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課的心得體會(精選9篇)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1

在20xx年10月21日早晨全海口市中國小美術教師齊聚二十五小參加藍老師主講的《關於美術核心素養解讀》的講座。此次講座讓我收穫頗豐。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精選9篇)

藍老師先從九大核心素養開始引出今天的主講內容。中國的基礎教育目前已由課程改革進入到“素養時期”,這就意味着,我們廣大美術教師要進行觀念的改變和教學方式的調整。美術觀念和教學方式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作為一名新時代的美術老師一定要革新自己的觀念,提升自身素養才能教育好孩子。提升孩子的審美能力,讓孩子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什麼是美術核心素養呢?它由五點組成,分別是美術學科特有的有圖像識別的能力素養和美術表現素養;也有與其他學科相通的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素養。藍老師針對以上幾點做了詳細而又精彩的解讀。借宿過程中還讓老師發表自己的觀點。同時針對老師們提出的問題和見解藍老師給予肯定和解答。作為新時代美術老師不應該只會埋頭教學生畫畫,傳授技能。還應該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俗話説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漁。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美術老師要教會學生自己去發現美,創造美。作為一名美術老師要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化學生,影響學生。所以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自己的美術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及專業水平和素養一定要高。這樣才能吸引學生。

作為新時代的美術教師要時刻關注自己的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利用學生的閃光點去引導學生,要因材施教,每個學生對美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就看老師的引導了。當今很多人認為學美術就是畫畫,上美術課就是老師畫一幅畫在黑板上,會畫的同學跟着老師畫。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誤解了我們的美術課。我們的美術課堂是很有趣的是老師帶領學生去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過程。而不是一味的簡單模仿複製。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2

作為一名剛從大學畢業,踏上工作崗位的新教師,我懷着忐忑又有點興奮的心情,踏進了小班的教室。一切好像顯得陌生又熟悉,並不是以前沒有接觸過幼兒園的生活,自己也經歷過大大小小的見習和實習。但在真正成為了一名副班主任後,我的內心是複雜的。對於小班幼兒,對於組織好整個半日活動,對於要做好的各種計劃和觀察記錄,都處於一種十分迷茫的.狀態。然而,我並沒有想到的是,在此之前還有更大的挑戰在等待着我。

新學期的第一天,如果一定要用一個詞來描述這一天的話,那麼就是“戰鬥”了。我第一次見識到這麼多個孩子,一起不受控制的想要逃出去,哭聲此起彼伏的場面。抗拒的小手和身體讓我看到了他們的恐懼和難過。對於這一切,我沒有時間去細細地思考,出現了問題就必須立刻憑自己不是很豐富的經驗去解決。也是每一次問題的發生,都讓我更深刻的體會到,之前實習所學到的遠遠不夠。現在我所要做的並不是聽着老師給我分配任務,我照着去做。而是第一次,需要我自己去獨當一面,去思考,去落實。這讓我覺得很困難,每一分每一秒,都似乎是全新的,我需要不斷地去迎接挑戰,處理從來沒見過的情況,組織從沒做過的活動。然而,幼兒的不配合,讓所有的事情都變的困難起來。

幼兒S在來園後,沒有停止過哭泣,不停地要找媽媽。我嘗試着把自己當做他的媽媽,安慰他,抱抱他,對他説:“不要怕,在幼兒園裏,老師就是你的媽媽,老師會照顧你、保護你。不要哭了好不好?”幼兒S的哭泣明顯減弱,有時做一些事情也開始依賴我的幫助。這是很重要的一步,幫助幼兒建立起對我的信任。

在新的崗位上,我也應該將每一件小事都作為自己的寶貴經驗,時刻與這些孩子們共同地學習、成長與適應。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3

教師尤其是中國小教師,對學生未來的志向抱負、人格品性將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因此,人們對教師的人文素養要求甚高,所謂己不正焉能正人,教師的學識多少,人格好壞,修養高低將直接決定學生人文素養的水準。我所理解的教師人文素養的構成主要有:強烈的職業認同感。教師要有職業認同感,這是教師人文素養構成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一點,是教師的立業之基,也是認識自身價值的前提。因為只有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才能對教育事業抱有執着的追求,才能擺脱名利的困擾,堅定自己的選擇,在當前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的環境中保持一顆平常心,甘於寂寞,甘為人梯,才能在平凡而偉大的教書育人的過程中尋找到人生的價值、生活的意義。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教師對它的忠誠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需要的是以獻身教育為榮、為樂的思想情懷,教師只要有了這些,就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發揮出來,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

一朝聆教誨,終身銘師德。教師對學生未來的志向抱負、人格品性將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教師的學識多少,人格好壞,修養高低將直接決定學生人文素養的水準。因此,我認為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首先要培養教師強烈的職業認同感,這是教師人文素養構成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的立業之基,也是認識自身價值的前提。因為只有熱愛教育事業的教師,才會視教書育人為己任,才會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將科學文化的傳授與人文精神的培育緊密結合,才能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踐行兩綱精神,才能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負責。其次,教師要樹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現代教育理念,在教育與管理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把學生當作有情感的、鮮活的、思想性格各異的、獨立的人,善於鼓勵學生,關注他們的未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他們的個性,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師愛與智慧的陽光。

教師要給學生一杯水,就必須具備一桶水,而且是常流水。作為教師,不能滿足於先學於學生,而是要堅持繼續學習,堅持終身受教育。當今的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種勤奮學習的能力,還要把這種學習能力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另外,教師除了具備紮實的專業基本功以外,要廣泛涉及與本專業有關或對自己的素質提高有積極作用的各方面技能。只有這樣,我們在進行教育時,才能高屋建瓴、遊刃有餘;教師對社會的新知識、新信息及時準確地掌握,使學生能在教師的身上學到更多除了書本以外比科學知識更有實際意義的本領,從而激發學生對各方面技能掌握的興趣,真正達到全面發展。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不過,現在學生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當然,教師不是聖人,也應該允許犯錯誤,允許有自己的脾氣,可是,身為人師,我們的言行舉止將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成長,尤其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重大影響。學生對於教師的人格要求,可能超過對任何人,而人文素養是人格魅力的重要表徵。很難想象:一位素養不高的教師,會是一位擁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會成為學生所愛戴的教師?一位不受學生愛戴的教師,能夠管理好班級?能夠影響與塑造學生的健全人格?

所謂人文素養是指做人應具備的基本品質和基本態度和基本能力,包括按照社會要求正確處理自己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國家,乃至個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文素養的最典型標誌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學體現出的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着重想象性和多樣化的生活,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歸結為對人本身的關懷。人文素養外在表現為人格魅力即一個人的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行為上果敢、作風上的剛毅等所產生的感召力量。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4

我們課標組確定美術的核心素養是:圖像識讀、美術表現、審美態度、創想能力、文化理解五個方面,核心素養的發佈已近十個年頭,平時只是作為一個理論體系在頭腦中短暫停留,沒有做過多的理解。今天,在海口市二十五國小海甸校區聽了藍燕萍老師《關於美術核心素養的解讀》受益頗深,藍老師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形象的事例,將抽象的美術核心素養和我們平時的教學事例緊密的結合起來,指出我們在平時教學中對核心素養的一些誤區,使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圖像識讀指對美術作品、圖形、影像及其他視覺符號的觀看、識別和解讀。在美術教學中,所畫的圖像是什麼,有什麼文化含義使我們圖像識讀的關鍵。

美術表現指運用傳統與現代媒材、技術和美術語言創造視覺形象。

審美判斷指對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評價、判斷與表達。

創意實踐意識主導的思維和行為。藍老師講到龍華的剪紙、十一小的作品非常有創意等。我們從中獲取創意實踐的思維意識。

文化理解指從文化的角度觀察和理解美術作品、美術現象和觀念。藍老師通過對世界各地民族文化的實例分析,和一些教師的親身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們應該利用假期增加自己的文化素養,豐富自己的閲歷,將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學生。民族文化的多樣性,使我們打開文化的視野,當好美術老師,必須自身有良好的文化素養,直觀示範對學生的影響特別重要。

五個素養如何在教學中體現,可以作為對老師的評價條件。在談到未來的美術課,實現學生在現實情景生活中去多關注,帶着問題去學習,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至關重要。説到這裏,藍老師拿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小故事《司馬光砸缸》為例,救人---如何救人---怎樣做才能有效地達到救人目的,那麼你就必須有知識有技能,才能去解決問題。如何將美術轉化為生活有情感地解決核心問題,看外表也要看內心,先學會做一個師者,再做好美術專業教師。

通過一個上午的集訓學習,明白自己的方向,使美術的五個素養在自己身上得到體現。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5

去年暑假,參加鄭州市骨幹教師培訓,“核心素養”一詞貫穿整個培訓的過程,讓我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有了深刻的認識。拜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一書,讓我對學科教學的核心素養有了深刻的思考。

本書共分為三個篇章,分別從“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個部分對教師進行了專業理論及實際操作上的指導,是一本非常有使用價值的書籍。

在《學科教學是立德樹人的主要途徑》一文講道:“就沒個學科不僅具有自己的符號表達、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也都有自己內含的價值性和道德意義。這同樣是學科知識的一種內在屬性,是與學科知識相伴隨的內在特徵,是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構成性因素。所以,學科教學最大的道德教育資源就是學科知識本身。”對此,我有深切體會,不管是哪一學科的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都可以時時踐行“立德樹人”。

從教學實踐的角度,又強調了幾點:

一、要充分挖掘學科知識特有的道德教育資源;

二、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生活和行為;

三、學科教學要進入學生的道德和心靈世界;

四、要結合學科教學有機地進行價值引導。

於此,作為一名德育工作者,我受到很大啟發:每門學科都藴藏着豐富的道德教育資源,教師要對學科教學內容中具有道德教育價值的素材進行發掘,把德育滲透融合在課程教與學的活動中。課堂教學要轉化為學生課外的成長行為,延伸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並逐步變成他們的成長自覺。真正的自由教育意味着對學生的整個生活發生重大的影響,他所學的東西將會影響他的行為、興趣與選擇;意味着他過去的一切都收到審視和重新估價。心靈是人之根本,更是教育教學之根本。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技巧的特點就在於使教育的整個過程成為教師過問人的精神生活的整個過程。”

唯有進入學生情感、生命、靈魂深處的教學,才能內化為學生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這樣,學科知識增長的過程也就成為人格健全與發展的過程。把隨着學科知識的獲得,學生將變得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有同情心,越來越有責任感,越來越有教養。

德國教育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説:“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集。在學習中,只有被靈魂接受的東西才會成為精神的瑰寶,二其它含混晦澀的東西則根本不能進入靈魂中而被理解。”

教育是及其嚴肅的偉大事業,通過培養,不斷地將新的一代帶入人類優秀文化精神之中,讓他們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對終極價值和絕對真理的虔誠是一切教育的本質,缺少對絕對的。熱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説人就不像人,一切就變得沒有意義。

聚焦課堂變革,深度挖掘教材,致力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新時期每一位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重要工作。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6

核心素養是現在教育最熱門的話題,近期閲讀了余文森教授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這本書。讓我對素養教育又多了更深的認識。

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有力地迴應了新時代的呼喚,也為深化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提供了方向。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全書共分為三篇內容,分別論述了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教學觀怎樣建立,以及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

核心素養究竟如何落地?課堂教學怎樣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書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入手,從一線教師最為關注的內容出發,系統迴應了這些問題,並重點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深入闡述,並提出核心素養導向的六大教學基本策略:整體化策略、情境化策略、深度化策略、活動化策略、自主化策略、意義化策略。

因為基於核心素養的課堂追求有效,而有效教學是為了學而教的,是為了學生學會學習的,真正做到“教是為了不教”。為了發展學生為適應社會變化終身學習而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對學生髮展核心素養的基本訴求,也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在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關係的論述中,作者提到,核心素養相比三維目標,更加能夠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也就是説,核心素養更關注教育的內在性、人本性和終極性等方面。另外,核心素養是來源於三維目標又高於三維目標的,是學科教育在高度、深度和內涵上的進一步提升。因此,核心素養更多意味着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又一次根本性轉變。

那麼怎樣在我們教學工作中體現出核心素養呢?

通過學習,知道在教學培過程中,注重文化對學生的薰陶,還得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道德修養、審美情趣的得到提升。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養。可從以下方面在在教學工作中體現出來:

第一、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二、在課堂內充分體現出“情感課堂”。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是不可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

第三、傳授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給學生一個交流,開放式的課堂。課堂以學生為主題,那就儘量給學生求知、創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台。讓學生真正實現“學會學習”這個目標,需要讓學生儘快轉變學習方式,可以通過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三種方式,指導學生自己先獨立思考,並在小組合作中解決問題,牢固掌握知識。學生在自主探究式學習中,可以實現能力的發展,增強情感體驗,培養學生髮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四、注重積累,海量閲讀經典書籍。通過大量、廣泛的閲讀,積累優美、新鮮的語言材料,並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中華傳統經典作為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不僅內容源遠流長,同時也有精闢的語言和深邃的思想,每篇文章都如同一面鏡子,能夠將社會生活反映出來,映照着學生的心靈,並啟迪學生的心智。

總之,課堂教學變革是核心素養落地的切入點,突破點和成長點,只有聚焦課堂,才能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關於核心素養教學觀的重建,我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這本書我還需要細細品閲,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7

有好的教師,才有好的教育。而好的教師不但擁有深厚的知識底藴,還要有豐厚的文化素養。素養和知識有什麼區別呢?素養來自於知識技能,又高於知識技能,素養是智慧,是文化,是精神。而教師的核心素養包括學科素養和教育素養。

有學科素養的教師一定痴迷和深愛所教學科。有了這種痴迷與深愛,他會主動學習學科知識,鑽研教材,博覽羣書,努力開拓知識面,深挖知識層,不斷把知識擴展和深化。他咀嚼吸收其中的精華,在課堂上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並且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積累智慧,迸發教育學靈感,形成教育素養。

我最開始從教時,覺得編寫教案的人很優秀,他們往往能夠抓住文本的核心問題,巧妙設問,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去解讀、探究文本,而我竟什麼也看出來。隨着工作時日的增加,我也慢慢積累了經驗,當然這也得益於對教材反覆研讀,積極吸取他人經驗,再結合自己的體悟日積月累而成。

譬如這學期我們學習選修教材《外國文學》這本書,這本書每一單元有一個主題,這些主題都是小説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們在做文學類文本閲讀中經常碰到的概念。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敍述”,包括敍述角度,敍述人稱,敍述腔調和速度控制幾個概念。如果在以前我總是着重講解本單元的第一課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而讓學生自己讀讀《牆上的斑點》和有關話題“敍述”的理論性文字。但今年再去教這單元時,我把重心放在了主題“敍述”上,而把《橋邊的老人》《牆上的斑點》作為例子去解讀,這也符合編寫者的意圖。除此之外,我還選取了《伊索寓言》中《狐狸和烏鴉》的故事,讓學生分別從狐狸和烏鴉的角度採用第一人稱去敍述。學生對這個拓展的問題興致很高,演繹了不同版本的《狐狸和烏鴉》,有的甚至改變了敍述腔調,加入了網絡文學中“快穿”的手法,還讓烏鴉角色崩塌。學生們的表現令我驚異,而我也相信,通過這次訓練他們一定深刻的理解了什麼是敍述角度,敍述角度的改變會帶來什麼樣的效果。之所以前後教學的理念發生變化,我想這得益於這幾年不斷地學習新知識,聽教學名家的講座,知識視野開闊,對教材的把控上也更容易高屋建瓴,解讀教材也就更深入。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説:“教師所知道的東西,就應當比他在課堂上要講的東西多十倍,以便能夠應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課堂上,能從大量的事實中選出最重要的來講。”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博覽羣書,廣泛吸取營養,才能厚積薄發,收到讓學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奇效。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8

目前,基於學科素養的新課程標準修訂稿在全國徵求意見,這就標誌着中國基礎教育開始邁入核心素養的新時代。余文森著作的《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從理論、觀念、操作三個層面對核心素養導向的課堂教學進行了系統闡述,包括核心素養的意義、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觀重建、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三大主題,旨在幫助教師提升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樹立立德樹人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觀念。

書中餘教授在“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基本策略”這一主題方面,重點闡述了讓核心素養落地的課堂教學的具體路徑和方法。策略是從觀念走向行動、從理論走向實踐的操作系統。只有將觀念和理論轉化為實施策略和行動方案,核心素養才能真正落地。因此,本主題是全書的重心和落腳點。靜下心來細細思考,作為一名社會學科教師,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我們怎樣去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社會學科核心素養應該包含哪些方面。

一、語言能力:在社會情境中藉助圖片、案例、材料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意圖和情感態度的能力。

二、文化品格: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文化意識、人文修養和行為取向。三、思維品質: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徵,反映其在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創造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

四、學習能力:指主動拓寬學習渠道,積極調試學習策略,努力提升學習效率的意識、品質和潛能。社會學科核心素養四要素的關係為:知識能力是學科基礎、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是心智特徵、學習能力是發展條件。我認為,讓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重點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四方面的意志品質:

一、主動與進取:對學習有正確的認識和持續的興趣,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成就動機,能夠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有主動參與語言實踐的意識和習慣,在學習過程中注重語言運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

二、監控與調整:能對學習過程和學習情緒進行自我監控和有效管理,面對學習困難能夠自我激勵、自我調適,適時反思和評價學習效果,並對學習目標和方法等做出必要調整,主動適應,堅持不懈。

三、選擇與獲取:利用課內外多種學習渠道特別是網絡資源,獲取最新的知識和信息,並結合學習目標對信息資源進行選取和整合,廣泛涉獵,有的放矢,既勤於學習,又善於學習,舉一反三,學以致用。

四、合作與探究: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方式,敏鋭觀察語言現象和語用規律,能從多角度、新視角去觀察和理解歷史現象,嘗試用新思路、新方法去解讀和評判多元化現象,勤于思考,探異求新。

核心素養實則也是潛移默化的教育。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吾日三省吾身,課堂教學堅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體現人文性的教學,科學性的教學,發展性的教學,真正讓核心素養落地,促進學生智慧地成長。

素養課的心得體會 篇9

20xx年11月21日我能有幸跟着市教研員任老師和其他兩位老師一行四人代表包頭市遠赴雲南昆明參加由北師大組織召開的“20__年北師大版國中數學實驗指導暨培訓研討會”,在會上聆聽了由北師大版教材的編委馬復教授作的“國中數學的核心概念解析”的報告,就《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xx年版)》的十個核心概念與高中課標修訂稿的六大核心素養的銜接關係,綦春霞教授的“數學素養的微測試與學生髮展的診斷”,江西省中學數學教研員陳莉紅老師的“從會考命題角度對核心素養的理解與考察”,並結合具體案例分析瞭如何在數學會考命題會考察數學核心素養,西安高新一中邵新虎老師題為“利用幾何畫板發展數學核心素養的時間與思考”,

我就此次學習談談自己對核心素養的粗淺理解,本人對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所有學生應具有的最關鍵、最必要的共同素養,是知識、能力和態度等的綜合表現。

一個全面發展的人,應具備自主發展意識、社會參與能力及文化修養。學會學習、自我管控、解決問題、創新發展屬於個人自主發展應具備的能力。而在個人發展過程中,語言素養、數學素養、人文素養、技術素養更是不可或缺的。

數學學習過程是學生在教師的科學協助下,將書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認知結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無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數學素養滲透到教學中來,潛移默化,提升學生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思想是對數學和它的對象、數學概念,命題和數學方法的本質的認識。數學方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和策略。數學教學要在重視傳授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體會數學方法、感悟數學思想,這樣才能使學生學會用數學思維、數學手段和數學方法去分析和解決數學中的具體問題以及其他的一些現實問題,這是數學教學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數學教學的本質要求。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是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藴含在數學知識發生、發展和應用的過程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要由表及裏,循序漸進。要在知識發生過程中滲透數學思想,要在問題的探索和解決過程中揭示數學思想,使學生從中掌握關於數學思想方法的知識,並把這些知識應用在後續的學習中,科學地獲取數學知識。知識的記憶是暫時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長遠的。知識使學生受益一時,而思想和方法使學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維作為一種能力和品質,作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建立“發現式學習”的教學新模式,營造學生思維的平台。思維的發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學策略是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進一步釋放學生的思維潛能、進一步保護學生的思維火花。凡是學生能通過自己努力學到的知識,絕不授予學生,凡是學生經過思考能解決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把“教—學”活動中的自由還給學生。把學生當成主體,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既給了學生思維的`自由,也給了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壓力,從而迫使學生去思考。

三、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邊的事物數學問題很多,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進一步揭示具體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聯繫,既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又有助於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在數學教學中注重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幾何直覺,講一些數學的發展史,多參加數學社會實踐等,都能使學生的數學素養得到一定的提高。

數學素養歸根到底是一種文化素養,數學教育也就是一種文化素質的教育,它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們教師貴在重視和堅持。要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不僅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識,更多的則是一種方法,一種文化,一種思想,甚至於一種精神和態度,從而讓學生滿懷樂趣和憧憬地去學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