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6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

《中國哲學簡史》寫道: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反思。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通用16篇)

哲學家説到“宇宙”時,所指的是一切存在的整體,相當於中國哲學家惠施所説的“大一”,給它一個定義,乃是:“至大無外。”任何人,任何事物,都在宇宙之中。當一個人對宇宙進行思索時,他就是在反思。

古希臘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説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認識你自己。這句話被稱為“哲學的源頭”,因為想要認識自身並不容易,而想要認識自己,我們就要不斷地對人生進行反思,並且把自己的思想系統的表述出來。

其實,有關人生的學説、宇宙的學説以及知識的學説,都在這樣的思考中產生。

有的哲學家認為,在思考前,必須先對思索進行思索。我認為,這個樣子就會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只有一個一個問題思考,解決,才能繼續思考。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寫道:其實,我們用來思考的器官只有一個,如果我們懷疑自己對人生和宇宙思考的能力,我們也同樣有理由懷疑自己對思索進行思索的能力。

人無論是自己思索或是與別人談論,都是在人生之中。我們對宇宙進行思索或與人談論它,都是在其中進行反思。

禪師像尋常人那樣生活,做尋常人做事情,經過從迷到悟的過程,他已把肉體的性情放下,而進入禪定的境界。而在此之後,他還要離開禪定的境界,重返世俗人間。這就是修身養性,禪師其實也是煩人,只不過他們的境界已經不是尋常人可比的,因為他現在的所作所為雖然和別人一樣,但他對任何事物都沒有滯着。

新的儒家強調修養須下功夫。雖説人的最終目標是無所用心,但為達到無所用心,還是要用很大氣力的。

內聖外王,是一個人想成為的最高境界。對自身修身養性,在外可以獨當一面,冷靜且完美的處理事務,而這種地步,也就是聖人了。一位聖人,就要有包容天下的胸懷,而一個人只為一己私利,不顧他人,就是小人。這就是聖人與小人的差距。

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就像醃蘿蔔,要一點一點的入味,讀書也一樣,慢慢品味,理解深層含義。

人性本善?本惡?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2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又好比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事情總是如此,有一個極端就有另一個極端的代表來跟它作對。

所謂“物極必反”,本是道家哲學,便是事情發展到極端,向反方向轉化。告訴世人,告誡世人,事情的本性都有它的侷限性。我們都在找一個“度”,這個平衡點。倘若強行超越,恐怕要適得其反,喪失自己。

呂不韋與眾多門客在編輯《呂氏春秋》時,曾用“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這十二個字將物極必反詮釋的很到位;老子《道德經》中有“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到早已”的道理;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描寫了賈府盛極必衰的過程。這一道理貫穿古今時空。

這個成語使我聯想到一個詞——慾望。若控制得當,它是我們達到某種目的的利器;若控制不當,便是使人墜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的兇器。所以行事為人,力求平易樸實,腳踏實地。

再舉個例子,如果吃得太多,對身體有益的物質也會轉變為對人有害的東西,所以飲食要適度;畫蛇添足,行事過於多餘,結果可能比不做還要糟糕。所以,一切都要順乎自然,要遵循萬事萬物的運行規律自然發展。

善從何處而來,惡也從何處而生,而那些避免邪惡的方法也會應運而生。深水在很多方面是有益的,同時也是有害的。因為深水有溺水之險,但與此同時,卻也找到了避免溺水的方法——學會游泳。所以,在困境到來時,我們也不必一籌莫展,解決的方法也在應運而生,就像小孩子一生下來,便有哭的本領,後來才學會了笑;一個人不先了解悲哀,便不會了解快樂。

把握好事情的“平衡點”是重要的。或許我們會為此磕磕絆絆,但會在下一次幽暗時刻到來之前用光明戰勝。迴歸到本質,我們應抵抗外物誘惑,保持純真自我,萬物在發生着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應與時代通變。遇到新問題和新需求,準確無誤的把控這個度。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3

很多人都在質疑中國古代有沒有哲學。我們每每想到哲學的時候,腦子裏出現的都是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柏拉圖這種歐洲面孔。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中國哲學博大精深。

在中國古代,研究哲學並不是一個職業,所以我們的哲學思想也不像西方那樣成體系化。但當我們打開《老子》,全書只有約五千字,不會長於雜誌上一篇文章,可是從中就能見到老子哲學的全體。也就是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學、陰陽家這些諸子百家的學説構成了中國複雜的哲學史。

看了這個簡史也對我國古代哲學的發展有了一定的認識。中國哲學是在辯證中成長的,比如儒家的入世、道家的出世,儒家講究“有用”,以積極的態度為人處事,講求升官發財光宗耀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道家則講究“無用之有用”,講求道是無名的,同時一切有名都是由無名而來。老子説“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我們不能説儒家道家孰對孰錯,只能説是用不同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不同的思維看待這世界。

中國的哲學就在不同學派,不同思想的衝撞中茁壯成長,又如儒家和法家,儒家的觀念是理想主義的,法家的觀念是現實主義的,儒家主張治理百姓應當以禮以徳,不應當以法以刑。他們堅持傳統的治道,卻沒有意識到當初實施此道的'環境已經變了。這也是儒家總是指責法家卑鄙、粗野,法家總是指責儒家迂腐、空談的原因吧。

墨家也對儒家進行了批評,墨子認為儒家有四個弊端:不相鬼神;堅持厚葬;講究音樂;相信命運。這些批評顯然是由於儒、墨的社會背景不同,孔子如此提出是希望能改正對鬼神的信仰;而第四條,儒家認為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範圍之外的東西,改變不了又何必強求,而墨家卻認為把自己委之於命運會讓人們懶惰。

儒家和墨家對於“愛”的觀點也不一樣,墨家講究愛無差,儒家則是要求愛有差。《孟子》裏面有一句話:“信以為人之親其兄之子,為若親其鄰人之赤子乎。”對於兄之子的愛自然會厚於對鄰人之子的愛。墨家則不然,他講求愛別人和愛父母應當是同等的,就是我們常説的“兼愛”。

在人性的向善與向惡中孟子與荀子也產生了分歧,孟子認為人性向善,他説“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他認為人與動物的區別就是有了“仁義禮智”這四德。而荀子卻認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偽,就是人為。孟子認為“仁義禮智”這四德是天生的,而荀子所説,人生來毫無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實際的惡端。

不能説這些諸子百家的學説誰對誰錯吧,都有可取之處,也都有落後的地方,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辯證地把中國古代哲學的思想繼承下來。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4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對於宗教的認識是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築,——即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個偉大的宗教內核必定有一個哲學體系的加持。現實中對於宗教的貶低化應該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層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義、禮儀和體制。

因此馮先生描述哲學的兩大特點:其一是系統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為思考主體進行思考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特定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生命便會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學中會有一定的強調、一定的省略,組成了哲學的特點。而中國的哲學之所以發展至今日,與其中國的背景因素不無關係。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背景,馮先生在第二章開篇引用了《論語》(《雍也》第二十一章)裏的孔子的一段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馮先生引用此話將中國文明與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做對比,希臘文明屬於典型的海洋文明,身處於地中海,扼守連接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咽喉。因此從古希臘從開始至雅典時代,對於商業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區,其中有馬其頓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臨大海,有着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只有一面靠海,而且從古至今中國人下遠洋的次數並不多,例如徐福東渡到日本為秦始皇求丹藥,還有作為中國遠洋團隊上的創舉鄭和下西洋。因此東亞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開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別暗指的便是中華文明比做樂山,更為靜態,西方的動態的海洋文明比做樂水,更為動態。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在中文裏,“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內”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對於希臘人,一直處於海洋國家會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內”(比如説,住在克里特島上),怎麼就是住在“普天之下”。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到海上冒險的經歷。但是用現代的角度來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離海很近,孔子住在魯國,而孟子所在的鄒國也在山東境內。但是在《論語》裏,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公冶長》第六節)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個未知、遁世之處,人跡罕至之處。而這是隻有自己的道不行,才會去的地方。而仲由作為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一直是以勇氣出名。據説,仲由聽到孔子的這句話,非常高興。但是孔子卻並沒有因仲由的過分熱心而感到特別滿意,他説:“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意思説,仲由雖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話很簡短。他説:“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孟子將海和聖人的思想相比,展現了更多不可知不歎的一面。(《孟子·盡心章句上》)看着孔子和孟子對於海洋的未知和驚歎。對比之下,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遊列島的經歷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麼不同。

而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還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之中。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在馮友蘭先生那個時期,中國的參與農業生產的全體人口中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裏,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攤丁入畝、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共領導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號,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

馮先生表達了在一個農業國家裏,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樣重要。中國歷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戰國時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頗為相似。當時中國分裂為許多封建的小王國。每個小國都把“耕戰之術”作為國家的要務。最後,“七雄”中的秦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佔優勢,得以戰勝其他六國,從而使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政治統一。因此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要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為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為是立國之末端,因為經濟生產主要靠農業,而商業只關係到產品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終究要以生產為前提,在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裏,農產品是主要的產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抑商。

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不受到重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裏,把民眾按行業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和農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讀世家”,往往是引以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黃山下的宏村都會有牌匾寫着“耕讀世家”,不僅要讀書還要耕作,一方面瞭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讀聖賢書。還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鄉紳文化。

學者一般出身於地主家庭,不需親自耕地,而農民一般被稱作佃農,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繫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而加上這批學者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採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因此中國的哲學藝術中有許多耕讀的傳統。目前有談及中國人民的信仰危機也有類似觀點,中國的鄉土文化紮根之深,並非輕鬆可以撼動,當把這種農業文明抽身而走的時候,似乎並未為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價值觀。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5

萬籟俱無聲,月光悄然舞,縱添池水深透音。盪漾於同景時分,遽隔數千年,池泉溶溶,綠樹葱顛,石根盤簇。似與率性的她相視,撫觸,細語。提起蘸飽濃墨的畫筆,在古老的中華民族連綿千丈的畫卷裏淌下哲學脈絡。

“西方之覺醒,我與非我既分。東方之覺醒,我與非我相溶。”

去年聽了一場美術講座,其中中國畫和西畫的不同讓我反覆咀嚼。中國畫裏,山水重重疊疊,透着自然的深邃與無邊,空靈的自然意境和文人的思索情誼緊緊相依,景中常常出現遠處升起的炊煙,生機細影。不知是似寄人於自然,還是似牽自然於人。

在西方哲學中,人和自然之間是主客對立、天人相分的關係。然而,在中國哲學中,主導思想是主客交融、天人合一。這可以説是和西方哲學的一個最主要的差別,也體現了中國哲學的特有智慧。

“中國哲學來源於自然,生存於自然,立足於自然。”

在中國還沒有被強硬打開大門前,祖先常年生活在這片賜予的豐碩土地上,男耕女織,與自然朝夕相處。先秦儒家學者孟子用那穿透時光的雄渾嗓音吟道,人性乃“天之所與”。人們稟受天道,因此人性具有道德的品性。引用《詩經·大雅·丞民》中的話來理解孟子所言,那便是“天生丞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無論是自覺抑或不自覺,人都生存於自然中,感受着雨水的洗禮,觸碰着陽光的温暖,揮灑汗水在生命的土地裏。無法分別豐富自然是給予我們的恩賜,抑或是靈動睿智的人們才是給予自然的恩賜。

老子在古老文化年輪中出現,深邃的皺紋裏藴含着思想的光輝。他篤定地輕視知識,提倡寡慾以及回到嬰兒狀態或未知狀態,實際便是一種“天人合一”的境界。佛家思想在中國土地上綻放動人光芒。門徒問:“如何是禪人當下境界?”禪師細細答來:“萬古長空,一朝風月。”似乎這樣看來最高佛界是無我的境界,其實恰恰包含着我。就宛如相溶於水的甘糖,儘管沒有辦法把顆顆細糖看得清晰明瞭,但在整杯水中糖分無所不在,其實它早已完完全全與水分相融為一。

毫無疑問,沒有任何一種民族同中國一樣注重天人合一。這種思想貫穿古今,是中國人生存、思想和文化的基石與根據,我崇尚着這種思想的明媚光輝,是它讓我們的民族擁有滾燙血脈,如詩般富有細膩情感的筋脈。一個民族,究竟如何處理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對於未知的自然又報以何種態度,會引起民族對生命價值、生存意義擇決,同時影響着一個民族的命運。

西方近代文明被泰戈爾稱作“堡壘的文明”,文明中有間隔性、征服性、區別性。這樣形成的原因在於我看來,是他們在自然和人類之間立起了厚實的堡壘,處處用着征服的眼光看待自然,希望以不斷續的鬥爭獲得生活。殊不知,中國人生活方式,是不斷續地和周圍緩緩調和,從而獲得生活。這種態度,處處充滿着無限的温暖希望與古老精神的力量。

時代變幻莫測,然而中國哲學永無止境。天人合一是中華民族心性深切致遠的覺悟,是睿智的先人奮博揮汗的成就,更是貫穿着歲月沉積的古老夢想。面對它,我們仍然需要思考,需要感悟。對於一個新生命的中國而言,古今對白是中國自身自問最深切至心的對白。傳承着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魅力,在古老文化中注入新生力量,緊緊握着古老智慧的根和脈絡,汲取現實豐富的精華。面臨重重磨難,但中華民族的心中有着無止境的生命源泉,讓這個數千年的古老夢想重現曙光。

天存在着,人方可存在着,因為人不可能脱離自然獨活。倘若我們對於自然的慾望淋漓盡致而未察覺其危害時,方有我們苦食惡果才會憬悟人與自然共相存。我們須竭力維護先人所持思想下的自然均衡,中國人需對自然懷抱深切的哺育之愛,同自然才可相輔相依。

中華民族腳上的筋脈烙印着自然的恩賜,深愛的力量注入心房穿梭於世,滾滾熾熱的血液在中國人身上流淌。用中華民族獨特的方式,在古老而殘留夢想光輝的畫卷上,渲染獨一無二的風采。朝陽裏,火紅的太陽帶來璀璨光芒,一股堅定而沉穩的聲音道來:中國,定將擁愛而崛起,生生不息!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6

孟子曰:“揚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麼,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為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我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説,物質消失了,那麼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於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麼也沒有了。就彷彿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為,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顧患有所不闢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裏孟子所説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義”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苟且,違揹他們內心的事,那麼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於生。

每一個人對於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於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並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並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麼“義”要更領先於“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7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説能讀到什麼,有什麼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大學聯考奠定的基礎,為了大學聯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後,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係,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説,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説,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於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着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脱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於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聖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8

以前,我總認為哲學很深奧,很遙遠,甚至認為我一定接觸不到哲學。然而,我讀了《中國哲學簡史》後,不得不驚歎,馮友蘭先生真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雖然對我而言,讀這本書有些吃力,但馮友蘭先生並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了許多文淺意深的語言進行論述,還是深深吸引了我。讀完這本書,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哲學離我並不遠,哲學,始於思想。

在書中,馮友蘭先生説過這樣一句話:“人要有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想什麼,這就是説,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要對思想進行思想。”這句話我認為是哲學的根本。人要能認清自己,認清自己能夠思考什麼,什麼才是自己的思想範疇,在自己的思想範疇之內進行不斷地思考,深層次的思考也就能變成反思;自己思考,反思自己,這也許就是哲學的本質吧。著名哲學家蘇格拉底説的“認識你自己”,與馮友蘭先生所説是相通的,一切的哲學都是建立在“認識你自己”之上的。只有充分地認識自己,哲學才能使我們提升心靈的境界,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於道德的價值。

哲學,即智慧之學,人的智慧來自於人的思考。無論多麼偉大的學者、哲學家,他們的智慧源泉都來自於他們那善於思考的大腦,從思考中得到真理,真理的誕生也就是哲學的出現,對他們而言,哲學,無處不在。

“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於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了。”這段話依然來自《中國哲學簡史》,它足夠驗證“哲學是始於思考”的。“反思”無非就是思想的思想,即深層次的思考,而“系統的反思”是聚反思、總結於一體,就像優秀的學者、哲學家,他們不但善於思考,還善於總結,總結的產物就是“真理”,就像我上面提到的“真理的誕生”,它就是關於思考的總結。

所以做一個會“系統反思”的人,哲學就會離你很近。哲學,始於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9

馮老不愧是理學傳人,非常有理性,他認為,中國之所以有這樣的哲學和思維方式,完全是因為地理的緣故。中國地處大陸,所以農業佔主導,因為經驗對生產大有幫助,於是人們迷信經驗,因此有歷史退化觀;因為人被綁在土地上,故有家族意識;因為整天接觸都是具體的事物,所以對抽象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於是整天討論“有”鞍無”鞍道”鞍天”的……而歐洲海洋貿易發達,商業為主導,所以對“數”和“邏輯”特別敏感,抽象思維發達,一切都建立在抽象推理上的哲學自然對確定的東西又特別渴望,所以有了實證主義……“所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者壽智者動。用來描述東西兩種文化很恰當,中國人善良,歐洲人聰明。”(大意)這多少有點史賓諾莎的味道,我們其實能自己自由決定的事情是沒有的,上帝在通過自然法律把我們當成傀儡……

另外一點給我深刻印象的是,其實很多哲學並不是“原教旨”的,而更多是一種闡釋和再造。或者叫做“修正”。就拿孔子來説,“原教旨”是什麼已經無關緊要了,你怎麼解釋它才是重要的。孟子是一種闡釋方式,荀子又是另一種闡釋方式,但卻一個是性善論一個是性惡論相互矛盾。不論是哪一派,也都在被後世繼續闡釋繼續再造——程顥程頤都是同一個媽媽生的,生理上他們是兩兄弟,哲學上他們是拜孔孟,卻能發展出理學和心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哲學觀。哲學就是一棵大樹,從最基本的那個根部不斷分出枝椏最後形成鬱鬱葱葱的綠蔭。

而且原來截然不同的學説系統都被人為了功利的目的不斷糅合嫁接,產生種種怪胎。西方也一樣,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都被宗教人士用來為教義作支撐,於是就有了聖·奧古斯丁和聖·多瑪斯的神學……這就導致了兩種學派的衝突和矛盾,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其實就是“原教旨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爭論,可見“修正”這種東西也是有利有弊,利的一方面就是“與時俱進”,弊的一方面就是一般都是曲解或附會前人的東西,以配合時代的要求,但是往往這種“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的烙穎,越是時髦的東西就越容易過時,(偉大的辯證法!)還不如什麼都不解釋,一本《論語》放在那裏,讓你們自個兒猜去吧!另外,古文學派和今文學派這種矛盾在西方同樣存在,文藝復興其實就是一種古文學派的突圍。

還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就是佛家的三論宗,也叫二諦義,相當好玩。佛家認為,真理有兩種,一種叫俗諦,一種比較牛逼,叫真諦,但是俗諦和真諦是會轉化的(再一次歌頌辯證法的偉大!),主要是看你是處於那個境界。在第一個level裏面,第一種真理是“萬物皆有”,是個人都能理解,也就是唯物主義的論調,一切都是真的,物質第一性,不以人的意志轉移,而人的意識只是大腦的機能和產物;而牛逼真理是“萬物皆無”,人生如夢,都是人心的活動,類似柏克萊的觀點,意識才是第一性的。但是這些真理統統都是第一個level而已,根據黑格爾的“否定之否定”,這時候會出現一個boss把以上兩種觀點統一起來然後秒殺之,這就是“萬物非有非無”,類似於笛卡爾的二元論,意識是真的,物質也是真的,倆人都沒錯。

但是這也只是一種俗諦,而第二個level的真諦是什麼呢?非“非有非無”!很繞吧,簡單來説,就是説我們沒必要執着於萬物是“有”還是“無”,還是“非有非無”這一點,因為萬物是不可以用“有”和“無”來描述的,因為“有”和“無”只是我們人類意識的概念,是我們意識的枷鎖,而宇宙萬物的存在形式並不能簡單用“有”“無”來描述,它已經超越了我們能想象到的概念,就好像處於三維空間的人腦不能理解四維空間一樣,用康德的話來説,它跟“上帝”一樣,屬於一種“超驗”的東西,要想理解“萬物”的存在方式,你自己首先不能處於“萬物”之中,你必須跳脱出來,你做不到這一點,你不是上帝,所以你永遠不能理解萬物是怎麼存在的。這才是第二個level的真諦。天礙…那麼第三個level又是什麼?對不起,沒有了,第三個境界理應是終極的真理,但是這已經超越了人們概念的極限,也當然超越了語言,只能靠自己的頓悟了,而且即使悟到了,也沒辦法用語言告訴別人,只能“不可説”了,只能“拈花微笑”了,用道家的話來説,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0

一、 本書簡述

這本書從結構上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中國哲學的研究對象,背景、方法論進行了分析;第二部門按照時間順序對先秦諸家開始到新道家、新儒家、佛教思想等主要觀點和相互之間的影響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對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進行了分析,並對本書進行了總結,

二、 收穫和感悟

一是以人為本。作者介紹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這和以往接觸的哲學不同,以往學習的哲學中,強調物質和意識的關係等問題,過於抽象,很難和個人生活聯繫起來,並和自己的人生意義聯繫起來。而從對人生的系統反思這個角度出發,讓我們對哲學的功用和意義有了深刻的瞭解。特別是對人的四種境界的劃分,讓我們對哲學的妙用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是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做過人生的反思和總結。如年末,對自己一年的生活、經歷的事情、閲讀的書籍等等進行總結。發現其中的問題,進行下一步的計劃,但很多這種反思總結中,多數流於流水賬,對為啥這樣做?這樣做是受何種觀念影響?這種觀念從何而來?都知之甚少。

三是發現每個人受固有環境和社會流行觀念的影響巨大。例如中國農業社會的特點,讓中國人喜愛直覺思維,比如我們的繪畫、我們的音樂、書法,都是世界直接形式的模仿。思想中的中庸,否極泰來等觀念,都和中國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有緊密聯繫。

這不僅讓我們反思,我們現在的生活方式受什麼觀念的影響。或者説,是什麼觀念在影響着我們的生活?

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生活方式,其在歷史上,已經有千萬次人都經歷過了,但如何才能發現自己觀念的侷限性?如何知道是那些觀念在影響或決定我們的生活呢?

四是如何改變自己的觀念,這裏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格物致知,就是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一種是領悟,真誠地去做事,達到心和宇宙統一起來,所謂致良知的方法,一種是敬,抱持者對世界的敬愛的態度,來生活。

例如前一階段看一本書上,一個志願者到利比亞去工作,通過其工作經歷,他人生的觀念發生很大的變化,已經不侷限於單純的原來,醫院、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他在瞭解這個世界的過程中,觀念已經發生很大變化。

五是哲學為啥重要。哲學就是通過思維找基本規律。哲學是最高層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下面還有N層的東西,如基本方法、普遍方法、邏輯、技能等。學習哲學就要以興趣和實用為導向,定下你的目標,要讓哲學成為你的思考方式,想要讓自己具備觸類旁通、解決問題、正確決策、創新等重要能力,非讀哲學不可。

例如,我們學習數學就知道,數字是一種抽象,函數是對數學規律的抽象,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建立數學模型,這是另一層次的抽象,在此基礎上,還有數學哲學和系統動力論,是對數學的更高層次的抽象。

七是學習哲學的方法

認識哲學,瞭解哲學,懂得哲學的體系和邏輯原理,並將這一原理運用到實際的思考之中。學習哲學需要技能+意識+學習材料。如批判性思維是意識的儲備,可以幫助你迸發學習熱情,形式邏輯是技能的儲備。

如在管理理論學習中,通過管理理論的發展,可以在理論中找到共同之處,看到人的思維的軌跡;如我們可以發現杜邦分析和麥肯錫方法對應的形上學;羅傑斯的心理諮詢方法對應的存在主義‘達爾文的系統動力論對應的馬克思等等。在設計研究中,有設計方法論,仿生設計學等等。再如笛卡爾建立了普遍數學,只以順序和量化關係為考察對象

八是新學到的一些哲學知識。一是 哲學的方法論,負的方法,和正的方法,其中正的方法,是數學的方法、邏輯分析的方法;負的方法是採用不是什麼的方法。由於哲學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説不可能成為思想的對象的“某物”。這種思想對象用負的方法可能更加清楚。二是 中國哲學中的修養方法,無外乎誠和敬。通過誠對待思想,敬對待世界的終極理念,來不斷完善自己,實現天人合一的。三是哲學的根本之爭,是觀念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三、 精華摘錄

P2 哲學家必須對於人生反思的思想,然後有系統地表達他的思想,人生論、宇宙論、知識論都是從這個類型的思想產生的;

P4 哲學的功用不在於增加積極的知識,(指關於實際的信息),而在於提高精神的境界,達到超乎現世的境界,獲得高於道德的價值;

P6中國哲學的價值在於,成為聖人,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

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P24 中國哲學的方法論,概念的類型有兩種,一種用直覺得到;一種用假設得到的;直覺得到的概念有三種可能的類型,已區分的審美連續體概念,不定的或未區分的連續體概念,區分的概念

P43孔子強調仁和義。義是指事之宜,即應該;仁強調,不光是指魔一種特殊德性,而是指一切德性的總和;

忠,肯定方面是指己之所欲亦施於人;否定方面是指,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知命,是指承認世界本來存在的必然性,對於外在的成敗也就無所縈懷;

P47孔子三十而立,是指他這時候懂得了禮,言行都很得當;四十而不惑,是指他這時候已成為知者,50,60而知天命,是指認識到超道德的價值。

P82惠施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發現了超乎形象的世界;

P103 獲得幸福的方法莊子,自由發展我們的自然本性,可以使我們得到一種相對幸福;

聖人由於對萬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不受世界變化的影響。用這種方法,他就不依賴外在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就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可以説已經得到絕對幸福。

P153 法家韓非子。勢:是指權利,權威;法:是指法律法制;術是指辦事用人的方法和藝術,也就是政治手腕;

P222 新道家。聖人高度理解萬物之性,所以他的心不受萬物變化的影響。他以理化情

P232 佛學的一般概念,宇宙的心的概念,和形上學的負的方法;

覺悟的確切意義。是指個人與宇宙的心的統一,或者説與所謂的佛性的同一;

中道宗的方法,所謂二諦義。第一層次,普通人以萬物為實有,而不知無。第二層次,説萬物是有,但是説萬物是無也是片面的;事實上,有就是無;應當説不片面的中道,在於理解萬物非有非無;第四層次,中道在於不片面,意味着進行區別,而一切區別的本身就是片面的。

這個否定一切,就可以達到莊子哲學中的坐忘,佛家稱之為涅槃;

P267新儒家。自然界的規律是不是人心(或宇宙的心)創造的;這歷來是柏拉圖的實在論和康德的觀念論爭論的主題

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

廊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

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時豪雄;

哲學的推理,形上學的推理,其出發點是經驗中有某事物存在。

哲學史對於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由於他的反思的性質,它最終必須思想從邏輯上説不可能成為思想的對象的“某物”

人生的境界。可以概括為四個,自然境界。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着他的本能或其他社會的風俗習慣。、功利境界。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

道德境界。還有的人,可能瞭解到社會的存在,踏實社會的一員。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情;天地境界。可能瞭解到超乎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更大的整體即宇宙。

四、 哲學入門書籍推薦

1. 反哲學入門

2. 思想的力量

3. 西方哲學簡史

4. 大問題

5. 你的第一本哲學書

6. 哲學的慰藉

7. 哲學淺説

8. 我的半生傳奇 蔡志忠

9. 牛津大學 哲學入門

10. 康德哲學講演錄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1

翻開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我彷彿打開了一本“天書”。什麼佛家的獨尊,什麼道家的復興,都是類似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我很難看懂,也不想讀懂。因為我對哲學的興趣的確説不上高漲,也許更多的應該是漠然或不以為然,因為哲學在我看來就是太玄太妙太空,太不可捉摸,太大而無當。但是這一次為了完成任務,我必須硬性要求自己把這本書讀完。然而,就是這次的“無奈之舉”改變了我對哲學的傲慢與偏見,嘲諷與調侃。它讓我重新審視了我對哲學的理解和態度。於是我不再漠視它,而是如數珍寶似的品讀着書中的每一句話,並頗有體會。

黑格爾曾把哲學喻為“廟裏的神”,如果沒有哲學,“就像一座廟,其他各個方面都裝飾得富麗堂皇,卻沒有至聖的神一樣。”如果讓我來比喻的話,哲學就相當於人的靈魂,人如果沒有了思想和靈魂,那麼人只能稱得上是一具行屍走肉。此書內容令我頓悟最深的就是“同自己談話”這部分內容。很多人的確缺乏同自己談話的能力,缺乏對自己審視、懷疑、反省和懺悔的能力。所以會經常被自己矇蔽,糊里糊塗地虛耗和損害自己的生命,甚至給別人給社會帶來傷害。“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句話其實是告訴我們人是很難有自知之明的。但是人一旦沒有了自知之明,就會變得妄自尊大,最終變成別人取笑的對象。所以人在學會與別人交流的同時,也要學會同自己談話。也就是發現自己,發現另一個自己,發現假面具後面一個真實的自己。發現自己的侷限、偏見、愚昧、醜陋、冷漠和恐懼;發現自己的熱情、靈感、勇氣、創造力、想像力和獨特的個性。當你學會了真正地發現自己時,你會在你身上找到許多隱藏很深的連你自己都不曾知道的東西。所以人有時真有必要把自己解剖開來,變成一個個分裂的個體,然後在分裂的各個自我之間進行平等、理性的對話,這正是一個人的內省過程。正如真理愈辨愈明,在各個自我之間的訴説、解釋、勸慰乃至激烈的辯論中,人心深處的仁愛、智慧和正義感就可能浮出海面。

我很感激這本書,它改變了我的生活,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已經被繁忙的時代所導致麻木的頭腦又一次學會了驚訝;它讓我這顆原來只會跳動的心臟變成了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忙碌的信息時代,仍然需要有一個哲學的頭腦。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有些人可能不會相信一本書的力量,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和價值取向,但我相信:一本好書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至少它改變了我。以往的假期我每天都是早晨睡到九點鐘,吃口飯之後便拿起遙控器以電視為伴,直到有些睏意,然後按照我的生物鐘規律我又開長達三四個小時的午睡,醒來後再拿起遙控器一天過得還算“充實”。整個假期幾乎都是被這樣複製着。等到臨近開學的時候,方有點兒浪費青春的遺憾,但一打聽同事,他們也和我大同小異,我也就很自然地不為自己的“虛度年華而悔恨了”。自從我讀了這本書之後,我也變成了一個“追星族”,變成了許多大哲學家的“粉絲”。因為他們的淵博,他們的智慧,他們的底藴,他們的深遂,讓我無時無刻不在為之折服,為之感歎。然而追逐過後我便深深的思索起來: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獨到的見解?為什麼他們可以揭示人類和自然最深處的奧祕?為什麼他們可以拋開世俗站在另一個高度來審視人生?我終於找到了答案,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博覽羣書”。因為只有在閲讀中我們才能接受思想的薰陶,才能理解哲學概念的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説,讀書就是與哲學家進行思想對話,在思想的交鋒中,才能磨礪我們的思維,激發我們的智慧。所以曾經從不出入書店的我,也開始學會在那裏駐足;曾經最吝嗇買書的我,也會情不自禁的慷慨解囊;曾經在圖書館裏只是走馬觀花的我,也學會了安靜地欣賞。我不得不承認這本書有神奇的力量,它真的徹徹底底地改變了我。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説過:“談話使人敏捷,寫作使人深刻。”練習用文字表述自己的思想,能夠幫助我們形成有條理的連貫思維和深入分析的習慣。隨着時間和空間的變化,人們往往改變了許多習慣,有的人養成了好習慣,有的人學會了壞習慣,有的人則丟到了好習慣。我以前在上學的時候,特別喜歡寫點兒東西,絕不放過任何的靈感和激情,所以那時我很自豪地被同學稱為“才女”。然而,畢業以後經過了歲月的磨礪,它洗刷了我所有的熱情和豪邁,而變得懶惰和平庸。有時我也會捫心自問,我還是以前的那個我嗎?我難道就這樣隨波逐流一直下去嗎?於是,我也想力圖改變,但每次都是行動拖決心的後退。今天,《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不,應該是無數位中外的大哲人喚醒了我的鬥智,讓我開始去重新尋找過去的影子。於是,我又開始了嘗試寫一些東西,一點心得,一種感受,一絲啟發,一種疑問儘管手中的筆已有些陌生,儘管腦中的詞彙已有些匱乏,但我慶幸我又開始培養寫作的習慣了;我又可以用筆來傳遞我的思想和感情了;我又擁有一顆鮮活而敏感的心靈了;我又有一雙可以發現美和感到驚訝的眼睛了。從哲學的角度分析,沒有驚訝的心理狀態,你就發現不了新的東西,也就將永遠生活在一個沒有變化、沒有發展、毫無新意的世界之中。由此可見,哲學使我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所以説我要感謝這本書,感謝哲學,感謝創造哲學的哲學家們,更應該感謝上級領導的敦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淨化。讓哲學成為了我人生的導師,至善的良友。讓我從哲學裏邊獲得了從事教育工作的思想養料、觀點的啟迪和思維的力量。我要把這本書變成我的起跑線,施令的槍聲已經打響,我會目視前方,竭盡全力,一直向前衝!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2

人性是善的,還是惡的,——確切的説,就是,人的本質是什麼?——向來是中國哲學簡史中爭論最激烈的問題之一。

據孟子説,他那個時候,關於人性的學説,除了他自己以外,還另有三種學説。第一種是説人性既不善又不惡。第二種是説人性即可善又可惡(這意思似乎是説人性內有善惡兩種成分),第三種是説有些人的人性善,有些人的人性惡。

孟子説人性善,他的意思並不是説,每個人生下來就是孔子,就是聖人。他的學説,與上述第二種學説的一個方面有某些相似之處,也就是説認為人性內有種種善的成分。他的確承認,也還有些其他成分,本身無所謂善惡,若不適當控制,就會通向惡。這些成分,他認為就是人與其他動物共有的成分。這些成分代表着人的生命的“動物”方面,嚴格的説,不應當是“人性”部分。

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惡學説。這與孟子的性善學説直接相反。從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實際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學可以説是教養的哲學。他的總觀點是,凡是善的,有價值的東西都是人努力的產物。價值來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創造。正是在這一點上,人在宇宙中與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荀子的人性論雖然與孟子剛好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夠成為聖人。照荀子所説,人不僅生來毫無善端,相反的倒是具有實際的惡端。在《性惡》篇中,荀子試圖證明,人生來就有求利求生的慾望。但是他也肯定,除了惡端,人同時還有智能,可以使人向善。

在我看來,“性善説”與“性惡説”二者從本質來説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因為他們對“惡”的理解不同。對於惡,我認同西方的一種説法——七罪宗(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慾、暴食),它和“七宗罪”很類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指的是各大罪行的七種主要根源,例如竊賊的慾望來自於貪婪,從本質上來説,它們不是罪,就像科技一樣,用得好能造福人類,但用的不好,就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後果。

在我看來,二者的説法都自有道理,但我認為“惡”在人性中佔更大的比例。説到惡,首當其衝的就是原罪之一——嫉妒了,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卡耐基曾在其著作《人性的弱點》中寫道:“如果你要得到朋友,那就讓你的朋友勝過你”。這句話從人類的潛意識入手充分揭示了人性的劣根性——嫉妒讓朋友之間產生裂縫。

“嫉妒”只是“七罪宗”之一,“慾望”才算是萬惡根源。對錢財的貪慾使人成為盜賊,對權力的渴望使人成為野心家,慾壑難填説的就是人與慾望的關係。那麼,慾望就是人類之惡嗎?其實不然,在《人性的弱點》中還有這麼一句話:人類拼搏,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美。慾望同樣是人努力的動力,控制得好,它會助你成功,而控制的不好,它就會讓你墜入深淵。

那麼,人性中善的那面又是什麼呢?在我看來,它屬於“愛”,就像人們常説的:上帝賦予我們愛與被愛的權利。愛的情感,也許需要我們在成長中慢慢學會;但對親人的情感,或許無須學會,因為這是與生俱來的、存在於人心深處最純真的情感。人性雖然本“惡”,但我仍然能控制它,並在生活的清流中洗淨心靈的污穢,成為更好的自己!

“哲學”二字就像一朵帶刺的玫瑰,雖然看似鮮豔,但人們常常因為畏懼它的荊棘望而卻步。但在《中國哲學簡史》中,作者就好比一名技藝高超的園藝師,在他精心的修剪下,哲學變得更加簡單易懂,更加温和可親。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3

《中國哲學簡史》是一部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是根據一代哲人馮友蘭在美國的演講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廣泛流傳。它把中國的哲學發展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來,通過對中國哲學的審視,讓讀者感悟到中國文化在當今的重大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文化經典。

在閲讀這本書之前,實話説,筆者對中國哲學的瞭解僅僅停留在一個非常膚淺的水平。但在閲讀了馮友蘭老師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後,筆者對中國哲學有了新的認識,哲學的知識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條理、系統化的了。下面,就列舉一些閲讀過程中摘錄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為我的收穫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對於《六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編者。”由此,著者進一步得出一個推論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這裏,筆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熱”現象。社會曾經大肆炒作與孔子相關的種種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後,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這裏,筆者不是想否認孔子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筆者覺得,對孔子的盲目炒作,只會造成孔子形象的虛高,以至於最後,人們凡是遇到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就把孔子抬出來,這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無為’的意義,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他只是要為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任意為之。”這讓筆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課本上看到的一個概念,即“服務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職責範圍內作為,做到不越界,盡力服務人民。然而,當下社會,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官商的勾結,他們不是“無為”,而是“無所不為”,這恰恰是哲學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説“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如果讓貪污和腐敗繼續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而如何規範政府工作,讓政府做到“無為而治”,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話題。

書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圍繞《易傳》展開的,這一章很有趣,講得都是關於的卦象之類的理論。之前只聽説過最著名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説法,但並無深刻認識,這次閲讀後,儘管對裏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內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學中的調和的理論。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調和那些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混亂、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則是達到“和”。這裏的“和”正正是我們最最熟悉的和諧。由此可見,一方面,“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見一斑。他們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而這直到現在,仍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

最後一個,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個觀點“中國人民族主義意識的發展歷來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這讓我聯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切糕”現象。一塊“切糕”背後是有目共睹的強買強賣行為,這樣的行為明顯違背了當今社會的法律法規。然而,執法人員卻很少去管理,最終才會引發後續的爭端。也許,執法人員認為,新疆的人民是少數民族應該要加以照顧。但筆者認為,我們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應該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這種平等的政治色彩不應被過度強化。盲目過度的政策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義。否則,法律的尊嚴會受到損害,其他民族的權益也將受到侵犯。這樣,又談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穫之餘,也有些許疑惑,在此分享,願與各位探討:

首先,中國哲學如此博大精深,但為什麼當下的社會越來越少人會關注它呢?大多數人寧可學習西方哲學,都不願意瞭解中國的哲學,難道説中國哲學就比西方哲學差嗎?根據這次的閲讀,不見得是這樣的。那麼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其次,中國哲學中其實藴含了不少為人處世,乃至治國的智慧,那我們應該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讓它更好地作為社會科學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智慧呢?中國哲學與當今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又在哪裏呢?

上面的問題,並非一時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哲學能獲得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在人類史上再次留下輝煌燦爛的財富。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4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隻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着本書裏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麼去説,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不過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佔的地位,歷來可以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可以瞭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瞭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鑑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特別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着發展。

書上也説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同,所以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文明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説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希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5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六書紀貞元,三史釋今古”哲學體系中的“三史”之一。本書是馮友蘭先生哲學與思想融鑄的結晶,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歷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在有限的篇幅裏融入了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理解,是史與思的結晶,充滿了人生的睿智與哲人的洞見。[1]在閲讀馮先生介紹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時,我對莊子的思想,尤其是他的逍遙自在人生態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此我表達一下自己的拙見。

莊子,原名莊周,是道家的第三階段的代表人物。他的主要思想與著述被記錄在《莊子》一書中。談及他的思想,一般人就會聯想到名篇《逍遙遊》裏所描繪的那種“為我,放任,避世,空談”,其實不然,應該是那種“忘我,順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並且包含着至高的人生境界。這也是莊子對“道”的高深領悟。

一般人如果認為莊子那種避世的心態源自於他對人間情況的不諳抑或無法應對複雜的人世間,那就大錯特錯。因為他對人世間給予了高度關注,並對人生問題提出了以“道”為核心的非凡見解。例如,他詳細觀察了人的情緒變化,在《齊物論》中,一下子提及了十二中:喜、怒、哀、樂、慮(憂慮)、歎(歎息)、變(反覆)、慹(恐懼)、姚(輕浮)、佚(放縱)、啟(張狂)、態(作態)。真可謂全面豐富。另外他還提醒到人不可擾亂人心,他在《莊子。在宥》中這樣描寫人心:“老聃曰:‘女慎無攖人心。人心排下而進上,上下囚殺,淖約柔乎剛彊。廉劌雕琢,其熱焦火,其寒凝冰。其疾府仰之間而再撫四海之外,其居也淵而靜,其動也縣而天。僨驕而不可系者,其唯人心乎!’”説到人心理複雜的情況,恐怕很難找到如此貼切生動的描繪了吧!由此,可以看出莊子並非對複雜的人間情況的無知,而是研究的如此透徹。

正如莊子上面所描繪的那樣,有關人的問題是如此的複雜,那麼人生還有沒有追求快樂幸福和靈魂得到安放的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莊子指出必需通過身心的修煉。具體做到如他在《齊物論》中描繪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就是要我們排除身體的慾望與心智的執着,做到“無我”,“忘我”的境界。以他的術語來講就是“心齋”。何為“心齋”?就如他在《人間世》講述的“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進一步講就“心齋”是指心的齋戒,而不是指宗教信仰上的飲食戒律。“心齋”的具體作法,就是要逐漸減少來自身體感官的誘惑與慾望,以及以我為中心的觀念與成見。總之,就是要對“心”進行一番“清理”,擯棄雜念,使它進入虛靜的狀態,使自己進入“忘我”,“無我”的境界。

由此,關於處世的方法,莊子強調“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一方面隨順外物而變化,另一方面內心保持不變。內心與“道”契合,圓滿無缺,在精神自由層面所保持自然本性,自然不必變化;外表和言行就要配合融入世俗,作到“順人而不失己”(《莊子·雜篇·外物》)、“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養生主》)。這些反映的是莊子外圓內方的處世哲學,十分精妙。[3]“外化內不化”,堅持並有融通,通達和堅守一併而行,有取有舍,有進有退。這方現了君子處世為人的大智慧。

在他處世的哲學中,最讓人神往的一句話是:“泛若不繫舟”(《莊子·列禦寇》),“虛而待物者也”(《人間世》)。莊子為我們描繪了一種虛己以遊世,虛而待物的人生。“虛”字有單純平淡之意。泛舟不繫,隨水而漂,人若無執,則可化解於無形。這也正是莊子“心齋”所要達到的人生境界。通過“心齋”,化解自己的執著和不得已,讓心處於虛靜狀態,達到空靈層次,作到自我由忘而化,化解自我與無形。人心是複雜的,若是任由身體感官去牽引,疲於世俗的誘惑而執着於心,進而耍弄心機,事事計較,那麼心就成為煩惱和痛苦的根源活着片刻也不覺的安寧。因此,“虛而待物”,超越於“我”,達到“無我”的境界,與道合一,不但不會痛苦,不反而隨遇而安,像莊子一樣“上於造物者(道)遊,而下與外死生、無終始者為友。”(《莊子·天下》)這是何其逍遙自在的人生呀!不僅令人羨慕不已。

在現如今的社會環境中,人們由於太過執着於世俗之爭,喪失了內心的清明,分不清孰輕孰重,不懂得得與失,舍與得,往往使自己在處世方面做不到“外化而內不化”,以至於自己活得不安寧,活在痛苦之中,找不到快樂。我們周遭人們患憂鬱症的更是有增無減。有沒有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呢?有時,心境就是就是一劑良藥。為何我們不學習一下莊子的那種“虛而待物”的人生態度呢?將一切無謂的不得已、不必要的執着“相忘於江湖”,以換的像魚兒那樣遨遊於大海的快樂與自由。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體會範文 篇16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學生的人,他周遊列國時有大批學生跟隨着。

“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説:“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毫無道理,這不是耽誤時間麼?

就是説,“實”應當與“名”為它規定的含義相符合。有個學生問他,若要您治理國家,先做什麼呢?孔子説:“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有什麼好提倡呢。大多名不符實徒有虛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道家講“無為”的學説。而儒家講“無所為而為”的學説。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於做的本身之內,而不是在於外在的結果之內。--儒家就不像一個獨立的人而是一個嗷嗷待哺嬰兒,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讓別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賴賴還逼逼賴賴出優越感。

要做儒家所説的君子,知命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説:“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分內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議,知命有沒有強加的意志?又當又立。

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稱做宗教。--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雖然從歷史上説,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後來有些時代認為他是“至聖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人類熱衷於造神運動,藉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儒家尤如此,滿口仁義道德實際道貌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