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

阿富汗是一個會被人們淡忘的國家,關於的新聞基本都跟戰爭有關,屬於他們的似乎永遠都是不平和。但看到《燦爛千陽》這部小説還是蠻震撼的。是書中的時間的讓我震撼,將近20__年,離我們這麼近,但卻像不屬於我們80後時代的中國,甚至能夠導致於中國的清朝時代。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5篇)

第一次看卡勒德.胡塞尼的小説,是經某人推薦的《追風箏的人》,看後還是挺震撼的,兩個小男孩之間的純真友誼,以及阿米爾為自我的那次懦弱一輩子的良心不安,以及一向追逐自我內心救贖。《追風箏的人》高潮和轉折點應當是哈桑被侮辱那次,總體而言,整體小説還是趨於平淡細膩的發展的。

《燦爛千陽》給我的衝擊遠比《追風箏的人》強多了,它描述的完全是一部完全是一部杯具,兩個女人的杯具,不是三個人,不,或許是那時整個阿富汗婦女的杯具。有時想想我們總抱怨現代的社會不好,但我們慶幸我們所在的時代,這個中國,它是和平的。至少大多數的我們不用擔心温飽問題,不用擔心隨時而至的炮火取走我們的生命。在必須程度上,我們能夠經過途徑捍衞我們正當的權益。

小説一開頭,就渲染一個女人的杯具,娜娜,但比起她的女兒瑪麗亞姆和萊拉,她還是幸運的吧!至少她有自由,那個時代,讓一個女人爭取權利,不現實,尤其是一個本就地位低下的女人。瑪麗亞姆14歲被逼嫁人,一生無子女,她自認為這是她害死娜娜該有的報應。整部小説,我認為最杯具就是瑪麗亞姆,萊拉受過教育,至少她的思想一向是自由的,但瑪麗亞姆從來都是逆來順受。是不是一個女人太善良就是意味着被傷害,所以我覺得一個女孩子還是潑辣點好,太温柔遷順,到最終自我都麻木了,女人首先要學會的就是愛自我。

萊拉這個主角是我比較喜歡的,她敢愛敢恨,在那麼一個環境,她應當算是個勇敢的女人了。看到最終,明白塔裏克並沒有死,一切可是是個杯具,她浪費那麼多的青春。可是小説對於她的結局還是完滿的。也讓我們看到了阿富汗的期望。

這部小説以女性的視角展開的,女權問題我覺得是每一個國家一個時期的必然問題,在中國對於女權現狀可是説欣慰,但不是完美。我不敢想象上個世紀阿富汗還處於那麼一個封閉的情景,總覺得他們戰火不斷,但思想其他應當跟我們處於同一水平線,果然是自我視野狹窄了。

在我心裏,一個完美的女人,應當有自我獨立的思想,獨立的經濟本事,有一個尊重自我,尊重自我夢想的愛人,一個完整的家庭。有強大的包容性,但原則問題從不退縮。為這個目標好好努力。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2

《燦爛千陽》以兩個女人的`一生作為主線,講述了在動亂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讓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裏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慘命運。

萊拉是幸運的,從小在開明的父親呵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隨着房子被擊中父母離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卻又被希拉德設下的圈套誤以為塔裏克已經死去。她想逃跑,但意外發現自己有了塔裏克的孩子,為了這個孩子她違心地嫁給了希拉德。但是經歷了種.種磨難她最終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與塔裏克還有孩子們在一起。

瑪麗雅姆作為一個“哈拉米”(私生子)從出生便註定了一生的不幸,從那麼期盼父親的到來到去找父親結果被遠嫁到遙遠的地方,離開了家,母親因為她的出走而自殺,希拉德是個殘暴專橫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萊拉。曾經與母親娜娜在房頂看月亮,在樹下看落葉,在河邊釣魚的日子只能是美麗的回憶,快樂只屬於過去。最終,她選擇自己一人承受殺人的懲罰不肯與萊拉共同離去。

命運讓萊拉與瑪麗雅姆相識,並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從最初的敵視到後來的親密如母女一般,萊拉在瑪麗雅姆的幫助下(與希拉德對打中打死了他)脱離了苦海,而瑪麗雅姆卻被執行了死刑。但是瑪麗雅姆在最後是平靜淡然的離去,她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得到了萊拉與萊拉孩子真心的愛,她用自己的最後力氣幫助了她們,她覺得自己這麼做是值得的。而當萊拉回到瑪麗雅姆生活的小村莊,見到了瑪麗雅姆生前喜愛的毛拉之孫,並打開了瑪的父親留給她的東西與信,萊拉哭了,瑪麗雅姆的父親扎裏勒的懺悔與道歉來得太晚了,一切都成為了遲到的愛。

《燦爛千陽》引領着我用眼、用心去領略這個國家的風景、人物、事件,沒有機會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書發揮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這個井底之蛙能夠讀到並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經歷過的體驗。也許我還是不能更深刻的領會書中的內涵,還是無法想象那裏的人們的生活狀況,對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膚淺的認知,但是,這已然為我打開了一扇窗,看到更廣闊的世界與更紛繁複雜的命運。

初看《燦爛千陽》的名字,我錯以為應該是輕鬆快樂的故事,當翻開書,一頁頁一字字地認真讀過之後,便發現我真是大錯特錯了,雖然作者為這兩個故事設置了還算不錯的結局,但其中間的波折、痛苦、欺騙、暴力、水深火熱卻更讓我記憶深刻。不知道燦爛的千陽是否能夠最終照耀在他們身上,不知道風箏是否最終能夠快樂地飄揚,只有祝福、只有祈盼。當經歷瞭如此創傷的人們重新看見燦爛的太陽與舞動的風箏,那將是一幅更加美好與幸福的景象吧。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我的心縈繞着淡淡的憂傷。

我明白這是看了《燦爛千陽》後的影響。

很久沒有這麼迫不及待看書的感覺了。在書店看到簡單的書評和介紹我就買了卡勒德·胡賽尼的這兩本《追風箏的人》和《燦爛千陽》。我很想了解阿富汗或者説伊拉克也行他們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女人們,那些可憐的女人。

昨晚早早洗了澡就坐在牀上看了。我只看了兩章。在剛看兩頁時我就深深地牽掛着那個叫瑪利亞姆的小女孩的命運,看到她小時候和父親一齊時的天真、單純和極度的幸福,我在想象那童話般的場景時心裏卻是隱隱地痛,為她將來可能的悲慘命運。

果然,她的美麗的肥皂泡破裂了,她最最最崇敬的父親是個膽小鬼、偽君子,她自我並不是父親心裏的小寶貝而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她勇敢地獨自尋找父親的行為導致視她為唯一支柱的母親的自殺身亡;她在父親家裏短短地寄人籬下的生活沒多久就被父親和他的妻子們許配給了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而她才十五歲;當妻子們張羅着説服她答應婚事時她還那麼抱着一線期望,期望她偉大的父親會挺身而出保護她反對婚事,可是坐在旁邊的父親除了痛苦的沉默沒有任何表示,甚至最終應對眼淚汪汪的女兒的祈求,他只説了一句“你別逼我,親愛的瑪利亞姆”。高大的泰山轟然倒下,美麗的肥皂泡徹底破裂。

我捨不得往下看,就像擁有一件珍貴的寶貝一樣想慢慢地欣賞;又迫不及待地想明白結果,忍不住往後翻了兩頁後又趕緊回來,生怕明白了結果會影響自我看書的情緒。

還有要説的話。

我一般不喜歡看__的小説(我指的是小説,而不是故事。小説是有靈魂有思想的,而故事沒有),以前並不明白原因。之後以為是因為自我從來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化,不喜歡中國傳統文化的那種對人的禁錮,那種壓抑;以為是因為此刻的中國人很少能靜下心來寫一些真正的發自內心的東西。直到有一天,偶然在朋友桌上看到一本摩羅寫的散文,其中提到中國的作家普遍缺乏一種人文關懷,一種悲天憫人的大愛,所以中國的很多小説不乏細緻、刻骨、深刻,可是總是有一種骨子裏的冷漠。於

是我明白,我不喜歡中國小説的真實原因就是這個,那種刻骨的冷漠,那種劊子手般揭示陰暗的冷漠,讓我每次看完都很不舒服。而俄羅斯的、歐洲的包括《燦爛千陽》的作者卡勒德·胡賽尼,他們的作品雖然也有描述底層民眾的苦難,可是我卻能感受作者的那種發自心底的悲憫,那種情不自禁的對筆下主人公的温暖情懷。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合上這本書,心境十分沉重。《燦爛千陽》給我們呈現了一幅泯滅人性的畫卷。

在那不可饒恕的年代,人類的靈魂正在受到無情的鞭撻;在那戰火紛飛的地方,平平淡淡也成為了一種奢侈;在那陰霾籠罩的土地上,無數的吶喊被湮沒在歷史的洪流中。

本書的主人公成為了阿富汗人民的縮影,從她們的身上我們感受到了對生活的絕望以及在大環境下的麻木。退無可退的她們在尋求不到任何幫忙的時候,她們選擇的欣然理解。瑪利亞姆從小就揹負着私生女的罵名,所以她選擇向生活低下了頭。其實在她很小的時候,小得還無法理解“哈拉米”的時候,她也以往有過夢想,有過追求,有過對完美生活的期望。但由於生活環境的扭曲,導致她的一生成為了一個杯具:從小被爸爸拋棄,媽媽因抵擋不了壓力而選擇自殺,自我又被爸爸的女人安排嫁給一箇中年男人。

對於這一切,她的抵抗都發生在她的想象中。當她回到生活時,現實還是現實,不會有任何改變。瑪利亞姆為了救萊拉、塔裏克以及她們的孩子而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就在瑪利亞姆人生即將走向終點的時候,她心中雖燃起了許多期望,但閉上雙眼,她感到從未有過的平靜。

她從出生,沒人認同她。但在她死之前,她是帶着滿滿的愛與認同而離開。她覺得這是人生中最完美的時刻!應對法官的判決——死刑,她也欣然理解,甚至她在臨死前認同了自我存在的不合法性,認為判決死刑是一種合法的結局。瑪利亞姆的一生都在服從他人的命令,直到臨死的時候她也服從了她一生中的最終一個命令:把頭低下。

本書的另一位主人公萊拉在戰火中失去了雙親,並與自我親梅竹馬的愛人——塔裏克失去了聯繫。在不懷好意的希拉德的精心設計下萊拉相信了塔裏克已經死於戰火。當時精疲力盡的她又發現自我懷了塔裏克的孩子,萬般無奈之下萊拉選擇嫁給了將近50歲的希拉德,與瑪利亞姆共事一夫。兩位主人公從最初的敵對到相互瞭解,又到成為知心的朋友。

由於彼此的遭遇都十分可憐,無形之中她們走到了一齊,成為了心心相惜的忘年交。兩人在希拉德的家庭暴力之下相互扶持,最終瑪利亞姆為了救在希拉德拳頭之下的萊拉而下定決心做出了自我一生中的唯一一次的反抗——殺死了希拉德。在瑪利亞姆的幫忙下,萊拉找到了自我一向嚮往的生活。但最終她沒有甘於平淡的生活而選擇回到首都喀布爾,為自我故鄉的重建奉獻自我的一份力量。帶着滿滿的期望而非滿身的仇怨繼續活下去。這是愛她的親人與她所愛的親人願意看到的最好的結局!

當親情、友情、感情與家庭都成為奢侈品的時候,唯有一服軀殼的我們行走在自我人生的道路上,還有什麼意義可言?我們就如同禽獸一般,沒有了思想,沒有了夢想,沒有了之所以成為人的理由!

也許在當代社會中,阿富汗的婦女已經習慣於被壓迫,習慣於服從一切命令,習慣於認同自我的低賤。卡勒德胡塞尼筆下的人物一味忍受,但絕望與微弱的期望並存着。有一些沒有放棄自我人生追求的勇敢的婦女在推動着阿富汗婦女完美明天的到來!只要給她們一點支持,我相信她們必須會創造奇蹟!

陰霾終究會過去。在撥開層層雲霧之後,我們會發現屬於阿富汗人民的那一千個燦爛的太陽!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去年寒假在家讀完了《追風箏的人》,現在讀完了《燦爛千陽》,感覺兩個故事都令人震撼,讓人深思。我想,沒有什麼能比戰爭更加給人帶來深重的災難。戰爭的勝利遠遠比不上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的悲痛。或許我們會在各種電影的感染下,對英雄充滿敬佩和嚮往,但是,真正面臨和經歷過戰爭的人相比,電影描述的任不夠真實。戰爭所帶來的創傷又是何等的深重啊。沒有食物,疾病蔓延,殘疾,死亡,冷酷,兇暴,陰險……

隨戰爭一起滋長。能避免戰亂,實屬不容易。人的貪婪和野心無時無刻不不助燃着戰火。戰爭中受苦的人,他們能活下來,是萬分艱難的。和平只有經歷戰爭的人再懂得其珍貴。

在讀《燦爛千陽》過程中,深刻地意識到人性在災難面前則會盡顯,求生的本能會使人們幹出瘋狂的事來。世界越來越動盪,大國強國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質與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國人民的生命上。放眼望去,由戰爭,可以進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則和人性道德的共存。弱肉強食的同時又存在幫助弱者的力量。沒有這力量,人類與野獸的距離也就不明顯了。這力量的根源,是一種愛,我們可以謂之“博愛”。

我們可以自己問問自己,是否具有博愛之心。看完這兩本書,我先想到戰爭,隨後又考慮到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從災難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將人的本性在兩本書中一一展現。思考人性,又進一步想到了人類的前進道路。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類自我毀滅的方法,因為,不論多麼文明的國家,都會有從盛轉衰。人類的盛衰在於自己的認識。這是取決於人類整體而不是少數智慧者。

因此,我很想知道人類本身與戰爭的關係,以及人類自身與自己今後所面對的毀滅之間的關係。人類自身具有毀滅自我的性質,就是説,人類的毀滅很大程度上與自己的作為關係密切。但是,人類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沒有的特性,人類能反省,會改正,能學習,能吸取教訓,能有智慧的思考。我相信,人的好品質與惡性是有一樣強大的力量,能讓人存活下去。因為人類仍然有好的本性,能讓其獲得不可小視的力量,從而生存下去。

或許,人類會毀滅,但不會消失。人的惡劣行徑的確與日俱增,人人都是有自私的一面,使得人與人之間,存在矛盾。我想,要思考出這些東西的根本需要花很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我是很願意去思考,想弄明白宇宙,人,生物,以及世間的種.種奧妙。我知道,自己才疏學淺,這的確是事實,但我覺得,努力去試試,肯定會有點進展的。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思考一些難以解答的問題,或許能改變人的思想,起到好的引導,這也是有可能的。書籍還是很好的,這個時代,書籍所起的作用,沒有減少,而且,也有越來越多的其他形式的事物出現,讓人們的認知和理解有了增強和提高。我們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

越多的交流,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進步,可以改善人的思想,得到更多的智慧結晶。批評和包容,使我們更應該學習的品質。而現在,批評似乎多於包容,這需要平衡。和諧,是共存知道,但絕不是解決人類自身問題的良方,和諧能解決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問題,緩和人與人的矛盾,但不能真正完成指引的使命,但我們的確需要先做到和諧,這是必須做的。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我在語文課上學習了唐代詩人孟郊寫的《遊子吟》,被這首詩深深地感動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媽媽,媽媽養育我長大,每天風雨無阻地送我上學;絞盡腦汁地做我喜歡吃的菜;噓寒問暖地呵護着我……媽媽好比是一支蠟燭,總是燃燒自己,照亮着我,使我一直向前。媽媽好比是天上的太陽,總是温暖着我,讓我茁壯成長。

還記得那是一天中午,媽媽感冒在家休息。我出門前她千叮嚀萬囑咐讓我記得帶雨傘。我往窗外一瞧,心裏嘀咕着:天空萬里無雲,哪會下什麼雨?根本沒把媽媽的話放在心上,揹着書包上學了。在上最後一節課時,天空果真烏雲密佈,黑沉沉地壓下來,不一會兒就“嘩啦啦”下起傾盆大雨。糟了,媽媽肯定不知道我沒帶傘,怎麼辦呢?真是天公不作美,明知我沒帶傘,還下雨。整節課我心神不定,心裏面像有十五個吊桶——七上八下的,老師講的課我一句話也沒聽進去。

“丁零零……”放學了,雨依然下個不停,看着其它同學披着雨衣,遮着雨傘回家了,教室裏只剩下我一人,我整個人都癱軟了。俗話説:“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真後悔不聽媽媽的話。正在這時媽媽那熟悉的身影又出現在我的眼前,我高興地抱住媽媽,不解地問:“您怎麼知道我沒帶傘?”“你那犟脾氣,別人不知道,我還不知道?”媽媽微笑着説,卻止不住地咳嗽起來。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心想:都是我不好,害得生病的媽媽又要跑一趟……

媽媽,您跟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我哪裏需要您,您就會出現在哪裏。如果沒有您,我不會這樣快樂地學習;如果沒有您,我不會這麼幸福地成長。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多麼偉大,我怎麼能報答得完呢?但是,媽媽,我一定好好學習,用優異的成績來報答您對我的愛,因為我知道,這樣會讓您的臉上綻開欣慰的微笑。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7

不愛喝咖啡的人,説咖啡苦澀;愛喝咖啡的人,説咖啡香濃。同是一杯咖啡,為什麼會有兩種體會呢?吾曰:心境不同。

讀書亦如此。不愛讀書的人就如同不會品咖啡的人一樣,只知其苦,不知其樂。愛讀書的人則如同會品咖啡的人一樣,能品出其韻味,進入樂之境。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讀書樂之境呢?

首先,要忘記苦境。如果忘不了苦,那麼就無法在意義上體會到樂。當今的學生,大多説讀書苦。固然,考試與升學的壓力,扼殺了學生讀書的興趣;但學生不會從讀書中找到樂子,也是不爭的事實。古人讀書,大多搖頭晃腦,樂此不疲;今人讀書,大多愁眉苦臉,見書生厭。古今讀書之心境為何有如此之差異?不可否認的原因之一,就是當今的快節奏生活無法讓人靜下心來好好讀書。久而久之,看到書就心煩氣躁,但我認為,這絕對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們這批新新人類的“心境”出了問題。

心不淨(靜),則難成事。不是讀書苦,而是我們無法抑制那顆動盪不安的心。當今的豐富多彩的娛樂生活早已俘虜了我們的心。讀書與娛樂相比,讀書當然是苦的。此外,讀書之悲苦,是因為我們的心太嚮往俗世的功利。林語堂先生曾説:“讀書本旨湮沒於求名利之心中,可悲。”(見林語堂《論讀書》)讀書本是無功利的。帶着功利之心讀書,讀書還有趣嗎?還是林老説得好“讀書本是一種心靈的活動”(見林語堂《論讀書》)。因此,快樂讀書的前提就是安頓好那顆動盪不安的心。

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閲讀。唯有如此,讀書之樂境才會如那“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豁然開朗。我以為,讀書應該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用自己的眼睛來讀書,這是低級的閲讀。另一種就是用生命來讀書,這才是真正的讀書。也只有用生命來讀書的人,才算是真正會讀書的人,此時,讀書不是負擔生活,而是享受生活。

其實,暢遊書海,我們的生命才會視通萬里,思接千載,心遊萬仞,精騖八極。在書中,我們可以與自然對話,與社會對話,與大師對話;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們無所不去。在書中,我們會認識孔子和莊子,認識屈原和文天祥,認識了譚嗣同和*。在書中,我們可以瞭解荷馬與巴爾扎克,瞭解雨果與華茲華斯,瞭解了盧梭與康德。最重要的是,通過讀書,我們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思想得到了提升,甚至可以成為大師——沒有一個大師不是書滋潤出來的。

當然,讀書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半空墜”是常有的事情。如今的我們太怕考試分數低,太怕輸,太怕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神,太怕孤獨。我認為,分數大多與讀書無關,分數低絕不是因為書讀得太多,而是讀得太少。

如果,書是帆,良好的心境是風,那麼,讀書之樂便是那探險的遠航之船了。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今天老師把新課本發給了我們,我貪婪的讀着書上的每一篇課文,其中我最喜歡《草船借箭》這篇文章了。

這篇文章講的是:心胸狹窄的周瑜發現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處處高於自己,於是他一心想把諸葛亮置於死地,周瑜就想出一計,讓諸葛亮在十天之內造十萬支箭。但是,獨具慧眼的諸葛亮看出了周瑜的陰謀,不但滿口答應了他,還立下了軍令狀,三天之內保證就能造出十萬支箭。果然,諸葛亮在三天之內“借”了十萬支箭,當週瑜知道了諸葛亮的借箭詳情後,對他稱讚不已、自歎不如。

早就聽説諸葛亮是三國時期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今天讀了《草船借箭》這篇文章,我發現諸葛亮的確是一個多謀善斷、長於巧思的人。在這篇文章中,他順利地完成了周瑜交給他的任務,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推測第三天有大霧,實操君不知虛實,還不停地把船頭、船尾來回地調換,使兩邊的草人都插滿箭,他還知道第三天刮的是什麼風,使船順風順水,像飛一樣地行駛20多裏,讓曹軍追也來不及了……更重要的是他了解了魯肅和曹操的性格。他了解曹操做事有分寸,看不清虛實,不會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射些箭;他也瞭解魯肅是個老實、厚道的人,所以只把妙計跟魯肅説,不讓他告訴周瑜,要不然就借不到箭了……我讀完這篇文章心裏想:為什麼諸葛亮會這麼聰明呢?於是,我查了資料才得知:原來諸葛亮讀書與大多數人不一樣,他不是拘泥於一章一句,而是觀其大略。通過專心鑽研,他不但熟知天文地理,而且精通戰術兵法。

我們要向諸葛亮那樣專心鑽研,仔細思考,刻苦學習,更重要的是要向他那樣虛心,寬宏大量,心胸寬闊,用自己的智慧證實自己的成績,而不要像周瑜那樣心胸狹窄,高傲自大,只有這樣才能使自己早日成材,將來為祖國做出貢獻。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説來很慚愧,我一直沒讀懂《百年孤獨》,對它也沒有熱愛之情。但王浩百涼對《百年孤獨》的研讀遠在我之上。常言説:“要給學生一滴水,老師要有一桶水。”呵,今天正好相反,“學生擁有一桶水,而老師才有一滴水”。於是,今天語文課的講台屬於他,不屬於我。於是,“王老師”跟大家分享他的閲讀感受。

這個“王老師”做事可真認真,備課本上寫滿了心得體會,重新整理他的閲讀思路;更難得可貴的是,他還摘錄了一些作品裏的精彩片段,複印成講義發給同學們,頗有點大學教授的“範兒”。

登上講台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同學們,要走進這樣一個長篇小説,先得從心態開始調整,要帶着積極的態度與文字接觸,這樣才能讀懂文本;其次,他比較了不同的譯本,他認為不好的譯本會影響人的閲讀心情,好的譯本會更讓人容易走進作品;他手頭的譯本是范曄的譯本;第三,他拿中國作家餘華的《活着》來比較,讓同學們對《百年孤獨》多了一份親近感,因為很多同學看過《活着》。

有了這樣的鋪墊,大家對作品就有了情感上的接受。當進入故事情節的時候,“王老師”講述了作品較為經典的情節,概述了主要人物,分析了作品的主要特色……同學們時而哈哈大笑,時而低首讀書。

作品是《百年孤獨》,可講課者和聽課者都不孤獨。

值得一提的是,“王老師”還是講課的同學中板書最多的老師。不過,“辣”字一定讓大家印象深刻,我想。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近幾日,我有幸閲讀了《狼種》,真實感情交加,期間還流了幾次淚。

有一隻叫大灰的警犬,各個方面都很優秀,但因為出現了罕見的返祖現象,長得像一匹狼沒有人要,最後進入陽光馬戲團當大灰狼。大灰一出身就讓人討厭,到了馬戲團更備受煎熬。女主人不喜歡它,哈巴狗欺負它,最後還將大灰修剪了指甲,戴上了嘴罩,幾乎成了一條廢狗,一條訓練有加的警犬,無論何時何地,都必須嚴格的按主人的指令行事,即使主人打它,罵它,它都忍着,絕對服從主人的命令。

文中尤其讓我感動的是,馬戲團有一次演出後,有一個小女孩因為人太多沒有拿到花,哭了,大灰看見了,趕緊吊起一朵花走到小姑娘身邊想要給她花。小女孩看見大灰,先是一愣,但馬上明白了,剛要用手去拿,忽然小女孩身後出現了一雙手,並且大聲説:“怎麼回事,怎麼把狼給放出來,多麼危險。”女主人看見了馬上跑過來連聲向大人道歉,然後轉過身抽了大灰幾鞭,大灰忍辱負重地接下了幾鞭,從此以後,每天只要一演出完就在後台被吊起來。大灰屈服了,不過這個屈服不是和一般的狗一樣為了生存,而是責任,一種從心裏流露出來的責任,一個不管怎麼樣都必須服從主人地責任。讀到這裏我又哭了,為大灰的責任心。不管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場合,不管主人是善是惡,是對是錯,大灰都會幫助主人,這是一條好狗忠實的表現,是一條真正的狗應該做的。如果每一箇中國人都像大灰那麼由於責任心,那中國的經濟就一定比美國厲害。在人的一生當中,不管是在小時候還是在長大以後,都必須要有責任心,那麼老師就不會再去管班級裏的每一個人,學生不會再寫做作業……總統不會在治理祖國,使國家家破人亡,最後毀滅。責任心,你才會去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每一件小事。

主人抱着滿身是血的大灰,此時此刻我從心裏看到了大灰在笑……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我讀了錢鍾書的長篇小説《圍城》,讓我感覺頗多,在這裏我想這樣概括我的這些感受,如“婚姻圍城”,“職業圍城”,“心理圍城”和“人生圍城”等,這些都是人們都會討論的。首先我先介紹一下《圍城》的內容簡介。《圍城》講了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方鴻漸海外"遊學"數年,回國前花了幾十塊美金到一個愛爾蘭人處弄得一紙假文憑騙過父親與"岳父"。真才實學的蘇文紈喜歡他,而他喜歡美麗純真的唐曉芙,最後由於他與這對錶姐妹之間的種種誤會,暫且離開了上海,稀裏糊塗地與同在三閭大學教書的孫柔嘉結了婚。婚後,方鴻漸對一直喜歡蘇文紈的摯友趙辛楣説:"若是你真娶了蘇小姐,會覺得也不過爾爾。"這也算是他在婚姻城堡中的感悟吧。這以後和孫柔嘉又在婚姻的“圍城”裏,過着好像與外界隔絕的生活,因為好像生活中只有他們自己,他們將婚姻當做了一座圍城,想出來的和想進出的都很難。人生是圍城,婚姻是圍城。錢鍾書的小説《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錢鍾書先生將自己的語言天才併入極其淵博的知識,再添加上一些諷刺主義的幽默調料,以一書而定江山。

第一,是絕大多數人看了《圍城》之後的最大感受,那就是婚姻就是圍城。其實第一次看《圍城》的時候是同學推薦的,那時候我才19歲,看完之後也不太懂得故事的大致情節講了些什麼內容。現在再次翻閲此書,感覺有些不同了。主人公方鴻漸一個留洋的“海歸”博士生出身的他對唐小芙一往情深,但由於蘇的從中摻和,使得這段愛情宣佈破產。後來在教書過程中遇見了孫柔嘉,並最後與她結婚,但是婚後的生活並不很幸福。這樣一個故事如果發生在當代,也只能夠説明主人公的婚姻生活和經歷很不美滿和順暢。但在我看來,方鴻漸是一個很被動的男人,首先他在對於唐曉芙的愛情上就顯得很被動,如果説一個主動的人,如果説真心愛對方的話,就應該不用去管那些流言蜚語,但我們在生活中往往做不到這一點,就是因為我們太在乎別人是怎麼看的。雖然這樣的想法很單純,但是也很美好,為什麼我們會被那些惡意的話所中傷,為什麼我們不活的快樂一些,忘記過去的煩惱。

所以我們在婚姻愛情上應該主動出擊,男生尤其如此,女生也不必太過矜持,遇見喜歡的應該追到底為止。其次,我覺得婚姻是應該建立在兩個人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連最起碼的信任都沒有,我會覺得這樣的婚姻從一開始就是個錯誤,包括婚姻的前奏-----愛情也是一樣的,都應該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之上。唐小姐對於方鴻漸就應該信任,無論蘇小姐説了些什麼;方鴻漸和孫柔嘉也應該彼此信任,才不會對對方產生這麼大的誤會。另外,我覺得我們現在對於婚姻和愛情要求的過多了,其實愛情和婚姻都是最浪漫和最純真的東西。在浪漫的法國,十幾歲的孩子被問最多的是“你今天和女孩子説話了沒”,“你交女朋友了沒”,這好像在中國會覺得很不可思議,因為中國的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怎麼這麼樣都是被動的形成了太多的不成文的規矩,如在學校裏,特別是國中或者是高中,禁止學生談戀愛等等過激的行為。最近還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擇偶的標準,如“寶馬轎車加上豪宅”,“非富二代不嫁”,這些是物質上的要求,還有在相貌上的,學歷上的等等有太多的要求,其實這些都形成了我們現代社會中關於愛情和婚姻過“圍牆”,也正是由於有這些限制範圍的存在,才導致現在未婚人羣的驟增,這是我從《圍城》這本書中體會到的一點點淺薄的內容,暫且當做讀後感吧。

第二,《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彷彿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又説像“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裏的人想逃出來。”但如果僅僅侷限於婚姻來談“圍城”困境,顯然不是錢鍾書的本意。《圍城》並不僅僅是一部愛情小説。它的內容是多方面的,它的主題和象徵是多層次的。“圍城”困境是貫穿於人生各個層次的。後來方鴻漸又重提此事,並評論道:“我近來對人生萬事,都有這個感想。”這就是點題之筆。錢鍾書在全書安排了許多變奏,使得“圍城”的象徵意義超越婚姻層次,而形成多聲部的共鳴。《圍城》被很多人譽為現代的《儒林外史》,是因為錢鍾書在這部小説中淋漓盡致地諷刺了知識分子。這種諷刺基於時代的和人性的的原因,也基於錢鍾書個體的原因。這就讓我想起了這幾年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假文憑現象,説真的,我對於這件事感觸頗深,首先我們應該對這種現象的存在報以一種寬容的態度,因為當下的社會競爭實在太大,造成要想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都變得是一種“妄想”,巨大的壓力在這些人的身上,致使他們失去理智而去弄一些假文憑來矇混過關。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應該歸因於自身,一個人活着並不應該過於在注重那些虛浮的外在,而更應該注重自身內在的修養,自信是最吸引人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有信心,無論你在哪行哪業,都能夠乾得很精彩。這些內容扯得有些遠了,但是正是我的感受。作為一名當代的知識分子,我們更應該修正自身,而不總是將原因怪罪與外界。

第三.但《圍城》中的諷刺更多的是基於對人性的解剖。如李梅亭偷吃烤地瓜、陸子瀟以國防部、外交部信封唬人、范小姐用不通的英文假冒作者贈書給自己等等,又如結尾一章,方鴻漸與孫柔嘉吵架後,正回家想消釋柔嘉的怨氣,柔嘉剛才正向姑媽講鴻漸的不是,害怕已被鴻漸偷聽到,方鴻漸其實並沒聽到,只得擺空城計:“你心裏明白,不用我説。”結果柔嘉心虛之下,説“本來不是説給你聽的,誰教你偷聽?”這就無異承認了她在“背後糟蹋”方鴻漸,結果正準備向妻子低頭的方鴻漸和一心想給丈夫找個好工作的孫柔嘉竟然越吵越厲害,終於走向“不離而散”,不歡而散。我們捫心自問,做過這些事的似乎不止這些人,有時也包括自己。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中也是如此評論人們自身的人性缺陷。所以通過對此書的瞭解,我覺得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要想避免出現這些人性的弱點,就應該瞭解自己,正確的對待客觀環境。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現在的歷史書籍,因為大都太單調、太教條、太格式化。而《萬曆十五年》簡直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複雜、豐富。在現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發達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書讓學生樂於走進歷史,走進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養和底藴,去思考一些過去和未來。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際的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當時社會上離經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興起,四大名著問世。

歷史的悲劇源於我們的無知和少知,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在,有許多東西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禮為一切社會行為之規範,但道德卻不能代替法律,與此同時也並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拋棄。健全法制體系,提高道德修養中華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們自己手中。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非常有幸我讀到了李志敏博士的《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讀完整本書後,感覺自己收穫了很多,自己的心靈也重新得到了洗禮。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説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高爾基曾説過:“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裏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有着十分積極的意義。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當書到手時我懷着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後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後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説教,沒什麼實質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後,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瞭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

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隻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鬆實現,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於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於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説,而且運用了發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祕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麼,如何實現。現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後,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最後李博士認為: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理想,並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並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將自己的價值發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

當然,在現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實永遠存在着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調節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自己。

讀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實做好自己並不難。作為一名普通老師,工作經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經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所影響,開始經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麼悲悲慼慼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後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麼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麼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儘量把課上好,儘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又怎麼能不高興呢?

其實還是緣於“愛”,如果我們給學生多點,再多點的愛,對於他們的錯誤我們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責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們像成年人那麼懂事,師生關係會不會更和諧一點呢?在眾多的壓力與競爭下,要保持積極的心態,不論遇上什麼困難都不要氣餒,積極心態戰勝一切困難,一樣可以做到優秀。

多麼簡單多麼樸素的道理,為什麼我當初就沒想到呢,想想我們在工作學習中難免會與人產生摩擦,如果我們只盯着別人的錯誤,那麼只能讓矛盾越來越激化,但是我們如果想別人的優點,就會使我們很快的冰釋前嫌,問什麼同樣的問題發生在學生與老師的身上就這麼不可調和呢?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優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每當別人説起被莫名其妙冤枉之類的事時,《狼種》主人公大灰那悲慘的一生便會在我的腦海中閃過。在《狼種》這個故事裏,警犬大灰的忠誠,忍讓,善良,常常使我感動;而哈巴狗們虛榮,猖狂,邪惡,又讓我無比厭惡。

故事發生在警犬學校裏一隻名叫“大灰”的優秀警犬身上。由於它長得極其像狼,被送進了馬戲團,扮演節目《智斗大灰狼》中討厭的大灰狼。人們對狼的偏見,導致忠誠善良的大灰在馬戲團中受盡了欺凌,恥辱,以及心靈上的虐待。有一次,《智斗大灰狼》節目組應邀去雲南表演。途中,他們受到了雲豹夫婦的襲擊,在這次戰鬥中,大灰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生命,捍衞了節目組的安全。

讀了這個故事,誰不會為大灰所受的冤枉而歎息呢?它一隻多麼正直的警犬呀!不管從實力上還是從品德上講,大灰都是理應受到最佳待遇的。可是,“好人有好報”的俗語卻在它臨死前的最後一分鐘才生效。哎,可憐的大灰,一生受盡了委屈!

大灰的故事使我想起了一隻母豺狗,這隻母豺狗的命運和大灰雷同,也和大灰一樣,有着金子般的心。它是一個邊疆村民的寵物,漂亮,忠誠,英勇,順從,聽覺、嗅覺都很靈敏,比同村沒一條狗比得上它。可由於它是豺狗,全村的村民都不喜歡它,被欺負,嘲弄也就成了母豺狗的家常便飯。可悲慘的是,它最後竟然莫名其妙地被村民們套上了罪名,竟然死在了村民的大棒下!真是可憐。但其實,在我們身邊,不少人的一生也挺悲慘:因為出身於名聲敗壞的'家庭而被人冤枉,歧視,就算有實力,也找不到好的工作,更沒有完整的家庭,已步入晚年了,卻還未能退休,人生悲催。

燦爛千陽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雷聲隆隆,暴雨嘩嘩,望着窗外大雨傾盆的情景,我翻開了高爾基的《海燕》:“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捲集着烏雲,在烏雲和大海之間,海蜒像黑色的閃電在高傲的飛翔。”真是神來之筆,勾畫出惡劣的環境以及海燕面對暴風雨毫不在意的畫面,深深地刻畫在我的心裏。

暴風雨就要來了,這微小的海燕怎麼還不歸巢?它想要幹什麼呢?我繼續讀下去,原來海燕是一種十分勇敢的海鳥。它,這隻暴風雨中的勇敢者面對暴風雨從不畏懼,總是像箭一般飛翔在憤怒的大海上。看哪,海鷗在呻吟,企鵝在躲藏,海鴨在躲避,它們都是享受不了戰鬥的快樂,只有海燕在吶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短短的一句話,是那麼充滿激情,充滿信心和力量。

鳥兒嚮往蔚藍的天空,魚兒嚮往無邊無際的大海,花兒草兒嚮往綠油油的草原,在海上飛翔的海燕嚮往暴風雨的磨練。一身黑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巧妙的勾勒出活潑機靈的海燕。

海燕生存在大海上,經歷了無數次磨練和暴風雨的洗禮,它的意志更加堅強。每當海面上波濤洶湧時,每當天空中下起傾盆大雨、電閃雷鳴時,它依然在大海上飛行,勇敢無畏,不像有些動物,一遇到風雨就躲藏到平靜的地方,不敢面對生活中的困難。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現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家庭環境都有了改善。我們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爸爸媽媽都十分寵愛我們,把我們一個個當成“小皇帝、小公主”。我們都是温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其實,父母這樣的寵愛反而成了溺愛,讓我們一個個都成了長不大的孩子,永遠依賴在爸爸媽媽的懷抱裏。爸爸媽媽放手吧!人生這條充滿坎坷的道路,需要讓我們自己去面對眼前的困難,克服眼前的困難吧!

“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這是《海燕》這篇文章給我的啟發。我們應該像勇敢的海燕一樣不能像膽小怕事的企鵝一樣,遇到困難就退縮。我們要學習海燕的精神,做一個勇敢、堅強、自信的國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