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代表座談會發言稿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以下是關於勞模代表座談會發言稿,歡迎閲讀!

勞模代表座談會發言稿
篇一:勞模代表座談會發言稿

我能夠當選省勞動模範,這既是上級部門對我工作的認可,更是對我們全體哈一工一線職工的認可,榮譽不僅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們全體一工人。哈一工是新中國第一家刀具廠,第一把拉刀、第一把滾刀、第一把插齒刀、第一把剃齒刀等許多新中國第一刀具,都是我們製造出來的。三十多年前,我來到了這個企業,受到了“一絲不苟,工於精湛”企業文化的薰陶,得到了好多師傅悉心的教導傳授。是哈一工師傅們無私的傳授,才讓我有了今天精湛的拉刀加工磨削技術,是哈一工把我從一名懵懂學生一步步培養成勞動模範。同時,也使我從一名普通的操作工人成長為一名能夠駕馭進口的先進設備、屢創佳績的優秀崗位能手。但我深感自己還有很多要學習的東西。我來到哈一工拉削刀具廠平磨組,一干就是三十多個春秋,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要對得起自己這份工作,要幹一行愛一行,對得起公司和領導對我的信任。

五年來,經我手中生產出的產品很多,尤其是加工飛機發動機輪盤、汽輪機輪盤、機車增壓器輪盤所用的榫槽拉刀,經過我與工友們潛心研究,反覆論證摸索出的一套加工榫槽拉刀鏟磨后角的工藝,解決了多年難以控制的生產難題。以前這種刀具都需要從國外進口,進口的刀具價格昂貴,訂貨週期長,現在實現了刀具國產化,為國家節約了大量的資金。同時,我在生產技術上還實現了幾十項的革新和工藝攻關。參與開發加工的新產品“搓齒板”榮獲國家級新產品獎,“移動節橢圓槽拉刀”獲得黑龍江省優秀新產品三等獎,並獲國家專利,“端面梯形花鍵拉刀”榮獲國家級新產品獎等眾多獎項。

20xx年,在市總工會的幫助和指導下,成立了以我名字命名的“王宗林勞模創新工作室”。在公司領導的關懷和分廠領導的支持下,通過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解決了多項生產難題。工作室成立以來,完成設定的攻關項目一項,總結出先進的操作方法兩項,技術革新四項,創新夾具四個。其中,用4度夾具來加工上海採福齒條拉刀精刀片,節省了找正工件的時間、鏟磨齒形的時間和修整砂輪的時間,直接用一個形狀一次修整砂輪,就完成了磨削正常齒形和鏟磨后角的兩序生產任務,這一新的加工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百分之二百。我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在實踐中積極探索,潛心研究、共同努力,還解決了榫槽拉刀的彎曲度垂直度和齒形的加工困難等問題,提高了產品質量,滿足了用户需求,也給公司帶來了每年80萬元以上的經濟效益。

“一枝獨秀不是春”。工作室的成員有很多都是學習數控平磨機牀,沒有普通平磨的操作經驗,我就為他們制定培訓計劃,將經驗毫不保留地傳授給他們。經過幾個月的培訓,工作室成員徐鋭等幾名徒工,已經能夠獨立操作普通平磨,現在他們在業餘時間已經承攬了方形工段的粗磨四面和鍵寬等工序,不僅沒有耽誤數控平磨的生產任務,還為方形工段下月的生產任務打下了基礎,更為分廠生產任務的完成做出了巨大貢獻。創新工作室實現了攻關項目和技術傳承的完美結合。

目前,我所在的班組肩負着分廠年產值四分之一的重擔。身為組長的我,每當有新產品投入,技術人員與操作員工都首先與我共同磋商,以便生產工藝更趨於科學、合理、順暢。在我的帶動和影響下,班組員工相互關心、團結協作,從沒發生過一起人身安全事故,更沒有重大質量、設備事故的發生,我所帶領的班組為分廠乃至企業做出了表率,樹立了樣板。

工作成績的取得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在工作中盡到自己的責任,做到一名員工應該做的工作。但組織上卻給了我很多榮譽。20xx年享受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並先後榮獲省五一勞動獎章、首屆“哈爾濱大工匠”“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今後我將繼續發揮好勞模的示範帶頭作用,弘揚傳承好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站在新的起點上,帶領我的團隊,堅定信念,主動應對各種挑戰,立足崗位,爭創一流業績,在推動哈爾濱振興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充分展現產業工人的時代風采。

篇二:勞模代表座談會發言稿

當選省勞動模範,我感到十分榮幸和自豪。這是對我個人和對中國航發東安的充分肯定,同時也賦予了我們更大的責任。振興國家航空發動機產業,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是我們國有企業的光榮使命。我將把這份榮譽化為鞭策和激勵我們更好地獻身航空、振興航空發動機事業的動力。

堅持政治引領,做到守土有責。作為國有大型企業的黨委書記,我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政治理念,團結黨委一班人,充分發揮黨委各職能部門的作用,不斷創新黨建工作思路和方式,切實推動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向縱深發展。幾年來,我利用各類會議對黨員幹部講授專題黨課、進行形勢任務教育達20餘次,親自主持起草、修訂黨務文件約30份,對基層幹部進行廉潔教育談話達百餘人。

堅持創新驅動,做到後勁有力。近年來,國家大力發展航空工業以及航空發動機產業,尤其是在成立中國航發、實施“兩機”重大專項背景下,公司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一是明晰戰略。通過認真審視企業發展環境,我與班子成員一道重新確定了公司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力爭做大做優做強,適應後續發展需求。同時對組織機構以及生產佈局進行了優化和調整,提升了組織整體運轉效率。二是搶抓“兩機”。20xx年,中國航發啟動“兩機”重大專項論證工作,這是支撐公司未來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我積極組織相關部門與各總師單位進行對接,結合公司在輕型航空動力、航空機械傳動系統領域積累的專業優勢,以及在鑄造、熱表處理、機匣加工、齒輪加工等方面的技術優勢,積極組織開展項目申報,多次到各總師單位進行洽談、協調,公司最終參與了80%以上的項目。

堅持苦練內功,做到百花齊放。一是強化管理。從20xx年開始,公司就開展了以“提高效率,提升質量,釋放產能,增加效益”為主題的“精益東安”專項工程。五年來,精益理念深入人心,公司整體運行效率顯著提升,其中人均產值由20xx年的41.26萬元提升至20xx年的61.58萬元,生產效率由851工時/人提升至1304工時/人。成本費用同口徑年均降低3000萬元以上。二是注重質量。我們時刻強調質量是公司發展的“紅線”,不斷優化質量管理流程,健全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先後推行了WZ16項目經驗推廣、“科研產品減少超差,批產產品杜絕超差”、產品防護和清潔度控制、製造狀態管理等工作,公司廢品損失率、批產產品超差品率、科研產品超差品率已由20xx年的3.95%、0.13%、1.02%分別降至20xx年的2.66%、0.001%、0.14%。公司也因此獲得了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提名獎。三是做優人才。我們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暢通各類人員職業發展通道,全面加強三支人才隊伍體系化建設,特別是我們十分注重技術工人素質提升工作。近幾年,通過工會組織,大力開展了勞動競賽、技術創新、名師帶高徒、技能培訓等活動,廣大職工的技能素質和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目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人員達1166人,本科及以上學歷人員達1700餘人。去年,技術工人王英武分別被評為首屆“哈爾濱市十大工匠”和首屆“黑龍江省十大工匠”。

堅持融入中心,做到和諧發展。我們利用多種平台大力弘揚“嚴謹、高效、團結、創新”的文化精神,並使這種精神深深地內化於廣大幹部職工的心中,外化於實實在在的行動上。同時,本着“企業發展、職工富裕”的原則,我們推動實施了住房分配貨幣化政策,調增了新員工購房補貼金額,推行了青年職工購房專項基金,加大了職工體檢力度,實行了取暖費明補和職工用餐補助,建立了職工活動中心等多項民生工程,並使職工年人均收入由20xx年的7.4萬元增長至20xx年的9.1萬元,極大地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五年來,公司的軍品生產能力翻了一番,有效履行了航空報國的神聖使命。20xx年,公司的營業收入較20xx年增長了1.7倍,利潤較20xx年增長了2.7倍,在中國航發對22家直屬單位經營業績考核排名中位列第一名。公司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單位、全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我個人也先後獲得多項榮譽。

航空發動機產業是國家的戰略性產業,是世界大國博弈的高端平台。中國航發的型號研製工作,關注程度之高、期望心情之切、指示要求之多,前所未有。今後,我將帶領中國航發東安全體幹部職工,緊緊把握好國家實施“兩機”重大專項、大力發展航空發動機事業的歷史機遇,專注於核心優勢技術和核心製造流程的優化升級,深入推進產品專業化調整,培育核心戰略供應商,逐步打造“小核心、大協作”的產業發展格局,在獻身國防軍工事業和振興地方經濟的建設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