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

8月22日,88名新上崗教師聚在xx國小四樓多媒體教室進行了一次全新的培訓。從新入職教師的人員來看,女教師居多,惟獨十幾個男教師,做為男教師的我們更要擔起教育好下一代的責任,為祖國輸送一批批優秀的人才。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通用15篇)

本次培訓雖然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天,但所學內容十分豐富,形式也多種多樣,讓我們都有很大收穫。培訓的內容包含:開班儀式、教師專業素養及專業成長、多彩課堂的論述、二七區博客的發展、老前輩對我們新教師的一些建議、有效的課堂管理、教師的反思成長、如何上好第一堂課等等諸多方面的學習。雖然一起學習的時間並不長,但內容卻是如此的豐富,對於我們新教師來説更是終身受益。通過此次的培訓,我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收穫,現總結如下幾點:

一、經過此次培訓使我對多彩教育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老師説道:“多元共生、和而不同、優質特色、高位均衡、尊重生命、以生為本、基於生活、生態發展。”這些是多彩課堂的核心理念。多彩課堂的文化本質是以生命發展為價值追求,以生態發展為呈現形態,以生為本為基本行為方式,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構建多彩課堂文化的基本要求。多彩課堂文化不是課堂模式,而是一種課堂理念、是一種基於課堂本質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指向。多彩課堂是讓學生知識廣泛多層,思維深刻,各個層面體現出特色,少教多學,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培養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二、對教師職業的理解:

在本次培訓中聽了候寨、馬寨中心校的老師講述後,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明確的`認識。

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播者,正如韓愈所説:“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播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

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這個意思,這裏也涉及到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是有向師性的,這也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

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

第四,教師是朋友,“良師益友”這就特別強調了作為教師要懂得和學生做交心的朋友,師生之間相處要融洽,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與此同時,對教師工作的基本內涵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認識到了教師責任的重大,要做一名合格的好教師必須要具備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創新精神,拼博精神,這使我深深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奉獻本身的青春年華,含辛茹苦,默默耕耘,更要“愛生如子”時時為學生着想,以學生的利益為重,處處用真情去打動學生。新時代的教師應具備高尚的師德,先進的理念,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裏素質和比較紮實的專業理論功夫和專業水平,有敏捷的思維,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感染力。

三、經過這次培訓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

本次的培訓貫穿對新教師的鼓勵。鼓勵我們要趕快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和生活環境,人際關係等,雖然我們會被分到農村,但是基層教育需要我們;鼓勵我們要更加理性地認識社會,認識本身的角色;鼓勵我們要做一名終身學習型的老師,做一名能夠不斷適應新知識新問題新環境的老師;鼓勵我們要堅持創新,在教學中發揮本身的聰明和才智,爭做教學發展的浪花。這些鼓勵使我對未來的工作充滿了信心和動力。高爾基曾説過:“只有滿懷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懷有自信,讓自信充滿生活,並實現本身的意志。也許,對於我來説,只要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就能取得好的開始,而好的開始,便是成功的一半”。

四、知道了該如何上好第一節課並進行有序班級管理。

首先第一節課是關於本學期學科學習建議和總目標的解釋,初次與大家見面,要明確學科的學習制度,上課環節和佈置作業量,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學期目標,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樹立班級的共同的目標,做好師生互動。要學會表揚學生,既有積極肯定的行為,不批評他們,但是也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要養成有規矩的習慣,賞罰分明,教師主動承擔後果,讓小組合作貫穿學習過程,態度温和,嚴格要求學生,這樣才能打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

最後,各位長輩老師的建議我將銘記於心,用心去備好每一堂課,用心去教學,用時間來證明我的付出。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2

炎熱的夏季,伴隨着一聲聲的蟲鳴,雨聲,我們來到了河池學院,踏上我們的學習之旅。7月23號的上午在河池學院東區演播廳進行了莊嚴的開幕儀式。會議上介紹了學習的流程以及學習的重要意義。接下來一個個名師,一幕幕感動的場景激勵着我們成為一名有生命意義的老師。尤其是莫振高老師,他出殯的場景,成千上萬的人過來送他最後一程。那一刻多少人看着心碎,同時也流露出幸福的淚水。在這些人的背後可以看出一個老師在自己工作崗位上的付出有多少,我們只是平凡的老師,但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變得不平凡。

這次學習一共是6天的課程,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做個幸福的老師,國小文言文、古詩詞的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國小生閲讀能力的培養,國小口語交際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要點,國小寫話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要點,國小寫話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要點,國小説明性文章、非連續性文本的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要點,國小敍事性作品的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要點,新時代與教師專業發展,國小習作教材分析與教學設計要點,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培訓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新時代教師的使命與責任,班主任如何從勝任到優秀。課程內容豐富,從大方向的思想到實操性的專業知識,緊扣國小教學中常見和主要的內容進行培訓,這些都是我們教學過程中遇到的瓶勁,就像韋老師説的,有些知識點,我們自己都還模模糊糊的,我們沒有掌握好,就去誤人子弟,也為一羣羣孩子們感到歎息。作為老師,確實要多努力掌握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這樣才能不誤人子弟,對得起那些活潑天真的孩子。

在此次培訓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韋老師講的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那天下午一共三個小時,講了國小説明性文章和非連續性文本的分析,時間段內容多。老師一共給我們上了兩堂課,她的課件內容豐富,不是三個小時就能講完的,老師用最快的語速給我們講,我們聽得模模糊糊,課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拷貝課件,要回去細細琢磨。

非連續性文本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明確的規定,同時在語文百花園裏都有;但是,作為老師,我們在平常教學中容易忽略,我自己是最為嚴重的。直到上學期我帶畢業班,我努力備課,甚至買了很多的複習資料,我的想法是想讓他們有個進步。進步是有點的,也有很多的不足,其中作文教學進入瓶勁,連續性文本教學更加嚴重。我複印了一些非連續性文本的題目給他們做,看似簡單的題目,錯的卻如此之多。老師,這裏怎麼做哪裏怎麼做?非連續文本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藥品説明書,購物單,存款單,座位表,課程表……使用性強的教學文本卻被我們忽略了,是這堂課激發了我的感想。作文教學中,如果我們使用非連續性文本的教學,是否會從枯操乏味的教學當中走出來。比如,叫學生回去拿一份藥品説明書到學校來,叫他們讀這些信息,結合信息寫一篇習作,關於藥品的説明書。這樣對孩子而言不怕沒有詞彙,不怕找不到適合的素材。

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把這個人的外貌,個性等用非連續性文本寫出來,再把它寫成連續性文本。過程雖然複雜,但是其中充滿樂趣,可以增加印象。平常一味的教學真的無法吸引到他們,需要創新。對於這個話題的實踐性太少,常常被忽略了,所以,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非連續性文本的使用性遠遠超過文本的使用性,它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希望很多人能夠感受到它的存在,並且應用它。關於這個文本我的感觸很深,我大學畢業之後,自己感覺實踐性太少。包括工作,住宿以及對未來的迷茫,我不知道,甚至恐懼,這個時候我們該獨立了,獨立的後果是無盡的恐懼。我不知道去哪裏找工作,不知道在哪裏可以住到便宜的房子,不知道怎麼去,常常做錯車,找錯地址。我不認為我的知識缺乏到我連字都不會看,可見教學與實際緊密結合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常常問我,老師,讀書有什麼用?一個國小生提這些問題,是否讓人感到驚訝。其實,這隻能説明,他們開始會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了,開始有自己的思想了,這是好事。但是我們老師怎麼去引導,讓他們感受到讀書的用處,非連續性文本也能算作一個素材。

張老師講敍事性作品教學設計要點時,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們對教學目標的把控問題。記得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的教學過程都是盲目的,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以致孩子們跟着我迷迷糊糊,出現高分階段的孩子太少,該得分的孩子不得分。我在反思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原來是教學過程中對新課標的研讀不夠,有時候課程超綱了,有時候教學目標不明確,導致他們就像失去航向的孩子。老師在這部分教學中説到了朗讀的三層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閲讀教學的重要性,這些對我們教學實踐都是很有幫助的。希望這樣的培訓能常在我們身邊,只有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不辜負那雙雙雙期待的眼睛。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8月11日至8月20日,我來到了師範大學,參加了智慧教育種子教師的培訓。在廣闊的東北大地上,我的思維得到了更寬廣的拓展,教學的智慧得到了延伸。

一、教師崗位的重新認識

説實話,我經歷過很多培訓與教研,有時覺得是在浪費時間與精力。但是東北師大的這次培訓絕對沒有讓我“開心”,讓我的心情很沉重。我在聆聽三位老師的講課中,我深深感到自己的教學方式還停留在80年代。這是多麼可怕啊!我教了12年的科學,我是不是“毀”了不少孩子啊!

(一)對於信息技術應用的零認識

80年代,我還是一個學生。老師一支粉筆一塊黑板,滔滔不絕講了40分鐘,我也聽得很好;90年代,在題海戰術中,沒有創新,只有重複練習;20xx年我開始走上自己的講台,成了一名教師。我申請用開會的教室給孩子上課,似乎自己先人一步,心中自喜;20xx年PPT堂堂有,或用於教學,或用於評價,好像也走在他人的前頭;現在看來一切都是那麼可笑,原來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教學上潛力那麼大,範圍那麼廣,我卻似井底之蛙,現在才看到外面的世界。

(二)對於教育的魂的應用零認識

自己就是在“素質教育轟轟烈烈,應試教育踏踏實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一直都在想,以前的老師不也是這樣教我們的嗎?而我們走上了工作崗位,怎麼一下子就要改變那麼多呢?幾年下來,也總是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希望自己能給孩子們一個全新的教育環境。可是在“教學課堂有序,不能亂亂轟轟”、“教學質量——考試成績”等一系列的要求強壓下,不得不把一些自己的初步嘗試過的慢慢收回。現在想來還是我對教育“魂”的認識不夠,沒有膽氣,不敢讓自己在這種“魂”的指導下大膽地去嘗試。當然在教育“魂”的指導下大膽嘗試要有前期的大量積累,有了量的積累,才會有質的改變,才會有改變質的膽量,才能找到質變的方向。那麼對於教育“魂”的理解,劉茂森老先生關於的一番話的朗誦,讓我明白了科學教育的使命———創新人才的培養。

二、智慧教師的成長路

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智慧教師之路。這是怎樣的一條路呢?是幾十年如一日的成長路,是一條心與身不停奮鬥的路。

真是一位智慧的老師,她從一點一滴可以使用的資源都利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了放大。她是一位緊跟時代腳步的智慧大姐姐,想想她都可以,我們為什麼不可以?

當然,三個小時的課堂上,老師總説上課挺輕鬆,其實我知道不輕鬆,至少前一段時間是不輕鬆的,扶着走的路,有多長啊!她的自謙,讓我感受到了平凡中的偉大。

是在語文課堂上開展的智慧教學,那麼我在科學課堂上應該怎麼樣開展呢?回想自己的科學課,我想我們科學應該是走了一部分的“智慧”路,這條智慧路正是科學課改過程中提倡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能自己探究。雖然我們有這樣的理念,但是不敢放手,大家還是吃大*飯,吃得有些人吃不了,有些人吃太少,而老師又分身無術,只好就這麼撐着40分鐘。如果採用智慧課堂,那麼我想,分層教學、因材施教就相當於網絡,學生可以説是數字土著人。既然網絡可以發揮這樣的長處,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嘗試呢?

三、智慧教師,智慧課堂

從20xx年開始課改,課改了十年,我們發現不論從改變課程、改變教學方式上,都沒真正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培養有素養的人,培養創新型人才。於是我們不得不回到學生這個角度,來審視自己、審視教材,沒有把眼光放在孩子們身上。我們應該學會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用不同的方式來嘗試智慧教育,這是老師的.思維轉變,教師要儘可能地創設孩子們喜歡的學習方式,激活學習的慾望,這就需要教師的智慧,其實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智慧課堂。而以前我們的教育在限制孩子,束縛孩子,我們打擊了孩子的求知慾,使他們只成為了考試的機器。要把知識點還原,在還原的基礎上,讓孩子們去感受、體驗、感悟、應用,使孩子認同學習,樂於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孩子們喜歡的。

在理論的學習、思想的洗禮後,我們進行了三次實際磨課。在實際應用中,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智慧課堂的重要性。儘管我們都有很多顧慮,但是我們願意摸着石頭過河,找到一些可以讓大家走上智慧課堂的路徑,在大家的努力下,一定是可以看到智慧中國的未來,因為少年智,則中國智!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4

10月8日至12月7日的兩個月期間,我做為巴彥淖爾市推出的唯一一名牧醫專業教師,參加了在山東省青島市平度職業教育中心舉辦的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學習班。我很榮幸,同時也倍感機會的難得,所以,我以學到“真經”為目標,懷着“久旱逢甘霖”的心態,準備在這次培訓學習中開懷暢飲新的知識、新的理念。

回顧這兩個月的學習生活,收穫頗豐,感受真切,對自己的思想衝擊很大。為了能總結經驗,積累資料,更好的指導今後各方面的工作,同時也能使更多的人受益,特將本次學習心得總結如下:

一、平度的職教辦學模式對我思想和觀念上的衝擊

對我震動最大的是平度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及其師資隊伍建設,也就是其職業教育的辦學特色。這也是這次培訓學習的最大收穫。

1、創新職業教育辦學模式“雙元制”職業教育

“雙元制”又稱“雙軌制”,是目前世界上最為成功的職業教育模式之一,被譽為德國經濟騰飛的“祕密武器”。所謂“雙元”,一元是學校,一元是企業(包括農業企業和第三產業),雙元有機結合,共同完成對學生的培養培訓。雙元制的實質就是以企業為主,以實踐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既然以企業為主,以實踐為主,那就需要有讓學生實踐的相關企業。平度職教中心現在就有40個實習車間,57個校外實習基地,並根據專業開辦了汽修培訓廠、教學服裝廠、教學養殖實驗場、果品加工培訓中心、奶製品加工和肉類加工培訓中心等培訓機構。

對於其他專業的培訓廠、實習車間僅僅是參觀而已,但對於與牧醫相關的實訓場及加工車間,我都親自在其中實習,總計實習達20多天。從中瞭解到,學生在學校就可以學到牧醫專業所要求掌握的各種專業技能。現就以教學養殖實驗場為例説一下企業在職業教育中所發揮的作用。

教學養殖實驗場,其實是學校自己的大型現代化養殖場,包括養牛場和養豬場,現有奶牛500多頭,豬萬隻以上,承擔着學校牧醫、生物專業的絕大部分實習任務。各專業的課程安排比例都是文化課:專業課:實訓課=3:3:4,所以牛場和豬場裏經常有不同年級的學生實習,並且分為若干小組,參與到養殖場裏的各個生產車間、圈舍的生產活動。由於養殖動物頭數較多,學生實習時間較長,加上班級容量較小,所以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都有操作的機會,而且可反覆操作若干遍,使每個學生都能將技能熟練掌握。與此同時,養殖場得到的則是無償或廉價的勞動力,育人、創收,一舉兩得。

既承擔學生實驗實訓任務,又對外營業,這是職教中心校辦企業的特點。如牛場的牛奶經奶製品加工培訓中心加工後,成為平度市各級行政單位指定飲用牛奶並進入市場銷售;果品加工培訓中心生產的白酒、葡萄酒則是學校、機關待賓宴客的專用酒水;我們在肉類加工培訓中心雖然只做了三天,卻也吃到了自己親手加工製作的火腿腸;就連打掃衞生用的小鐵簸箕,也是在不同的實習車間內學生用廢料做成的,實用且美觀。

在平度職教中心,教學中時時都有企業的影子,企業中處處都是教學的陣地,真正實現了培訓功效“五合一”:教室、車間合一;教師、師傅合一;學生、徒弟合一;作品、產品合一;育人、創收合一。職業教育已不再是升學教育,而是一種技能教育,就業預備教育,也是一種“飯碗”能力的教育。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建“雙師型”教師隊伍

企業是“雙元制”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而高素質的雙師型專業教師則是“雙元制”實施的根本保障。沒有一支高素質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即使有實訓基地,也只能是學校用於盈利的校辦企業,它對教學所起的作用必定微乎其微。

“雙師型”教師,從理論上講是要持有雙證:即同時擁有教師資格證書和專業技術等級證書。持雙證,幾乎每個專業教師都可能做到,但在平度的學習讓我明白,做雙師型教師絕不是持證這麼簡單,它至少應該符合以下兩點:一是既能從事理論教學,也能從事實踐教學;二是既能擔任教師,也能擔任專業技術人員。

平度職教中心是通過各種國內外培訓來實現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有五條渠道:校本培訓、企業校訓、聘請兼職教師、聘請實習師傅、國外培訓。

如給我們上課的教師姜洪明、竇荗軍、馬宗海等,理論課講得非常精彩,且常常加入一些自己的東西,有時甚至與課本相悖。只聽講課你會覺得他們是驕傲自大、自命清高。但當進入養殖場才明白,原來這些人都是超級的技術人員,他們既是養殖場的經營管理者,也是生產一線的技術人員,而學生則是輪班生產的工人,輪流學習的徒弟。培訓期間,我有幸以學生的身份在養殖場實習了十多天。以他們為師,才終於明白了雙師型教師的內涵,遺憾的只是學習時間太短,而需要學習的東西卻太多了。

不僅畜牧專業教師如此,其他專業的專業課教師也大多屬於這種類型。培訓期間,我還聽了一節機電專業的實訓課,教師是一個剛剛企業培訓結束的年輕人,他帶着一個小組(8名學生)的同學,在車間內邊講邊做,然後由學生動手。在學生動手之前,他只説了一句:“原材料非常昂貴,同學們做時一定要用心!”這便是德育了。在實習車間裏,在師傅面前,當知識與技能落實了,德育原來竟是這麼的簡單,但卻那麼的奏效。

當然,要辦好職業教育,不僅需要實訓場所和雙師型教師,還有許多其它方面的問題,但當這兩方面的問題解決之後,其它的一切都將迎刃而解、水到渠成。

因為開闊了眼界,使自己思考問題的視野與角度發生了改變,或者也可以説增加了一點思想、更新了一些理念,我覺得自己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發生了改變。我覺得,要改變一個人,首先要改變的就應該是思想和理念。不斷地增加專業知識、業務知識可以培養一個人的才氣,而填充一種思想和理念則能養大氣,使人能思圓行方。

二、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改變了自己的知識結構

兩個月的培訓中,專業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課時基本相同,時間安排約佔全部時間的三分之二,其中實踐操作更具實際意義,使我受益匪淺。

在教學養殖實驗場,我們學習了各種畜牧養殖及疫病防治技術。其中已經熟練掌握的技能有牛蹄的修護、牛的各種給藥方法、隱性乳房炎的檢測與治療、機械擠奶技術、豬的人工授精、雞的心臟採血等;還有一些技能尚不能熟練操作,如直腸檢查、子宮灌注等;而象接產助產等技術只是將用到的新器械、新方法做了一些瞭解,實習過程中沒有接觸到。雖有遺憾,但就短暫的實習時間而言,已經是收穫很大了。

在學習之餘,學校還安排我們參觀了青島的一些大中型的現代化種養殖基地。通過對各種規模、不同模式的養殖場的比較,使理論與實踐的距離進一步縮短,更充實了自己的頭腦,豐富了專業知識,提高了專業素質。相信在今後的工作中,在大部分的實踐課上,我已經可以充當一名合格的實訓指導教師,而且我還會繼續努力,力爭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雙師型專業教師。

三、真誠的交友,可能成為今後校際之間的交流紐帶

培訓的同學雖來自全國各地,生活習慣不同,個性特點迥異,但兩個月的培訓生活,加上真誠的交流,還是讓我們成為了很好的朋友。

同學中有許多是所在學校的副校長,還有的是學校的骨幹、名師。我們在學習中互相交流,在交流中探討職業教育的發展,探討牧醫專業的明天。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我與大多數同學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聯繫,談論工作、學習,交流試題、課件。與平度職教中心的授課教師也有着深厚的友情,特別是班主任隋廣智老師,他用師品與學識贏得了同學們的尊重,成為了每個培訓學員的朋友。我們不僅可以在生活上做知心朋友,相信在今後的事業上,也可以成為很好的合作伙伴,在必要的時候定能為學校的發展做出貢獻。

四、培養提升了積極的心態,必將加快自己的成長

在培訓期間,接觸到的人有些共同特點:不僅是非常優秀,而且都是相當的樂觀、積極。同學們學習勤奮努力,提出的問題要比職教中心的學生多出若干倍,凡需動手操作,必是爭先恐後。

在職教中心的養殖場中,總有許多任務是學生的時間與能力所不能完成的,這時便有許多教師參加勞動,而這些勞動竟然都是義務,這與我心中發達地區的教師形象完全不同。所有這些,使我原本積極的心態變得更為樂觀、上進,這種積極上進的心態必將影響到我今後的工作、學習以及生活的各個方面。我想這也是每一位教師所應具備的心態。

五、多付出必能得到好成績

作為全國重點建設的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平度職教中心對培訓學習的課程安排還是比較合理的。重點安排了“雙元制”職業教育辦學模式、現代畜牧養殖和獸醫理論的學習,以及畜牧養殖場內各種疾病防治技能的培訓。

在各類知識的學習中,我都努力做到最好,力爭掌握更多的技能。經過多次考試、考核,現已拿到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結業證書。在高級動物疫病防疫員考試中,筆試、操作都非常滿意,相信一定能取得好的成績。雖然還有許多考試、考核成績尚不知結果,但我自認為是培訓班內26人中的佼佼者,必定會取得優異的成績,評為此次學習班的優秀學員。

六、今後工作展望

培訓結束,預示着新的征程已經開始。培訓收穫之多,雖不能面面俱到,但我會盡我所能,將所學應用於今後工作之中,一定不辜負市教育局及學校領導的重望,當好市教育局的兼職教研員,當好校長的助手,做一名合格且優秀的國家級骨幹教師,為巴彥淖爾職業教育的發展盡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5

勤於反思,成就自我

———一位新入職教師的“吶喊”

20xx年9月14、15日我們新入職的教師經歷了兩天別開生面的學習培訓。通過學習培訓,我收益匪淺。要想當個好老師,必須要先做個好學生,對於剛剛畢業,缺乏經驗和教師專業技巧的我而言,尤其重要。這次培訓真真切切地給我上了非常及時的一課。

在兩天充實的學習裏,我們聆聽了北京教育學院遲希新教授的關於“做最好的自己,做幸福的自己”的精彩講座,瞭解了進修學校張榮華老師關於“現代教師心理健康與自我調適”的內容,學習了李老師關於“教師網絡資源的收集與處理”和呂維智老師的“教學成果是這樣煉成的”的專業化的知識。其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遲教授和呂老師的講座中有關“教師反思”的問題。在此,我特別想就“教師反思”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培訓學習感想和體會。

古人云:“君子有九思。”“吾日三省吾身。”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反思,使人的思想不甘於平庸;反思,使人的大腦變得富有智慧;反思,使可遇不可求的靈感倏忽而至。反思對我們的人生有重大的作用。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的公式:“經驗+反思=成長”。教育家葉瀾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在我們培訓中,遲教授也指出“勤於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之一。勤於反思主要包括:總結提升、創新能力、獨立研究三個方面。”可見,反思能讓教師的生命變得五彩繽紛,反思能讓我們的教育變成一支抑揚頓挫的交響曲。一個善於反思的人,永遠擁有前進的動能;我們的教育也需要勇敢的反思以不斷超越再超越,一個善於不斷反思的教師,才能不斷完善自己的工作,科學地施教,深受學生們的敬仰。勤於反思是我們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那麼,那些因素促使我們教師進行自我反思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教師自身的成長都是由新教師到合格教師再到優秀教師的過程。而這個過程離不開反思。我們教師反思能力的養成是確保我們不斷再學習的基本條件。我們在個人反思或集體反思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個人或他人的優缺點,從而拓寬專業視野,激發不斷追求、不斷超越的動機。

第二,“好課永遠是下一節”。現代課堂教學需要我們反思。課堂教學所以被稱為“遺憾的藝術”,是因為我們每位教師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教案初成,往往難以發現毛病,下課之後,教學設計的疏漏不找自現。再優秀的老師,再成功的教學,也會小有不足之處。在我們培訓中,呂老師曾説:“經常反思課堂遺憾既能上出好課!”所以作為教師,我們在每一堂課後,都要進行認真的自我反思。對自已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思考哪些地方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問題讓你措手不及,哪些環節的掌握有待改進。教師因智慧而優秀,專業因發展而精彩。一個教師要經常梳理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地反思教育教學中的得與失,才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及時發現新問題;才可以不斷吸取他人的經驗和長處,內化自己的知識和水平。反思,能夠激勵我們把教學實踐提升到新的高度,實現我們的自我超越。

最後,新課程本身的發展需要教學反思。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一項任務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實驗、不斷完善的體系。我們教師是改革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新課程要求教師積極參與到課程的開發、實施、評價等過程中來,這就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反思,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

教育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自身的經驗和反思是教學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源泉。勤於反思是幫助教師形成自己教育理想的有效途徑。我們教師不僅要有反思的意識,還要經常性地認真總結經驗,把自己在課堂實踐中的一些想法、做法、體會、感受等用反思日記等形式及時記錄下來,逐漸積累資料便於今後對比、分析、總結。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在反思中促進專業成長,進一步促進教學活動有效進行。

作為新教師,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善於反思的教師,做一個會思考、有思想的人,愛思、勤思、會思。在不斷反思與實踐中吸取教訓,挖掘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超越自我,使自己迅速成長起來,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從而真正體會“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師職業幸福感,盡情地在教學中享受快樂,享受幸福,活出最精彩的自己!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6

本學期,我校教師崗位培訓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為目標,以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和師德教育為重點,整合資源,努力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素養和駕馭課堂的能力,全面提高我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

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抓好全員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1、加強學習,形成正確的理念。組織全體教師進一步認真學好各學科的《課程標準》,明確所教學科在所任年級的具體要求和目標,根據《課程標準》的實施建議靈活有效地組織好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的效率。堅持每週三下午的業務自修,記好學習筆記。

2、發揮骨幹教師作用。平時,組織開展了骨幹教師示範課活動。骨幹教師在校內帶頭上公開課,以個別帶動全體,提高教師常態課的教學水平。所有骨幹教師都要上一節公開課,並從中選出5名,在全校做公開課,進行示範引領。

3、開展五個一活動。每位老師要寫一篇師德案例,精寫一篇教學反思,備一節好課,承擔一節公開課,寫一個好的作業設計。青年教師要積極進行經驗總結。學期內每位青年骨幹教師至少撰寫一篇質量較高的教案和論文。通過這些手段強化了教師的學習意識並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提高。

二、大力加強教師職業道德建設。

認真組織開展了教師的政治學習和業務培訓。堅持兩週一次的政治學習制度,組織全校教師學習《教師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爭做德能雙馨教師,舉案明理,先做好人,再做好老師。促使廣大教職工不斷增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

三、抓實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水平。

1、針對以往教學工作檢查和質量調研中發現的共性問題,根據學校確定的教研專題,在各年級開展教學觀摩研討活動,設計相關的教學測評表,及時反饋指導交流評價意見及教學反思。

2、認真開展組內聽課、評課活動。教研組長做好活動全過程的安排、資料收集工作。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5節,語、數、英專職教師本學科的聽課節數不少於總聽課節數的60%。教研組長每學期聽校內本組教師課不少於10節,教師每學期聽校內課不少於15節,評課不少於10節並做好記錄。所有教師均能達到要求。

一學期的工作已近尾聲,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存在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努力克服教師培訓中的困難和不足,爭取在下段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7

暑假裏,我參與了學校組織的培訓學習,素質教育討論活動,通過學習,使我拓寬了學習的視野,更新了教育觀念。下面談談我對本次學習的心得。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

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那麼,如何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熱愛祖國,愛崗敬業。

熱愛祖國,獻身教育事業,是教師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愛崗敬業是教師處理與教育事業之間關係的準則,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礎和前提。尤其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教育大發展的今天,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奉獻與索取的關係,不計較個人得失,發揚“紅燭”精神,甘做“人梯”,安於“粉筆生涯”,以“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懷,獻身教育,鞠躬盡瘁。相反,如果教師不熱愛自己的事業,“身在曹營心在漢”,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熱愛學生,誨人不倦是教師履行教育義務的傳統美德,是衡量教師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標誌。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愛,師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温暖,產生愉快的情緒,從而激勵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和愛好。瞭解學生和關心學生,是熱愛學生的起點。教師僅僅把功課教好是不夠的,還要多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一生着想,從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全面瞭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因勢利導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熱愛學生還要尊重和信任學生。教師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感情,允許學生獨立思考,切不可刺傷學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認真評價學生的行為,和善平等地對待學生,絕不能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而對學生採用體罰、諷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當學生進步時,教師不要吝惜自己的讚美之辭;當學生犯錯或退步時,教師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評侮辱之話氾濫。多一點微笑,多一點讚美,多一點信任,你會得到的回報。

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只有以身立教,為人師表,才能有力地説服學生,感染學生。無數經驗證明,身教重於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説明凡是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給學生樹立好榜樣;凡是要求學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堅決不做,以免給學生留下壞的影響。教師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來教育和感化學生。誠實正直,勤奮好學,禮貌待人,是教師以身作則,為人師表的具體體現。如果教師缺乏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沒有遠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敗。教師要教育學生勤奮刻苦,好學進去,自己必須勤奮好學,廣學博覽,精益求精。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用文雅和親切的語言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範行為,影響教育學生。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

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

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藴,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

為了無愧於教師這一職業,也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8

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我已經在教師這一崗位上工作快一年了。尤記得剛當老師的時候,我有多麼的驚慌失措。那時的我,除了十分緊張,更多的是憂慮,原因很簡單,我是一個新教師,在教學這一方面毫無經驗,我怕自己不能夠勝任教師這份工作,擔負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簡而言之,不知從何做起。

幸而,學校的老師們給了我許多幫助,減少了工作上的困惑,同時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進修學校安排的培訓活動,以及各學校的名師的講座,給我帶來了很多學習機會,讓我在課堂教學、課堂管理方面獲得了不少寶貴的經驗,也使得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這將近一年的培訓活動中,我收穫頗豐,也成長了許多,我清楚地知道了我要走的是一條怎樣的路,怎樣完成這段旅行。

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要學會愛這份工作,愛這個角色,因為職業認同是職業幸福的根本。其次, 教師是知識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要具備紮實的專業素養,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愛心教育是充滿智慧的教育,當然,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第六、教師要創設安全的課堂氛圍,有了安全的氛圍,學生才敢於舉手,敢於發言,敢於説出自己的想法,不怕被嘲笑,不怕被否定。還要學會忽略與表揚,學會等待,學生是需要表揚,需要鼓勵的,聰明的孩子是誇出來的。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知識,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便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在教學培訓方面,主要形式為聽課、評課、試教、磨課,互動性非常強,使得我在培訓中,能更加積極地思考,不斷地成長、進步。通過交流,老師們的點評和指導,讓我看到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許多不足,如:教師的語言不夠精煉、教態不夠自然大方、對學生的評價沒有針對性。通過多次的試教,對於教學的設計、問題的提法、學生回答的預設、課堂生成的處理,我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感悟,有了一定的經驗。同時,我也意識到了,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具備上課的熱情,這是取得課堂互動的最佳手段。要上好一節課,需要不斷地磨礪,而試教、磨課,就是非常有效的途徑,能使一個新教師不斷地進步,不斷地成長。

經過這一年的新教師培訓,我深深地領悟到,身為一名人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教學水平,夯實教學基本功。時代的腳步永遠都不會停留,我們必須不斷地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培訓還在繼續,我會盡力汲取培訓中所得到的知識和經驗,努力地做好教師這一角色,教書育人,在數學課堂中,盡力做到最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學習得快樂。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9

很早開始就嚮往着陶藝課了,大一在金石灘校區沒能修讀這門課感覺很遺憾,這個學期開始兩個月之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陶藝課。經過兩個星期的陶藝課的上課過程,我在理論和實踐方面都對陶藝開始有了一些初步的瞭解。

理論方面首先是技法,其次才是創造力。第一個星期的操作都是圍繞技法的。所以我想總結下在技法方面我個人認為比較重點的幾點。

首先,我覺得是耐心。在這個禮拜的操作中,無論是泥雕、盤泥條還是拉坯,我都顯得缺乏耐心,總是在做了一點點之後覺得沒有達到自己預想中的效果或者説沒有手感,就開始失去興趣,失去耐心。這是在以後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點。

看到視頻裏的製作過程感覺做的還挺簡單,可是當自己真正着手去做的時候,有時候又覺得無從下手。徒手捏製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條盤築法這3種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是想熟練掌握並不簡單。

其次,是要動腦思考,把握好感覺。做陶藝,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東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動腦思考,要充分地瞭解泥巴的特性和規律,只有這樣才能讓手跟泥巴融為一體,才能做出好的東西。

剛開始的時候總是覺得好玩才很喜歡去做一些東西,隨便捏一些形象造型,在經歷了2個星期的學習之後,我發現裏面還是有很大學問的,想真正做好一個作品並不會像説的那樣簡單。有些東西能想出來,但真正實施去做的時候才發現有很多問題困擾着自己,很難得到解決,那些問題往往又是自己當初並不覺得它是個問題的情況下卻真正出現了。

兩個星期的學習是很短暫的,總覺得時間或多或少有些不夠,但是經過這短短兩個星期的學習我的收穫還是很豐富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這些對於我們設計的學生來説是非常寶貴的,值得深思的。

最終因為手受傷沒能順利的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儘量多得在理論上補充這門課的遺憾。陶藝是中國的傳統古老文化。中國的英文名稱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世界各國的制瓷技術多是從中國傳入的。在古代,外國人稱中國為“瓷器之國”。直到現在,英語中的“china”一詞的另一個含義就是“瓷器”。中國的英文:China,這個名稱來至於景德鎮的原名:昌南鎮,因為諧音所以就有了現在的英文名。

陶藝是一種人工形態。陶瓷形態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變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燒結規律,才能促成陶藝形態的產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產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與裝飾的有機結合,通過人們敏鋭的靈感和創新意識,捕捉並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韌美以及表現活力,這樣就出現了全新陶藝形態,為智慧的人所掌握、發展、創新。任何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都會形成完整的技巧。

陶瓷藝術在中國發源年代久遠,樣貌繁多,在世界歷史上中國的陶瓷藝術一直是具有相當的代表性,也由於傳承年代久遠,技術不斷更新,加上歷經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與生活方式影響了中國陶瓷的發展方向,若要加以分類,就非單一條件所能完整涵蓋,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產地來加以分類。

隨着朝代及製陶技術的演進,陶瓷品在人類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實用的價值,同時因為文化的演變,陶瓷漸漸成為一項重要的藝術文化,多樣化的風格及不同的型態用途,所代表的是人類審美觀及生活品質的改變。

生活陶藝 — 陶藝類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傳統創新 — 運用傳統技法,釉彩表現現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實用作品。

現代陶藝 —表現造型結構與思想理念的創作,與其他藝術型態的結合,讓陶瓷藝術已不再是單純的拘泥於土與釉的結合,融合更多的人文與空間因素,使得陶瓷藝術更加有內涵。

由於現代對於化工原料知識的進步,與釉燒技術的發展,加上工業化後機器的製造與發明,陶瓷藝術已經漸漸分家,實用陶瓷與藝術陶瓷各有不同的發展空間,而釉上彩與釉下彩已經不像以前那樣的絕對,所以硬要用任一種分類的原則來規範陶藝的種類,都不是非常周延的方法。

中國傳統陶藝製作源遠流長,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仍盛而不衰,歷朝經濟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時代風尚的不同,審美觀的變化,在陶藝中反映得十分突出,國內外許多學者、藝術家都非常重視對中國傳統陶藝的研究。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這門集科學技術和文化藝術於一身,凝聚着中華民族審美歷程的傳統陶藝的研究,往往停留在美術造型及裝飾技法上,這不夠全面,研究中國傳統陶藝的一個重要特色,是立足於總結中國傳統陶藝及其製作工藝和裝飾工藝的優良傳統。“傳統”不屬於舊規範化的別稱,而是意味着一種工藝和藝術體系的特徵。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民族特性,反映到陶藝上併產生獨特的民族風格,這種民族風格以其特有的工藝技術和藝術形式,顯示它自已的風貌,它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東方文化的典範。

中國傳統陶藝所特具的東方藝術的情韻風格,不是短時間內形成的,她仍紮根於人民之中,集中了無數陶藝前輩的智慧和創造力,經過歷史不斷的錘鍊,然後形成為優良傳統,它貫穿着民族性格,民族感情,體現了民族審美意識的共同特性,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實質。中國的陶藝前輩在長期的實踐中,積累和形成了一套豐富的經驗,創造了多種的工藝技法。正是這一套制瓷的優良傳統,歷代相傳,不斷髮展,使得中國陶藝幾千年來一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對世界文化起着深遠的影響

陶藝在某種意義上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一個代名詞。然而,當中國的陶藝家們猛然從“傳統”、“實用”、“日用”等字眼中驚醒重新打量世界時,卻發現自己落後了。的確,現代陶藝已不僅僅只是作為一種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工藝美術而存在,也不是僅僅“實用”、“美觀”、“經濟”、“大方”的觀念便能涵蓋得了的。它已經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形成廣泛的參與到現代藝術運動中,成為藝術家表達自己的觀念,進行文化批判的利器。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0

為了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我校組織了教師禮儀培訓,使我對教師禮儀有了新的認識。我以為,師德師風所包含的內容,自古就是“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但“育人”隨着時代的發展,不斷有新的內容,現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師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

在業務素質上,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要求老師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師德師風應注入新內涵新時代的師德師風應注入新的內涵:一是視野和思維不能僅僅着眼於孩子的現在,要像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第二,不能用過去的社會意識形態來教育現在的學生;第三,在教育過程中,要開發孩子多方面的智力,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把教學具體化。

從我們的民族傳統上講,當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誠信、守禮,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更重要的還是品德。教師在傳播知識的過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價值觀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統一的標準揉在一起的。我們對班主任的選擇標準是:平易近人、嚴中帶慈、公平待人、勤奮好學。

嚴厲並不是苛刻,老師也是有七情六慾的,但不能把學生當作發泄的對象,這不是教育學生。我覺得傳統中的師德師風與新時期的師德師風都應該是一樣的,但現在存在的區別在於:師生關係的變化。以前的學生對教師要絕對服從,但現在則要求教師對學生也應尊重,這是個進步。因此,新時代的教師在關愛和嚴格要求學生上要提出新的標準。

一個人的品德好壞往往能決定他行事結果的正與負,一個邪惡的天才所造成的災難,總要好幾代人才能扭轉過來。如今法治和文明是全球的大趨勢,而我們的制度又還不很健全,我們不能再滿不在乎於品德素質的培養。自由發展不等於要忽視個性素質。什麼是個性素質?就是良好的個性。良好個性體現何在?那就是合理地進取,合理地忍讓,適當時敢於競爭,關鍵時能顧全大局。其實成功人士們都有很好的個性,他們那很不錯的人緣就是最起碼的證明。但如今的學生們已越來越不會接受批評,受了點委屈後就要死要活或喊打喊殺,不能不

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內在修養一樣重要。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必須“鑄師魂、倡師德、練內功、樹形象”。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認真備好每一堂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是根本,但僅僅做到這一點還不能説你就是一名合格的教師。做為教師,還應加強自身的人格塑造,要做一個高尚的人,有着良好素質的人,這樣你的一言一行才能感染你的學生,美化他們的心靈,否則,也可能污染他們純潔的靈魂。

通過這次教師禮儀的集中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從思想上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不要遇難而退,要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1

一、加強自身師德修養,展現教師人格魅力教師素有“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美譽。在對靈魂塑造的過程中,教師既要有比較淵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表率,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全社會文明的楷模。為此,教師要時刻謹記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展現自身的人格魅力。

二、用學習引領自身專業成長隨着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正在進入信息社會。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學習就成了當今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手段。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嚴謹篤學,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

教師終身學習已成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進自身專業化成長,教師就要具有終身學習的理念,擁有自主學習、自我學習的觀點。因為終身學習已成為未來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種“一朝學成而受用終身”的觀點已經過時,人們再也不能只通過一段時間的集中學習,獲得一輩子享用的知識技能。只有主動去掌握新概念,學習新理念,研究新問題,培養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才會使自己重視終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以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首先要加強政治思想方面的學習。我國素質教育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首”的原則,教師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觀點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正確的教育觀可以造就人才,錯誤的教育思想則會摧殘人才。教師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質、教育觀、世界觀和人身觀對學生起直接影響作用。

其次要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課程走向綜合化是基礎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為一名中青年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無論是教育家,還是中外名師,他們都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藴,這與經常學習是分不開的。隨着課改如火如荼的展開,我們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資源意識,克服“一支粉筆教下去,一本教案講過來”的人生惰性,自覺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和知識結構,以便更好的為教育教學服務。知識的更新換代讓我們的學生接觸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廣闊的課內課外學習資源為他們知識的積累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我們在學校學習的那點知識,已經遠遠不夠傳授了。要想成為研究型教師、專家型教師,不學習怎麼可以,怎麼能勝任更多的教育教學工作?生活是一個廣闊的學習的課堂,有很多東西是我們所不瞭解的,為了使自己不被社會所淘汰,只有加緊學習的步伐!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

隨着時代的進步,教育的改革,當今的形勢向每一位教師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通過學習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為了無愧於教師這一職業,也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後的工作中,我定會更加努力,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完善自己,書寫出燦爛美好的未來。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2

20xx年11月26日,我校開展了關於師德師風教育的培訓活動,在這個培訓活動中,我們認真學習有關師德師風的教育相關資料,在這一個多小時的培訓過程中,我們看了很多,也聽了很多,頗有感觸,先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記錄下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常言道:“國運興衰,繫於教育”。由此可以看出,教育的重要性,而教師又是教育事業中補課缺少的承擔者,打造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成敗的關鍵。當我們選擇教師這一行業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明白“為人師表”的含義,教師是知識的化身,是智慧的靈泉,是道德的典範,是人格的楷模,是學子們人生可靠的引路人。只有真正做到“知德合一”,才能真正可以去育人。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德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無私奉獻、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為每顆純潔心靈的塑造而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師德源於責任,責任源於愛

教書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教育不單單隻在教書,更重要的在於育人,要以人為本,要做一個育人者而不是單單做一個“教書匠”。

“以情育人,熱愛學生;以言導行,誨人不倦;以才育人,親切關心;以身示範,尊重信任”。對待學生,要寬嚴有度,愛在其中。教育是愛的共鳴,是心和心的呼應。教師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使教育發揮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説,熱愛你的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根本。一個沒有愛心,對自己的學生冷漠無情的老師會決不是一個有良好師德的好教師。教師愛學生體現在“嚴”和“慈”上。常言道:“嚴是愛,寬是害”。對學生不嚴格要求,嚴格訓練,是難以培育出真正的人才的。“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絝少偉男”。所以,對學生不嚴不行。當然,嚴要得法,嚴要有度。慈,就是對學生要關心、愛護、寬容、尊重。充分鼓勵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關心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進步,使學生全面發展。教師要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愛護學生、保護學生。教師對學生的愛,即是敬業精神的核心,又是教師高尚品德的自我表現,既是育人的目的,又是教師教書這個職業的具體表現。

高爾基説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師愛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更是教師職業責任的源泉,只有有了無限的師愛,我們才會真正擔負起教師的責任,我們也才會時刻注重對自己師德的嚴格要求,也只有做到了“身正”,才可能真正開啟每個學生的心靈。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灑向每個學生,傾聽學生的意見和呼聲,和學生產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鳴,讓一切學生的心靈都感受到師愛的温暖。

為師者沒有無私奉獻、愛崗敬業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業績,作出貢獻。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應該是無私的。

身為教師,我們不能把教書育人降低到只傳授知識的層面上。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通過學習不斷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教素質。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學生,以科學的方法去引導學生,以真誠的愛心去温暖學生,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學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學生的美好心靈,影響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真正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江蘇省國小數學骨幹教師培訓。培訓從7月25日---7月29日共5天時間,早上8點至11點半,下午2點至5點半,中間休息20分鐘,雖然很累坐的腰痠背痛,住宿條件也很差,吃也吃不飽,但卻很值得,共聽了9位特級教師的講座,揚州市育才實驗學校教科室主任省特級教師林俊老師主講的有關《國小生計算錯誤的研究》、《實施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研究能力》,丹陽市華南實驗學校校長、省特級教師王文忠老師主講的《尋找國小數學教學的快樂》,儀徵市實驗國小教科室主任、省特級教師張秀花老師主講的《讓學生智慧學數學-----策略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揚州市育才國小校長、省特級教師陳士文老師主講的《智慧數學的真義》,揚州市維揚區教研室主任中學高級教師高靜老師主講的《合理使用教材,實施有效教學》,翔宇教育集團寶應實驗國小校長、省特級教師陳士才老師主講的《國小數學教學案例反思與自學能力的培養》,我們句容實驗國小曹慧校長主講的《把握學習起點,構建有效課堂》,最後一個講座是由邗江區教育局副局長,省特級教師,蘇步青數學教育獎獲得者尤善培局長主講的《國小數學教育質量轉型發展的思考》,經過這次培訓,我受益匪淺,具體情況彙報如下:

第一個講座有關《國小生計算錯誤的研究》,林老師的報告分為三個內容:研究背景,相關研究,行動研究(重點)。一般學生計算出現錯誤我們都會對學生説:下次不能粗心了,其實學生計算錯誤並不能完全責備學生粗心,那是由於學生的某些心智沒有發育成熟,林老師通過舉例分析了國小生計算錯誤的原因:1、感知籠統,不能精確分化。如:45÷9=62、記憶力較弱,不能及時提取。如:8×7 5=71

3、注意失調,不能全面觀察。4、定勢干擾,不能區別對待。5、聯想失誤,不能有效聯繫。

我也聯繫到自己的教學,為什麼學生計算失分會很多。是我忽視了知識銜接中的某些重要環節,還是對學生計算的心理研究不夠,或是技能訓練少了呢?我想這些因素都有吧。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計算教學有了深刻的認識,為我以後的教學指明瞭方向。

第二個講座《尋找國小數學教學的快樂》,王老師主要從6個方面闡述了他的個人觀點1、快樂在數學之外2、快樂在課堂之上3、快樂在師生之間4、快樂在做題之中5、快樂在自己心裏6、快樂在數學的明天,王老師的講座形象生動,講的事例很新意,讓人記憶深刻。

第三個講座《讓學生智慧學數學-----策略教學的實踐與思考》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問題解決”逐漸成為許多國家和地區數學教育的核心,他們認為問題解決是重要的社會活動,是學校教育的一項任務,是數學教學的一種方式。如果數學教學把一部分內容用問題解決的方式進行,學生就有機會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就能經常開展解決問題的活動,久而久之,就會逐漸習慣客觀理性地面對問題,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技巧及經驗,從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

我國數學課程改革順應國際先進的課程發展方向,把“解決問題”作為課程目標的一個方面。《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解決問題”的總體目標:“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其中一個具體的要求就是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形成以解題策略為主、問題解決為輔的學習方式,並以形成解題策略為學習的目標歸宿。

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當採用什麼教學方式呢?張老師從以下幾方面闡述了這一問題:1、創設情境,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2、鼓勵猜想,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3、交流猜想,優化解決問題的策略。4、實踐操作,驗證解決問題的策略。5、建立模型,獲得解決問題的策略。6、反思概括,增強學生的策略意識。

第四個講座《智慧數學的真義》,“數學是什麼” 齊民友先生對數學有一段形象的描述:“數學的生長像竹子,根在大地,然後自己一節一節向上長,間或爆出新筍,長成新竹。若干年後,竹子開花,結成種子,重回大地。”回望國小數學教育在“智慧數學”提出之前,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經歷與探索:1、數學是一種文化。2、情智數學。3、趣味數學。4、數學是生活。5、數學是思維。比較這些説法,我們堅定了“智慧數學”的主張。任何觀點可能是從其一面,而數學教育與學習須從其本質。“智慧數學”,不在意對數學本身準確的定義,更指向數學的教育與學習。,“文化數學”顯得空靈,“情智數學”的“情智”有點通用,“趣味數學”和“生活數學”易走向淺俗實用。數學的演繹、歸納無不體現出數學的智慧,“智慧數學”既凸現數學本身的內核與本質,又是數學教育與學習的要旨和方向。張奠宙先生有一段話:“數學教育,自然以‘數學’內容為核心。數學課堂的優劣,自然以學生是否能學好‘數學’為依歸。數學教學設計的核心是如何體現‘數學的本質’‘精中求簡’‘返璞歸真’,呈現數學特有的‘教育形態’,使得學生高效率、高質量地領會和體驗數學的價值和魅力。多一些數學本質的探究,少一些空洞的説教,學生幸甚,學校幸甚。”

第五個講座《合理使用教材,實施有效教學》,在教學中,教材是一個平台,一種承載知識、訓練能力的材料,我們是帶着教材走向學生,還是帶着學生走向教材,這是一個研究的問題。在教材的運用中需要我們去挖掘,去調整,去補白,去創造。尤其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它給教師和學生都留有廣闊的空間,是非常寶貴的第一教學資源。若能合理使用,對於促進有效教學將會事半功倍。高老師從以下六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1、還原教材的本意2、讀懂基本內容3、讀準教學意圖4、讀通知識網絡5 、讀透教材內涵。總之,合理運用教材要以科學解讀教材為前提,合理應用教材要以有效教學策略為重點。

第六個講座《國小數學教學案例反思與自學能力的培養》,陳老師主要圍繞學生預習能力的研究,預習的好處,預習的理論依據,預習的操作程序,預習後課該怎樣上等等方面進行了闡述,重點講解了學、展、評、練互助學習模式。學既自學新知識,展既展示學習成果,評既利用展示的資源通過評價,滿足學生學習的成功體驗。練既有梯度的練習。

第七個講座是由我們句容實驗國小曹慧校長主講,題目是《把握學習起點,構建有效課堂》,曹校長對學生學習起點的問題,從理論到實踐做了透徹的講解與梳理,首先理清概念何謂學習起點,接着透視教學現狀進行誤區分析,忠實教材置學生於“低起點”學生很無味,複製教材,置學生於高起點學生很茫然,無視學生差異,置學生於共起點學生很無奈,然後結合實例分析了我們該怎麼辦,1、系統鑽研教材把握學習的邏輯起點2、全面理解學生尋找學生的現實起點3、量體裁衣精心設計教學,適度整合教學內容,適度調整教學程序,重視強化意義建構。學習起點,是教學的起跳板,找的越準跳的越遠,踩的越響。

第八個講座是《實施校本培訓,提高教師研究能力》,林老師主要結合自己的兩篇論文《學生看錯後》《國小生計算失誤的認知要素分析及教學啟示》談校本研究的操作流程,研究應喚醒三種意識:1、規範意識2、問題意識3、求真意識,應學習在前,帶頭讀重點讀推薦讀對照讀,準備好研究工具箱,現在虛假課題太多,要想研究出一些東西,就應真真實實經歷研究過程,真刀真槍的剖析研究得失,重在管理,認真搭建三個平台,展示平台,合作平台,反思平台。

最後一個講座《國小數學教育質量轉型發展的思考》,尤老師從四個層面對現狀數學教學進行了有深度的思考,1、質量轉型發展,從“分數就是質量”到“分數也是質量”再到現在的“質量不一定是分數”2、教育現狀的重新認識3、有效教學,教學效益=教學效率×時間,4、構建高效課堂,要杜絕的現象“唱大戲”只講不練,“馬戲”只練不講,“雜技戲”表演有驚無險,“滑稽戲”有笑聲無內容,“魔術”讓學生莫名其妙。

這次培訓的內容十分豐富,專家們從教育理論和生動的教學事例讓我如臨其境,使我深深地感到教學是一門偉大的學問,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會、就能融會貫通的,而是需要自己的認真鑽研和日積月累而成的。作為一名教師要終身學習,平時要勤讀書、勤思考、勤動筆。只有及時地充實自己,提高自己。面對競爭和壓力,我們才可能從容面對,才不會被社會所淘汰。我對這次的培訓產生了一些感想。

一、用學習引領自身的成長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我認為在師一日,便不可荒廢半日。只有不斷獲取新知識,增長自身的才幹和能力,並且樂於創新,勇於開拓,善於學習,才能適應當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勢。教師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澆灌祖國的花朵,要有樂於奉獻、勤於實踐、為人師表的崇高風範,不斷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揣着一顆愛心,用自己無限的真誠,科學民主地育人,勤奮工作,勇於創新,奮力托起明天的太陽。教師終身學習,不僅是時代的呼喚,教育發展的要求,也是教師教學自我提升的需要。因此,“與時俱進,活到老,學到老”是新世紀教師應有的終身學習觀。教師要善於從教育實踐中汲取能量和資源;善於在任何時間向任何人學習,包括在教學過程中和學生分享知識;善於和同事交流,擴大視野,促進自身專業成長。教育是全社會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師身上。時代在變,對人才的要求也在變,教師必須認清終身學習對自身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自覺地樹立終身學習的觀點,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才能適應現代的教育需要。我身為一名年輕的教師,又奮鬥在課程改革實驗的最前沿,更應當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一個優秀教師應該抓緊一切時間增加知識儲備,只有這樣才能用人格魅力來感染學生,和學生共同發展。我將用終身學習來引領自己的專業成長,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優秀教師。

二、在平時的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轉變教師角色,新的課程、新的標準、新的教學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教學原則來支撐,而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就是教師。課改中強調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同時認為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這樣一來,學生才有了較自由的學習空間,有了與老師平等對話的機會。

2、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目的。新課程將改變教師與學生的傳統角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和主動探究的精神,教師要不斷地實現自我更新。學生的發展,我們主要強調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是部分學生,應該是學生人格的全面發展,而不是重智力輕其他;應該是個性發展而不是同一模式,應該是可持續發展,而不是限於當前的發展,教師的每節施教必須從這點做起,這是我們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做教師是一件幸福的事

這是我的第三個感想,在我們的物質待遇不斷提高的同時,精神世界更豐富。從事教師職業,與人打交道、與人溝通,經常感受人的智慧、情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品位。所以,教師應當以開闊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職業。從對工作目標的'不斷追求中培養自己的職業情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會帶給你快樂、喜悦和成就感。在工作中保持信心,端正態度,這樣就能化沮喪、挫敗為樂觀、自信與成功,有效地克服倦怠心理。

總之在這次培訓中,我體會最深的是對教師各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如果不努力實現在專業方面發展,將跟不上不斷變化的教育發展的新形勢。在今後的工作中,只有不斷地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並把所學的內容和方法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以自己的努力為教育的發展、學生的發展創造更有利的條件。一定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反思,讓我們一起努力要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吧。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4

暑假為期六天的語文、社會學科培訓昨天下午已圓滿結束,具體時間安排是四、五、六年級語文、社會各三天。我感覺今年的學科培訓與以往相比更有效,既有形式也有內容,針對全市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熱點話題,進行了理論聯繫實踐的學科高效培訓。

語文學科培訓經過xx老師的精心策劃分四大議題:第一是具體講解怎樣聽評課;第二是錄像觀摩兩節,並要求所有參會老師寫出四百字以上的評課心得,然後指名現場評課;第三個環節是課外閲讀互動交流,先後有鐵營國小的潘麗華、三實小的卞立貞和挺進國小的李俊紅老師,把她們在課外閲讀中的經典做法進行精彩細緻地解説。説實話,每次集體活動,我總是坐在最前面,仔細傾聽,認真筆記,並深刻反思,潘老師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拋磚引玉使她的學生也愛上了讀書,學會了寫作;卞立貞的閲讀指導循序漸進,環環相扣,螺旋上升,打造高效閲讀,不但注重閲讀興趣的激發,而且注重閲讀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知道讀書為了什麼,關鍵是知道怎樣才讀懂、讀深、讀出收穫;李俊紅老師的日有所誦,讀寫結合,有意並無意的體會到積累的快樂,使學生先後出版了許多專輯《快樂62班》、新聞、心靈驛站、漫步經典、平歷史道古今,課外閲讀中的李老師採用讀、記、評、比的督查、指導策略激發了學生閲讀興趣,享受讀書之享受,寫作之快樂!再有參會老師提出閲讀教學中的困惑發言教師現場解答。第四個壞節是如何進行習作修改,並當場出示習作題目或鄒越的演講視頻《讓世界充滿愛》,要求老師們用國小生的口氣寫一篇習作,並交換批閲,寫出評語,有旁批和總批。

通過三天的品德與社會學科培訓,增強了教師的課程意識,引導老師們從更高的視點理解課程與教學,有意識地將課程標準和平時的教學實踐相對接,促進了教師學科教學理念轉變與課程實施能力的提升,專業成長的步伐加快,也為更多骨幹教師提供發展空間。

有關於教師培訓的心得體會 篇15

*月*日在教育視頻房間裏接受了“語文課如何備課”的培訓活動。這是放暑假的第一天,教研室的領導們就精心的為我們廣大教師準備了學習提高的文化大餐,所以大家參與的熱情也都非常高。

語文課如何備課?似乎是老生常談,可細細追問起來,真得是不能説出子醜寅卯來。聽了張老師的講座,我一時還不能消化,把文字材料下載後又細細的閲讀起來,認真的理解着語文教師“走進文本”的四次對話。漸漸地,語文課如何備課在我的頭腦中明晰起來,我覺得這個過程也是我與這篇學習材料進行“對話”的一個過程。

語文教師如何走進文本?這篇學習材料為我們指明瞭方向,要經歷一個四次對話的過程。即與文本的文字對話;與文本的作者對話;與編者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每一片文本我們都紮紮實實的經歷一個這樣對話的過程,就是從各各方面深入挖掘的一個過程。我們常説鑽研教材,備學生,何為“鑽”?何為“備”呢?我想在張老師的講座中就給我們做了非常詳細的解釋。

聯繫自己的教學實際,其中第四個對話,與“經驗中的學生”對話,往往是被自己所乎視的。“經驗中的學生”指的是教師所瞭解的學生的學習實際能力水平、經驗、知識和情感思想實際。我想這個對話的過程也就是教師一個充分的課堂預設的過程。但是往往我們經歷了前面三次的對話進行了大量的鋪墊深入理解文本的過程之後,卻不知如何把這些理解,感受潛移默化的融入我們的教學中去。也就是課堂中的教學目標的落實成了最大的困難。張老師的講座中提到“學生該經歷怎樣的過程運用怎樣的方法呢?這時,教師就要回憶自己走進文本的時候,是經歷了怎樣的過程,運用了怎樣的方法。老師自己經歷的過程、運用的方法中是藴含了一些科學的閲讀規律的。成人閲讀與學生閲讀的區別,主要在於知識經驗、情感思想和能力實際。預測學生可能遇到的困難,其實就是判斷哪些內容需要學生讀懂、體會、感受,但是因為只是經驗的欠缺、能力的欠缺而不能讀懂、不能體會、不能感受。這樣,我們就會思考: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什麼,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們補足什麼、在閲讀的時候,該給予怎樣的方法的指點,該創設怎樣的情境引發學生強烈的閲讀期待,指點學生建立怎樣的聯繫從而產生跟作者的共鳴。”讀了這段文字,讓我覺得語文教學要達到一個境界,教師就應該在這上面好好的下功夫了。教師的口若懸河、強牽附會的貼標籤、亦或是品德課式的思想教育,那怎麼會有學生的共鳴呢?

語文課如何備課,張老師的講座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它為我們指明瞭一條道路。而我們在教學的實踐中還要自己不斷的摸索,不斷的研究。相信如果每一次的備課都經歷這樣紮紮實實的過程,那麼我們會走得更遠,在經歷中收穫,在收穫中更加堅毅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