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精選8篇)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1

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理念,為廣大教師進行新課程改革實踐提供了思想和理論依據。現在,仍是推行新課程改革的初期,在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針對新課程改革理論在實踐教學中的運用,提出以下幾點對新課改的認識。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精選8篇)

一、認真解讀《課標》,增強課程改革意識。

《課程標準》是對一門課程學習的總體要求,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義務教育階段一門課程的教育宗旨和要求。因此,反映當代世界發展潮流和中國社會變化與發展要求的課程目標,必須以注重學生健康個體和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提倡創新、積極參加社會實踐為特徵,取代以“理解”、“運用”為主要特徵的傳統課程目標。新課程目標,在注重基礎性的同時,更注重發展性和創造性課程目標的確立與實施,以充分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思想觀念。

有了這個思想觀念,新課程改革必須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特點,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過程的指導深度,而且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愛好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達到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最終目的。為此,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實踐中,應扮好應演的角色,解放思想,認真學習課改新知識,提高自身素質,增強課改意識,在行動中支持課程改革。

二、創設教師的工作方式,挖掘課程資源,充實教與學。

在以往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多數是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課堂裏面的所有問題。而新課程的綜合化特徵,需要教師與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加平等的方式從事工作,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也就是説,新課程提倡留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要靠教師集體聰明的發揮。因此,為了改變教師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象,必須創設環境讓教師集體教研,互相探究、互相學習、互相促進,並在教學實踐中所得的經驗在教研中交流、研討,並獲得共識,教師在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才可有高層次的提高。

三、進行三個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

(2)學生地位的轉變;

(3)教學手段的轉變。

四、採取四種方法

(1)激發學習愛好,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教會學生學習、發展學生的自主性。

(3)營造創新教育氛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4)面向全體,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

五、獎勵激勵,提高學習積極性。

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採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説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聰明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慾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

課改:要能發揮學生主體性和積極性,有一個創新思維活動的空間,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如何引導,啟發,點撥?能否真正地把學生引到這一領域?教師在平時備課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製作與教材有關的知識,教具;又要善於把握學生的心裏,使學生能夠與老師發生共鳴。生物學科與自然界緊密相聯,和生活,生產密切相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從熟悉的事物,現象出發,根據學生掌握的情況,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激勵學生共同參與,發揮想象,積極思維來解決問題的意向。

六、靈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許多教師不適應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與實際聯繫起來。實際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現有水平,在認真領會教材編寫意圖的同時,學會靈活、能動地運用教材,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必要的增刪、調整,這樣才能從“有限”的教材中無限延伸。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2

通過對《國小英語課程標準》的學習,讓我更清晰地認識到要實施英語課程改革,必須要以新課程理念作為指導,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國小英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一)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二)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 (三)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四)採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五)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六)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學評價是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原則的要求,通過系統地、科學地收集、處理信息,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成果給與價值判斷的過程。要真正做到注重過程評價,瞭解學生的英語掌握程度,促進學生髮展,我們要改變學生的作業形式,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在生活中融入學習。

生活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獲取知識的廣闊天地。通過作業,把學生引向家庭、引向社會、引向生活,為學生去創造一個真實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把作業融進生活,走進社會,使他們能夠體會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從而更加努力的學習英語。

我們鼓勵學生在課外與同學、家長之間用英語交流,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學習了5A Unit6 Doing housework中的電話用語和現在進行時後,讓學生嘗試着相互打電話,詢問家庭成員都在做什麼,這樣就使英語的學習,時時在身邊,刻刻在口中,既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又激活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2.豐富、拓展學生的作業內容。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布魯斯説:“教學生任何科目決不是對學生灌輸固定的知識,而是啟發學生主動地去獲取和組織知識。教師不能把學生教成一個活動書櫃,而是教學生如何思維。”在學習中,讓學生髮揮想象力、創造力,運用所學的語言來完成作業。

例如,在學習了Buying fruit後,我讓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把教室變成水果攤,讓學生運用所學過的句子進行交流。

3.加強學生的個性。

英國教育家洛克説:“每個人的心靈都像他們的臉一樣各不相同,正是他們每時每刻地表現自己的個性,才使得今天這個世界如此多彩。”在課外作業中,學生大部分都希望發揮自己的特點,願意自己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讓學生的個性飛揚,就要讓學生有自主選擇作業形式的權利。

譬如,在學了What do you have?後,我讓學生們運用have或has模仿課文寫成一小段文章,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個性特點,還能複習鞏固第三人稱單數。

“幾乎每個稚嫩的心都渴望擺脱束縛,展現自我!”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表揚,在課堂學習中更是如此,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保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關注每個孩子的各方面的表現,對優等生表揚的同時不要忘記對後進生的表揚與激勵。小孩子特別喜歡聽好話,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的一句“wonderful!”“good!”等讚揚的話或者是一絲善意的微笑,不但會使學生開心而且使他們信心大增。

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我們應重視它的及時性和發展性。科學有效的評價方式才能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功能,才能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形成民主、平等的人際關係,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身心愉悦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生才有可能學有個性、有創新性地全面發展。

但是,不論採用什麼形式的評價,我們都希望學生從評價中得到激勵,能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水平。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3

通過這兩天時間的新課程理論學習,我清醒地認識到,新一輪課程改革決不僅僅是換一套教科書,而是一場教育觀念的更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改變,是一場涉及到課堂教學方式、學生學習方式以及日常學校管理等全方位的變革。在這種大變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努力學習教育理論,轉變教育觀念,學習新的專業知識,實現自己的專業發展。當然,至關重要的是學習現代教育新理念。政治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決問題,教師要學會創設情境,把教科書裏的知識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幫助學生自己建構知識。新教材與現行教材相比,最大的變化是知識的呈現方式多樣,而且有可選擇性,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強調思維的多層次、多角度,答案不惟一而有開放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去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因此,這對教師的挑戰也是不言而喻的。

一、從教師與學生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

在應試教育和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下,教師一般採用的是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講課追求講深講透,一步到位。對精講多練的理解也有所偏差,認為精講多練就是把公式、定理告訴給學生,然後相對於公式、定理的應用,編擬出很多題目要求學生做,大搞題海戰術,從而使學生理解為學政治就是做題,而做題就是如何套用公式、定理。學生學到的不是政治,而只是解題技巧。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幾千年來,教師只是傳道者,傳統教育認為教師就是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因而以前大家都説:“要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學高為師”,但現在這些觀念都受到了挑戰!不是嗎?有的“學富五車”的老師教出來的學生就是比不上文憑不如自己的老師;有的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走出校門卻比不上“差生”。這是因為現代科學知識量多而且發展快,教師要想在短短几年的學校教育中把所教學科的全部知識傳授給學生是不可能的;況且現在學生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多樣化了,他們可以看書、看報、看電視,甚至上網聊天下載信息,“打開窗户看世界”,教師作為學生惟一知識源的地位已經動搖了,學生不再只囿於課堂。所以現代教師不能再把知識的傳授作為主要任務和目的,而應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發者、輔導者、各種能力和積極個性的培養者,應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上,做到“授之以漁”。這就是要求我們教師要指導學生懂得如何去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掌握獲取知識的工具以及學會如何根據認識的需要去處理各種信息的方法。

政治新教材的最大特點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政治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為主線,着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培養學生學政治、用政治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我們要充分注意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從實際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從教學與研究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過去教師們認為自己的任務只是教書育人,把書本上的知識教給學生,規範好學生的行為,就是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就是一名好老師,學生考試成績好,行為規範好,就是好學生。教育科研被認為是 “教育代寫論文專家”的事情,不主動參與,不願參與,甚至不想參與,造成教育與研究的脱節,這些皆是片面的錯誤的做法。今天看來,那種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老是 “重複昨天的故事”,憑自己固有的經驗辦事,雖然工作起來“輕鬆無憂”,但缺乏一定的理論指導,卻完全是 “事倍功半”,等着“專家們”把研究成果送上門來,簡單機械地照搬運用確實是不行了。站在教育第一線的基礎教育,尤其是我們青年教師更應該在教學實踐活動中進行“行動研究”,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與教育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由“教書匠”成為“教育家”。

三、從教學與課程的關係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傳統教學中,教學與課程是彼此分離的。教師就是按教科書、教學參考書、考試試卷和標準答案去教,離開了教科書,不知道教什麼;離開了參考,不知道怎麼樣上課;離開了練習冊和習題,不知道怎樣去檢測學生。教學與課程的分離,使教師缺乏自主與創新。但新課程倡導民主、開放、科學的課程理念,確立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三級課程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在新課程中發揮主體性作用,既是代寫論文課程實施的執行者,更應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

四、教師應發揚教學民主,成為學生政治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政治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學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師不能代勞。教師的主要任務應是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政治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五、教師應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

學生的政治知識和能力是學生自己悟出來的,做出來的,不是老師教出來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挖掘學生的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要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過程中獲得基本政治知識和技能,使他們覺得每項知識都是他們實踐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教師強加給他們的。

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觀念

某些學生不想學習或討厭學習,是因為他們覺得學習枯燥無味,新教材的內容編排切實體現了政治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的思想,通過生活中的政治問題或我們身邊的政治事例來闡明政治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好教材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政治素材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尊重學生,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經常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學習上要及時總結表彰,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要通過自己的教學,使學生樂學、願學、想學,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值得為學習而勤奮,不會有一點苦的感覺。

七、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政治課程標準》指出:政治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政治,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政治,不同的人在政治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政治教育代寫論文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於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政治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餘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政治才能。

總之,面對這些新的教育理念,我們教師不能再保守,不能再等待觀望,而應努力做到不斷學習教育代寫論文教學理論,保持思想常“新”。要懂得教育代寫論文教學中分析學生心理髮展方向的重要性,不能簡單地憑主觀願望去分析處理問題;要比較深入領悟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內容,充分認識到現代課堂教學的要求和做法。要不斷學習教育代寫論文科研理論,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積極參加教育代寫論文科研,成為教育代寫論文科研型的“新教師”。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4

通過新課程標準的學習,更加明確了教學的主攻方向,不僅是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轉變。傳統的教學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忽視學生思維水平的發展,制約學生多方面的發展:新課程着眼於學生的發展,着眼於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發展。我們廣大的教師也應該改變我們現有的課堂教學的模式,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

一、理解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改變教學方法。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理念之二是“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貼近學生的生活,這些內容要有利於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基本理念之三是“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深入、全面地學習課程標準,理解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掌握課程標準的思想內涵,通曉課程標準的整體要求,才能目的明確、方向集中地鑽研教材,具體、準確地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分散難點、突破疑點,從而得心應手地駕弩教材,靈活自如地選擇教法。

二、教學中教師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從新的課程標準來看: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它實際上是一種探究性的學習,教師是探究性學習的組織者,在學習中對學生提供經驗和幫助,做好組織協調工作。教師要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老師要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提醒他們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要深思熟慮地、周全地統籌學生活動。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例如《三角形的面積》這節課採用了先猜想——論證——歸納教學過程。這樣讓學生在探究中獲得知識,發展思維,培養合作精神,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

新的基礎教育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作為教師,一定要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勇於探索,勇於創新,實現課程改革的既定目的。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5

寒假裏,我學習了國小數學課程標準,通過學習,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對新教材有了一個新的認識,獲得了教材實驗操作上的一些寶貴經驗。其中感觸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別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形成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新教材的編寫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和童真世界出發。圖文並茂,版式多樣、風格活潑,色彩明麗,能吸引學生閲讀,激發學習興趣。因此,面對耳目一新的教材。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該理解教材目標,明白把握教材編排的特點,選用恰當的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有利益學生全面發展的教學情境。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那下面就根據自己對課程標準的理解談點體會。

一、 創設親身體驗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

心理學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取決於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要用各種教學手段,努力為學生創設一種寬鬆、愉快、和諧的教學情境,引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新教材中例題,習題的安排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許多情境圖完全可以通過學生實際活動,親身體驗來表現。同時學生也會感受到學習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所以教學時完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採用遊戲,表演等實際活動將情景圖所提供的內容進一步動作化,情景化,使學生全身心地置身於真實的數學活動情境中,增加實際體驗,親身感受數學,還可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使靜態的畫面動作,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渲染氣氛,創設學習情境。

二、 創設求異情境,感悟計算方法,體現算法多樣化。

新教材體現的是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用同一個問題積極尋求多種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發現,有所創新。讓學生充分暴露和展示思考問題的過程,發表獨特地見解。對於學生的不同想法,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肯定和表揚,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強創造性活動的信心。如新教材在編排“9加幾”的計算時,注意體現新的教學理念,設計的情境有利於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這樣既培養學生從多方面,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得到了培養。

當然,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方法是很多的。手段不盡相同。但無論什麼方法,都必須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根本,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出一代新型人才。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6

學生評價是對學生學習進展與行為變化的評價。學生評價是學校教育評價的核心,因為促進學生髮展是教育活動的本質追求,學生髮展的水平和狀況理所當然地是教育評價關注的焦點。而且學生評價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教師評價和學校評價的結果。為此,我認真學習了《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通過學習,對課程評價改革也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同時在肯定自己以往工作中一些正確的做法以外,也有一定的反思,下面我就這次學習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第一,新課程評價從不同的緯度,按照不同的標準包括以下幾方面:

1、按照評價對象的不同,可以將廣義的課程評價分為學生評價、教育評價、學校評價、狹義的課程評價等

2、按照評價主體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自我評價和外來評價

3、 按照評價目的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4、按照評價的參照標準或評價反饋策略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絕對評價、相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

5、按照評價手段的不同,可以把課程評價分為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第二,關於學生評價理念和方法在以往和新課改評價改革之間的吻合之處與差距

我的認識是它們的相同之處都是利用考試這一方面來進行評價。以往我們僅用考試的分數去對一個學生進行評價好或是不好,我們稱其為終結性評價又稱結果評價,它的弊端在於第一,它是考察學生羣體或每個學生整體的發展水平,為各種評優、選拔提供參考依據。就是因為它具有這種功能,所以這一評價形態在我國曆來都受到重視,而且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成為學校學生評價的唯一方法。第二,終結性評價中總體把握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程度和能力發展水平,可以為教師和學生確定後續教學起點提供依據這一點又不被重視,其表現是考試結束,評分完畢,評價也隨之結束。可是現在看來太片面、太絕對。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學生的發展是受多種因素、多種變量綜合影響的,容易出現波動性、反覆性、非連續性,所以,在運用評價時一定要注意評價結論的全面性和過程性。通過評價得出結果,不應是一個單一的分數或一個單一的描述性術語,更不能僅憑一次或幾次具有偶然性的終結性評價,就對學生的成績妄下結論。不可否認考試是評價的一種方式,但它絕對不是主要評價方式,即使是考試,其目的和內容也要向素質教育靠攏。

三、學習新課改對學生評價的理念和方法,指導教學實踐

我們所要提倡的是發展性評價,發展性評價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更着眼於學生的未來,所追求的不是給學生下一個精確的結論,更不是給學生一個等級分數並與他人比較,而要更多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不但要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更要發現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那麼,在具體實施發展性評價時要真正體現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評價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實現評價發展性功能的一個重要舉措就是突出評價的過程性,即通過對學生髮展過程的關注和引導,在一定的目標指引下通過評價改進教學,不斷促進學生髮展。

通過學習《走向發展性課程評價》,我認為做為一名教師一定要改變多年來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重新確立一種嶄新的教育觀念,重新認識和確立自己的角色,探索新的教學模式,適應新課程評價改革的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為祖國的教育事業更好的發揮作用。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7

隨着課改的深入,評價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越來越突出。評價問題一直是我們一線教師需要深思的一個重點和難點。當我拿到這本《新課程評價操作與案例》後,仔細閲讀,發現解決了我很多關於評價的困惑和疑慮,受益匪淺。現將學習體會小結如下:

一、評價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指揮棒”

課程評價應當遵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建立有助於促進學生髮展,有助於教師反思與提高,有助於實現課程改革總體目標的評價模式與方法。在美術學科的課程評價中,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教學,促進課程不斷髮展的重要環節。其依據是美術課程標準以客觀事實作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協調統一,加強形成性評價。既關注學生掌握美術知識、技能情況,更重視對學生美術學習能力、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等方面評價;強化評價的診斷,發展功能及內在激勵作用,強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

依據美術課程標準和獲得的信息,對美術課程實施及效果作出客觀科學的判定。目的是為了改善和提高教學質量,具體説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以及促進美術課程不斷髮展"。

文章引用自:

二、關於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

實施新課程以來,評價發展迅速,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觀念、評價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評價在新課程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成為新課程教與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徹底地改變了只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忽視基本素質的發展;只關注終結性評價,忽視學生素質發展變化的過程;只關注評價的選拔與甄別,忽視評價的激勵與發展功能的弊端。

改革美術課程的評價方式,是通過美術途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人”的有力保證。在美術教學中,注意用新的評價理念來教育、評價學生,關注、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美”在每一個學生的心中盛開。具體方法為:

(一)評價原則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評價的總原則。在制定評價標準及實施評價的過程中我遵循了綜合評價方式的可行性原則、多元性原則、開放性原則及因人而異的原則。

我將評價分為成長過程中的形成性評價和分階段的歸納性評價。

形成性評價注意激勵性和隨機性,方式力求多樣化,語言有親和力、感召力。

歸納性評價注意其多維性和發展性,力求體現學生的個性特徵,培養學生蓬勃的進取心。

(二)評價目的

從平時入手,從微觀入手,呵護學生的成長,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學生健全人格。

(三)評價方式

1、形成性評價

通過課堂表現及平時作業情況,隨時隨機給予激勵性評價。

(1)口語評價

在課堂教學或課外輔導時,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給予口頭表揚激勵。口語評價要講究語言的藝術性,講究親和力,神情要專注,語調要輕柔,讓學生有如沐春風般温暖。

(2)書面評價

通過平時作業的批閲,給予學生激勵性批語,肯定學生的優點,並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尤其對美術興趣不濃、繪畫技能有限的學生,應從其有限的畫面中尋找到可以樹立其信心的“蛛絲馬跡” ,以此為契機點鼓勵學生。

2、歸納性評價

擬每期兩次,通過自我評價、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綜合評議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信念。

優秀級:總分在85---100分及以上者。

良好級:總分在70---85分之間者。

合格級:總分在60---70之間者。

不合格級:總分在60分以下者。

(四)評價工具:

1、詢訪:向班主任和同班同學瞭解某生的愛好、性格等相關情況。

2、平時作業:即每節課後佈置給學生的各項任務。如:調查資料、繪畫、製作等。佔總分的50%。由各組組長和課代表依據平時的記錄定時向全班同學公佈。

3、綜評表:佔總分的40%,互評內容包括四大方面,第一,努力學習美術(可以從平時的課前準備、課堂回答問題、參加各級畫賽及平時作業等情況評價);第二,榮班意識(可以從課堂紀律表現及積極參與集體活動方面評價)。第三,團結協作精神(可以從二人作業、小組作業、班級作業及其它集體活動中的協作行為中評價)。第四,創新意識(可以從日常所有事務的觀察中評價,不僅限於美術一方面)。

課程理念學習心得總結 篇8

最近有幸學習了專家們《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講座,可以説受益匪淺。評價是檢測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程度的手段,有好多種評價,可以採取提問的方式,做練習的方式,談話的方式,測試題的方式等等,評價的主體可以是老師評價學生,可以是學生自我評價,可以是學生互相評價,也可以是小組內評價等等。但是,評價的題目質量要求很高,不但要僅僅針對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要難易適中,所以做好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是不簡單的。下面根據我所學的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談談自己的學習體會。

評價的標準也就是説根據什麼評價的?通過學習可以知道,這個評價不是我們隨便出幾道題就可以了的,而我們要知道為什麼出這幾題?每一題是檢測什麼的?所以評價要有標準,也就是新課程標準。評價目標要與教學目標一致,我們學什麼就評價什麼。評價還分為總結性的,階段性的,診斷性的。這對於我們日常教學來説很實用,其實我們的課堂有很多評價,上課的提問,新知識後的練習題,通過評價可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從而對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補教。我認為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很重要,不僅可以檢測被評價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還可以檢測評價者的知識掌握程度,可以同時檢測兩個學生甚至更多。

出試卷進行總結性評價,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試卷的難易程度,是否緊扣課程標準,這個我們真的要好好的思考,象一些題目,答案都是在兩可之間的,或者都是在咬文嚼字的題,好像故意在為難學生,有時我真的在思考這些出題人的意圖,難道他們就是為了讓學生鑽牛角尖,有意思嗎?比如:“3.5的小數部分是5。”這道題,第一印象是錯的,我們學的小數分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這裏説道3.5的小數部分其實就是5,我認為是對的。像這樣的題目很多,所以像這些對老師來説都不好理解的題目還是不要出。要緊靠新課程標準,我們評價的目的不就是檢測學生對於新課程標準的目標掌握了嗎?而不是讓我們深挖知識。

新課程要求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學生能力提高為基準,以學生多元化能力提高為目標,因此應該摒棄那些傳統的、封閉的理念,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我們的評價也要以新課程標準為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