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心得體會範文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既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通俗讀本,同時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瞭解中國政治制度演變發展的好書。下面是本站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品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閲。

品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心得體會範文

品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心得體會

“要講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離開人事來看制度,則制度只是一條條的條文,似乎乾燥乏味、無可講。”這是錢穆先生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的前言中説到的。一個國家、一個時代用什麼樣的制度,不用什麼樣的制度。一定有其歷史淵源和現實背景。一項制度不會憑空出現、也不會憑空消失。同時,歷史在不斷前進,人事在不斷的變化,制度也應該不斷的變化以適應人事。人事,就錢穆先生此書來説,有深刻的含義,指的是當時的社會政治、經濟現實。制度則是國家治理的基本框架,包含了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歷朝歷代,兩者都有着積極且雙向的互動,由此又影響着中國歷史的演進。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全書寥寥九萬八千字,錢穆先生以其通俗易懂的語言,將中國歷史上五個最具代表性的朝代,從政府組織結構,考試選舉制度,經濟賦税,兵役制度等幾個方面來比較優劣、來陳述歷代得失。我認為,組工幹部讀書的面要廣博一些,要通過讀書培養自己的歷史觀、大局觀,提高文化素養。這本書偏重於政治制度的論述,對廣大組工幹部來説,既是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通俗讀本,同時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瞭解中國政治制度演變發展的好書。我們要做好組織工作,有必要深入細緻地研究行政權力的架構和運作模式,洞悉規章和人事的分離與配合。

從這漢、唐、明等五個五個朝代,三個大時代的政治、經濟、軍事三個重要國家制度的分析中,不難發現,各個方面的制度都和人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人事可以使制度適應時勢,使之趨於完善,但是人事在制度的實際操作過程裏也有可能阻礙其理想效果的發揮,從而導致制度失之應有作用。人事從來都是有雙面效應的,所以從歷代政治得失當中得出的經驗也應該借鑑到當今的國家制度建設當中,實現制度和人事的有效積極互動,最大程度的發揮兩者的作用。

錢穆先生寫道:“今天我們卻把歷史切斷,一概想模仿外國制度,明明知道之一制度與現實不配合,卻想推翻現實來遷就制度,而美其名曰革命。其實革命的本質,應該是推翻制度來遷就現實的,絕非是推翻現實來遷就制度的。”這本書可以讓我們從歷史的角度,看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特色法律制度的必然性。錢穆先生認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縱使有些可以從國外移來,也必然先與其本國傳統,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實發生相當的作用。否則無生命的政治,無配合的制度,決然無法長成。”

錢穆先生給我們留下看待歷史的角度是筆寶貴的財富。沒有完美的制度,亦沒有完美的人事。封建不是黑暗的過去,他也曾經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西方制度不是包治百病的藥方,更要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我們討論一項制度,固然應該重視其時代性,同時又應重視其地域性,在這一國家,這一地區,該項制度獲得成立而推行有利,但在另一國家與另一地區,則未必盡然。不論是政治制度還是法律制度,從中國的歷史文化,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不照抄、照搬別國的經驗、模式,走具有中國特色的道路才是正途。因此我們説,對於歷史的功績切不可一筆抹殺。放到當今社會來看,對於一個正在飛速發展中的中國,在面臨許多社會以及民生問題的時候,多數人都傾向去狠批制度,痛陳弊病,可他們卻常常忽視了制度能帶來的好處,或者去想這個制度存在長久的意義和產生的原因。

回顧歷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先進的中國人開始探索救國救民的道路,不論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還是戊戌變法、辛亥革命,都説明當時的社會背景下,這些道路都是不行的。而最終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取得勝利説明,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是歷史的選擇。這讓我想起一段歷史,就是黃炎培與毛澤東暢談“歷史週期率”。1945年黃炎培先生在延安問毛澤東同志,中國共產黨能不能跳出歷史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律,毛澤東同志答:“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週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我國經過30多年的發展,改革步入深水區,所以黨的xx大以來,面對艱鉅複雜的改革任務,xxxx親自擔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以非凡的政治勇氣與智慧推進改革,中央深改領導小組經濟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民主法制領域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紀律檢查體制改革6個專項小組改革部署全面展開。5年多來,1500多項改革舉措落地見效,涉及範圍之廣、觸及利益之深、節奏推進之快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我相信,未來的中國政治變化,也許會有阻礙和波折,但最後肯定會走向真正的民主。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通過閲讀錢穆先生的《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站在唯物史觀的角度,辯證看待歷代的政治體制,也知道了歷代的變化更替。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值得警惕,值得思考,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要學習歷史的經驗教訓,明白世事興衰的因緣,思考國家和社會發展的規律,考察政治和文化積澱,把握制度變遷的脈動,唯有如此我們在組織工作中才能更加理性、客觀,更加公正、平和。

品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心得體會範文

《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作者為著名的國民大師錢穆,錢老分別就中國漢、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組織、百官職權、考試監察、財經賦税、兵役義務等種種政治制度作出了提要鈎玄的概觀和比照,敍述因革演變,指陳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總括了中國歷史與政治的精要大義,又點明瞭現代國人對傳統文化和精神的種種誤解。今天我就以其中的考試製度談點體悟。

中國古代考試製度,為選撥政治人才而誕生。雖然今日之大學聯考,早已判若雲泥,但人們兩千年來的流品思想根深蒂固,依舊有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認知,究其原因,不可不追溯到歷代考試製度。今讀錢穆先生《中國歷史政治得失》,敍述古代制度精闢有力,對於中國古代制度,很多人印象裏多是封建專制。卻不知道,中國古代人才選撥制度的公平、開放、民主程度,一直領先西方至近代。秦漢時期開始,貴族權力世襲逐漸打破,普通官員的子女已不能繼承權力。漢武帝后,漢代形成“察舉制”,以孝廉加考試的標準選撥人才。從此,中國政治面向全國開放,此時的政府不再是貴族政府,也不是軍人政府,更不是商人政府,而是一個士人政府。漢代用分封制削弱貴族,同時規定“當官不能經商,經商不能做官”;唐代規定商人和工人不得參加考試;宋代的“重文抑武”,更是大張旗鼓。綜上,雖然執行各有偏差,但歷代都盡全力去營造一個“讀書人”的政府。西方社會政治對政黨貴族開放,而中國對全社會讀書人開放。中國的讀書人是來自各階層,往往不能形成統治集團,難怪有這樣説法:西方有階級,無流品;中國無階級,有流品。中國考試製度,本意在於開放政權,選撥政府各部門真才。而到清代,通過考試,另一部分知識分子嚐到甜頭,不致絕望造反,考試製度變為了鞏固滿洲政權的小手段。至此,中國的古代考試製度,正式壽終正寢。

我們觀歷史,中國往往人治多於法制,好制度往往因人而變。這是中國人的靈活變通,也算是舊俗陋習了。我們觀歷史,一旦發生變革事件,讀書人為了保住已得勢力,往往倒向貴族一邊。這或許可以解釋,歷代農民起義失敗的原因吧。綜上,中國古代考試製度創造性把政權開放到社會各個階層的代表讀書人手裏。讀史反思,在當代,如何把知識分子的力量合理分配到各個階層,避免讀書人為“貴族”服務,或許更值得我們去探究。

品讀《中國曆代政治得失》心得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明發展史和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產。“文化”者,《易·賁卦》的象辭有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們的“文化”一詞從源頭上就有着“以文教化”之意。當下中國人對漢唐時期引以為傲,原因之一就在於當時文化能夠感召、吸引和教化周邊的民族。雖至現代,文化的含義發生了改變,但文化一詞仍包含着這種教化、培育、改造的基因,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集體創造,也能夠感召、凝聚和引導整個中華民族。

然而對於傳統文化,我們在近現代的一段時間裏出現了很多懷疑和否定的聲音,這是源於我們近代的落後捱打的歷史,使得我們對於我們的科學技術、政治體系乃至更深層次的文化體系產生了深重的懷疑。到了當代,在世界浪潮的衝擊下,當前社會甚至出現了文化虛無主義等錯誤的思想,這對整個民族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歷史學家錢穆先生的論著《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書曾寫到:“因對滿清政權之不滿意,而影響到對歷史上傳統政治也一起不滿意。因對於歷史上傳統政治不滿意,而影響到對全部歷史傳統文化不滿意。但若全部傳統文化被推翻,一般人對其國家以往傳統之一種共尊共信之心也沒有了……政治權之穩固,一定要依賴於一種為社會大眾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權’。”否定自身文化,奉行拿來主義,並不是像修枝剪葉那麼簡單,而是一種會產生動搖根系動搖全局之重大影響的錯誤行為。究其原因,某些人正是缺失了xx在十九大報告中告誡我們的“文化自信”。對於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發展前途缺乏信心,進而否定我們的國家和民族,即便他們仍然是黃皮膚黑眼睛的面孔,其內心已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如果我們都缺乏這種信心,這個民族也就名存而實亡。

“不忘歷史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善於創新”,xx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精闢論述實際上就告訴了我們要如何正確的認識、對待、和利用我們的傳統文化。一方面我們要直面歷史和傳統,不迴避,不丟棄,這就要求我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重視不能是葉公好龍,而是要主動自覺地去認真學習和深入瞭解;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善於去粗存精,在學習和了解了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當代的發展和需要,平衡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有了才華才能夠得到別人的尊敬,同理,對於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修好了“內功”,重塑我們的文化價值體系,提高我們的文化軟實力,才能夠更好地面對來自世界文化的衝突與融合,向世界彰顯我們的風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