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教育心得體會:怎麼看待國學活動的如火如荼

國學復興以來,各大中國小校國學活動繁多,如火如荼,但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活動內容大同小異,並無新意,也無效果。

國小教育心得體會:怎麼看待國學活動的如火如荼

舉個例子,我們的“國學周”長這樣:

先通過中午廣播告訴孩子們,國學周轟轟烈烈開始啦!

接着各種特色活動輪番上陣,比如“國學沙龍”會利用中午的休息時間,給感興趣的同學提供一個展示和汲取國學知識的平台。

比如中午廣播會有一些國學相關的內容。

最終是一場演出。利用課餘時間排練好幾周的孩子們,紛紛登台獻藝,領導講話總結,國學周順利閉幕。

這樣的國學活動,到底能否給所有孩子帶來國學啟蒙?提升他們對國學的濃厚興趣?

答案很顯然。

這樣懸在半空中的國學活動,真正參與其中並受益的孩子寥寥無幾,大部分孩子都處在觀望,看熱鬧的境地。還沒真正品出味兒來,活動已經到一週的尾聲了。

怎麼才能讓國學活動落在實處?

我覺得“校園國學周”還遠遠不夠,國學活動的正確打開方式一定是:誦讀。

非誦讀無以深入人心。

不管國學活動多麼豐富多彩,內容多麼五花八門,但最最基礎的誦讀活動絕對是無法繞過的好方案。

為什麼國學教育必須依賴誦讀?

首先,國學的教化功能依賴誦讀。

曾經,我也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在集體中開展國學活動,真正讓每個孩子受益,除了讓孩子們誦讀以外,是不是還有別的方法?經典為什麼一定要誦讀出來?有沒有別的方式,既能讓孩子們懂得,又能記住,還能自覺在行為中踐行?

後來,我發現,確實必須有誦讀這個環節,不,不僅僅是有,而應該是必須“大量有”。

語言是思維的載體。

和別的非誦讀學習方式(比如看圖、表演、講故事等等)不同,誦讀是把經典變成學生口中所説,腦中所想的唯一方式。

所言即所思。

誦讀的內容通過語言方式,影響思考,讀的內容成為孩子大腦記憶的一部分,留在潛意識裏。潛意識則可以無需通過意志的導向,直接作用於孩子的思維和行為。

如果一個孩子多次讀“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他漸漸瞭解到這句話的意思,他的大腦就已經留下這部分潛意識在某個角落,他也就會真的覺得“學而時習之,樂乎”。

類似傳説中的“洗腦”。但這份“洗腦”的任務是交給古代聖賢帶孩子完成的。

這就可以解釋很多老師反映的現象:帶孩子讀經典後,孩子在行為上,性情上,多多少少都會發生一些讓人欣喜的變化。不斷誦讀經典,孩子一定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孩子變得温文爾雅,陶冶性情,讓心靈向上,向善,向美。

作家長和老師的,只需要跟孩子一起“被洗腦”,多陪孩子一起讀經典,教育就會變得如此簡單。

其次,國學的工具功能依賴誦讀。

誦讀國學對孩子的識字、閲讀促進的功能,開發右腦的功能,不再贅述,前面好幾篇文章已經説得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