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課後教學反思心得:自尊之爭

下課之後,我為自己得到這點靈感而異常激動,並把自己想到的這點東西命名為“儀式管理法則”,向其他老師推銷、和老師們進行討論——

老師課後教學反思心得:自尊之爭

“通過這個辦法,可以讓孩子們覺得自己的每個行為都是很特殊的,進而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

“可是具體怎麼實施呢?”老師們聽了我的説法,就反問道。

“比如説某個小孩兒犯了錯,我們可以宣佈他進入‘補救期’,在這個期間他就要做出一定的承諾,並且堅持做到。如果這段時間內他做得不錯,我們就可以擇期宣佈他的‘補救期’結束。在這個過程中就有兩個小小的儀式,第一個是宣佈他進入對自己過失行為進行補救的時間,接受大家監督;第二個是宣佈補救結束,可以慶祝自己的成長了。”我把自己的初步想法説了出來。

“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他自己犯的錯,願意讓別人知道嗎?你這麼做不就是等於把他犯得錯誤公之於眾嗎?”

“都是同班同學嘛,成長過程中就要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嘛。再説,他能‘補救’,表明他是一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有什麼不能讓人知道的呢?”

“你説的有道理,可是現在的小孩兒——不管什麼樣的小孩兒,多多少少都有些自尊心。就算是你説他有責任感、有擔當,可還是在無意中傷害了孩子們的自尊心,讓他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至少在那段時間內,感到是和別人不一樣的。”這的確是個事實情況,他們可以感覺自己與眾不同,但是絕不能讓他們感到低人一等,那樣他們會感到很傷自尊。

不到一分鐘的討論,我又敗下陣來了……

作者: 簫爻(公眾號 風雨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