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育心得:讓“綠色的愛”灑遍每個學生的心靈

本站:老師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孩子的不良表現上,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優點和特長,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讓“綠色的愛”灑遍每個學生的心靈》。

教師教育心得:讓“綠色的愛”灑遍每個學生的心靈

一、個案分析:

我班學生王子涵,自上學期以來,自控能力突然變差,上課愛走神,常常望着窗外發呆,在課堂上從不專心聽課,也不影響周圍同學聽課。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按時完成。常常丟三落四,不是忘帶書,就是忘帶作業。作業字跡潦草,錯別字特別多。因為自身缺點多,同學們看不起他,疏遠他,下課沒有夥伴和他玩耍。致使他滋生自卑畏怯的心理,使他缺乏自信心,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低人一等,不敢和同學交朋友,同學們也不願和他交朋友。

經調查子涵小時候家庭條件優越,他雖然比別的同學小,卻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愛好廣泛,課外知識比較豐富。上課發言積極,回答問題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後來由於家庭有變,父母離異,發現寫作業速度慢,自我約束能力差,被老師批評的次數較多,情緒消沉,常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在學校騙老師,回到家裏給家長説慌,有厭學傾向。

二、誘因分析和措施:

我在閒暇時間找子涵談話,在他身上看到的是自卑和無奈,是與其年令不相符的沉悶和孤獨。為什麼子涵會變成這個樣子呢?我帶着這個問題,與他談心,電話家訪,走近家長等方式,我瞭解到,有以下誘因:

(1)父母離異,傷及孩子。原來是子涵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了,他和爺爺奶奶住在一起。幼小的心靈受到創傷,小小年紀失去了父愛和母愛,總想着爸媽遺棄自己,給自己心中形成一層陰影,揮之不去。

(2)夥伴的冷言,傷害其自尊。家庭的不完整,再加上小夥伴們的取笑,使他更是難言。有時同學們一説爸爸如何好,媽媽如何親,他都認為是在挖苦自己。同學的無意説笑,同學的得意炫耀,都會引起他的誤解,有一種沉重的心理負擔。

(3)缺乏理解。雖説爺爺奶奶對他百般疼愛,但對孩子的心理不理解,一日三餐雖然很關心,衣食住行也倍加呵護,但對孩子的心理變化不覺察,對孩子的學習輔導力不從心,爺爺因為忙很少過問他的學習情況,雖然對孩子的期望值也很高,但表達的方式十分簡單。爺爺奶奶的望子成龍心切,絮絮叨叨的教育致使他不安、煩惱、孤獨、離羣等情感障礙隨之而來。子涵常常覺得自己家庭不完整,別人會看不起他,於是使他漸漸變得性格孤僻,不願與人交往。由此他產生了一種孤寂獨處的消極情緒和不良心態。

(4)批評無度,心理誤解。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不能及時完成課外作業,在學校得不到老師適時的表揚和鼓勵,加上任課老師對子涵的一些惡習很反感,常常批評他是個無可救藥的孩子,甚至是另眼相待。這些不當的言語,使他產生一種自我否定的情緒和心理,慢慢失去了自制能力與自信心態。自信的失去,讓自卑感慢慢佔了上風。我對他也關注不多,久而久之,讓他便逐漸產生了失落感。過多的自我否定產生了自卑自慚的情緒體驗。他對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覺。不再喜歡接觸老師,置身於羣體之外,心理脆弱,承受能力降低。

三、輔導過程:

(一)、走近家長。(1)幫助孩子找回愛,撫平孩子心靈的創傷。我經常和子涵的生身父母進行電話訪問或直接面談,讓她(他)們懂得,孩子是無故的,孩子需要父愛,更需要母愛,一點愛就會給孩子極大的鼓舞,常出現在孩子面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必需,為了不毀孩子一生,做好兼職父母。(2)幫助提高理念,正確教育孩子。我常和子涵的爺奶談心,讓其及時瞭解子涵在校的表現,並介紹一些育育子方法,愛而不溺,教而有方。

(二)、注重輔導,融入情感教學。

1、走近子涵

走近方能知心,知心才可交友。為了消除子涵的畏懼心理,課餘時間經常有意無意的找他閒談,拉近彼此距離;課間讓他幫我拿作業、發作業本,讓他體會老師信任的快感;有不妥處,婉言指出,既指出錯誤,又讓他感覺親切,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他,發現他有所進步時及時表揚,讓他體會到進步的喜悦,在不經意中,全班同學都能感受到子涵是我們整體中的一員。漸漸的,他開始喜歡和我接近,喜歡和夥伴們遊戲玩耍。

2、給予機遇,滿足表現欲

有一次班級開展演講比賽活動,子涵被選上了,我知道這是同學們給他的機會。開始他還再三推辭,經過我的鼓勵,和家長的支持,他接受了。他説:老師鼓勵我,家裏支持我,同學們擁護我,我要講就要講好!結果表現得很好。我和老師們都在課堂上表揚他。他笑了,他第一次在同學們面前笑得那樣開心。從此他變了,他真的開始努力了。

3、溝通心靈,品嚐愛的滋味。

欲讓子涵變化,其着眼點應在於家庭的施愛及在校的情感教育。因此,我把她的爺爺奶奶請來,詳細地分析子涵在校的表現及原因,與他們交流,反饋情況,共同商量解決孩子不良心理狀況的辦法,建議他們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進步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為自卑的子涵提供更多表現的機會。適當地讓孩子做家務,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從家務勞動中鍛鍊與家人交往的能力。我專門找了子涵的爸爸媽媽,和他們進行談心,勸他們常回家看看,多與兒子交流,多給兒子關愛,用自己的愛感染孩子,讓他感受到爸爸媽媽雖然離婚了,但仍是愛他的,不僅沒有遺棄他,還對她有很大的期望,讓他找回了温暖和快樂。

4、多元評價,促進自信。

開展形式多樣的評比活動,用激勵的方式使其揚長避短。我們班每週班會,都對上週學生的表現做一次評價,通過自評、小組評,把自己所取得的進步和不足都記下來。在評價中,子涵從同學的肯定中得到了滿足,獲得了自信;在自我批評中,學會了反省,逐步完善自己。為了調動他的自我教育意識,讓他在評價中自我激勵,迸發出潛在力量,自律、自信、自強,把自己融入班級集體之中。

四、反思:

子涵的轉變讓我認識到激勵作用之大、情感力量之威。只要投入感情,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只要有愛的滋潤,就會有奇蹟出現!對因缺少關愛因素造成的問題兒童,更應為他們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兒童是在成長時期,心理還不成熟,在友善的環境中容易糾正不足,在愛意之中更能健康自己心態。愛是導向,情是激勵,情感能讓孩子超越過去。因而,針對類似的學生要循循善誘,不可操之過急,讓他們一步步放開自己心緒,慢慢地轉變看待周圍事物的思想導向,將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一點點感受周圍人給他的善意,通過多元評價、活動參與,使其增加自信,從而將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家人、老師、夥伴身上來,愛人就會得到人愛,消除與周圍人的隔閡,樂於學習,樂於生活。

公眾號:滑州杏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