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精選5篇)

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 篇1

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軍隊應身先士卒,進一步抓好作風建設,要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貫徹“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突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個重點,堅持領導帶頭、嚴字當頭,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務求改進作風有新成效,官兵士氣高,部隊風氣正,強軍底氣足,有效履行軍隊的使命任務。

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精選5篇)

我軍的官兵關係是在官兵一致、政治平等的原則上,在缺衣少食、缺槍少彈的條件下,在戰火硝煙、槍林彈雨的環境中,用血和汗澆灌出的生死託付、親密無間的關係。但應當看到,由於長期和平環境影響,一些領導幹部聯繫官兵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壓力有所減弱,有的下部隊前呼後擁、層層陪同,搞調研坐着車子轉、隔着玻璃看;有的不會運用羣眾工作方法,不注重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有的不善於與官兵交朋友,主觀上想與官兵親近,但放不下架子和身段,與官兵坐不到一條板凳上。

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官兵,是否尊重官兵的主體地位和創造精神,是衡量領導幹部馬克思主義羣眾觀是否牢固的試金石。“羣眾看幹部總是聽其言,觀其行的”,部隊幹部要能夠及時轉變角色,積極把自己融入士兵羣體中,説兵話、幹兵事,並能及時處理基層亟待解決的問題。着力強化幹部就是公僕、權力就是責任、領導就是服務的意識,踏踏實實的走羣眾路線,這自然會贏得基層官兵的一致讚譽。

我們過去每做一件事不是發動整個部隊做,而是派幾個工作人員做,那樣收效不大。如果把羣眾發動起來,每個戰士都做,那就做得很快並且做得很好。不要認為我們的部隊只會打仗,他們是很有政治覺悟的,很有能力的,能做很多事情的。如果我們在部隊中工作的同志不斷加強羣眾觀點,遇事走羣眾路線,同羣眾打成一片,吃飯在一塊,行軍在一塊,做到思想一致,行動一致,那我們就一定能把部隊帶好,帶成一支模範的隊伍。

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 篇2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這首家喻户曉的軍隊歌曲,早已成為一種紅色經典,成為幾代人的精神符號,引領和提升着一個民族的思想境界,它所煥發出來的鼓舞作用和審美力量經久不衰。我是在穿着軍裝、高唱着“我是一個兵”的軍歌中不斷進步的,也是在回味着“來自老百姓”的樸素歌詞中轉業到地方,並一步步走向領導崗位的。今天,當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面展開,當我重温老一輩革命家關於黨的羣眾路線的重要論述,當我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進行深入學習、徵求意見和對照檢查的時候,深切感受到“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這首鏗鏘有力的歌曲在我耳邊迴盪。回想自己這麼多年的成長進步,無論在部隊還是到地方,都能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幹事,兢兢業業履職,乾乾淨淨用權,源於自己始終堅守這樣的人生信條:無論在什麼崗位,都能夠始終保持“我是一個兵”的殊榮,無論是什麼職務,都能夠始終保持“來自老百姓”的本色。

“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一句簡單的歌詞,道出了深刻的哲理。戰爭年代,“軍隊打勝仗,人民是靠山”;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今天,“經濟要發展,羣眾是英雄”。試想,沒有當兵的,哪有當官的;沒有基層普通百姓,哪有機關領導幹部。過去的縣衙曾有這樣一幅對聯:“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説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深刻詮釋了官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對於一名黨員幹部來説,如果連“我是誰”這個問題都弄不清,就不可能明白“為了誰”和“依靠誰”。因此,每個黨員領導幹部都要從“我是誰”的座標中找準定位,從“為了誰”的宗旨中把握方向,從“依靠誰”的實踐中汲取力量。只有這樣,才能始終保持“兵”的本色,具有老百姓的情懷。而始終保持“兵”的本色,不忘“自己也是百姓”,最關鍵的是要求黨員領導幹部在思想深處,解決好權為誰用、情為誰系、利為誰謀的問題,這樣才能切實做到心裏裝着羣眾,凡事想着羣眾,工作依靠羣眾,一切為了羣眾;才能切實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重,把個人的榮辱得失看得輕;才能在履職之中,常懷愛民之心,常思為民之責,常興利民之舉,努力為羣眾多謀福利,多幹實事,想方設法把好事辦好。 只有堅守“我是一個兵,來自老百姓”的情懷,黨員領導幹部才能始終飽含深情,心裏時刻裝着羣眾,設身處地為羣眾着想。始終保持“兵”的本色,堅守“來自百姓”的稟賦,黨員領導幹部才能始終清醒地知道: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向哪裏去?才能將“來自百姓、植根百姓、服務百姓”作為人生座標,把百姓放在心中,視百姓為親人,為百姓謀利益,帶着深厚的感情做好羣眾工作;才能樹立正確的羣眾觀念,做到“情為民所繫、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始終與羣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牢記羣眾利益無小事的道理,時刻把人民羣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努力為羣眾做好事、解難事、辦實事;才能體會到羣眾難處,以情動人,以理服人,問題即使得不到馬上解決,羣眾也會很感激的。把羣眾的事情辦好了,人民就會很感謝,上級就會很滿意。

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 篇3

黨的對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作出了戰略部署,這是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順利實現確定的奮鬥目標的堅強保證。貫徹黨的羣眾路線,不僅是一個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問題,也是根本立場問題。黨員領導幹部務必要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立場與方法上深化思想認識、強化理論認同、站穩羣眾立場,不斷增強貫徹黨的羣眾路線的政治自覺和實踐自覺。

貫徹羣眾路線,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黨的羣眾路線,是建立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之上的,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的產物。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羣眾觀,包含歷史唯物主義關於人的認識來源於實踐,人民羣眾是實踐和認識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人民羣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羣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等主要觀點,由人民羣眾實踐主體觀、認識主體觀利益主體觀、權力主體觀、價值主體觀等方面構成,徹底否定了以往階級社會和資產階級思想家把人民羣眾視為社會底層、統治壓榨對象的謬論。能否堅持這個基本觀點和立場,是衡量唯物論與唯心論的“試金石”,是區分真馬列與假馬列的“分水嶺”。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必須從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態度來認識黨的羣眾路線的先進性和科學性,從辯證法和唯物史觀的哲學基礎來深化貫徹羣眾路線的政治自覺和理論自覺。

貫徹羣眾路線,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價值追求。羣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我們的“生命線”。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並一貫堅持羣眾路線,並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唯一根本宗旨。早在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便作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革命戰爭是羣眾的戰爭,只有動員羣眾才能進行戰爭,只有依靠羣眾才能進行戰爭”等重要論斷。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有利於”的衡量標準,關於姓社姓資、摸着石頭過河等著名觀點,都貫穿了羣眾路線的立場觀點和工作方法。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強調把“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一條根本原則。強調,必須更加自覺地把以人為本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立場,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為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順應人民羣眾過上幸福生活的新期待,在第一次亮相講話中列出了人民羣眾期待的“十個更好”本站,對接現實、順應民情、體現民意,尤其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莊嚴承諾,更加彰顯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為民宗旨和責任擔當。不難看出,貫徹羣眾路線是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政治靈魂,是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的價值追求。可以説,貫徹黨的羣眾路線就是我們黨的“命根子”,是我們黨的起家資本、看家本領、發家途徑,這個優良傳統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貫徹羣眾路線,迴應了人民羣眾的幸福期待。黨的展示了“兩個一百年”的“中國夢”,順應了人民羣眾的新期待。實現我們的夢想靠什麼?靠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地貫徹羣眾路線。這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人民羣眾的事業,其最終受益者是人民羣眾,建設者也是人民羣眾,我們只有堅持一切為了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才能把廣大人民羣眾最廣泛地團結起來,把一切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把人民羣眾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個前無古人的事業,我們只有堅持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尊重人民羣眾的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堅持問政於民、問計於民、問需於民,才能始終保證中國這艘大船的正確航向,更加積極穩妥地摸着石頭過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個複雜艱鉅的事業。正如鄧小平同志預測的那樣,“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不比不發展時少”。我們面臨的矛盾問題和風險挑戰不容低估,特別是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人民羣眾的思想多元多樣,各種羣ti利益訴求相互交織,加之一些黨員幹部羣眾感情淡漠羣眾觀念淡化、羣眾立場動搖,使得新形勢下黨羣關係更加敏感、更加複雜,強調貫徹黨的羣眾路線顯得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我們只有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危機感提高做好羣眾工作能力,紮實做好羣眾工作,才能始終保持黨與人民的血肉聯繫,才能有效抵禦“四個考驗”、化解“四個危險”,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

貫徹羣眾路線,藴含着對軍隊黨員領導幹部的更高標準要求。貫徹羣眾路線,軍隊黨員領導幹部理應做得更好、走在前列。正如恩格斯指出的“贏得戰鬥勝利的是人而不是槍”。軍隊是要打仗的,而能打仗打勝仗的核心是人,關鍵靠人。信息條件下戰爭的形態雖然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官兵戰鬥素養、戰鬥精神、作風紀律的決定作用和地位始終沒有變,武器裝備的現代化什麼時候也取代不了人的現代化。主席前不久視察廣州戰區部隊時,要求全軍要始終牢記堅決聽黨指揮是強軍之魂、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努力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落實的指示要求,根本的在於貫徹羣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官兵、一切依靠官兵。領導幹部要傾注真情尊重官兵,切實克服“上智下愚”、“官貴兵卑”的思想,建立起團結友愛、和諧融洽的內部關係。要傾心用力關心官兵,更好地發揮軍隊大熔爐、大學校、大舞台的作用,幫助官兵實現人生理想、體現自我價值。要對廣大官兵急他們之所急、幫他們之所需、辦他們之所盼、解他們之所憂,儘可能讓他們的付出得到合法合理的回報。要深入基層聯繫官兵,經常深入到班排、哨位和操場中去,與官兵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做到重大決策問計於官兵、難題攻關借力於官兵、檢驗成果求證於官兵。要廉字當頭取信於官兵,各級領導要帶頭遵章守紀、公道正派、用權無私、清正風氣,凡事按政策辦、按原則辦、按規矩辦,不插手基層敏感事務,不侵佔士兵合法權益,以領導的新風正氣帶出部隊的好風氣、好士氣。總之,只有自覺貫徹羣眾路線、堅持官兵至上,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生動局面才能真正形成,部隊才能真正做到平時過得硬、戰時打得贏。

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 篇4

通過幾天的集中學習,學習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和全省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精神,郭聲琨、劉彥平、張越同志分別在部黨委、部局和省廳黨的羣眾路線教育活動部署會上的講話及相關會議精神後,充分認識到了在警衞部隊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一位基層警衞幹部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部署。

羣眾路線活動,必須堅持以羣眾滿意為標準。羣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羣眾路線、羣眾觀點、羣眾觀念。一切為了羣眾,一切相信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羣眾。因此,堅持“羣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羣眾觀的生動實踐。羣眾説好,才是真的好,羣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瞭,才能指導和推進警衞部隊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走好羣眾路線,必須明確羣眾在哪裏。堅持羣眾路線,根本就是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需求出發,在充分保障人民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監督權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多為人民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從而贏得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當前我國正處於戰略機遇期,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異常艱鉅和繁重。中央八項規定落實的好不好,進一步改進警衞形式做的好不好,人民羣眾對警衞部門滿不滿意,直接關係到人心向背,關係到對警衞工作的支持度,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長期穩固。有的黨員官兵只是“説一套、做一套”,扮演着理想與現實錯位的“兩面人”,嚴重違背了羣眾路線的實質內容,公安警衞部隊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走羣眾路線,充分相信羣眾、依靠羣眾、發動羣眾,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羣眾參與社會維穩、社會治安工作的積極性,才能更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穩定、長治久安,圓滿完成各項警衞任務。

公安警衞部隊的特殊性質和任務決定了警民關係具有廣泛性、複雜性交織的特點,是眾多社會關係中較為敏感和重要的一種。準確把握人民羣眾對警衞工作認識和理解,使警衞工作和羣眾工作融合一體,真正做到“一切為羣眾,一切相信羣眾,一切依靠羣眾”,使人民羣眾既感受到警衞工作神聖、尊嚴,又感受到警衞部隊官兵的關愛、温暖,樹立人民滿意的公安警衞部隊新形象。

部隊黨羣路線心得體會 篇5

通過幾天的集中學習,學習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和全省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動員大會精神,郭聲琨、劉彥平、張越同志分別在部黨委、部局和省廳黨的羣眾路線教育活動部署會上的講話及相關會議精神後,充分認識到了在警衞部隊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深刻感受到了作為一位基層警衞幹部做好新形勢下羣眾工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黨的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以同志為的黨中央堅持從嚴治黨、加強黨的建設的重大部署。

羣眾路線活動,必須堅持以羣眾滿意為標準。羣眾是黨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是我黨一貫倡導和堅持的羣眾路線、羣眾觀點、羣眾觀念。一切為了羣眾,一切相信羣眾,一切依靠羣眾,是我們做好黨和政府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的執政理念和施政要領。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實踐中最有發言權的是人民羣眾。因此,堅持“羣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這“唯一標準”,是求真務實、科學行政的具體表現,是黨的實踐觀、羣眾觀的生動實踐。羣眾説好,才是真的好,羣眾滿意才是最高目標。目標對了,標準明瞭,才能指導和推進警衞部隊的各項工作,否則,一旦目標不對、標準不明,則會使我們的工作失去方向、偏離重心。

走好羣眾路線,必須明確羣眾在哪裏。堅持羣眾路線,根本就是堅持從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需求出發,在充分保障人民羣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監督權的基礎上,儘可能地多為人民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從而贏得最廣泛的支持和擁護。當前我國正處於戰略機遇期,維護社會穩定的任務異常艱鉅和繁重。中央八項規定落實的好不好,進一步改進警衞形式做的好不好,人民羣眾對警衞部門滿不滿意,直接關係到人心向背,關係到對警衞工作的支持度,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的長期穩固。有的黨員官兵只是“説一套、做一套”,扮演着理想與現實錯位的“兩面人”,嚴重違背了羣眾路線的實質內容,公安警衞部隊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走羣眾路線,充分相信羣眾、依靠羣眾、發動羣眾,最大限度地調動廣大人民羣眾參與社會維穩、社會治安工作的積極性,才能更有效的維護國家安全穩定、長治久安,圓滿完成各項警衞任務。

公安警衞部隊的特殊性質和任務決定了警民關係具有廣泛性、複雜性交織的特點,是眾多社會關係中較為敏感和重要的一種。準確把握人民羣眾對警衞工作認識和理解,使警衞工作和羣眾工作融合一體,真正做到“一切為羣眾,一切相信羣眾,一切依靠羣眾”,使人民羣眾既感受到警衞工作神聖、尊嚴,又感受到警衞部隊官兵的關愛、温暖,樹立人民滿意的公安警衞部隊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