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教育》讀後感(通用25篇)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

作者福祿貝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是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創立了一種對當時來説是新型的學前教育機構,並以“幼兒園”這個獨特的名稱命名,可以説是首倡者。

《人的教育》讀後感(通用25篇)

書的第一篇是總論,作者寫的很抽象。靜下心來,細細的品讀,才能夠有所理解,並且真的受益匪淺。作者認為,每個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質。教育的目的在於使人的本質在他的身上得到發展和表現,成為覺悟,並使這種覺悟在人的生活中發揮作用。人的本質具體是指什麼呢?它是“構成自然本質並永久地顯現在自然中的東西”。本質是自然的。“失去了上帝和自然,我們必須求助於人類的智慧和才智,我們只能建立空中樓閣。”對於幼兒來説,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兒童本質的體現。因此,學前教育的目的就在於讓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體現與發展。兒童從剛剛出生到這個世界上起,人們就應當按照他們的本質去理解和正確對待他,讓他自由地、全面地運用他的能力。現在的家長很重視孩子的教育,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學到別人不會的東西,各種興趣班,暑期班,培訓班越來越多。為了強調某些能力和肢體的運用而犧牲其他能力和肢體,這是幼兒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作為教育者,如果永遠以領導者自居,對學生進行命令和干預,讓教育和教學起着毀滅的、阻礙的作用,反過來是害了孩子。

在幼兒的生活中,作者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在沒有其他活動物體存在時,不能讓幼兒獨自呆在牀上或搖籃裏,這樣不僅會使身體虛弱,也是產生心理上嬌嫩和脆弱。幼兒的卧牀從早期起不應過於柔軟,也不能用羽毛的枕頭。而飲食始終只能是養料,唯一的目的是促進體力和智力活動,兒童的食物應該儘量簡單,以能夠維持兒童的生活所需,使他在體力和智力上達到同樣程度的發展為限。教幼兒站立和步行時,我們不應當使用枴杖和繩子。在幼兒的成長中,他會自己發現自己有走人的教育讀後感1000字路和站立的力量,自然的學會這些技能。這些觀點,涉及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對於兒童過分的保護,並不能讓他們最好的成長。適當的放手,讓幼兒在“艱苦”的環境中學會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有利於他們身體的發展,又有利於他們心理的鍛鍊讓他們成為獨立、堅強、自信的人。

福祿貝爾把人的教育時期分為兩個階段:幼兒期和少年期,幼兒期又分為一般嬰兒期和幼兒期,少年期有分為少年期和學生期。在幼兒期,幼兒把他以前內化的東西重新外化,在這一階段,感官發展非常重要。少年期,外部的東西成為內部的東西,即學習的過程。兒童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是他們學習的動力所在。作者認為,這一時期的家庭教育具有重大的意義,家庭生活對兒童來説就是他生活的榜樣,會對他的生活產生重要的影響。而擔任學生期的人的教學任務的主要是學校。在這一節裏,福祿貝爾對學校的性質、任務、教學內容、教育方法等學校教育問題作了論述。

“恩物”是福祿貝爾設計的一套活動玩具,為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因為他十分重視遊戲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他認為遊戲是兒童發展的,這一時期人的發展最高階段。在遊戲的過程中,幼兒能夠盡情的享受快樂。但可惜的是,作為成人我們往往不能很好的理解這種快樂。對於兒童的遊戲,他們不僅不積極的參與,還採取各種行為進行阻止。認為玩泥巴太髒,玩水衣服會濕……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遊戲。而往往只有這些兒童自發選擇的這些遊戲才能顯示出他未來的內心世界。一個遊戲着的兒童,一個全神貫注地沉醉於遊戲中的兒童是兒童生活最美好的表現。此外他還主張為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我想,現在幼兒園裏設立的植物角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遊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對以後生活的預習。所以,每一個大人都應該重視這個時期的遊戲,給予充分的支持。

《人的教育》為我們講述了幼兒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雖然整本書看下來,我還有很多地方並沒有真正的讀懂,我想,以後我還是應該再仔細的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

全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總論,首先,福祿培爾從自身信奉的哲學觀出發提出了他的教育觀。他指出教育的作用就要順應人的本性去激發和推動它有意識地和自覺地、完美無缺地表現上帝的精神並加以發展。其次,他提出了教育要順應自然的原則,從這一原則出發,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並注重他們的個性的發展,同時,他還提出了人是不斷髮展的觀點,並強調人的各個發展階段之間的連續性。第二章幼兒時期的人。福祿培爾從嬰兒期的發展與撫育和幼兒期的發展與教育這兩個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他指出嬰兒期既是一個吸吮期也是一個撫育期,對嬰兒來説,尤為關鍵的是其身體感官以及四肢的運用。

第三章少年期的人。福祿培爾主要論述了兩個問題:少年期的發展與教育和家庭生活對兒童的影響,他認為少年期是使外在的東西內化為自身擁有東西的渴望,這種渴望可能通過遊戲得到滿足,然而,能充分滿足這種渴望的乃是他們的家庭生活,對少年期的兒童來説的家庭生活是其生活的楷模,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強烈的影響,父母應當讓兒童學會分擔家庭中的事務,不應拒絕孩子幫助做事的自發要求,而應加以支持和肯定,讓其自然良性的發展,另外,他認為兒童的情感在這一時期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第四章學生期的人。福祿培爾從學校的性質和目的,教學內容學校與家庭的關係三個方面進行分析與論述。第五章整體的概觀與結論。福祿培爾指出,由於我們過多地錯誤壓制兒童身上的多方面的精神傾向,因此,極為有害地干預了兒童的本性,尤其要認識到,在兒童的發展和教育中被耽誤和被忽視的東西往是無法挽回的,為此他強調,我們應把注意力放在孩子們身上靈性的普遍形成上,放在真正人性的形成和發展上。

總而言之,該書系統地構建了幼兒教育理論體系,儘管我們並不贊成他的唯心主議思想,但他主張教育應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發展的教育,重視兒童積極的活動,重視發展兒童的創造性,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以及強調早期教育對人一生髮展的重要意義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上教育的連續性等觀點,不僅對當時德國教育普遍存在的那種機制的和機械刻板的教育方法具有革命意義,而且對當下的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也具有啟發意義。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3

我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平日裏耕耘在教學一線,忙忙碌碌的,用在閲讀上的時間就少了,但是對書本的渴望卻越積越多。在上一學期我有幸參與到特級教師黃詠梅工作室中,工作室開展的“閲讀閲快樂”活動點燃了學員們閲讀的熱情,也激發了我擠出時間來閲讀的源動力。在指導老師黃詠梅老師推薦的閲讀書目中我看到了《人的教育》這本書,我一下子就被書名深深吸引住了。有個發自內心的聲音對我説一定要選它,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為什麼呢?身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們該關注的不正是人的教育嗎?書名引發了我教育理念的共鳴,利用假期我如飢似渴的讀完了這部教育名著,可謂“收穫滿滿”。

一、瞭解了福祿培爾的生平事蹟,拓展了眼見。

福祿培爾是19 世紀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碌無暇管教,繼母對他也很冷漠。因而福祿培爾的童年是孤獨、寂寞的。童年的遭遇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教育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探索、研究及實踐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在教育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理解了福祿培爾教育的核心理念,教育要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

通讀《人的教育》全書,可以看出福祿培爾是一位虔誠的徒,他認為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這是一種性善論的觀點。基於人性本善的認知,福祿培爾得出了教育的基本規則,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為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我們可以看到這一規則認知在今天依然有着廣泛的、強大的影響力。

三、《人的教育》一書對現代德國教育的影響深遠。

德國是資源缺乏的國家,在歐洲國家中人口最多的,科技發展很高,腐敗水平低。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像大眾、戴姆勒(Daimler)、西門子(Siemens)和寶馬都位於德國。它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羣體。德國教育以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完美的系統著稱。可是對於兒童,嚴謹的德國人似乎多了些寬容,他們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甚至於對於那些在常人眼裏的“問題”兒童,他們也能找出孩子閃光的一面。德國的兒童教育能達到今天的高水平絕對有教育先行者福祿培爾不可磨滅的功績。

四、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為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為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五、我們倡導的“生本教育”可謂對《人的教育》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當我讀到這一段文章自然而然的聯繫到我們今天在教學中倡導的“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由華南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郭思樂教授主持開展的,由課題研究帶動的大型教育整體改革實踐。生本教育主張教育應實現由“師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轉變,即把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向為學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實現學生積極、主動、活潑、健康地發展。從“教育適應自然”和“生本教育”的觀點看,教師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為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如果説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為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着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

更多在本書閲讀中的收穫數不勝數,無法一一列舉。我在閲讀中趟過了書籍的長河,在靜思中感悟了教育的真諦。閲讀是與古老的睿智的作者用書籍去溝通交流;閲讀是對靈魂的一種洗練,閲讀還是對教育先知思想的傳承。閲讀是幸福的、閲讀是快樂的,這樣的幸福與快樂真是多多益善。帶着閲讀的幸福與快樂,投身於不平凡的教育事業中去,“餘願足矣”。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4

今年暑假期間,我有幸拜讀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國教育名著叢書中《人的教育》一書。本書是一本著名的教育論著,分別論述了學前和學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作者福祿培爾是德國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被稱作“幼兒教育之父”。他的關於學前教育的理論和實踐活動,是他一生活動的主要方面。這本書是一部泛論兒童時期學前和學校教育的書,對我們國小教育有很多的啟示。書中,福祿培爾主張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天性,反對強制性教育和壓制兒童的發展,重視兒童積極活動和發展兒童個性以及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主張人的一切發展階段教育的連續性等理念。

在本書中,福祿培爾闡述了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今後來學前教育的發展有着很深的影響。福祿培爾把人的教育所涉及的年齡範圍劃分為幼兒期、少年期(少年早期)和學生期(少年後期)三大發展階段。在他看來,受教育的人在各個發展階段上必然會按照自己的使命顯示出自己必須實現的各種功能。學前教育在人的教育的整個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幼兒期是人的發展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階段。書中寫到:“人的整個未來生活,直到他將要重新離開人間的時刻,其根源全在於這一生命階段,不管這未來生活是純潔的還是污濁的,是温和的還是粗暴的,是勤勞的還是怠惰的……他(她)將來對父母、家庭和兄弟姐妹的關係,對社會和人類、自然和上帝的關係,按照兒童固有的和天然的稟賦,主要取決與他在這一年齡階段的生活方式。”如果兒童在這一年齡段遭到傷害,假如存在他身上的他的未來生命之樹的胚芽遭到損害,那麼他必須付出最大的艱辛和努力才能成長為強健的人,必須克服最大的困難在其朝着這一方向發展和訓練的道路上避免這種損害所造成的畸形。所以,他把學前教育有機地列入整個人的教育的過程,看作人的真正教育的開始,明確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人的教育》一書中,福祿培爾提出了家庭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幼兒期,人的教育主要是託付給父母和家庭的,兒童與家庭成員一起構成一個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統一體。因此要給缺乏教育知識的父母提供內容和方法上的指導。我覺得作為兒童的父母懂得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識和方法策略是非常必要的,父母的教育對孩子今後的發展有很大影響,父母在平時要有意識去學習瞭解一些育兒方法,避免錯誤教育對幼兒產生不利影響,給美好人生造成傷害,給人生成長造成障礙。

對兒童的教育應順應自然的原則,是福祿培爾教育理論體系的一條重要原則。他要求讓兒童從最早期開始就能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因此,“教育、訓練和全部教學與其是絕對的、指示性的,不如更應當是容忍的、順應的,因為在純粹採用前一種教育方式下,人類那種完美的發展、穩步或持久的前進將會喪失。”福祿培爾拿園丁修剪葡萄藤作為比喻:“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的,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的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教學中一定要順應少兒的天性,耐心的指導,不能強制性地教育壓制兒童。與讓兒童不受干擾地自然發展的主張一致,福祿培爾重視兒童個性的發展;“在作為人類一員和上帝兒女的每一個人身上包含並體現整個人性,但他在每個人身上是以完全固有的、特殊的、個人的、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表現、被塑造的……”我們在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以人為本,因材施教,要千方百計保護他們做事的積極性並予以肯定和支持,尊重他們正確的觀點,從而促進他們和諧發展,健康成長。

書中還説道,遊戲在學前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實這對於我們國小教育來説,遊戲也是很好地促進課堂教學的一種有效,低年級學生尤其如此。因為遊戲會直接影響兒童的生活和教育,遊戲能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一個能幹的、平心靜氣的、堅忍不拔的堅持遊戲的兒童必然會成為一個能幹的、堅忍不拔的、能夠以自我犧牲來增進別人和自己幸福的人。福祿培爾為了讓兒童開展遊戲和其他活動,設計出一個從簡單到複雜、統一到多樣、循序漸進、合乎邏輯聯繫的遊戲和作業體系以及配套活動玩具,因此也就有了他著名的“恩物”,這套教具對發展兒童的智力和創造性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主張為兒童創設活動條件,如讓孩子在自己的花園裏種植植物,組織他們手工製作等。因此,學校應該為學生開展更多的興趣活動,讓學生能夠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教師要引導他們做有意義的事情,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福祿培爾作為歷史上的一位著名教育家,近代學前教育的奠基人,他的學説的重大價值早為外國教育界人士所重視。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具有體系,不僅需要研究我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總結我國教育的經念,而且需要研究外國教育的歷史和現狀,借鑑外國教育的經念。這本教育名著,在中外教育史上有很大影響,對我們的日常教育教學實踐活動很有指導性,非常值得一讀。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5

福祿培爾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論家和教育實踐家,19 世紀新教育的倡導者之一,近代學前教育理論的奠基人。他出生在德國的一個鄉村牧師家庭,自幼喪母,父親整日忙於教區事務,繼母對他感情冷漠,因而,陪伴小福祿培爾的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童年。童年的不幸使得福祿培爾對兒童產生了特殊的感情,也推動他創辦了世界上的第一所幼兒園,並構築起了一套完整的幼兒教育體系,寫下了著名的教育論著《人的教育》,由此開創了教育史上的一個新紀元。

由於受到德國絕對唯心論代表人物(謝林、費希特等)的影響,福祿培爾的教育思想帶有非常強烈的神學色彩;又由於受到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和瑞士民主主義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等人的影響,福祿培爾在他的教育實踐中非常強調情感教育,並把“教育適應自然”作為其一以貫之的重要原則。

福祿培爾認為,人作為一種理智的生物,與石頭、植物、動物一樣,都是上帝的創造物,服從於同一條發展規律,具有同一切事物共同的本質,即上帝精神。也就是説,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統一於上帝的,人性也應統一於神性。既然人性是神性的派生,而神是全智、全能、全愛的,所以人性也是善良的,天生就有一種發展的可能性。基於這種性善論的觀點,福祿培爾認為教育應該是容忍的、順應的,教育要儘量順應兒童發展的內在規律,要為兒童的發展提供適宜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兒童的天性,除非這種天性遭到破壞,否則不應採取任何的干預措施。

福祿培爾還運用比喻來論證“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他在《人的教育》第10 頁上寫道:“為進一步接受大自然的教訓,葡萄藤應當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會給葡萄藤帶來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麼良好的意圖,如果園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順應植物本性的話,葡萄藤可能由於修剪而被徹底毀滅,至少它的肥力和結果能力被破壞。”他把對人的教育和對自然物的栽培進行類比後指出,在對待自然物方面,我們的做法常常是正確的。很多人都知道,如果需要動植物健康茁壯地成長,就必須給它們提供適宜、寬鬆的環境,要反對揠苗助長,要反對粗暴的干預和意志的強加。但是,在對待人的問題上,人們卻會走上完全相反的道路。儘管人與動植物的成長遵循的是同一條法則,但人們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時卻喜歡把他們當作橡皮泥,認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來隨意地塑造,結果是孩子的成長與他們的天性背道而馳。為此,福祿培爾呼籲,教育者在教育孩子時要適應孩子的本性,讓他們遵循其規律自由地成長,就像我們對待花園中的葡萄藤一樣。

回到我們的中學教育,如果我們需要培養的不是一台考試的機器,而是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健康活潑的有生命力的人,那麼我們在辦學時也應該要遵循“教育適應自然”的原則。盧梭曾經提出“教育即生長”的觀點,這意味着生長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在生長之外並沒有其他的目的,比如説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等等。當然,考高分、上名校、謀求好職業不是不重要,但它們不應該是教育的終極目的,教育的終極目的就是讓學生健康地生長,生長好了,成了一個優秀的人,其他的目的就能水到渠成的實現。

從“教育適應自然”和“教育即生長”的觀點看,學校的使命是什麼呢?就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自由支配的時間,另一方面是為學生的生長提供專業的好老師。以葡萄藤的生長為例,自由就像充沛的陽光雨露,教師就像專業的園丁。

如果説學生的天性就是與生俱來的種.種稟賦,那麼,教育就要為這些稟賦的生長提供外在的自由。外在自由的首要條件就是要有自由支配的時間。從詞源學上講,希臘文的“學校”(school )本身就是從“閒暇”(shule )中派生出來的。在希臘人看來,到學校上學就意味着從日常瑣事中抽離出來,有充裕的閒暇,可以專注地體驗和沉思,在這種體驗和沉思中,人的心智能力得到了生長。所以,學校在安排功課時不應太密集,應該多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這樣才能順應他們的本性並發展他們的稟賦。

適宜的環境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專業的好老師。其實,教育就其實質而言是一種影響,好的教育的核心就是要有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老師,通過他們去影響學生。老師當然要傳道、授業、解惑,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形成一個場,通過這個場來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和世界觀。什麼是名校?名校就是有一個懂教育、有眼光的名校長,凝聚了—批德才兼備的好老師,影響出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好學生。

總之,教育要適應自然,就要以學生的生長為終極目的,要為學生的生長提供陽光雨露(自由的時間)和配備專業的園丁(專業的好老師)。如果這些方面都具備了,也就掌握了學校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6

靜靜地品讀於漪先生《教育的姿態》,其實這本書中並沒有專門論及“教育的姿態”這個話題,但“椎心的憂思

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章節中的每一篇文字都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工作者我感動于于漪先生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崇高的使命感,在字裏行間我更深深感受到了老一輩教育工作者希望教育要回歸“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發展的誠意。

柏拉圖曾用他的老師蘇格拉底的話説:“教育是從一個洞穴中把囚徒的靈魂引出來往上升,達到真實之境界。”我想這是對教育對神聖的定義,這會使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自己從事的事業肅然起敬。前幾天在廣州參加生命教育的培訓,在旅途翻看《教育的姿態》,於漪先生也説:“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是啊,曾經的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但現在的教育環境下,老師卻並沒有那麼的“神聖不可犯”,不誇張的説教師成了“高危”職業,我們甚至在自己的權益被侵害時也無法得到合理的維權,我們有了些許抱怨,我們開始對那些因原生家庭出現問題而無法救贖的的孩子感到無力與迷茫,我們開始思考真的是“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嗎?

在機場,我和從事學生心理研究的郭老師閒聊,説起了班裏滿是負能量令我擔憂的小高,他的一句話卻讓我醍醐灌頂,一下子清醒不少,郭老師説:“所有的心理輔導都是建立在信任上的。”其實道理都懂,但當身處困境時,我們更多的是希望能尋求到救贖,在面對的“小高”這個特殊的個體時,我更多的是希望能夠立竿見影,找到一種特效藥去救贖這顆孤獨的靈魂,但此刻經郭老師一提醒,我突然想到了於漪先生在《教育的姿態》中寫到:“教育本是細水長流的事業,最忌諱急功近利,‘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句話就是告訴我們,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我們看西南聯大,抗戰時期最艱苦的時候,培養出了許多人才,幾十年後,現在的院士有很多都是西南聯大走出來的。教育不是你今天種子撒下去,明天就長出來,那是不可能的。教育本來就是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陶冶情操。”

那天回去,我把廣州買的特產拿了一些給小高,我塞進她的口袋假裝隨意的説:“張老師去廣州出差,給你帶了點吃的。你記得帶回去吃哦!好了,好好回去上課吧!”看的出來,孩子滿是疑惑,但我卻什麼也沒有説破,就如於漪先生説的:“我們的教育就是要打開學生的心門,教育是教心的工作,不知心無法教心”。小高這個個案,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將自己的心門封閉了起來,誰都走不進去,那既然如此,我就只能從微小的地方入手。這些手信她能接受也好,不能接受也罷,目前我能做的就只有這些,其他的就交給時間吧,希望在細水長流的時光裏,我能收穫到小高對我的信任,慢慢打開心門。但在這裏我們需要切忌的是,於漪老師所説的“細水長流”是指有教育行為的循循善誘而並不能把撒手不管看成靜待花開。於漪老師認為,一個人知識的缺陷可以用道德彌補,而道德缺陷是無法用知識來彌補的。所以我們在教育中需要去敬畏每位學生的生命,遵循他們的成長規律施以切合身心發展的教育。小高此刻的內心是封閉起來的,如果我們靜待花開那或許在她還不太成熟的自我認識中會扭曲對世界的理解與認識,所以我希望通過自己一些暖心的行為讓她對這個失望的世界重新燃起希望,育人先育心,育心要知心,知心要敬畏,或許小小的手信起不了什麼大作用,但是我想此刻的我就是在孩子心靈深處耕耘,或許今天還不能收穫,但一天天的積累,一次次的努力,一點點的引導,總會讓有些讓我驚喜的,比如昨天課堂上她那認真的模樣,比如她那嘴角揚起的笑……此刻,我堅定地認為:“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一個雞蛋,從外面打破,成為了破雞蛋;而從內部打破,則是一條鮮活的生命。教師唯有用一顆“愛生”之心掌握其成長規律,對學生的生命心存敬畏,才會真正地去走近學生,傾聽學生的心聲,才能真正喚醒學生的生命自覺。我想走近於漪先生,細讀《教育的姿態》讓我們更加堅定“用心耕耘,以期收穫”的教育理想。

於漪先生有一句名言:“與其説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説我一輩子學做教師。”願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像於漪先生那樣,在教育這條道路上永遠保持行走的姿態。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7

翻閲當代教育大師錢夢龍、魏書生、李鎮西、於漪等等的書籍,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們所流露出的博大的教育情懷。他們仰望星空,勾畫美好的教育願景,同時又腳踏實地,身體力行,努力地為學生的成長奠基,並竭力幫助青年教師的成長。

翻閲着這些令人深思的文字,感受着八十多歲老人的博大的教育情懷,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合上書本,“椎心的憂思,竭誠的期望”、“讓生命之花綻放”、“尋找教師之根”、“一輩子學做教師”、“活在價值體系中”和“記憶與情緣”6個專輯的標題,實在就是對“教育的姿態”最好的詮釋。

一頁頁讀過,合上《姿態》,嗅一嗅書香,大愛無疆這四個字悄然浮現於腦際。

本書是於漪老師有關中國教育現狀的總結與深思。作為教育家,於漪老師用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崇高使命感,撥開亂象的叢莽,讓教育之魂魄閃光。作者一直希望教育要回歸到“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生命的發展。

為人師者,我們都知道要心中有愛。但教育需要怎樣的“愛”呢?“在學校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將奠定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是於漪老師以人為本的出發點。漫漫6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拒絕各種利益的誘惑,哪怕在80高齡依然活躍在教育改革第一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深愛着學生。在她的眼裏,每個學生都是金子,要為國家培養“有魂有根”的棟樑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對象無法選擇,只要是生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孩子,我們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愛他們。”這是於漪老師畢生堅守的信念。

什麼是真正的懂學生?説在嘴上,寫在紙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體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於漪老師的兒子患了敗血症,但她卻忍痛割愛,放棄陪伴兒子回到學生們的身邊。於漪老師的師愛是超越親子之愛的,雖然她與學生們沒有血緣關係,但卻寄託着祖國的期望、人民的囑託,她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一個心眼愛學生,盡心盡力地培養呵護他們的成長。她認為,學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師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們,不僅是責任,更是她的快樂。

“班主任只有燃燒自己,才能輻射學生,教育學生”,她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向善、上進之心,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她利用各種機會給孩子們講理想信念,激發他們的學習動力;找同學一個個談心,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挨家挨户走訪學生家庭,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於老師覺得她的生命就有了價值,生命和歷史使命結伴同行。

愛,是一本永遠解讀不完的書,於漪老師精湛的專業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無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時時流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學習的榜樣。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8

在沒有接觸李希貴這個人之前,我就已經聽過他的“語錄”,比如“當學校把教師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教師也會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沒有倉庫的學校是一種理想,它其實是想告訴人們,學校裏不應該有庫存起來的資源”、“跳出教育看教育,需要擦亮我們的第三隻眼睛”等等。這個暑假裏,我從《面向個體的教育》裏真真切切地領略了李希貴博大的教育思想,並從中得到了不少的震撼和啟發。

李希貴是現任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歷任教育部基礎教育評估中心主任,同時也兼任國家督學、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等等。他先後主持多項國家級課題,其中《語文實驗室計劃》被列為國家教育部、人事部“特級教師計劃”,並獲山東省人民政府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但縱使頭頂着這麼多閃光的頭銜,卻反而使得他的師生觀和教育觀更加矚目。

一、師生觀

北京十一學校裏,李校長高舉“學生第一”的大旗。為了創建孩子們嚮往的理想學校,他們讓選擇成為學校的主題詞,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讓每一個人都成為自己的CEO。班主任成為了主任導師,和其他幾位擔任導師的相關老師組成一個教育團隊,分別負責學生的人生導航、心理輔導和學業指導。而教師在學校的辦學目標實現過程中處於第一位,才會協助校長落實他心中教育理想。“我認為關注學生應該先從關注教師開始。教育是塑造人的事業,塑造學生美好的人生。這個目標,只能通過教師來完成。”“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任何關愛,只能通過人的傳遞,才顯得真切、動人,誰都沒有辦法改變。一位教師,在校園、在課堂舉手投足間,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他可以春風化雨,也可以讓學生‘近墨者黑’。”

二、教育觀

一次,在高一新生的錄取中面臨着一個兩難選擇,一位在馬術方面已經很有造詣但會考成績差距很大的學生報考了十一學校。是錄取還是放棄?學校校務會經過討論,打破常規錄取了這樣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們的想法就是寧肯放棄百分之百的重點率,也要為各類不同個性的學生創造更多的機會,要為老師們的教學創造更加寬鬆、和諧的氛圍,將學校真正建設成一所屬於孩子們的學校。“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應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應給予學生的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裏培養出來的人都能幸福地度過自己的一生。”這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話,也是讓李希貴至今感到震撼的話。

身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也應該從關注孩子本身開始。我們要用一雙慧眼發現那棵樹,那棵樹一定與這棵樹不太一樣,有的需要在天空挺拔,有的則需要在河邊茁壯,有的習慣於雲山霧罩,有的卻渴望陽光普照……發現那顆樹,需要我們提供適宜的土壤、水份、氣候、養料,需要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需要我們的教育情懷。“我深切地感受到,當我們的孩子每一個都煥發自我潛能,發揮自我價值、成為最好的自我的時候,我們的教育就真的贏了”。這是李希貴校長的切身體會,我想,《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定會讓我們換一種理念、換一個思路,換一個視角來看我們的孩子,放大教育的的智慧和力量,以塑造孩子美好的人生為方向而奮鬥!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9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追求是我們永恆的主題。沒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在教育活動中洋溢着激情、詩意,也不可能有優質的教育。為了未來的教育,我們必須要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但是,光有滿腔的熱情和遠大的理想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更應該認真思考,什麼是教育?教育為了什麼?

近日有幸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著作《我的教育理想》,其中幾句話深深打動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恆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我不由得按着書中理想教師的“標準”去叩問自已:我是不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善於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我是不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我發現,我對上述問題的回答缺乏信心。

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內涵與主題都不同。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具有遠大的理想,不斷地給自己提出追求目標,同時又要有激情。優秀的教師要永遠伴隨着自己的夢想。當生活沒有夢時,生命的意義也就完結了,教育就沒有了意義。

教師不在於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於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有一些人,他教1年,然後重複5年20xx年乃至一輩子;有些人,實實在在地教了5年。一個實實在在教5年的人,與一個教了1年卻重複了一輩子的人,他的成就是不一樣的。愛孩子,不是光給孩子們知識,教育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

教師是一個能夠把人的創造力、想像力和全部能量、智慧發揮到極限,永遠沒有止境的事業。我作為一個光榮的人民教師首先就要熱愛這項事業,對教育充滿激情。教師要不斷學習,保證自己有足夠的活水源,使學生酣暢淋漓地學習。教師教育的對象是一羣天真爛漫的,單純的,可愛的孩子。我要始終保持一顆童心,時刻關心他們,同時我還要做一名關注社會、有責任感的教師。教師教育祖國的未來,意義重大。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要教育他們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顯然,我做的還遠遠不夠,大教育家偉大的理想閃爍着智慧的光芒,照耀着我年輕的心,今後,哪怕工作再忙,時間再緊,也要擠兑一點閒暇,讓自己靜下心,定下神來仔仔細細地拜讀一些作品。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0

這個假期,我懷着對名師的崇敬,讀完了竇桂梅老師寫的《玫瑰與教育》,乍看題目,還以為是教育教學理論,其實不然,這是竇老師平時的一些雜感,有的是寫在網上的一些隨筆,書中的內容有的是與教育有關的,有的是她自己的讀後感。讀完這本書,好象更瞭解她了,書中對我最有益的莫過於她有關教學的感受,她的一些思維的火花也引起了我對自己工作中一些問題的思考。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就是竇桂梅老師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她為學生創設了廣闊的心靈和精神空間,同時以情動人,那些娓娓道來的文字,緩緩流淌出的是慈母對女兒的疼愛;老師對學生的關愛;領導對下屬的期待;智者對朋友的友愛。讀竇桂梅老師的《玫瑰與教育》,感覺就如同與一位親近的朋友談心,親切,自然,娓娓道來,引人入勝。

本書分為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其中寫了作者的教學反思;第二輯在聽説讀寫的背後,主要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所見、所感;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的很多讀後感。

積極實踐,勤於積累。竇桂梅老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地創新實踐,並且善於積累總結。竇桂梅老師在不斷的探索中始終保持着自己敏鋭的觸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談教育的弊端,勇於用自己的言語發聲,勇於上探索性的課。有實踐就要有反思,不斷地積累已成為竇桂梅老師的自覺行為。她的個人專著的出版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在成長,我在寫。”

有人説,教育是一門藝術。這話一點都不錯,我認為,這門藝術的關鍵就是能夠靈活地運用各種教育方法,而老師對學生真誠的愛是掌握這門藝術的訣竅,更重要的是掌握愛的藝術。

有些老師常抱怨,現在的學生不好教,好話聽不進去,好心不接受,真是沒良心;也有些老師總是常常以“我是恨鐵不成鋼”來寬容自己在教育方法上的簡單甚至粗暴,認為只要出發點對,是愛學生,是為學生好,方法上就可以不去計較。於是就出現了不問青紅皂白的斥責,甚至打罵學生的現象,其實我們有沒有靜下心來仔細想一想,我的話是否撥動了學生的心絃,我的“愛”是否能被學生欣然接受。其實,這是教師情感教育沒有真正落到實處,缺乏了“愛”,更缺乏了“愛”的藝術性。

也許我們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學生調皮、不聽話時,我們就對他們嚴加管教,這也不準,那也不準,動輒批評,甚至有時大發雷霆。很快,學生確實“老實”了,也許我們還會暗暗自喜,但其實這有可能是一種假象,學生只是迫於你的權威,嘴巴不敢説,內心卻不服氣。 所以,我們的教育必須從愛出發,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從心底裏關心愛護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付出百倍的耐心、細心和同情心,這樣,許多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作為老師,我認為,對學生要從心底裏拿出全部的愛心,愛得質樸,愛得自然,但是,這還是不夠的,要想使愛獨具魅力,還必須順應童心,別具匠心,震撼人心,講求愛的藝術。我想,這才是我們畢生所追求的東西。

有這樣的名師,就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欽佩竇桂梅老師的同時,我作為一個國小教師,就應該學習她的教學方法和精神,從她的身上得到對我的身心和教學工作有利的東西。

《玫瑰與教育》記錄的是“玫瑰”的教育生命一次次花開的軌跡,抒寫的是“玫瑰”對教育的一片真情,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家庭、愛情的體悟,因為真,所以愛。在她的眼裏,教育本身就是開不敗的玫瑰花。

在教學中,能成為驕人玫瑰的畢竟是少數,但只要我們善於自我“澆灌”,善於自我“反思”,我相信我們也一樣能夠激情綻放,留一縷芬芳在教育的這片園地裏!讓我們都來做一朵綻放在那校園裏的玫瑰吧!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1

教育是社會、家庭的頭等大事,毋庸置疑。其中,學校教育承載的教育責任無疑是最重的,教師,是學校教育的主體,理所當然真正承擔起教育的責任!而既有此責任,就表明是自己分內的事,是自己的責職和任務,理當做好!然而,做好是不容易的!從教三十年了,儘管自己一直努力着,但總是感覺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是越來越輕鬆,而是越來越多,越來越重。面對各種新的教育理論、理念,新的現實,常常是無所適從。

學校發給我們每人一本《剝開教育的責任》,推薦閲讀。新型奇特的題目,感覺與以往有所不同,讓人情不自禁地想去看看什麼是教育的責任,如何叫“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了他們”,代序題目很新穎。“辜負”起題,寫的是我們語文老師佈置的作業現象,太常見了!因為這個“辜”字太容易寫錯了,我在教學到“辜負”這個詞的時候,為了防患於未然,通常叫學生多抄寫幾遍新詞,這很正常嘛。

可作者告訴我們:“全班同學只有五六個可能會寫錯,那麼,‘辜負’抄5遍,對於其他同學來説就是負擔,沒有必要。”“就是負擔,沒有必要。”我很驚訝。我從來沒有想過抄寫生字、新詞是負擔,沒有必要,且成為學生的負擔。再往下讀,作者緊緊圍繞教育的“責任”展開:“我心裏説,你的責任是‘偽責任’,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作為自己不熟悉學生、不因材施教,甚至不思進取、缺乏能力的藉口。”看到這裏,我有些不甘,覺得作者太刻薄了,我們一線教師容易嗎,怎麼能説我們的責任是偽責任呢?

“這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我們這樣做,不是想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抹殺我們的成績。我們的發問,是我們行業的自省,源於我們教師的良知。”什麼是真正的責任、什麼是偽責任!這些問題,讓我沒有不讀下去的理由……

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是什麼?“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別人的口中説出來”。名字,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名字,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的符號。親切、温柔、甜美地呼喚着一個個名字,是對孩子真實的尊重。文章的第一個主題就抓住了我的心,《請喊學生的名字》中克拉克老師講的的故事讓我震撼,總統夫人希拉里竟然叫出了參觀白宮的每一位學生的姓名。這份用心做出的功課,贏得了所有在場學生的牢記和敬意,也贏得了我的牢記和敬重。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我的兼教學科音樂,往往一個學年下來我都不能叫出三分之一的學生的名字,那些學生是不是和王陽有一樣的感覺呢?而我居然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覺得這是我的兼教學科,沒有必要記得學生的姓名,也從來沒有想到要去記住學生的姓名。慚愧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為自己慚愧,也敬佩作者獨特的見解。

每一個名字,背後都凝聚着一個家庭的希冀。遙想它們的最初的誕生,無不是充滿關愛、傾注温馨,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包裹着對一個新鮮生命的所有祝願。它是每一個來到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並將一生與這份禮物相互擁有、彼此輝映。我們怎能不善待造物主創造的每一個神奇?

“讓每一個學生都認為老師最喜歡的是自己,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也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藝術與智慧。我們應當利用一切機會,發現每一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學生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一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關鍵在於我們是不是瞭解孩子,是不是真的瞭解孩子。學校,不是禁錮學生的場所,而是一個寬容的星球,有着適合每一種植物生長的土壤。我們也不是監工,而是園丁。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們:“兒童對優秀教師的信任的確是無限的。”“教育的祕密,就在於珍惜兒童渴望你成為他們的朋友的願望。”所以,我們不僅是學生的老師,還應是他們的朋友。

“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世上的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不要輕易否定。我們老師從事的就是“花”的事業,請學習印度的挑水工,讓破水罐也能澆灌出“一路花香”來。

多好的書啊,沒有説教,不是理論,是一個個鮮活的教育教學案例,與我們的一線教育者息息相通。我們沒有關注的細節,我們忽視了的問題,我們不以為然的問題,作者都在這裏給了我們提醒。例:“孩子的手很小”“孩子的事不要包辦”“不妨來點‘狼性教育’”“家庭作業該誰批改”“多媒體只是一種工具”……我工作中的很多困惑都在這裏找到了支撐。我感謝推薦者,讓我有機會能讀到此書,我更感謝作者,讓我如夢初醒,受益匪淺。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沒有辦法改變世界,沒有辦法改變他人,那麼我先改變自己吧。

“教育是為學生打未來的底子,而不是為教育者掙今天的面子。”在這條充滿陽光與奇蹟的教育之路上,只要播撒出無私的情與愛,付諸出強烈的責任心,我一定會有收穫的!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2

一棵樹有一棵樹的姿態,一朵雲有一朵雲的姿態,教育也應該有教育的姿態!從教16個年頭的我,常常思考,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近段時間,用心閲讀了於漪老師的《教育的姿態》,好像看見了標杆,明確了方向,釋然了許久以來的困惑。

首先,我認為教育要有水的的姿態。水,是生命之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時隨處可見,是再普通不過的東西。但是,水卻與我們息息相關,是我們最需要的東西。教育也是,是我們必不可少又無處不在的所需,如果維持生命離不開水,那讓生命有尊嚴有質量的存在,就離不開教育!古人云:“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以水的姿態做教育,要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包容萬物。至柔之中又有至剛、至淨、寬容大氣的胸襟和氣度。

而且,書中於漪老師在談及課堂教學時,經常説“課要上得一清如水”;談到教師的知識儲備,她曾説“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先要有一桶水”,後來又把“一桶水”發展為“長流水”;在談到教育的功能時,她非常喜歡用“滴灌”這個詞,“滴灌學生的心靈”,“滴灌學生的智性和德性”,類似的話,在她的文章裏也好,演講中也好,總是經常出現的,也還離不開一個“水”字。於漪老師的教育思想、語文思想,假如方之於物,什麼才是最合適的呢?想來想去,其實還就是這個“水”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於漪老師的名字裏也有“水”;漪者,波紋也,風生而水起,水動而波興,感天地之氣息,動於中而形於外,遂至盪漾迭推,綿延廣被。

水是至純的,真正的教育就應該如水,純粹潔淨,遠離污染,拒絕添加劑。唯其如水,方能涓涓滴滴,潤澤心靈;惟其如水,方能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頭變變得温潤美麗。在我看來,於漪老師的教育觀,其實説到底就兩個字,一個就是“愛”,一個就是“人”,合在一起就是“仁者愛人”。(摘自網絡,稍有改動)

其次,我認為教育還應該有山的姿態。“尊重每個生命的價值,促進每個生命的良性發展,這是教育的重要使命!”這也是每個老師所應該堅守的理念。“琢玉性惟堅,孜孜以成華。”當我們以山的姿態巍然屹立,琢玉日久,相信也必能浸染玉的温潤平和,成熟而不輕浮,沉靜而睿智。有內涵的教育也應該是一座山,每個教育者都應以豐厚的山間營養,潤澤美玉,用如山的愛,如山的步伐,實踐着任重如山的教育事業,並以思考者的姿態屹立,信道守誠!

再者,我認為教育更應該有根的姿態。在“尋找教師之根”一節中於老指出“回顧教育歷史,常有這樣的圖景浮現眼前:一羣身無分文的知識分子,器宇軒昂地屹立於天地間,悲天憫人,為蒼生造福,令人感動。這是由於他們身上有那麼一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歷史啟示今天,肩負重任的現代教師,理應從傳統中汲取精華,鍛造自己的精、氣、神。”我認為,凝聚彰顯在教師身上的這股志氣、意氣與豪氣,汲取傳承於傳統文化中鍛造出的精、氣、神就是教育的根!當我們的教育以及我們每個從事教育的為師者都以如根的姿態和執着深深向生命縱深處伸展,那麼教育之樹茁壯繁茂自是必然。

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一書曾説“教育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那麼,就讓我們懷着對樹的崇敬與對雲的嚮往叩問自己:我們是在這樣的境界中從事教育工作嗎?怎樣才能使我們也能詩意地棲居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的心靈也具有樹的紮實深厚與雲的輕盈靈動嗎?我們的生命也像那棵樹一樣生長在厚實深沉的教育沃土之中嗎?我們的靈魂也像那朵雲一樣生長在澄澈明淨而高遠的碧空中嗎?我們的教育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站立?

感謝《教育的姿態》一書帶給我的啟迪和意義!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3

讀了竇桂梅老師的《回到教育的原點》一書,感觸頗深,無論是對竇桂梅老師個人的教師素養還是書的內容。

這本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這句話。這句話在本書中出現了多次,這是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們要時刻與書為伴,要充滿善良,要向着光明不斷努力。其中,讀書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豐富的文化知識是必不可少的。這些知識是從哪裏來?這些知識很大程度來自書籍。我們要閲讀各方面知識的書籍來填補我們空缺的知識儲備。如今是個科學技術不斷髮展的時代,孩子們通過手機、電腦獲得了很多新的知識,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地方,而是通過更廣泛的渠道去充實我們自己。現在孩子們需要一滴水,我們要擁有一條流動的小溪,因為我們不知道孩子們需要的那滴水到底是什麼,所以只有不斷充實自己才能解決學生突如其來的問題。

説到讀書,我不得不説竇老師,在我心中,竇老師已成為了一個小小的書庫。竇老師讀了那麼多書:名著、教育書籍、歷史哲學書籍等等。看到那麼多沒有聽到過的書名,我深感慚愧。為什麼我的大腦如此枯竭,那是因為我讀的書不夠多,那時因為我讀的書不夠細,缺乏一定的思考。竇老師激起了我讀書的熱情,我也要遨遊在圖書的海洋,而且讀的書也要涉獵多方面,從各個方面來充實自己。

我們不但要讀書,還要反思,更要去寫,用自己的筆書寫出屬於自己的那篇天地,書寫自己的疑惑,更書寫自己的收穫。

竇老師讀書之豐富讓我敬佩,竇老師紮實的基本功更是讓我拍手叫絕。基本功一直都是我的弱項,看到竇老師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的慚愧有一次展現在了我的臉上。竇老師的基本功如此紮實,離不開她的勤學苦練,而我正是缺乏了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僅僅把基本功當成了作業來完成,檢查時就突擊,一點也沒有起到練習的作用。所以,要想練好基本功,不能光説不練,要付諸實際行動,期待自己的基本功能取得不斷的進步。

竇老師的課堂充滿激情,充滿活力,這除了她紮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知識儲備以外,還有她課前的精心備課。竇老師告訴我們一堂課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在課堂上臨危不懼。她講到備課《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是《西遊記》中的節選,要想講好、講透這篇課文,在備課的時候要通讀《西遊記》原著,還要讀關於《西遊記》的各種評論。這項工作實屬不易。竇老師也説,如果每篇課文都做如此準備,我們的時間從哪裏來?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的積累。即使我們不能完全租到,雅瑤盡力抓好某一個主題展現這個過程。

回到教育的原點,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教學。我們的教學是否真的以學生為中心?我們的語文教學時簡單的講課文還是講語文?思考之後,我們應該找準方向,盡一切地努力讓我們的語文課充滿語文味。

再次借用竇老師的那句話:不管怎樣,總要讀書;不管怎樣,總要善良;不管怎樣,總要心向光明。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4

學習,尤其是走上工作崗位之後的學習,是每個人職業生涯中的大事,這樣的學習是我們職業(專業)成長説不可缺少的。在每個人的職業生涯中,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都會伴隨着不斷的困惑和疑慮。這些困惑和疑慮,有些事我們經過自己的思考努力可以解決的,有些則是我們不能解決的,甚至我們的同事、前輩也不能解決。那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呢?只有一個途徑——學習,以先進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對我們教師來説,就是要從經典的教育論著中汲取營養,以這些營養來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發展自己,進而解決我們職業生涯中的困惑和疑慮。

業餘時間我閲讀了朱永新教授的理論專著:《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內容豐富,知識全面,是朱永新對教育的理解和感悟,許多見解都是針對現實教育生活中的問題提出的,以及發達國家有關教育的具體的政策和做法,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但是這本書對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説,我感覺總的來説作用不大,尤其是不能解決教師專業成長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具體的問題,書中提到的只是一些教育的理想,理想是脱離現實的,有些甚至和現實是背離的,所以對於一線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遇到的困惑的解決時沒有多大的作用的。在這裏我不是説我做到了“我心中理想的教師”的要求,只是我感覺作為教育來説,他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尤其是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不是每個教師自身能決定的,這要取決於整個中國大的教育環境。中國現在大學聯考制度不變,教師,尤其是高中的任課教師,就只能踏踏實實地搞應試教育。用簡單的學習擠佔學生的時間,擠佔學生的休息時間,擠佔學生的玩耍時間,讓學生在宿舍、教室和餐廳三點一線之間奔忙,所有這些都是為了分,為了考試中學生的分數能高一點,在學生的生命力除了分,其他什麼都不是,什麼都不該想,但是正是這些分,給學生造成了多大壓力,每次考試後,看着那些成績下降的學生,他們苦悶,他們情緒低落,甚至痛苦失聲,我能做的是什麼嫩,只能好意安慰他們、鼓勵他們,讓他們的心情好受一些,緩解一下他們的壓力。但是安慰之後,一轉身,我就又開始給他們壓力,上課提問他們,不會了抄寫10遍,我會繼續給他們髮捲子,催他們及時交作業。不光是我,每個老師都是這樣在做,誰也不會心慈手軟的,看看我們祖國的花朵吧,一個個十七八歲的生命,本應該是活潑的生機勃勃的生命,一個個變得老氣十足,小老頭(太婆)似的,我看着他們的樣子,一陣陣心痛,但是我沒有辦法,心痛得只想丟下手中的粉筆,心痛得甚至不想幹教師,但是我知道,即使我離開講台,還會有人補上,別人可能比我做得更過火。所以,我還是不能走,我要留下來,我要想辦法,讓我的學生在我的課堂上能學得快樂點,讓他們的成長不只伴隨着壓力,不只伴隨着永遠也捨棄不掉的分數。

所以我一直在努力,想讓自己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教師,想讓他們知道,他們因為分數下降帶來的痛苦,我願和他們一起承受。只要我的存在,能讓他們的痛苦減輕一點,能讓他們成長得相對快樂一點,我就心滿意足了。

所以,《我的教育理想》這本書,應該讓那些制定教育政策的人看,應該讓他們多看,以儘快改革當前的這吃人的教育體制,解放我們的孩子,解放我們每一個教師,讓我們都從考試分數的夢魘中走出來,去迎接教育生活的春天,我們都能看着孩子們想快樂的小鳥,飛翔在潔淨的藍天白雲之下,飛翔在春花爛漫中,飛翔在快樂的學生生涯。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5

當在同事那裏看到這本書時,名字很吸引我。為什麼浪漫的象徵“玫瑰”,和在別人眼裏嚴肅的職業“教育”,聯繫到一起的呢?好奇的拿起它,卻怎麼也不能放下,被它深深地打動了。心靈雞湯不過如此吧!

在書的封面有這樣一段小字:“我們蕭蕭的樹葉都有聲響回答那風和雨,你是誰呢,那樣沉默着?我不過是一朵花。是的,我只不過是一朵小花,帶着一絲芬芳,和着風和雨,我卻執着地孕育着,盛開着,以最大的努力回報春天。”

除了自序“我在成長,我在寫”之外,這本書有四輯:第一輯“清淡與憂患 ”寫了作者的教學隨感反思並就學生和自己身上引發的對家庭教育的思考以及與朋友的交流等。第二輯“在聽説讀寫的背後”寫了作者在語文教學的所做、所想、所感;第三輯“日本的教育管窺”寫了作者到日本參觀的見聞,並對中國和日本教育的進行了對比而產生了很深的體會,第四輯“在白紙黑字的沃野上”寫了作者博覽羣書的讀後感。

書中有篇文章《心中盛滿陽光》,文章裏的每個字都能觸動自己的心,不忍割捨就全部抄寫到讀書筆記中永遠保留着。開頭是這樣的,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如果你把周圍的人羣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處的環境變化魔鬼,你就在製造地獄;如果你把周圍地人羣變成天使,你就在營造天堂。

好花要有好心情賞,有好的心情才能欣賞到好的風光。你的內心如果是一團火,你就能釋放出光和熱。因此,面對教育的系列讓人不滿的現象,面對自己的專業成長的困惑與壓力,我們要從中尋找陽光、快樂的地方——根系教育的土壤,理想滾燙於心,緊貼地面行走,激-情向上生長。退去浮華留下平實。讓我們踏實前進,留下深深的足跡。

如新課程改革在給我們帶來了契機的同時,也隨之會伴隨着許多問題的出現,在探索的道路上我們肯定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出現許多新矛盾。需要我們所有的探索者手牽手,朝前走。“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懂得關懷,獲得朋友;懂得開心,獲得輕鬆;懂得遺忘,獲得自由——就能是你心中盛滿陽光。願你我的心中都如竇老師所寫,在彼此的心中盛滿陽光。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6

暑假期間,認真閲讀了北京十一學校校長李希貴老師的《面向個體的教育》一書。此書為我這個站在班主任工作起跑線上的人指明瞭奔跑的方向,以下兩點感觸頗深。

發現非正式表揚的魅力

在所有的管理行為中,評價是一項需要每一位管理者特別小心的事情,因為它本身的高利害,也因為評價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慎用。而“非正式評價”尤其是“非正式表揚”的運用在教育教學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李希貴校長在書中講到了這樣一位領導,他常常在你做了一點什麼事情之後向你伸出他的大拇指,以至於被業內人士私下敬佩地稱為“大拇指領導”。你的一項變革、一點經驗,甚至一篇文章、一次發言,都有可能獲得他“大拇指”的肯定。雖説是沒有任何獎金、證書的表揚,卻激勵着大家不斷前行。事實上,這樣的 “非正式表揚”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可以很好地運用。書寫生字時對學生個別筆畫的肯定,朗讀課文時對學生情感把握的褒獎,思考獨到時及時的鼓勵,都時時鼓舞着孩子們,激勵着孩子們。

印象最深的是身邊有這樣一位老師,堅持為每一位孩子過不一樣的生日。他和家長們一起,收集孩子從小到大的照片做成影集,讓班裏其他孩子通過各種形式為他留言送祝福。還會親手寫一張賀卡,將自己的愛都寫在了上面。不管過程怎樣,相信這份真情的力量是無窮的。雖然我們還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但我們可以嘗試着選取真實、可信的一點,讓“非正式表揚”的潛能無限放大。

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機會

很多老師和家長都有這樣的感覺,對於學生初入學時的不知所措、不適應,他們表現出更多一倍的擔心和焦慮,那麼,隨之而來的是一手包辦,不給孩子留空間。這樣做,看似避免了無措的發生,其實只是將這樣的不適應、不成熟的狀態延遲而已。就像剛學走路的孩子,如果家長始終不給予孩子獨自行走的機會,那他將永遠也無法長大。如自然也就喪失了培養他們自主、自立的機會。

我想最困擾老師們的就是學生的安全問題了,而“電梯”一詞最近一直是熱門搜索詞彙,這本書中就有這麼一個關於“電梯”的小案例:有些學校在屢禁學生乘坐電梯而不見效的情況下,在電梯上裝上了限乘裝置,只有持有刷卡權限的老師才能乘坐。硬件設施一改,似乎解決了長期以來讓學校擔憂的安全問題,但同時也失去了教育的機會。李希貴校長説,如果我們不能在乘梯和禁梯這一矛盾衝突的情境中,讓學生明白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該如何使用資源,不讓學生從內心明白在一個團隊中如何以合理的方式尊重應該尊重的人,有一天一旦遇到類似的問題了,他們將仍然是令人頭疼的一羣。試想,這樣的生命體驗怎麼能捨棄,很多能力的培養都在是問題中發展,在錯誤裏成長起來的。這樣好的教育機會,我們怎能錯過!

不管是“非正式表揚”還是“學會放手”,都需要我們去用心去理解每一位孩子,發現他們的細微變化,及時地引導,感受他們的需求,適時地幫助,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成長的力量。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7

“沒有人能夠知道春風的顏色,只有當她吹拂過山川和田野;沒有人能夠知道教育的發生,只有當他們讓學習者的心靈揚起風帆;沒有人能夠知道孩子們的靈慧,只有當他們自由地思考和實踐。”翻開郭思樂教授的諦聽教育的春天一書,就被扉頁上的這番話,深深的打動着,初次讀到這段話,並沒有完全理解它的深刻內涵,但它的確給人留下了一種心靈的震撼,帶着這樣的震撼,我用心品讀了這本書。

諦聽教育的春天是郭教授的教育思想隨筆集。書中用樸實的語言分享了生本的理念,傳播郭教授的教育思想。書中展示的生本教育,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狀態。生本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強調要充分地調動和利用學生資源,強調把學生的學習儘早地交付給學生,教師儘快地讓學生自己既活動起來,去獲得知識,去解決問題。

就化學教學而言,要學好化學就要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驗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驗結合實踐活動體驗化學無處不在,在活動中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悦。學生只有通過自身的積極思維和主動參與“做”而獲得的數學知識,才是理解最深刻、掌握最牢固且最有實用價值的知識。因此,化學教學中需重視幾方面:首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化學實踐活動的機會;其次,充分引導學生通過操作、親身實踐學習化學;再次,給學生化學活動的自由度,充分展示個性。這樣才能讓學生大腦和雙手真正動起來;才能讓每個學生用自己內心的體驗參與化學學習,並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髮展過程;才能讓學生在這種體驗和參與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8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使我對生本教育有了粗淺的認識。生本教育課堂,就應該是充分發國小生的主體作用,採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構成積極、歡樂、高效的課堂,它的核心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以生命為本,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通過了解生本教育,我知道了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更看重的應該是為學生素質的提高做了什麼,為學生今後的和諧發展提供了哪些幫助。

一、學生們得到了釋放

生本教育的理想就是:找出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學生可以多學。“生本教育”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老師僅僅是學生自主發展的指導者和引領者。以前在我們的課堂上,往往是老師們在口若懸河、喋喋不休的講個不停,學生們乾巴巴的坐在那裏聽,只是在聽老師講,而他本身並沒有真正參與到學習中來,即便是老師在課堂上設計了“小組合作”環節,但也只是“蜻蜓點水”,幾分鐘而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想而知,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主體性並沒有真正體現出來。“生本教育”要求教師放棄講解,而是拋出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討論,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課堂上給學生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們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質疑,在合作、交流、質疑中主動學習,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經過自己的實踐獲得的知識,他們特別有成就感,自信心增強,在這種氛圍中學習,孩子們很放鬆,他們得到了釋放,在課堂上很放的開,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二、老師的角色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

以前的時候在課堂上總是像一個老大媽一樣,嘮嘮叨叨,生怕孩子們聽不懂,總是反反覆覆的講個不停,自從接觸了“生本教育”理念後,我才意識到,我這樣的老師太強勢,而且我發現在教學中我們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時候我們一廂情願承擔了許多工作,渴望孩子按照我們設計的方向去發展,但到最後卻往往是自己失敗。

郭教授指出:“教育的本質——是(在教師幫助下的)兒童發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郭教授對於教師這一角色的重新定位。教師的職責就是幫助,幫助的意義僅僅是激發和引導。郭教授引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説:“只有能夠激發學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生本教育”思想,不是要求教師有超出專業要求多麼高的知識水平,而是有指導學生、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動力,學會學習的方法的能力,教師的這種對學生學情的駕馭能力,是與老師在平時教學中不斷積累經驗,不斷進行反思離不開的。

三、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

書中“毛估估的智慧”再次闡明瞭尊重生命、激揚生命的觀點。毛估估的智慧,講的是聰明的農民買豬時只是通過目測來估量豬的價值,買回來後讓它自由地自然地生長,長大後論斤稱重。農民選擇對待生命的方法對待小豬,我們教育的對象又何嘗不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事實恰恰相反,把自由成長的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學習,自然的成長,我們有太多的不放心。所以對他們的成長我們做了太多自以為有效果的事,從而導致了學生在太多的灌輸中喪失了學習的靈性。在解決生本的自由發展和終端評價矛盾時,郭教授這樣總結:“要進行廣義的備考,在學習的階段就必須學習,睡覺的時間就要睡覺。不要把整個學習階段變成備考,如同農民不在小豬生長期間,不會為了放心而天天稱重驚擾它。”同樣,對於學生自己學習的效果我們不必質疑,讓學生自由地生長髮展,到了收穫的時節,自然會有各種各樣的果實綴滿枝頭,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與生俱來的,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護學生思維的活躍,激揚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讓每一個學生都能自由地發展,如同農民手下的小豬自然地生活、生長。

四、教育之善、善待教育。

真正的教育,表現在它關注人自身,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關注人的生命的天性,一切為了學生。它不會為了某種非教育的目的,而去驅遣學生。比如為了凸顯分數而要學生超時運作,以損害學生為代價取得我們認為可以得到的成績。雖然我們並沒有惡意,可惜其核心只是對分數的“善意”。單獨的追求分數會限制人的教育想象力。我們太注重分數,最後常常連好分數也未必得到,只得到平庸的提高。

我們要比別人更懂得教育,要研究教育的真諦,這樣才能真正在教育中躬行至善。

最後,我想用書中的一首詩樣的文章來結束我的發言。

社會意識當中習慣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

在教育者的意識當中也會不自覺的把自己的學生分為三六九等,區別對待。

這種社會意識讓一小部分人有了傲氣沖天的優越感,讓大多數人傷了心。

這種教育者的意識讓一小部分學生有了“王候將相有種”的自信,讓大多數學生喪失了“王候將相寧有種乎”的豪情。

對人的積極認識與評價可以成就人,對人的消極認識和評價可以毀滅人,自然億萬年孕育的人的天性是客觀的東西,當主觀遇上客觀,究竟該向右走,還是向左走?自然對人的孕育還在默默的繼續。

她不説一句話,我們能領會嗎?師本走了,生本來了,教育自然的春天還遠嗎?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19

近來有幸拜讀了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的專著——《玫瑰與教育》。本書主要記載了竇桂梅老師平時在教育教學中及為人處事中的探索和思考,也有國外教育(日本)現狀的透析,還有一篇篇富有真知灼見的讀後感。

讀了這本書,我對竇桂梅老師肅然起敬,倒不是因為她如此年輕就評為全國特級教師、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標兵,獲得全國十傑教師提名,還擔任清華大學附屬國小副校長,而是通過《玫瑰與教育》這本書,通過竇桂梅老師的成長經歷,我感受到了名師光環背後執着的追求和心血的付出!令我觸動最大的是以下兩點:

一、廣泛讀書,積澱學養。小時侯的竇桂梅老師沒有讀過多少書。當上教師以後覺得“腹中空空”,於是她把書籍作為自己成長的土壤。《玫瑰與教育》第一輯《清談與憂患》之《執子之手,與子偕行》中,我們看到了竇桂梅老師從一個讀者到作者的經歷,看到了竇桂梅老師從一名普通教師到一代名師的經歷。“現在,讀書成了我的習慣。我深深感到,這是一個可以獨自培植幸福的習慣——土壤、陽光、水分都來自於美好的書籍。”(竇桂梅語)讀書已經真正成了她生活、工作、學習的一部分了。當然,讀書也給她的教學,給她的不斷成長提供了深沉的底色。

二、積極實踐,勤於積累。竇桂梅老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成長起來,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不斷地創新實踐,並且善於積累總結。竇桂梅老師在不斷的探索中始終保持着自己敏鋭的觸角,她努力突破在教育中談教育的弊端,勇於用自己的言語發聲,勇於上探索性的課。有實踐就要有反思。不斷地積累已成為竇桂梅老師的自覺行為。《為生命奠基》、《教育的對話》、《竇桂梅閲讀教學實錄》等個人專著的出版向我們傳遞了一個信息——“我在成長,我在寫。”(竇桂梅語)

讀完名師之作,我們捫心自問:我們自己離竇桂梅老師有多遠?我們離理想中名師有多遠?

名師之名在於學識膽略,在於礪志勤懇,在於審視篤行。他們都有一種忘我的獨立、奉獻之精神!我們所需要的就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實踐,努力的去奮鬥,去獲得一種穩定、持久、成熟的情感!我們與名師的差距,在於精神世界的距離和實踐的勇氣、耐力!人只有有了想法才會有行動,有了行動才會有不同的結果。

我們要想改變自己,首要的是要打碎舊的思想意識,讓精神站立!很多情況下,名師給了我們壓力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動力。一個要進步的人,對自己應該自找一個壓力,這樣才能迫使自己去努力。我們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做名師曾經做過的事情。

最後我想説,竇桂梅老師將永遠激勵着我不斷前進!感謝《玫瑰與教育》!感謝竇桂梅老師!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0

朱永新,現任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協會副會長。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蘇州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新教育改革發起人,被評為改革開放30週年“中國教育風雲人物”。他先後求學於江蘇師範學院、上海師範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主修教育心理學,一直攻讀到博士後。曾任蘇州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蘇州市副市長,民進蘇州市委副主委。

他富有人文精神和創新精神,為中國教育改革建言獻策。他創辦的教育在線網站,已經成為中國小教師的精神園地,他倡導的新教育實驗,正在改變着中國的教育。他對中國教育現狀的深刻思索以及教育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感動着千千萬萬人的心。

在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中有這樣一段話: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

勤於學習,充實自我,這是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基礎。一個理想的教師,一個要成為大家的教師,一個想成為教育家的教師,他必須從最基礎的做起,紮紮實實多讀一些書。

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麼神祕,每個教師都可能成為在中國非常有影響的教育家,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關鍵在於是否做一個有心人,是否執著,是否有恆心。當然,我們知道,教育家必須具備相應的知識結構、教育理念、文化素養、道德素養、工藝素養等。

通讀此書,我被他的理想教師形象所感染,心中不免升騰起一種渴望,渴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他説: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我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善於合作、尊重同事、尊重領導、善於調動幫助他成長的各因素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勤於學習,不斷充實自我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理想的教師,應該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

教師還應該努力理解孩子的世界。成人世界和孩子世界是不一樣的,孩子們的世界有獨特的色彩、旋律和內涵。教師要和他們一起喜怒哀樂,要和他們共同成長,要成為他們中的一分子。教師需要有一顆非常年輕的心,才能與他們溝通,才能理解他們,才能夠得到他們的愛。可是我們一直主張師道尊嚴,鼓勵師生之間有距離感。中國教育傳統有很多好東西,也有很多不好的東西,過於強調師道尊嚴就不好。教師還應該有三歷:學歷、經歷和閲歷。這三歷是一個有機的聯繫,不一定將名山大川都走遍,行萬里路和讀萬本書,其價值是一樣的。我們要鼓勵教師成為一個探索自然、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人類的人,要培養這樣一種心境,才能教育好孩子們。 教師不但自己要充滿愛心,更應該將愛傳播給學生,讓學生也成為充滿愛心的人,唯有如此,教育才算成功,教師的愛才叫真正的愛。教師們要將溺愛寵愛偏愛等一切庸俗浮淺的假愛從思想與行為中徹底清除,要以一種博愛仁愛真愛充實思想,並能蓄之於內,形之於外。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燒起理想的火焰,我們才能使我們整個民族變得強盛,變得有凝聚力,我們才能在與世界各國的競爭中站住腳。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取金牌的運動員們不正是有奪金的理想才會在奧運會的賽場上奮力一搏並化理想為現實了?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1

第一次接觸祁智主編的《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就被該書淡雅的封面吸引住了,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麼?我們該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引發思考的書名,立刻激發了我強烈的閲讀興趣。

本以為,這是一本説教“責任”的書籍,讀着讀着,我欲罷不能,被書中詩意的語言、簡潔的插畫、深刻的哲思、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打動。閲讀後,我把她悉心珍藏起來,有待經常翻閲,反覆咀嚼。

本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本書的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

她是一首振聾發聵的播種機。“教育充滿細節,每一個細節都是生命的零件”,我們要精心呵護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是受教育者;“説到底,教育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喚醒了每一位教師的良知;“一個都不能少,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愛的光芒播撒到每一個角落;“教育者有責任讓教育成為一種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饋贈……

她是一台細緻入微的顯微鏡。教育的細節常常被我們忽視,這本書帶我們發現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吹落灰塵,教育的責任漸漸清晰起來。可能是試卷上的小小提示語,可能是課堂上的一次發言點評,可能是教師的一個眼神,可能是一處文本的解讀……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生着,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於細微處見真情,於細節處明真諦。

她是一部客觀公正的掃描儀。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這些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歷歷在目。故事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從縱深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現狀。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教育行為有這麼多弊病;原來,我們在“愛”與“責任”的名義下,還做了一些“偽責任”的事情。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的責任?抄詞作業合適嗎?我們需要“狼性教育”嗎?放假真是“假放”嗎?過度的“關心”真的會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枷鎖嗎?全書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會讓我們不斷地追問。

讀《剝開教育的責任》,讓我不斷地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過一種更有質量、有責任的教育生活。教育的目的何在?教師與家長的責任何在?這是本書關注的主要問題。書中通過教育中種種習以為常的現象,揭示當前教育的真正責任。這本書像一位精神導師,為迷失的人們找到方向;更像一位久違的朋友,真誠地言説教育的感悟。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2

李希貴老師的這本書相當於一本精彩的教育思想集錦,許多教育觀念都給人啟迪與深思,相信很多老師都是邊讀邊用筆作着批註,嘴裏還唸唸有詞:“嗯,有道理,有道理。”作為一名資歷尚淺的小教師,讀完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兩個字:歎服。談教育思想、教育見解,我肯定不如李希貴老師皮毛,因此只能談談裏面有一點點共鳴的地方。

在這本書《平等對話,教育才真正開始》一篇中,李希貴老師講到這樣一件事:一位曾做過二十多年班主任的老師告訴我,在不當班主任之後,他與一位同學的談話整整進行了一個下午,但還是沒有多大效果,因為這位同學不以老師説的為然。這位老師告訴我,這在過去他做班主任時是不可能發生的,那個時候的談話一般15分鐘就能解決問題。

我相信這種體驗每個當過班主任又當過普通科任教師的老師都有體會,在我們學校,每個班都設有班主任,班主任就管理着這個班的一切事務,甚至當其他科任老師上課時出現學生狀況都會讓班主任來解決,所以班主任都會有所埋怨:科任老師是幹什麼的,為什麼不解決自己課堂上的問題?而科任老師呢,也很無奈:不是我們不想管,而是學生根本就不聽,好一點的學生還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給點面子聽着,不好的 學生則當場頂撞,給老師甩臉,都能把科任老師當場氣得暈倒,久而久之,很多科任老師就對很多不好的問題視而不見或者將問題丟給班主任。於是班主任就成了繁忙的救火員。

這裏面有很多問題,但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學生聽班主任的話,而不聽科任老師的話?我想這無非就是“班主任”三個字的威力,學生雖然不懂得班主任三個字的準確含義,但他們非常明確地知道班主任就是直接管着他們的“領導”。有時候我們老師常常開玩笑説學生都非常精,學校裏哪些人是領導,要有禮貌;什麼場合很重要,要好好表現,學生無比地清楚。

在班主任面前一個樣,在科任老師面前又一個樣?到底哪一個才是學生真實的自己,有時候我們只是用某種“頭銜”或權利壓制住一個問題,但並沒有去關注學生真實的自己。所以才會出現不同的學生自我表現,這樣的教育實際上是更危險的,它只會培養出一羣 屈服於權利、不分事理的公民。

李希貴老師説:在以往的校園裏,我們按照行政組織的構架,把學生劃分在一個個行政班裏進行管理。在威武的管理大棒面前,每一個人首先想的就是保全自己,於是,學生們表面上變得很乖,而內心想的到底是什麼,卻很少有人追問。學校就這樣把一批又一批看上去規規矩矩的學生送出了校門,任由他們在社會上暴露自我。教育在校園裏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機會。

所以我想説,當一個孩學生只聽班主任的話,不聽科任老師的話時,班主任先不要沾沾自喜,反而要有擔憂意識,去了解真實的他,你對他施加的教育影響他是否接受,還只是盲目屈從於“班主任”這一行政頭銜;當學生在重要場合、領導面前有禮貌、表現佳的時候,我們不要盲目欣喜,而是要了解不同場合下的他們,對待學校的食堂阿姨、清潔阿姨及任何一種人,能不能做到最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我們的教育是培養獨立的、真實的、合格的公民,任何時候都能遵紀守法,尊重每個人,而不只是盲目屈從於某些東西。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3

金秋的九月,迎來了我們自己的節日——教師節,收到了學校給予我們每個教師的禮物——《撥開教育的責任》。這是一本很有針對性、能破能立因而是一本很實用的書。

書中所言的,幾乎每一個問題都是教育中正在發生、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家長到學校的對孩子的“包辦”,假期的“假放”,教育的“女性化”,幾乎從未實施過的“因材施教”,多媒體的“氾濫成災”、“請君入甕式”的強制解讀,課堂提問中的“專業户”現象等,切入點不大,有些甚至還有點“小題大做”——因為其中的不少“故事”或者“事故”,很多“廬山中人”的我們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驚,習以為常,但是火眼金睛的作者們卻能夠從現象入手,層層剝繭,絲絲入扣,直抵問題的癥結。《家庭作業該誰批改》一文所言事實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家庭作業早已不僅僅是孩子的作業,真的演變為一個“家庭”的作業。所以有專家曾經痛言,在中國,只要孩子入學,這個家庭從此就開啟了一扇沉重的大門,這個大門的名字叫“災難”。雖然言過其實,但是道破了教育的部分事實。此文作者不是宣泄和詛咒,而是平心靜氣地分析家庭作業的原初目的,分析“家庭”全員參與作業處理的危害,條分縷析,鞭辟入裏,令人心悦誠服。不僅如此,文章還以教育名家的教學實踐為示例,就家庭作業的設計和處理給老師們提出了很好的建議。能反對,能批判和摧毀;又能立新,又能建設和創造,這是本書的一個優勝之處。也是目前中國教育問題研討中緊缺因而是迫切需要的東西。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是由很多個小故事組成的,這本書,針對課堂教育、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讀了之後,我感慨良多。教育充滿每個細節,每一個細節都是生命的零件。在於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沒有小事,每件事都可能影響孩子一輩子。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學生,但現在我意識到,他用自己的愛讓每個學生都有和我相同的感受。或許,查老師沒有思考過最喜歡哪個學生,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查老師最喜歡的那個學生。”這是一個孩子長大後的回憶。讀了上面的文字,我覺得查老師是一位成功的老師,讓每個孩子都以為老師最喜歡的學生是自己,這裏既包含了高尚博大的師愛,又有着了不起的教育藝術和智慧。

優秀的老師會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髮現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個孩子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每個孩子都有可愛之處。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平庸的孩子,每個人都有他自身獨具的秉賦、特長,關鍵在於我們是否瞭解孩子。

在老師印象裏,往往是一些比較優秀或者比較調皮的孩子關注比較多,而另外一些表現平平的孩子容易被老師忽略,就在那次才藝展示中,我發現很多平時沉默的孩子都能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所以我們要加倍認真的看清這些孩子,細細品味,找出他們的閃光點,多多鼓勵,做他們的朋友。

有些孩子的才華已經顯露,而有些孩子的才華還是冰山一角。這就需要我們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讓他們發現自己、欣賞自己。我們是幫助孩子發現自己具備某種潛質的人,他們發現了自己的不同尋常,也會看到別人的優秀。

一直都説,教育是件良心活,作為老師,我們要做孩子們的天使,在教育中給予他們關愛、呵護;而不是做孩子們的上帝,支配着他們的生活,使其不得開心顏!

《剝開教育的責任》讀後感

時光荏苒,一學期的時間就這樣在指尖流逝,踏上人民教師這條路已有半年,《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 其實半年前已讀過這本書,今天再看這本書,有了更深的體會,那就是作為教師的責任。

當時拿到這本書,給我最震撼的一節是“請喊學生的名字”,當半年前第一次踏進教室,面對一張張稚嫩而陌生的臉,我膽怯了,我不認識他們,我叫不出他們的名字,作為他們的班主任,我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覺得對不住人民教師這個稱號,特別是當你走到一個孩子跟前想和他交流,而你卻不知道他的名字時,更加的無奈。當我詢問孩子姓名時,也看到了孩子眼中流出的傷心。“每個名字背後都凝聚着一個家庭的希望,遙想他們最初的誕生,無不是充滿希望,傾注温馨,濃縮了人世間最純樸的至愛親情,包含着對一個新鮮生命的所有祝願。它是每個來到這世上的人收到的第一份禮物,並將一生與這份禮物相擁相輝。”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每一個孩子的名字,我每次發本子喊着學生的名字,走到他的身邊,看清他的臉,然後把本子交給他,幾次下來,我能記住大部分孩子的姓名,慢慢的我也有了自信的資本,我叫的出你的名字。我看着一個孩子,叫出他的名字,他臉上也洋溢着開心。從一開始覺得叫不出孩子的名字丟臉,到後來慢慢發現,其實這就是責任,當你走上這條神聖的道路,責任心油然而生。

有位教育專家説“人生有兩個世界,一是成人世界,二是兒童世界。教師是成人世界派到兒童世界的使者。”從教半年來,酸甜苦辣,各種體會。令我最傷心的一次是家長的一通電話。從幼兒園剛上來的小朋友,他們的小手總是“閒不住”,不管上什麼課,他們的手總是在玩各種“玩具”,為了杜絕這種現象,我採用朋友教的一個辦法,嚇唬他們,沒收他們的“玩具”,經此一嚇唬,大部分小朋友上課能坐端正了,這讓我很欣慰,但總有那麼一小部分不聽話的小朋友。小易,平時也算一乖巧的女孩子,那節語文課,她的小手總是不停的玩的鉛筆盒,友情提示下還是不聽勸。我説“事不過三,再讓老師發現有小朋友不好好聽課,玩鉛筆盒,老師就要沒收了”,我繼續上我的課。孩子的世界總是純真的,其他小朋友發現小易還是在玩她的鉛筆盒,向我告狀,我有點怒了,沒收了她的鉛筆盒,總算課堂又恢復了安靜。就這樣等到放學後,我收到了一個電話,電話那頭的開場白就是把我罵了一頓,第一次遇到這樣的事情,我手足無措了,難道我努力教育好這個孩子錯了嗎?後來和朋友傾述這件事,朋友説“又不是你的孩子,你何必呢。”是啊,不是我的孩子,我何必呢?我想這就是教師的責任心使然,他們不是我的孩子,可我早就把他們看成是自己的孩子了,就算家長不待見我,我也不忍心放棄這個孩子,教師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麼做。

我想最好笑的事就是期末考試了,期末考試前的那晚,我沒有睡好,想來也比較有趣,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自己參加期末考試的時候也沒有那麼緊張,這一次我卻緊張的睡不好,一年級的小朋友第一次參加期末調研,我擔心他們會發生各種狀況,我自己也笑話自己,後來發現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那一天他們很乖,心裏甚是安慰。我想其實這也是責任心使然。

教師的責任何其多,這半年的點點滴滴也只是滄海一粟。孟子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冰心説:“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老師從事的就是“花”的事業。我願用我的關愛和真情去澆灌每一朵小花,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付諸強烈的責任心,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4

知道竇老師的名字,大約七、八年前。一次學校例會,校長提到向竇老師學習 ,我記住了她的名字——竇桂梅。

再之後,縣教育現代化創建,我所在的教學點有了網絡,在無緣親歷竇老師的講座和課堂魅力時,我從網上搜尋了不少關於竇老師的資料,比如《葡萄溝》的教學視頻,比如她博客中的“玫瑰寄語”。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是她的《葡萄溝》教學,信手而來的“一架葡萄”——出眾的簡筆畫,畫葡萄的顏色、嘗葡萄乾的味道,雖然愚鈍看不出其中門道,但就是覺得新穎、生動。

區振興閲讀評選活動,激發了我再次讀書的熱情。本校圖書室的“小”而“閉”,使我想出到中心校圖書館借書來讀,反正教研活動總要去的。開學初,在書架中尋找,“竇桂梅”三字映入眼簾,《回到教育的原點》就此擺放案前。斷斷續續的讀,做摘抄筆記,計劃六月前讀完, 5 月 22 日晚,與燈下寫此讀後感。

一、 讀書——“不管怎樣,總要讀書”

“工資再低也要買書,交情再淺也要送書,屋子再小也要藏書,工作再忙也要讀書”,想必竇老師的這句話大家都熟記於心。“讀書,是每個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必需的生活方式”,我也越來越體會到這句話的含義。我們語文老師教給孩子的是母語,內涵着的是母語文化、民族文化,我們肩上擔負着是民族文化的傳承!現實課堂中我們有沒有對母語教學的簡單甚至粗暴?答案是肯定的。如何改變?惟有讀書!知識成倍的更新,我們當初的哪一點老底早已落伍。讀書中,我們將從經典那裏汲取根部的營養,讀書中,我們將更加堅定自己的教育信念,並在理想之路上漸行漸遠。

我慶幸,我還是一個愛讀書的老師,我還是一個努力指導孩子讀書的老師。讀書,讓我對工作還抱有一份熱情,讓我對生活也體會更多。無論如何,我還會讀書。

二、 閲讀——主題教學的精華

竇老師在“三個超越”的概念之上進一步提出“主題教學”的概念。

“立足於語文教材,並從文本的言語內容和言語形式中,獲取具有促進兒童生命成長價值的核心詞語即‘主題’,其體驗、發現的詞語稱之為‘主題教學’”。圍繞主題教學,竇老師在她的清華附小開展了“共讀、共教、共寫,共同成長”的系列活動 ,詮釋了主題教學的內涵。根據現在我對蘇教版教材的簡單理解,我們現在的單元教材就有一個主題的因素。然而我們整合時並沒有像竇老師他們那樣解讀的透,拓展的深。如何做到深入主題備課,關鍵還是我們老師的內涵要豐富,這就需要多讀書,增加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 職業良心——專業教師的煉就

竇老師在書中不止一次説過,教師是個良心活,必須有一種宗教的情懷去面對,我想,那就是信仰、執着。

現實中,我們能有多少老師能做到呢?温飽型的生存狀態,家庭和社會的過多期待,行業內部名利的明爭暗鬥,又讓多少老師能靜下心來教書?

要讓老師對自己的職業產生信仰,首先民生問題要解決好,要讓人們覺得所從事的職業確實是崇高的,是值得去獻身的。需要行業的公平、社會的公平。在良好的社會氛圍中,教師需要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不讓社會的壞風氣侵蝕到我們行業的內部。試想,每位老師都能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整個教師羣體必然有一股正氣。

教師需要多讀書,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崇高。當我們的周圍多的是濃濃書卷氣的老師,我們的周圍就會多一些對職業的信仰,就會有更多的人去感受大國工匠精神,就會把教師職業真正當做良心活。

本着一顆對孩子、對教育的良心,我願讀更多的書,潛心學問,潛心育人,力求修煉成一位專業的教師。

《人的教育》讀後感 篇25

讀了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沒有用的》,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章《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尤其是在全國推行的六大習慣,我更覺得非常全面。

習慣與做人品格的培養存在着一種線性關係,人格決定了人的發展發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個大屋子,那麼需要找到門和把手,否則知其門不得而入。這個門把手,就是習慣。

養成教育課題組經過三年的論證最終確定以下六大習慣向全國推廣: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2、孝敬父母;3、説了就一定要努力去做;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5、認真寫字;6、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林格先生認為:習慣是教育的最終成果,一個人習慣的好壞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在我們的身邊不乏有這樣的家長,認為學習成績是最重要的,只要成績好了,其它的都不重要。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試想一個人成績再好,就算考上大學了,沒有一個好習慣,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嗎?能在以自學為主的大學校園裏取得更大的收穫嗎?進入社會能找到一個好工作嗎?能在自己的工作上創出一番事業嗎?有一句話叫“揀了芝麻,丟了西瓜。”成績只是“芝麻”,而好的習慣才是“西瓜”。

曾經看過一則故事: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

牛用條件反射的方式活着,而人則以習慣生活。一個成功的人知道如何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莎士比亞説:“性格即是命運,心態主宰你的成敗,氣質影響你的力量,

習慣形成你的能量。”用行動培養習慣,用習慣收穫性格,而性格會照亮你的人生。

俗話説的好:習慣成自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人的一生中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齊白石老先生説:“養成好習慣,必有好人生。”

成功是一種習慣,失敗也是一種習慣。你的習慣無法改變,但可以用好的習慣來替代。成功很簡單,只要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養成習慣,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