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鏡公開課及反思

教學目標:

生活中的透鏡公開課及反思

一、知識與技能

1、瞭解凸透鏡在生活中的應用—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

2、瞭解實像和虛像,能描述凸透鏡成實像和虛像的特徵。

3、會用三條特殊光線作圖,確定像的位置。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製作模型照相機的過程,説出照相機的成像特點。

2、通過觀看投影片,瞭解投影儀的成像特點。

三、過程與方法

1、通過模擬照相機的製作和使用,獲得成功的喜悦。

2、培養對科學的求知慾,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的情感。

3、初步建立將科學技術應用與生活實際的意識。

學情分析:

學生對透鏡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着豐富的感性認識,興趣很濃。學生對虛像和實像有一定的瞭解,對三條特殊光線也是比較熟悉。

教學資源:

教師:光具座 蠟燭 打火機 真照相機 放大鏡 

學生: 一個凸透鏡片,一個有支架的凸透鏡

保鮮膜 (觀察白板上投影問題) 白紙 透明膠帶

兩個直徑不同的圓紙筒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2分鐘)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光學器件中用到了透鏡?分別是什麼透鏡?

生: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遠視眼鏡、顯微鏡和望遠鏡用到了凸透鏡。近視眼鏡用的是凹透鏡。

説明:開普勒望遠鏡有物鏡和目鏡都是凸透鏡的;伽利略望遠鏡的物鏡是凸透鏡,目鏡是凹透鏡。反射式望遠鏡,物鏡是口徑很大的凹鏡做的,目鏡是凸透鏡。

師:從今天開始,我們將一起來學習這些生活中的透鏡。(板書課題)

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放大鏡、照相機和投影儀。

二、知識建構

(一)放大鏡(10分鐘)

師:首先,我們一起來學習放大鏡。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利用放大鏡觀察近處的物體,你看到的物體,

a、是正立還是倒立的?

b、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

c、是實像還是虛像?

生:回憶既猜想。

師:要想知道我們的回憶正確與否,我們必須通過實驗來探究。現在就請同學們利用放大鏡觀察物理課本封面上的字。説説你看到的像有什麼特點?

生:觀察並得出結論。

師:你是如何知道你所看到的字是實像還是虛像的?

生:將白紙在被觀察物體的另一側移動,直接觀察白紙,在白紙上無法看到像,所以放大鏡成的是虛像。

説明:學生可能將白紙放在被觀察物體和透鏡中間,這樣,老師可引導學生回憶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如何放置光屏的。也可以問物體發出的光線經過白紙,還有光線照射到凸透鏡上嗎?

師:現在請同學們利用放大鏡觀察遠處的物體是否也是正立放大的像呢?

生:學生觀察,並得出結論。(倒立、縮小的像)

師:為了發揮放大鏡的功效,既看到被觀察物體正立放大的虛像,我們必須將凸透鏡靠近被觀察的物體,而且必須將物體放在放大鏡的一倍焦距以內。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放大鏡的成像原理。(光路圖)

(二)照相機(15分鐘)

師:關於照相機的結構,你知道多少?

生:鏡頭、膠捲、調焦環、光圈和快門。

師:對學生提到的結構進行簡單介紹。(投影實物)

鏡頭相當於凸透鏡,它主要用來成像的。

膠捲主要是為了承接像的,相當於光屏。它的表面塗有對光敏感的物質,溴化銀,曝光後膠片表面的化學物質發生化學變化,便記錄下物體的像,將感光後的膠捲進行顯影、定影后就成為我們傳説的底片。

調焦環主要是調節鏡頭到膠捲的距離的,使我們看到需要的且比較清晰的像。

光圈和快門都是控制鏡頭進入光線強弱的,膠捲如果曝光時間太長或太短都不會得到清晰的像。

現在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照相機都是根據外界環境的光線強弱以及距離被拍攝物體的遠近,來自動調節進入鏡頭的光線以及鏡頭到膠捲的距離的,所以我們戲稱其為傻瓜照相機。

説明:關於照相機結構,學生只要説出鏡頭和膠捲即可。如果有額外的結構,教師再做補充。

師: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製作照相機?

生:想。

師:介紹提供器材:兩個口徑不一的紙筒、凸透鏡一塊、塑料薄膜(光屏)、膠帶(自備剪刀)。學生閲讀教材p63想想做做,根據教師提供器材,設計製作照相機模型的思路。等下我要請小組的代表介紹你的設計思路。

生:介紹設計製作思路。

説明:在這個過程,教師可以針對學生設計思路,引導學生將薄膜插入圓筒內,而不是對着明亮的室外。引導:薄膜相當於照相機結構的哪一個部分?應該放在暗室中還是明亮的室外?因為膠捲表面有感光物質。

師:按照剛才同學製作思路,進行製作。看哪一組做到最快,照相的效果最好。

生:製作照相機。

師:利用自制照相機觀察較遠處的老師。(不是白看的哦!)請思考以下問題:

a、看到的老師是正立還是倒立的?

b、看到的老師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

c、看到的老師是實像還是虛像?

説明:提出問題後,教師整理衣冠,做照相的假動作。

生:觀察遠處老師,得出結論。

師:要想利用凸透鏡看到倒立縮小的實像,我們必須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二倍焦距以外,既物距大於二倍焦距。引導學生畫出原理圖。

説明:數碼照相機用圖像傳感器替代膠片,是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最後再轉化為數字信號存儲在電腦中的。

(三)投影儀(或幻燈機)10分鐘

師:關於投影儀的結構,你知道多少?

生:鏡頭、屏幕、投影片、光源、螺紋透鏡和平面鏡。

師:對學生提到的結構進行簡單介紹。

鏡頭相當於凸透鏡,它主要用來成像。

屏幕相當於光屏,它主要用來承接像的。

投影片相當於物體。

螺紋透鏡,實質是凸透鏡,它可以使光線柔和的照到投影片上。

平面鏡的作用就是改變光路,使像在屏幕上呈現,否則只能成在牆面上了。

師:這一架投影儀已經光榮的完成了它的人生使命。因此我只能利用光具座演示投影儀成像原理。點燃的蠟燭(投影片)放在距凸透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然後移動光屏,找到清晰的像。學生觀察並思考以下問題:

a、看到的蠟燭的火焰是正立還是倒立的?

b、看到的蠟燭的火焰是放大的還是縮小的?

c、看到的蠟燭的火焰是實像還是虛像?

生:觀察並得出結論。

師:要想得到倒立放大的實像,我們必須將物體放在距凸透鏡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引導學生畫投影儀原理圖。

生:動手畫原理圖。

(四)實像和虛像

師:實驗操作過程中,我們如何知道物體成都是實像和虛像?

生:用光屏來承接,如果能在光屏上呈現就是實像,不能承接則是虛像。

師:觀察三個原理圖,從理論角度説説實像和虛像是怎麼形成的?

生:虛像是折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相交而成的。

實像是折射光線的延長線相交而成的。

三、知識應用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請同學們談談今天都有什麼收穫。

四、知識應用

導航:課堂訓練1、2、3、5。課後訓練7、10

板書設計:

生活中的透鏡

一、放大鏡

1、成像特點:正立,放大的虛像。

2、原理圖:

二、照相機

1、倒立,縮小的虛像。

2、原理圖:

二、投影儀

1、倒立,放大的虛像。

2、原理圖:

教學反思

一、感謝“折磨”過你的人

玉不琢不成器。一個人的成長進步總是有個過程,離不開他人的指導,尤其是他人一針見血的嚴厲批評。作為青年教師,對課堂教學懵懵懂懂。幸運的是,我的身邊有很多人在默默的給我建議。他們從我的課前教材處理,課標把握,課堂站姿(不要亂動)、板書(規範工整)、語言(簡練)、調控(學會傾聽和引導),課後及時反饋練習各方面給予了莫大的指導。無論我現在能夠站穩講台,但我在實踐中,充分認識到那都不是小事,哪些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都是值得我深思的東西。表揚多了能讓一個人活在洋洋得意的苦海中,傷逝意志。而批評卻更能激起一個人奮進,成為成長進步的階梯。今天,我要感謝曾經 “折磨”過我的所有人。

二、心裏素質需要磨練

面對大場面,一個人的心裏有波動很正常。如何才能面對眾人,心靜如水?不是你喝口水,深吸一口氣,不要把他當回事,準備充分就能解決的,它需要你不斷的經歷。機會總是那麼少,有了,我就要向前衝,大不了從頭再來。多次的失敗,終會有一次證明自己在成長,所以不用怕先前的頭破血流。

三、如何備課

備課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而非站在教師的層面去備課。作為教師,首先,需要了解更多學生的前概念,掌握在課堂中可能會暴露出什麼問題。在充分了解學情後,再去備課,就能夠更加有的放矢。然後再考慮教材處理以及通過什麼方式去達到課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