統農業資源開發及農業產業組織方式下,由於其中的糧食生產等基本產業的產業利潤率明顯偏低,種植業、畜牧業、林果業等產業改造緩慢,農產品加工、貯藏、運輸、銷售等農業相關產業發育滯後,導致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具體説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呈現出明顯的階段性,大體可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1979年到1984年,這是建國以來農民收入增幅最快的時期。在這六年間,農民人均年純收入由134元增加到355元,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增長1.3倍,年均實際增長14.8%。

第二階段,從1985年到1988年,我國經濟發展的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農業生產連續三年徘徊不前,但由於鄉鎮企業的迅猛發展,農民人均年純收入仍以5%的速度保持增長,但增長勢頭較前一時期有所減緩。

第三階段,從1989年到1991年,農業生產走出低谷,糧棉油等主要產品出現恢復性增長,但在同時出現了農民增產不增收甚至減收的局面。這3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0.7%,其中1989年還出現了負增長。農民收入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退到了農村改革以前的增長水平。

第四階段,從1992年到1996年,農民收入增長形勢逐漸好轉。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這5年間農民收入實際年增長5.6%,但其間波幅較大。

第五階段,從1997年到2002年,農民增收面臨新的形勢,農民收入增長再度緩慢,增幅回落。199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4.6%,較1996年下降了4.4個百分點。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162元,扣除物價因素,比1997年實際增長4%,增幅比1997年回落0.6個百分點。1998年農民收入增長主要是來自工資性勞動報酬收入的增加,而農民從農業中獲得的收入卻出現改革開放以來的首次負增長。1999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2217元,扣除物價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3.84%,直至2002年,增幅仍在回落。但2003年,中央加大瞭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實現了農業結構穩步調整,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農村改革穩步推進,使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實際增長了4.3%。

(二)農民收入低速增長對國民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

農民收入低速增長,不僅直接影響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農户生產投入的增加,而且對城鄉農民收入差距的縮小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產生了不利影響。

其一是,農民收入增長滯緩,迫使農民緊縮消費。農民生活消費支出增加額在2002年只相當於2000年17%的基礎上,全年生活消費支出低於上年,儘管2002年由於農村生活消費指數的負指現象,拉動了農村居民生活消費的實際支出與2001年基本持平,但其直接導致的農民消費能力弱化是顯見的,以至2002年農村居民消費傾向下降了4個百分點①。農民消費支出的停滯和下降,導致目前農民的總體消費水平仍然較低,生活消費仍未擺脱以必需品為主的生存型消費模式。

其二是,農民收入增速減緩,直接影響和制約農户的投入積極性。2002年農民人均生產費用支出比上年減少7元,扣除物價變動因素,實際投入量比上年下降約1個百分點。這既反映農民生產積極性受影響,又反映農民現金收入不多。

其三是,農民收入低速增長,使一度縮小的城鄉差距再度擴大,對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全面發展也產生了較大的負面效應。一方面,一部分城市居民由於對日常工業用品,尤其是耐用消費品的需求基本飽和,而新的消費熱點尚未形成,出現了消費疲軟現象;另一方面,大多數農民則因為收入水平的限制,導致購買能力不足而仍然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費狀態,因而無法進入更高層次。據測算,農民增加消費支出1億元,將對國民經濟新增2億元的消費需求。由此可見,農民增加收入,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提高農民積極性的基石,是整個國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保障。

(三)辯證認識現階段農民收入增長滯緩問題

如何看待現階段農民收入增長滯緩的問題,直接影響到解決農民增收的對策思路。筆者認為,對現階段農民收入增長滯緩的認識,既要看到它對農業、農村和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的負面影響,認識到它是當前農村經濟改革與發展過程中必須引起重視和必須着手解決的重大問題,但同時又必須看到,這是在我國農業、農村和整個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難以避免的現實經濟現象,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必然性。這就是講,對現階段農民收入問題的認識,必須着眼於整個國民經濟改革與發展的階段性變化,必須從當前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時代背景出發,而不能單純地侷限於農業內部簡單地看待農民收入增速減緩問題。我國農村和社會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其主要標誌:一是社會總產品包括產品供給由長期全面短缺轉變為總量基本平衡,供求結構性矛盾日益突出;二是經濟發展不僅受資源約束,而且對資本和技術等現代生產要素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的制約作用日益明顯;三是隨着市場化改革的深化,日益觸及工農之間、城鄉之間深層次的利益結構,不僅要求農業微觀制度創新與宏觀的體制改革配套,而且還要求城鄉改革協調聯動。在這樣一個新的背景下,農民收入增速滯緩是農業、農村、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困難的一個集中反應,應該用歷史的、辯證的、全面的觀點來認識。從總體上看,現階段農民收入問題與以往農產品短缺的條件下農民收入問題的性質完全不同,現在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當前農產品供應豐富,價格下降,固然對農民增收不利,但對城市消費者有利,對擴大農產品出口有利,對整個經濟體制改革、國有企業改革是一個有力支持。從今後發展來看,農民收入增速滯緩必將給農村經濟工作造成一定的壓力,從而為調整農村經濟結構,提高農產品質量和促進農業增效創造新的動力和機遇,這對農村改革與發展又是一個較大的推動,促進政府對農村發展戰略進行適時調整,在解決矛盾與問題中不斷開創新的局面。

二、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及農民增收放緩的深層原因透視

當前,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問題,是在農村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經濟制度和科學技術都發生很大變化,農業生產增長較快,農產品出現相對過剩,擺脱了長期供給不足的困境等條件下出現的。第一,農村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緩慢。由於我國農業結構尚不合理,鄉鎮企業面臨着第二次創業的環境並不輕鬆,農產品價格普遍下降,農業投入不足,農業效益明顯下降。如2001年國內生產總值中,農村國內生產總值所佔比重為51.1%,低於2000年的53.1%。第二,農民純收入的增長速度放慢。筆者在第一部分已經分析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呈現出的階段性變化,就有力説明了這一點。事實表明,近幾年來農民增產不能相應增收,農民增長速度放緩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第三,農產品消費市場需求不足。近幾年來,我國農產品市場出現了階段性供過於求的態勢,農產品價格有了一定回落,農民收入減少。加之,國有企業改革、機關事業單位改革邁向深入,下崗職工增多,各項改革措施將使居民的一些福利享受變為市場付費,子女撫育費用較高,這些都使城鎮居民對未來的收入缺乏穩定的預期,因而不敢大膽消費,從而導致農產品消費市場需求不旺。這樣就出現了農民“豐產不增收”的現象,農民損失較大。第四,城鄉差別拉大。近幾年來,耐用消費品基本飽和,且城市職工工資不斷提高,而農民收入卻相應減少,更促進了城鄉差別再度擴大。第五,農村兒童失學率不斷提高。據教育部門分析,當前農村兒童失學情況嚴重,其主要原因是農村家庭入不敷出,温飽問題尚未解決,無力供子女上學。

上述問題的出現,不是一般層次上的問題,它有着更深層的原因。那就是我國農民收入增幅減緩不僅是由於農產品供給充裕,價格下跌,更主要的則是經濟規律與宏觀經濟環境發展變化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農產品供求格局發生變化,農民增收日益受市場約束。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我國農產品的供給總量已經能夠滿足需求,絕大多數農產品已由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由長期短缺轉變為供求基本平衡;全國主要農產品的供求矛盾,已由總量矛盾為主轉向以結構矛盾為主。在農業增長面臨日益強化的市場約束形勢下,農產品總量擴張已經不能為農民在農業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和收入來源。隨着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市場對多樣化、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越來越高,低質農產品市場日益萎縮,由過去靠增加產量增加農民收入逐漸轉變為靠提高質量和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來增加農民收入。由此可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與現階段農產品供求結構矛盾突出、市場需求約束力增強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

(二)農外產業發展速度放慢與城鎮化進程滯後,農民非農業收入鋭減。農外就業是農民進入買方市場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自9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和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農民農外就業空間大為壓縮:一方面城市下崗職工增加,許多原為農村勞動力佔據的就業崗位逐漸為下崗職工代替,一些大中城市還清退了農民工。另一方面,鄉鎮企業發展困難,農產品加工業落後,農產品運銷體系建設遠遠不能適應農業市場化的要求,農民受益的產業鏈條太短。我國農村人多地少,家庭經營規模狹小,勞動生產率低,農民只靠從事農業生產和出售初級產品是很難富起來的。從發達國家的情況看,構建和完善發達的農產品加工、運輸、包裝、銷售網絡體系,着力發展農工商一體化經營是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和增加農業經營者收入的有效手段。我國近幾年農民收入增長空間沒有隨着農業市場經濟的發展得到相應地拓展。此外,按照經濟發展的內在規律,在農村市場化、工業化推進的同時,農村的城鎮化應當及時跟進,以使勞動力資源在更廣闊的範圍內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但由於種種因素的限制,我國的城鎮人口比重至少落後同等收入水平國家6-8個百分點。城鎮化水平的滯後又反過來阻礙了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從而極大地削弱了我國農村產業在其結構轉換過程中吸收農業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制約着農業形成適度的經營規模和持續快速地增加農民收入。

(三)個別地區農民負擔仍在高位運行,加大了農民增收的難度。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集體和農民之間的利益分配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業税收、集體積累及一些鄉村的公共開支支出由農村集體組織轉移到農户。從近幾年來看,尤其是推行農村税費改革前,農民收入的緩慢增長和農民負擔的高位運行形成的反差,更加劇了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擴大。儘管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向農民亂收費、亂攤派、亂集款,明確規定要將農民承擔的絕對額控制在農民上年人均純收入的5%以內,但“三亂”現象屢見不鮮,税費雙重壓力大,農民的政策性成本增多,農民負擔仍然偏重。但就我省的目前情況看,自2002年底全面推行税費改革以來,的確是在很大程度上削減了農民的負擔,在一定程度上使農民降低了投入成本,促進了農民收入的增長。

(四)國家的宏觀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農民增收面臨明顯不利的社會經濟環境。發展農業,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投入。現階段,農業科技含量低,投入嚴重不足,已成為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瓶頸”因素。從宏觀政策面上分析,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強調重視農業,出台了一系列加強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但在現實生活中受到農業比較利益低和重工輕農宏觀政策導向的慣性作用,導致農業資源過度 流失及政府財政投入不足,這已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有數據為證,40多年來,國家財政支農投入總共為4383.9億元,僅佔財政總支出的6.4%,特別是最近相對數降到了歷史最低點,僅為財政總支出的3.4%,如剔除水利費用、氣象費用,財政支農投入只佔財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還在下降,已降到了1%-2%②。可見,國家宏觀收入的分配政策偏差,也對農民增收減緩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五)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影響了農民收入增長。近幾年來,由於工業的大力發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脹,自然資源過於消耗,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諸如水土流失面廣,耕地質量下降,環境污染嚴重,自然災害增多,各地盲目發展工業園區亂佔耕地等等。農業在承受市場和政策風險的同時,還必須要承受自然災害風險,農業的這種弱質性特點也嚴重影響了農民收入增長。

三、實現農民增收的對策

改革開放20多年來,農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農業始終是一個基礎性產業,其自身發展還相當脆弱,不可盲目樂觀。過去我國重視農業產量的增長,自有其內在的合理性,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農業的發展目標也要有所調整,尤其是近年來農民增收緩慢的問題日漸突出。它在向我們昭示,在今後的農業生產中,要把農業的產量、質量與農民的增收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

(一)近期看,應採取以下措施來促進農民增收

其一是,進一步深化制度創新,從政策上保證農民增加收入。伴隨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全面推行,帶來了過於分散的土地經營,影響着農業積累水平、技術水平和生產率的提高。我們要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引導農民自願、自覺走向適度規模經營的道路,實現農村第二次制度創新。⑴明確土地的所有權,穩定土地的承包權,搞活土地的使用權,允許土地流轉、轉讓、租賃。⑵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把農業粗放式的增長方式轉變為農業集約式的增長方式。⑶改革收入分配製度,要把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結合起來,允許農民以土地為股份進入農業合作經濟組織,並可以脱離農業,轉向其他產業。⑷要健全和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搞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⑸要建立農村養老保險機制,解決農民的後顧之憂。

其二是,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增加農民收入。隨着市場需求結構的變化,農村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在農民收入增長中的作用越來越大。國內外經濟發展實踐證明,從產業和產品層次來説,越是初級產業和產品其社會需求和價格彈性往往也就越低。而提高產業和產品層次不僅可以使附加值增多,而且能擴大市場需求。因此,在我國農產品總量平衡並有結構性過剩的條件下,要增加農民收入必須進一步提升和優化農村內部產業結構。要在保證糧棉等主要農產品供給穩定的基礎上,按照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走精細化、集約化、產業化的道路,向農業發展的廣度和深度進軍,不斷開拓農業增效增收的空間。要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原則,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經濟資源。要大力開發和推廣先進的種植、養殖、加工、貯藏、保鮮等技術,特別是“種子工程”和抗旱作物節水農業技術,為農民增收提供技術支持。農業內部產業要從產中向產前和產後延伸,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

這裏,筆者要強調的是,由於我國目前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以農產品出現階段性供大於求為歷史背景的,所以其調整的首要內容應是從農業質的提高上尋求新的發展。所謂質的提高,是指提高農產品的品質,擴大優質產品在整個農產品中所佔的比重,實現農產品生產由以大路貨產品為主逐步轉向以優質產品為主。一句話,就是着力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具體來説是:⑴通過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緩解農產品階段性供大於求的矛盾。在目前農產品普遍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下,我們不應採取單純壓縮農產品生產等消極的辦法,而應當採取積極的調整辦法,即利用優質農產品和低質農產品在產量上的差異,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的生產,爭取一舉兩得的效果。由於我國過去長期偏重於追求產量,培育的品種基本上屬於高產型的,優質型的品種往往產量較低。因此,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往往意味着產量的相應下降。優質農產品發展越多產量下降就越明顯,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不僅有利於從整體上實現農產品質的提高,也有利於緩解農產品普遍供大於求的矛盾,不失為當前一種切合實際的選擇。⑵通過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擴大名優農產品的市場份額。現在,我國農民對於農產品的品牌意識還相當淡薄,不能充分認識品牌對收入可能產生的種種有利效益,這是導致優質農產品發展滯緩的原因之一。應當明確,優質與品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優質的產品需要藉助於良好的品牌,良好的品牌必須以優質的產品為基礎。優質農產品的品牌及其標識,是消費者認識和購買的主要依據,也是生產者開拓和擴展市場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後,離開形象良好的品牌,即使優質農產品也難以順利實現其價值。增強農民的品牌意識,擴大優質農產品的品牌效應,是擴大名優農產品市場份額、使優質農產品得以順利銷售的重要保證,更是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所必需的外部條件之一。⑶通過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培育“訂單農業”的觀念和行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基本趨勢是擴大優良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同時對數量問題也要給予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在數量上供大於求,產品價格必然下降,經濟效益也將受到影響。即使是目前市場上品種、質量看好的農產品,也不能過多過快地盲目發展,應當在對市場需求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科學決策,增加市場適銷對路產品的生產,力求保持供求基本平衡, 盡力避免嚴重供大於求的局面。以銷定產,這個在工業上提倡了多年的方針,今後在農業上同樣也要大力提倡。但是,以銷定產不能停留在一般口號和號召上,必須付諸於行動。這種行動就是全面推行合同制,並維護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通過廣泛利用購銷合同確保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銷路。生產者應當以購銷合同為主,結合其它銷售渠道,確定各種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生產數量,提高農產品的銷售率,降低農產品的壓庫率。這是按經濟規律辦事的具體體現,也是防止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出現盲目性的基本保證。現在農民普遍感到不知道生產什麼、生產多少和生產出來往哪裏銷售,已經充分説明了推廣“訂單農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⑷通過提高農產品的優質率,加快農業科技進步的步伐。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程度如何,歸根到底是取決於科技的進步和推廣。因此,應圍繞增強農業科技的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改革農業科技體制,較大幅度地增加預算內農業科研投入。要繼續安排好引進國外先進農業科技成果的資金。增加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有科研成果的中試和大面積示範推廣。引導和推動企業成為農業技術創新主體,允許各類農業企業和民營農業科技組織申請使用國家有關農業科技的研發、引進和推廣等資金。深化農推廣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政府推廣機構和其他所有制推廣組織共同發展、優勢互補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積極發揮農業科技示範場、科技園區、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等在農業科技推廣中的作用,以不斷提高農業科學種植和科學養殖的水平,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優質率和產出率,使我國農業的整體科技含量能有一個明顯的上升,實現農業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取得較好的農業綜合經濟效益,促進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

其三是,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非農產業是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要渠道,是農民增收的關鍵。因此,要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的就業門路,減少農民對土地的依附關係。要大力發展勞動密集性的農產品加工業,增加農民從事工業生產的機會。面對農村勞動力多、勞動力價格相對便宜的狀況,農村工業就要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大量吸納剩餘勞動力,以當地的自然資源為主要的加工對象,大力發展深加工、精加工,積極參與城鄉經濟協作,在推動、促進大工業發展的協作中,求得自身長期穩定的發展。尤其是農村中小企業對增加農民就業作用明顯,只要符合安全生產標準和環境保護要求,有利於資源的合理利用,都應當允許其存在和發展。同時,要積極發展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使一部分農民從土地上解脱出來,專門從事農業產供銷各個環節的服務。

其四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農民負擔沉重是在農民增長乏力的情況下,農村地方政府巨大的支出壓力和向農民收費缺乏有效的制度約束雙重作用的結果。從當前來看,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實把農民負擔減下來,的確對農民增收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農民負擔問題,就必須着手進行組織創新與制度創新。要繼續穩步推進農村税費改革,鞏固和發展税費改革的成果,進一步減輕農民的税費負擔,為最終實現城鄉税制的統一創造條件。有條件的地方,應按照中央的號召,免徵農業税;條件差的地區,也要按照中央的要求,逐年降低税率,做到在5年內取消農業税。對降低税率和減免部分,要嚴格按照減税比例調減到户,真正讓農民得到實惠。要確保各級轉移支付資金專款專用,及時足額下撥到位,尤其是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和良種補貼必須按時足額兑現到户。要據實核減合法徵佔耕地而減少的計税面積。進一步精簡鄉鎮機構和財政供養人員,積極穩妥地調整鄉鎮建制,有條件的應實行並村和幹部交叉任職,並嚴格清理和規範涉農行政事業性收費。

(二)長遠看,應採取以下措施來促進農民增收

實現農民收入持續增長不僅要立足眼前,還更應着眼長遠,把農民收入增長問題置於整個國民經濟政策發展全局來考慮,立足於農業農村現代化,着眼於城鄉二元結構的變更,跳出單純就農業內部尋找農民增收的小圈子。

其一是,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儘快實現農業結構的轉換升級。從當前來看,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對農民增收而言是一條現實而有效的途徑。近幾年,各地都在抓農業結構調整與優化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從總體上分析,農業生產結構仍然不能適應消費結構的變化,農產品供求結構矛盾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因此,進行農業結構調整,還是一個長期性的工作,還需要繼續加大調整力度,真正使我國農業增長方式由過去單純追求數量增加,向在保證數量的前提下尋求品種改良和質量提高的方向轉變,從而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具體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注意把握兩點:一是要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各地資源優勢為依託,以質量效益為中心,緊緊依靠科技進步,重點優化農業品種結構和作物佈局,促進產品品種的多樣化和產品的優良化,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二是要繼續大力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強農產品生產基地和龍頭企業建設,尤其是需要大力發展合作制的龍頭企業,使農民與龍頭企業結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並注重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名特優產品,促進農業經濟結構的逐步優化升級,實現生產與需求連接的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為農民增收和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基礎。

其二是,加大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力度,提高勞動力素質。城鄉的差距,實質是知識的差距,信息的差距,教育的差距,體制的差距,歸根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實踐證明,學齡兒童入學率每提高一個百分點,人均gdp可提高0.35-0.59個百分點;人口增長每下降一個千分點,人均gdp可提高0.36-0.59個百分點③。因此,提高勞動力素質和控制人口增長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增強各級政府科技興農的意識,轉換辦法觀念,擴大農村教育投資規模。如允許開設民辦學校,鼓勵民間融資辦學,增強農村辦學的活力。要保證農村九年義務制教育,防範學齡兒童失學。要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特別是與農業生產和鄉村工業相適應的初、中、高等職業教育,主要開設職業技能課程,培養技術型人才。並繼續抓好農科教建設,倡導“綠色證書工程”。

其三是,立足於城鄉開通,加快城鎮化進程。(1)以擴展就業為突破點,徹底改革户籍制度,讓農民能自由平等地依照經濟比較利益合理地向城鎮有序流動。政府要通過制度創新,取消對農民就業的歧視性政策限制,逐步實現城鄉户口的一體化管理;通過破除城鄉分割的社會保障體制,將進城務工的農民逐漸納入統一的社會保障體系,從而為農業勞動力流動和擇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不斷拓寬農民的就業空間和增收渠道。(2)加快鄉鎮企業的制度創新和結構調整,增強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吸納能力。當前,鄉鎮企業作為安置農村剩餘勞動力的主要載體,是農民收入增加的重要來源。現階段,鄉鎮企業效益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制度障礙和產業結構落後。鄉鎮企業的產權不明晰,權責不清,政企不分及低層次的傳統產業結構和重複建設,已嚴重製約鄉鎮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發展後勁。所以,需要積極探索和進一步完善鄉鎮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按照現代企業的制度要求對鄉鎮企業進行資產重組和制度改造;在此基礎上,調整和優化鄉鎮企業的產業結構,重點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和構建完善的農產品運銷體系。我國鄉鎮企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成為國民經濟的一支重要力量,應該説,在農產品加工、運輸、包裝、分類、包貯、銷售等方面能夠大有作為,各地鄉鎮企業只要以市場為導向,緊緊依託當地的資源優勢,並不斷加強企業自身競爭優勢,就有可能向市場推出各具特色和有高附加值的精品名牌,能有力地推動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也能為農民增收拓展新的發展空間。(3)實施小城鎮發展戰略,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農民收入增長問題,不僅僅是農業、農村問題,而且更是與城市化密切相關的問題。如果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是目前的30%,而是50%的話,那麼,按現在的消費水平,農產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至少可以增加1倍,即使農產品結構不提高,農民收入也會上一個新台階。所以,從長遠來看,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還取決於農村城鎮化的進程和水平。

其四是,保護生態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農業發展的歷史表明,凡是生態環境好的時期或地域,農業發展就好,生態環境與農業發展是休慼相關的。當前,保護生態環境和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為各國政府和人們所認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是我國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要開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宣傳活動,強化公民保護生態環境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要完善環保法規體系,加強公民的法制意識,依法保護生態環境。要依靠科技進步,及時淘汰破壞環境的農業技術,鼓勵運用可持續發展的節水、節能、節肥等農業技術。

其五是,增加農業投入,加強對農業的支持與保護。從建國至今,農業一直處於為工業提供原始積累的地位,國家的宏觀收入分配政策明顯偏向於工業。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隨着工業的飛速發展,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當工業化進程進入中後期之後,工業產業在依靠自身積累進一步發展的同時,開始逐步對農業進行反哺,工業部門的剩餘通過國家宏觀政策採取價格支持或投入補貼的手段輸入農業,以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和支持農業經濟的快速成長。鑑於此,國家財政要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力度,不斷優化投入結構,重點搞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從而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改善農村的投資環境和今後實現農民收入的長期穩定增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努力增加農民收入,意義重大,任重道遠,不僅是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的關鍵所在,更是全面推進我國小康社會進程的重中之重,應不遺餘力地抓實抓好。

後注:

①國家統計局:《中國農村經濟統計年鑑》2002年,20--20頁

②周叔蓮、郭克莎:《中國城鄉經濟及社會協調發展研究》,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年,11--12頁

③魏中海:《怎麼破解我國農民收入增長緩慢難題》,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0(1),41--44頁

畢業論文

農 民 增 收 問 題 研 究

指導教師:唐宇鳳

學員姓名:喬聚河

《農民增收問題研究》提要

中共吉林省委黨校2001級經濟管理專業研究生班 喬聚河

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農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新階段主要問題就是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已成為當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突出問題。特別是隨着我國加入wto後,農業發展又面臨着新的環境。新階段、新環境將把中國農業推向市場競爭的顛峯,既要迎接國內市場變化的挑戰,又要迎接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中國農業發展如何應對,如何廣闢渠道促進農民增收,已是一個值得十分關注的問題。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農業資源相對不足的發展中國家。根據這一國情,農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國民經濟發展要求農業必須持續穩定增長,既不能停滯徘徊,更不能滑坡下降。新中國成立50年來,特別是經過20年的改革與發展,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不僅解決了近13億人口的吃飯、穿衣問題,而且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已由長期短缺轉向大體平衡,豐年有餘,使中國的農產品生產和供給狀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這就是:農業生產增長快於人口增長,擺脱了長期供給不足的困境;供給增長大於消費增長,農產品出現了相對剩餘。加上近年來農業連續豐收,部分農產品出現了銷售不旺,出口不暢,導致價格下降,農民收入增速下滑。可以説,我國農業發展正處於新階段的“爬坡”時期,農村經濟發展正面臨着前所未有的三大考驗:一是農產品供求關係發生根本性的考驗;二是進口農產品衝擊的考驗;三是國際經濟嚴峻形勢的考驗。面對如此嚴峻的考驗,我們必須要正確看待我國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影響農民收入低速增長的內在原因,研究探討促進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的對策,這對於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於加快農村經濟戰略性調整步伐,對於提高我國農業的整體素質、綜合效益和國際競爭力,必將產生積極的作用。這也就是我撰寫此文的主要目的和意義。當然,通過撰寫論文來檢驗自己三年來參加研究生班所學,這對於豐富自己的理論內涵,提高洞察社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有益的鍛鍊,從而也會有助於自己學識水平的提高。

本文就我國農民增收問題進行了研究和探討。其論述的層次為:第一部分,農民增收的現狀。在這部分層次裏,筆者以確鑿的事實和可靠的數字,總結出了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民收入增長呈現出的階段性特徵,同時指出了農民收入低速增長對國民經濟發展產生的不利影響,以及如何辯證地認識現階段農民收入增長滯緩問題。第二部分,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及農民增收放緩的深層原因透視。在這部分層次裏,筆者指出了農民增收存在問題的5種具體表現,並深入分析了產生這種問題的深層次原因:(一)農產品供求格局發生變化,農民增收日益受市場約束。(二)農外產業發展速度放慢與城鎮化進程滯後,農民非農業收入鋭減。(三)個別地區農民負擔仍在高位運行,加大了農民增收的難度。(四)國家的宏觀收入分配政策偏差,使農民增收面臨明顯不利的社會經濟環境。(五)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影響了農民收入增長。第三部分,實現農民增收的對策。在這部分層次裏,筆者針對第一、第二部分農民增收的現實表現和存在問題,提出了實現農民增收的若干對策。(一)近期看,應採取以下措施來促進農民增收:其一是,進一步深化制度創新,從政策上保證農民增加收入;其二是,調整農業內部產業結構,推進產業升級,增加農民收入;其三是,大力發展非農產業,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其四是,切實減輕農民負擔,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二)長遠看,應採取以下措施來促進農民增收:其一是,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儘快實現農業結構的轉換升級;其二是,加大農村人力資本開發力度,提高勞動力素質;其三是,立足於城鄉開通,加快城鎮化進程;其四是,保護生態環境,走農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其五是,增加農業投入,加強對農業的支持與保護。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三個方面論述了農民增收問題。其主旨是面對農民增收存在的問題和原因,提出了實現農民增收的若干對策。這是正確認識和把握21世紀國際經濟體制和國際農業政策與市場情況變化對我國農業發展的影響,更好地貫徹落實2004年中央1號文件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優化農村生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有益探索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