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得故事:眼光

今年暑假,加班燃燒了五週,還被抓差到浙江大學培訓一週,住在華家池校區的神農賓館,甚是辛苦。好在有一羣好學認真的同學時刻無聲的鞭策,加之教學樓就在賓館一牆之隔每天就在賓館和教室之間穿梭省去了車馬勞頓。這一週安排的內容很充實,每天上下午都安排一個講座,甚至還有個講座安排在晚上。我看到學員手冊上的講座安排,有個名字很熟悉:杭州師範大學圖書館長趙志毅教授。我想起來十年前和一位南師大教育學院的趙志毅教授在南京電視台議事園欄目一起做過一檔訪談節目,想着按常理不大可能這把年紀還從南師大調到杭師大。到了上課一看,竟然還真是當年的趙教授,看起來雖稍顯老態,但依然精神抖擻,上課很是投入。

教育心得故事:眼光

課間閒聊起十年前的那次訪談。起因是按察司、國子監、禮部等六部委一起發了一道公文,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其時大街小巷貼滿了白底黑字公而告之的這道公文。當時我就明確表態這個公文就是一種慣性的管理思維,等同雞肋,毫無意義,註定是廢紙一張。我的理由很明確:第一:網絡是一種趨勢,作為一種平台能提供很多便利,你無法抵擋這種便利;比如我自己就要求學生利用搜素引擎,並不是每個學生家裏都會有很豐富的藏書,這個時候網吧就可以提供便利。第二:你就算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那麼他們只要想去,還可以去黑網吧。主持人可能還是不相信,於是現場調查了下有多少人去過黑網吧,結果我帶去的徐鵬和樑布鴻等幾個男生齊刷刷的全部舉手了。其時,還沒有智能手機,大家的手機基本上也就是成天發個短信,班級偶爾有一部分同學家裏裝了寬帶,玩玩西祠衚衕BBS。可是今天還需要禁止未成年人進網吧麼?還有多少學生家裏是沒有寬帶的呢?

其時的我想象不到短短十年之內,互聯網以及手機其他硬件平台會發展到今天這樣的地步。我只是清楚一點:當下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智商和管理部門日復一日機械的管理思維和能力之間的矛盾。在學校裏則是學生日益增長的獨立思辨能力和教育管理者陳腐的教育理念之間的矛盾。有很多教育管理者沿襲以前的做法,像鴕鳥一樣把頭紮在校園裏,結果和《肖申克的救贖》那個在監獄住了一輩子,出獄後在超市做工的老頭一樣,總有一天會把自己的生活吊死在這個圈子裏。所以我推薦學生去讀樑文道先生的《常識》,讓他們意識到在那些生活中顯而易見的常識是如何的難得。

今天的很多學校,禁止學生帶手機,保險箱、保管袋、沒收等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可是不想想一個孩子在高中畢業前你都禁止它帶,突然上大學成了標配,他有多大的可能性去正確面對呢?它的誘惑可是連成年人都很難抵擋?

至少,堵從鯀付出生命的代價開始就證明了永遠不可能。

這兩年阿爾法狗橫掃了圍棋界的所有大師們,據説唯一的一局和棋還是因為停電。這些年,人工智能在各個領域開始了突飛猛進的應用,見諸媒體的消息一天天刷新我們的認知。至少有些行業已經開始逐漸被替代:工廠裏很多機器人操作早就逐步替代諸多人工,連物流業都開始用無人機送貨物了……可別以為只是低端的簡單操作的那些操作工種被替代,寫字樓裏那些曾經盯着金融、國貿之類熱門字眼的小白臉(領)們也並非高枕無憂,有的機器人智能投顧收益率遠遠超過那些操盤手,新聞説今年有三成私募沒有正收益,要知道上半年可是一個“慢牛”,這些所謂的專業人士這樣的水準別説被機器替代,早就該被領導掃地出門。前幾天十幾家基金之所以默許了“螞蟻”那份創意滿分情操零分良心負分的文案就能感覺到他們背後的焦灼。 電子交易的發展,全世界各個交易中心的交易大廳裏基本上門可羅雀,港交所的交易大廳在下個月就即將關閉了,人類交易員的時代終結,人工智能時代真真切切的到來了。

而有些並非高科技的工作反而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甚至有的反而變得更加吃香。比如理髮,幾十年如一日,似乎被替代的可能性目前並不太大,再比如小餐飲,反而比原來更加節省成本。現代人自己下廚的頻率越來越低,所以外賣就越來越紅火,原來的小餐館還需要一點廳堂作為店面,現在很多小餐館都主要依靠網絡上的外賣訂單,有沒有店面都無關緊要,翻不翻枱更無所謂,他們需要的只是一羣懶惰的食客吃貨和一羣能夠使命必達的外賣小哥。所以千萬別簡單以為工作的繁複與簡單就是人工智能替代的標準,也別以為學歷的高低就是人工智能替代的分水嶺。

面對這樣迅猛的變革,即便是科技工作者,也都只是在研究領域的某個點去往前推進,但是所有的合力之後將走向何方卻未必人能預測到未來科技的發展和走向,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凡爾納那樣眼光長遠,當年海底兩萬裏的那些奇思妙想現在都變得司空見慣。但並不意味着我們放棄自己的思考,至少在面對未來可能的變化中也能未雨綢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