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精選17篇)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

第一次讀《水滸傳》還是在二年級的時候。那時的我,一直覺得一百單八將的區別太大,天傷星武松的性格十分正直、豪爽,而母夜叉孫二孃和菜園子張清一開始卻是以開黑店為生,真是相差甚遠。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精選17篇)

再讀《水滸傳》,我卻有了不同的感想與覺悟,在我認為,宋江已不是原來奔放正義的“將及時雨”;在我心裏,他已變成了一個會裝假的梁山泊壞老大。就拿第一百回來説吧!皇帝賜予宋江了毒酒,可宋公明卻要李逵和他一起死,真是罪大惡極!可以説,宋江到了最後算是兇相畢露了!

再説李逵,他卻是十分耿直,忠誠。宋江給了他十兩銀子,他便終日跟隨“宋哥哥”,説他此生只聽“神行太保”和宋公明的話,説明“黑旋風”的性格多麼愚忠。

讀完《水滸傳》,我既感受到了梁山好漢們勇猛,更加敬佩一百單八將的正義,也歎息他們身上的一些缺點。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2

最近,我瘋狂迷上了《水滸傳》這本書。

我只要一有空就拿着《水滸傳》看,上廁所、吃飯的時候也要拿着音響聽水滸傳的故事。因為,裏面梁山泊的好漢所做的英勇事蹟實在讓我驚歎不已。

他們曾經為了救宋江而在江洲劫了法場,他們曾在高唐州為了救柴進而玫打高唐州,他們還曾打青州、鬧華山。留下了數也數不盡的英雄事蹟。

在這本水滸傳裏,我最喜歡大刀關勝。因為他是關羽的後代(我也很喜歡關羽),而且他武藝高強。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高俅,因為他是一個無賴,又是一個破落户,還靠溜鬚拍馬當上了太尉。我看他只能死路一條,因為他是豬狗不如的人。

看,這就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朋友們,你們也喜歡看嗎?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3

這個暑假,我讀完了《水滸傳》。《水滸傳》中的好漢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

《水滸傳》講得是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起義反抗朝廷的事。南宋時期,朝廷腐敗,官壓百姓。引得無數英雄好漢投奔梁山泊。反抗貪官污吏,最後招安的事。其中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青面獸“楊志,“黑旋風”李逵……

宋江是梁山好漢的偉大領袖。他從小就出生於官府家庭,精明練達,喜好交結天下豪傑。為人仗義疏財,是“忠義兩全”的典範。宋江忠於朝廷,對抗遼兵,征戰方臘。但最後他被奸人所害,實在令人扼腕歎息呀!

在眾多梁山好漢中,我還比較喜歡武松。他在景陽岡上打老虎,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雪恨鴛鴦樓......可以體現出武松武藝高強,疾惡如仇,行俠仗義的特點。後來在梁山上成為第十四條好漢;在征戰方臘中作戰英勇,可以説武松是《水滸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勇士。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雪恨鴛鴦樓'這一章。但武松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武松也”。這是因為他不想連累其他人,讓官府有帳就衝他。大有一人做事一人當的風範。

讀完《水滸傳》,我深有感悟。那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最後雖然大部分犧牲了。但他們那不向惡勢力低頭,仗義疏財的精神仍永存在人們的心中。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4

《水滸傳》是一部鴻篇鉅製,它由元末明初的文學獎、小説家施耐庵花費畢生心血所創。當我讀完《水滸傳》時,已經深深被文中那“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的氣概所吸引。説實話,

誰是真英雄?晁蓋是真英雄。梁山聚義首當其衝,召集好漢一馬《水滸傳》中的108名將士,個個都是好漢。那麼,誰又是真英雄呢?當先。功勛卓著不論其勞,為攻濟州獻身於義。晁蓋的一生令人讚歎,即使在生命之火消耗貽盡之際,也不曾提起自己的豐功偉績。像晁蓋這樣無私奉獻、義不容辭的人,天底下有幾個?

誰是真英雄?宋江是真英雄。晁蓋歸西日夜啼哭,起身讓位不求富貴。人雖不俊胸懷壯志,彬彬有禮真正英雄。我打心底裏佩服宋江,因為他人如其名。他的雄心壯志,胸懷寬廣就像是滔滔江水,永世不絕。晁蓋死後,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召集了108位好漢豎起了替天行道的旗杆。這等功高蓋世,能不是英雄嗎?

誰是真英雄?花榮是真英雄。百步穿楊箭法真好,結拜兄長待人謙和。一杯雄酒壯大心膽,替天行道在所不惜。花榮不愧為小李廣,年紀雖輕,卻箭法一流,可謂是百發百中。他與宋江關係極好,一杯酒下肚,就是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如此重情重義,真是無人能比。活擒方臘,圍剿濟州,哪次遇到難題時,沒有他忙碌、焦急的身影?

是啊!樑上好漢替天行道!這本《水滸傳》感染着我,把我帶回了千年的明朝。我愛《水滸傳》!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5

讀了《水滸傳》後,我不禁對《水滸傳》裏的108個好漢起了敬佩之情。他們疾惡如仇,行俠丈義,懲惡揚善,為民造福。可恨皇帝暈庸無能,奸臣當道,100單8個好漢,死的死傷的傷走的走,108個,就只活着23個,讓我倍感惋惜。

我認為梁山好漢全栽在及時雨 宋江手上,因為宋江一直盼着朝廷招安,官軍多次來犯,他都手下留情多次放過高俅、楊戩等奸臣,皇帝招安不恭,他也恭恭敬敬,毫無怨言。破遼國無功,他也不説什麼,奸臣當道,陷害忠良,他也不進直言,最終也被用毒酒毒死。然而,黑旋風 李逵卻截然不同。他疾惡如仇,懲惡揚善。哪怕是宋江犯了法,他也馬上抬着斧子找宋江理論。朝廷招安出言不遜他怒扯招安黃傍舉拳就要揍史臣,雖説魯蟒,但也是打抱不平,恨朝廷出言不遜,小看梁山泊好漢。

但是梁山好漢們的做法在如今,早已死了N次了,所以我們還是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6

魯達,在《水滸傳》的眾多英雄中是一個有着鮮明特色的人物。

他有超羣的武藝和赫赫的軍功,又在權位極重的經略府中任提轄。憑這些,他本可以和當時的社會和睦相處,逍遙自在地做個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層人的階級地位和長期形成的可貴品格,決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現實挑戰。拳打鎮關西、大鬧桃花村、火燒瓦官寺、大鬧野豬林,直至奔上二龍山落草,是他所走過的生活道路;疾惡如仇、見義勇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徵。

《魯提轄拳打鎮關西》寫的便是他在生活道路上所做的第一個光彩照人的表演。

魯達長期闖蕩江湖,對社會上的壓迫和不平,懷有強烈的憤懣。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衝鋒陷陣,不畏刀槍;抗暴鬥惡,捨生忘死。他相貌粗惡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藝高而處事謹慎。他是水滸英雄人物中深受人們喜愛的一位。一奇在曲盡三拳之妙。拳打鎮關西不是劈頭蓋腦亂打,而是有選擇、有步驟地一拳打一個部位,很有節奏感。三拳的效果,全從鄭屠被打的不同部位所產生的不同感覺寫去:打鼻子,從嗅覺寫,鹹酸辣,不是滋味;打眼睛,從視覺寫,紅黑紫,頭暈目眩;打太陽穴,從聽覺寫,亂嗡嗡昏厥過去。就這樣通過一連串使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的形象比喻,使魯達三拳,各盡其妙,絕不雷同。二奇在點染出魯達的英雄性格。三拳不打在一處,顯示出他粗中有細,三拳就結果了鄭屠的狗命,足見他嫉惡如仇,下手很重。也正是這三拳,結束了他的“提轄”生涯,從此走上逃亡、出家落草的道路,最終上了梁山。

三奇在抒發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文中以調侃口吻暢寫三拳之下,開肉鋪的鄭屠,又開了油醬鋪、彩帛鋪,最終還做水陸道嘲超生“自己。讀罷之後,人們無不拍手稱快,為作者為英雄魯達熱情讚頌的強烈愛憎所感染。他慷慨大方,重義輕財。比如他請史進,贈金老。一聽説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邊帶來的五兩銀子全放在桌上,還向史進、李忠借錢來幫助他逃生。當李忠不爽利只摸出來二兩銀子時,便將這銀子丟還了他。他嫉惡如仇,見義勇為。這一點可算梁山泊英雄的共同特點。魯達拳打鎮關西這一段充分説明這一點。他性急如火,又心細如髮。如他聽到金老父女哭訴之後,不能忍受,馬上就要去打死鄭屠。但從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又是非常細心、周到的。從這裏也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點,如在酒樓聽到隔壁哭聲,”便把碟兒盞兒都丟在樓板上“.

他勇而有謀,膽大心細。他救金父女,不顧風險;戲耍鄭屠,不畏強暴;出逃避禍,頗有機智。這些都寫得很生動。魯達粗中帶細,與李逵粗而兼蠻、武松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7

這個暑假,我讀完了《水滸傳》。《水滸傳》中的好漢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

《水滸傳》講得是一百零八個梁山好漢起義反抗朝廷的事。南宋時期,朝廷腐敗,官壓百姓。引得無數英雄好漢投奔梁山泊。反抗貪官污吏,最後招安的事。其中的人物有:“及時雨”宋江,“青面獸”楊志,“黑旋風”李逵……

宋江是梁山好漢的偉大領袖。他從小就出生於官府家庭,精明練達,喜好交結天下豪傑。為人仗義疏財,是“忠義兩全”的典範。宋江忠於朝廷,對抗遼兵,征戰方臘。但最後他被奸人所害,實在令人扼腕歎息呀!

在眾多梁山好漢中,我還比較喜歡武松。他在景陽岡上打老虎,大鬧快活林,醉打蔣門神,雪濺鴛鴦樓……可以體現出武松武藝高強,疾惡如仇,行俠仗義的特點。後來在梁山上成為第十四條好漢;在征戰方臘中作戰英勇,可以説武松是《水滸傳》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勇士。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雪恨鴛鴦樓'這一章。但武松在牆上寫道:“殺人者武松也”。這是因為他不想連累其他人,讓官府有帳就衝他。大有一人做事一人當的風範。

讀完《水滸傳》,我深有感悟。那一百零八個英雄好漢最後雖然大部分犧牲了。但他們那不向惡勢力低頭,仗義疏財的精神仍永存在人們的心中。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8

這個暑假,我讀了四大名着裏《水滸傳》這一書,在這本書了,我結識了許多英雄好漢豹子頭林沖、及時雨宋江、行者武松、浪裏白條張順、黑旋風李逵、母夜叉孫二孃等,他們各有各的本領,看完書之後讓我明白了忠和義。

這本書中的個個人物都有忠,他們忠於朝廷,就像我們熱愛自己的祖國,他們劫富濟貧就像我們幫助我們不相識的人一樣,他們對於朋友和親人又是那麼盡心盡力,他們為了朋友可以不顧一切,這本書裏,幾乎個個故事都深深的體現他們對家人對朋友的忠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人民他們熱愛自己的國家,孝敬自己的父母,他們都有着這樣的精神,這一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假如我們生活中人人都有這種精神,這樣的話我們的社會會更加和諧。

還有義,他們每一位好漢都有正義感,他們為朋友赴湯蹈火,他們知道自己做什麼是對的,做什麼是錯的,在他們每一位英雄好漢當中人人都有正義感,我覺得我們更應該學習這本書中的正義。

但是最後梁山泊的好漢,有的走,有的死,因為是宋江讓梁山泊變成這樣的,真讓我想不到宋江為了自己的官位,卻拿自己梁山泊裏的個個英雄好漢的生命做賭注,假如他當初聽了李逵説的:“殺上東京,奪了鳥位”。也許下場不會這樣,梁山泊也不會四分五裂,死的死,走的走,這一切全是宋江為了自己的官位不聽從自己好朋友的話,最後的結局才會是這樣。

讀了這本書,讓我有許多想法,做人要有忠、要有義,不能為了自己的好卻傷害自己的朋友。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9

合上那本厚厚的書,抬起頭來,彷彿梁山就在眼前。我仰望那漆黑如墨的夜空,仰望那舟般的明月,仰望那夜空中遙不可及的108顆星......

歷史彷彿在眼前重現。

北宋末年,狼煙四起,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八方好漢,四海英雄,起義梁山,美名永傳。那梁山一百單八將,在宋江的帶領下,衝下梁山,廣納賢才,號召八方,想要推翻當時政權。一百單八將各盡其能,各顯神通。戰場上,他們披荊斬棘、所向披靡;生活中,他們情同手足,義字當頭。他們義無反顧,他們拋灑熱血。他們秉承着“天地不容奸黨”的信念勇往直前!他們創造了屬於他們的情義時代!現代社會早已不再是那個風雨飄搖、山河破碎的封建社會,而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新時代。不會再出現像這一百零八位英雄一樣的人物,但是他們的精神是我們現代人所需要的,所缺少的。

對國,忠義為先;對家,道義為前;對他人,信義當頭;對自身,正義在首。心在山東身在吳,漂洋過海漫嗟噓。

他日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

《水滸傳》的故事,早已終結,但關於“義”字的情分,才剛剛開始......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0

我喜歡的另一個梁山英雄就是黑旋風李逵,這是一個既可敬又可愛而結局又十分可悲的人物。

他孤身“江州劫法場”,營救因在潯陽樓醉題反詩而被抓處斬的宋江;他不信鬼神,為勸説公孫勝出山,竟然敢斧劈公孫勝的師傅,一位亦人亦神的羅真人;宋江每次出兵作戰,他都充當步兵先鋒,衝鋒陷陣;他對宋江敬重有加,卻在聽説宋江強搶民女時,不顧宋江的老大身份,敢於當面和宋江理個明白。當一心指望朝廷招安的宋江好不容易迎來了欽差光顧梁山時,他敢於“扯詔謗欽差”,公然宣稱:“大宋皇帝姓宋,我哥哥也姓宋,他做的皇帝,我哥哥也做的。”真是讓人肅然起敬。

李逵還非常的可愛。他生性粗魯,常常幹出一些令人諦笑皆非的事。例如,為了宋江能吃到鮮魚,竟不惜和一羣漁夫發生爭鬥,被“浪裏白條”張順誆到長江戲弄,被水淹的兩眼發白;看到別的頭領都紛紛接自己的家眷上梁山享福,想到自己年邁的瞎眼老母,十分難受,為了對老母盡孝,他不顧官府到處懸賞捉拿的危險,返回故鄉要把老母接上梁山享福。可惜的是因為一時疏忽,他的瞎眼老母不幸被猛虎吃了。為了給母親報仇,他一路搜尋,竟然在沂嶺把一窩大小四隻猛虎全數殺了。

可悲的是,他雖然造反堅決,但是因為對宋江愚忠,宋江自己喝了皇帝的毒酒後,害怕李逵再造反,就在臨死之前把皇帝送的有毒御酒轉送給李逵喝了。可惜李逵一代英豪,無端做了宋江的陪葬。

從李逵身上,我可以體會到他的心粗膽大、率直忠誠。但卻不能像他那樣,凡事不分青紅皂白由着自己的性子來。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要保持冷靜的頭腦,仔細思考,決不能蠻幹衝動。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1

泱泱華夏五千年,多少文化結晶碩果累累,放射出耀眼光芒。而“四大名着”更是瑰寶中的瑰寶。《水滸傳》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作為四大名着之一,她既沒有《紅樓夢》的精緻繁華、沒有《西遊記》的神奇有趣、也沒有《三國演義》的細膩豪邁,卻有着她自己的傳奇多彩。

《水滸》是我國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章回小説,是明清小説的典範。由施耐庵於元末明初創作,描寫了北宋年間官逼民反,梁山泊英雄聚眾起義的故事。在真正開始閲讀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本歌頌農民起義的小説,但讀過才知道,《水滸》竟是本“反面教材”!它竭力以唯心論的天命論解釋宋江的投降主義路線,歪曲農民革命。《毛主席語錄》曾指出:“《水滸》這本書,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讓人民都知道投降派。”魯迅也評論道:“一部《水滸》,説的很分明:因為不反對天子,所以大軍一到,便受招安,替國家打別的強盜——不‘替天行道’的強盜去了。終於是奴才。”這一番言語,批判的都是以及時雨宋江為首的地主階級投降派。宋江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忠臣孝子,是作者精心塑造的投降派的典型代表。他與高俅之間的鬥爭只是地主階級不同派別之間的鬥爭。他把晁蓋的聚義廳改成了忠義堂。“聚義”是團結英雄好漢們造封建地主階級的反;而“忠義”則重點在“忠”,是按照孔孟之道為鞏固封建統治效勞。這樣把梁山中的階級路線脱胎換骨,不僅擴大了梁山,也毀滅了梁山。

毛主席説,在階級社會中,一切文化或文學藝術,都是屬於一定的階級的。話雖這般,但比起《水滸》濃重的政治色彩,我更傾向於她的文學藝術性。這也正是這本書成功的地方——不僅有豐富的思想內容,還有成熟的寫作藝術。就比如説書中第十三回——“急先鋒東郭爭功,青面獸北京鬥武”中關於青面獸楊志與急先鋒索超比武時的精彩描寫。這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對楊志的外貌描寫:“頭戴一頂鋪霜耀日鑌鐵盔,上撒着一把青纓;身穿一副鈎嵌梅花榆葉甲,系一條紅絨打就勒甲絛,前後獸面掩心;上籠着一領白羅生色花袍,垂着條紫絨飛帶;腳蹬一雙黃皮襯底靴。一張皮靶弓,數根鑿子箭,手中挺着渾鐵點鋼槍。騎的是樑中書那匹火塊赤千里嘶風馬。”以及對索超坐騎的描述:“兩耳如同玉箸,雙睛凸似金鈴。色按庚辛,彷彿南山白額虎;毛堆膩粉,如同北海玉麒麟。衝得陣,跳得溪,負得重,走得遠,慣嘶風必是龍媒。勝如伍相梨花馬,賽過秦王白玉駒。”頻用比喻,細膩形象,將寶馬的炯炯有神凸顯得淋漓盡致。對楊志所騎之馬的描寫也毫不遜色:“鬃分火焰,尾擺朝霞,渾身亂掃胭脂,兩耳對攢紅葉。侵晨臨紫塞,馬蹄迸四點寒星;日暮轉沙堤,就地滾一團火塊。休言火德神駒,真乃壽亭赤兔。疑是南宮來猛獸,渾如北海出驪龍。”工整的對偶,形象的譬喻,用六個事物把那燦爛的紅描繪的躍然紙上,將良駿的神采奕奕彰顯得栩栩如生。絢爛的文筆讓人彷彿覺得一場精彩絕倫的比武就在眼前。正如書中所寫:“雖不知武藝如何,先見威風出眾。”

而作者成熟的寫作藝術還體現在對人物的形象刻畫上,水滸梁山一百單八將及其他各路英傑也好,小人也罷,無不個性鮮明,活靈活現,加之跌巖起伏的故事情節,全書一百二十回,內容繁多卻絲毫不亂井井有條,環環相扣引人入勝,不愧為“中國古典四大名着”之一。而這些也正是小説成功的重要因素。無論是“聚義”還是“忠義”,梁山泊的匾牌上一直少不了“義”,義字當頭正是水滸好漢們的統一特徵,也是他們令我感動的地方。就拿花和尚魯智深來説吧,他與林沖雖只有一面之緣,卻願意在林沖遭人暗算時拔刀相助,並一路上好生照顧且護送其至滄州附近,將薛霸二位公人“管教”得服服帖帖。這不正是“義”的體現嗎?在這一點上,楊志同樣也做得很好。在他一怒之下殺死潑皮破落户牛二之後,主動與路人一起上衙門投首。敢作敢當也是他身上的閃光點哪!哪怕是“投降派”宋江也是極推崇“義”的。水滸中個個好漢,哪個不是以義為自己終身的行動準則。而黑旋風李逵也正是因為對宋江的義而丟掉了性命。可見,義,有時候是需要用生命去做到的。

想當今社會,“義”是存活得越來越艱難了。遠的不説,就拿近幾年的一些事來看吧。各種各樣的“碰瓷”、老人家摔倒訛好心人、以及“小悦悦”事件等等,無不令人痛心!小的來説,這是個別人沒有很好的發揚中華傳統美德;大的來説,這是整個民族的道德與覺悟在急劇下滑!幸好,我們還有“託舉哥”周衝、“最美女教師”張麗莉、“最美媽媽”吳菊萍、還有郭明義、還有孟佩傑、鄭益龍還有……這種願以生命做到“義”的品格還沒完全消失。拯救民族之義,我們,還有希望,我們這一代,就是希望!

讀《水滸》,品大義。一本水滸,告訴我們要儘量減少政府腐敗,防止“高俅第二”的出現;告訴我們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告訴我們人生在世義字當頭,路見不平拔刀相助。然而,一本水滸,一本被盛讚為“委曲詳盡,曲脈貫通,《史記》而下,便是此書”的名着,告訴我們的,又何止這些……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2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著,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説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 “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 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祕頻道,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衝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着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3

“記得路見不平一聲吼”這句歌詞嗎,這就是 《水滸傳》電視劇裏的主題曲。

最近我閲讀了中國古代名着《水滸傳》。這是一部描寫發生在北宋末年山東梁山農民起義軍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的經典小説,它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以及統治階級的罪惡,深刻地指出了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同時也使我們懂得了儘管梁山好漢們曾經盛極一時,卻由於缺少正確的指導思想和堅強的領導核心,最後的結局只能以失敗而告終。

好漢們“逼上梁山”的原因雖各有不同,如漁夫阮氏三雄由於生活貧困,不滿官府的盤剝,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反上梁山;獵户解珍、解寶及其家人是受到地主的掠奪和迫害,劫牢反獄上了梁山;林沖雖貴為八十萬禁軍教頭,身份顯赫,卻由於受到奸臣高球的陷害,在流放服刑時又遭“火燒草料場”,最後被迫殺兇報仇,雪夜上梁山。但有一樣卻是共同的,那就是: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

你看:“智多星”吳用,策劃智取生辰綱,巧奪了貪官樑中書送給奸臣蔡太師慶賀生辰的金銀珠寶;用連環計智奪祝家莊;智賺盧俊義、智取大名府……雖説是秀才造反,可出手卻是不凡。“黑旋風”李逵,更是了的。他孤身敢劫江洲法場,沂嶺獨殺四虎,扯碎皇帝詔書、拳打欽差。

由於梁山義軍的掌門人宋江,一心想着利用梁山好漢們作為和朝廷討價還價的籌碼,希望通過“招安”,以實現自己“光宗耀祖”、“封妻廕子”的私心,致使好漢們淪落成朝廷鎮壓其他農民起義軍的工具,最後的結局竟然是“兔死狗烹”,義軍的一些領導包括宋江本人也被朝廷毒殺。

讀完後我十分可惜梁山好漢,也十分痛恨宋江的歸降。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4

讀完《水滸傳》這本書後,我明白了:並不是每個人天生就有本領。他人的成功靠努力得來的,他們心中有對夢想成真的渴望,有堅持不懈的精神,所以必然成功了。

人,應該對自己負責,因為只有自己才明白自己真實的夢想。而這種夢想,絕非空穴來風,需要我們用奮鬥去充實它、實現它,這樣才能使夢想得以實現,才能讓人生更精彩、充實。每個人都有夢想,但如果不行動,夢想只會成為泡影。所以,從此時起,我要用辛勤的努力換來夢想的實現。

是啊,《水滸傳》就好似一杯咖啡,只有慢慢地品,才能瞭解其中的韻味。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5

《水滸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中國名着,與它相媲美的還有《紅樓夢》,《三國演義》,《西遊記》,號稱“中國四大名着”。《水滸傳》它真實地描寫了宋代農民起義,發展和失敗的全過程,揭露了封建社會的黑暗和腐朽,及統治階級的罪惡。它以傑出的藝術描寫手段,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和失敗過程的一些本質方面,説明造成農民起義的根本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滸傳》寫英雄們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況,但是在逼上梁山這一點上,許多人是共同的。如阮氏三雄的造反是由於生活不下去,他們不滿官府的剝削,積極參加劫取“生辰綱”的行動,從而上了梁山。解珍,解寶是由於受地主的掠奪和迫害起而反抗的。魯智深是個軍官,他嫉惡如仇,好打不平,因此造成和官府的矛盾,結果被逼上山落草。武松出身城市貧民,為打抱不平和報殺兄之仇,屢遭陷害,終於造反,勇猛地向統治階級進行衝擊。他是從血的教訓中覺醒過來的。

水滸一百零八將,人物形象中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智多星吳用”和“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幾次獻策: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樑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宋江在潯陽樓念反詩被捉,和戴宗一起被押赴刑場,快行斬時,吳用用計劫了法場,救了宋江,戴宗;宋江二打祝家莊失敗;第三次攻打祝家莊時,吳用利用雙掌連環計攻克祝家莊。宋江鬧華州時,吳用又出計借用宿太尉金鈴吊掛,救出了九紋龍史進,花和尚魯智深。一生屢出奇謀,屢建戰功。受招安被封為武勝軍承宣使。宋江,李逵被害後,吳用與花榮一同在宋江墳前上吊自殺,與宋江葬在一起。真不愧為“智多星”呀!“天孤星花和尚魯智深”是一位非常直率,暴烈如火,卻俠骨柔情,殺卻惡人為的是救窮苦人於水火的真漢子,英雄人物。他往往在人們面前表現出一副粗魯,野蠻。可他到了衝鋒陷陣的時候可毫不含糊,揮着62斤重的禪杖上陣殺敵。

讀了這本書我瞭解了中國古代的歷史,水滸英雄們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會腐敗的一面。這的確是一本非常耐人尋味的一本書。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6

《水滸傳》是四大古典文學名着的其中之一,作者是明代小説家施耐庵。作者以精湛的筆法描寫了北宋年間,以宋江為首的108位梁山好漢反抗朝廷的故事,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形象,如宋江、林沖、李逵等。而這幾個人物的悲劇結局也為本書營造了一種悲劇氛圍,使讀者深陷其中,回味無窮。在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人物的描寫。

如反面人物高俅,他是社會混亂與統治者的典型代表,一個我們現在所説的黑社會代表。僅高俅發跡一事,深刻的揭露了北宋年間的社會混亂與統治者的昏庸無能。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奸臣當道,忠義之士遭到殘害,王進就是忠貞耿直之士代表,但卻被謀殺。

還有一個反面人物鎮關西,他是為富不仁當時惡勢力的一個縮影,他強取豪奪,欺壓金氏父女為代表的窮苦百姓,最後,他被魯達所殺,這樣的結局表達了作者懲惡揚善的美好心願。我憎恨他們。

我更喜歡魯智深,雖然他貌不驚人,但他身體裏有萬千力氣,他形象高大威猛,他仗義豪爽,讓讀者甚至書中的無賴們也深深地敬佩他。

“成也宋江,敗也宋江”,當然看這本書,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宋江了。他最早是小吏,他的理想是為官報國,宋江有着江湖好漢的俠義精神,他樂於助人,結識了不少英雄好漢,故有“及時雨”之名,在晁蓋等人智取生辰鋼事發之後,他出於義氣,便背叛了朝廷。當然,朝廷是不會再接納一個反賊草寇為伍的人。所以他不得已地上了梁山。但是宋江是個忠義之人,擺脱不了“忠義”的束縛,到朝廷重新招安那天,他再一次為朝廷效命。直到臨終,還為了保住“忠義”之名,還把李逵一併帶走。梁山泊的興盛和威名可以説都是在宋江的領導下實現的,所以説,“成也宋江”;梁山泊的解體與悲劇也同樣跟宋江分不開,所以説,“敗也宋江”。應該説宋江是一個性格矛盾或者説有着激烈思想衝突的悲劇人物。

這就是我對水滸傳裏許多人物中感想最深的幾位,當然還有許多值得一提的英雄人物(如林沖,李逵等)和他們對梁山所作出的許多貢獻,在此,不再細細介紹,但我覺得,水滸傳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我推薦給大家。

水滸傳的讀書心得大學 篇17

水滸傳》是我國最早的長篇小説之一,成書於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寫和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它以發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義為題材,生動地敍述了起義的發生、發展和結局,塑造了一系列農民起義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會人民大眾對統治者階級的反抗鬥爭。它運用純粹的白話,達到了繪聲繪色、惟妙惟肖的藝術效果,確立了白話文體在小説創作方面的優勢,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崇高地位,對後代文學具有深遠影響。

《水滸傳》真實反映了農民起義的全過程,它由相對獨立、完整的各個故事聯結成一個整體。一百二十回的《水滸傳》是由層次分明而又統一連貫的前、中、後三大段落組成。作者首先寫了林沖、晁蓋、武松、魯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種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各路英雄逐漸聚集,梁山隊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過程。

《水滸傳》充滿了官逼民反的悲壯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義”的悲歌。小説通過對宋江領導的梁山泊農民起義的全過程的描述,展現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敗、奸臣當道、民不聊生的社會面貌,在封建專制社會具有普遍意義。作為對社會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層,有高俅、蔡京、童貫、楊等一羣禍國殃民的高官;在政權的中層,有受前者保護的樑士傑、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賀太守等一大批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鄭屠、西門慶、蔣門神、毛太公一類胡作非為、欺壓良善的地方惡霸。如此廣泛的對於社會黑暗面的揭露,是隨着長篇小説的誕生而第一次出現。

在這本書裏面,我最喜歡的是小李廣花榮。喜歡他的原因是因為他射箭準,和李廣一樣,所以給了他一個小李廣的稱號。在書裏,他大鬧清風寨,黃信把宋江和花榮捆綁走了,後來被燕順等人打跑了黃信。後來花榮和秦明單挑,分不出勝負,花榮拔馬就跑,暗取弓箭在手,回身一射,射到了秦明的紅纓上,秦明帶領官兵強行攻山,結果中了計,被擒。成功攻佔了清風寨。

從這裏我可以看出小李廣這個稱號對於花榮的確適合,他沒有瞄準,一轉身就射,不偏不倚就射到了對方的紅纓上,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也很吃驚。

後來,梁山泊上的好漢排座次,分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還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

在最後,梁山好漢先後陣亡七十二人,到活捉方臘時,只剩下三十六人。後來,魯智深圓寂,武松出家為僧。不久,林沖中風癱倒;楊雄患杯瘡醫治無效死去;稍後時遷因患攪腸痧無藥可治去世。半年後,林沖也死去。到最後只有二十七個被封賞。後來二十七人中年老去世或在人陷害死去。只有宋江和李逵和了被高俅下了毒的酒,而毒發身亡。

當我讀完是我很震驚,怎麼故事結尾會這樣,開始時,我以為故事結尾不是這樣的,沒想到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都不在了。我覺得他們真的很了不起!

這本書很好看,大家如果想知道其他的故事,就趕緊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