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扶貧幹部培訓是增加幹部的責任心,提升幹部的價值觀,下面是本站小編精心整理的扶貧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範文,供大家學習和參閲。

扶貧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扶貧幹部培訓心得體會

12月25日至29日,我有幸作為第二期學員參加了在**大學舉辦的基層扶貧幹部暨農村實用人才帶頭人培訓班。杭州環境優美,浙大師資雄厚,坐在全國排名第三的大學教堂,聆聽國家級教授精彩授課,《新常態下經濟分析》、《農業產業化與農民合作組織建設》、《農產品品牌建設與營銷》、《精準扶貧理論與實踐》、《xx屆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扶貧幹部的溝通技巧與藝術》等等課程,既有較好的理論性和指導性,又有叫實的操作性和應變性,這些知識就好像是組織上為我們這些扶貧幹部量身定做的貼身制服,讓我受益頗深。

首先,在思想上得到了更深一層的洗滌。縣委縣政府組織我們遠赴杭州,選擇國家一流大學一流教授對我們的扶貧工作進行培訓,足以見得扶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性,足以見得黨和政府對我們扶貧幹部給予了重大期望。説心裏話,作為一名選派幹部,有時候會在心底滋生很多負面思想:感覺自己的能量有限,原單位的照顧又不足,村組幹部的懈怠情緒嚴重;縱向比較吧,感覺自己在農村辛辛苦苦好幾年了,最後自己的付出與個人的收益不能對等;橫向比較其他選派幹部,自我感覺良好;等等。每當遇到挫折,遇到不順,那些消極心裏就會在心裏蔓延。經過此次培訓,政策上需要我們,領導對我們高看一眼,我們就是農村脱貧致富的帶頭人,帶頭人是絕對不能失去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就算累點,就算苦點,就算個別羣眾不理解,就算遇到一些不順,想到組織的重託,想到羣眾的期盼,想到自己是排頭兵,不僅不能退縮,而是要劈荊斬刺,迎難而上!

其次,在技能上得到了更進一步的提升。我是黃圩鎮華新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到村任職已經一年多了。我在村裏也幹了很多工作,也能夠堅持吃住在村,一線服務,在修橋鋪路、農田整治、環境治理、計劃生育、新農合、調解糾紛等等方面都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回過頭看看自己在農村這片土地上留下的一串串足印,感覺很充實,同時也很累。通過此次培訓,我感覺自己在農村工作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做到事半而功倍。因為眼界太窄,視野不遠,或是服務過於單一,或是眉毛鬍子一把抓,抓不到重點,把精力都用在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沒有做好更高層的設計和更科學的規劃,以至於華新村變化不大,亮點不多。下一步,我將結合華新村實際,展開夢想,瞄準方向,把在浙大學到的精準扶貧實用理論和扶貧幹部溝通技巧用好、用貨、用出價值。

其三,在生活上得到了更高一檔的修煉。我是華新村第一書記,我有着雙層身份,我既是組織上選派來的優秀機關幹部,我更是華新村的脱貧致富帶頭人,我的一言一行會直接影響到組織的形象,影響到華新村的形象。目前,黨中央從嚴治黨的策略深得民心,八項規定、黨的新紀律都給我們黨員指定了更為嚴格的行為規範。農村工作和機關工作不一樣,沒有具體的上下班時點,沒有固定的上下班地點。同時,扶貧工作離不開羣眾,我們扶貧幹部時時刻刻都要和羣眾打交道,如果脱離了農村就脱離了羣眾,就脱離了工作,那就和逃兵沒有區別。所以,作為選派幹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十分重要。**省委黨校張靜蓉教授引用xx和總理的講話,又通過實例演繹,傳授給我們這樣幾句話:每一個人都是人民中的一分子,為人民服務不能忽略任何一個個體。通過此次培訓,我更加堅定了一個意念:在以後的工作中,絕對不能因為是個別村民的要求,絕對不能因為是非上班時間,為自己找推脱責任的藉口!相反,我要時時刻刻把每一個羣眾都放在心裏,想盡一切辦法服務好每一個羣眾,為華新村營造一個文明、和諧、富裕、幸福的新環境!

總之,四天的培訓我受益匪淺,我將進一步錘鍊自己,用學到的理論知識指導今後的實踐,通過務實創新,全力以赴當好一名農村幹部,腳踏實地帶領村民脱貧致富。

扶貧幹部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很榮幸能夠參加由**市扶貧指導中心組織的鄉鎮扶貧幹部培訓班,通過為期五天的集中培訓,豐富的課程安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平台,使我感觸頗多,更加堅定了我在脱貧攻堅工作上的信心。結合本次培訓,我主要談以下三點感想:

一、紮根基層,做好貧困羣眾工作。

培訓的第一節課就是**市江北區觀音橋街道辦事處調研員、“老馬工作室”主要負責人馬善祥同志的《如何做基層羣眾工作》,“老馬”圍繞如何做好基層工作講了幾點要求,使我受益匪淺。一是在基層工作中積累工作經驗,並有所貢獻。二是嚴以律己把思想錘鍊好,靜以修身、警鐘長鳴。三是滿腔熱情為羣眾服務好,尊重羣眾、主動服務、在高標準中服務羣眾。長期工作在扶貧一線的基層幹部,一定要把貧困羣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以積極的工作態度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認真傾聽並引導羣眾,最終提高羣眾的滿意度。

二、吃透政策,精準扶貧精準脱貧。

7月4日聽市扶貧辦人力資源處胡劍波處長講授《人力資源開發情況介紹》,進一步瞭解貧困地區人力資源開發現狀,熟悉精準扶貧政策,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脱貧攻堅的高度重視。鄉鎮脱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從建檔立卡識別、制定發展規劃、落實扶貧政策、實施脱貧措施等各個方面,務必做好精準。各幫扶責任人只有吃透扶貧政策,才能把精準扶貧的各項政策措施傳達給每一個貧困户,讓他們領會政策、吃透精神。

三、把握要求,限時打贏攻堅戰。

**市扶貧辦主任劉戈新講《扶貧攻堅形式及工作要求》、市扶貧辦信息處處長田茂慧講《貧困對象的精準識別與退出》、市審計局農業處副處長唐春林講《扶貧資金審計》等各個處室負責人及專家講授的培訓課,引導着我們發現現實工作中的不足之處。我們將嚴格按照劉戈新主任的工作要求開展好鄉鎮扶貧工作。一是講政治,勇於擔當脱貧攻堅責任。二是講感情,把貧困羣眾疾苦放在心上。三是講實幹,把精準扶貧政策落實在行動上。四是講實效,把羣眾滿意度做為檢驗脱貧攻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五是講紀律,把黨風廉政各項要求貫徹到脱貧攻堅工作的全過程。

培訓時間短暫,但培訓效果明顯,回到工作崗位上,我們一定拼盡全力奔赴扶貧一線。把自己的感情和熱情留給貧困羣眾,把自己的奮鬥和收穫留在農村的土地上,為脱貧攻堅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

扶貧幹部培訓心得範文

6月12-16日 ,我有幸參加了第一期鄉鎮扶貧幹部培訓班,聆聽了各位領導和專家的講課。幾天來,我沉浸在領導和專家精彩的講解中,思想上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此次培訓,不僅讓我學習了新的政策業務知識,更讓我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

一、培訓情況

第一期培訓班集聚了來自開州、石柱、巫溪三個區縣的80名鄉鎮扶貧幹部。5天時間,指導中心在日程和課題設計上做了精心的安排和準備,共安排了9個主題的課程供我們學習,課程時間和內容安排合理,每一堂課都非常精彩。

二、培訓感悟

(一)提高對脱貧攻堅重要性認識。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扶貧攻堅工作是我國當前一項非常重要的政治任務。特別是莫傑老師《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形勢政策任務及有關問題研究》讓我瞭解到: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我國國際形象。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是脱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於農村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由此,精準扶貧更是我們開展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開拓了思想與眼界。

通過尹克林老師的《特色小鎮建設》,我們的眼光放遠到全世界有趣的特色小鎮建設,讓我們的思維開拓,讓我們逐漸僵化的思維模式得到一次有力的衝擊;宋愛蘇老師的《當前經濟形勢與農業供給側改革》從全球經濟形勢方面講述了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重大挑戰,讓我們從宏觀更清楚現今中國的形勢以及脱貧攻堅面臨的困難。

(三)開展脱貧攻堅工作的方式受到了啟發。

一是要學會創新性開展工作,盧賢煒老師講解的《**市資產收益扶貧實踐與探索——產業精準扶貧的有效舉措》,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在農村發展產業,做產業精準扶貧必須要創新,比如可以讓農村有實力,有能力的羣眾通過嘗試股權收益分紅方式來帶動貧困户發展,形成有效的利益鏈。盧處長講道,我們在工作中要嘗試各種新方法、新手段,要實現脱貧致富的目標,鄉鎮扶貧幹部責任重大。

二是要守住底線,清廉扶貧。唐春林、王選明老師以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方式給我們講授了反腐案例,告誡我們扶貧中基層腐敗容易滋生,我們必須守住底線,做到每一分錢都要用到扶貧事業中。

三、關於我村扶貧開發工作的思考

結合我村扶貧開發工作存在的問題,我就如何做好我村扶貧開發工作進行了淺薄的思考。

(一)在爭取領導重視和提高基層幹部羣眾認識上下功夫,努力消除對扶貧開發工作的認識誤區。

1.對上要多向領導彙報農村當前貧困現狀、農村扶貧面臨的形勢和農民羣眾對扶貧工作的認識,積極爭取領導的高度重視,取得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讓基層同志都清醒地認識到扶貧開發工作不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業務工作而是一項艱鉅的政治任務。

2.對下要多基層幹部和羣眾宣傳扶貧開發的政策、目的、要求及措施,讓他們消除施捨即可論和低保養活論這些認識誤區,改變“等、靠、要”思想。

通過對上、對下兩個層次,彙報和宣傳兩種形式,讓全社會認識到扶貧開發、消除貧困,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共產黨人為之奮鬥的夢想,是鞏固執政黨地位,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政治要求,是一面旗幟、一項事業、一種責任、一個挑戰、一種榮耀。

(二)在產業扶貧上做文章,提升能力的同時增強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產業扶貧是扶貧開發工作重點也是難點。在進行產業扶貧時要遵循規模化、工業化、市場化、特色化的特性,同時結合我村特色支柱產業,找準產業扶貧的着力點和項目支撐點,進行重點扶持。就我村而言,建議從以下特色產業進行扶貧開發:

1.發展養殖產業。我們可以發展黃牛養殖,逐步做大做強,做成自己的特色。

2.發展大棚蔬菜種植。引導有能力的企業入駐本村,鼓勵本村的貧困户參與,通過股權收益分紅的形式,開展大棚蔬菜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