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白衣戰士》評課稿

今天有幸聆聽了《永遠的白衣戰士》一課,課堂上老師引領着學生一次次朗讀課文,一次次走進文本,葉欣高大的人格形象一點點在學生心中樹立,學生的情感一點點被點燃,最後燃滿整個課堂。這真是一堂值得我們學習的好課。

《永遠的白衣戰士》評課稿

今天我將以“課堂因獨特的感悟而精彩”為題目,來評這一課。

一、讀書質疑——未成曲調先有情

教學一開始老師給學生八個詞語,讓學生用上這八個詞語説説也是從事的是怎樣的工作,學生通過説回顧了一遍課文,鍛鍊的文章主要內容的概括能力。因為非典已經是過去時,加上那個時候學生只有一年級,他們的經歷決定他們對於這篇課文一定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於是老師就提出了一箇中心問題“這篇文章很長,你有哪些句子不理解?”學生在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的基礎上,一下子就提出了八個問題: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來這句話我不明白;文中為什麼用死神這個詞語;什麼叫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為什麼説葉欣是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為什麼用奪這個詞;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句話我不懂;葉欣已經去世了,為什麼留給人們的還是永恆的微笑;葉欣平時那麼關心同事,後來為什麼要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

問題提得一個比一個精彩,都是學生初讀課文後的感悟,雖然學生的問題問得有點散,但是這些疑問正是這篇課文學習的重點難點,貌似節外生枝的提問,將為課堂從此岸通向彼岸架設更為經濟的橋樑。老師沒有及時告訴學生為題的答案,而是告訴學生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這些問題可以通過讀書找到答案。讓學生能夠帶着問題學習課文。

二、朗讀文本——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朱熹在《朱子讀書法》中曾言,讀書始讀未知有疑,中則節節有疑,過了一番之後,疑漸漸解。這正是告訴我們,讀書非常重要。縱觀全課,老師對學生的朗讀知指導也是令我十分敬佩的。

老師以學生提出的問題為引領,帶着學生一次次閲讀文本,走進文本。老師從學習課文的中心句“高風險,高強度,高效率,葉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回來”為抓手,先讓學生理解死神在文中就是指非典型肺炎,然後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在非典時期的所見所聞,學生説要打針,戴口罩,天天要消毒……他們知道這是從回答中可以看出學生知道這是一種傳染病,但是這種傳染病究竟可怕到什麼程度,他們的瞭解是浮於文本表面的。老師追問非典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病,課文是怎樣介紹的。學生朗讀課文後一下子從課文的2、3、4、5、6小節中找到了相關的語句,學生通過尋找、朗讀這些句子,深深明白了這是一種機器可怕的疾病,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為後文理解野心的無私奉獻奠定了紮實的認知基礎,感悟基礎,情感基礎。

在對文本的朗讀中,老師適時地評價和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幫助了學生理解問題,加深了對文本的解讀。如在理解為什麼把葉欣比作是永不疲倦的機器。老師讓學生朗讀課文“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牀搖高,讓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檢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個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脱離了危險。”老師指名一位學生朗讀,但是讀得平淡無味,這是老師讓同學們給他一點提示。學生説省略號讀的停頓應該常一些,因為葉欣這時候要做很多事情;有的學生説前面寫葉欣做準備工作的句子要讀得快一點,這樣能夠看出工作很緊張;説道這時老師及時給與評價,這裏與其説是在搶救病人,不如説是在戰爭;這時候學生又説,後面工作了兩小時、終於要讀得慢一點,因為兩小時是很漫長的,兩小時很不容易。看似不經意的師生互動點評,其實是在相互交流對話中解讀文本,與文本進行心與心的對話,葉欣從事搶救工作的艱辛,危險被學生在點評中參透了。這時老師又請剛才讀得平平淡淡的學生來朗讀,那種味道一下子就讀出來了。

在朗讀中及時引導學生進行想像補白也是這堂課畫龍點睛的一筆。學生明白了葉欣工作的艱辛,老師就問學生她累嗎,當然累呀,學生們從課文中找到句子“葉欣拖着疲憊的身軀”老師讓學生朗讀這個句子後想想會看到一副怎樣的畫面。學生有的説看見阿姨累極了,有的説葉欣快倒下了,有的説她累得都快走不動路了……在想像中學生一點點感悟到葉欣全心全意為病人着想的犧牲大無畏精神。葉欣平時對待同時非常和善,但是面對非典病情,她卻把同時聲色俱厲據之門外,因為她已經作出了真情無悔的決定。老師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葉欣,把文章中她換成我來朗讀,這一讀,真是讀到葉欣的心裏面了,學生和文本似乎融合成一體,葉欣高大的人物形象一點點在他們心中樹立,課堂一開始的八個疑問也在朗讀中被一點點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