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

假期裏有幸拜讀了朱永新主編的《教育的奇蹟》一書,受益匪淺。我不知疲倦地欣賞着這本神奇的“奇蹟”帶給我的新生力量!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精選18篇)

《教育的奇蹟》這本書裏面的故事讓我震撼、引人深思。書中的故事讓我懂得教育不是為了選拔天才,更不是把人分成天才和傻子。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遇,成功的可能。

當我們真正領略了教育的真實意義,也就不再懷疑這些功成名就的天才的成功必將是一種必然!

《教育的奇蹟》主要講的是一些當代名人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是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是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是愛“説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是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書中還寫到了世界上唯一的一名弱智指揮——周舟。他是一個先天性智殘孩子。舟舟是不幸的,舟舟又是幸運的。作為他的父母,從未把他當成殘疾兒童,用自己的愛心和耐心來培養兒子的智力。利用他超常的音樂天賦,不斷培養和給予他鍛鍊的機會。作為一個智障孩子,舟舟是幸福的。上帝關閉了他智慧的大門,卻開啟了他指揮的殿堂。看來“教育”不僅僅是教師的職責,更多是家人的責任!總之,無論是來自哪一個人的有效教育,它都能不同程度上創造真正的奇蹟。而這一個個奇蹟的背後,無時無刻不在顯示人性的愛!是愛,各種各樣的真愛,讓這一切成為了可能!

所以,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教學理念,那就是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人的潛力是巨大的,要相信每一個人都應該而且可能做得最優秀,做得最卓越。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其實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懷與愛護,他們的心更敏感。很多學生之所以會越來越差跟他在學校老師對他的關心夠不夠,受到老師的漠視有着很大的關係。對待學生,特別是國小生,我們應該有親切的語言,温暖的笑容和恰當的包容,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我們的包容與鼓勵,多點包容,多點鼓勵,孩子的進步就會很大很快。

作為一名教師, 特別是國小教師,我們要明白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首先,不要用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和成人相比,孩子的思想是不定向的,他們不受束縛,無章可循,無法可依,心上很少受概念的約束。因此,他們不可能去認真思索一個問題,注意力也不可能長久地集中在某一件事物上。這反而使孩子能無拘無束地想他們所想,超出成人的想象,創造出令人驚異的場景。善於教育的老師,往往能夠順孩子的天性,不斷誘導,把孩子培養成才,而不會按照自已的意志強迫兒童改變自已的天性。對孩子的教育,應該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不同能力,不同個性的孩子,在教育方法上也應該有所區別,因人而異,因材施教。發展孩子的特長,要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強制孩子服從家長的意願,而是要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再次,多為孩子喝彩,不要像防壞人一樣防孩子。孩子有優點也有缺點,這是肯定的.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和老師一定要避免使用一些不良的語言和態度,而應該多為孩子喝彩,多對孩子進行鼓勵,父母和老師也不要把孩子當成壞人一樣的防着、管着、而是應該信任孩子、讚賞孩子。

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着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祕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閲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2

暑假裏心血來潮,買了好多茶葉,大紅袍、龍井、碧螺春、鐵觀音、正山小種。於是,忙裏偷閒(此“忙”為帶孩子忙),沏上一杯好茶,捧上一本好書,品香、品味、品讀!

身為教師,便離不開教育的主旋律,而教育的樂章,要用愛去譜寫。幾本書中,朱永新老師主編的一本《教育的奇蹟》,讓我很受感動。此書由四個篇章組成,分別是“家庭教育的奇蹟”、“教師的教育奇蹟”、“自我教育的奇蹟”和“學校教育的奇蹟”。這些奇蹟的誕生都來自於一個“愛”字,唯有愛能化腐朽為神奇。

周弘用愛將失聰的女兒周婷婷培養成一位令人驚歎的神童;胡厚培用愛將弱智的兒子舟舟培養成世界唯一的弱智指揮;榮曉鳴用愛將先天腦癱的兒子榮博征服美國名校;名師孫維剛用愛澆灌學生心靈的成長;校長劉京海用愛鼓舞學生走向成功;“再生父母”李聖珍老師用愛感化學生人性的尊嚴……一個個教育的奇蹟,實在讓人震撼,為之感動。特別是李聖珍老師的人性教育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李老師的教育理念是愛孩子,愛教育,提倡人性的高貴和尊嚴。在這愛的教育理念下,李老師魔術般地轉化了無數的“問題少年”和所謂的“差生”。憑着一顆熱忱的心和一份真誠的愛,李老師把一個個“動物”變成了人,她是孩子信賴的好母親,是學生欽佩的好老師,是年輕人喜歡的大朋友。一位平凡的母親,卻被成千上萬的孩子視為“再生父母”。這份愛是何等的温暖,何等的的神奇,何等的偉大呀!

感動書中的奇蹟,也便細想身邊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身邊也不乏有些性格怪異、思想偏激、行為散漫、調皮搗蛋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的成因,我們似乎瞭解的太少。沒有像李老師那樣細緻入微地瞭解學生形成的原因,自然不能對症下藥,對學生的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收效甚微了。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愛,被父母愛,被老師愛,被社會愛。愛是無限的,讓我們像那些用愛創造奇蹟的前輩們學習,用自己真誠的愛,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讓他們在愛的暖流中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讓他們的夢想插上美麗的翅膀,勇敢地飛翔!相信努力,定能成功,也讓我們一起用愛創造教育的奇蹟吧!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3

假期兩個月,以龜行速度讀完了校長推薦書目《教育的奇蹟》。讀完18個教育故事,唯有一個字可以概括我的感受——愛,真真切切的愛打動了我的心。要問我18個故事中哪一個更得我心,那便是海倫·凱勒和沙利文老師之間的故事。

海倫·凱勒,18 80年出生在美國巴拉馬州北部的一個小鎮。海倫在一歲半的時候,因為一場猩紅熱奪取了她的視力和聽力,接着她又喪失了語言表達能力。海倫就在這樣黑暗和寂寞的世界中摸索着成長。直到七歲那一年,家裏為她請了一位家庭教師,也就是影響海倫一生的沙利文老師。沙利文小時候,眼睛也差點失明,因而瞭解失明的痛苦。在她的辛苦指導下,海倫用手摸觸學會了手語,摸點字卡學會了閲讀,後來用手沒別人的嘴脣,學會了與人交流。沙利文老師為了讓海倫接近大自然,讓她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裏奔跑,在地裏埋下種子,爬上樹上吃飯,還帶她去摸剛出生的小豬,也去河邊玩水。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下,竟然克服了失聰和失明的障礙,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拉得克里夫學院,成為一名學識淵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臘五種語言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著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老師》、《我的生活》等十四部作品。

海倫如何從一個又聾又啞又忙的小女孩成長為一個最令人感興趣的人物?海倫自身的努力自是不必説,我們還要看到默默陪伴海倫五十年,給予海倫無私的愛的莎莉文老師。

愛學生,每個老師都會説,也都做,但是為什麼最後的結果卻千差萬別?我想這在於老師所給予學生的那份愛,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如果是,那麼老師和孩子之間的舞蹈便翩然若蝶;如若不是,那便是他疼你槓腳。

有人説:愛一個人要能愛她的有點,更要能包容她的缺點。這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很有難度的。關鍵在於愛人的人有沒有一個大肚量,能容忍哪些缺點和瑕疵。每個孩子身上都有優缺點,只是老師眼裏有的孩子有點多於缺點,而有些孩子則被缺點掩埋,很難找到他的優點,有點多的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注也多,反之亦然,於是老師開始埋怨學生,抱怨不公。可是有誰會會回頭想想,“為什麼我沒有找到孩子的有點,是這個孩子毫無優點,還是我缺少一雙尋找優點的慧眼?”被缺點掩埋的孩子不可怕,但是沒有一雙發現孩子身上有點的慧眼是極其可怕的,因為他帶給孩子的不是積極,陽光和快樂,而是消極負面的,這一切將跟隨孩子的一生。

假期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Children are the true treasure of countries。 Let's teach them well。”(孩子是國家的財富,我們必須好好培養他們。)這是一位加拿大老師的一句話,當我問起她為何這樣説,她的回答是:愛孩子等同於愛財富。金銀珠寶誰人不愛?為何不能用財富的心理去愛班級中那四是個孩子?

當然,沒有一個老師不愛孩子的,只是我們的愛在某些時候變味了。早讀鈴聲響了,玲玲踏着鈴聲姍姍來遲,其他同學早已開始了早讀,而你正站在教室外等着,此時的你會怎麼做那?大聲喝斥“教室外站着!”還是現行退讓,放她進教室早讀,可後再輕聲細語地詢問遲到的原因,瞭解到不為人知的原因後,因同情,因關心,或其他因素給她一個撫摸,一句安慰,一個擁抱,讓她真真切切地感受你所給予她的愛和關心。

或許班機中的孩子對於老師來説只是幾十分之一的希望,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可是同樣的孩子對於他們的家長卻是百分之百的希望,作為教師是何種心態愛你的學生呢?曾經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獵人帶着獵狗去森林中打獵,獵人一槍打中一隻兔子的後退,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奔跑,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飛奔着去追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不見了,獵狗悻悻而歸,獵人開始罵獵狗:沒用的東西,連只受傷的兔子也追不上。獵狗不服氣:我盡力而為了啊!兔子終於跑回洞中,它的同伴在慶幸的同時也感到很驚訝:那隻獵狗那麼兇,你還受了傷,怎麼還能跑得過它?受傷的兔子説:他是盡力而為,而我是全力以赴。老師啊,你對你的學生們是盡力而為了還是全力以赴了?

其實,在我看來,盡力而為和全力以赴還不足以説明你會愛孩子。一個真正愛孩子的老師是剛柔並濟的。她既能給予孩子母親似的柔情,學生可以從她那裏得到温暖;他又可以給予學生父親般的威嚴,學生可以從她那裏明白何為責任和堅強。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4

《教育的奇蹟》是一部平易近人的著作,他通過一些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這些偉人小時候和我們平常的孩子小時候是那樣的相似,只不過是他們遇到他們人生中的伯樂,讓他們最終成才。讀完這部書之後,感觸也挺大。

《教育的奇蹟》主要講了教育的驚人作用,一些當代的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説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笨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顯然,是教育在起作用。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聰明的孩子,老師也希望自已的學生個個是天才。但是,什麼樣的孩子才是聰明的孩子的?讓孩子上各種名目繁多的才藝培訓班,就能塑造出天才嗎?為了培養自己的孩子,父母不惜重金,可教育是否僅僅是錢的問題?這就是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和外國教育的不同,國外更注重對孩子的天真可愛的保留,更尊重孩子的選擇,讓他們有充分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天地。教育家周弘説:“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實際上,我覺得只有健康成長才可能成才,無法健康成長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書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和老師。雖然不是絕對,但也父母和老師的教育會對孩子起着絕對的作用。老師、家長們應該學習各種教育理論,幫助孩子成長,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過高的壓力,強迫孩子去成長。希望就在眼前,祕密就在身邊,打開此書,悉心閲讀,你會發現——天才就在身邊!

美國教育家老卡爾﹒威特説:“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縱觀有史以來的偉人和天才,他們有着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倘若能給他們以再高明一些的教育,那他們一定會更偉大、更健康、更和善、更寬大、更出色、更聰明、更正直、更博學、更謙虛和更堅強。一言以蔽之,只要滿懷虔誠的心態,施以更加優良的教育方法,這些人就會成為更加盡善盡美的偉人和天才。”是呀,每個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優點,就看你能不能發現他們的優點並且好好地挖掘他和培養他了。如果我們細細分析一下這些“笨小孩”“問題孩子”,我們就會發現,他們並不是一切都笨,一切都差,一切都有問題,他們身上也有“閃光點”。如果每一位父母仔細地觀察自己的孩子,總會驚喜地發現,孩子身上具有許多優點,也許他可能缺乏紀律觀,但是,他卻非常愛好勞動,喜歡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也許他可能學習成績並不好,但是,他非常喜歡畫畫,畫的作品非常有新意。在孩子上身上其實有着異乎尋常的潛能,關鍵是父母和老師們如何去挖掘。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和父母能夠帶着賞識的眼光去看待去孩子,總會發現,其實我們的孩子就是一個天才孩子。

記得著名教育家夏丏尊説:教育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情感,沒有愛,也就沒有教育。然而,在我們現實的教育生活中,缺乏愛心的現象實在太多:當學生有化解不開的思想問題時,不是努力捕捉,認真發現,耐心引導,而是視而不見,或者冷嘲熱諷,大潑冷水;當學生有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我們不是循循善誘,而是毫不留情,大聲呵斥,甚至揮以拳頭;當學生成績有波動,不是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熱情鼓勵,而是公開批評,使他懊喪不已,使孩子那顆稚嫩的心一次次地受到打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過:“在我們的冷眼之前,可能就有牛頓;在我們的棍棒之下,可能就有瓦特;在我們的惡語之中,可能就有愛迪生。”是啊,從某種意義上説,成材與否是人的潛力發掘和發展的必然,是人的一種不應受到抹殺的天性,而我們有許許多多的同仁在有意無意中,卻摧毀了這種必然,踐踏了這種天性,“創造”了一個個不該發生、令人痛心的“奇蹟”!我國童話大王鄭淵潔説:“差生是差老師和差家長聯手締造的。”這句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父母和老師在教育中的責任.因此,父母首先要端正的是自己的態度,“壞孩子”“笨孩子”“差孩子”“問題孩子”這些定性的詞都不能隨便用在孩子的身上,只有把每一個孩子當成“好孩子”“聰明孩子”“優秀孩子”“正常孩子”來對待,他們才可能成為父母期待成為的人。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思緒萬千: 對於我們教師來説,沒有什麼比愛心更重要的。對此,我深有同感。在我看來這些七八歲的孩子都應該是快樂幸福的,而這學期,有一個班的一個學生卻和別的孩子不一樣,沉默寡言,課間還躲在角落裏,上課不願發言,性格孤僻,行為也較為散漫,學習成績也不太好。為什麼陽光般的年齡卻是如此默然呢?我在腦子裏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於是,我決定去了解一下她的家庭,希望從那裏能得到答案。通過我的瞭解,她三歲時,父母離異,她跟着父親過,父親沒有固定工作,經常找一些人在家裏酗酒、打麻將,很多家務活都得她幹。即使這樣,父親一不順心還要打她。在學校裏,她總覺得老師、同學歧視她,對她冷淡,因而自卑心理嚴重。教師的愛應該像陽光照射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温暖每一顆還十分稚嫩的心,特別是那些心靈受過傷害的學生。父母離異,家庭變故給她的心靈造成了很大的創傷,使她不能像正常學生那樣得到父母的撫愛和家庭的温暖,許多要求得不到滿足,不願和人交往,膽小,天常日久成為班上的後進生。心理學認為,教師對學生誠摯熱愛的情感,能夠感染打動學生,乃至轉化為學生的心理動力,影響其品德的形成和個性發展的方向。因此教師要以身作則,關心教育這樣的孩子,並利用自身特殊的地位,協調好離異雙方和孩子的關係。我決心以行動去温暖她,消除她的自卑心理,喚起她的自尊。在這過程中,不是我一個人的努力,而是要號召全班同學和家長共同協助和配合,一起來幫助她走出迷茫,邁向成功。這個學生漸漸地變了,性格開朗了,學習成績也上來了,特別是和同學們一起玩了。

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學會去賞識每一個孩子,發現他們身上的這些閃光點,多給孩子一些寬容,讓他們在老師愛的眼光中充滿自信,健康、快樂地成長;我相信:愛,會創造教育的奇蹟呢!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5

一、洛克印象:

洛克的全名是約翰洛克,是有名的英國資產積極思想家和教育家。1632年出生於一個小地主家庭。父親是一個嚴格的清教徒,內戰中站在議會一邊,他們父子關係極好,父親對他的政治態度和教育思想很有影響。1644年他入偉士敏士特學校受中學教育,那裏的經院主義教育使他十分反感。他在《教育漫話》中反對機械的學習、反對靠文法學語文,就出自他的切身體驗。1659年入劍橋大學攻讀哲學、自然科學,深受培根和笛卡兒著作的影響,一度愛好化學和氣象學實驗。他喜神學,因無真正的職業性神職機會,轉而習醫,打算以醫為業。1661年畢業後留校任教。

洛克的著作有《文官論》《論自然的法則》《論寬容》《政府論》《人類理解論》《教育漫話》《論基督教的合理性》《關於理解的指導》《自然哲學基礎》。此外,他還為工業和殖民地事務委員會擬了一份《工作學校草案》。

洛克的治學觀點有唯物和唯心兩重性。他着重研究了認識論。他在他的《人類理解論》第一卷中探討了觀念起源問題。他認為,觀念和原則同藝術和科學一樣,不是天賦的。心靈原像一塊白板入一個暗室、一個空箱,或像一張白紙,其中沒有任何字樣、任何觀念。他的裝備和知識材料來自經驗。人類的知識都建立在經驗之上,發源於經驗。人類的觀念來源首先是感覺,此外還有反省。人類理解首要的機能是心靈能接受所感受的印象,這是外在的對象通過感官所造成的。或他本身反省那些印象時所造成的。他是一個唯物主義的感覺論者,又是一個感覺論的二元論者。

洛克的教育思想除散見於《人類理解論》和《工作學校草案》以外,集中在他的《教育漫話》一書中。《教育漫話》先後譯為法、荷、瑞典、德、意等國文字,在這部著作中,他詳細審定了紳士教育的性質、目的、內容和方法。這部著作,反映了新興的資產階級的要求,批判了當時英國的傳統教育,提倡較廣泛的、切合實用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並在體育、德育和智育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價值的建議。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但也有人民的因素,他提出的許多具體措施有很多正確的成分。

二、健康的身體:健全的精神和知識的載體(摘錄)

有健康的身體方有健全的精神,這是對於人生的一個簡短而充分的描繪。

身體和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有了別的種種,也是徒然。不善於用心的人,決不能遵循正當的途徑;身體孱弱的人,即使有了正當的途徑也決不能獲得進展。

我敢説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有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

我們幼小時所得的印象,哪怕極微極小,小到幾乎覺察不出,都有極大極長久的影響;正如江河的源泉一樣,水性很弱,一點點人力便可以把它導入他途,使河流的根本方向改變;從根源上引導一下,河流的終極流向途徑,就會截然不同。

我們要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能忍耐勞苦,要在世界上做個人物,也必須先有強健的體格。

第一件當心事,是兒童無論冬夏春秋,衣着都不可太暖。初生時,人的面孔同其他部位一樣嬌嫩,因為長期袒露,所以比其他部位更經受得起風寒了。

只有睡眠是兒童可以充分享受的,只有睡眠最能增進兒童的生長與健康。

早起頂有益於健康。

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

孩子年齡增長,自由便隨之而來,無須永遠受人監護。這時,學校家長最要緊的是給孩子良好的原則與牢固的好習慣,這是最要緊和最可靠的。一切告誡與規勸及原則的重申,無論如何反覆叮嚀,除非形成了習慣,全是不中用的。

孩子的飲食宜極清淡簡單,兩三歲前,應該禁止肉食。三四歲以前完全禁止肉食,一切疾病定可以大大避免,而健康與強壯的體制基礎也一定可以確切地奠定下來。

孩子的卧牀,應該是堅硬的,寧可用絮絨,不可用羽絨。硬牀可以鍛鍊身體;至於每夜睡在羽絨被褥裏,那是消融體魄的,是虛弱的原因,短命的先兆。這種不經意的舒適,會潛移默化地削弱人的體質,引起許多疾病。況且習慣睡硬牀的人,外出旅行等能夠適應不好的睡眠條件。將身體習慣為隨遇而安,是人的一種大幸,也是成就事業的一個重要條件。

三、良好強健的心理素質:人生海洋中衝浪的堅船(摘錄)

心理強健的主要標準:能剋制自己的慾望,能不顧自己的好惡傾向而嚴格順從正確的`理性指導。能在理性航標的指引下,毅然與願望背道而馳。

我們在教養子女中的一個重大錯誤,就是沒有注意到這一點:精神在最孱弱,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沒有讓他們習慣於約束,服從於理智,沒有按應該形成的樣子去塑造。對子女本能的愛常常成為溺愛,沒有規則的約束,形成了不良習慣,以後便成為一塊變形磚,沒法子派用場。幼兒要母親的奶頭,兒童要糖果,青年要愛人……人的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慾望,這不是錯處。錯的是慾望脱開理智,產生不適當的慾望,或對正確的慾望產生不適當的度。如兒童就要愛人,便不適當;要把所有的糖果都歸自己,便不適度。不適當和不適度放縱下去,就成習慣,遺害無窮。

從搖籃中開始,就要培養孩子這樣一種習慣:去爭取自己該得到的東西,不是爭取自己想得到而不該得到的東西。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違原則屈從,他們就會學會得不到也能心理平衡,他們就不會有非分之想,以及為達到非分之想而哭鬧,正象他們不會哭着要月亮一樣。

管教兒童,要從極小時開始。你要在孩子長大後服從你,首先要他在兒童時服從你。隨着孩子的長大,你就要以理服人,假以詞色。如果再強力迫脅,則必然招致失敗。方法正確,小時孩子是你的"僕人",大了成為你的朋友;方法不當,大了以後會成為你的"敵人",會厭惡你,可能心裏會暗暗划算:"爸爸,你什麼時候才死呢?"

另一方面,要警惕一種相反的傾向:兒童被管束太嚴,精神沮喪頹唐,失去活力和勤奮,那樣更糟糕。放蕩的青年,常生龍活虎一般,精神飽滿。一但上了軌道,常常可以變成一些能幹偉大的人物。

心情沮喪的兒童則不然,他們的態度是怯懦的,精神是抑鬱的,很不易振作起來,作出什麼事業。

要避免上述兩方面的矛盾,需要一種重要的技巧。誰要找出這樣一種方法:一方面使兒童的心情安逸、活潑、自由,同時又能使他們抑制非分的慾望,這就算懂得教育的真正祕訣了。

對兒童獎勵與懲罰都要慎用。懲罰的目的是為了知錯改錯,這主要體現在心理的認知上,如果不能觸及心理,這種懲罰便是無用的,如果使被懲罰者不但未感羞愧,而且產生反感,那就是一種徹底的失敗。

四、知識和技能教育

讀書、寫字和學問,是必要的,但卻不應該成為首要的事物。如果有人不把一個有德行的人或者有智慧的人看得遠比一個大學者更為可貴,那麼他是一個非常愚蠢的傢伙。

學問當然得有,但應該放在第二位,只能作為輔助更重要的品質之用。

對本質良好的人來説,學問對於德行與智慧都是大有幫助的,然而我們也得承認,對本質不良的人來説,學問就只會促使他們變得更加愚蠢,或者變成更壞的人。

閲讀……兒童到了能夠説話的時候,就應當開始學習閲讀。

一定要多加註意,決不可把讀書當作他的一種工作,也不可讓他把讀書看成一項任務。

讓他們自己嚮往學習,追求學習如同追求另一種遊戲或娛樂。但決不可把學習當作他們的一項任務,也不可讓學習成為他們的一種煩惱。

兒童的身上,是不應揹負任何工作之類的嚴肅事情的,因為他們的心智和身體都承受不了。

不要強迫兒童學習,也不要因此斥責他;要儘可能地誘導他去學習閲讀,不要把學習作為他的一種工作。寧可讓他晚一年學會閲讀,也不可讓他因此對學習產生憎惡心理。

當這些温和的方法使得他逐漸能夠閲讀時,便應當為他選擇一本淺顯、有趣而又適合他的能力的書,讓他在閲讀中得到樂趣,從而吸引他,使他能夠從讀書的辛勞中得到回報,不過所選的書不應在他的頭腦中充塞純粹無用、華而不實的東西,或者打下邪惡與愚蠢的基礎。

每一個兒童去閲讀他完全不能理解的章節段落,其中能有什麼樂趣、能受到什麼鼓勵呢?

教學方法

其實教師應該考慮到,自己的責任是讓兒童養成習慣,而不是怒氣衝衝地向兒童灌輸規則,規則對人生的指導是沒有多大用處的,至少對兒童沒有用處,因為兒童根本記不住規則。

在兒童年紀還很小的時候,兒童所學習的東西本身都很困難,教師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於儘可能讓一切事情變得容易,而尤其是在語言的學習上,最沒有理由為難兒童。

兒童的心智是狹窄與脆弱的,通常一次只能容納一種思想。一個兒童的頭腦裏一旦有了什麼想法,馬上就會被這種想法填滿,尤其是在帶有情緒的時候。

兒童的心智天生就是散漫不定的。只要是新奇的東西,都會吸引他們;無論看到什麼新奇的東西,他們都急於要去嘗試,過後卻很快就膩了。

要想讓兒童的心靈接受你的教導,增長知識,就應該食使之保持安以平靜。你不可能在一個戰慄的心靈上寫上美觀平整的文字,正如你不可能在一張震動的紙上寫上美觀平整的文字。

不在意、不經心、不穩定、易走神,那都是兒童本身固有的缺陷,因此,只要沒有發現他們是故意所為,便應温和地予以提醒,假以時日逐漸地克服。

兒童對導師具有的敬畏心理,應該經常通過導師對兒童表現出來的慈愛與善意來得到緩和,這種關愛之情能夠激發他們去儘自己的責任,使他們樂於服從導師的指令。這樣,兒童與導師相處的時候才會感到輕鬆自在,而惟有這樣的心態之下,心靈才能接收新的信息,接納那些印象。

洛克在外語學習、寫作、人文教育課程、語言表達能力、自然科學、出國學習等方面都進行了一定的探討論述,閲讀之後都會有一定的啟發。

五、賞識教育讀書

當今學生不缺溝通不乏激勵少的是管教,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如何管教好學生,把握不好尺度,則"寬嚴皆誤"。這的確是一門學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認為,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不應該忽視"懲罰"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懂得為自己的過失負責,感到一種責任。一個能承擔責任的人,才是現代人。他認為,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麼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一種虛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負責任的教育。

此言甚善。這很容易令人想起家長和老師紛紛效仿的"賞識教育"。其實,賞識教育並不能包治百病。

現在,獨生子女佔很大比例,家長的注意力和愛自然都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對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順,特別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結果過分的寵愛,無休止的滿足,漸漸使孩子養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蕩不羈的性格。在孩子心中就會形成"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的概念,因此,只要他渴望得到的,就會毫無顧忌地去抓、去取。有的家庭過分保護孩子,一切事情父母都包辦代替,甚至把做力所能及的家務都看成潛在的危險,因此孩子的全部探索都變成了在父母精心照管下的附屬活動,由於沒有獨立的實踐機會,動手能力大大減弱。

另一方面由於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訓練,他們雖然常聽到父母教育他們要互相幫助,但這對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概念,並沒有真正的行動。

試想,如果用"賞識教育"來教育這樣的孩子,只會使他們更加不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更加狂妄、放任自流和孤僻。

即使孩子是各方面表現都優異的"好孩子",過度地誇獎和賞識他們,可能會帶來以下不良的影響:一是增加孩子的依賴性。越是誇獎,孩子就越依賴大人們的選擇來決定什麼是對什麼是錯,而不是形成自己的判斷;二是會剝奪孩子的自豪感。兒童教育專家瑪莉琳古特曼認為,那些小時候經常受到父母表揚的孩子,在他們步入生活後很可能會遇到更多的失望。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不再會很容易地接受父母那種表面上的誇獎。過分"賞識"你的孩子,必然滑向溺愛的沼澤,對孩子有百害無一益,結果會害了孩子。

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該根據不同的性格特點,實施不同的教育方法,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錯誤,在不傷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實施"懲罰",嚴格管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性格孤僻,就應該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如果孩子動手能力不強,就應該鼓勵他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等等。

實際上,"懲罰"教育也好,賞識教育也好,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種,還要與嚴格教育、挫折教育等並行,沒有一種方法適用於所有孩子。

1、《教育漫話》教師讀書筆記

2、《審美教育書簡》教師讀書筆記

3、《迷戀人的成長》讀書筆記

4、中學教師讀書筆記摘抄

兒童本身都有豐富的想象力,如果他在生活中很少遇到這個不許動、那個不能那樣做之類的限制,並且他早早地接觸了書籍,能從書籍這扇窗中望出去,看到現實以外的世界,那麼想象力就可以得到正常發展。

有人説過,兒童是天生的哲學家,我十分相信這句話,只有在一個自由的靈魂中,才能產生真正的自我思考,才能產生想象力和創造力。這種力量,必須在幼兒期萌發、茁壯,否則就會萎縮。

經常有人問如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其實想象力不用培養,不限制就是培養。在教育上,並非家長做得越多越好,有時恰恰相反。尤其在培養孩子想象力方面,“少就是多”是一條黃金法則。檢驗孩子在家中是否獲得了尊重和自由,家庭是否為他提供了一個放飛想象的空間,這裏有一道簡單的自我測驗題:當孩子不小心闖了禍,如打了杯子或碰翻電腦,他的第一個反應是為那損壞的東西而難過,出現內疚情緒,還是急於看你的臉色,出現辯解的行為?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6

暑假裏心血來潮,買了好多茶葉,大紅袍、龍井、碧螺春、鐵觀音、正山小種。於是,忙裏偷閒(此"忙"為帶孩子忙),沏上一杯好茶,捧上一本好書,品香、品味、品讀!

身為教師,便離不開教育的主旋律,而教育的樂章,要用愛去譜寫。幾本書中,朱永新老師主編的一本《教育的奇蹟》,讓我很受感動。此書由四個篇章組成,分別是"家庭教育的奇蹟"、"教師的教育奇蹟"、"自我教育的奇蹟"和"學校教育的奇蹟"。這些奇蹟的誕生都來自於一個"愛"字,唯有愛能化腐朽為神奇。

周弘用愛將失聰的女兒周婷婷培養成一位令人驚歎的神童;胡厚培用愛將弱智的兒子舟舟培養成世界唯一的弱智指揮;榮曉鳴用愛將先天腦癱的兒子榮博征服美國名校;名師孫維剛用愛澆灌學生心靈的成長;校長劉京海用愛鼓舞學生走向成功;"再生父母"李聖珍老師用愛感化學生人性的尊嚴……一個個教育的奇蹟,實在讓人震撼,為之感動。特別是李聖珍老師的人性教育故事,讓我久久不能平靜。李老師的教育理念是愛孩子,愛教育,提倡人性的高貴和尊嚴。在這愛的教育理念下,李老師魔術般地轉化了無數的"問題少年"和所謂的"差生"。憑着一顆熱忱的心和一份真誠的愛,李老師把一個個"動物"變成了人,她是孩子信賴的好母親,是學生欽佩的好老師,是年輕人喜歡的大朋友。一位平凡的母親,卻被成千上萬的孩子視為"再生父母"。這份愛是何等的温暖,何等的的神奇,何等的偉大呀!

感動書中的奇蹟,也便細想身邊的教育。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身邊也不乏有些性格怪異、思想偏激、行為散漫、調皮搗蛋的學生。對於這些學生的成因,我們似乎瞭解的太少。沒有像李老師那樣細緻入微地瞭解學生形成的原因,自然不能對症下藥,對學生的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收效甚微了。每一個孩子都渴望愛,被父母愛,被老師愛,被社會愛。愛是無限的,讓我們像那些用愛創造奇蹟的前輩們學習,用自己真誠的愛,呵護每一顆幼小的心,讓他們在愛的暖流中健康、快樂、幸福的成長,讓他們的夢想插上美麗的翅膀,勇敢地飛翔!相信努力,定能成功,也讓我們一起用愛創造教育的奇蹟吧!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7

打開《教育的目的》一書,我彷彿穿越了時空隧道,看到一個充滿睿智的鮮活的人正向我昂首走來——英國的懷特海,一個偉大的哲學家、教育家。他留下了許多供我們對教育、對學習永久反思並值得借鑑的文字。儘管他的思想言論不全部與我們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很多時候足可以成為一面鏡子,供後來的我們照出自己的面貌。

細讀《教育的目的》,揣摩文思,感悟頗多,但在此只談他關於教育“差異化”的一些想法。

懷特海先生認為“在教育中如果排除差異化,那就是在毀滅生活”。這句話告訴我們,首先必須要承認學生是有差異的,每個或每類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個性特點,包括身體和心理兩方面,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教育中排除差異化,所有的學生都用同一種標準“一刀切”,用同一把尺子要求孩子,這樣做表面看,確實能夠減輕教師備課上課的負擔,但是對學生來説,便是百害而無一利了。排除差異化,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新的慾望和能力均可能遭到扼殺,從而會形成思維的惰性和定性;排除差異化,學生的個性很難展示或很難被注意到,從而無法使學生根據自身特點採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學習,那麼,好的學生可能得不到發展,差的學生可能很難跟上教師的步伐;排除差異化,就無法或極少能使學生把所學到的知識和人類的精神活動聯繫在一起,如此,就是在毀滅學生那“多姿多彩的生活”;排除差異化,教育唯分數是從的現象更難以撼動,中國北大教授鄭也夫説,“學生的天賦和能力參差不齊,傳統教育的做法往往是上壓下提。即成績好的學生會被限制,而成績較差的學生會被逼迫去學習,出現了伺候分數的現象”。由此觀之,教育者的眼中如果沒有學生的差異性,不尊重學生的特點,不看到學生的“與眾不同”,那麼教育無疑是一場災難!

教育若排除差異化,其弊端顯而易見,但是在教學中,在課堂上,有幾人能真正做到尊重學生的差異?現實很嚴峻,然而,值得慶幸的是,改變正在發生,很多教育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然走在思考、探索及實施差異化教學的路上。如華國棟教授的《差異教學論》、教育家呂型偉先生的《實施有差異的教學》、揚州一中對學困生學習需要的研究和實踐等,這些都是可喜的變化。作為教師的我,也在努力思考在教育中如何尊重學生的與眾不同。

我認為要做到尊重學生的與眾不同,前提是要了解學生的差異。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教師在與之接觸過程中,有意識的發現這種個性,可能有些學生的個性並非教師喜歡的類型,那麼這個時候也不能帶有任何主觀排斥厭惡情緒,而應尊重這些個性。特別是班級中成績不入流、行規有偏差的學生,他們長期不受老師待見,被老師打壓、漠視,此時,若是能夠對他“另眼相看”,多加關心,這類學生一般會對老師的付出有成倍的回報,這也是筆者本人的切身體會。作為教師,一個人管理幾十個學生,不可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個性都制定相應的政策,那麼除個別特別的學生實施個別輔導教育外,其他學生可以按照成績等分為幾個層次類別,這樣教師在佈置作業、安排任務時更有針對性。

同時課堂教學及生活教育的方式方法應靈活多樣。若是每次對每位學生都用同一種上課方法或教育方式,學生難免會產生“免疫力”,失掉學習的興趣,若想使學生不斷按照老師設定的目標一步步前進,就需要尊重差異,把差異當作一種資源開發。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採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不斷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比如對於知識水平較低的學生,課堂“教”重於“學”,主要是教師講解,學生理解,並且主要是一些基礎知識,若是遇到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可以選擇這類學生根據情境進行角色扮演,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中淺顯的意思。再如對於一些性格較活潑的孩子,課堂可以採用學生講課等方式,激發學生對課堂的興趣。

當然評價也要有差異性。筆者現在的課堂實行的是積分獎罰制度,實施以來,覺得效果還是不錯的。具體做法是根據之前的目標設定,每個月小結一次學生目標的達成度,由於目標不同,所要求的分數線標準亦不同,在作業、課堂表現等方面完成比較好、積分較高的,教師自掏腰包獎勵一些學習用品,反之,假期作業加倍。當然,這也僅是一種先期嘗試。

《教育的目的》是教育經典之一,它是從教育實踐中來,也應該回到教育實踐中去。也就是:我們要在教育中去理解它、實踐它,教育中應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並尊重他們的“與眾不同”!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8

今年寒假期間,拜讀了朱永新教授的《教育的奇蹟》這本書。書中四部分共錄入18個真實的故事,細細讀來,每個故事都讓人刻骨銘心,讓人深深震撼。書中講訴了一些當代人物曾經是父母、老師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問題孩子、殘疾孩子等,但是,他們後來卻成功了:牛頓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愛迪生不受老師歡迎的糊塗蟲、達爾文愛説謊的討厭鬼、愛因斯坦連續考試不及格的愚蠢兒,這些不好的頭銜根本沒有影響他們成才。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放棄他們,他們的父母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就算是出生智力低下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只要給孩子付出所有的愛,孩子就一定能夠成才,而不是變成家庭與社會的負擔。他們做到了,他們成功了。其實,這才是真正理想的教育。

我在這本書裏讀到一個個令我難忘的故事:25年前,有位教社會學的大學教授,曾叫班上一個學生到一貧民窟調查200名男孩的成長背景和生活環境,並對他們為了的發展作一評估。每個學生的結論都是他毫無出頭的機會。25年後,根據調查,這20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擔任律師、醫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教授他拜訪了當年曾受評估的年輕人,跟他們請教同一個問題,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原因是什麼?結果他們不約而同地回答:因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師。教授找到她後,問她到底有何絕招,能讓這些字貧民窟長大的孩額子個個出人頭地。這位老太太眼中閃着慈祥的光芒,嘴角帶着微笑回答道:其實也沒什麼,我愛這些孩子。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9

讀李鎮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的內容所深深吸引,他讓我感受到了師愛的力量。正如老一輩教育家夏沔尊先生説的:“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愛,是建立在真正民主基礎之上的愛,不同於那種保姆式的愛,恨鐵不成鋼式的愛,或施恩式的愛。他對學生的愛是發自內心的,而更重要的是這份愛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雙向的互動!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愛學生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學生,瞭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瞭解他們的個性特點,瞭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愛學生其次要真正理解學生,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着想,學會“心理換位”,也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愛學生還要學會寬容學生,對於他們的缺點、錯誤,要耐心的幫助,嚴格的批評,熱心的開導,不能使用“心靈的鞭子”;愛學生必須真心信任他們,信任是力量,能讓學生勇敢地向困難挑戰,使學生切身體驗到教師對他的器重與喜愛。書中集中體現了李鎮西老師獨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與行動”“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李老師讓我對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但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着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愛,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老師愛學生並不難,難的是把這份愛一直在我們生命中延續,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向她們學習,一起做一名真正愛學生的老師吧。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0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是抱着一種好奇的態度去看的,在我通讀朱永新先生的這部著作之後發現,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我的教育理想》一書,對於我們教師來説,確實是一本可讀性很強的書籍。書中,作者對理想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教育都作了深度的闡述;同時對理想的學校、教師、校長、學生及父母也作了形象的勾勒。

“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一切的人,教育的理想是為了人的一切。”作者朱永新以澎湃的激情把他的教育理想書寫在《新教育之夢》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為熱愛和未來的詩,教育是一個讓人充滿期待的夢想。一番翻閲以後,他超凡脱俗的熱情和誠懇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他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書中,他是這樣向我們暢談着遠大的教育理想,他為我們展開了一幅宏偉的教育藍圖。

《新教育之夢》告訴我,智育不能獨領風騷,也不只是一串阿拉伯數字,或是一紙文憑,一張入學通知書,它“應該超越知識,走向智慧,激發創造,健全人格,為學生將來擁有終身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堅實的知識能力基礎”;德育不再是空中樓閣,它還應讓學生“自警、自誡、逢勵”在“陶冶情操、磨礪意志的過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習慣”,讓學生在“自然的活動中養成德行,在遊戲和豐富多彩的自主活動中體驗和感悟道德的境界”;體育不只是追求四肢發達,它應“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學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並能完善自我,體現人性之崇高”;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閒消遣,它“應該引導和教育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享受生命,優化生命,激揚生命”。

我們怎麼辦?讀了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之夢》,又一個問題在輕叩我的心扉。如果你是教師——那麼你“應該是胸懷理想、善於合作、充滿愛心、富有創新、勤於學習、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如果你是校長——那麼你“應該是一個能夠清晰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與使命,具有奉獻精神和人文關懷的人”;如果你是學生——那麼你“應該是品行端正、善解人意、熱愛生活、富有理想、朝氣蓬勃的人”;如果你是父母——那麼你“應該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養孩子追求卓越、獨立自主、持之以恆、勤儉節約等個性品質和良好習慣的人。”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引起了我的深思:“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在每學期結束時,不向家長送成績分數單,而是送一隻紙袋。在這個紙袋裏面,裝有學生智力勞動的作品,學生寫的書法,學生編的故事,精選出來的學生完成的各科作業,學生的繪畫,學生的資料剪貼,學生的作文。”這一隻紙袋才真正全面反映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成績以及學生智力能力的發展水平。為什麼?因為“數字本身説明不了兒童的具體學業成績。”因為“兒童不需要分數,因為分數會阻礙他們對知識的渴求,阻礙他們在學校快樂和愉快的生活。可是,我們的真實做法呢?我們的家長在分數上鑽了牛角尖,有時被家長牽着鼻子走的我們,迫不得已也會加入到其中隊伍,拿分數不自主的評價起學生。結果當然就是,學生成了悲劇的主角。搞了一學期的素質教育,也就在此功虧一簣了。

如果説今後我還將有夢,那麼我將永遠記住那本書——《新教育之夢》是它讓我懂得“我們的教育不能沒有夢”,是它告訴我們教師應該做怎樣的夢,也將是它激勵我為夢的實現而奮然前行。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1

由學生轉變為一名教師——是我人生中一個重大轉折點!我懷着無比激動的心情,帶着一顆赤誠的心踏走了工作崗位,來到學校,在這個全新的環境裏,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師們身上那獨有的特點!站在講台上,面對着一張張陌生的,但是充滿着天笑臉的孩子們的臉,讓我有一股莫名的、向上衝的衝勁!但是,老師教育工作的對象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為達到教育發展的需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係,必須瞭解學生心理,這時,我閲讀了劉儒德著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它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教會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何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劉儒德老師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中每講到一個教育心理的原理或規劃時着先講一則寓言或小故事,以此來引導對這一原理,規則的講解,每讀畢一節,有一種令人振奮、心悦神怡之感,這將在我今後教學中有很大幫助,我主要以教師地位的轉換角度來淺談我的感受。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新時期教育要求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與教師相比,學生是不成熟的,處於發展中的人。因此,學生的成長有待於教師的幫助、指導,教師應是學生自我發展的促進者,理想追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擾的排憂者。學生的人生髮展、精神狀態、成長以及智慧審美價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師用自己全部的熱情、聰明才智和人格魁力去感染、激勵和喚醒。而在傳授知識方面,教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領着學生走向知識,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參與創造。

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師生交往的學習是一種民主性學習,教師不再是控制者,知識的權威,學生不再是服從者,被動的接受者。雙方都處於平等地位,擁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師與學生相互新生彼此的個性,自由交換意見。“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獨特體驗”、“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加以鼓勵”、“教師將越來越少地傳授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他將越來越成為學生的學習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與者,一位幫助學生髮現矛盾的,而不是拿出現實真理的人……”支持學生在實踐中增長才幹,成為學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教師還應善於傾聽學生的聲音。由於現代社會發展迅速,每個人的生存壓力也逐漸增大,特別是青少年,他們面對紛繁複雜的世界,更是迷茫,無所適從。這就是需要教師擁有一顆善於傾聽的心,有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所以説“教育的過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傾聽和應答的過程,傾聽愛教育者的述説是教師的責任”。

傾聽學生的想法,洞察這些想法的由來,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和質疑,瞭解彼此的想法後再引導學生彼此豐富和調整自己的理解,這是傾聽的藝術。這種傾聽不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更可以關注學生健康的人格成長。通過傾聽,瞭解學生內心的真實世界,適時調整教育手段,可以做到事事功倍的效果,“作為一個真正傾聽着的教師必定是這樣的;他懷着深深的謙虛和忍耐,以一顆充滿柔情的心,張開他的耳朵,滿懷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這樣的傾聽,植根於生命的活力,潛藏着創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無非在於:為了在空中綻放花朵,凝結果實”。

教學相長,教師也是一名學習者。師生交往中的學習是終身性的學習。教師與學生都是終身學習者。對於教師來説,一方面隨着網絡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大眾傳媒的擴大、流行、社會文化層次的大幅度提高,學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擴大,學習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識來源;而知識卻是教師行使權力的基礎、依據。因而,教師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必須不斷地學習、充電、更新知識,實現知識的傳遞。另一方面,教師面對的是極富變化,不斷髮展的學生,教師只有把自己視為一名持續學習者,才能不斷反思自己的觀念、態度、策略、行為等方面,並加以改進,完善自我,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托爾斯泰曾説:“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麼,他是一名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帶來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的話。他將是一名完美的教師”。研究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促進教學,教育的成功源自於對學生最大的熱情。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2

這段時間在電腦上讀了法國教育家朗格朗的《終身教育引論》,感覺受益匪淺。

隨着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每個人必須要適應這種發展,所以就必須的學習,得接受新的教育,而且要終身的學習,不然就會被社會淘汰,終身教育的基本含義就是指認在其一生的不同發展階段都要接受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教育。終身教育觀念是對傳統的一次性終結教育觀念的徹底革新,也是人類對教育與社會關係認識上的歷史性飛躍。

教育和訓練的過程並不隨學校學習的結束而結束,而是應該貫穿於生命的全過程。這是使每個人在個性的各個方面——身體的、智力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方面,總之是在創造性方面——最充分地利用其稟賦和能力的必不可少的條件。正是通過不斷的努力學習和研究,通過實習培訓,人才會有更大的潛在可能性去有效地、應付裕如地迎接他一生中遇到的各種挑戰。

終身教育已經是形式所迫,社會所需。我們每個人必須認識到這點,並且欣然接受這種形式,最後祝願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的任務是培養未來的成人承擔生活的責任和義務,接受變革和各種形式的智力和文化的冒險活動,適應社會習俗、道德觀念和理論學説的迅速變化。這説明了學習的主要是讓我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去適應以後的生活。培育“學會學習”的個體。朗格朗主張任何學習都把學得的知識加以條理化的能力、應付自如地處理抽象與具體之間的關係和一般與特殊之間關係的能力、把知和行聯繫起來的能力以及協調專業訓練和學識廣博的能力。在終身教育的條件下,要用方法來武裝人們,使人們能在自己的整個求知道路上和文化生涯中得心應手地運用這種方法。當今時代,那種憑藉某種固定知識和技能就能度過一生的觀念已被拋棄,教育不再是為了傳授知識,而是為了促進人的發展。傳統教育是傳授知識的教育,把對學生的培養封閉在狹窄的對現行知識的記憶和背誦上,重點在於文化模式的再現而不是創造,忽視人的全面發展,重知輕能,陷入“唯書”“唯上”的泥海里。

這種教育的結果是,教育與生活缺少聯繫,脱離具體的現實,偏向於選拔和分數,所培養的是失去個性和獨立性的人。顯然,傳統教育帶有明顯的工具性特點,僅“滿足了統治階級和普通大眾的利益”,卻不能滿足人性的一般需要和個體的特殊需要。這樣的教育不可能培養出能應對現代社會挑戰,為人類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的人。學習過程的重點都不能再放在設置侷限、安排刻板的內容上,必須着眼於能力發展。終身教育意在“教人們掌握一種在自己整個求知道路和文化生涯中能得心應手地運用的方法”,即“學會學習”,從而造就具有新的生存價值和生存能力,能夠解決新的生存問題的人。終身教育的主要目標在於打破傳統教育的固有格局,整合社會多方資源,促使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終結能夠獲得不間斷的發展,從而在度過富有意義的人生。

終身教育不是簡單地進行成人教育,它的實現有賴於整個基礎教育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它是一個整體的、連續的、系統的教育思想,為教育能更好地為人類的生活謀求幸福而努力將是以後教育發展的方向!終身教育賦予成人教育以新的意義。成人教育不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延伸,而是立足於成人的特點和成人的需要、是非強制的、自由的教育 ,是對人的“長遠利益的關懷”,讓終生學習的人們整個人生終生受益,生命的全程感受和享略教育與生活的無限美好!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3

此次的讀書任務大家都一樣,校長向我們推薦了張平主編的《教育的智慧》。從題目看,應該對自己的教學有幫助,因為曾經讀過另一本也是以“智慧”為題的書,是從教師的“專業”為出發點的,讀後覺得收益非淺。不過看着厚厚的頁碼,覺得看不完,於是選擇性地看了第一章,下面簡單地來説説對課堂教學智慧的實踐技巧這一節的體會。

一、 充分預設,教師必需心中有生。

有備而來,有備無患,不上無備好之課,這是處理好課堂教學的預設與生成的重要前提。許多成功的案例都表明,準備得好預設就好,生成也就好。所以備課時必須心中有學生,從學生出發,從學生現有的體驗水平、理想、情感、態度現狀出發,分析文本,制定多維目標,然後依據目標預設幾種有助於學生學習的思路,儘可能多的將學生在學習中可能出項的種種情況想清楚。

二、 以理服人,教師順應課堂生成。

音樂教師應善於捕捉課堂教學中生成和變動着的各種有價值的信息,作為活的教學資源,努力創造條件去扶植它,栽培它,讓學生的智慧火花在輕輕一“點”間不斷迸發,盡顯其個性、靈性。在上面的案例中,學生模仿跳舞是興致高所致。老師如果生氣發火,必定會影響課堂氣氛,打擊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通過鼓勵、讚賞,最終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張揚、音樂潛能得以開發,也讓我們的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三、 讀懂學生,引領學生思維發展。

教學與思維的關係極為密切,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感知客觀事物,記憶學習材料,而且要通過思維去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在音樂課中,不善於運用思維就不能很好地掌握音樂基礎技能,理解表達歌曲情緒,創作音樂旋律。因為學習要求各種類型的四位活動參與,所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更為重要 ,思維能力提高越快,學習也就越有效。

四、 專業發展,提升自身知識尺度。

我們都知道,音樂知識是為學習音樂服務的。在音樂教學中,不能隨意套用智育教學的模式。如果將藝術教學簡單地變成知識的記憶,不但美育的目的不能實現,而且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過分的強調音樂知識的熟記,忽視音樂實踐,那麼音樂審美將成為空談。音樂知識的講解、音樂技能的傳授和練習應避免偏重於語言、樂譜、動作等“非音樂聽覺體驗”方面。如果依靠單純的説教,是缺乏音樂美感的。我們要把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等內容融合在聽、唱、動等各個環節,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掌握它、運用它,從而提高音樂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實施中,只要努力把握音樂的度,多一些理性的思考,少一些盲目的追風,偏離“音樂”的現象就會減少,使音樂課迴歸自身本色。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4

《教育的目的》是英國教育家、哲學家和數學家懷特海的教育代表作,集中體現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他在書中以其嚴密的邏輯和深刻的哲學剖析了關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問題,其主要觀點來自於實踐經驗、教育反思和理論批判。他認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發和引導生氣勃勃的學生自我發展。

書中有幾個説法或觀點讓我很有感觸:一是"惰性思維",二是"教育的實用性"。

"惰性思維":只是通過大腦去接收某些觀點,而不去應用、驗證或與其他新事物有機地融合起來。為了使其通俗易懂,書中舉了一個例子:那些聰慧的婦女雖未受過什麼教育,但閲歷豐富、涵養深厚,步入中年以後成為社會中最有文化修養的羣體——原因在於她們擺脱了惰性思維的枷鎖。我想,這裏的惰性思維不單單指向學生,可以説指向任何一個有思想意識的人。

我想避免讓自己陷入"惰性思維"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為簡單的方法便是"反思",如在教學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課,在班級管理上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決定和措施,在待人接物上,反思自己的言行舉止等,在不斷的反思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並及時改正,同時讓自己的長處更加突出,在反思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在這一過程中,必定要克服"惰性思維"的阻礙。

而對於學生,我想他們中的大部分在不同程度上都有這種思維,有的學生上課不聲不響,也在認真聽講,作業也是認真完成,但就是考試不出成績,我們不能説這樣的孩子懶惰,不勤奮,因為他向我們展示的現象,給我們的感覺是認真踏實的,對於這樣的孩子,我們往往認為他們是沒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我想,找到正確的也就是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是一件易事,前提一是對自己有較為正確的認識,如瞭解自己的學習行為習慣,自己的性格特點等,二是,對於課堂上老師所講的內容,不僅僅停留於簡單的信息接收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對信息要進行吸收和消化,將課堂上課下所聽到看到的信息、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只是簡單盲目的接收信息,卻不動腦經加以思考,就像機器人聽從指令完成任務一樣簡單機械,但學習本身並不是完成一項項具體的任務。這樣的學生或許是被"惰性思維"控制着,行動上不懶惰,但思想上卻並不勤快,學生自己也並未意識到,所以學習效率不高不出成績。若不及時改變思維,久而久之,他們或許會一次次被這樣看上去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的結果打擊,進而對學習失去信心,以至變成頭腦簡單,做事魯莽之人。所以,我在課上和課下,經常告訴學生學習要動腦筋,多思考。不僅要求自己反思,也時常提醒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進行反思。

另外一個就是"教育的實用性",他認為教育應該是有用的,人接受教育學習到的東西卻藏而不用是不應該的。書中還説到"理解即寬容",意思是教育的目的應服務於學生在生活中的體驗、發現和應用,而不是與生活相脱離。如果所學的知識缺乏實用性,不能解決思想和生活中的問題,那這樣的學習也就毫無意義可談,可以説是在浪費時間。這就讓我想到,之所以反對和制止學生看那些言情武俠小説、漫畫等,是因為這些東西都是虛無縹緲的,沒有任何實用價值,所以我們倡導"看好書",也就是看有思想內涵,有實際意義的書籍。

另外,結合自己所教的科目來説,並不是就課本講課本,而是要正確啟發和引導學生將課本知識與自己的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只有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習,才能將課本上的知識學得活靈活現,也才能夠更加凸顯出學習課本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能被調動起來。

無論如何,理論指導總是與親身實踐是密不可分的,教師這條道路上,我需藉助這些正確思想,在其指導下大膽採取行動,不斷豐富和完善自我!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5

在翻開《兒童的人格教育》這本書的第一章,我就感到這本書艱澀難度,是硬着頭皮看的。但是,漸漸的,我覺得受益匪淺。它其中的一些觀點促使我反思自己在教育學生時的對與錯。

國小生經常會有摩擦產生,作為班主任對於處理這些小事是駕輕就熟的。比如,我們班的小凱同學總是喜歡與同學打打鬧鬧,對於學生向我報告説小凱又和誰誰打鬧了我是習以為常的。我的處理方法就是調查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該道歉道歉,並提醒他們以後用正確的方法處理摩擦。但是,從我看了《兒童的人格教育》後,我就反思,也許我的做法是解決了事情本身,但是對於小凱來説,我有沒有幫助到他呢。書中説:“把一個特定手勢或特定的表達孤立開來,忽視人格的統一性,就像從一個完整的旋律中抽出一個音符,然後試圖脱離組成旋律的其他音符來理解這個音符的意義。這種做法顯然欠妥,但卻相當普遍。”我想我在處理小凱這件事上就是比較普遍的做法,卻欠妥當吧,作為教師,我們是要教育孩子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僅僅是解決掉眼前的.事情本身,如果我們只看到表面現象,就根據表面現象去進行想當然的推理與推斷,卻不能探討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那麼對於孩子來説這樣的教育其實無濟於事。正如書中所説:“應該在全面理解兒童人格統一性的基礎上,探討兒童犯錯誤(或其他表現)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即背後的成因是什麼。”人格是具有統一性的,“如果我們想要理解兒童的某一特定行為,就必須首先了解其總體的生活史。兒童的每個活動都是他總體生活和整體人格的表達,不瞭解行為中隱蔽的生活背景就無從理解他所做的事。”這些言語提醒我,要真正幫助到小凱,必須從根源處入手,在學校不斷觀察他,引導他的同時,也要與其父母溝通,深入瞭解他的家庭教育,並在教育方面與其家長達成一致,家校合作,一起幫助他。

後來在與其父母溝通後,我從他們不斷掩飾孩子的錯誤,為孩子開脱的言語中就感受到他們對小凱的寵愛,我想這或許是導致小凱行為的一個原因,因為小凱在學校並不受同學喜愛,與他在家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也許是這樣的反差導致他用了錯誤的方式來引起學生和老師的關注。是他在“自卑而超越”的過程中,缺少合理的追求優越感的手段,進而選擇了一些雖對其自身無益,卻能吸引關注和體驗成功的錯誤路徑。當然這只是我目前的猜測,還有待證實,同時人的性格受各種因素影響,我還需對小凱不斷觀察,並與其父母不斷溝通,找出真正能幫助到小凱的方法。

非常感謝這本書,幫助我意識到自己在教育上的問題,引導我向正確的方向前進。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6

最近讀了《教育漫話》這本書,拋開作者的時代和階級侷限性,其中有很多觀點引起了我的思考,結合教學實際,我受到了很多啟發。

作者約翰洛克一個比較鮮明的觀點是: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在新生班中,經常會發生孩子剛入學不適應,體質差易生病,甚至有的孩子會由於生病,耽誤一個月的課程。究其原因,除了先天體質,時感的因素以外,現在的孩子缺乏運動,過度營養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很多家長只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水平,因為獨子居多,怕磕碰,怕意外,怕遇到壞人,宅養的孩子越來越多。特別是老人幫助照顧的家庭,溺愛已經深深地影響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智商高,身體差,成了現在孩子面臨的普遍問題。作為基層教育者,不只是要教育孩子,還要通過孩子影響孩子的家人乃至社會,正確的育兒觀念與方法要靠我們和整個社會大力普及,從少年時培養孩子們強健的體魄,讓他們面對今後的人生,有足夠的體力去支撐。

另外一個觀點是“立德樹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這也是教育的一個永恆主題,特別是在現在的社會,孩子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對國家感情和利益瞭解比較淺薄的時候。就像前一段發表不適當言論的“某想”IT名人,他的社會地位,所屬階層無不證明了他的優秀,但這個優秀只限於智力方面,在德行方面確有所失。作為一箇中國人,最基本的愛國立場的缺失,只能説明在對他的教育上,德育的失敗。德育往大處着眼是愛黨愛國,維護國家榮譽和利益;從小處着眼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不淪於物慾,有所為,有所不為,而這一切的最初萌芽,都在人年幼的時候。想到這些,感到自己肩上的擔子尤為沉重。

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這一話題不能只是老生常談,應該在教學實操中得到落實。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很榮幸我選擇了教師這一份職業,在少年成長的最初階段,為他們刻下最深刻的記憶,夯實成長最重要的基礎。所以一定要言傳身教,讓我所教的這一羣少年愛國、敬業;博學,有為;明理,有容!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7

蘇霍姆林斯基説:“人才只有靠人才去培養,能力只有靠能力去培養,才幹只有靠才幹去培養。”可見學生的智慧是靠老師去開啟的,這就要求老師首先要成為一名智者。書中認為教師的智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善於以自己的德識才學影響和教育學生;

2、首先要求教師自己德才兼備,但這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使學生也如此;

3、教學是教與學兩方面的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只有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慾和奮發進取的精神時,教育才會收到最大的效果。

4、教師除自身應努力工作,以身作則外,如何啟迪和激發學生學習的激情,並使之持久不息,乃是教學中最關鍵的問題。

那麼世界上所有的老師就一定都是智者了麼?我看不見得,至少我覺得自己還不是一個智者,只是一個比學生“多半桶水”的學習者。在我看來,智慧人人都有,當然有先天的因素,但是也有部分是由後天決定的。那麼如何才能增加一些智慧,使自己更向智慧型教師邁進呢?

1.智慧是靠“想”出來的

智慧是思索的結晶,教師的教育智慧即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問題長期研究和不斷思索的結果。教師如果能從研究的角度來從事教學工作,不斷地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研究問題,就能不斷地增長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不斷地提煉新見解、新觀點,從而全面地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教育智慧。

2.智慧是靠“勤奮”出來的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靠積累,聰明靠勤奮。”先天的聰明還要靠後天的努力來完成,只有在長期一點一滴的學習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積累。作為一名教師,要特別加強對心理學和教育學的學習和研究,把握學生在不同年齡的心理特徵。教師唯有熱愛學習,從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營養,才能成為學者,成為能師。

3.智慧是靠“交流”出來的

教師的教學是單人單科進行的,教師的勞動在大部分時間裏是個體性的。備課、鑽研教材、上課、輔導、批改作業都是一種複雜的腦力勞動,要獨立完成,但決不能因此而忽視教師之間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學習、共同討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於學習,善於博採眾家之長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

共同討論,益處更多。首先,討論有助於相互啟發,集思廣益。討論中別人新穎的觀點、奇特的思路都能給人以啟迪。其次,討論有助於激發靈感。討論是思想的交換,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夠產生靈感的火花,長期困擾個人的問題和疑惑往往能在討論中迎刃而解。最後,討論有助於鍛鍊和提高思維能力。在討論中,激烈的思想交鋒能夠快速有效地增強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思維的邏輯性和敏捷性。

總之,智慧型教師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斷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還要勤於學習,善於集思廣益,博採眾長。“智慧型教師”應成為我們每位教師不斷追求、自覺探索的目標。

《教育的奇蹟》讀書心得體會 篇18

最近讀了兒童早期教育的鼻祖——木村久一先生寫的一本書叫《早期教育與天才》。

現在的人並不是不懂得去早期教育,誰不想自己的子女能夠出眾,得到全面的發展呢?但是他們對早期教育的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範圍。大多數家長都有早期教育的觀念,而且很多家長是按照自己的早期教育的方式來進行,但是收效並不明顯。為什麼呢?其中書中有部分讓我印象深刻,老威特並沒有因為兒子對畫畫工具產生強烈的興趣而開始決定培養小威特的繪畫才能。而是讓小威特盡情地把玩這些畫畫的工具,並不強迫他去畫,也沒有給他定格成為畫家的目標。有些家長很不解,但是老威特説的一句話對現在的許多家長很受用,也很經典:“真正的藝術是來自於藝術家的內心世界以及他們的本能衝動。”可以這樣説藝術本質是不可學的,或者説藝術本身是無法學習的,能夠學的只是技術和技巧。

早期教育從何開始是最理想的呢?書中介紹了最早可以在懷孕期間就可以開始了。本人非常欣賞音樂教育。並不僅僅是因為根據老維特的經驗“音樂往往能造就天才”,而是因為音樂的確是美妙的東西。因為它不需要語言來解釋其中的奧妙。你可以是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人,甚至是目不識丁的人,還可以是一個身有殘疾的盲人,但只要你有聽力,你就能毫不費力的從音樂中享受到它表達出來的東西。

書中小賽德慈的母親在教小賽德慈“快樂、興奮、幸福”時,小賽德慈流露出不解的表情,他覺得這幾個詞都差不多,所以母親在多次講解後仍不能明白他們的差別。母親用迷人的吉他聲告訴他,小賽德慈專注的聽着,母親輕鬆地彈奏了一連串的音符,並且主要是在吉他的一弦上彈奏的:“你明白了嗎?這就是快樂的感覺。快樂是個形容詞,快樂就像一弦上彈奏出來的音符。”“哇!原來是這樣!”從那以後小賽德慈在對詞彙意義的把握上顯得很輕鬆。也許有的家長認為那是因為小賽德慈的母親會彈吉他,可以藉此教育,如果我們不會音樂那怎麼辦呢?在此我想説的是,音樂是能夠直接觸動人心絃的工具,我們可以利用音樂來達到很好很有效的教育效果。所以教育孩子的另一個基本要求是要全面提高家長的綜合素質。

並不是説每個家長必須什麼都具備,但是知識面應該做到博而廣。 另外我還體會到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必須要注意以下三點:(1)要遵循兒童的天性,選擇孩子們最喜歡的方式來進行教育,採取啟發、誘導的方式去開啟兒童的智慧是最有效的。(2)早期教育不完全是一個向孩子灌輸知識的過程,而是應該在向孩子傳輸知識的同時,讓孩子逐步掌握獲取、發現知識的方法,因為獲取知識的方法和善於思考的能力才是孩子一生中最大的財富。(3)天才兒童既然是早期教育的結果,那麼一旦停止早期教育,天才亦會變成庸才,所以早期教育並不是一勞永逸,必須堅持,否則,早期教育就會徒勞無功。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生的老師,培養孩子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良好的道德品質,是人生重要的一課。父母要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孩子自己考慮問題的空間,讓孩子獲得成功的滿足感,極為重要。給孩子增強信心的機會,讓孩子去感受實現自我價值的喜悦,父母要正確引導孩子認識現實世界,培養教給孩子處理事情的方式和能力,讓孩子有能力應對困難,面對現實,不受阻力影響的心理。培養良好的性格,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