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精選13篇)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誰都會背上那麼三兩句,可其中做人的道理卻要用一生去體驗。人出生時,原本純潔善良,只是後天的修養不同,才出現了百態人生。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才悟出了“心之變,德之變,德之變,行不同,行不同,果相異”的道理。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精選13篇)

縱使世態炎涼,但要心存感動;縱使淡漠無助,但要有信仰支撐。因為這個世上不僅僅只有堅冰和烈火,也不僅僅只有冷漠和笑顏,更重要的是它有無數顆熱情跳動的心。大地因為有了萬物才生機昂然,大海因為有了波濤才洶湧澎湃。如果每個人都懷揣感恩之心,這世間就多了温暖少了冷漠,如果每顆心都有信仰,希望才會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幼不學,老何為。”感恩的心、信仰的心要從小培養,記得我們國小時,雖沒讀過《三字經》,但是老師和父母用點點滴滴的平凡舉動讓我們明白了要關愛他人。我生活在航空城,在樸實的環境中逐漸懂得了“孝於親,所當執”。那時,只要突然下雨,我和小夥伴們都會帶上雨傘,結伴去工廠的大門口等待父母們下班,馬路兩旁,黃黃的油布傘像一顆顆磨菇綻放在雨地裏,給父母們帶來感動。如今,獨生子女很少會想到關心父母,把長輩們的愛當成了理所當然,這是不是人性教育的一種缺失呢?!《三字經》説得好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小鳥因為有了天空才會展翅飛翔,小草因為有了雨露才會欣欣向榮。人的學習不光是數理化,最根本的是學做人的道理。伴着愛成長固然重要,但懂得愛、付出愛是人性的光輝所在,正所謂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從國小會愛,長大了才會愛祖國、愛工作、愛事業、愛社會,才會用一顆真切的心、一份飽滿的愛去裝扮一個奼紫嫣紅的世界。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2

起初讀《三字經》只不過覺得很順口,很好背誦。但每次爸爸教我讀《三字經》的時候總是板着個臉,很嚴肅的樣子,像老師在輔導我,我就猜到爸爸可能另有用意。果然不出我所料,當我念得滾瓜爛熟時,爸爸便給我講解每一句的含義。“香九齡,能温席”,黃香九歲的時候,就知道天冷時幫父親暖牀……

爸爸講到這,我就在心裏暗暗盤算,黃香能幫父親暖牀,那我也能幫爸爸、媽媽暖牀。我早早的就偷偷溜進房間,幫爸爸、媽媽暖牀,一開始我把腳伸進被窩,結果被凍得“啊”的一聲,趕緊把腳縮了回來。我心想:冷死我了,但我一定要説話算數!要給爸爸、媽媽一個驚喜。於是我硬着頭皮鑽進被窩,不知不覺的牀暖和起來了,我趕忙叫爸爸、媽媽來休息了,當他們得知我主動幫他們暖牀後,都感動得誇我懂事了。

現在我一邊背誦《三字經》一邊想它的含義,這樣既牢記了《三字經》的詞句,又能知道《三字經》在生活中對我成長的指導意義,《三字經》已經是我生活中的小老師了,以後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三字經》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雖然多玩一會兒能滿足我貪玩的慾望,但多讀會兒書就能學到更多的知識。只要合理的利用時間,我的學習一定會越來越好。

謝謝媽媽送給我一本這麼好的書,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從現在開始我要多多的瞭解《三字經》中指導我們健康成長的道理和故事,讓自己走上正確的成長道路。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3

我們上國小的時候,校園發給我們一本《三字經》。我打開一看,就讀了起來。但是不管我怎樣讀就是不懂裏面的意思,之後經過老師的講解,我這才明白《三字經》中的意思。從那以後,我就越來越喜歡讀這本書了。因為它告訴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這些大道理令我深受感觸。“幼不學,老何為”呢?所以我們此刻要勤奮學習、刻苦鑽研。“人不學,不知義”的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懂得道理。讀書時,務必懂得“學則智,不學愚,有不滿,則進步”……

書上還有“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這兩句已成為我的座右銘,它的意思是:勤奮好學的人務必事業有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我常用這兩句告誡自己:抓緊眼前的光陰,好好的學習。我也常想起這樣一個故事:李白從小聰明,但不喜歡學習。一天,他逃學去玩時,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李白問:“老奶奶,您磨鐵杵做什麼呀?”老奶奶説:“我要把它磨成繡花針。”李白疑惑地又問:“這麼粗的鐵杵能磨成針嗎?”老奶奶説:“只要我每一天不停地磨,鐵杵務必能磨成針。”李白聽了,後悔自己貪玩而浪費了讀書時間。從此,李白立志努力讀書,之後成為大詩人。李白的故事教育我學習要勤奮,要持之以恆。經過讀《三字經》我明白了:學習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而不是讓別人去為你努力。學習是需要有耐心的,總有一天你會從那裏面脱穎而出。

讀了《三字經》後,我更喜歡這本書了,因為我還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比如説:“做人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做人要厚道,尊敬父母,有意志力和奮鬥力,要有高尚情操等好的品質。

《三字經》真是我的好老師、好朋友!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4

五百年詩詞之沉澱,三千年歷史之光陰,傳承儒家之文化,在如今喧囂世間,如一彎清泉,淨姝心之空靈。

兩千年前的愛情在田園牧歌裏生根發芽。不妨當個手搖木鐸的采詩官,奔走於千頃沃野,彎下腰,採摘着屬於自己的快樂、憂傷,生活的每一個片段,不加修飾,都能吟出動人的樂章。沒有直白的文字,對不起《詩經》原初的情感衝動,沒有含蓄的表達,難以讓《詩經》的愛情委婉動人。本書以清新的筆調優遊於《詩經》的田野中,採擷兩千年前田園牧歌裏的快樂與甜美,那裏有純真無邪的愛情,直抵人心的男女相思,回到《詩經》,找回自然的和美與生活的快樂。

初夏的清晨,陽光明亮而柔麗地從樹葉間輕盈落下,碎碎地鋪滿翻開的《詩經》書頁裏,異常美好。這種美好於心底滋長蔓延,纏繞到窗外聳立的梧桐樹上。在這個夏天,梧桐這種《詩經》中就有的遠古植物,在和風中落下清涼的樹蔭。

年少時候,覺得《詩經》就是一部愛情的詩歌,漢、溱、洧、淇之水,透徹清涼,我欲淌之;蕙、蘭、芷、蘅之花,招展美麗,我欲採之。在優美繁密的詩句中穿梭,遙望先古河流兩岸的男女,他們的歡笑與淚水,幸福與怨恨的愛情故事,讓人動容。

《詩經》中那麼多的愛情真摯而生活化,沒有呼喊着偉大與高遠,但那些樸實無華的句子,讓人回味無窮。《關雎》中君子對窈窕淑女的熱切追求;《漢廣》中男子對遊女的盼望與留戀;《擊鼓》裏流傳千載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還有《木瓜》裏不分貴賤的真愛饋贈,都是凡人真實的戀情,字裏行間,樸素之美盡現。

愛情之外,還有那個時代的勞作與智慧。伴隨墜落的星辰,先民們耕種、狩獵、祭祀、園藝、婚嫁等,這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詩經》就是那個時代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詩經》的言辭是一幅幅質樸淡雅的國畫中最美的註腳。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瀰漫芳香的田園,或是那叢叢纖塵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樸的意藴。《詩經》的藝術形象,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裏。

應該感謝《詩經》這部詩歌總集。在高樓大廈燈火通明的現代社會中,當我們開卷深讀《詩經》,一下子就回到了星點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過三千年的漫長時光,我們依然可以感觸到先秦諸民的生活。阡陌盡頭的那個古樸小村,有雞鳴狗吠,也有男女談情説愛的身影,在水一方的“伊人”,逾牆的“仲子”,貽我彤管的“靜女”。戰事來了,便有了建功立業的豪情與馳騁沙場的雄姿,綿長的黑夜給思婦留下望穿秋水的悲涼,那一個個翹首盼望君歸的故事在遙遠的年代成為夢中的期許。

《詩經》中的男女是幸運的,他們生活在最樸素的地方。推門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與河流讓人心曠神怡。這片廣闊的精神天地瀰漫着清香,和風習習,人們採摘着植物,採摘着屬於自己的快樂、憂傷與希望。生活的每一個片段都能夠唱出歌來,成為歌謠,也許這就是最高境界的詩歌,不加修飾,卻吟出最純粹的旋律。於是那些手搖木鐸的采詩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間,步行於美妙的大自然,聆聽純美的歌聲,執筆飛速記下每一個音符。

《詩經》這部記載着周朝到春秋時期長達五百多年歲月的詩歌總集,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而至,滿載着遠古意藴,裊裊娜娜地走來。遠古的和風拂過心靈,感受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在喧囂的世界裏,滌盪出清澈的樂感。

中國是詩歌的國度,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詩詞總是以其獨特的力量打動着我們心靈深處最感人的琴絃。而詩詞最永恆的生命力不是那些華美的辭藻、絢爛的景緻,而是沉吟至今仍不褪色的情感。如果時間的跨度也要徵税,那麼詩經樂府中“清養的純愛”,唐詩宋詞裏“公然的感情”,魏晉駢文中的人生心事,滲透古卷,撲面而來時,我們首先要交出大把大把的“心税”,才能換回詩詞中最真摯的生命感悟。“閲讀大中國”系列從內到外,莫不“蓄意征服”當下小資和都市白領的心思。柔美的文風,個性化的情感解讀,清新優雅的封面,時尚的版式,精緻的彩插無不俘獲着讀者們亢奮的閲讀慾望。筆鋒所及,王侯將相達官顯貴的私人生活,百姓市井才子佳人的情感糾葛,一一融化在字裏行間。這裏,關乎他年風月、關乎人生風流,關乎幸福的過去式。悠遊於最美的詩詞,在詩詞中開釋心靈,靜享當下的愉悦。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5

《三字經》中的一些句子是從古代儒家經典中演化而來的,它囊括了多方面的內容,較好的表達出中國古代傳統教育思想的精華。有關於為人的句子“首孝悌,次見聞;父子親,夫婦順……”有關於教子的句子“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有關於歷史的句子“無滅金,絕宋世;蒞中國,兼戎狄……”

讀了《三字經》,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最後一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看到這裏,我就想到了唐代詩人李白,小時候他親眼看到一位老婦人,把一根鐵棒磨成繡花針。因此,他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的道理。從此刻苦學習,最終成為家喻户曉的大詩人。我還想到了匡衡鑿壁偷光的故事,車胤如囊螢,如映雪的故事······

總之,讀《三字經》讓我受益匪淺,“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讓我知道了明責任,負責任才能為國家做貢獻;“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讓我明白了勤能補拙的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首孝悌,次見聞”讓我知道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欣喜之餘,我也編了一段《三字經》:三字經,千字文,內容廣,知識博。華夏子,千古誦,增智慧,陶情操。

大家都知道《三字經》這本書。它是一本我們小朋友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文學著作。在這本書中,象唱歌一樣的《三字經》竟然變成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看了《三字經》,我有很多的收穫。

在《三字經》中最讓我受啟發的是“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和“勤有功,戲無益。”這兩句。它説得是一個人小時候不好好讀書,這是不應該的,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所成,遊手好閒,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古人都知道要從小勤奮努力學習,而我們處在現在這麼好的學習環境中,不愁吃、不愁穿,卻不懂得好好珍惜,想想自己,學習一點也不用心,態度也不認真,作業馬馬虎虎經常出錯,字還寫得很難看,真是太不應該了。

在《三字經》中還有一個故事讓我非常感動。故事講的是一個叫黃香的小女孩,她九歲就知道要孝順父母,夏天用扇子為父母驅蚊子,冬天用自己的身體給父母暖被褥。黃香小小的年紀就這麼懂事,我比黃香大一歲,可在家裏,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點也不幫家長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所以我要向黃香學習,做一個懂事孝順的好孩子。

《三字經》中還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它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好學生、好孩子,我愛讀《三字經》。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6

《三字經》是一本極富哲學的書,其中濃縮了天文、地理、人格、宇宙星體和金、木、水、火、土之間的五行相剋,知識量極大。

在閲讀時,我遇到了困難,當然是理解上的問題。其首篇,我認為是講人格的,因為一開始就説“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一句講的是每個孩子剛生下來,內心都是善良的,習性很像,但因大人,習慣差的很遠。這裏才十二個字,卻藴含了大道理。

在此篇章中,相信“孔融讓梨”這一段在大家心裏印象很深。因為小孔融四歲就懂得謙讓,懂得照顧比自己小的人,把大梨讓給他們,也懂得體諒比自己年長的人,也把大梨讓給他們。而自己卻吃最小的一個梨。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這一小段,説明了最重要的並不是知識,而是孝道,做到孝之後,再增長見識,去認真學習數字、文字。

雖然只有一小段,但富含的這裏卻很多。我以後還要認真品讀《三字經》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7

生日的時候,媽媽送給我一本新書——《三字經》。這本書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圖文並茂,寓意深刻。有時我一連看上幾小時,連家裏人叫我吃飯都不願意放下書。

新學期開始的時候,不少同學都購買了“點讀機”,我也很想有一台。但是我讀到《三字經》中“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時就想起了晉朝的車胤和孫康。他們小時候都因為家貧,學習時沒有燈來照明,一個去捉螢火蟲放入紗袋裏當燈來看書,一個藉着大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都沒有因為條件很差而放棄對學習的'追求。他們的學習精神感動了我,也提醒了我:學習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其他東西都不重要。我沒有向媽媽提出要買“點讀機”。後來是媽媽作為生日禮物送給了我一台,我才有了一台“點讀機”。

上學期,我因為要參加班上的團會當小主持人,又要參加唱歌、講故事、繪畫比賽,還要堅持語、數、英課的學習,時間不夠用,我很苦惱。這時我想起了《三字經》上的“如負薪”的朱買臣,“如掛角”的李密,他們能在砍柴和放牛時科學地利用時間學習,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合理地安排好學習和各種活動的時間。我把各種活動的準備都安排在各科作業完成後的休息間隙進行,終於學習和活動兩不誤,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啊,一本薄薄的《三字經》告訴了我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一定要“幼而學,壯而行。”把它當作我一輩子的良師益友。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8

滿篇似乎是細密的敍述,似乎充滿了一些小小的不滿,小小的責備,卻又隱約透着那些不易察覺到的,細小的懷念。

“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牀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餘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麼熱。推她呢,不動;叫她呢,也不聞。‘長媽媽生得那麼胖,一定很怕熱罷?晚上的睡相,怕不見得很好罷?……’母親聽到我多回訴苦之後,曾經這樣地問過她。我也知道這意思是要她多給我一些空席。她不開口。但到夜裏,我熱得醒來的時候,卻仍然看見滿牀擺着一個‘大’字,一條臂膊還擱在我的頸子上。我想,這實在是無法可想了。”

一句“我實在不大佩服她”引出了長媽媽的瑣碎與“不良”睡姿,長媽媽確乎是個鄉野隨便的婦人。“大”字的睡姿,心也是大大的。

長媽媽信神,重運氣。在那個年代,冥冥中的神靈或許是唯一的一種安慰,一種寄託,一種慶幸。

“她常常對我講‘長毛’。她之所謂‘長毛’者,不但洪秀全軍,似乎連後來一切土匪強盜都在內,但除卻革命黨,因為那時還沒有。她説得長毛非常可怕,他們的話就聽不懂。我那時似乎倒並不怕,因為我覺得這些事和我毫不相干的,我不是一個門房。但她大概也即覺到了,説道:‘象你似的小孩子,長毛也要擄的,擄去做小長毛。還有好看的姑娘,也要擄。’ ‘那麼,你是不要緊的。’我以為她一定最安全了,既不做門房,又不是小孩子,也生得不好看,況且頸子上還有許多炙瘡疤。‘那裏的話?!’她嚴肅地説。‘我們就沒有用處?我們也要被擄去。城外有兵來攻的時候,長毛就叫我們脱下褲子,一排一排地站在城牆上,外面的大炮就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長媽媽就這樣調侃似的敍説了那段紛亂的生活,一切的屈辱與恐懼。”

迅哥兒迷起了《山海經》,卻求告無門,便告訴了長媽媽—— “過了十多天,或者一個月罷,我還記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後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藍布衫回來了,一見面,就將一包書遞給我,高興地説道:‘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趕緊去接過來,打開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謀害隱鼠的怨恨,從此完全消滅了。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書的模樣,到現在還在眼前。可是從還在眼前的模樣來説,卻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紙張很黃;圖象也很壞,甚至於幾乎全用直線湊合,連動物的眼睛也都是長方形的。但那時是我最為心愛的寶書,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鏚而舞’的刑天。”

長媽媽竟這樣細細記着一個孩子説的話,而且為他達成了小小的心願。“偉大的神力”説到底,就是愛。

“我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辭了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罷。我終於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經歷;僅知道有一個過繼的兒子,她大約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其實從整篇細細地敍述中,我真的可以感受到迅哥兒對她的回憶就像翻開古老的相片,也許有些舊舊的,捲了邊的記憶,也許會有些塵封已久的氣息撲面而來,然而那相片上的記憶裏的人不會走形,那是深深刻在腦海裏的,不會被時間隨意捏碎。他的敍述的口吻裏是滿滿的,暖暖的,似乎可以感受到那麼一點點的小小的依賴的味道。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感覺,我無法確定這是不是隻是我的一相情願的錯覺。相信它不是。

可是我確定,《山海經》不僅是迅哥兒最為心愛的寶書,它就像一扇門打開在迅哥兒的眼前,裏面是個美好又悲傷、充斥着幻想和現實的世界。而這世界的基石,就是愛。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9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記得5歲的時候,媽媽就開始教我讀三字經並要求我背出來了,那時的我因為覺得簡單,讀起來還朗朗上口,所以作為一種樂趣來唱讀的,但並不知道其中含義。

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日積月累,我漸漸知道了三字經裏有着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是説人應該首先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其次才是增長見識,學習知識。讀着這些內容,我不禁感到一陣陣臉紅。我是爺爺奶奶的長孫子,所以爺爺奶奶比較寵愛我,只要我開口,要什麼就有什麼,所以我一直以為父母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從來沒有想到要為他們做些什麼。因為我比較貪玩,還迷上了看電視,玩遊戲……,每當父母要求我去學習、複習功課時,我都會感覺他們好過分,在剝奪我的快樂童年,我還會為此和他們大吵大鬧,亂髮脾氣!想到這些,我真是無地自容啊!明白“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的意思後我才深深懂得,我以前的想法是多麼的自私,今後,我要改變自己,多體諒爸爸媽媽,多為他們着想,儘量少讓他們為我操心。我還要自覺地幫媽媽分擔家務,讓她少操勞,多點時間休息!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還有很多,時間還很長,不必這麼累這麼認真地學習,現在快樂才是最重要的,可以留着一些知識以後慢慢學。現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錯過一次就少一次,甚至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年少的時候不學習,到老了就沒有什麼作為。學習就如行舟,不進則退。所以我們不能為了玩而停下學習的腳步。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如果一味貪圖快樂,就會無心學習,長大後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能充實我們的頭腦,能讓我們知書達理……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勤有功,戲無益”不就告訴我們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穫,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的人是一定會後悔的嗎!

《三字經》的內容包羅萬象,它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在這樣的經典詩文中,我的心靈受到一次次的洗滌。在這些精煉短小的語句中,讓我明辨是非,學會感恩,懂得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10

《山海經》約成書於4000年前,作者原為夏禹、伯益。全書分為《山經》、《海經》兩大類,共18卷,3.1萬字。書中寫了各種奇形怪狀、擁有超人神通的奇靈異獸450多個,內容有地理、歷史、植物、動物、礦物、醫藥、鬼神、祭神祭祀、氏族部落等很多方面。我之所以這麼喜歡《山海經》這本書,是因為裏的怪物很奇怪,有的怪物可以治病,有的怪物一出現會發生天災,有的怪物名字就是自己的叫聲。最奇怪的是在我心中印象比較好的西王母竟然是長相像人,卻長有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齒,善於長嘯,篷頭亂髮,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其中還有2種奇異的動物讓我難忘:何羅魚——它住在一座譙明山上。譙水就是從這座山裏發源。它長着十個身子,卻只有一個腦袋,它發出的聲音就像狗叫,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可以治好癰腫病。化蛇——陽水發源於中部的陽山。陽水中有很多化蛇,它長着人一樣的面孔,豺一樣的身子,還有一對鳥一樣的翅膀,並且能像蛇一樣爬行。它發出的聲音如同人的呵斥聲。少開口發音,這種動物很少開口發音。一旦發音就會招來滔天的洪水。縱然你的想象力在豐富,你看到《山海經》中描述的景象、動物你還是會大吃一驚。展現於你面前的,是一個奇異花草、猛獸妖物遍佈的神奇地方:招搖山上有多姿的桂樹與美麗的玉石;吃上一口祝餘,帶上一株迷谷,你可以踏上不迷路、不飢餓得旅途;小心即翼山上那些蝮蟲和怪蛇,還有什麼狸力,可不是你家的小豬,叫聲像狗,不要惹他。許多聽也沒聽過的山名、水名、樹名,尤其是那些名字奇特的妖怪,都讓人驚奇。説來是神化,但先人怎能將其記錄的如此生動形象,不免讓人產生對於另一個世界的聯想。

讀完這本書讓我感覺到了中華悠久的歷史。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11

在誦讀課上,老師給我們讀了《三字經》,我就喜歡上了這本書,我覺得它太有趣了,每句話都只有三個字,讀起來朗朗上口。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請媽媽陪着我,再一次津津有味地讀完了這本書,並且懂得了其中的含義。原來《三字經》裏面包含了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經典故事,它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做事和學習的`方法等等。

《三字經》中“香九齡,能温席;融四歲,能讓梨”,講的是黃香九歲就知道孝順父母,冬天把被窩捂熱後再請父母睡;而孔融年僅四歲,就懂得尊敬兄長,把大梨讓給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讀到這裏,我就想起自己一直以來都在家裏做小皇帝、小霸王,爸爸媽媽把什麼最好的都給我,我卻覺得理所當然,還一不順心就哇哇大哭威脅他們。想到這,我的臉又紅又燙,心裏真慚愧啊!

有一次,我自己定了計劃,每天自覺地練兩頁字,剛開始幾天都是工工整整地寫,慢慢地就沒有耐心了,寫出來的字好像在跳舞,正自欺欺人地想着:“兩頁太多了吧,要不還是改練一頁好了!”這時,我讀到了《三字經》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通過寫一塊沒有雕琢的玉石,如果沒有長年累月的細琢,是不能成為一塊美玉的,教育我們人也是這樣,要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學習,堅持不懈,最終才能成功。我也應該學習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啊!

《三字經》教了我們善、惡、學、孝、禮、儀,我每天都要背誦它,還可以不時地提醒自己呢!

讓我們人人都讀懂《三字經》,把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傳承一代又一代!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12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使我很感悟。

《三字經》是一本以三個字為文的教育古書。《三字經》自宋朝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曆史,可謂家喻户曉,膾炙人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説等,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此書作者是宋代人王應麟。初着傳説為宋朝王應麟,明、清兩代人(如清初康熙年間王相與清末大學問家章太炎)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

《三字經》這書精確講到如何尊重他人、熱愛學習和勞動、尊老愛幼等良好行為,能使我們國小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拿什麼來説,就説我家樓下的小峯吧!以前他並不愛好學習,調皮、任性……可在一年級的一天,我發覺他改變了許多。我聽他媽媽講,原來是那本《三字經》的功勞呀!就在前幾天,小峯媽媽給小峯買了一本《字經》,小峯可愛看極了。天天捧着那書,看呀、讀呀。他不光看,還學裏面的內容呢!小峯媽媽下班回來,小峯就倒來了熱茶,還給媽媽拿來了拖鞋。由此,我肯定的認為《三字經》這書是個“大功臣”。

我讀了這書,深深地感覺到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很值得我們傳授給下一代的子子孫孫。讓我們好好的學習這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吧。讓我們成為講禮貌、愛學習、愛勞動、尊老愛幼的好學生。

三字經閲讀心得體會感悟 篇13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背誦《三字經》給我聽,它是我接觸我最早的經典誦讀書。

一開始,媽媽只要有空就在我身邊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並沒要求我也跟着學,後來聽的多了,我也就慢慢會背了,從一開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揚”,再到“弟於長,宜先知。”。再後來我就經常和媽媽一起配合背,有時候是一起背,有時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媽媽就對後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來越喜歡背《三字經》了。

媽媽看我背得越來越多,就開始給我講《三字經》的故事,像《孟母三遷》呀,《孔融讓梨》呀,我都特別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聽聽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決心要做個尊老愛幼,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已經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能自己藉助拼音讀《三字經》、看《三字經》故事了。一有空閒我就把《三字經》從頭來一遍,那些經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夥伴之間炫耀的資本。課間的我,身邊總有很多“崇拜者”圍在身邊,那是我的同學在用羨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經》、聽我講《三字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