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

約在半年前,我在別人的推薦下看了一本《曾國藩傳》,我想,大家一聽到“曾國藩”這個人名,一定會想:咦?這不是歷史書中提到的那個鎮-壓太平天國的劊子手嗎?清朝的走狗!確實,在沒讀過這本傳記前,我對他的印象也是這樣。但是讀了這本傳記後,我才明白毛澤東、蔣介石為什麼都如此推崇他?曾國藩,確實是大清朝最忠誠的漢臣,確實鎮-壓了太平天國運動,但那是他所處歷史、所處社會環境決定的,作為一個純粹的人,毫不誇張地説,他是我國近代史中一個少見的“完人”。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7篇)

在曾國藩身上有許許多多的亮點,我認為他在“求學”、“修身”、“克己”三方面的所為非常值得世人學習。

首先,説説曾國藩的“求學”。可以這麼説,曾國藩這個人一生只做了二件事:一是讀書,通過讀書考取功名,通過讀書修身養性;二是創辦團練、組建湘軍,鎮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名臣",後來者推崇其為"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整肅政風、倡學西洋,開啟"同治中興",使大廈將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業無人可以效仿,而且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樣影響深遠、澤被後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曾國藩是近代中國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從清朝官吏到現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就曾説過:"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可見曾國藩影響之大。

曾國藩是晚清一位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第一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近百年來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褒貶不一。但是無論是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所撰寫的《曾國藩家書》推崇備至。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地位顯赫而又最有爭議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國藩家書》是研究曾國藩其人及這一時期歷史的重要資料。曾氏家書行文從容鎮定,形式自由,隨想而至,揮筆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藴含真知良言。儘管曾氏著作留傳下來的太少,但僅一部家書足以體現他的學識造詣和道德修養,從而贏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稱譽,並使其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尊精神偶像。

曾國藩的家書,上自祖父母至父輩,中對諸弟,下及兒輩。他一生強調立志,常説:“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他為自己寫下座右銘道:“不為聖賢,便為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在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立志之後,據此求過,自律自勉。他説:“餘身旁須有一胸襟恬淡者,時時伺吾之短,以相箴規,庶不使‘矜心’生於不自覺。”曾國藩原先嗜好吸水煙,後來他要戒絕,但也不太容易,他對其弟説:“自戒潮煙以來,心神彷徨幾若無主。遏欲之難,類如此矣!不挾破釜沉舟之勢,詎有濟哉?”曾國藩硬是憑律己的毅力將煙戒絕。

總之,曾國藩一生經歷了中國衰朽的過程。就其本人而言,早年專精學問,學做聖賢,着實取得不小成績,後從戎理政,也大有所成。而他的門人李鴻章曾感歎地説:“吾師道德功業,固不待言,即文章學問,亦卓絕一世。”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3

最近閒暇之餘讀了《曾國潘家書》,作為晚清極具爭議的人物,既有中興名臣的美稱,又有“賣國賊”的惡名,可謂譭譽參半,褒貶不一,無論欣賞他的人還是鄙視他的人都對他的家書推崇備至,可見他的家書不僅是一部記錄家常的書信集,更是一部藴藏着為人處世,持家教子的智慧書。在來往的信件中,有他寫給父母、叔父、弟弟、妻兒,其中寫給弟弟的佔據了最大的篇幅。下面節選一些信件中的片段,與大家分享。

讀書篇

1、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諺曰,藝多不養身,謂不專也。

做事情和工作都應該專心,想要精通一件事,每天專心練習,其他也沒什麼好方法。

2、蓋士讀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也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

讀書人要有志氣,恆心,見識。這樣才不會甘為下流,不會自滿自足。

3、讀書如煮飯然,歇火則冷,小火則不熟,須用大柴火乃易成也。

讀書就像是煮飯,一直斷斷續續的是不會有好的效果,要用大火,投入自己的熱情和專注,才能煮好。

4、予自立課程甚多,惟記茶餘偶談,讀史十頁,寫日記楷本,此三事者誓終身不間斷也。

雖然每天要做的事情很多,但是把茶餘飯後的交談寫下來、讀史書十頁和寫日記楷書一直沒有間斷。每天學會總結,學會堅持。

做人篇

1、餘欲盡孝道,更無他事,我能教諸弟進德業一分,則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諸弟進十分;則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則我大不孝矣。

作為長兄的曾國潘,面對幾位弟弟的教育問題,非常有責任心,他把對弟弟的教育責任,看做是對父母的盡孝,正所謂長兄如父。

2、凡在行間,人人講求將略,講求品行,並講求學術。望以講求將略為第一義,點名看操等粗淺之事必躬親之,練膽料敵等精微之事必苦思之。

在軍隊裏雖然是首領了,但是點名和看操這樣瑣碎的事,曾國潘仍然堅持自己親力親為,可見他的盡心盡責。

治家篇

1、無論治世亂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興者,不勤不敬,未有不敗者,至切至切。

2、諸事總須節省,新婦入門之日,請客不宜多。

3、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逸字,討人嫌離不得驕字,弟切戒之。

位居高官,仍然不忘提醒家人任何事都要節儉,自己兒子結婚,他也提到不宜宴請過多,低調為人處世。家庭的衰敗離不開奢侈,人走下坡路是因為過於安逸,若是討人厭,則是因為驕傲,提醒家人做事要時刻保持謙虛謹慎。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4

初讀《曾國藩家書》,鑑於其文字多為古義,理解起來頗為困難;再讀《曾國藩家書》,由於初讀奠定基礎,其中為人處事之道理才盡系被理解。

這本書,單看其名,不言而喻,便知其中之內容多以書信方式呈現。通讀全書,曾國藩在家中的角色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書信中所涉及之內容可理解為三大境界。細細道來,三種角色:父母、兄弟、子女;三大境界:“孝”、“勸”、“教”。

父母之命“孝”為先

當椿蓉並茂之時,曾國藩雖身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喪之事,無不是徵求過父母之意見,方作出決斷;當父母離開人世之時,雖手中大權在握仍不忘記講求孝道,在家丁憂以明孝義,即使在太平天國運動爆發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時,仍然不忘記寄書至家中表達對父母的思念之情。

也許在別人看來,曾國藩的孝道其中夾雜着封建綱常倫理的色彩,但是我們現在所應批判的是封建綱常倫理中的消極不利因素,而不是像孝道之類的積極有利成分,孝道作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應該積極發揚,而不是拋之於腦後。雖然説現在社會不同於以往,許多事物都發生了變化,但是每個人都是由母親懷胎十月所生的現實沒有改變,每個人都是由父母(或其他親人)養大的事實沒有變,同樣,對父母養育恩情的也不應有變,確切的説應是有增無減。

從呱呱墜地到成年自立,其間父母流的汗水和淚水恐怕連他們自己也記不清了,但是即使他們到行將就木之時,他們也不曾向我們索要過什麼,求過什麼,並不是他們不會開口,而是他們沒有想過開口。在他們心裏只要子女是快樂的,他們就是最幸福的。

父母不向我們索要回報,作為子女的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想想怎麼樣去知恩圖報。也許你此時不能給父母以最舒適的房屋,最漂亮的汽車,但是你親手為父母搭建的房屋,用自己的血汗錢買的車子依然可以博得父母的歡笑;你可能沒有能力給父母以山珍海味,但是你自己用心給父母做的家常便飯亦然可以讓父母吃的津津有味。無論你現在的情況是什麼樣的,只要你嘴裏時常念着父母,心裏時常想着父母,你就可以詮釋最至誠的孝道。

手足之意“勸”為上

曾國藩在家中身為長子,在當時“長兄為父”的時代曾國藩在家中所充當的不僅僅是長兄的角色,在一定意義上還有父親的成分。他以“勸勉兄弟勤學修身”為至上,以告誡“兄弟間當和睦,方可興家望族”為重點。尤其在讀書方面,給兄弟提供的讀書課程表對我們現在讀書更是有重要的借鑑意義。他提出讀書當“主敬”、“靜心”、“早起” 、“讀書不二”、“讀史”、“寫日記”、“日知其所亡” 、“日無忘所能”、“謹言”,並且提出讀書持“專注”和“有恆”四字。他認為只有如此,方可稱其為真正意義上的讀書人,真正的讓讀書成為養生養氣之術。,

在現代社會由於大部分家庭都是單子女家庭,很難可以像曾氏兄弟那樣得到像兄長之類的過來人的教誨,而且隨着現在網絡技術的發展,書信有漸漸退出歷史舞台之趨勢,想要得到像書信所能帶給人民的那種獨特的感覺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但是當你閲讀這本書之時,你就可以補充現實中無法改變的情景。每天讀一封其所寫之信,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帶該你,讓你體會“每天讀完一信,心靈洗禮一次”的感覺。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5

“年少不懂曾國潘,讀懂已是淚滿面”,突然看到一句這樣的話,確實如此,曾國潘,絕對不是一個聰明人,出生於一個地主家庭,自由勤奮好學,一般是這樣介紹他的童年,而不是那些小時候就寫詩作畫那種,卻是那種通宵背書,背到牀底小偷都會了,他還不會那種。從後面他的經歷也可以看出,考了七次才中舉,可以得知他就以“勤奮好學”出名。

“遲鈍”也是一種優勢。該書多次説明,跟曾國潘講話,他會反應遲鈍,甚至是出了名的遲鈍,左宗棠知道情況都是跟他説一個問題,然後過了一天再來聽答案。這種人,説實話,現在肯定被很多人嫌棄,甚至我也是,這種人真笨,做事效率低,然而,他卻有個正確的方向,還有堅持不懈的毅力,在多次給穆彰阿寫文章,想因此攀關係升官,最後穆彰阿給他的堅持打敗,同時後面還強調,他的文章實在寫得太差,不是因為文采的原因幫助他,而是因為他的堅持。

這世上,聰明人和笨人的數量應該差不多的,而有些聰明人,因為自己的“小聰明”而沾沾自喜,貪圖小便宜,做事不踏實,最終,把自己耍了。而笨人呢,有些笨人知道自己笨,有努力,而因為目標不明確,方向不對,最終糊塗了自己,最終只能打動自己。

自認為,自己屬於聰明那類,而並不想這樣,因為依仗自己的聰明,容易讓自己迷失方向,讓自己貪圖便宜,走捷徑,一切的捷徑,都要還的。需要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像曾國潘一樣,忍受一次又一次痛苦,最終換來的,是名副其實的“晚清中興第一名臣”。

而曾國潘的忠臣,有待考慮,目前的社會,是要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哪裏可以發揮,就完全可以更改,我們不該死守一處戰地,“知其不可而為之”是鑽牛角尖所為,最終結束就甩一句“反正不關我事,我盡力了”。不過,這樣也不能怪曾公啦,畢竟,那時社會所致,孰人曉得大清滅亡在於制度,只是反觀當下,做人應該理智點,應該有所創新型。

尼采説:“殺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強大”,曾國潘在經歷了人生的大挫敗後,毅然選擇了前進,或許是因為他信奉程朱理學,失敗的時候冷靜思考,忍氣吞聲,最終忍得了,等得起,守得住,成就一流的“大智慧”。

一件事,做一天不難,做三年五年也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曾國潘堅持一件事是——寫日記,從三十一歲開始,以聖人標準要求自己,從早到晚,檢查自己的一舉一動,記錄自己各種事,深度解析自己。本來,曾國潘不僅事個笨人,還是一身毛病的人,抽煙、好色、脾氣暴躁等等,而他每天都在進步,以聖人標準要求自己,最終都改了。

曾國潘,最終拯救不了大清,而用一生,成為了許多人的楷模,留下了流傳千古的精神。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6

近日,拜讀了張宏傑先生的《曾國藩傳》,感慨良多。縱觀曾公之一生,從科舉“七不中”到翰林帝師,一介書生,草創湘軍,平內亂,幾經生死,倡洋務,開眼看世界。立德、立功、立言、為師、為將、為相,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名滿天下人不妒,功高蓋主主不疑,無愧千古完人。曾公之智慧值得終身學習領悟,我年少淺薄,妄自分享兩點個人體會。

一是下笨功夫。“大道至簡”,“天道忌巧,去偽守拙”、“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結硬寨,打呆仗”是曾公大智慧的最好體現。要終生保持“笨小孩”的空杯心態,下笨功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凡,不走捷徑,不學投機取巧,不計較眼前得失,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用恆心和毅力紮實走好每一步。保持韌性,日拱一卒,死磕到底,終能星火燎原、水滴石穿。

二是心誠。“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有善念,方得始終”、“其身正,不令而行”,心誠要有必勝的理想信念,更要有真誠待人的坦蕩從容。曾公之一生,光明磊落,心胸豁達,內聖外王,把一個“仁”字發揮到了極致。不耍小聰明,不陽奉陰違,不兩面三刀,學會感恩,有包容萬物之心,保持一份善念,恪守君子之道,精誠所至,方能金石為開。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7

説起曾國藩,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在清朝的政治風格和政治成就。但其實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重要歷史人物,被稱為晚清第一官,千古完人,官場楷模。他清理了政治作風,提倡向西方學習,開始以同樣的精神進行統治,使得即將覆滅的清朝延續了六十多年,成就無人能及。年輕的時候,我曾經説過:“親近人是愚蠢的,要單獨為曾文正服務。”可見曾國藩的影響力很大。蔣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自己一生只為曾國藩服務。蔣介石還用《曾國藩家書》作為黃埔軍校的教材來治軍,進行道德教育。曾國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體現在他給兒子紀澤、季紅和弟弟們的家書中。曾國藩書信330餘封,是歷史上保存最完整的一封。全書共分10大類,包括家庭管理、修養、勸導、理財、應急、交友、用人、行軍、旅行、雜務。曾家一向很嚴,很守紀律。曾國藩受家風影響,對子女要求很嚴。他的家庭教育指導思想有很多優點。比如在教孩子學習、學習、勤勞、樸實、自力更生、持之以恆、修身養性、當官等等。他們都繼承和發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從政學曾國藩,經商學胡雪巖。"這是近代仁人志士公認的名言。曾國藩被近代以來的政治家奉為官場楷模。他熟悉中國歷史,深諳官場之道,積累了一整套“守寡”的官方絕學。“窮是保官之道,窮是行善之道”,這是他的信條之一。應用到中國官場,是無敵的。他寫了一副對聯《養一個春天,養兩個窮骨頭》,激勵自己,做一個清官清貧的好官,“公務員不貪錢,武官不怕死”。從家書上可以看出,曾國藩是最好的兒子,能讓父母安心;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導和照顧好弟妹,善解人意;曾國藩是一位慈祥的父親,也是子女的好榜樣。

他的家書,強調的是人生理想,精神境界,道德修養,這是今天的人無法企及的。現代社會,親情越來越淡漠,鄰里關係變得陌生,人在陌陌的感情也是物慾橫流,認真閲讀《曾國藩家書》,具有勸世改俗的價值,對於每個人,尤其是對於今天富二代的教育,確實值得一讀。

自古以來,大多數官員的家都沒有繁榮過三代,大多數官員都因為這位老兄的“文官愛錢,武官怕死”而失去了世襲的陰影。然而,曾家一代又一代人才輩出,湧現出曾紀澤、曾廣鈞、曾約農、曾寶孫、曾憲植等一批著名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級幹部。曾國藩知識素養深厚,是個“辦事(幹事業)、傳道(留下思想理論)的人”,非常準確。他一生苦學,推崇儒學,強調實用主義,成為繼孔孟朱之後的又一位“儒學大師”;他對桐城派文論進行了創新,其詩文主持了道光、咸豐、同治三代文壇,可謂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一年前我在__,搜索曾國藩關鍵詞的時候,有一個推送:曾國藩多可怕。説起曾國藩的自律,令人歎為觀止。從此,我開始閲讀曾國藩的相關書籍。《曾國藩家書》是寫給我的父母兄弟的,也是寫給我這一代人讀書幫助世界的。文字裏充斥着一個滄桑老人的人生感悟和一個古代聖人的諄諄教誨。

如今,社會的發展迫使我們告別了信件,同時也告別了紙張的獨特温暖。讀《曾國潘家書》感覺很親切。它讓我們看到了曾國藩的另一面,家書,無論長短,字裏行間都飽含着對親人朋友的關懷、照顧和關懷。每一句都感受到了做爸爸做哥哥的深情。曾國藩也不忘關心他的弟妹,是的,他的兄弟;忙的時候不忘教孩子,是個善良的父親;尷尬的還不忘幫人,對,親戚朋友。

曾國藩在教子弟讀書、做學問、勤勞、儉樸、自立、有恆等方面,都繼承和發展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曾公在家書中上千次的提到兄弟的學習狀況,從中可以看出曾公對學習的重視。改變人的素質真正的根源還在於教育和文化,物質極度發展的今天,文化的匱乏帶來很多社會問題,這也是我們急需解決的,中國強則少年強,少年強則中國更強。文化和教育的發展才是改變一個民族和國家素質的關鍵。

曾公在一封信中有寫到“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學問無盡,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觀海,如井蛙之看天,皆無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為兄弟們設立課程表,從早到晚,從詩到經,從讀書到修身,詳細至極。在曾國藩的家書中真正體會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曾國藩作為國之棟樑,在330多封家屬中,他講求人生道理,道德修養,他説:“凡人皆望子孫為大官,餘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的君子”。我們的教育似乎太重視“才”,忽視了“德”的教育,若想成才,必要加強道德修養。我們定當思考一味的追求技能,而不懂何為“孝”,何是“任”,如此何以“修身”,怎能“齊家”,何談“平天下”。正如魯迅先生所説:唯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8

買書如山倒,讀書如抽絲,想來是現在孩子們共同的心聲。現在許多孩子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認為現在學習任務那麼重哪有時間去讀課外書呢。其實不然,當你悠閒的看電視時,當你沉迷於網絡遊戲時,時間在悄悄溜走,而你重未察覺。這也是導致你書架落滿灰塵的原因之一吧,其實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你會發現這個世界你從未真正瞭解。

讀書可以增長知識。書籍可以帶你領略古今中外的歷史風雲,可以帶你遨遊於世界各個角落感悟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的風土民情,也可以帶領你去看那浩瀚無邊的宇宙跟着科學家的思維去探索宇宙的奧妙。我們要把從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在課外書上學到的知識加以融合吸收並利用,從而使他們真正的變為我們自己的知識。“積財千萬,無過讀書。”

讀書改變命運。1820xx年2月12日,一個男孩出生在美國的一個窮苦農民的家裏。因為家裏窮,他沒有機會上學。他一生中進學校上學的時間加起來不到一年。可是,他卻被書籍強烈地吸引着。這種引力一直引導他走向總統之位,他就是美國總統林肯。讀書不是萬能的,但不讀書是萬萬不能的。

讀書增加涵養。在當今社會沒有德才就意味着被淘汰,想要在這個信息時代生存,一是要有德,第二才是才華,現在有才華的人太多太多了,如何在這麼多人之中脱穎而出呢,那就要看你的德行了。德行也就是涵養,一個人內在的修養,是反映一個人,評價一個人的依據,有德無才不行,有才無德就更不行了。而讀書既可以增加涵養又可以增長才幹,百益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莎士比亞説過:“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籍的重要性顯而易見,每天花30分鐘來讀書,那一個月就有900分鐘在讀書,那一年就是10950分鐘也就是182.5小時在讀書。那將會得到多少知識啊!

每天讀一點書,每天增加一點知識,每天推開一點成功之門,總有一天那扇門會為你而敞開……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9

《湯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世界名著,它是由美國作者斯托夫人寫的。

這本書一共有四十章,裏面有很多人物,有聰明好學、有勇有謀的混血黑奴喬治,有唯利是圖、冷酷無情的奴隸販子黑利,有人性泯滅,天良喪盡的列格雷,其中主人公是湯姆叔叔,他是一位心地善良,忠厚能幹的黑人奴隸。湯姆叔叔出生在一個非洲國家,他被賣了好幾次,最初的主人是謝爾比夫婦,她們家有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喬治,每一天晚上小喬治都要教湯姆寫字,而湯姆也會很認真的學習,他還得到了主人的信任,謝爾比把最重要的事都交給了湯姆來辦。最終湯姆被之後的主人折磨死了,看的我直掉淚,那樣的奴隸社會太可怕了。

這本書裏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有一個小女孩――伊娃,她美麗又善良,對黑奴都很好,因而大家都叫她小天使,她經常和湯姆一齊玩,還給湯姆念聖經聽,在她離開人世間的那一晚上,大家哭成一團,因為失去這麼好的一個女孩太可惜了。

看了這本書後,我深刻的的理解了黑人奴隸生活的悲慘,我們應當平等的對待他們,不能因為他們是黑皮膚的人就歧視他們,更不能把他們當做牲口一樣的買來買去。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中國新詩是隨着“五·四”文化運動和“詩界革命”而發展起來的。詩體解放事業肇始於胡適,而完成於實踐着“文學為人生”主張的文學研究會諸詩人。以郭沫若為旗幟的創造社的成立,可謂“異軍突起”,把目光投向“充滿缺陷的人生”。假如説,首倡“詩體的大解放”的胡適和他的《嘗試集》,只可視為區分新舊詩的界限;那麼,堪稱為新詩革命先行和紀念碑式作品的,則是郭沫若和他的《女神》。

《女神》運用神話題材、詩劇體裁、象徵手法、反映現實。其中《女神之再生》是象徵着當時中國的南北戰爭。詩人説過:“共工象徵南方、顓頊象徵北方,想在這兩者之外建設一個第三中國————美的中國。”不過,詩人早期的社會理想是模糊的。他曾説過:“在初自然是不分質的,只是朦朧地反對舊社會,想建立一個新社會。那新社會是怎樣的,該怎樣來建立,都很朦朧。”因此,女神要去創造新鮮的太陽,但仍是一個渺茫的創造,只是理想的憧憬,光明的追求。但在五四時期,它曾給了廣大青年以力量的鼓舞。

《女神》的藝術網絡是多樣化的統一。激-情如閃電驚雷,火山噴發;柔情如清風明月,涓涓流泉。而《女神》中的代表詩篇《天狗》其藝術風格當屬前者。這首詩寫於郭沫若新詩創作的爆發期,正是青年郭沫若情感最熾烈的時刻。這首詩的風格是強悍、狂暴、緊張的。

一開始詩人便自稱“天狗”,它可吞月、吞日,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則是個性獲得充分張揚所帶來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詩人在五四精神觀照下對個性解放的讚歌,也正因有了沖決一切束縛個性發展的勇氣後,個性才得以充分發揚,五四新人才具有無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廟底Energy底總量!”這樣的五四新人將會改變山河、大地、宇宙。“我飛奔,我狂叫,我燃燒……。”詩句所釋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颶風、奔騰的激流,在那個時代產生了強烈的衝擊波。“我飛跑”則是令人振奮的吶喊,充分展示五四時期個性解放的痛苦歷程。總之,《天狗》是五四時期奏起的一曲驚心動魄的精神讚歌。是五四時期人們第一次從詩歌中聽到的勇猛咆哮的時代聲音。“天狗”那可吞掉“一切的星球”的豪邁氣概,正是五四時期要求破壞一切因襲傳統、毀滅舊世界的精神再現。

而《天狗》只是《女神》創作中詩人情感與藝術碰撞、融合、激濺出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可見,《女神》創作想象之豐富奇特,抒情之豪放熱烈堪稱詩界一絕。它所具有的無與倫比的浪漫主義藝術色彩將是照徹詩歌藝術長廊的一束耀眼光芒;它的灼人的詩句就像喧囂着的熱浪,轟鳴着狂飆突進的五四時代的最強音。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一支東北人民解放軍小分隊,在團參謀長少劍波的率領下,深入林海雪原執行剿匪任務。這股匪徒是原國民黨的敗兵,流竄到我軍後方搞破壞,偵察英雄楊子榮提出一個大膽的設想:打進威虎山內部,探得敵情,配合小分隊裏應外合全殲座山雕匪幫。戰士個個吃苦耐勞,在雪原縱橫,與敵人作艱苦的鬥爭。在鬥爭中,戰士們高度發揮了軍人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戰勝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艱苦,克服了想象不到的困難。其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當屬偵查英雄楊子榮,他在我心目中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也是我崇拜的大英雄,為了順利完成潛入座山雕老剿當“胡團副”,完成“智取威虎山”的任務,楊子榮苦練匪語,什麼“緊三天,慢三天,怎麼看不見天王山”,什麼“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在獻禮座山雕之時,楊子榮機智果敢,對答如流,當遇到緊急情況時,他也臨危不懼,勇敢機智,化險為夷,最終來了個“小分隊駕臨百雞宴”,大獲全勝。

這些年輕的解放軍戰士之所以能勇敢堅強拋頭顱灑熱血,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堅定的革命理想,為了解放全中國而奮鬥。再想想我們這些小學生平時只顧吃喝玩樂,根本不知道長大以後要做什麼?學習不主動。

看了《林海雪原》,結識了那麼多英雄人物,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從小樹立遠大的理想呢?從現在開始,我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學習,積極進取,長大報效祖國。楊子榮等英雄人物的勇敢堅強的品質也讓我敬佩不已,作為21世紀的小主人,我們與他們相比,是否顯得太脆弱了呢?當學習上遇到一點難題時,我們很多孩子採取的辦法不是猜,就是蒙,或者乾脆不做,採取的是逃避。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小小的困難時,我們又有多少孩子能夠咬緊牙關,與困難做鬥爭呢?看到書中戰士們的頑強意志,我深有感觸,我下定決心,在漫長的人生海洋中揚帆啟航,奮勇前進,到達勝利的彼岸!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水經》雲:“彭蠡之口有石鐘山焉。”酈元以為下臨深潭,微風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是説也,人常疑之。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至唐李渤始訪其遺蹤,得雙石於潭上,扣而聆之,南聲函胡,北音清越,桴止響騰,餘韻徐歇。自以為得之矣。然是説也,餘尤疑之。石之鏗然有聲音,所在皆是也,而此獨以鍾名,何哉?

元豐七年六月丁丑,餘自齊安舟行適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鐃之德興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觀所謂石鍾者。寺僧使小童持斧,於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箜箜焉。餘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又有若老

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鸛鶴也。”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洪如鐘鼓不絕,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則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淺深,微波焉,涵澹澎湃而為此也。舟回至兩山間,將入港口,有大石當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竅,與風水相吞吐,款坎鏜嗒之聲,與向噌洪者相應,如樂作焉。因笑謂邁曰:“汝識之乎?噌洪者,周景王之無射也;款坎鏜嗒者,魏莊子之的、歌鐘也。古之人不餘欺也。”

事不目見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酈元之所見聞殆與餘同,而言之不詳;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漁工水師雖如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傳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餘是以記之,蓋歎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我最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華佗投師》,故事講述了華佗向老郎中拜師學藝的故事。

我讀過這本書後,我終於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桿磨成針。”的深刻道理。華佗學醫就是如此。另外,他不僅勤學刻苦,不怕髒,不怕累,而且還很虛心,具有責任感。正因如此,他才學會師傅教給他的全部本領,取得了更大的成績,在以後的行醫道路上有了很大的幫助。

我們在學習中,要以華佗為榜樣,學習他那種認真鑽研,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這樣我們才能學有所成。

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華佗那樣去認真學習,刻苦鑽研,那我們以後也會你華佗一樣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我心中暗暗下了決心,我一定要像他學習,以他為榜樣。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讀了這篇文章,我明白了,在魯迅那個年代的迷信是很重的。

就拿後面的十三至二十一段,那裏就是人在死前面要招魂的迷信,此刻有一個詞叫作安樂死,就是説人要在最終幾秒的時候安靜地死去,而這樣魯迅和衍太太就有錯了,衍太太讓魯迅叫,從而讓他的父親沒能在寧靜中死去。

而後就錯的就是陳蓮河這位“名醫”了,如果用此刻的一個詞語在形容他的話,那就是奸商,從治療診金就能看出來了,從一元四角到大洋十元,這個跨度就異常大。並且,還能夠看出他十分有心機,從四至九段就能夠看出了,他明明白自我治不好這個病還要假裝去治,其實僅有一個目的,就是騙錢。

最終,就是錯地最大的了,這個錯的就是社會。這個社會很恐怖,一、迷信太重,二、人人都抱僥倖心裏。有迷信不算太可怕,最可怕的就是僥倖心裏,陳蓮河就是抓住了人們的僥倖心裏才將錢騙到手的。

我總結出了一點,像在這個年代的人,能夠説是人人都有錯。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從古至今,讀書一直都讓生活充滿樂趣。讀書可以豐富人的情感;讀書可以讓人們瞭解知識;讀書可以讓我們走向成功。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句話出自清代哲學家朱熹的《觀書有感》。這句話告訴我們讀書可以淨化人的心靈。朱熹能成為出名的哲學家,不就是因為他讀書多嗎?換句話説,讀書,使人們走向成功。

我永遠覺得讀書是我這一生最大的樂趣。

這句話,出自冰心奶奶的文章《憶讀書》。這篇文章是冰心奶奶90歲時寫出的,包含了她這90多年來對讀書的感悟。她覺得讀書是她這一生最大的樂趣。而文章最後,她送給我們一句話: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

這便是這一家子,愛書如命的一家子。

這是出自外國文學家的《愛書如命的一家子》裏的一句話。經梳理整篇文章之後,發現這一家子都因為讀書而忘了自己在幹什麼。爺爺因為讀書而把煙灰當成咖啡喝了,媽媽因為讀書又把温度計當成鍋鏟炒飯,而就連貓因為看書都能把電插頭當成了老鼠洞。

人間的書是讀不完的。就拿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來説吧。小時候,蘇軾很喜歡讀書,但他把家中的書讀完之後,便覺得自己已經讀遍人間書,識遍天下字。於是,他就在自己家門前貼對聯,上面寫着識遍天下字,讀遍人間書。他們鄰居家的老爺爺覺得他這樣自大長大必成禍害,於是拿出一本寫滿生僻字的書,去蘇軾家請教,蘇軾被難住以後,便把對聯改成了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在聽了這麼多事之後,你也一定會有所感觸吧。在我短短這幾年的讀書生涯中,我漸漸地悟出了一個道理:讀書,讓生活更美好!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東漢末年有三國……“這是一首歌曲開頭的一句歌詞,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我對三國也有了一定的瞭解。

三國演義》書中描寫了很多大英雄,其中軍師諸葛亮是我最佩服的人物。他足智多謀,天天為國家着想,任勞任怨,從來沒有過什麼要求, “赤壁之戰”、“空城計”、“火燒軍營”等等都是在他的英明佈陣下打下來的大勝仗。我印象最深的是“空城計”這一戰。諸葛亮在只有一班文官和老弱病殘的士兵的情況下,讓人大開城門,自己在城門之上焚香彈琴,引司馬懿上鈎,以為有埋伏傳令軍隊士兵前軍變後軍,後軍變前軍掉頭撤離,不費一兵一卒為蜀國解了圍。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明白,遇到困難事情要多動動腦筋,那樣你離成功的機會會很近的。

曾國潘的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我的愛好有很多,如讀書、跳皮筋、旅遊等等,但我最喜歡讀書了,有時還真像個書呆子。

讀書能讓我學到許多知識,比如説自然書可以告訴我大自然裏的奇妙;故事書能使我明白很多道理。記得有一次爸爸給我買了一本書,我非常高興,回到家我便拿出來看,過了一會兒媽媽叫我吃飯,我沒聽見似的,還拿着書坐在飯桌前看,仍然津津有味的在看《小故事大道理》裏的《勇敢的小山羊》。媽媽看我那麼樣的入迷便走過來説:“小書迷,再看下去肚子該抗議了!”我這才想起來是該吃飯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一定要繼續努力地認真讀書學習,多長見識,做個有學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