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對中國傳統人本主義思想、西方人本主義思想的有機整合,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價值觀的繼承、豐富和發展。接下來就跟本站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讀書心得以人為本吧!

讀書心得以人為本
讀書心得以人為本篇1

拿到這份學習材料,就覺得是行政領導需要學習的內容,讀後細細品味,讓我瞭解到:學校管理雖是學校的管理者通過組織協調全體師生員工,充分發揮人力、才力、物力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和校內外的有利條件,高效的實現學校辦學目標的活動過程。但在學校中最重要的單位卻是班級和備課組,在這樣的單位中,學生和教師又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李校長在學校管理中不僅目中有學生,充分尊重學生,視學生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相信學生的潛能,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教學中更倡導教師發揚教學民主,營造寬鬆的教學氛圍;創設能讓學生展示個性的舞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獨立性,引導學生形成創造思維,具備創新能力和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一切教育活動的主人。

整篇文章中,李校長將學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關注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式、學習目標以及學習過程的發展,處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不同的教授方式,在教學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特徵,逐步教他們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李校長還提出:每位教師都可以成為一名管理者,都要管理學生的學習。正因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基礎,但在新型教學模式中,教師要逐漸淡化“教”的痕跡,成為教育的欣賞者,激勵學生,讓學生始終有着不竭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學習。教師的評價方式也要多元化,可以將評價前置,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目標明確,並且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式,讓評價變得立體、系統、生動。

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教師還應淡定自己的專業追求,讓孩子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不要把學生都培養成和自己一樣的人。

讓每個學生和老師都成為活動真正的參與者,就需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預先理清活動的思路,做好充分的物質、經驗準備,那“人人蔘與”的目的也就會水到渠成的。

懲罰方式的選擇對學生也至關重要,李校長的做法也讓我受到很大的啟發,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也可以嘗試着讓學生選擇自己能夠接受的懲罰方式,但是要有深刻印象的方法,讓孩子真正意識到錯誤,並從錯誤中走出來。

因此,作為一名戰鬥在一線的教師,首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以真誠的相互瞭解溝通師生的情感。其次,教師必須富有創新精神,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學生。最後,教師要通過自身的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力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的指導者。

讀書心得以人為本篇2

在最近的學習活動中提到了諸侯制這個新概念,針對諸侯制實施以來出現的優缺點,也透露出管理的重要性。科學、有效的管理決定了一個企業的活力和發展能力,這些看似與員工無關,實則息息相關。文章有一句話點明瞭重點,“任何一個單位,離了人都是走不遠的”。

這使我想起了各個企業經常提到的“以人為本”,給員工以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機會,也是管理方式之一。我們總站的張貼標語中也有“只有員工第一,才能質量第一”的理念,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員工之長建設企業,只有員工的整體水平上去了,才能回報企業最多、最好的效益。所以企業有必要給員工創造一個開明、公平的發展平台,使員工真正敢想、敢做。

但是人是複雜的,經常受環境等因素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雙方面的努力,一方面企業應給個人足夠的尊重,鼓勵發揮自身特長優點;另一方面個人應克服自己的惰性,建立責任意識,找準自己在團隊中的位置。個人的潛能是無限的,但也要通過不斷地實踐才能開發出來,要給自己勇於嘗試的機會。

總之, 企業是船,員工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作為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我們當然是要熱愛它、發展它,使它立於不敗之地,實現“雙贏”。

讀書心得以人為本篇3

近些年城鎮化熱潮中的種種不良傾向已不可忽視,農民被城鎮化的窘境、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城市規劃隨意更改、城鎮服務功能欠缺、大拆大建、房地產綁架城鎮化、古建築和歷史街區被毀嚴重等問題,學習xx屆三中全會精神心得體會:以人為本。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目中無人”的城鎮化是本末倒置,也是不可持續的。

快速城鎮化過多的注重GDP的增長,簡單地將城鎮化定位為“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着力點。大規模的城鎮化相當於投資大躍進,在城鎮化的大旗掩護下,地方政府的投資衝動將會更加有恃無恐;被城鎮化的“農轉非”居民雖然“上了樓”,但他們的生活質量並沒有提高。政府和開發商在城鎮化進程中都收穫頗豐,但農民尤其是失地農民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實惠,甚至利益受損。被城鎮化的農民,失去了土地又無一技之長,生活沒有保證,日子過得很苦,比徵地之前的生活水平降低太多,長遠生計更沒有保障;隨着城鎮化進程的迅速加快,失地農民這一羣體迅速膨脹,失地農民的養老問題越來越突出,雖然現在年過60歲的農民每月能領到幾十元的養老金,但由於數額所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養老問題;城鎮化過程中還存在着不少被棄置的“半拉子”工程,不僅工程沒有修好,反而浪費大量資金。

xx屆三中全會《**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完善城鎮化健康發展體制機制作為深化改革重點目標之一。城鎮化建設是使農村向城市發展,提高農村的經濟效益,解放勞動生產力,讓農村百姓過上城鎮似的生活。然而近些年來的城鎮化似乎已經遺忘了城鎮化的最初目的,背離了以人為本的宗旨。城鎮化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各部門多方努力。

首先,城鎮化的正確定位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此心安處是吾鄉” 只有心有所屬、心安定下來,讓老百姓過得踏實、過得安心,城鎮化才能穩步推進。這就需要加速推動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收入分配體制、養老統籌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真正解決進城農民的公共服務均等化問題,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其次,要將城鎮化與政府職能轉變緊密相連。變政府主導型城鎮化為政府引導型城鎮化,拒絕人為提高城鎮化速度,既要尊重人也要尊重GDP。要規劃先行,既前瞻又可行,首先考慮百姓民生、集約土地利用和環境。依法有序分步進行,堅決杜絕強拆、逼拆。根除政績工程,設立監督機制,確保公正公平;最後,城鎮化建設需要及時解決好失地農民的發展問題,莫讓失地農民失掉未來。政府切不可只注重拆遷時執行了政策,農民得到了一定補償就完事了。關鍵是要為失地農民着想,在推進城鎮化的同時,要幫助身無一技之長的失地農民找好未來發展之路。政府可以組織培訓,提供信息服務,通過培訓實現再就業。以創業促就業,為失地農民提供更廣泛的就業機會。

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是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是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公共福利的城鄉共享,城鎮化的主旨是以人為本。政府應當拿出更加積極有效的措施,讓進城農民共享城市發展成果,城鎮化才能穩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