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井底之蛙》評課稿

有幸聆聽了許雅斯老師執教的《井底之蛙》,許老師的課堂紮實、親切,聽她的課真是一種享受,我們年段受到很大的啟發。

四年級語文上冊《井底之蛙》評課稿

一、教學策略運用得當,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比如許老師教學的第三個策略“對比辯證,領悟寓意”,在課堂的最後環節,讓學生選擇願意當“井底之蛙”還是“東海之鼈”,老師尊重學生的想法,認為選擇沒有高低之分,“井底之蛙”和“東海之鼈”各有各的天地,各有各的快樂。許老師還延伸拓展,滲透辨證思想,問學生:“你們覺得老師是井底之蛙還是東海之[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鼈呢?”繼而又問“那老師和孔子比,誰是井底之蛙?”通過師生對答讓學生領悟同一事物在不同情境下對比結果不同。許老師最後也揭示了本寓言的寓意,井底之蛙是用來比喻目光短淺、見識淺薄的人,用“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這個對子自然地讓學生明白在生活中應盡職盡責做好每件事,有機會應該向偉人學習,樹立遠大理想。

二、教學目標把握準確,符合年段學情

許老師採用古今對照,滲透學習古文的方法。在學詞的時候,老師先出示詞語,並告訴學生有些詞語是從文中提煉出來的,再相機讓學生去找古今對應的詞句。在學習第二自然段這個環節中,老師先出示白話文,讓學生去找對應的古文,還詢問如何找到的,學生説是從頁腳的註釋找到的。這在無形中滲透學習古文的方法。文言文較枯燥,四年級的學生又是初步接觸,可能會覺得很難,學起來很吃力,甚至會有厭煩情緒。但在許老師的教授下,相信學生今後遇到類似的文章,就懂得如何運用古今對照學習文言文,足以可見方法比知識重要。

三、困惑(整合教學目標?適時引導?)

年段老師存在一個小小的困惑,對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否可以把目標2和3整合一下?另外,目標2中“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感受井底之蛙見識淺陋,目光短小,孤陋寡聞,只見一井之水,不知滄海之大。”而在教學中,教師對於學生“假如讓你選擇,你願意當什麼?學生選擇當井底之蛙,豈不是要當一個見識淺薄的人,這裏老師是否需要引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