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師讀書心得(精選16篇)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

一、客觀現狀(主觀上,時間上,內容上,思想上,方法上)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精選16篇)

二、教師為什麼要讀書?

(一)人吸收精神食糧的需要:讀一本好書,就是在與古今中外的智者進行心靈的交流與對話。他們的學識、思想、精神、品格等人生收穫會對你起到陶冶

、感染、提升、豐富等受益無窮的作用。

(二)職業特點的需要:要想給予學生一碗水,自身有一桶水已然不足,必須有長流水。

(三)時代發展的需要:當今為知識經濟時代,終身學習成為了必然。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四)讀書三明:一明志,二明禮,三明心。

三、教師應怎樣讀書?

(一)興趣方面,理性地思考讀書的重要意義和讀書的緊迫感,有意識地培養讀書慾望,提高自身的讀書興趣和主動性。

(二)內容方面,古今通讀,厚今薄古。專博俱修,專精博覽。

(三)時間方面,利用不同的時間段,來安排不同的讀書內容。

(四)需要方面,讀出思想碰撞的火花。讀書為仰望星空,思考為腳踏實地,學以致用,讓讀書成為自身成長的重要手段。(學習,反思,創新,發展)。不膜拜,用審視和思考的目光來讀書。逐漸完善並形成自我的思想體系。

(五)機制方面,內力自讀為主,外力勸學為輔;自我反思為主,互相交流為輔;現代手段為主,筆記資料為輔。

四、學校應為教師讀書創造怎樣的條件?

(一)合理規劃和安排時間,組織教師讀書活動。

(二)創造教師讀書和展示條件,促進教師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如每學期向教師推薦或購置一本教育專著,鼓勵教師訂閲教育專業雜誌和書籍,配備相應的現代技術設備,組織教師讀書沙龍活動,設立學校師生讀書網頁,評比教師讀書明星、讀書論文,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讀書徵文或論文評比活動等。

五、教師專業素養類閲讀書目推薦。

一類是“教育理性與智慧類”,包括經典和教育新理論類著作。如我們所知的、也是教育權威人士推薦的“教師專業素養基本書架”書籍:《陶行知教育名篇》,《杜威教育名篇》,《國際教育新理念》,《賞識你的學生》,《給教師的建議》,《和教師的談話》,《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論教學過程最優化》,《論國小教學》,學校無分數教育三步曲:《孩子們!你們好!》、《孩子們!祝你們一路平安!》、《孩子們!你們生活得怎樣!》,《教育漫話》,《再論教育目的》,《學會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的使命》,《教育——財富藴藏其中》,《蒙台梭利方法》,《多元智能(修訂版)》等,都是對人類教育產生過重大影響的圖書。作為教師,不讀這些書就説明還沒有進入教育者的狀態。

另一類是“教學智慧與探索類”,主要為了幫助老師們吸收他人的一線教學經驗和智慧。例如,《新課程教學問題與解決叢書》(楊九俊主編教育專業圖書近兩年零售排行榜居首位)、《新課程課堂診斷叢書》、《新課程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新課程備課新思維》、《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聽課、説課、上課》、《聽名師講課》、《梳理課堂——竇桂梅“課堂捉蟲”手記》、《推敲新課程課堂》、《另類課堂》、《英美精彩課堂》、《教師科研有問必答》、《中國小教師如何做研究》、《好課是這樣煉成的》、《名師備課經驗》、《課改新課型》、《課堂掌控藝術》、《教師反思的方法》、《課堂設計與教學策略》等。這些書都來自於實踐,針對性強,能夠幫助教師解決具體問題,非常實用。

“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他人已經弄明白的問題,我們不必要從零開始摸索。站在智者和巨人的肩膀上,你會看得更遠,進步得更快。以上兩類書籍,既有教育理論書籍,也有教育教學實踐書籍。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既要讀理論家的書,也要讀實踐者的書,前者可以使我們思想深刻,知道自己未曾想過的東西;後者可以使我們思路開闊,瞭解自己未曾做過的事情。

讀書四重境界:一是勤奮讀書,二是循序漸進,三是熟讀精思,四是融會貫通。理想中的讀書最高境界,是興趣和需要的完美結合,既能博大,又能精深。

名人論讀書摘要

蔡元培:第一能專心,第二能動筆,這一定有許多成效。

曹聚仁:讀書莫像沙漠吸流水,吸收了知識,卻並一泓清泉,也不能噴到地面上來。

讀書經驗:組織自我的思想系統。永遠不把別人的思想磚頭,在自己的周圍砌起牆頭來。

陳從周:少年時的博聞強記,是增加豐富知識的最好時光。懷才無口,終等於零。讀書沒有捷徑,最愚蠢的方法卻帶來最聰明的結果。

馮亦代:作為讀書時的休息,一時讀幾本,倒有極大幫助。因為可以使腦子得到新刺激而忘掉疲倦也可以説這是心理上的一種移情作用。

馮友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意不盡理。讀書僅至得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要 形成自己的意,把書為我所用。

馮至:書很有限,而且來得不易,那麼,自己帶來的書,就翻來覆去地讀;借來的書要近期歸還,就迅速地讀;淘來的書,就愛不釋手地讀。這樣,我讀書就不能隨意瀏覽,而要專心致志了。

顧頡剛:讀書的第一件事,是要養成特殊方面的興趣。第二件事,是要分別書籍緩急輕重。第三件事,是要運用自己的判斷力。其四

,不可以有成見,應該多賞識。

我們研究學問,應當備兩個鏡子,一個是顯微鏡,一個是望遠鏡。顯微鏡是對自己專門研究的一科用的,應極盡精微。望遠鏡是對其他各科用的,應略知一二。

何其芳:盡信書,不如無書。孟老夫子這句話是説,讀書時要有一種思索的批評的態度。

胡適:讀書方法: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什麼叫精,就是讀書四到,眼到、口到、心到(學貴有疑)、手到(標點分段,翻查工具書,抄錄備忘,作提要備註,做讀書札記心得)。什麼叫博,古人説,開卷有益。

蔣孔陽:讀書興趣要服從需要,興趣要化成需要,最高的學術境界,應當是興趣與需要的結合。讀書要先求準,後求懂。讀書記筆記,一種是資料性的,一種是思考性的。讀書人的追求是覺醒。

金克木:對於書籍的讀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讀書,一種是讀人。讀一人的著作,想見其為人,於是尊之為師,敬之如友,研其思想,學其品行,擇善而從,不善則改。

好書不厭百回讀,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這才有效率。

錢歌川:利用餘暇去讀書,也可以成為一名學者。

王力:讀什麼樣的書,一是去粗取精,二是由博返約,三是厚今薄古。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2

高爾基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使人進步,讀人明理,一本好書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樂趣和享受,甚至使我們終身受益。"教師"這種特殊的職業就決定了每一位教師成為"讀書人"是一種職業召喚,一種義務,一種責任,因此營造書香校園,教師必須成為學生讀書的楷模。作為一名國小教師,要不斷地充實自己,跟上時代的腳步。只有通過讀書才能更新自己的觀念,豐富自己的頭腦。因此,"讀書"--既是響應學校的號召,也是對自我的一種鞭策。

我讀了許多篇章,深有感觸。明確了很多道理。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淨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教師,作為一種職業,承擔着傳播人類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着橋樑和紐帶作用。隨着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裏,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裏話告訴我,向我訴説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説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

首先,教育事業是一個崇高的事業。教師對美好的事物應保持敏鋭的態度。教師面對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們有純真的心靈、誠實的態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願望,如果不能捕捉到那些美,你就辜負了造化的賜予。教師對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鋭,才會發自內心的愛孩子,並因為愛而滿心歡喜。教師要有"赤子之心"。做個很單純、很簡單、很好奇、很幼稚,有時有點傻勁的人。教師應有獨立思想,讓我經常思考教育問題,思考人的問題,思考我為什麼而教,怎樣教,將教育活動與人生思索融為一體。

其次,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應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和手段。學生作為人,是需要灌輸精神理想的,那麼教師首先應該做的就是順乎人性。學生需值得去珍愛,在工作過程中要學會寬容學生,與學生和諧相處;另一方面,教師在尊重學生時,也要學會合理合法地懲戒學生,所謂"懲戒",是指通過對不合規範的行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從而避免其再次發生,以促進合範行為的產生與鞏固。但懲戒必須注意幾點:

一、教師懲戒學生應具有教育性;

二、尊重學生人格;

三、懲戒應合理並公正;

四、懲戒要符合相關程序。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師要學會不培養乖孩子。如果我們將一個個乖孩子樹為學生學習的楷模,而必然的報應就是,在這個多元化、個性化的時代,調皮搗蛋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那些當初的乖孩子,將來他們也許就是"弱勢羣體",匯入茫茫的失業大軍。

總之,通過這一個階段的學習,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提升,思路更明確了,方法更具體了。相信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這一次的理論學需必將使自己獲益匪淺。

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讀書使人高尚,讀書使人文明,讀書使人昌理,讀書使人善辯。為了促進教學實踐與理論的結合,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和師德修養,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更能符合時代的要求,以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讀書不僅是滿足自己的精神需要,不斷充實自己,也能通過這樣的途徑學習他人的先進經驗,讓自己能更加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3

讀了《做有智慧的教師》這本書,收益匪淺,我才真正明白了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的真諦。

有智慧的教師要有教學智慧,有較高的教學機智,有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能在課堂教學中隨機應變,遊刃有餘,不但在學生的質疑問難中對答自如,,而且在學生的批評建議中從容不迫,顯示出高度的教學智慧。

有智慧的教師要有創造智慧,不但要有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而且還要有創新思維,創新能力,並在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髮現新問題,探索新途徑,提出新觀點, 總結新經驗,取得新成果,敢於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走出自己的一條自主創新之路。

在課堂教學中,有智慧的教師不是居高臨下的,學生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一開始就精神飽滿,快樂學習,學生的身心處於最佳狀態,對所學知識是感興趣的。有智慧的教師在課堂中能對學生真誠地表揚,熱情地鼓勵,公正地評價,善意地批評,誠懇的指點。學生和學生之間能友善地相處,平等地交流;學生對老師能坦誠地尊重。

有智慧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解放課堂,解放學生,解放老師,讓課堂呈現創新的活力。有智慧的教師重視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學習,能防止學生盲目地創新,一味地生髮,隨意的自主和形式的組合,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精心設計,靈活誘導。

總之,《有智慧的教師》是一部啟迪心靈,陶冶性情的文章。這本書讓我身心浸潤於教育智慧的滋養中。通過學習,我更加感悟到,在人類滾滾不息的歷史長河中,教育是一首永遠寫不完的詩篇。在今後的學習中,我將繼續努力鍛鍊自己,爭取做一個有智慧的教師。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4

做事需要有能力,但是再強的能力,沒有一個正確的態度,做起事來也只能是敷衍塞責,機關算盡。這是我讀完《做最好的執行者》後總的感想。

執行力就是做事達到什麼效果的能力。其實一般人在能力上是沒有多大差別的,關鍵是你對待事情的認識程度,也就是態度,所以一個好的執行者應該有這樣的思考:要有一種“做最好”的精神,要有一種主動負責的態度,要有一種“期望一,做到十”的目標,要有一種“用心”做事的行動。

那麼,最好的執行者怎樣去做事呢?我有這樣幾點感悟:一是領會上級的意圖,二是做好事先的準備,三是制定詳細的計劃,四是克服懶惰的思想,五是提高執行的效率,六是做好事後的總結。

其實,最好的執行者還要學會做人,做一位好用之人,做一位謙虛務實之人,做一位外圓內方之人。只有和周圍的人關係處理好了,才會讓你做事左右逢源,得心應手,從而提高執行的效率。因此,好的執行者在説話方面也是很有講究的。首先要三思而言,不輕諾寡信,辦不到的事,千萬別承諾;其次要修煉語言,不含糊其辭,説話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再是要隨機應變,不固步自封。説話是一種智慧,有的人説話能贏得一片掌聲,有的人説話卻讓人退避三舍。所以,説話的場合、身份、應對都是很重要的。

讀完《做最好的執行者》,讓我明白了以前在思想上的那種惰性,在行動上的那種怕性,在做人上的那種固性,都是阻礙自身發展的因素,我要拋棄這些不好的東西,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錘鍊自己。

工作之餘,一個人能靜下來讀讀書是一件其樂無窮的事。在學校工作期間,總是忙於一些管理工作和教學工作,為教學而教,為管理而忙,久而久之,有了不讀書的藉口—我很忙。自己很難以靜下心來品味書香,浮躁和虛無總是糾結於內心。

如今在教育局掛職期間,讓我感覺到環境變了,視野開了,學習的東西多了,也就能夠靜下來去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就像久旱的田地對甘霖的一種渴望,更是一種久別重逢的喜悦。

一個人靜坐下來,輕輕的翻閲書本,一陣陣清香沁人心脾,一句句精髓啟迪心靈。此時,思想放浪於形骸之外,澈明於心性之內。感悟於書,與作者零距離交流,內心的那種豁然與開朗讓自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靜心讀書,內心享受一片寧靜,於是有了許多的感悟。

讀書,不是一種裝飾,需要我們從心底真真的認可和理解讀書的意義。前蘇聯作家高爾基曾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瑞士作家凱勒也説:“書就像一艘輪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書記載着人類告別蠻荒的歷史,開啟了悠遠綿長的文明之旅。書,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仁人義士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閲讀,就是汲取精華的學習方式,是傳承優秀文化的通道。閲讀使人明智,閲讀使人聰慧,閲讀使人高尚,閲讀使人文明,閲讀使人明理,閲讀使人善辯。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5

讓絕大多數的老師感到比較頭疼的就是如何處理後進生的問題,比較聽話的還好,雖然完成質量不是很高,但至少作業還是能基本完成的,而對於作業經常拖拉不做的,我們一般採取的方法是一方面聯繫家長,讓家長積極配合學校的工作,另一方面就是和後進生談話,剛開始還是能收到一定的效果的,但久而久之,家長聽慣了孩子在學校的不好表現,也會對孩子失去信心,而孩子則會認為自己在老師的眼裏就是一個差生,就更不想學習了。

作者克拉克也碰到了這樣的情況:他的一個問題學生已經很多天沒有交作業了,他馬上想到了和他的家長聯繫,但都沒能聯繫到。有一次總算聯繫到了,他就把這個不好的消息直截了當地告訴了這位學生的家長,想得到這位家長的支持。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家長聽完了竟然説:我孩子在家裏也一向如此,你就將就一下吧。這個回答真是讓克拉克哭笑不得。也許是克拉克他自己認識到了自己和家長的交流方式有待改善,所以在另外一個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他改變了策略。他首先是耐着性子給這個家長撥通了電話,但與第一個學生的處理方法不同的是他沒有直接向這位家長告狀,而是向這位家長違心地説他的孩子這段時間表現得如何如何好,這位家長聽了以後自然非常高興,表示要老師對他的孩子一定繼續嚴格要求,家長會極力配合。過了兩天,克拉克再次撥通這位家長的電話,這一次向這位家長陳述了孩子這兩天的不好的表現,家長當然非常氣憤,當即表態,積極配合老師的工作,回家一定批評教育自己的孩子。讀完克拉克的處理方法,真是佩服他的別具匠心。回想自己平時的教育方式,也是把孩子的不好表現直截了當地告訴家長,而孩子表現好的方面就很少會去告之家長了。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書中所提的要求都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説話先要講禮貌、主動詢問表關心、乘坐公車不吵鬧、見到老師問聲好,完成作業不拖延等這些不都是我們老師平時經常強調的嗎?書中沒有長篇累牘的大道理,有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細節。真正開始對這本書感興趣時是在寒假裏,我又再次拜讀了這本書,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這種對事業執著追求的精神。俗話説: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好學生要靠老師的激勵、引導、督促教育才能成功。作者克拉克先生從細微處着手,通過對55個教育細節的處理,創造出教育奇蹟。作為成功的教育者,作者在書中並沒有談及如何教書、如何分析教材、如何準備教案,而更像是在談論如何為人處事、待人接物。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例子,讓讀者感覺作者所描述的就在我們身邊。書中講述的創造奇蹟的55個細節確實常常被人們忽略,而正是細節創造了奇蹟,成就了輝煌。書中提倡對孩子要從小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一舉一動中體現出尊重孩子、寬容孩子、賞識孩子,並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讓孩子從生活中學習,從鼓勵中學會自信、從寬容中學會耐心、從讚美中學會感激、從接納中學會自愛、從賞識中學會行動、從分享中學會感激、從誠實中學會真理、從公平中學會正義、從關心中學會尊重、從保護中學會信任、從關愛中學會友善

還記得去年任教六年級時,我也碰到過類似的學生,打電話給家長告訴她孩子經常不做作業,家長直接跟我説;我管不了她,我都放棄她了,老師你也別管她了。後來再打電話她就再也沒接過。如果那時我也象克拉克先生一樣,先讓家長了解孩子優秀的一面,也許結果就不一樣了。

事在人為,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處理方法會有不同的結果。優秀是教出來的,我們要給孩子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氛圍,喚起他們的學習激情,讓他們享受學習的快樂和成功。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相信我們的孩子會更優秀。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6

作為一名一線的中學數學教師,在11年的教學生涯中,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肩上的重擔,當前我國正在進行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此次伍爾夫讀書隨筆改革是建國以來規模、涉及內容面的一次課程改革。它對廣大教師提出了全高中話題作文範文新的挑戰,從中體會到了課程改革對課堂、對教師、對學生的衝擊,同時也存在一定的困惑。暑假,我有幸拜讀了範梅南先生的力作《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藴》。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閲讀、品味。人説: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喝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高中英語範文背誦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範梅南先生説,機智是“智慧的化身”。因此,教師要做到“機智”地處理教學中的偶發事件,必須具備諸多素質和條件。我以為,以下幾方面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要有一顆熱愛學生的心,涵養師愛,以情促教。育人之道,愛心為先。中國台灣教育家高震東説:“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果教育未能觸及人的靈魂,為能喚起人的靈魂深處的變革,它就不成其為教育。要實現真正意義的教育,愛幾乎是惟一的力量。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説的:“在什麼條件下知識才能觸動學生個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為一個人所珍視的智力財富和道德財富呢?只有在這樣的財富下——用形象的話來説,就是在知識的活的身體裏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暢流。”記得有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着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裏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裏擊起快樂的迴響。那些特別的孩子孩子正是通過犯各種各樣的錯誤來學習正確的;我們永遠都不要絕望,是因為只要我們充滿期待,他們或許很有希望。”“照亮學校的將永遠不是升學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東西,而是聖潔瑰麗的師道精神,是一種對孩子的不染一絲塵埃的博大的愛,和對每個孩子作為無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憫。懷着愛與悲憫,我們不放棄,絕不放棄。讓我們專著的神情告訴所有人,我們沒有放棄。”從這些話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愛心去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户,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的重要性。其實後進生同優秀生一樣他們都是祖國的希望。對於那些尚未開放的花朵,我們就應該傾注更多的耐心,傾注更多的温暖,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他們,百花齊放才能迎來滿園的春色!

其次,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人格,嚴慈相濟。《數學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中的高中隨筆範文第一條説:“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應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標準》中的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的表述是貫穿於新課程標準的一條紅線。教師要“目中有人”切實關懷每個學生,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為每個學生的成才提供機會。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受到別人的尊重和賞識,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體驗人生的價值,並提升這種價值,這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要讓孩子感到你是一棵大樹,把綠陰覆蓋在他們身上;讓體罰和變相體罰遠離文明的場所。當然,作為教書育人者,也不能對學生的不良現象放任自流,寬嚴有度才是愛,做到嚴慈相濟。

第三、要有豐富的學識。有句話: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就要有一桶水,我覺得不對,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一桶水遠遠不夠,要開鑿一眼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勝任今天的教學。”開鑿一眼泉,就是教師要終身學習。在當今信息化時代,知識的更新程度是驚人的。在教育教學中涉獵的範圍不能侷限於課本上的知識,還要走出課本,善於拓展相關的知識,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融匯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保護學生愛問為什麼的好習慣,讓自己的課堂更充實、更豐富。如果教師能做到精通專業,又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並善於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和原理,就能信手拈來,馳騁自如,找到偶發事件與教學任務之間的聯繫,迅速地切入正題。

讀書的生活是精彩的、高尚的、幸福的,教師更要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並學以致用,時時用全新的教學理念來支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讀了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在今後的工作中我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7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7位教師正式出版了他們共同的著作《做有智慧的教師》,7位教師組成了“葉曉龍博客”團隊,並使這個博客成為廈門網上的一個知名教育博客,形成一定的影響,閲讀這本書中的近百篇博文,筆者頗有感觸。

藉助博客平台,養成反思習慣

在實踐中反思,分析原因,尋求對策;在反思中昇華思想,任何一位優秀教師都是通過這樣實踐、反思、思想昇華、再實踐的過程,來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

廈門外國語學校附屬國小正在進行福建省規劃辦立項課題《和諧發展、培養有效教師》的研究,這對於通過有效教學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穩步提升教育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要成為有效教師,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教師要善於反思、勤於反思。教師只有養成了良好的反思習慣,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寫博客為教師反思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台。7位優秀教師都從事繁重的教育教學及學校管理工作,工作之餘,他們對教育教學的理念、方法,對教師人生、家庭、學習等諸方面進行思考,用研究的目光來審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在實踐中思考和分析原因,尋求對策。在反思中學習,在實踐中深化思考,逐漸養成思考與研究的習慣。任何一位優秀教師都是通過這樣不斷的實踐、反思、思想昇華、再實踐,來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改變自己的行為,促進自身專業發展的。這些博文,就反映了他們教育思維品質提高的軌跡。

反思是一種學習方法,反思是一種工作態度。對一件事情進行反思,對一個階段的工作進行反思,是一位有思想的教師前進途中必有的“程序”,更重要的是反思可以昇華思想、凝結智慧。

基於教育敍事,講述鮮活故事

“世事洞明皆學問”,教育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在反思中都會迸發出新的智慧,並從中捕捉到科學的教育規律、原則和方法。

讀《做有智慧的教師》的教育敍事,我深切感受到,教師每天都會遇到新情況,需要解決新問題,每天都有鮮活、生動的教育故事發生。這百篇的故事既有對“孩子,你是幸福還是悲哀?”、“要強扭這顆孩子的‘瓜’嗎?”等培養學生方面的冷峻思考,也有“幫助孩子告別網癮”、“給孩子們一個網絡上的家”的呵護與關愛;既有“當老師,你幸福嗎?”、“教師,你有良好的習慣嗎?”的教師人生自我考問,也有對“給台階後,再拆台階”、“情中育人,事半功倍”的教育策略的探尋……

這一個個真實生動、耐人尋味、啟迪思考的教育小故事,反映了7位教師的心路歷程和情感,凝聚着老師們教育實踐的智慧和經驗,它閃爍着老師們思考的火花。

這些具體鮮活的故事背後,都隱藏着教育的規律、原則和方法,優秀教師就是這樣不斷積累大量生動典型的案例,逐漸形成了教師教育教學實踐的智慧。這種實踐智慧積累得越多,教師的專業成長就越快,教育教學也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

打開交流窗口,多向互動交流

打破教育現實與虛擬世界的界限,獲得四面八方的教育、教學思想營養,教育博客是當今教師成長的一個平台,善加利用,就會起到促進作用。

教育博客的出現,打破了教育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界限,創造了一種與現實保持溝通交流的新形式。“葉曉龍”這個教育博客在虛擬世界中實現了多向互動,參與博文交流、回覆評論的,既有學生和家長,也有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既有本校的老師,也有外校的老師。

與公眾進行互動交流,可以讓更多的校外人士走近教育,關心校園生活的豐富多樣,瞭解教師工作的艱辛,學習教育子女的策略方法,感悟教師人生的真正價值。

與校外教師進行互動交流,可以使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真誠切磋,熱心研討,經常進行有效和深入的互動交流,必將促進更多的教師走上專業發展的道路。

與校內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有利於進一步形成平等、合作、開放的教研氛圍,開展深度探討。網上交流消除了拘謹,使得交流更加深入、理性和完善,它是校本教研的必要補充,也能夠使教師獲得成長的不竭營養源。

這本書是7位教師精神家園的縮影,是記錄教育教學實踐、思考、研究的結晶,也成為了考問自我、敞開心扉的空間。他們在敍寫、反思和追問的過程中,教師個人的生命質量無疑也得到提升。記得一位哲人説過:“不要忘記自己走過的路,因為它是你最珍貴的財富,只有記住這些路,才能走好以後的路。”這本《做有智慧的教師》就是他們的教育實踐與智慧的寶貴財富,是他們教育人生道路上的一塊厚重的鋪路石。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8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有人説:“一本教育雜誌,也應當是一所學校,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切實、具體的可以給讀者以啟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務……”而《國小數學教師》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實用,可讀性強,內容實在,在推動教學改革、傳遞教學信息方面都有獨到之處。

如今,做為一名國小數學教師,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學方面得到一些切實具體的幫助,《國小數學教師》將怎樣處理教材難點,怎樣設計創造性教學方案等都為我們想到了。她的教學點評中肯,教案設計新穎,教學隨筆精緻。她貼近教改前沿,是國小數學教改的衝鋒號。

在轟轟烈烈的教改之風中,《國小數學教師》宣揚對學生做為“人”的尊重;宣揚對學生生命的喚醒與賞識;宣揚人格平等基礎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們用心靈感受心靈,用生命點燃生命,用智慧開啟智慧。因此,每當我竭盡所能地傳授知識給學生卻看到學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時,我都能從《國小數學教師》中再次找尋到信心的起點;每當遇到教學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識時,《國小數學教師》為我解決了燃眉之急;每當我想在教學上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時,都是《國小數學教師》為我導航,讓我有所創想,尋找到教學的“亮點”。閒暇時翻看一下里面的內容,總是對自己教學的一個充電。學記》曰:“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

對於我們教師而言,要學的東西太多,而我知道的東西又太少了。有人説,教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該有一桶水。這話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盡的時候。愚以為,教師不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來水”、“長流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是固教然後知困,學然後知不足也”。因此,在教學中,書本是無言的老師,讀書是我教學中最大的樂趣。比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徑。教師今天的學習主要不是記憶大量的知識,而是掌握學習的方法——知道為何學習?從哪裏學習?怎樣學習?如果一個老師沒有掌握學習方法,即使他教的門門功課都很優異,他仍然是一個失敗的學習者。因為這對於處在終身學習時代的人來説,不啻是一個致命的缺陷。學習型社會為全體社會成員提供了充裕的學習資源。學習化社會中的個體學習,猶如一個人走進了自助餐廳,你想吃什麼,完全請便。個體完全可以針對自身的切實需求,選擇和決定學習什麼、怎樣學習、學習的進度等等。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認準自己的人生座標,找準自己的價值空間。教書的生活雖然清貧,但一本好書會使我愛不釋手,一首好詩會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會使我百讀不厭。我深深地知道,只有樂學的教師,才能成為樂教的教師;只有教者樂學,才能變成為教者樂教,學者樂學,才能會讓學生在歡樂中生活,在愉快中學習,這就是我終身從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態度,比態度更重要的是毅力。“任爾東南西北風,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天愛讀書容易,一輩子愛讀書不易。任何人都可以使夢想成為現實,但首先你必須擁有能夠實現這一夢想的信念。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有一位教育家説過,教師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長,明日你就將停止教學。身為教師,必須成為學習者。“做一輩子教師”必須“一輩子學做教師”。教師只有再度成為學生,才能與時俱進,不斷以全新的眼光來觀察和指導整個教育過程。使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創造性地開展教書育人工作。

常讀書使我明白了許多新道理:教學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灌輸、移植的過程,應當是學習主體(學生)和教育主體(教師,包括環境“人——環境”系統。學生將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識的習得者。面對知識更新週期日益縮短的時代,教師必須徹底改變過去那種把教師知識的儲藏和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比為“一桶水”與“一杯水”的陳舊觀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篩濾舊有,活化新知,積澱學養。一個教師,不在於他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讀了多少書和教了多少書。用心教、創新教與重複教的效果有天淵之別。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9

學校為每位教師發了本《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一書,拿到手中,一直沒時間細細閲讀,這兩天利用在家休息的時間認真研讀了這本書,感受頗豐,受益匪淺。

在書的第二章節陶教授提出這個觀點:讀書走向:取法乎上。讓我一下子幡然醒悟,我的讀書走向就向古人説的: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自己閲讀的書目甚至在“下”的層面上。

想想確實如此,回首這麼多年來自己所讀的書目基本全是小説類。在中學的時候曾偷偷地讀過金庸武俠小説,瓊瑤言情小説,也是看得津津有味,愛不釋手。到時了師範後也經常去圖書館借書:《蹉跎歲月》、《八月桂花香》、《青春之歌》、《京華煙雲》、等等全是小説類,不分年代,不分作者、不分優劣,只要有書就行。後來姐姐也在焦作上學,我就每週六都去她那裏玩,她們屋裏的姐妹們個個都是才女,她們班級的廣播稿都是姐姐完成的。在她們屋裏的桌子上,牀的裏邊緣全是書,雜記,小説,名著經典、古今中外,應有盡有,她們還時不時寫上古雅小詩,引經據典,一首首詩詞就躍然紙上,讓人驚歎不已,佩服有加。在她們那裏我看了《路遙作品精選集》、特別是《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家春秋》、《塵埃落定》、《白鹿原》等等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我在每一本的小説裏和主人公一起悲歡離合,一起潮起潮落。在那段時光裏曾是最幸福快樂的時光啊。畢業了,在學校裏晚上不怎麼回家,為了打發無聊的時光,學校門口有個租書店,我就象如魚得水,把裏面的現代小説看了個遍,官場上的、反腐的、打黑的、特別是海巖小説,池莉小説看得是如痴如醉,所有的課餘時間大部分都用在這方面了。現階段看了些紅色經典,柳青精選集,孫梨精選集,王小波作品集。看完也就隨手放過一邊了,瞭解一下大概故事情節,在心裏感慨一番而已,從沒分析過寫作手法,也沒有寫過讀後感、隨筆之類的。可謂是讀了很多,收穫得很少。

我雖然讀了這麼多小説,對自己的生命意義的提升有什麼幫助嗎?沒有,也沒有因閲讀而感悟出思想與智慧的飛躍。

我如今的讀書走向應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你想想我們閲讀高口味的書得到的才是“中”呀。所以不要只現於愛好去漫無目的的讀書,不要因為“情趣”,而在“中”、“下”徘徊。而要讀經典名著,讀高層次的書目,向大師們汲取智慧和思想,甚至與大師進行心靈對話。猶久而久之,便會漸漸向大師靠近,自己的思想境界才會越來越高,在知識越來越豐富的時候,才能生成屬於自己的思想和智慧。才能拓寬自己生命的維度。

意識到這些之後,要擯棄趣味性的書籍,閲讀對自己有真正幫助的書籍,我想從現在開始,也許還不晚吧。努力讀書吧,努力讀好書吧。家裏書櫃裏的經典名著不在少數,那就從今天開始吧,開始精神生命的另一個新天地,讓生活變得更加有意義吧。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0

通過學習《教師法》,讓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

一、為人師表,言傳身教

教師的人格力量來自於學術水平與道德情操的完善統一,不僅要在自己講授的課程中學識淵博,循循善誘,更要通過言傳身教,通過榜樣,無言的力量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使學生樹立堅定的信念和遠大理想。在學生的眼中,教師具有無可懷疑的威信,教師是一切美好的替身和可效仿的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通過這樣那樣的方式,對學生的各個方面產生影響。

二、 將做人的教育寓於教學中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三大任務中的首要。告訴學生科學道路和人生道路的曲折,要培養百折不撓的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老師應該努力學習做這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

三、虛心向學生學習,做到教學相長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對於老師則不可以“家長”自居,應該與學生平等相待,虛心向學生學習,做到教學相長。愛學生就要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創造精神,與他們平等相處,用自己的信任與關切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和創造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主導,學生是主體,教與學,互為關聯,互為依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一個好老師會將學生放在平等地位,信任他們,尊重他們,視他們為自己的朋友和共同探求真理的夥伴。

四、視學生為己出,處處關愛學生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學生正處於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重要時刻,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困擾和問題,需要我們去幫忙引導。那麼如何用愛心去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户?首先就要了解他們。瞭解學生的愛好和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點,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只有瞭解了每個學生的特點,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引導他們成為有個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蘇霍姆休斯基説得好,不瞭解學生,不瞭解他的智力發展,他的思維、興趣、愛好、才能,就談不上教育。

為了實現“為人師表,以德立身”。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做好:

第一 ,要從開始嚴格要求自己。孔子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作為一名教師,要一身正氣,要突出“為人師表”,就是要追求“以德立身”。

第二,堅持學習與實踐。教師的基本職能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學識淵博,品德高尚,還要富有教學經驗。而要做到這些要求,就應該做到堅持學習與實踐。要進一步學習新知識,不斷增強業務水平。

第三,要愛教育事業。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能體現“為人師表,以德立身”的真諦;只有熱忱的愛每個孩子,讓他們的全部素質都得到提高,才能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第四,熱愛每一個孩子,不只教給孩子知識,還要教會他做人,還要關愛他,時時刻刻讓他感覺到集體的温暖。讓每個孩子都能在這個集體中茁壯、健康的成長。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1

人説:讀書足以移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使人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養性靈。因為書中有着廣闊的世界,書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雖然滄海桑田,物換星移,但書籍永遠是新的。這句話説得一點也不假,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就是一次與大師的對話,與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難得的精神之旅,同時也會讓人收穫非淺。

前段時間學習了楊景芝老師的著作《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這書是一本兒童美術教學法研究方面的專著,書中具體介紹了通過美術教育活動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展的教學經驗,以及通過長期探索而建立的兒童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作者在書中根據自己切身經歷和進行的教育實踐研究,以美術教育發展的新觀念,全面系統地分析和論述她對兒童美術教育的認識和體會。

本書作者楊景芝是我國的兒童藝術教育家。具有近四十年的教學實踐經歷,以經過近二十年對兒童繪畫能力發展的教學實驗研究,她總結的教學理論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倡導意義、作用。楊老師在兒童藝術教育實踐中一直保持一種開放的心態,每前進一步,心中都裝着國際藝術教育變幻的風雲,同時也沒有忘記與中國特殊的國情和人情相結合。正如楊老師表示的:“我試圖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兒童美術教育途徑,我不贊成脱離兒童實際的傳授知識技能為目的的美術教育學科中心論,反對用模仿的教學方法壓抑兒童創造力。另一方面,我又感到教學內容完全從兒童興趣出發存在不足,它缺乏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致使教育產生放任自流的不良後果……我主張美術教育依靠發展兒童知覺、美感和創造性,促進兒童成長。“楊老師不管對她的理論還是實踐,都浸透着一種愛心,誠如她在書中指出的“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這裏不僅有對其從事的藝術教育事業的愛,還有對她的教學對象的愛,對兒童作品的愛、對兒童在繪畫中表達的天真爛漫的個性和情感的愛。另外,楊老師的藝術教育和實踐還具有嚴肅性和認真性。本書洋洋20餘萬字,涉及了藝術教育的方方面面,凝聚着楊老師多年心血的結晶。

《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是美術教育與人的發展,從走進基礎教育天地談起,到具體闡述美術教育與人的素質發展。從兒童接受美術教育的心理特徵分析,到構建開放性教學實踐體系的具體做法。下篇是兒童美術教學方法研究。具體論述了楊老師的教育觀和教學方法,以及多年來總結的“教的藝術“。楊老師通過上下篇理論與實例的論述,讓我們全方位、多角度的瞭解藝術教育特點,及兒童藝術教育的一些科學教育方法。

在書中,我特別欣賞的是楊老師提出的“從愛心出發進行教育“的主張,她在書中指出“在兒童稚嫩的心裏最看重教師對他的態度,教師的愛有吸引力,它能激發兒童的學習熱情。兒童的學習動力常產生在對教師的眷戀。“確實,愛就是力量,它能給人勇氣,它能催人奮進。相信,我們的美術教育一定能芝麻開花節節高,也會培養出更多藝術的花朵。

這是一本好書,一本可以成為美術老師辦公桌上的專用書。楊老師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和理論成果,為藝術教育開闢了一片淨土。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2

《給教師的建議》讀書心得體會

我閲讀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之後感觸頗多,可以説他的一些教育方法和理念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值得我們廣大教師不斷思考。通過閲讀,我懂得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歌德説:“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增加價值。”“盡力履行你的職責,那你就會立刻知道你的價值。” 履行責任的標準越高,其人生價值就可能越大。一名教師,只有盡到對學生的責任,才能是好教師。因此,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必須從“責任”兩字做起。對自己應盡的責任認識得越早,越能健康快速地成長,越能在履行責任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師的責任呢?

一、要身體力行,以身作則

我認為要從課堂做起,從小事做起;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自己先要做到,並且要做得更好,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學為人師,身正為範。我一直就是這樣來要求勉勵自己的。

在低年級學生眼裏,教師是完美的化身,是榜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學生的關注。因此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終生的,尤其是教師不良的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更是無法挽回的。如果一個教師上課遲到早退,或不認真備課、隨便應付,或對學生不管不問,那麼這樣的教師怎麼能讓學生有好的學習榜樣?怎麼能教書育人?

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水平

教師首先要有紮實的專業理論水平:對所教課程的內容要非常熟悉,從教材、體系到知識點等都必須瞭解、掌握;上課能夠做到駕輕就熟,深入淺出,難易恰當,重點突出,對學生的回答能及時做出明確的判斷,不能模稜兩可,這就要求我們要不斷地充實自己,不斷地學習。其次,要有好的教學方法。作為教師來講,怎麼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好的教學方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得到啟發,思維能力得到鍛鍊,從而能夠使學生自主地學習。相反,照本宣科、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是不受學生歡迎的,這樣的課堂是缺乏生機、缺乏活力的。因此,能否掌握學生喜歡的教學方法,也是教師業務水平的重要體現。尤其是我們現在參加的二期課程,在培養能力,發展思維的同時,必須兼顧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落實。第三,要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和反思能力。教師如果沒有比較寬廣的知識面,就不能在教學中游刃有餘,也不利於拓展學生的思維。業務水平的提高要靠不斷學習、反思和探索,而這背後的決定因素是教師的責任心。

三、要關愛學生

一是關心學生的思想。教師要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談心,瞭解學生在學習、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從中知道學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二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當學生學習上遇到困難,要及時地,耐心細緻地輔導,堅持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這部書,處處滲透着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的愛生之情,以及他在教育教學研究中的真知灼見,是不可不讀的一部好書,這部書將成為我教師生涯的指路名燈。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3

最近有幸拜讀了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孫雲曉撰寫的《向孩子學習》一書,本書由61篇家人互動與成長的感人故事組成,每個小故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故事中的小主人公,都讓我驚歎,讓我看到了孩子的另外一面,而這一面,正是我在生活中忽視的,也正是我在教學活動中尚未體會到的。

記得《向孩子學習》一書中,有這樣一篇文章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題目叫做:蛋筒冰淇淋。全文敍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在一個炎熱的星期六下午,一位父親決定去鎮上買雪茄,一上車子,就發現兩個女兒已經像女皇般的坐好了,並異口同聲地宣佈:“我們也要去。”到了鎮上,父親下了車,並告訴女兒,待在車裏別走開,臨走前女兒請求道:“買一個蛋筒冰淇淋,好嗎?爸爸?”,那位父親沒加思考地脱口而出:“我沒有錢”。當那位父親拿了一盒雪茄回去的時候,幾乎已經把剛才兩個孩子的要求忘得乾乾淨淨,父親打開包裝着的雪茄,抽出一支,想點燃它,打了好幾下,沒打着,這時,小女兒細小卻無比傷感且直率的質問;“爸爸,你怎麼有錢給自己買雪茄?就沒有錢給我們買冰淇淋?”這個問題讓那位父親慚愧而且無法回答,後悔、懊惱之情溢滿了整個心靈。那位父親鄭重的説道:“是我搞錯了。我實在是有錢買冰淇淋。要什麼味的?”。當那位父親拿着2支冰淇淋回到車子上時,他吐掉了雪茄,因為此時雪茄的味道已經變的苦不堪言。自那以後,那位父親竟然奇蹟般的戒掉了煙。在這個小故事裏面,孩子一句無心的話,讓自己的父親的心靈受到了一次思想的洗禮,受到了一次心靈的震撼。孩子這句無心的話,充分體現了孩子純真的一面。完全沒有惡意,完全沒有想到會有什麼後果,但正是這份純真給自己的父親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課,也正是這一份純真給我們讀者上了一堂有意義的人生之課。

讀完這篇小故事,我不禁自問:孩子的這份純真我還有嗎?模糊記得孩提時,也曾這麼天真,也曾這麼純真。簡單的思考問題,簡單的生活,簡單的用一顆純純的心來對待每一個人。孩提時的我們,就象一張白紙,一片空白,沒有受到任何的塗鴉,所以思考問題的方式,往往比較單純,往往想的比較簡單,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閲歷也一天天豐富起來,受到各方面的影響也越來越大,此時,思考的模式就變的複雜了,沒有那麼單純,沒有那麼簡單。思考一個問題,我們會想前想後,我們會顧左顧右,我們會考慮到問題周邊的任何一個小細節,我們會設想問題產生的後果,我們會瞧瞧,解決一個問題,竟然需要這麼多工序,有時顧慮多了往往會有事與願違的結果。所以有時純真點,簡單點未償不是一件壞事。

現在的我們長大了,腦子複雜了,思維空間大了,但往往卻丟掉了寶貴的純真。還記得《國王的新衣》嗎?那些愚昧的大臣們,那些膽小的百姓們,明明知道國王什麼都沒有穿,但是個個都不敢言,只有一個孩子喊着;“國王怎麼什麼都沒穿。”一個純真的孩子,導出了事實的真相,説出了大多數人不敢説的內心話,像這個孩子一樣的純真你還有嗎?

孩子身上具有的許多美德,也值得我們成年人好好學習。比如快樂,成年人往往熱衷於競爭,甚至睚眥必報,不如兒童轉瞬就能忘記不高興的事情;比如知足,成年人為了賺錢、升職、買車、買房而煩惱,而孩子卻能為一次短途出遊、一件新鮮玩具興奮好幾天;比如親情,孩子最渴望得到父母的愛撫,纏着母親擁抱,纏着父親嬉鬧,而不少成年人推説公務纏身應酬繁忙,平均每天與家人交流不到10分鐘;比如運動,郁達夫有這樣的描寫:小孩們“都拖着了小小的影子,在這一個午飯之前的幾刻鐘裏,鼓動他們的四肢,竭盡他們的氣力”。正因為孩子不要命地瘋玩,每天晚上才會睡得那麼香,這是養成大肚腩的成年人所不及的。孩子身上有太多我們正在失去的東西,正像中國道家學派所説,人應該追求的最高生命境界,就是迴歸到嬰兒的本初狀態。有鑑於此,成年人雖然掌控着財政命脈、教育資源,也不必過於趾高氣揚吧。

學習永遠是雙向的過程,孩子是成人最好的鏡子,我們的不良習慣和不雅言語,立刻就會被孩子模仿複製;孩子的純真和樂觀,也無形中薰染着我們。向孩子學習,留住一份童心,不僅是為了使自己更年輕,更是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

讀完這些小故事,我不禁想起我國偉大的鄉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寫過的這樣一首《小孩不小歌》:“人人都説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還要小。”陶先生的這首詩十分形象生動地把他的兒童教育思想表現了出來。在陶先生眼裏,兒童是一個個藴藏着巨大創造潛能的人。因此,大人必須學會尊重孩子、欣賞孩子,向孩子學習。

向孩子學習是一種境界,同樣是一種靈感。我們應該感激:因為孩子使我們能共享歡樂,才理解了生活。向孩子學習!讓我們滿懷着珍惜和感激來學會傾聽、學會溝通。相信我們會在這無比美好的時光裏,看到孩子們燦爛的笑臉,感到自己的進步。孩子的智慧是無限的,他們會告訴我們生活的快樂與幸福。

作為國小教師的我們要和孩子一起走上社會,去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感受和諧社會中的人和事。在觀察體會中學會欣賞,能用優美生動的詞句描繪五彩繽紛的生活,抒發對祖國國泰民安的讚美之情。孩子的每一點進步,我們都會為他們豎起大拇指,由衷地説道:“你真棒!好樣的!向你們學習!”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4

最近翻閲了翻譯的《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一書,閲讀這本書使我瞭解了一些國小英語的教學原則和外語教學的各種流派。它可以使我的教學理念更加清晰,可以為我日常的英語教學找到切實的理論依據。對我們國小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本指導性很強的書。

這本書的內容大概可以分為五部分。旨在促進中國小英語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它從教授的對象,教學方法與語言技能,資源世界,教師的管理技能以及教師的個人與專業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和歸納,同時也提供了大量鮮活的有效指導課堂教學實踐的教學案例。這樣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書,對於我們廣大的一線教師來説,是我們最推崇和喜愛的,也是一本使我們受益匪淺的好書。

《國小英語教師教學指南》的第三部分資源世界,給我們介紹了各種最新的英語教學資源以及選擇教學資源的原則。對歌曲、韻律詩、遊戲、故事等教學進行了專門的論述,並詳細介紹了在英語教學中怎樣使用新技術。而我對其中的歌曲、韻律詩這一方面最感興趣。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於這一方面,我自己也做了許多的嘗試。

學生們喜歡歌曲和韻律詩,強烈的節奏感,押韻的字詞,琅琅上口。也是平時教學中最常見、運用最廣、操作最簡單的一種課堂輔助形式。

如在上課起始階段,為了調節情緒,營造氛圍,我會穿插地給孩子們播放節奏感強、朗朗上口的兒歌,他們會更加興奮。

在英語教學中,有時感到記憶單詞很難或句型難以掌握,我們可以根據需要,自己進行創造,自編兒歌,利用兒歌來刺激學生的大腦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效果。

當然歌曲和韻律詩運用不僅僅侷限於課堂,它還可以進行課外拓展的運用。我不僅在課上讓學生使用歌曲和韻律詩,還鼓勵學生在課後多編、多説、多演,體驗英語學習就在生活中。

我常常能聽到學生念着課上的歌曲和韻律詩歡快奔出課堂,看到孩子們在課間用自編的歌曲和韻律詩開心地做遊戲。這就是歌曲和韻律詩具有濃郁的趣味性和極強的魅力,恰當地使用它,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突破教學難點,而且可以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麼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願。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並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是雨後的朝陽;是雪中送炭;是為他人忘了自己;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裏?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一羣可愛的孩子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並不意味着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着教育、體驗着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着什麼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於教師來説,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着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着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特別是我們這羣缺少幸福的孩子。那麼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首先,要懂得享受課堂。課堂是教師生命最重要的舞台,一個懂得享受上課的人,課堂便自然會成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營造一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和學生一起痛苦、一起歡樂,你就會少了許多教學的焦慮和煩惱。

其次,要懂得享受學生。教師職業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一定是學生的成功和他們對你的真情回報,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許多不利因素都可以從學生對教師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彌補。但要讓學生感恩你,你就必須學會感恩學生、呵護學生、尊重學生,真正做到這點並不容易,但如果你只知道權威,那也許你

會離幸福更遠。幸福不僅僅來自工作,更來自生活。家人、朋友、閒情、雅趣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也許手頭錢是有點緊,但還得學會捨得用杯水車薪中的一水一木去買些喜歡的書、買件心儀的衣服,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聚個會、旅趟遊。開朗、豁達的生活態度、自覺高雅的生活情趣很重要。

個人教師讀書心得 篇16

《國小教育教學理論》一書中有關教學媒體的一節,印象非常深刻。

教學媒體能使給學生生動形象,給他們以更大的思維空間。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也變得生動起來,運用教學媒體,可以從各個渠道,大大提高教學效率。教學媒體不僅給教學過程增添了色彩,更為學習效果創造了良好的環境。我從中懂得了教學媒體的重要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更應該更好的駕馭。

現代的素質教育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發展每一位學生。課堂教學也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一個學生的學生創造條件,最大限度地開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板書和投影也是教學媒體中很重要的一環,通過板書和投影,把教學內容很清楚的呈現給學生,有助於學生更好的理解與體會。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讓這些教學理念由從抽象到具體,在實際工作中實施這些新的理念:

一、終身學習

讀了《國小教育教學理論》,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於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 “活到老學到老”。

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

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

只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通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不斷實踐

沒有獲得實踐的教育理念不過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變成現實,就要把教育理念應用到具體的教學中去,由實踐來檢驗教育理念的可行性,並在實踐中提煉出適合教學的教育理念。

正如顧明遠先生所説的那樣:“一個成功的教師,首先是一個善於不斷自我更新觀念的學習者,只有在及時地汲取當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礎上,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應該努力學習、實踐,做一個教育改革的身體力行者。

慢慢品味的,特別是對一些學習上有些困難的學生,特別需要板書來幫助他們理解、記憶,,在課後慢慢消化。這就對老師的板書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老師要事先設計好板書,不但簡明扼要,更要想好需要保留和無須保留的部分,做到合理利用。

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