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材料的積累

也談寫作材料的積累 李業

寫作材料的積累

近讀《應用寫作》1987年第6期刊登安保春君所寫的《寫作材料的積累》一文受到啟迪,在此也談點淺見,以求教於名家。

材料是寫作的基礎,沒有材料寫不成文章。然而,寫成一篇文章,需要很多的材料,那麼多的材料究竟從哪裏來呢?秦牧曾説:一個作家應有三個倉庫,一是羣眾,一是生活,一是書本。他的話,給寫作材料的積累準確地指明瞭三條根本途徑;即到羣眾中去取材;在生活實踐中聚材;從書本知識裏集材。這的確是經驗之談。

一、到羣眾中去取材

勞動羣眾中藴藏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材料,我們作文章,寫文件,搞創作都離不開勞動羣眾。我國古代著名的農業科學技術著作,西漢的《汜勝之書》、北魏的《齊民要術》、元代王禎的《農書》、明代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都是勞動人民農業生產經驗的結晶;我國古代的藥物典籍《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也是在集中了勞動人民長期同疾病鬥爭的經驗基礎上寫成的。不朽之作我國古代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如屈原的《離騷》、《九歌》等,直接取材於勞動人民創造的神話傳説;《水滸》、《三國演義》、《西遊記》等都是在民間口頭文學基礎上加工整理創作而成的。可以説,離開勞動羣眾,再高明的思想家、科學家、藝術家都將一事無成,任何精神文化創作活動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北京晚報》1982年11月128——發表的訪名作家馬烽的通訊《筆端常含泥土香》中説:“馬烽在五十年代就當過汾陽縣委書記,他和農民一起吃玉茭,睡破廟,也象農民一樣絞盡腦汁地想辦法,引水源,同青年們甩開膀子修水庫,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發掘生活的底藴,這就是《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的創作背景。馬烽同農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常有些農民同他相處一段後,還不知道他是作家,但過後當接到馬烽寄來的書,他們一看才知道自己被寫進了書裏,只是更改了姓名。正是由於馬烽放下架子,作羣眾的一員,他才積累了豐富的寫作材料,創作出了許多深受羣眾歡迎的文藝作品,成為人民羣眾愛戴的作家。

二、在生活中聚材

文章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只有長期地體驗、深入地思考生活,點點滴滴地積累生活材料,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來。劉心武説:“提出一個‘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重大‘社會問題’,需要對社會生活進行長期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比如我寫的《班主任》,那其實是從我全部教師生活的總積累中提煉出來的,凝聚着我對生活的長期乃至是痛苦的思考。”劉心武從自己的寫作實踐中,體會到在自己生活中認真思考、探索、點點滴滴地積累生活材料的重要性,這確是是難得的經驗之談。

楊幹華也曾談過這方面的經驗教訓。他説:“過去,我忽略的,正是它們,老是埋怨自己沒有機緣碰上轟天動地的事件,在生活中守株待兔,致令生活撲面而來,擦肩而過,自己還不知道呢。”他還説:“……這個幹部凡是外出住招待所、入飯店,為什麼不象許多人在臨別之時而卻在第一個晚上就鄭重其事地寫‘感謝信’呢?原來,也要得到以後一連幾天更殷勤熱情地接待啊!……我蠻有興趣地把它們記在小本子上。撫案思考,它們的表現力還真可以,好象也印證了恩格斯的話,不但表現了‘做什麼’,而且顯示着‘怎樣做’。儘管一鱗之爪,雞零狗碎,積累多了,人物形象也就會逐漸完成。”

這段話生動地告訴我們:深入到生活中去,認真觀察體驗,積累材料,撫案思索,生活就能為我們所用。搞創作是這樣,寫文章,寫文件也是這樣,沒有生活就沒有材料,沒有材料便沒有文章,沒有文件,沒有方針、政策。這對我們搞伏案工作的同志是很有啟發意義的。

三、從書本里集材

個人的生活時空畢竟是有限的。親身體驗、調查採訪固然重要,但不可能事事經歷,還必須間接地從書籍檔案、報紙雜誌中搜集材料。許多著名的作家和學者,他們的文章之所以博大精深,不僅因為他們有着極其豐富的實踐經驗,也因為他們博覽羣書,從書本中獲得了豐富的材料。我們黨和國家的政策文件,之所以深得民心和獲得成功,也不僅是我們黨和國家的領導者以及祕書人員有着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成功經驗,同時,也因為他們有效地借鑑了歷史檔案資料。

當然,要佔有豐富的寫作材料,只識聚材之途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切實注意聚材的方法和態度。

積累材料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搞調查、記日記、剪報刊、做卡片、編索引等都是聚材的有效辦法。至於態度,毛澤東同志説:“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看來,要獲得大量的有用材料,確非一件易事。許多著名的作家、學者和祕書人員的經驗表明,要真正積累好寫作材料不僅要識途,而且要得法。同時,還必須注意下面三點:

一要吃得苦,持得久。聚材是點點滴滴、曠日持久的事,必須有吃得苦的精神和持之以恆的毅力。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心血來潮就腳手並用,“高燒”一退便煙消雲散。真正能佔有豐富材料的人,應該具有“踏破鐵鞋”的決心,“砂裏掏金”的毅力,“打破沙鍋問(紋)到底”的韌勁和“三顧茅蘆”的精神。

二要記得勤,收得全。做到思全局,勤記錄,常整理。所謂“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就是説不僅要多思,而且要勤記。做到:眼勤多看,耳勤多聽,腿勤多跑,手勤多記,腦勤多思。材料是有系統性的,記,不是隻記一些破碎不全的事實,而是要記全,記系統,不僅要記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的過程,而且還要記當時自己心理引起的情緒和思考出來的道理。否則,時過境遷,自己就會忘記,使材料成為無用之材。

三要聚得多,聚得精。老舍説:“先收集材料,越多越好。”即不管是現實的,歷史的;正面的,反面的;面上的,點上的;直接的,間接的都要,所謂時不分古今,地不分中外,人不分尊卑,質不分正反,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一百行字的文章,最少要有一千行字的材料,不然,就只能有什麼就寫什麼,使文章失之浮淺。然而,收集材料不能精華糟粕兼收幷蓄,聚材應聚有用之材,“要把浮材全部去掉”,要多而精。文章大家韓愈關於聚材的十六個字,正確處理了多與精的關係,他説:貪多務得,細大不捐,聚收並篇,待用無遺。大意是説:收集材料時要求多,待到多時要整理,經過整理的材料,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