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旅遊心得感悟(通用12篇)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1

故宮,是明清兩代皇宮,位於北京城中心,過去叫紫禁城,現在因其收藏了明清時期的奇珍異寶,又稱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保存完整的五大宮之一。我們北京之旅的第二站是--遊故宮。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通用12篇)

站在天安門廣場向北望,一片亭台樓閣,紅牆黃瓦,雕樑畫棟,氣勢雄偉,一條玉帶似的金水河環繞着紫禁城。踏上漢白玉雕刻的金水橋,撫摸着上面的蟠龍祥雲,我感到了古代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威。十米多高的城牆,金黃的琉璃瓦,屋檐上形態各異的小獸,廊檐下色彩豔麗的圖案,處處顯出古代帝王的高貴、富麗和威嚴。故宮是中軸對稱建築,整體佈局嚴謹,秩序井然。城牆四面各有城門一座,分別為:午門(南)、神武門(北)、東華門(東)、西華門(西)。紫禁城南半部為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是皇帝辦理政務,舉行朝會和其他重要慶典的地方。中間為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是帝后居住的地方。最北部是皇帝的御花園,左右為東西六宮,分別為皇帝、皇后及嬪妃居住和遊玩的場所。一座座精雕細琢的宮殿,引來一陣陣驚歎聲和讚美聲,這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太和殿,又稱金鑾殿。它建在高高的漢白玉台基上,七十二根大紅柱圍繞大殿,其中殿內有六根是纏龍金柱,是整個故宮的最高大的建築,顯示封建皇權的威嚴。殿內大紅的地毯上繡滿黃龍,高高的龍椅鋪着金黃的毯子,椅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祥龍。龍椅上方高懸“建極綏猷”大匾,昭示着天子上對皇天、下對庶民的雙重神聖使命,既須承天而建立法則,又要扶民而順應大道。每逢皇帝登基、大婚、冊封皇后等大型慶典都要在這裏舉行。那時午門內外鐘鼓齊鳴,殿廳樂隊相繼演奏,大殿內外香煙繚繞,殿前廣場盛大的儀仗隊,場面氣勢恢宏。我站在大殿前,耳邊彷彿鑼鼓喧天,笙瑟合鳴。

現在的東西六宮開闢為珍藏館,分別收藏古書畫、陶瓷、玉器、琺琅、金銀器、青銅器、鐘錶等珍貴文物,可謂是金翠珠玉、奇珍異寶、天下財富、盡聚於此,讓我們大開眼界。

最後,我們遊覽了皇帝的御花園,御花園裏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鱗銅像,松柏間點綴着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園林景觀。著名的堆秀山是園內最高處,山勢險峻,磴道陡峭。每到重陽節,皇帝率領眾嬪妃親臨堆秀山御景亭,望遠祈福,祛邪辟穢。

故宮的景色真美!讓我們流連忘返。故宮的建築真是無與倫比,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精髓積澱,是中國人民的自豪和驕傲,我們要保護好這些文物古蹟,讓華夏文明萬古流傳!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2

故宮,一個神祕的地方,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的歷史源遠流長,他的景緻令人流連忘返。如果有機會,我會再次重遊。

8月26日,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天安門廣場,我老遠就看到一座高大宏偉的紅色建築,上面最顯眼的就是正中間掛着的---畫像,畫像兩邊是宋體的黃色大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1949年10月1日,---在開國大典上,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當時,---就是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告的。城樓下面是三個巨型的門洞,踏過門洞前方的漢白玉石階,我們從正門走進了故宮。

我感覺最宏偉的建築是太和殿。太和殿真大呀!金碧輝煌,氣勢非凡。據資料顯示,北京故宮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俗稱金鑾殿。它的功能也不小,它不是用來上朝的,而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或重大會議的。

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宮的文物展覽館。裏面有許許多多的文物,讓我大開眼界,讚不絕口。最精美的是官窯製作的長頸瓶,色彩豔麗,體態優美,高貴典雅。最有趣的是佛像,好多佛像不止一個頭,渾身上下長滿了手和腳,不可思議。最吃驚地是官員們的奏摺,都是用毛筆寫的,字都很漂亮,難道他們也像我一樣堅持練字嗎?

午後,我們走出神武門,離開了故宮。故宮裏的一景一物仍在我眼前閃現,我感慨萬千:感歎皇家的威嚴,感歎我們祖先的勤勞和智慧,感歎祖國幾千年的文明源遠流長,是多麼的寶貴。我為我的祖國感到驕傲,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感到驕傲。

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描寫故宮的遊記,文章以我們的行蹤為主線,主要圍繞“太和殿”進行了細緻地描寫。文字細膩生動,如“最有趣的是佛像,好多佛像不止一個頭,渾身上下長滿了手和腳,不可思議”,文筆清新。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3

故宮博物院整修完畢後,像一隻蜕變的毛毛蟲,從破破舊舊的建築,變成一棟嶄新華麗的博物館。在週末一個霧濛濛的早晨,媽媽帶我和弟弟到那裏,欣賞這些舉世聞名的中國文物。

在故宮的展品中,最吸引眾人的目光,遠近馳名的是三樓的常設展:玉燦珠光。在博物館一間黑漆漆的展覽室裏,有許多閃閃發亮的玉器,我最喜歡翠玉白菜和白玉錦荔枝這兩個作品。翠玉白菜是用一塊上青下白的玉石雕刻而成的,除了會閃閃發亮外,跟真的白菜簡直一模一樣,連葉上的菜蟲都很精細。

你知道什麼是錦荔枝嗎?它就是苦瓜。在翠玉白菜旁邊擺着一塊白色的,遠看有點像香皂的白玉錦荔枝,它是用一塊純白的玉做成的,雕刻得非常逼真,而且為了使名稱更優美,古人把「苦瓜」兩個字改稱「錦荔枝」,它的美麗讓我看的捨不得離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電視上的太監經常手拿聖旨,大聲的宣告皇帝的命令。「佈告天下,鹹使聞知。」這是清朝朝廷公告時,標準的開頭和結尾(不管公告的內容是什麼。)此外,上書給皇帝時,還要用毛筆,把字寫得漂漂亮亮的,拿給皇帝看。看來古時候要當個讀書人或大臣真是困難,除了要知識淵博外,還要把字寫得漂漂亮亮的,才不用擔心皇帝會因為字寫得醜,而沒耐心看下去了。

接下來我們走進一間擺滿畫着藍花青龍的碗、瓶的房間,看到精美的清朝盛世工藝。隨便一個宮中用的瓷器,都畫滿了精緻的花紋。媽媽對着一個繪有水墨畫的磁杯欣賞了好久,笑着説:「要是用這麼一個絕美的瓷杯來喝下午茶,那絕對是個很棒的感覺吧!」只是我想手上拿着這麼漂亮的瓷器,應該會有點壓力吧!

故宮博物院裏一個個美麗的收藏品,在我的腦海裏不停的徘徊着,讓我很想繼續回到過去,看看古代宮廷或民間用的漂亮器具,想象他們生活的情景。可惜時間不夠,我們決定下次再來,一覽精緻的藝術品和古物,進入一趟豐富的世界文明之旅。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4

寒假,我們遊覽了世界聞名的故宮。

為了更好的瞭解故宮,我們請了一位導遊叔叔,這位叔叔耐心地指引着我們前行並且講解着:

第一個映入我們眼簾的是金水河。“金水河”的名稱從元代開始就有了。按照古代五行學説,西方屬“金”,所以這條河名叫金水河。

過了金水橋是太和門。太和門前有兩頭獅子,左邊的獅子是雄獅,腳底踩着一個繡球,代表掌控天下。右邊的獅子是雌獅,在和小獅子玩耍,代表母儀天下。

進了太和門是太和殿,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極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徵,此外每年元旦、冬至兩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並向王公大臣賜宴。

然後是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舉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三大殿中唯有這間房子可供皇帝一人靜靜的思考。

最後是保和殿,保和殿於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冊立皇后、太子時,皇帝在此殿受賀;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賜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場面十分壯觀。

這是前殿,然後是後宮:從乾清門到乾清宮再到坤寧宮。

我入迷的聽着導遊叔叔對故宮的敍述,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御花園,迎面的假山,據説是皇帝命人從太湖裏撈出的石頭粘起來的。

至此,故宮之行結束,我回頭依依不捨的望了望故宮,心裏想:“再見了,輝煌的故宮,你是我們的驕傲。”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5

今天,我有幸參觀了故宮,一覽它的風采。

一進故宮,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高大雄偉的午門。午門是故宮的”家門“,但也是斬殺犯人的地方。直到現在,午門外的磚牆上好像還殘留着斑斑血跡,我的眼前還時時浮現出一個個犯人被斬首後熱血噴出的場面。真是讓人覺得毛骨悚然。

進了午門之後,就正式進入故宮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金水河,它既有辟邪又有救火的作用。在高大雄偉的宮殿前,有兩尊青銅石。兩尊獅子無不栩栩如生,一個個威風凜凜,忠於職守。好像要把八國聯軍這些侵略者一口吞掉似的。導遊告訴我們,獅子、麒麟和貔貅同為古代三大神獸。獅子代表鎮城,麒麟代表祥瑞,而貔貅則代表權貴。這時我注意到宮殿的頂上果然有十隻貔貅正傲然蹲着。他們同獅子一樣都面露殺機,讓人不寒而慄。

不知不覺,我們來到了皇后的寢宮前。皇后的寢宮前也有兩隻獅子,它們同宮殿前的相比略顯不同,它們的耳朵是貼在臉上的,而宮殿前的獅子的耳朵是豎着的。但同樣的可怕無比。在獅子的旁邊有兩口大缸,這種大缸的表面鍍了一層金用來裝水,可以救火。這種大缸在故宮共有十八個,但上面的鍍金都被八國聯軍給颳了。望着這刮痕累累的'大缸,我萬分悲痛。這一個個歷史的鐵證,不都在激勵我們奮發進取,為國爭光嗎?

想着想着,我們已經來到了御花園。御花園風景優美,各種奇珍花草各展風姿,真不愧是皇帝休閒娛樂的地方。每個人都沉浸在美景中,心情得以舒暢。

天色已晚,雖然我們已經離開了故宮,但

我的心依然停留在故宮神遊。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6

一大早,我們起牀去天安門和故宮。

出了門,我看見天非常藍,像洗了一樣。藍藍的天上飄着朵朵白雲,有時像一羣白羊,有時像一羣小白兔,有時像一羣奶牛,有時像一羣北極熊,真是千姿百態!藍色的天空配着雪白的雲,我多想變成小鳥在天空中翱翔呀……

到了天安門廣場,我們舉行了短暫的開營儀式,導遊姐姐就領着我們去故宮。

剛進故宮,有一扇紅色的大門,大門上有九排金色的圓形門釘,一行九個,共八十一個。聽導遊姐姐説,只要摸摸金色的門釘,就會給人帶來幸福。我和朋友們摸了好幾遍還是摸不夠!直到老師提醒我們説:“拉隊了,趕緊跟上!”,我們才慌忙跟上隊伍。

關於故宮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個故事:

一、有一位宮女想刺殺皇帝,當時皇帝正在睡午覺,宮女把繩子纏在皇帝的脖子上,皇帝被驚醒了,這次暗殺沒有成功,宮女也被砍了頭。

二、清朝時期的一位皇帝,他沒生兒女就去世了,就讓他的表弟來繼承王位。在那個時候有個傳説:皇帝的寶座上方有一塊石球,只要不是皇家子孫坐在寶座上,石球就會掉下來把人砸死。繼承王位的表弟非常害怕,就把寶座往後移了一米,就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樣子。

今天的旅程雖然有點兒累,但是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心裏還是很開心的!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7

説到故宮,大家都很熟悉,它是我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很龐大的一個皇家建築羣,你知道故宮起於哪位皇帝嗎?它是在什麼時候開始建造的?上週五,學校老師就帶領我們三四年級全體同學,一起領略了它的風采。

現在正是秋遊的好時候,故宮裏面遊客很多,我們保持好隊形,整齊有序的走進了故宮。帶隊老師邊走邊給我們講解,我知道了這裏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宮殿,它起源於明成祖永樂四年開始建造,到永樂十八年建成……首先,出現在我們面前的宮殿是太和殿,又叫金鑾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這裏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比如大朝禮、登基、皇帝大婚等,太和殿的黃色琉璃瓦、紅色的門柱和漢白玉石階組合在一起,顯得雄偉、大氣。在大殿邊還有幾個小宮殿和兩個大大的香爐,遠遠望去,大香爐讓那金黃色的大殿更顯得神祕莫測。參觀完太和殿,老師帶我們在這裏組織了一場比賽,擲劍筒,每人投一次,經過激烈的比拼,我們班獲得了第二名。休息過後,我們又參觀了中和殿、寶和殿,還到了軍機處看到各種兵器。最後,我們來到了延禧宮,這個名字很多同學都從電視劇裏面聽説過,大家都興奮不已。但是,當我們走近它的時候,卻發現它早已不是原來的樣子:玻璃都碎了,前面的大樓也在修繕,顯得很荒涼。一位同學説:“大家快來看!”我們都湊了上來,只見一個標牌上面寫着:掃一掃即可虛擬復原延禧宮。帶了手機的同學掃了一下,屏幕上立馬出現了一座宮殿,“真漂亮呀!”大家紛紛讚歎。轉眼參觀的內容就結束了,還有很多地方我們沒有去,下次一定和爸爸媽媽再來這裏遊玩。

這次故宮遊,我收穫很多,驚歎古代建築技術的高超,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看着歷代皇帝王們生活過的地方,在這裏發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等着我去了解它。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8

説到這個北京,大家一定不約而同的想起了紫禁城——故宮,今兒,我就帶大家好好地遊覽一番!

北京故宮為世界五大宮殿之首,其它四殿分別是法國的凡爾賽宮、英國的白金漢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和美國的白宮,明成祖朱棣就是故宮裏的第一位主人,故宮到處是紅黃相間黃色的屋頂,紅色的柱子象徵着天子的牌匾,似乎正透露出了我國古代人民的繁榮和智慧,透露出了天子的皇威!

在保和殿的門口有兩頭獅子,他們是用鐵製的,外面鍍上了一層金,因年久失修,金已經脱落了。有一頭腳踩繡球獅子代表皇帝,因為繡球是圓的,符合天圓地方,皇帝的意念。獅子異常威武,眉宇間流露出神聖;而另一頭腳踩小獅子那就是皇后,因為皇后母儀天下,有很多子女所以左邊的是皇后,獅子很慈祥,眉宇間透露出關愛。

而在後花園和後宮前也有這兩座的獅子,不一樣的是着些獅子耳朵很長遮住了耳朵,眉毛很厚,遮住了眼睛,是希望嬪妃、貴妃……不要管理朝政。

保和殿上掛着“正大光明”有乾隆皇帝題字的牌匾,中間的龍座上上面的一條條龍,活靈活現,那雙眼睛機警地窺探着四周,看着這龍椅,似乎我也和楊冪一樣穿越到了大清朝,看見了威武的皇帝,那一身龍袍,一頭編得整整齊齊辮子的皇上,正批改奏摺,眉宇間流露着威嚴。

故宮的有盛水的大缸,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在大缸上留下了一道道劃痕,是故宮遭到破壞的痕跡,故宮歷經五百年的倉桑變化,才保留到今天。

走完了整個故宮,我似乎感受到了大清朝的一切一切,它的歷史,它的興亡!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9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北京旅行社的導遊.我姓肖.大家可以叫我肖導遊.今天我將帶大家去北京的名勝古蹟--故宮.希望通過我的講解,能夠讓大家對故宮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羣.故宮又叫紫禁城.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牆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四角各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皇宮的形式修建的',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明清在此進行統治的時間長達5個世紀.由於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築羣.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到<<世界遺產名錄>>當中.

現在我們前面這座雄偉的建築就是太和殿,它的屋頂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一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店裏的等級越高.

請大家隨我來,現在我們來到了中和殿.它在明朝的時候曾經叫做華蓋殿和中極殿,過了這兒,再往前走就是保和殿,明清時這裏叫做謹身殿和建極殿.順治年間改為保和殿.其名稱來源於太和殿相同.都是積極和太和之意.保和殿在明清兩代用途不同.明朝在舉行冊立大典的時候.皇帝都要在保和殿內更衣.清朝時在此宴請王公大臣,乾隆五十四年後在此殿試.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10

今天,我們史家國小的5·9班榮幸地代表全校學生去參加博物館日活動。本次目的地是一座宏偉的博物館——北京故宮。

首先我們進行了博物館日活動講座。講座的內容多姿多彩。先講解了鐘錶館,裏面有許多展品:有金碧輝煌的象拉戰車、有神奇的向上滾鍾、還有最能體現出古人智慧的機器人寫字,我也最喜歡它,它僅僅是一個鐘錶,表上的機器人卻能寫出兩行毛筆字,據説它的創作過程持續了好幾年,這實在是太神奇了!北京故宮遊記

然後我們主要講了珍寶殿。那裏隱藏着千萬億的財富北京故宮遊記。為什麼説有那麼多的財富呢?因為它裏面的珍寶個個價值連城,甚至是無價之寶。就説皇后的頭冠吧,就用了九百多顆珍珠三百多顆紅寶石以及表面上覆蓋了翠鳥的羽毛,你能説那不是無價之寶嗎?

該到講座的放鬆時間了!北京故宮遊記我們兩校各顯才藝:先由他們表演了京劇,唱得跟成年人差不多,細小的嗓子裏竟能爆發那麼洪亮的聲音,還有腔有調。我們也不甘示弱,由近十名同學現場表演書法,有楷書、有隸書、有草書……還伴隨着美妙的音樂。等“小書法家們”都寫完了展示的時候,贏得了大家的讚許,他們露出了會心的微笑。他們可在表演之前辛苦的練了一個星期。在有獎競猜中,我們學校派出了六個人,他們學校派出了十八個人,分別進行競猜。我校以一分的成績戰勝了他們北京故宮遊記,畢竟重在參與,給了我們參賽者每人一個獎品。

我們參觀了一會兒北京故宮就依依不捨地走出了它的大門北京故宮遊記北京故宮遊記。我沒想到北京故宮會這麼有意思,下次我還會來的。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11

暑假裏,媽媽帶着我去北京旅遊,遊覽了長城和北京許多名勝古蹟,令我最難忘的就是參觀北京故宮了。

經過天安門,映入眼簾的是北京故宮的城門,進入城門一個莊嚴絢麗的宮殿出現在我的眼前。這就是北京故宮,也稱紫禁城,這裏曾經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的皇宮,距今有580多年的歷史了。

我見過上海高聳入雲的東方明珠,遊覽過蘇州園林,從來沒有見過這麼雄偉壯麗的北京故宮。北京故宮有着巍峨壯觀的宮殿,裝飾着精美的木雕、石雕、彩畫和金光燦爛的瓦頂。北京故宮的整個建築金碧輝煌,黃琉璃瓦頂,白石底座,雍容華貴,氣勢磅礴,像一幅千門萬户的繪畫長卷。有人説天下美景盡在北京故宮,並不誇張。

北京故宮,美不勝收的陳設,雖然沒有水、電等現代生活的設施,但是中外遊人都為它別具一格的特色,而不遠千萬裏前來觀賞。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遊人似乎已經穿越時空隧道,回到幾千年、幾百年前,見到了古人,嗅到古人的氣息。

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如果要在中國的土地上找一個代表性建築,那就是北京故宮,華麗不失莊重,肅穆不失神采。而如果要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尋找一個象徵,那麼還是北京故宮,曾經的輝煌,曾經的喧囂都能在那裏找到註解。

一座世間僅有的皇城,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彙集了中華大地古往今來無數的奇珍異寶,凝結了能工巧匠們幾許血汗、幾許淚水……直至今天,北京故宮始終見證着歷史的進程,講述着無聲的故事。

故宮旅遊心得感悟 篇12

今天我跟媽媽參觀了故宮。在我小的時候,我的記憶中恍惚有一些記憶好像我去過似的,但是那時候還不懂事,只是覺得單純的好看,被家人背了一圈後就出來了。現在我大了一些,明白事理了,終於可以更深刻的理解“故宮”的含義了。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皇宮,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羣。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聽導遊説:“故宮佔地72萬平方米,屋宇9999間半,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為一長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風格綺麗的角樓,牆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環繞,形成一個森嚴壁壘的城堡。建築氣勢雄偉、豪華壯麗,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華。”

一進故宮有四個大門,正門名為午門。午門後有五座精巧的漢白玉拱橋通往太和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

我買了故一張故宮的全景圖,十元錢,不過是手繪的,這樣還有點意義,所以我認為這十元錢的地圖也不是白買了。我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故宮宮殿的建築佈局有外朝、內廷之分。內廷與外朝的建築氣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權力、舉行盛典的地方。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是封建帝王與后妃居住之所。此外還有文華殿、武英殿、御花園等。

我又來到了御花園細緻的觀察了一下,根據字面理解御花園應該是皇上觀賞用的花園,果然是這樣。一進去就看到一株老樹,我猜這株樹應該活了一百年多了,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樹,就是不見花。我想可能是季節的原因,所以這個季節沒有花吧。

今天,我參觀了故宮。我瞭解了祖國的文化,瞭解了歷史。今後我還要了解,瞭解一切一切。只有這樣,我才能瞭解中國,長大為我的祖國做出最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