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精選17篇)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

活着或死亡都是一個年輕生命難以駕馭的題目。同樣是一本薄薄的讓我只用了一個下午就讀完了的書。巧的是讀了幾頁便發覺心這本書為背景的電視劇我竟看過,這讓我更真切地體會到了這書的含義。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精選17篇)

《活着》從一個旁聽者的角度道出了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盪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後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儘管是這樣,他還是友好地面對世界,一切傷痛的往事在他口中都變得那樣的平淡。也許當我們的生命已將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回望以前的一切,才會做到安下心去對待,才會做到清醒的重新認識所有的事。我想起陸幼青的死亡日記,那不也是站在生命的邊緣真正完全而清醒的對世人講述一切。

讀到家珍死去,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後喬峯抱着她的屍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後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着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擊,而多年之後,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數十年後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着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並且敢幹面對,我不敢説。

這個世界的確不公平,有人可以享盡榮華,有人卻要像富貴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揮灑着血汗過完一生。面對這樣的不公,憎恨逃避都是徒勞,甚至我也説不清到底該怎麼做,我面對的是無法自由選擇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內心與現實的強烈,盾,在這樣一個狀態下,我一面應付着現實中的瑣碎,而在內心尋求思想上的解脱,但不管怎樣,我始終希望自已能對世界友好,儘管天性中的倔強與後天形成的反叛也許會導致我走上叛逆的路。

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願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併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願我能帶着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説聲再見。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2

我總是看見一個老人,牽着那頭老牛緩慢的走着。有時候,他們在耕地;有時候,老人坐在草地上,老牛在水裏安靜地洗澡;有時候,他們一前一後地走在回家的路上。他們沒有多餘的言語,他們只是相互依偎着走過餘下的時光。

我想,對於福貴來説,沒有什麼美麗人生,活着才是他全部的力量,也是他唯一的希望。堅忍地活着,頑強地活着,苟延殘喘地活着······我想,對於我來説,也沒有什麼美麗人生。我也默默地忍受過孤獨,我也一個人承受過失意,我也獨自地等在黑暗中,在傷心欲絕的時候,我也彷徨過,痛苦過,掙扎過,也感受過生活的無常。但是欲絕,卻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因為我知道,人生下來便帶有一種力量,不是與命運抗爭,而是與命運為友。人是世界上最脆弱又是最頑強的生物。如果我們不能將人生過得完美,我們可以將人生過得完整。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説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島嶼與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失意與痛苦,從來就不是消沉的理由,它們只是人生路上一塊小小的石子,或許會硌腳,或許會絆倒,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向前走去。它們或許不能讓人生變得更加美麗,但是這才是人生的意義。《活着》告訴我們,從來就沒有過不了的命運,只要能活着,我們就該好好的活着。人生的滄桑不過如青石板上的刻痕,歲月流轉,水珠滴過而又了無痕跡。曾經的掙扎不過是過眼雲煙,而事到如今,我們才明白,我們要的從來都不是美麗的人生,我們要的,是一步一步走過的故事。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3

《活着》,主人公福貴用平靜地近乎陌生人的語調,講述了自己與身邊人的命運,父親氣極猝死,母親念兒而死,戰友中彈身亡,兒子抽血夭折,閨女難產而死,妻子抱病而終,女婿工傷致命,外孫吃豆噎死。在他的身邊,所有他傾注了情感的人,都離他而去,唯有那頭名字也叫“福貴”的老牛與之相依。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我一口氣看完這本書的那天,我在微信上這樣説:“今天看完了餘華的《活着》,起初看得仔細,到後來已不忍深讀,實是難以承受這平白敍事裏的悲涼,到最後竟是看到苦根走後心裏反有解脱之感。許是黑色更顯生命的張力?在時間與命運面前,人能有多少自主的空間?活着,要真切地活着。”在那時,我更大的感觸是感恩,謝謝命運對我的寬容,讓我過得平凡,但也擁有了平凡的幸福。

後來,無意間看到《活着》的外文版中譯序言,餘華在韓文與日本版序言裏,巧合地提到了兩個詞,命運和時間。在韓文版序言中,餘華説:“《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的友情,因為他們互相感激,同時也互相仇恨;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抱怨對方。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在日文版序言中,他又説:“誰創造了故事和神奇?我想應該是時間創造的。我相信是時間創造了誕生和死亡,創造了幸福和痛苦,創造了平靜和動盪,創造了記憶和感受,創造了理解和想象,最後創造了故事和神奇。我想《活着》是關於一個人一生的故事,因此它也表達了時間的漫長和時間的短暫,表達了時間的動盪和時間的寧靜。在文學的敍述裏,描述一生的方式是表達時間最為直接的方式,我的意思是説時間的變化掌握了《活着》裏福貴命運的變化,或者説時間的方式就是福貴活着的方式。我知道是時間的神奇讓我完成了《活着》的敍述,可是我不知道《活着》的敍述是否又表達出了這樣的神奇?我知道福貴的一生窄如手掌,可是我不知道是否也寬若大地?”究竟是同行止的朋友,還是化腐朽為神奇的催化劑?餘華自己也在思考。

我不知道,作為當事人,福貴是如何看待命運與時間的。不過,我一直認為,即便將命運視作了朋友,福貴也一直沒有停止戰勝這位朋友的努力;即便時間何等神奇,時間也並未沖淡福貴的傷痛。對一個人而言,在時間與命運的盡頭,還有一個朋友,名叫死亡。也許,要了解命運和時間,還應當瞭解死亡?生命的本質原本就是不斷改變、成長和衰退的過程,生命中來來往往的人,本只能陪彼此一程,或長或短。但無論長短,都只有用心陪伴方不枉同行一程。餘華説人當與命運成為朋友,其實也許同樣可以將死亡當做“永遠的伴侶”或“最忠實的朋友”(如同《少有人走的路》(Theroad less traveled)所言)?人生苦短,愛的時間有限,值得我們好好珍惜與把握,這或許是另一個可以讓我們更易與命運及時間相處的方式。

愛,且請深愛,只因,韶華不再。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4

用了三個晚上讀完了這本書,當時真是感慨良多,現在坐在電腦前敲下這些字,略記一下我的思緒。

對餘華的關注也是因為別人,但是不可否認,這是一次正確的選擇,餘華的筆下的世界讓我認識了另一種人生。

對於這本書,早就想讀了,只是當時沒有找到,於是先讀了《許三觀賣血記》,不同的故事卻又有着某種相似。

餘華,1960年4月3日生於浙江杭州,3歲時隨父母遷至海鹽,在海鹽讀完國小和中學。曾經從事過5年的牙醫工作,1983年開始寫作,已經完成長篇小説4部,中篇小説集6部,隨筆集3部,其作品被翻譯成二十種文字,在近三十個國家出版。曾獲意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88年),法國文學和藝術騎士勛章(--年),中國圖書特殊貢獻獎(-年)等。現為杭州市文聯專業作家。

這本書以一個故事的講述作為脈絡,我作為一個旁聽者,和觀眾一起聆聽着故事親身體會者的講述。主人公叫做福貴,典型的中國古老的名字。以前父母總是會給孩子取這樣的名字,代表着自己和祖輩的寄託。福貴的家人當然也是想他能夠大福大貴,可真的是這樣,就不會有接下里的故事了。如果名字能夠決定一切,那麼中國會減少多少悲劇啊,可是寄託只是寄託,和現實還是有很多難以企及的差距。年輕的福貴生活放蕩,紈絝子弟可以説,家境優越,地主父親。可是越是這樣的家庭就越難有優秀的兒女,福貴的眼中,生活就是享受和揮霍,不顧父親的反對,不顧妻子的心傷…終於有一天,他把家業敗光了,輸在了賭博上,輸給了龍二。為了還債,父親賣了家業,搬出了祖宅。然後父親去世了,或者説是被他氣死的,接連的不幸還在繼續…

一個人只有有所經歷才會有所成長,彷彿福貴也就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向龍二租了五畝地,然後開始了未來的生活。所謂禍不單行,岳父帶走了妻子家珍,只留下了自己,母親和幼小的女兒。不久妻子帶着剛出生的兒子回來了,一家人團圓。其實無論多麼不幸,只要有愛就還是會有幸福的。又過了不久,母親病了,妻子安排福貴到城裏請醫生,可是意外又發生了。陰差陽錯間他進了軍隊,開始了幾年的膽戰心驚,後來解放軍解放了全中國,也解放了福貴。回到家裏的福貴,母親去世了,可愛的女兒也因為一場病而又聾又啞…

生活還在繼續,此刻的福貴已經完全脱胎換骨了,他知道了自己的責任,明白了自己的生活。那段中國的歷史,真的不是我們正常人可以承受的。

生活如果沒有了信仰和追求,就算是苟延殘喘,無異於行屍走肉。雖然沒有了物質財富,但還有天倫之樂,還有妻女相伴左右,又有什麼可追求的呢?

貧苦的生活困擾着每個普通中國人,包括福貴一家。兒子有慶,到了一定的上學年紀,他們為了有足夠的錢,決定將女兒鳳霞送給別人撫養,後來給了別人當傭人。但是與鳳霞的愛,還是讓他們決定留下鳳霞,一家人一起,什麼困難都可以戰勝。很快到了大躍進時期,此刻的妻子因為常年勞累得了軟骨病,妻子本是大家小姐,因為他卻又過着如此艱辛的生活。有慶和鳳霞都是懂事的孩子,這或許也算是不幸中的有幸吧!可事情很少有絕對的,因為善良,有慶為縣長夫人輸血結果因為醫生的自私和想要邀功,讓年輕的有慶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當然最早知道這個噩耗的是福貴,雖然他極度忍受不了,但為了妻子和女兒,他還是把有慶埋在了村西的地裏,找個藉口安慰還在病中的妻子。可夜夜的腳步還是暴露了事實,妻子還是知道了真相。一度,他以為妻子已經病入膏肓,無可救藥了。可奇蹟還是發生了,妻子竟然好了,能正常生活了。

沒有了兒子,女兒還是他們的牽掛。因為又聾又啞,到了出嫁年紀的鳳霞只能在羨慕中和別人的閒話中度過自己的每一天。終於有一天,女兒迎來了她的春天。雖然這個女婿是個偏頭,但是女兒與他兩情相悦,這就足夠了。而且這個女婿還真的是個好人。女婿名叫二喜,風風光光地娶走了鳳霞,兩個人生活還算不錯。福貴和家珍都很滿意,有一天女兒女婿告訴他們他們也有了愛的結晶,這無疑是一個天大的喜訊。可是鳳霞的生產卻帶走了她的生命,還是在那家醫院,那個奪走有慶生命的醫院。

家珍不久之後也去世了,因為病魔,因為傷心,因為無牽無掛。只剩下他,女婿,還有女兒的孩子,苦根。二喜帶着苦根每天工作,懷念鳳霞。可是,屋漏偏遭連夜雨,二喜被石板活活夾死了。當他趕到那家小小的醫院,已經見不到二喜的最後一面了。帶着苦根,生活還是要繼續。

苦難已經經歷太多,就不會因為苦難的深入而有所難以承受了。

苦根真的是個苦孩子,沒見過母親的芳顏,不久父親又去世了。

可是命運還是沒放過他,因為貧窮,苦根竟然被一碗很難吃到的豆子撐死了。這種死法,也許有人會覺得很可笑,可是透過表面卻有難以言盡的淒涼。

於是,就只剩下他了,孤獨的存在這個世上。最痛苦的不是死去,而是留下來承受所有的痛苦,可是他已經不再痛苦了,因為他所愛的人都已經遠離痛苦了。

後來,他的伴侶變成了一頭牛,至少這樣他就不會孤單了。人生的最後時光,和一頭牛相伴,他也學會了自娛自樂。沒有什麼比活着更重要,即使沒有一個人相伴,為了死去的親人,愛人,還是要繼續活着…

一個人的生活,沒有什麼捨不得,該是你的誰也拿不走,不是你的,誰也留不住。

活着,有意義就好,還是有很多不好表達…

我們都要好好活着。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5

《活着》在“我”與福貴的交談中展開。福貴——一個看似普通的老人耐心地向“我”講述了他的一生。在他平緩的語調下他坎坷的一生卻如娟娟細流平緩得流入讀者的心坎。

作為地主的兒子,年輕的福貴沒有爭氣敗了家,從此,他拖妻帶女開始了他曲折的一生。他曾被國民黨抓去當兵,差點死於槍炮下;後來經歷了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等歷史大事件,歷經千辛萬苦卻不得不目送自己的親人一個個先於自己死去。經歷了無數的生離死別,福貴依舊樂觀的活着,甚至平淡無奇地向“我”述説他的一生。

“人們將生命中的錯誤聚集到一起,創造出一個惡魔,叫命運。”《活着》讓我思考命運為何可以這樣百般折磨一個人,讓他一下子從富貴的殿堂跌到一貧如洗的潦倒境地;讓他一下子從幸福美滿的天堂墜入孤獨一人的地獄。但是,更多的是讓我思考在絕境中人對生的渴望有多麼強烈;更多的是讓我領悟到歷經萬難後看淡一切的從容。

沒有人知道明天是什麼樣子,究竟是陰霾密佈還是陽光燦爛?但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明天之後還有明天,只要生命沒有結束,永遠有下一個明天,永遠可以希望着下一刻就是我們想要的幸福。

真正點亮生命的不是明天的景色,而是美好的希望。

我們懷着美好的希望,勇敢地走着,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就再努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燦爛的風景。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6

活?怎麼活?為什麼活?活成什麼樣?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不禁思考着這一連串的問題,可答案卻無解。

打開百度搜索“活”它的第一條字面解釋是生存,有生命的,能生長,與“死”相對,這僅是字面解釋,可“活”究竟是什麼呢。糾結着這些問題打開了作者餘華的《活着》。

富貴是一個地主家的少爺,整日不學無術、嗜賭成性,終於敗光了家業,生活貧困潦倒之際,他又因為給生病的母親去求醫,被迫離開家鄉,等他回來母親已經去世了。慶幸的是他有一個善良、賢惠的妻子,她含辛茹苦的撫養着一雙兒女。雖然女兒因為高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原以為一家團聚了,從此生活將越來越好之際,厄運卻接二連三的降臨了。妻子走了,兒子走了,女兒走了,女婿走了,最後連惟一的小外孫都不在了,陪在他身邊的卻只有一頭老黃牛......

《讀書》中主人公富貴的命運讓我不知道該説是命運在捉弄他還是説老天在垂憐他,他親手埋葬了他至親的五位親人,自己卻依舊活着,不禁覺得活着是一種勇氣。我想作者餘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着,靜靜地活着,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也許我們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和困難,也許當我們遇到挫折和不幸時我們會很痛苦,會覺得那是一道道過不去得坎。但當我們回首過去,看到當時那些天大的事就那麼過去了,就覺得沒有過不去得坎,也沒有解決不了得事情,只要我們勇敢去面對,努力的去解決問題,一切都會過去,活着就是在不斷的遇到問題解決問題。

活着是一種勇氣,勇於面對各種不幸並堅強的走下去;活着亦是一種責任,我們要知道我們並不單單是為了自己活着的。當得知朋友突然離去的噩耗時我對生命對活着更多了一絲深的思考,我不知道該以何種方式去寄託我的哀思,去平復這件事帶給我的震撼。

生命是如此脆弱亦是如此寶貴,無論我們遇到了任何不幸我們都應該堅強的活着,活着就有希望,就會有明天,如果我們放棄了生命那都什麼都沒有了,帶給父母朋友的將是無盡的緬懷和傷痛。遠去天堂的她告訴了我們活着的這些人,一定要好好活着,堅強的去面對以後。當我們從學校這座象牙塔進入到社會,將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要有直面問題的勇氣敢於去解決問題,生命只有一次機會,不可能有機會重來。

活?怎麼活?為什麼活?活成什麼樣?活着的意義是什麼?每個人對於活着的意義是不一樣的,為了什麼活也不一樣,但活成什麼樣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好好活着,學習主人公富貴的堅強,遇到問題直面問題解決問題。

這是本沉重的書,發人深思。

活着就是希望,就會有明天。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7

我喜歡看書喜歡看各種各樣的書看的很雜文學名著流行小説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筆不是太差總能讓我從頭到腳看完整本書.只不過很多時候是當成故事來看看完了感歎一番也就丟下了.

一個很偶然的機會看了餘華寫的小説《活着》《活着》講述的是一個叫徐福貴的老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作者的筆觸很平靜沒有刻意去烘托一種跌宕起伏的氣氛隨着作者平實的敍述中經歷着主人公的一生苦樂哀愁.看完後掩卷沉思內心沉重感覺有説不出的悲——悲涼悲哀悲傷……似乎人生所能經歷的不幸都降臨到了主人公身上.想着主人公的經歷禁不住疑問:活着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徐福貴出生富貴卻是個地道的敗家子從小到大幹盡了荒.唐事嫖娼賭博生生讓自己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了個窮光蛋.這期間他唯一做對的事就是娶了家珍做老婆.這個同樣出生富貴的富家千金沒有一句怨言的包容了迷途丈夫撐起了日後苦難的天空.

從地主到赤貧徐福貴也不是沒有恨過恨這個恨那個最後恨的還是自個有道是自作孽不可活怨誰他活着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是啊就如他娘所説:"人只要活得高興窮也不怕."活着的意義並非只是富貴.

自從做了佃户也許勞動是能改變一個人不應該説是生活為了活着一家人的活着徐福貴努力勞作再不若從前的荒.唐活着也似乎有了目標.用書中的話説就是:日子過的又苦又累心裏反到踏實了.他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們徐家從小雞變成鵝鵝變成羊羊變成牛慢慢的重新發起來.只是世事難料他被抓壯丁上了戰場.在戰場上歷經生死成了俘虜後面對解放軍是選擇留下還是領了盤纏回家時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回家那一刻對家庭的牽掛也許是他活着的唯一理由吧.只是現在想想如果那時他選擇的是留下也許人生會有所不一樣吧就如那同樣成了俘虜選擇留下參加解放軍的春生.

解放了土地改革買了他家所有田地的龍二被槍斃了真當是福兮禍兮.這一刻主人公已經想開了認命了.用家珍的説法就是: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麼福分了.是啊經歷過分離之苦的家人才知道團圓的真實可貴.活着不就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在一起.

日子就這樣清貧而又安穩的過去了.直到……

"抽一點血就抽一點醫院裏的人為了救縣長女人的命一抽上我兒子的血就再不停了 ……那時有慶已經不行了可是出來的醫生説血還不夠用.抽血的那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脣都青了還不住手等到有慶的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去叫來醫生醫生蹲在地上拿聽筒聽了聽説:'心跳都沒了.'醫生也沒怎麼當會事只是罵了一聲抽血的:'你真是胡鬧.'就跑到產房救縣長的女人了."?

看到這裏真是説不出的憤懣一條鮮活的人命就這樣沒了怎麼會如此荒.唐 怎麼會有如此草菅人命的事 真是什麼樣的人心 也許這就是當時社會的沉重吧.

回頭看我們的主人公他活着因為家珍.兒子有慶死了老婆家珍病重好像隨時會跟了有慶而去想着往日種.種徐福貴撐了下來跟着他受盡苦難的家珍需要他活下去.

小時候生病成了聾啞的女兒鳳霞嫁人了女婿雖然是個偏頭卻是個極好的人一家人和和睦睦生活似乎又有了奔頭.鳳霞的懷孕更是讓這家飽經苦難的人喜極而泣可是這簡單的幸福又終結在鳳霞的分娩上.孩子生下來了鳳霞卻死了.三個月不到家珍也死了.

徐福貴和他的女婿圍着他們的希望——苦根艱難的活着.苦根一個古靈精怪的孩子懂事乖巧的讓人心疼.四歲的時候苦根的父親徐福貴的女婿——二喜被水泥板壓成了肉醬.苦根跟着他外公到了七歲發着高燒幫着徐福貴在地裏摘棉花.徐福貴心疼外孫沒錢買藥煮了一大鍋豆子出門下地去了.不想回來後就發現苦根被豆子撐死了.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麼些年.……這輩子想起來也是很快就過來了過的平平常常……做人還是平常點好爭這個爭那個爭來爭去賠了自己的命."

這是主人公的話書看完了很壓抑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也許無所謂活着塵世的苦難活着的人總得承受在命運面前只有忍耐忍耐孤獨忍耐不幸甚至是死亡.《活着》並不是要告訴我們應該怎樣活着只是在陳述活着這樣一個事實.套用徐福貴夫婦對春生的話來説:活着好好活着.我們只能等待被時間和命運遺棄而沒有權利拋棄生命.在命運面前也許不能不感歎人類的無力吧.改變不了活着的事實就改變活着的態度吧只要活着總有希望態度也許至少是可以改變活着的狀態或者好或者差.只是在生命的盡頭至少可以告訴自己我們活過也曾經努力過.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8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一個腰纏萬貫的富豪,當你失去全部財富,變得一貧如洗後,你會怎樣?如果你本來擁有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庭,有慈祥的父母,温柔賢惠的妻子,還有單純可愛的兒女,而當他們一個一個的被死神帶走,從你的生命裏消失後,你又會怎樣?是崩潰到沒有靈魂,每天行屍走肉般的呼吸和心跳,還是決定乾脆放棄自己的生命,結束這痛苦的人生?

餘華老師的《活着》就把這些如果變成了真實,他用細膩的文字,向我們講述了人世間最難以承受的悲歡離合,講述了生命的脆弱和不堪一擊,即使再鮮活的人物,在強大的命運面前,還是顯得那麼的渺小,那麼的蒼白無力…他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坎坷曲折的人生,並以此向我們詮釋了活着的本質:

活着,是為了活着。

每每想起那些艱難的歲月,都讓我們止不住淚濕雙眼,因為生命裏難得的温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得粉碎。如果你真正走進主人公福貴的生活裏,你會發現,那個時候你所追求的將不再是其他,而是簡簡單單的活下去。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奢望…

那麼現在,想想自己,正享受着美好的青春,擁有父母和家人的關愛,健健康康,衣食無憂…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抱怨上天的不公平,抱怨活着有多辛苦?

和主人公鮮明的對比,我們的種.種不如意就像是一種無形而有力的諷刺。

優越的條件使人變得懶散。

如果説福貴的堅持和豁達,為我們譜寫了一曲豪邁的生命讚歌,那麼餘華老師,便是最能把這首歌表現得淋漓盡致的人。而我們,在聆聽之中,享受了一次生命的洗禮。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9

活着,承載了多少意義、情感和力量呢?是進行時,是生命的持續狀態,是靈魂的永恆追尋。

看完《活着》,想説説關於"活着",這樣廣大卻沉重的話題,似乎每一個語句都顯得蒼白,每一聲歎息都顯得無力;然而,活着,是進行時,是你我此刻正在經歷的狀態,無從逃避,直至那一天,你我在神的審判台前,而從那一天起,我們將活在永恆的國度裏。而活着和永恆,有人只看到了一部分,於是沒有永恆的方向,迷茫地活着。

當我們聽着故事的敍述者——福貴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感覺着他活着的狀態一點點變化:年少無知時,萎靡地活着,無視妻子的艱辛,無視父母的關切,無視現實的責任;風雲突變後,掙扎地活着,戰場上經歷生存的殘酷抗爭,生活中面臨活着的底線挑戰,情感上體會為父為夫角色的重擔;看盡生死後,麻木而樂觀地活着,無牽無掛,無淚無述,也無慾無求。"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我們會默然發現,活着是一種狀態,僅僅一個詞,悲慘抑或苦難、淒涼、無奈,無法展現它的全貌,可是哪怕是其中一方面我們都無法深入觸及。小説以時間為主線,講述了福貴如何從遊混於社會的闊少爺變成一無所有的佃農,如何從剛開始無所事事的"敗家子"到最後持家生活的"頂樑柱",如何從剛開始的淡漠親情到後來飽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苦痛。

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地讓我們跟隨他的冰冷筆調,目睹少爺福貴的荒誕、破產和艱難;繼而又假惺惺地給我們一點點美好的希望,讓有慶得到長跑第一名,讓鳳霞嫁了人懷了孩子,讓某些時刻有了温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再縈繞他們的時候,餘華絲毫沒有猶疑,他鐵青着臉讓自己的角色們迅速以各種方式死去,毫無徵兆,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

有慶是第一個突然死去的。"有慶不會在這條路上跑來了。"他的母親説。大多數人應該在這個時候心痛不已。貧苦艱難的生活,福貴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讓有慶對生活喪失希望。他熱愛他的兩隻小羊,為了割草和上學每天來回奔命。所以當他在父親眼前拿了長跑第一名的時候,我們都天真地以為悲劇該結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來,於是有了一點淡淡的喜樂。

"我看着那條彎曲着通向城裏的小路,聽不到我兒子赤腳跑來的聲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滿了鹽。"

一切就像一個巨大的詛咒。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最後福貴只剩下自己。和一頭也叫做福貴的老牛。

因為遠離那些動盪的年月,因為並未真正有過艱難和困頓,這個故事讓年青的我們不禁有些戰慄。薄薄的十二萬字,籠罩着"欲哭無淚的壓抑".只是闔上書本之時,內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慾望和紛爭的平靜。現實生活的無情與殘忍,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寬廣;而活着,縱使要擔當諸多難以承納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堅忍,頑強。這應當便是生命的力量罷。

餘華這麼説他寫作的緣起——"我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打動了我,我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説,就是這篇《活着》。"

"活着,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傷的情節之間,福貴仍然在死亡的伴隨下活着,述説苦難的時候,眼睛裏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傷,還是欣慰。

正如你終於會明白,無論現時我們經歷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無可告人的艱辛苦難,只要繼續活着,它們中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將被我們和時間一一遺忘,只留下蒼白的結果。那個結果對現時的我們毫髮無傷。告訴我,誰還在不堪着大學聯考的煎熬,失戀的痛苦,或者某個傷疤最初的鮮血淋漓?

我彷彿已經看到許多問號:這樣,我們的生存還有什麼意義?

嗯,就像那誰説的,企圖探究活着的意義註定只能成為一個笑話。人只是一種存在,它與天地萬物一樣並無意義。

那到底該怎麼活着?

老人對生命的態度總是讓我很敬畏。在經歷了幾十年的動盪後,眼前的一切都已經變得無所謂了。他們不擔心是否會被炒魷魚,不擔心是否有戰爭,不擔心下一週的股市行情——或者説是不願去操心了。這就如同餘華所説的——就是為了活着而活着。

這麼説來,老人的態度也就是孩童的態度了。在我們絞盡腦汁去尋思到底什麼是活着、該怎麼活着的時候,造物主在我們背後偷偷的笑了。原來,他早已把答案告訴了我們——終點就是起點。我們在一開始就已經手握答案,只是這輕易而來的結論在沒有經歷現實的驗證之前我們不願意相信。於是,我們用一生的時間來驗證它。驗證結束,生命也就接近終點了。

呵呵,無數大家都説不清的事,我怎麼又能説的清呢。我只是在看完餘華的《活着》以後説一些關於活着的話而已。

又或者,"活着"更本不需要我們去多言。我們還是像福貴那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然後在無所事事的時候,跟一個路過的人一起翻閲那些或痛苦或甜蜜的回憶,最後拍拍屁股,在夕陽下抽着煙斗回家去!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0

以一個簡潔精短的人生引述,描寫着曲折,澎湃,辛酸,痛,笑,哭的人間世事。感受,一個字"苦"。

讀到他們辛酸的生活波折與經歷着一個個親人逝世時,與他們一樣覺得苦,從嘴裏到心裏再至腦子裏,眼淚就這麼留下。猶如架空了靈魂,橫跨過一個世紀般滄桑,無奈,悲苦,但還是得活着……

眼前彷彿看見夕陽西下的黃昏中,一個孤零零僂着背的老人在田裏伸展着皺紋滿面的嘴巴。淡笑着對前面比他年紀更老的黃牛説:"福貴,回家了"。福貴,是那老人的名字,可能他父母希望他長大了有福又富貴吧,但卻沒想到他長大了又窮又苦,老人覺得那牛就跟他一樣所以也叫它福貴,它是他暮年唯一的"親人"。

看了他們故事後發覺自己真的太不懂得生命賜予我活着的意義。相對於他們平凡人中不平凡的生活磨難,我們的消極不幸和悲哀不過是粒沙子,渺小而輕微,。是我們太輕視生命了,以為活着就是在這世界走一走,總覺得自己苦了,累了,受委屈了,別人欠我們了,不懂得活着的真諦……或許現在我們依然不清楚活着的真諦何在,只是看了徐福貴一家後覺得自己是活得如此渺小,活得如此安逸,不得不説"活着真好"。

書中説地主少爺徐福貴嗜賭成性,終於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窮困之中的富貴因為母親生病前去鎮上求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歷經苦難,後被解放軍所俘虜,回到家鄉他才知道母親已經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不幸變成了聾啞人,兒子機靈活潑……然而,悲劇還未停止,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最後死在福貴的懷中;兒子有慶因為縣長的老婆生孩子難產需要輸血而去獻血,全身的血被活活抽光;女兒鳳霞又聾又啞,嫁了一個好老公萬二喜,卻因為生小孩難產而死;女婿二喜也因建築工地失事而被兩塊水泥板活活夾死了;只剩下小孫子苦根和福貴相依為命,可苦根最後也因為吃了半鍋豆子而撐死了。隨着我們每一次翻動的頁響,心靈亦隨着撼動一次,因為生命裏難得的温情將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貴伴隨着一頭老牛在陽光下回憶。

當年福貴的老爹説:"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隻小雞,雞養大後變成了鵝,鵝養大了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

"到了我手裏,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又變成了鵝。傳到你這裏,鵝變成了雞,現在是連雞也沒啦。"、"徐家出了兩個敗家子啊。"

多年後年老的福貴説了這句話"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説錯,牀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這其中的變化也頗讓人感概。

觀其一生除去前二十年的混帳日子,往後倒活得認真而勇敢。面對失去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外孫時,淚,流不出;哭,喊不出;千瘡百孔的心滿目蒼痍仍不曾説要一死了之,似乎他的意識裏生命還在,還能動,還活着就要堅持着下去。

失去祖業後勇敢地承擔自己製造的後果;窮困潦倒時堅持地互相維持着;每失去一個親人即使痛不欲生卻還蹣跚着身影與在生者彼此珍惜着……他,比因飽受折磨而自殺的戰友春生堅強勇敢。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1

小説講述的是一位叫福貴的老人悲慘的一生。福貴曾經是一個闊少爺,家境很好,但到了他爹這一代,家道開始衰敗,他爹爹生活奢侈、揮霍。而福貴比起父親來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吃喝嫖賭,無惡不做,終於在一次賭博中,上當受騙,把自己家的土地全部輸給了別人。他的家境一落千丈,父親也被氣死。從此,他和母親、妻子、女兒相依為命,過起了自力更生的農家生活。母親由於過於勞累,生病在牀,一次,福貴去給母親取藥,被國民政府抓住,作為莊丁送上前線。戰場上,他親眼目睹了戰爭的殘酷,看到了一次次的死亡,他思念自己的親人,渴望能夠活下去。兩年後,他幸運的回到了家,母親原來已經死了。悲傷之餘,唯一能讓他高興的是他有了一個兒子,但是,他不幸命運這時候才剛剛拉開序幕。福貴家庭雖然貧窮,一家人卻生活的非常幸福,兒子有慶也在健康的成長,一次學校組織給縣長的太太獻血。有慶由於先天的營養不良,再加上抽血過多竟然死去。福貴又受到了一次嚴重的打擊,自此,全家完全沉浸在了一種悲痛的氛圍之中。一直到又聾又啞的女兒出嫁時,全家才有了一點歡樂。然而,上天並不憐憫這可憐的人,仍舊一次一次的把難以忍受的苦難向他降臨。先是自己的女兒難產而死。接着是自己的妻子難以忍受喪子、喪女的雙重打擊而去世。福貴只得和女婿二喜以及外甥苦根生活在一起。然而更加讓人難以意料的是,二喜卻在勞動時,不慎被兩塊水泥板夾死。自己的唯一一個親人--外甥苦根最後也意外的離老人而去!!最後,和老人相依為伴的只有一頭老牛。

一次次的死亡,都是主人公老福貴不緊不滿、平靜寧和的敍述出來的,該長哭當哭時,他無動於衷,該唏噓感慨時,他不肯多談半點。老福貴把所有洶湧的情感都潛進了冷漠的敍述之中,我的心中卻引起的最強烈的震撼。我不敢想象,誰也不敢想象,如果故事裏的主人公換作是我們,我們是否還有活下去的勇氣!但老福貴卻活了下來,而且心裏感到無比的踏實。老福貴是這樣説的:

往後的日子我只能一個人過了,我總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長了,誰知一過又過了這些年。我還是老樣子,腰還是常常疼,眼睛還是花,我耳朵倒是很靈,村裏人説話,我不看也能知道是誰在説。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家裏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我也想通了,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屍的人,村裏肯定會有人來埋我的,要不我人一臭,那氣味誰也受不了。我不會讓別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頭底下壓了十元錢,這十元錢我餓死也不會去動它的,村裏人都知道這十元錢是給替我收屍的那個人,他們也都知道我死後是要和家珍他們埋在一起的……

我真的不想折騰我的感情,我真的不想繼續我的痛苦。但是面對着這樣欲哭無淚、欲歎無聲的敍述,誰的感情不像一鍋煮沸的水呢?

人為什麼而活着?

這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更是一個眾説紛紜而沒有結論的話題。但是,我卻覺得作者餘華説的更有道理。

餘華這樣説: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貴的妻子家珍,她對人活着的意義看的明白清楚。她告訴福貴説:“我也不知道什麼是福分,只求每年都給你做一雙新鞋”。這不是對餘華這種“活的哲理”的最好詮釋嗎?活着就是這樣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謠,在向我們傾述着一個生命中脆弱與頑強、歡喜與哀傷的真相,讓我們懂得卑微生命中藴藏着些微的卻如金子般閃亮的光芒,讓我們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夠一步步把無邊的苦難變成繼續前進的力量。

好好活着,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好好活着,做好身邊的每一件事!!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2

《安妮日記》這本書主要寫了一個猶太少女在戰爭中發生的事情。

安妮出生在德國的法蘭克福,到了十三歲的時候,德國已經侵佔了荷蘭,安妮一家和彼得一家還有杜瑟爾醫生躲進了公司內的密室,來逃避危險,他們在密室的生活非常艱苦,為了不讓警察發現,窗户全部釘上,白天不能有一點響聲,他們的一點食品都是公司內部的員工偷偷提供的,他們的生活是極其的枯燥和煩悶的,這裏沒有陽光沒有快樂只有飢餓、恐懼和病痛不斷的折磨着他們,不停的轟炸也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他們的處境非常危險。他們居然能在這麼艱苦、這麼危險的條件下仍然敢於面對現實生活,對生活充滿着信心。而我平時遇到一點困難就不敢面對了。

我應該好好學習學習他們這堅強不屈、敢於面對現實的精神。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3

導演努力地講解着這部童話電影的訴求,他説:我們活在一個懷疑主義、憤世嫉俗的世界,也容易變得憤世嫉俗。善待他人看上去既不聰明也不酷,會讓我顯得很弱,別人會笑我蠢,笑我天真,笑我不成熟。但是最終這部電影是個童話,他提供一面鏡子,讓你審視善良和勇氣。與人為善是向外看,看到所有的他人,而不要總是我我我。我想人們看到後媽和灰姑娘這兩個人物,很簡單就能夠決定自己要做哪一個,選擇做善良的人是一個簡單而又難以堅持的決定。

在電影裏面灰姑娘和王子經常重複的一句話就是: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這也是灰姑娘的母親留給她的教誨。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我想這是我們應該努力去做到的。

星原開了一下腦洞,時間穿越回了自己讀國小的時候,黑板上面的標語是: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我想那個應該是精神分裂的範疇。《灰姑娘》真人版的電影做了些許的改動,我想這種改動是成功的,你覺得呢?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4

我第一次讀《瓦爾登湖》時,對它並不是很感興趣,那些晦澀難懂的言語,讓我只粗粗瀏覽了幾頁。然而當我第二次靜心地閲讀後,這本書讓我有了一種親近自然、迴歸自然的感覺。

《瓦爾登湖》是美國作家亨利梭羅描寫他在瓦爾登湖畔的獨居生活,記述了梭羅兩年多裏的見聞和思索。

梭羅崇尚質樸的生活,崇尚自然,熱愛自然,與動植物們談天説地,似乎動植物才是他的摯友;冬天,站在冰凍的湖面上四處觀望,看着麝鼠在湖面上搭的窩穴,這樣的風景也別有一番風味;每天清晨,森鴞在遠處的樹林裏與梭羅打着親切的招呼:“你好。”梭羅從不斥責來偷吃玉米穗的紅松鼠,從不介意它每次臨走前搶走一個大玉米穗,也不抱怨它每天清晨來家裏上躥下跳、大鬧一番而把自己吵醒,也從不驅趕來啃食土豆皮的野兔。梭羅就是這樣一個與自然和平相處的人,在他的世界裏,自然界裏的一切事物都是他最親密的朋友。

梭羅寫的這本書的主旨是:迴歸自然,追求精神生活、精神上的享受,而不是現在大多數人不辭勞苦換來的物質生活。在瓦爾登湖畔獨處的那段時光裏,梭羅在小木屋旁開墾荒地,春種秋收。自己種的糧食能供自己吃飽就行,衣服穿暖就行,不追求奢侈和舒適。正如書中所提到的那樣:“大部分的奢侈品以及很多所謂的舒適品,它們非但不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反而對人類的進步起到了極大的阻礙作用。所以那些最明智的人從不追求奢侈和舒適,他們生活得比窮人還要簡單清貧。”比如我們生活中穿的衣服,梭羅是這樣説的:“衣服,首先要起到維持我們身體熱量的作用,其次,在我們這個文明社會裏,它是用來蓋裸遮羞的。所以,你們不需要無休止地往衣櫥裏添置新衣,很多重要的事情依然可以順利完成。”反觀我們的現實生活,很多人只是盲目地為自己披上華麗的新衣,以此贏得他人的尊重。還有些人,在寒冷的冬日仍不穿保暖的大衣,為了讓自己不顯得臃腫難看,穿着單薄的衣衫在外出行。可見這些人已忘記了衣服最本質的作用。

大多數人追求物質生活,不乏被家庭責任,工作壓力,物質需求等枷鎖所禁錮,限制甚至扼殺了人們的精神追求,使人們只能看見自己眼前的那些蠅頭小利,卻忘記、忽略了自身利益之外的事情,而人們為追求物慾,就整日整夜地、不辭勞苦地工作,所以他們就根本沒有了休息和享受生活的時間,也沒有閒暇時光陪伴親友,聯絡感情。這樣的生活毫無意義,如梭羅所説:“這不是真正的生活。”

親近自然,迴歸自然,追求精神生活,活出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5

《百年孤獨》講述了布恩迪亞一家七代人充滿神奇色彩的坎坷經歷和馬孔多這個小鎮一百多年來從興建、發展、鼎盛及至消亡的歷史。反映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鉅著”。

此書以梅爾基亞德斯與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友情及家族歷代對羊皮卷的破譯為暗線。最終奧雷里亞諾破譯出——“家族的第一個人被捆在樹上,最後一個人正被螞蟻吃掉”。而這個百年孤獨的家族也隨之永遠都不會在大地上出現了。

尼采説過,孤獨者有三種狀態:神靈,野獸與哲學家。一個充實自立,一個桀驁不馴,而另一個則是兩者的中和體。這三態完美的概述了家族百年間所經受過的全部孤獨,如果烏爾蘇拉是那個靈神般的存在,那麼阿爾卡迪奧則映射的則是那個野獸。最終哲學家代表大多數的族人,奧雷里亞諾上校則是其中的異子。奧雷里亞諾上校一生遭遇過14次暗殺,73次埋伏和一次槍決,開槍自殺後卻奇蹟還生。戎馬一生卻在遲暮失去了青年時的激情,開始質疑一生得以支持奮鬥的信仰。最終同政府簽訂和約,年老歸家,每日鍊金製得小金魚,每天做兩條,達到25條後便放到坩堝裏熔化,重新再做,與父親一樣過着與世隔絕的孤獨生活,一直到死。他在孤獨中奮發,因信仰而鬥爭;他桀驁不馴,企圖掙扎那種宿命的孤獨;他充實自立,憑藉與生俱來的才華領導自由黨去追求他們自己的信仰,可最終也只能在否定與自我否定中終結。他渴望拋開孤獨,可他永遠也離不開那早已註定的孤獨,他可以做的也許只能是在孤獨中保持高傲——他生而孤傲。

這才是真正的孤獨,一種宿命的孤獨感,你永遠無法改變而又不得不改變,在這條沒有盡頭的道路上,孤獨到沒有影子的陪伴,因為這條路上只有無盡的黑暗。當你踏上它時,你才會發現生命微弱與微不足道,你只是命運的犧牲品。正如書中那永遠沉溺在海底那有血有肉的三千工人,他們的死只是政治的犧牲品。“政府通過所能應用的一切宣傳機器,千遍萬遍的重複。於是一種似乎官方的説法終於站住了腳,這就是説:沒有人死亡,工人們已經滿意的回到了家裏”。就這樣一個個鮮活的人消失,仿若人間蒸發般消失。他們在世的親屬只知道他們很幸福,也許他們的確很幸福,因為他們再也不用在人間承受這份孤獨了。

也許在宿命的孤獨感之外更有着的是一種宿命的無助感,你似乎早就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只能任由自己循着命運的軌跡,無力改變,這便是《百年孤獨》裏的輪迴觀。

而對於現實生活中的人類來説,孤獨是文明的深根,不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是等夠永恆存在的。孤獨也往往侵蝕着獨行者的內心,能夠讓他空虛與疲憊。在空虛與疲憊中,在眼神迷離中,在恍惚中,洞察出社會的百態,人生的無窮,世界的無限。與此同時,也伴隨着經典的問世,《百年孤獨》就是這樣一本永遠的經典。這本書不僅講述了家族的經歷,也是作者源自靈魂對生命的詮釋。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6

最近我學習了一篇文章,叫《小英雄雨來》。

講的是花村有一個12歲的少年——雨來。雨來非常喜歡游泳。一個秋天,雨來上了夜校,在這裏他學會了“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幾個大字。

一天鬼子進村,交通員李大叔藏到了雨來家的大缸下。敵人闖了進來,雨來為了掩護李大叔。他在敵人嚴行拷打、威逼利誘下,守口如瓶。敵人決定槍斃他,但他趁敵人不注意之際,跳到河裏,他得救了。雨來也成了小英雄。

雨來的勇敢,深深地鑄刻在我的心裏。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怯懦。那是一個下着雪的冬天,我無意間看見一幫和我一般大的人,在欺負一個小男孩,見到此景,我內心立即充滿了氣憤,可是他們人太多了,我又轉念一想:反正不關我的事。便轉向,大步大步的往前走,此時此刻,什麼樂於助人,什麼拔刀相助,都拋到了腦後。都因為我的懦弱,我慚愧了好幾天。現在想想,當時我面臨問題的並不只是幫助那個小男孩,而是一場道德、勇氣的抉擇。當我讀到雨來的堅強勇敢的精神,更像是雨來教導了我做人的道理。

“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這是老師教給雨來的話,看得出雨來對這句話很有感觸,説明雨來渴望在光明的教室學習。戰爭時期,他們沒有好的學習環境。可我們呢?坐在窗明几淨的教室學習,卻不珍惜,上課不但愛做小動作,還愛交頭接耳。更有一些學生,竟然厭倦上學,做出違法亂紀的事情。真的不值啊!當我們有這種思想時,想一想雨來,渴望學習的態度,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

我記憶裏模糊記着這麼一句話:自己選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用它來形容雨來再合適不過,他選則了一條革命道路,不管有多少艱辛,多少難過,他都用他的毅力,堅強的走過,我想雨來一定有許多痛楚吧,但他一直堅持着,一直努力着。這種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有的時候,我遇到一點困難,就要退縮,沒有一點毅力。這豈不是魚遊鍋中——好景不長嗎?美國有個作家叫海倫·凱勒,她不但是聾啞人,還是盲人,沒人能想到她會寫出《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但她做到了,她打破了常人的思維,同樣使我們敬佩。只要我們向他們學習,同樣也會有一股自己也無法預料的力量。一首歌不是唱麼:他説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怕……

戰爭年代,硝煙繚繞。雖然我們擺脱了那時的苦難日子,但一定要記住那個年代雨來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因為那句句是真理,也許能讓你一生受用不盡。

活着讀書筆記優秀文章 篇17

看完牛虻,淚眼婆娑,心緒久久不定。現實和小説已經混為一談,彷彿自己已經化身為小説中的路人甲親眼目睹了牛虻這一生的種.種遭遇,心痛卻無能為力,崇敬卻內心沉重。

只是一個旁觀者,內心都備受煎熬,何況是當局者的牛虻。心中的信仰在得知教士是自己父親的時候轟然崩塌,對瓊熾熱的愛再被心愛的女人冤枉一巴掌打碎,自小養尊處優覺得世界是粉紅色的卻在離家出走後經歷了非人的磨難,侮辱,艱辛,不管是人格精神肉體還是靈魂,全部被拷打折磨。那個眉毛濃郁,有這純淨藍眼睛的亞瑟再一次出現在我們面前卻變成了一個渾身傷痛,腿部殘疾,皮膚黝黑,枯瘦體弱的中年人。可是就算這樣,就算他經歷了非人的折磨,經歷了驚心動魄苦不堪言的歲月,儘管他傷痕累累,疲憊不堪,他也沒有忘記他所肩負的革命使命,義無反顧,不畏艱險去追求去奮鬥;沒有被仇恨淹沒他對瓊,對教父的愛,矢志不渝,感人肺腑。在看到他與教父在監獄的那部分,看到他的頭埋在教父的臂彎,看到他熾烈的渴望得到父親的愛而嘶吼,看到他靈魂不堪重負的咆哮以及小説最後瓊看牛虻寫給他的信的那部分,愛恨糾結的纏繞,這些所帶給我的衝擊讓我淚水漣漣,情不能已。小説最後,不管我活着還是我死去,我都是一隻牛虻,快樂的飛來飛去。至此,我想説這部小説對心靈的衝擊太大。

當然作者寫這部小説肯定不會簡簡單單只是為了故事情節而寫,小説所宣揚的宗教態度,當時社會所處的背景,人們的麻木與無知,少部分人的覺悟與成長,以及革命人的信念與決心等等,都是值得人玩味探索的。所以我覺得我有必要了解一下小説所寫時期的歷史背景然後再重讀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