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解放思想是正確行動的先導。翻開歷史畫卷,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思想解放同樣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1978年關於真理檢驗標準的大討論,破除了“兩個凡是”的思想禁錮,使人們從教條主義的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改革開放初期,中央創辦經濟特區,實行對外開放,把我們從長期閉關自守狀態中解放出來。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同志發表南方談話,把人們的思想從計劃經濟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將改革開放推向了新的階段。實踐充分證明,解放思想是掃除障礙、引領發展的“法寶”。改革開放以來每一個巨大的變化,無一不是思想解放的結果。廣東要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首先必須爭當解放思想的排頭兵,深刻審視所處環境變化,深刻分析優勢與不足,深刻反思思想精神狀態,把思想從不適應、不利於科學發展的認識中解放出來,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推動新一輪大發展。圍繞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我們到底需要在哪些方面解放思想,下一步將組織專題學習討論活動。我在這裏先講幾個問題供大家參考。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

第一,克服自滿思想,增強憂患意識。

事物發展的辯證法告訴我們,形勢越好,越要增強憂患意識。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這對我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我最近在與省委常委一班人談心時,大家也都從不同層面提出了這個問題。當前提出增強憂患意識不僅不會否定大好形勢,而且清醒認識大好形勢下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鞏固和發展大好形勢。中國治國古訓就有“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之説。在這方面,日本民族的優點很值得我們學習。日本國土狹小、資源匱乏、生存空間不大,其憂患意識深深地植根於民族精神之中,因此善於學習、創新和創業,由此造就了由一個國土資源小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經濟強國並長期保持這一地位的奇蹟。而作為世界第二經濟大國,日本政府最近斥巨資拍了一部叫做“日本沉沒”的電影,説明日本人的憂患意識多麼強烈啊!實際上憂患意識是對歷史必然性和事物發展的一種精神內醒,有助於我們辯證看待形勢和成績,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開拓進取的鋭氣。

廣東從1985年至今,經濟總量已連續23年居全國第一,主要經濟指標也長期排在前列。面對大好形勢,我們有充分理由感到自豪。但是,長期捧着“總量第一”這塊“金字招牌”,聽慣了別人的讚譽,很容易使我們一些同志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某種優越感,甚至驕傲情緒,缺乏憂患意識,導致不思進取,後果將是極其有害的。斯大林在《論列寧》中説到,“不因勝利而驕傲”是列寧性格中的一個特點,我們也要“不因成功而驕傲”。況且我們的成績還是初步的,許多方面與兄弟省市比還存在明顯不足。比如,從過去10年我省與江蘇、浙江、山東、上海等沿海省市人均發展水平對比看,我省人均gdp年均增速排在最後一位,人均gdp不僅被江蘇超過,而且與浙江的差距不斷拉大,由1996年相當於浙江的95.7%下降到XX年的88.9%。再從人口和就業變動情況來分析,這10年間,我省總人口淨增1644萬人,遠遠高於江蘇的439萬、山東的571萬和浙江的567萬。

我省年末就業人員從3641萬人增加到5250萬人,增加了1609萬人,年均增長3.7%,大大高於浙江的1.9%、山東的1.3%、江蘇的0.4%和上海的0.4%;我省每新增一個勞動力新創造的gdp是12萬元,大大低於江蘇的88萬元、山東的22萬元和浙江的21萬元。這説明,兄弟省市用較低的人力投入取得了較高的人均產出。再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看,這10年間我省年均增幅為13.3%,僅高於上海的7.2%,低於浙江的16.7%、江蘇的17.8%和山東的21.7%。兄弟省市總體上用工增長慢、投入增長快,這“一慢一快”,加上我省總人口增長遠遠高於兄弟省市,三重因素疊加,必將使我省繼續拉大與他們在人均發展水平上的差距。又比如,我省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不如江浙等省。去年我省地區發展差異係數(從0到1,數值越大表明差異越大)為0.77,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0.67,也高於江蘇的0.71、山東的0.67、浙江的0.38。凡此等等,足以告訴我們,推進科學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否則,不但不能當好科學發展的排頭兵,甚至連原有的地位和優勢也會喪失。

第二,克服狹隘視野,樹立世界眼光。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作為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更應該樹立世界眼光。

首先,廣東開放程度高迫切要求我們樹立世界眼光。經過近三十年的對外開放,廣東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組成部分。多年來我省外貿進出口和利用外資總額分別佔全國的1/3和1/4左右。XX年外貿依存度高達160.4%,其中出口依存度達91.9%。從某種意義上説,世界政治、經濟的變化對我們的影響甚至大於國內政策的影響。比如,美國次貸危機、美元匯價下跌、國際石油和糧食價格持續走高,對我省資產價格波動、出口效益下降、資源能源緊張乃至物價上漲都產生了不容低估的影響。不樹立世界眼光,就不能預見來自國際的風險,就不能應對經濟生活的變化。

其次,國際競爭形勢的新變化,迫切要求我們樹立世界眼光。我國加入wto時間不長,我們不熟悉的東西還很多,各種新標準、新規則、新手段層出不窮,在這方面我們還是個“學生”。只有樹立世界眼光,甘當學生,當好學生,才能變成“先生”,才能參與競爭規則的制定,搶佔更加廣闊的市場。我省的中興通訊公司,從1995年就開始實施國際化戰略,經過十幾年發展,不僅在一些技術領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而且他們參與制定的國際標準也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但像這樣的範例在我省仍是屈指可數。

再次,廣東目前的地位和下一步的戰略取向迫切要求我們樹立世界眼光。廣東在國內是經濟發展的“第一世界”,我們的戰略取向應當是建立現代產業體系,提高產業國際競爭力。因此我們必須認清當今國際產業與科技發展大勢,瞄準國際上現代產業的最高水平進行結構調整,這樣才能真正搶佔現代產業發展的先機。

廣東歷史上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海洋文化與開放意識濃厚。近代以來,林則徐在廣東成為“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而“真正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我們廣東梅州人黃遵憲。中國最早的留美學生是珠海香洲人容閎。孫中山先生就是一個具有廣闊世界眼光的偉人,他以“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為座右銘,強調要“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學習世界上的先進知識和有益思想成果。廣東的商人遍佈世界,華僑人數為全國之冠。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又是第一個面向世界尋找發展資金的省份,珠海石景山旅遊中心就是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合作企業。

廣東擁有一個面向世界的優越地理條件,3300多公里的海岸線使我們少了內陸地區難以克服的外部隔阻,我們的先人、先輩在面向世界、開拓開放上,留給了我們那樣多寶貴的經驗,給我們打下了這樣好的基礎,我們沒有理由不在用世界眼光謀劃發展方面繼續走在全國的前列,沒有理由不為中華民族復興於世界民族之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廣東近現代的歷史為廣東創下了那樣多具有世界眼光的“第一”和“最早”,而我們能為後人創造些什麼?這個問題應當嚴肅地擺在我們面前!樹立世界眼光,必須繼續解放思想,必須克服人們文化心理障礙和局部狹隘視野,衝破計劃經濟影響的束縛,以全球視野、戰略思維去謀劃未來發展。

第三,克服“見物不見人”的觀念,堅持以人為本。

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改革開放初期,我們處於一個物質極其匱乏的時代。那時候發展經濟首先是要解決人民羣眾的温飽問題,因此,突出“物”、強調“物”,是必要的。但經過三十年的發展,追求物質財富的增加甚至是追求gdp的增長,似乎漸漸地從改善人民生活的手段變為了目的。“見物不見人”的觀念成為其典型的思想特徵。人們在強調“做大做強”的同時,常常忘記了為什麼要做大做強。有些人一談到發展,首先想到的就是經濟總量、增長速度,忽視了城鄉居民的收入水平,忽視了總量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和社會成本,忽視了發展應當注意的民生和社會公平等問題。執行這種片面發展觀的結果,很可能是經濟總量搞上去了,羣眾對你的支持下來了。印度人民黨在XX年大選中落敗,就是個生動的例子。

在“以人為本”的問題上解放思想,還要求我們在考慮經濟社會發展時不僅要看結構怎麼調整,產業如何升級,公共服務怎樣改善,還要研究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人。弄清他們的數量、素質、結構等一系列問題。以上的許多數據表明,我們的經濟總量快速增多,人均水平位次卻開始落後;本省籍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算太高,但常住人口迅速增加;農村勞動力富裕,城市卻招工不足;對社會事業的投入加大,但人均水平卻不高,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我們就經濟抓經濟,不把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控制常住人口等問題擺上位置,拿出舉措,認真解決,廣東就永遠無法在gdp、城鄉居民收入的人均水平上成為全國的排頭兵,就始終難以創造社會治安的高水平,就長期不能建設優美的人居環境。這是關係我省未來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廣東在改革創新方面歷來是走在別人前頭的,許多後來在全國流行的促進生產力發展的做法都是廣東創造的,許多中央出台的政策、制度都是總結了廣東的經驗和做法在全國推廣的。回想當年,廣東能產生經濟特區,是廣東解放思想的產物。在新的歷史時期,廣東還能不能“特”,關鍵看自己。廣東的“特”,從來都是靠廣東人自己創造出來的。如果現在的廣東不能“特”,缺少“特”,那是我們自己的思想束縛了自己。因為我們現在沒有了貧窮給予的壓力,沒有了外國人的歧視,温飽式小富的生活消磨了改革創新的鋭氣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當年我們沒有資金,就創造了“以什麼養什麼,誰投資誰受益”的辦法;沒有技術,就大膽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和發展“三資”企業,用解放思想的智慧和視野,找到了突破發展瓶頸的辦法,使廣東的發展實現了跨越式的進步。今天,我們也遇到了土地制約、技術瓶頸、結構難題、社會衝突等許多問題。我們必須認識到,再不解放思想,鋭意進取,用改革創新來解決這些問題,廣東排頭兵的位置將難以自保,全面實現小康的目標將難以實現,小平同志託付的任務將難以完成。廣東改革創新的歷程表明,只要我們的改革創新符合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能夠讓廣東人民生活得更好,就一定是社會主義的,也一定是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最終也是一定能夠得到中央的支持和認同的。現在的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創造這樣的制度,能不能幹出出色的業績,能不能用實踐證明我們的改革創新是正確的。而做到這一點,前提就是解放思想!

總之,廣東要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必須以解放思想為“綱”,推動各項工作開展。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快,我們不能躺在原有的成就上酣睡,解放思想不能一勞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