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個人學習心得(通用3篇)

老師個人學習心得 篇1

經過教師專業發展的校本培訓,給我最大的感受是理論得到提升,觀念得到轉變,我深感肩上壓力的沉重,更感職責的重大。我要不斷地思索,不停的探討,永不停止的實踐,把自我的工作落到實處。

老師個人學習心得(通用3篇)

一、教師應具備學習精神、敬業精神、奉獻精神和創新精神

1、學習精神。知識經濟的到來,學習型社會的構成,新課程改革的上場,不得不促使教師們參加到學習中來,繼續教育,終身學習。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勤奮地鑽研,要使自我的觀念能夠與世界教育發展同步。

2、敬業精神。教師要把辦好教育作為自我的一項事業來做,愛崗敬業,熱愛學生,嚴謹篤學,團結協作,為人師表,以高度的職責感做好本職工作,對教學工作精益求精,並能夠與時俱進,根據學科的發展,及時調整教學資料,提高專業發展水平。

3、奉獻精神。奉獻精神是教師的基本職業道德。教師不僅僅要向學生們傳授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向學生們傳承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不僅僅要教會學生們怎樣學習,更要教會孩子們怎樣做人。教師承擔着培養各種本事、塑造完美人格等許多重任。所以,教師的工作是沒有止境,也無法用尺寸計量的。他們必須具備一種特殊的精神,默默無聞的勞動來自於對教育事業的執着和對教學的熱愛,源於看到學生成長的喜悦,並由此感到個人生活的充實和價值。

4、創新精神。教育改革是學校的生命之所在,是學校發展的必由之路。教師要開展創新教育,首先必須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本事。這種創新包括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資料等諸多方面協調一致、相輔相成的創新,也包括教師自身的創新素質。

二、轉變教育觀念,營造良好氛圍。

觀念轉變是課程改革重中之重的問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資料,是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條件,新課程倡導“確立學生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讓學生體驗獲得知識的過程”的理念。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把教學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過程。教師要精心設計學生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在多種多樣的學習活動中,獲取知識、發展本事。

在鑽研教材中,儘量發掘教材中的情感和情趣因素,根據不一樣的教學資料設計和運用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根據不一樣的教學方法設計不一樣的教學活動,根據不一樣的教學活動製作不一樣的教具和道具、圖像和幻燈片,以最佳的情景、畫面、音樂、色彩和語言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從而到達夢想的教學效果。

三、改變評價觀念,注重課後反思。

在指導學生學習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及時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給予及時評價,使評價成為教學過程的一部分,以評促學,以評促發展。

課後教師要對教學效果進行反思,要善於發現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善和提高。進取撰寫反思型教學案例,不斷地記錄和積累教學工作

中的體會、經驗和資料,有利於教學工作的深入進行,有利於不斷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和教學本事。每教完一節課後,教師記下本課的創新“亮點”。找不足之處,寫出改善之法。想應做之法,留下瞬間感悟,不斷積累成功的經驗。

老師個人學習心得 篇2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禮”懂“儀”是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源遠流長的禮儀文化是前人留給我們的一筆豐厚的遺產。隨着時代的進步,人際交往的日趨頻繁和密切,恰當的人際交往不僅能讓人與人之間獲得心靈的溝通,建立深厚友誼,互通信息,共享資源,取得事業成功的推動力。在走向全面小康的當今社會中,注重禮儀,對促進社會進步和提高文明有着重要的作用。崇尚禮儀是社會對其成員的基本要求,也是對其社會成員的精神要求。

社交禮儀是指人們在人際交往過程中所具備的基本素質,交際能力等。作為一種無聲的人際交往語言,它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水平,而且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學習社交禮儀是我們個人發展、事業進步的需要,也是社會時代的需要。

個人形象也就是一個人的外表或容貌,也是一個人內在品質的外部反映,它是反映一個人內在修養的窗口,是社交禮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在人格發展及社會關係中扮演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一、個人形象與社交禮儀——人際關係

人際關係是人類社會生活中重要的關係。馬克思説:人是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不良的人際關係對於他所歸屬的羣體也是一種潛在的危機。是羣體的不穩定的因素所在。這種個體的不良的人際關係如果任其發展,最終將導致羣體的失範和失序,更嚴重的甚至會造成整個羣體的崩潰和瓦解。

在人際交往中,人們通過對禮儀的深刻理解和切實的實施,使人際關係趨於和諧。孔子説:“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孔子講的是一種人與人相處的規範,即合禮。禮儀就是規範,這種規範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而逐漸穩定下來併為大多數國人所接受並實行。遵守這種規範,可以建立一種健康的、良好的人際關係,反之,就會使人際關係失衡,從而造成混亂、緊張甚至衝突。《論語·學而》中,孔子的學生有子也説:“禮之用,和為貴。”這個論述更為直截明瞭,它道出了“用禮”的目的,即達到“和”的人際關係的狀態。“和”其實就是和諧。

作為一種規範和程序,一種凝固下來的文化傳統,禮儀一方面對每個個體的人起着規範作用,教導人們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如何去做。當然,禮儀作為一種傳統的規範和程序,我們並非對其全盤吸收,時代在進步,我們需要在批判中繼承這樣一種傳統文化,同時我們需要與時俱進,在批判繼承中發展這種規範和程序。

另外,禮儀在人際關係中還起着調整、調節的作用。人際關係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和諧,甚至衝突的時候。有意的、無意的,直接的、間接的等等。這些不和諧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解決,往往會愈演愈烈,甚至發展到不可調和。而禮儀的作用就是在平時的人與人的交往中進行及時的適度的調整和調節。即使在矛盾已經發展到相當激烈的情況下,也可以通過注意言語禮儀、行為舉止禮儀等弱化矛盾,可以通過其他的生活禮儀雙方(或多方)進行調解,從而緩解矛盾,溝通情況,恢復感情,重建關係。其實,多數的矛盾和衝突都是因為不瞭解、不熟悉、缺乏溝通所造成。而禮儀的作用恰恰是能夠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了解。比如聯誼、聯歡、宴請、拜訪等等,甚至賠禮道歉,都可以達到增進了解、化解矛盾、取得諒解和寬容,最終建立起新的、健康良好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通過社交禮儀在生活中真正做到“禮之用,和為貴” 。

在人際交往中,注意個人形象與個人禮儀也能為我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提供一個良好的條件。

在社會交往中用禮貌的語言與人交談;用文明的舉止與人交往;用得體的文書與人交流,人們一定會感觸到我們彬彬有禮的氣度,落落大方的氣質,文明道德的修養,都會平生出幾分敬意。優雅合理的談吐,親切整體的儀容,會是人感到一股温馨的春風吹來一股熱情洋溢周身。

禮儀貫穿着人際交往的始終,為交往的內涵服務;不重視禮儀必然會影響交流的深度和交往的持久性。由於禮儀的缺憾而影響交往是在是因小失大。不獨對外交往,我們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視禮儀,養成習慣,自然成為一種修養也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品味。

二、個人形象與社交禮儀——身心健康

良好的個人形象與社交禮儀不僅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修養、涵養、教養和素質,而且有利於我們的身心健康。作為一名大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和生活環境的變化,自我意識有了新的發展,每個人都非常渴望獲得真正的友誼,進而更多的情感交流。現在的大學生都遠離父母,過着集體生活,與別人處在平等位置,以前那種對父母的依賴已經不存在。通過人際交往活動,並在交往中獲得友誼,是適應大學生活環境的需要,是發展成"獨立的人的需要,也是我們成功走上社會的需要。事實上,在大學期間,能否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每一個人的成長和學習有着十分重要的影響。渴望友誼和情感交流是大學生心理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人際交往有助於提高我們的自信和自尊,降低挫折感,緩解內心的衝突和苦悶、煩惱,宣泄憤怒,壓抑和痛苦,減少孤獨,寂寞,空虛。這些都是十分有益於我們身心健康,而且也會使我們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緒的產生,即使產生也能夠得到有效的排遣。

三、個人形象與社交禮儀——道德修養

一個優秀人才,不僅應當有高水平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良好的道德品質修養和禮儀修養。禮儀是良好品德修養的表現形式,也是良好道德品質養成重要途徑之一,良好的道德品質需用彬彬有禮的方式去體現。儘管禮儀的研究和教育在國內已經有所發展,特別是職業與禮儀的結合已成大勢所趨。可是禮儀教育,還未引起高校的足夠重視。

大學生是知識層次較高的羣體,在如今的中國社會已經算得上是知識分子,也是中國明日發展的引領者、頂樑柱,在道德水準上,在禮儀修養方面應當提出更高的要求。追求個性是當代年輕人的特點,在追求突出個性過程中,卻有一些大學生把醜陋當成了個性。許多不文明、不禮貌,甚至醜陋、陳腐、粗俗的東西都被當了“新潮”、“瀟灑”,在現在的大學校園裏面,衣冠不整者、行為不端者、張口罵人者、隨地吐痰者,其他的不講禮不懂儀的現象亦不鮮見,如關門之時聲震如雷、打電話從不自我介紹、不再禮讓教師、端着飯盒邊走邊吃等等。這些不良現象已經不再是個別現象,而且有着愈加普遍的趨勢。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應吸取傳統文化的精髓,提高文化道德修養,學習一些必要的禮儀常識,真正做到“誠於中而行於外,慧於心而秀於言”,把內在的道德品質和外在的禮儀形式有機地統一起來,成為真正名副其實的有較高道德素質的現代文明人。

維護和體現人的尊嚴是禮儀的價值所在。作為未來的一名教師,我們不得不看到社交禮儀與教師職業道德等聯繫起來。教師禮儀的核心是對學生的尊重和關愛,是教師向學生表達教師愛的具體形式,一句親切的話語,一張洋溢着微笑的面孔,對學生都是一種巨大的激勵和鼓舞。因此,禮儀不僅是教師自身良好職業道德修養的表現,更重要的是,禮儀使教師職業道德成為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或教育要素。

良好的個人形象與社交禮儀有利於塑造教師的良好職業形象、展示教師的人格魅力、維護教師的職業尊嚴、增強教師行為的道德示範性還有利於建立起師生相互信任、理解的教育渠道。

作為未來的一名人民教師,我覺得我們應從現在開始就自覺地遵守和實踐教師禮儀規範,應不斷加強自身職業道德教育,提高為人師表的道德覺悟,加強學習和訓練。

21世紀教育在發展社會經濟,增強綜合國力,提高公民素質,培養和造就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的偉大事業中的作用更加突出。相信廣大既具有熱愛和獻身教育事業的精神,又具有嚴謹得體,符合禮儀禮貌要求的職業行為風範的教師一定會很好地肩負起民族與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四、社交禮儀的3A原則

我們要很好地進行社會交往,就要遵照禮儀的規範做事,社交禮儀始終遵循着接受、重視、讚美等3A原則,這也是表達尊重和友善的途徑。

接受是指寬以待人,不求全責備;不讓對方尷尬;得饒人處且饒人。善於使用尊稱,記住對方的名字能很好的表達我們隊他人的重視。在讚美別人的時候應把握對方的特點,在適當的程度上實事求是地讚美他人。

在交往過程中學會接受、重視、和讚美別人,能很快與交往對象接近,使他們覺得我是熟悉他們,理解他們,尊重他們的.因此我們之間建立真摯深厚的友情。

現在,半個學期又快結束了,我們的社交禮儀課也基本上結束了,很感謝李老師給我們帶來的精彩知識,她的教法也獨特,記得在講坐姿、站姿和握手禮儀時一章節時,我的坐姿不好,我們班另一個同學又遲到,她就叫我和那個同學現場展示握手禮儀,作為一個上我們選修課的老師,她是一位很有責任心的老師,又能夠根據學生的現場狀況現場刺激、強化······

這半個學期的課或許只是一個引子,讓我們看到了個人形象與社交禮儀的重要性,讓我們看到了她的巨大魅力,禮儀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禮儀修養,做到知行合一,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夠成為一個外華內秀之人,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整個社會、國家的禮儀素質都會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禮儀之邦!

老師個人學習心得 篇3

俗話説“水火無情”,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就是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大自然的寶貴資源遭到破壞,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為灰燼,可以無情地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

為了讓全校師生更深入地瞭解消防逃生常識,使每一位師生都樹立起消防意識,真正掌握好消防安全知識,並具備自救互救的能力.我們學校準備在“119消防宣傳日”舉行消防大演習.老師要求我們每個人都要帶一條毛巾,到時需要用.

下午第二節課一上課,我們先聽了消防知識講座.消防叔叔給我們講了一些平時火災發生時應有的常識:如打119電話、大聲呼救、等等,緊接着就是火災逃生演習.校園裏響起了電鈴聲,一聽到鈴聲,老師一邊指揮我們趕緊離開教室,一邊教我們把毛巾捂住鼻子,並排好隊有秩序的下樓.我邊聽邊快速拿出毛巾輕輕地捂住鼻子,然後彎着腰緊跟着同學跑向操場.緊張的逃生剛結束,接着是滅火演習.校長洪亮地宣佈:“滅火演習現在開始!”話音剛落,操場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消防叔叔們把大火點燃了.火好大呀,在這燃眉之急消防叔叔個個不慌不忙拿起滅火器,先拔出鑰匙,然後把滅火孔對準着火點,再按下開關,只見粉沫紛飛,我還來不及看清楚火竟然滅了,叔叔們的動作好快呀!後來五、六年級的學生代表和老師代表也去演試了試,演習在歡聲笑語中結束了.在演習中,我學會了如何安全逃生,如何滅火,也深深的明白了,遇到任何事情都要鎮靜,不要慌張,真是受益匪淺.

學好消防知識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減少火災的發生而共同努力,從我做起,從今天做起,真正做到防患於未然,讓我們日益強盛的祖國更加祥和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