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20篇)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

“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早在20__年10月,張定宇久確診了“漸凍症”。作為醫生,他很清楚自己接下來要遭遇什麼,疾病提前宣告了他人生的終點。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通用20篇)

他知道,隨着全身肌細胞的逐漸萎縮,自己高大的身材會萎縮成小小的一團,先被困在輪椅上,然後被困在牀上,憑眨眼和他人交流,會用上呼吸機,在胃裏做造管,最後呼吸衰竭,迎來死亡。每一位“漸凍症”病人,都是這樣眼睜睜看着自己慢慢消逝的。

剩下的時間越來越少,張定宇決定做點什麼。他選擇不對同事們公開生病的消息,不知情的同事們只覺得,在時間流逝過程中,院長的性子越來越急了,對待工作愈發容不得馬虎。

20__年和20__年,張定宇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先後赴往阿爾及利亞,巴基斯坦開展國際醫療援助。20__年5月14日,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的第三天,張定宇作為湖北省第三醫療隊的負責人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全力救治傷員。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是張定宇從業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長期超負荷工作,他的身體也已不堪重負。一次採訪中,他透露,最近2、3個月,他感覺到自己的臀大肌正在萎縮。晚上睡覺時,他可以明顯摸到自己關節囊和關節之間的間隙。肌細胞比自己預料中萎縮得還要快。

在接受《面對面》節目的採訪時,這位“漸凍症院長”表現出出人意料的樂觀和坦蕩,他預料自己以後會被固定在輪椅上,現在多做一點,以後或許能少留一些遺憾。

他説:“所有人的終點都是死亡,而我只是知道了自己的終點可能不會離得太遠,所以我想把這段時間用足、用好,不是一樣可以再做一些事情嗎?”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

運籌帷幄 敢打頭陣

新型冠狀病毒的確認,也讓張定宇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他明白戰“疫”才剛剛開始。

隨着新冠肺炎逐漸在全國蔓延,轉診到金銀潭醫院的危重患者越來越多。然而,當時醫院的ICU病房只有14間,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為了接待更多病患,20__年12月30日一早,張定宇再度決策,緊急佈置勸退説服一般病人,騰退病房;抽調力量,新開兩個病區,完成清潔消毒,調配設備物資人員,陸續將病房改造成新的ICU病房。

張定宇介紹,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總共騰退了21個病區,截至2月22日上午9點,金銀潭醫院累計收治患者1992人,是收治病人最早、最重、最多的醫院。

面對新的病毒,目前沒有疫苗,也沒有特效藥。在大量診治實踐的基礎上,金銀潭醫護人員率先將抗艾藥物克力芝用於治療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為治療贏得寶貴時間。

當發現康復患者體內抗體可抗病毒時,張定宇發出呼籲:懇請康復後的患者積極來到金銀潭醫院,伸出你的胳膊,捐獻你寶貴的血漿,共同救治還在與病魔作鬥爭的病人。

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張定宇正是如此。

疫情並沒有讓他措手不及,早期他用心讓醫院練就的真本領,為這場新冠肺炎阻擊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利用 ECMO搶救危重病人。

時間倒回20__年,新上任的張定宇在倉庫裏發現了一台省衞健委給他們的ECMO(也稱體外膜肺氧合,是現有體外循環技術中的王者)。20__年下半年,他請來心臟體外循環專家給ICU醫生做培訓。

同年年底ECMO就發揮了作用,金銀潭醫院用ECMO成功救治了兩位艾滋病重症肺炎病人,成為武漢地區最早將ECMO用於重症肺炎救治的醫院。20__年春節後,又救了一位患重症肺炎的24歲的大學生。20__年初,禽流感來了,ECMO大顯神威,保證了湖北省沒有因禽流感死亡的病例。金銀潭醫院優秀的ECMO團隊,就是那時成長起來的。

在本次疫情中,他們除了匹配ECMO來提高新冠肺炎治癒率之外,還採用了張定宇地鐵看雜誌引來的高流量呼吸濕化治療儀,該技術還被寫進新冠肺炎病人的臨牀救治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宇20__年提出,直到20__年才評審通過的GCP(國家新藥臨牀試驗),在這次疫情當中,也被王辰院士、中日友好醫院曹彬教授用來開展克力芝、枸櫞酸鉍鉀、瑞德西韋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臨牀研究。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3

拼漸凍生命 與疫魔競速

4月11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病區的最後14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部轉陰,病區危重症患者實現清零。伴隨着這個好消息,金銀潭醫院最後一支外援醫療隊——江蘇醫療隊,也返程回家了。最後一支離開的隊伍離別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向他們鞠躬致謝。

在這場舉世矚目的“抗疫”大戰中,“世界看中國,中國看湖北,湖北看武漢,武漢看金銀潭。”金銀潭醫院作為武漢市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累計收治了2220名確診患者,在疫情最緊張、最危險的初期接收了大批危重症患者。

從第一例患者入院開始,張定宇就拖着蹣跚的腳步,日夜鏖戰在一線不眠不休。這位脾氣爆,性子急,訓起人來不留情面的鐵漢子強忍疼痛,拖着雙腿在病房之間奔走。金銀潭醫院的醫護工作者都知道,他們的院長“性子急,嗓門大”、“雷厲風行”、“風風火火”,常常能在走廊裏聽見他大聲打電話的聲音:“搞快點,搞快點,這個事情一哈都等不得,馬上就搞!”大家急如星火地穿梭奔忙,發現張定宇的嗓門越來越大,但腳步卻越來越遲緩,雙腿僵硬很不靈便。

上樓時,他必須雙手緊握欄杆往上拉,甚至走着走着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來。有同事上前詢問,他卻擺手不言。這位走路一瘸一拐的院長特別珍惜每一點時間、每一刻時間、每一會兒,是因為他比任何人都體會到生命的力量。“性子急,是因為生命留給我的時間不多了。”他沉默了一會兒,平靜地提起那個埋在心裏的祕密:“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的病人。”“這個病的名字真的很形象,上下樓梯的時候,腿真的跟凍住了一樣。”張定宇説,他從來不説,是因為不想影響同事,他生來樂觀,不喜歡叫苦。

20__年,張定宇隨武漢市衞健委赴外地出差,被專家發現腿有異樣。20__年10月,漸凍症確診。他微笑着把身體蜷縮在椅子裏説:“你看我現在長得五大三粗,慢慢地,我會像這樣縮成小小的一團。每個漸凍病人,都是看着自己,一點一點消逝的。”“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

20__年12月29日下午,湖北省疾控中心來電,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出現7名奇怪的發燒患者,所述病狀和同濟醫院那名患者類似。張定宇心頭一陣驚雷,他隱約意識到,一場殘酷的戰鬥就要來臨了。箭在弦上,張定宇只有把悲痛放在心裏,拼命地與時間賽跑,把一切準備到位:他身後,從一個病區,到一棟樓,到三棟樓;護士從2小時交接班一次,延長到四五個小時一次;醫生更是恨不得把一個人掰成兩個人來用。

當首批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轉入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後,張定宇當機立斷組建隔離病區,採集病人支氣管肺泡灌洗液送檢,為實驗室確認病毒贏得了時間。接診新冠肺炎患者以來,堅持吃住在醫院,全身心投入患者救治工作,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確保醫院有序高效運轉。精心做好駐院援鄂醫療隊的服務工作,有效保障救治資源。金銀潭醫院緊張的空氣混合着濃濃的消毒水味道,就像戰場上的硝煙。從最初發現新型病毒感染者到第一批醫療隊除夕團圓星夜馳援,張定宇在有限的防治條件下沒有一瞬間的放鬆,然而妻子和摯友先後感染新冠肺炎,他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憊。但當他轉身面對醫患家屬,他又是最堅定的依靠:“我們要膽大心細!有什麼責任有我擔着。”

共產黨員、院長、醫生,是張定宇的三重身份。“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張定宇説。在身患重疾的情況下衝鋒在前,身先士卒,團結帶領全院幹部職工夜以繼日戰鬥在抗擊疫病最前沿,始終堅守在急難險重崗位上,以實際行動書寫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像張定宇這樣的黨員幹部,始終衝在最前線,讓大家都感覺特別有主心骨。”

基辛格在《論中國》中説過:“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無論什麼時候,無論我們面對什麼樣的艱難,我們之中,總有那麼一羣最勇敢最擔當的人,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他們就是魯迅先生所説的中國人的脊樑,在最崎嶇艱險處接過時代的纖繩,民族的火炬。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4

今天的文章送給所有在疫情裏奮戰的白衣天使,感謝他們為了祖國和人民所付出的努力。

20__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原本新年的喜慶氣氛,疫情的快速蔓延是我們始料未及的,在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後,疫情初步得到控制。

在這場疫情中許多人選擇遠離疫情高發區或者是待在家裏,但是有那麼一羣人,在疫情發生後義無反顧的衝向了第一線,這些人被我們親切的稱為“白衣天使”,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也正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就是——張定宇。

這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男人就是張定宇,正是這名普通的男人在疫情來臨之時捨棄小家勇敢的在病毒面前為人民築起了一道堅實的防護牆,也正是有了這樣千千萬萬的白衣天使,中國的疫情才得以這麼快速的走向穩定,他們當之無愧那一聲——“白衣天使”。

我們都知道,這場疫情給中國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支出,而轉眼間,耳旁吹過的微風開始燥熱,地表的温度也開始升高,如今已是夏季,而中國這場疫情也終於在這入夏時節開始慢慢消失,有人説中國是一個凝聚的國家,每一個國民都做好了為國犧牲的準備,這一點在此次疫情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隨着各地奔赴武漢的醫生搭上回家的班車,我們終於可以説我們初步贏得了這場疫情的勝利,而我們也相信中國一定會在不久的將來迅速的恢復以往的繁華。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5

作為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身患絕症的張定宇同志忠誠履職、勇於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阻擊戰中,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初心使命,書寫着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挺身而出的精神,學習他勇於擔當、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堅守平凡崗位,幹好本職工作,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面對疫情衝鋒在前、身先士卒的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張定宇同志雖患絕症卻仍不下火線,也顧不上被感染的妻子,他用因患漸凍症而一瘸一拐的腿,夜以繼日地奮力與病毒賽跑着。疫情發生以來,張定宇同志一直堅守在急難險重的崗位上,帶領全院醫護人員連續奮戰30多天。他曾説:“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以張定宇同志為榜樣,見賢思齊、自覺內化和完善自身品德,身先士卒做表率,不忘育人初心,牢記育人使命,把高標準履職盡責作為基本要求,時刻不忘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做教書育人的表率。

要學習張定宇同志關鍵時刻恪盡職守的責任擔當。共產黨員、院長、醫生,這是張定宇同志的三重身份。張定宇同志從醫33年,他曾隨中國醫療隊出征,援助阿爾及利亞;四川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帶領湖北省第三醫療隊出現在重災區什邡市;20__年除夕,他以“無國界醫生”身份出現在巴基斯坦的蒂默加拉醫院;今天,他又戰鬥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前線……他和同事們的身影,總是會出現在重大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現場。張定宇同志曾説:“無論哪個身份,在這非常時期、危急時刻,都沒理由退半步,必須堅決頂上去!”

敢於擔當是一種責任、一種精神、更是一種能力,是黨員的基本政治品格和素質要求。作為黨員教師,要勇於擔當,全力履行自己的職責義務。在疫情防控面前,我們也應迅速行動、科學應對。不僅要做好個人衞生防護,起好帶頭作用,引導人們正確對待疫情防控,也要做好宣傳教育,豐富人們的疫情防控知識,引導科學地進行疫情防控,同時還要保持應有的清醒和冷靜,成為謠言的止者,為疫情防控營造良好的氛圍。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們要堅持守正創新,樹立優良的學風,科學施教,勇於創新,用自己堅定的信仰信念作為指引和支撐學生成長髮展的精神支撐,着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要學習張定宇同志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張定宇同志在自己身患絕症、妻子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下,仍堅守抗擊疫情最前線30余天,他的感人事蹟贏得社會各方人士點贊。當有公益基金人員聯繫張定宇,表示將向他和他家人捐贈100萬救助金時,卻被張定宇婉言謝絕。張定宇心中,只有急需幫助的醫護人員和病患者,希望把捐助款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醫務工作者和廣大患者。作為黨員教師,我們要學習張定宇同志作為醫護人員的“無我”初心,學習他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愛民情懷,自覺加強黨性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培養新時代的人才作為自己的天職,把學生的進步當做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堅守平凡崗位,把自己的智慧和愛心無私地奉獻給我們的學生,做愛崗敬業的典範。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6

幾年前,冰桶挑戰讓公眾認識了“漸凍症”,也讓每種只有幾萬例、幾千例,甚至全球也僅有幾例的罕見病從原本塵封的角落被揭開。

20__年,因為新冠肺炎阻擊戰,我們認識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知曉了他埋藏多年的“漸凍症”患者身份。

2月29日,是第十三個國際罕見病日,罹患“漸凍症”仍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張定宇獲得了一個新標籤:中國罕見病聯盟授予的“非凡醫者”稱號。

中國罕見病聯盟副理事長兼祕書長、北京協和醫院黨委書記張抒揚表示,張定宇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守護着人民羣眾生命健康,不愧“非凡醫者”的稱號,是醫務工作者的榜樣!中國罕見病聯盟永遠是他的家!

對此張定宇迴應,今後將與聯盟一道,為中國罕見病防治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從小在武漢礄口長大的張定宇,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性子急、嗓門大,抗疫當中始終雷厲風行,是同事們對他的一致評價。

張定宇解釋,因為生命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我是一個‘漸凍症’患者,雙腿已經開始萎縮,全身慢慢都會失去知覺。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裏搶回更多病人。”一直衝鋒在抗疫烽火線的張定宇於前不久向媒體公佈了自己從健步如飛到步履蹣跚的真相,他用漸凍的生命在疫魔中托起信心與希望的故事讓人潸然淚下。

“如果你的生命開始倒計時,就會拼了命去爭分奪秒做一些事,不能因為你是個病人就退縮。”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7

毛澤東曾講:“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張桂梅數十年如一日,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為羣眾辦好事、辦實事。她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堅韌執着、勵精圖治。丈夫去世後,張桂梅隻身去了祖國西南邊陲的貧困山區從事教育工作,並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她全身心投入教學,為貧困的學生和簡陋的學校出錢出力,又當老師又當母親,不留餘力的細心照顧着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生活起居,為了學生們能夠走出大山,她勵精圖治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免費女子高中,她主動帶頭免費為學生們補課,因操勞過度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長期拖着病體就算腹部長了肌瘤,也忍痛站在講台上,只為孩子們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除此之外,她還義務擔任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她十年如一日,從未退縮,從不言棄。天道酬勤,在她的不斷努力和堅持下,孩子們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學校的教學質量和師資力量也得到了大大地提升。她的到來改變了許多孩子的一生。

勤儉節約、無私忘我。張桂梅在貧困山區任教期間,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業和慈善事業中。在學校裏,學生沒有錢吃飯,她拿自己的錢給學生;學生沒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給學生;學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帶學生看病並自己掏醫藥費。總之,只要學生們缺什麼只要她有,她都能解決。在兒童之家,她義務成了眾多孩子的“媽媽”,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晝夜的照顧着幾個月大的孩子,為了維持兒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來給孩子們用,並利用空餘時間到處籌措資金。然而她不是萬能的,她自己並不富裕,她只捨得吃饅頭、青菜、麪條,衣服也是好心人給的,她省下來的錢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業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獻身扶貧。張桂梅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她深知教育在扶貧工作中的重要性,她曾説:“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她不忘自己的初心,並積極響應國家扶貧號召,扶貧先扶智,為了貧困山區的教育,她心繫羣眾,勤儉節約,幫助困難學生,帶學生看病,給學生添置衣物,對貧困家庭進行家訪,為孩子們爭取學習機會。她前前後後為山區的孩子們、為慈善和教育事業投入了100多萬元,其中包括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各界捐給她治病的錢,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教育,並無怨無悔。

習近平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張桂梅巾幗不讓鬚眉,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盡顯巾幗英雄本色。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這種堅韌執着、勵精圖治,勤儉節約、無私忘我,不忘初心、獻身扶貧的英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在此也號召廣大黨員、幹部真正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不忘初心、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8

親愛的媽媽:

您好!20__年我某某歲了,我一直是一個黏人的妞妞,總是喜歡黏着爸爸讓他告訴我誰是英雄,誰很偉大?直到今天,我才漸漸地明白了這個問題。

20__年底,我被一種叫水痘的傳染病襲擊了,當時發燒了,身上癢得難受。您當時對我説這是一種傳染病,不怕,我們會安然度過的。在您的關懷下,我漸漸地恢復了健康,也順利地參加了期末考試。但這次事件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傳染病,也知道了傳染病的危害。

當這件事情漸漸淡忘的時候,有一天在市一醫院當護士的您回來告訴我現在有一種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正逼近了我們的生活。雖然我不懂這是什麼病毒,但是您説,這種病毒很容易傳染,遠遠超過我當時得的水痘,我們必須呆在家裏,這才能保護好自己。

我很害怕,很想問您這是怎麼回事?但是您總是安慰我説:“妞,別怕,我們做好隔離措施就會平安度過的。”沒過幾天,武漢乃至全國成倍增長的冠狀病毒感染病例的數據,讓我深深覺得恐懼,尤其是知道武漢有14個醫務人員也受到感染的時候,我更擔心了,我的媽媽不正是醫護人員嗎?

所以當您下班後,我一直纏着您説:“媽媽,這個是什麼病毒啊,您會不會傳染上啊,我會不會失去您啊?”您望着我堅定地説:“媽媽是一名護士,也是一名白衣戰士,但是媽媽會保護好自己,不會讓自己受傷。我還有最愛我的家人在家等着我呢!”您還告訴我,為了這次疫情奮戰在第一線的是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監護室和急診室的叔叔阿姨們,他們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昨天,爸爸給我看了一幅醫生畫的素描,畫的作者配了一句話:我太菜了,畫不出我心中勇士的樣子。爸爸説:“這幅畫觸動了我的內心,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挺身而出的這些白衣勇士們就是最偉大的,是守護我們的英雄!”

這時,我知道了一直纏着爸爸講的英雄其實就是無數從事和媽媽您一樣工作的醫護工作者們,救死扶傷,不畏病毒和死亡,努力幫助許許多多的病人康復,給他們的家庭帶去團圓。

在這裏,我要跟您説一句:“媽媽,您一定要在救護別人的同時,保護好自己,因為我們在家等您回來!”

祝您平安!健康!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9

黃大發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正是黃大發這種30多年鑿山修渠務實為民的當代“愚公”,一個用“向我看齊”帶動百姓實幹興村的“領路人”,用真心、真情、成績贏得了羣眾信服、百姓的擁護。也因羣眾的愛戴、黨員的使命,現年82歲的黃大發,再次為草王壩能儘快脱貧踏上“征程”,爭取了600畝柚子樹項目,並利用自家田地作示範,希望能為村脱貧再做貢獻。

眾所周知,當前基層工作確實不易,脱貧攻堅路上存在着內部和外部、主觀和客觀的眾多困難。但筆者堅信,如果在基層一線多一些“黃大發”式的黨員幹部,脱貧攻堅又有何難?

學“黃大發”擔當務實、真情為民的作風。黃大發在面對山村缺水的困境,沒有退縮、沒有迴避、更沒有推至上級,而是主動擔當,帶着村民爬山修渠。這種務實為民、情繫百姓的作風,值得我們所以的基層黨員幹部學習深思。“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解羣眾之所困”須要用“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來衡量黨員幹部,用實際行動來解決羣眾的實際問題,而不是遇到困難一味的往上推,碰到難題一慣的“兩張皮”。

學“黃大發”清正創新、實幹為民的作風。黃大發在修渠中賬目花銷清清楚楚、調度指揮約法三章,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的清正創新、實幹為民的作風。水渠修成後他沒有選擇守成,而是繼續帶領村民把坡地改成梯田、翻蓋村裏的國小、硬化路並將電通到每家每户,又到養豬、種果樹,鼓勵大家發展產業,不斷的用實幹更新着山村的發展,富裕着百姓的“口袋”。

學“黃大發”極限服務、真心為民的作風。本來黃大發已經退休,可以安享晚年,甚至可以躺在功勞簿上,但作為一名黨員他沒有放下對羣眾的真心,踏上了楊善洲開荒山禿嶺變綠洲、走上了陳光保進山開荒造福一方百姓的後續路,再次加入了草王村脱貧致富的隊伍中。

“人心齊、泰山移”。草王壩村民在黃大發的帶動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人民的力量。筆者堅信,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習總書記“百年目標”的指引下,各級基層黨員幹部只要夯實“兩學一做”教育的成果,主動以模範為表率,積極擔當實幹為民,脱貧攻堅必將實現,輝煌的中國夢必將被人民書寫,偉大的百年目標必將完成。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0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張桂梅作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師,紮根貧困地區全身投入教育事業,用生命點滴書寫出來的人生故事彰顯出一名普通黨員、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堅守初心,對黨忠誠一輩子。張桂梅同志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是忠誠踐行__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四有”好老師要求的榜樣。她響應黨的號召,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跨越千里、輾轉多地,無怨無悔。她創辦免費女子高中,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將堅定的理想信念融入辦學體系,幫助數千名山區女孩改變命運,為國家輸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學子。華坪縣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黨員佩戴黨徽上班的單位。張桂梅讓黨員在羣眾和師生面前“明身份”,促使黨員起到先鋒模範帶頭作用,做到了哪裏有困難哪裏就有黨徽在閃爍。20_年,她在領取勞模獎金後,把全部獎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黨費。她把對黨的忠誠和對人民的熱愛滲透在血脈裏,在她身上充分體現着一名共產黨員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質和至誠至深的家國情懷。

她牢記使命,為民奉獻一輩子。40多年來,她為了不讓一名女孩因貧困失學,堅持家訪11年,遍訪貧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餘萬公里。張桂梅與孩子們之間有很多故事,每一個都是催人淚下。1997年 12月的一天深夜,一個男生突然發高燒,張桂梅看到這位學生寒冬臘月還穿着單衣,當即把丈夫去世後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位學生,並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 200元的住院費。第二天,當學生家長趕到醫院,看到已經守候了整整 10個小時的張桂梅臉色蒼白,神情憔悴,這位傈僳族老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她長期拖着病體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體,換來女子高中學生學習的好成績。

她堅守教育報國初心,牢記立德樹人使命,紮根貧困地區40多年,不遺餘力踐行着“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立志用教育扶貧斬斷貧困代際傳遞,傾力建成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讓1600餘名貧困山區女學生圓夢大學,託舉起當地羣眾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的信心與希望。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1

多愛一點,學習滕啟剛的為民情懷。

“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應有格局,“衙齋卧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應有情懷,“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是全體黨員幹部的應有擔當。對人民羣眾有沒有深厚情感,不僅關乎我們的態度、方法和作風,更關乎我們的政治傾向,黨員幹部要想民所想、憂民所憂、急民所急,解民所困。

滕啟剛沒有簡單的根據污染損害鑑定報告一判了之,而是在烈日炎炎下穿着雨靴踏進十幾釐米厚的污染物塗層勘察直接證據,最大限度彌補農户損失。二婚重組夫妻因領收672萬徵地補償款的分歧起訴,案件好審,矛盾難消,滕啟剛將“不該管”的家庭矛盾納入調解,家庭多年恩怨就此化解。滕啟剛並沒有將被性侵的花季小女孩放回環境惡劣的工地宿舍而是接到親戚家讓小女孩被愛包圍,康復後的小女孩臨走時跪謝“滕爸爸”。

“在老滕心裏,百姓的事兒最大,結案永遠不是他的最終目的,想盡一切辦法解決當事人的愁事兒難事兒才是根本。”千山區法院民事審判庭庭長_説,學習滕啟剛同志,就要多愛一點,就是要堅守勤勉的職業品格、務實的職業品質、篤行的職業品德,努力用自己的道德素養為人民奉獻榜樣力量,努力用自己的專業能力為社會作出法治貢獻。堅守為民情懷,就要堅持為民服務做到持之以恆,就要躬身為民實幹做到腳踏實地,就要盡力為民分憂做到愛屋及烏,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人民羣眾對公平正義的更高期待。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2

我們要牢記我們為了擔當責任使命而出發。

“滕啟剛法官在生活中開朗活潑,親切和藹,但一到討論案件時就像換了一個人,十分嚴謹認真”,滕啟剛法官總給人留下嚴謹的形象,他對於研究案件的細緻程度甚至可以用“苛刻”來形容,他總説“只有到現場找真相,才是我們法官敲響法槌的底氣。”20__年,一家礦山公司因尾礦發水造成耕地和果樹被淹,因為對賠償金不滿,幾十户村民湧到法庭討説法。在評估過程中,滕啟剛頂着30多攝氏度的高温,不顧污染物對皮膚的傷害,一下子踏進10多釐米厚的污染層,不斷提醒鑑定人員,這裏的污染物更厚一些,那裏需要再測量……最終村民獲得了合理的補償,雙方都沒有上訴。

我們常問:“究竟什麼是擔當?”我想擔當就是面對困難,不逃避,不推諉,勇於挑起重擔。滕啟剛法官將一生的美好光景都奉獻在了司法事業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然在伏案工作,這就是擔當。他的一生猶如一本厚重的書,每一次翻看總能汲取營養,讓我們每一個旅人重整行囊,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人的生命原本脆弱,有些人卻成為歷史長河裏閃耀的星標,人的精神原本渺小,有些人卻穿越時空在你我心中留下了一座永恆的豐碑。滕啟剛法官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言,他以生命做讚歌,讓我們每個尚在路途中的行人,不忘出發時的初心,在新的征程上砥礪前行。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3

近日,中共中央組織部作出決定,追授湖北省武漢市委原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同志“全國優秀組織工作幹部”稱號,並在組織系統廣泛開展向楊漢軍同志學習活動。楊漢軍同志的先進事蹟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催人奮進。他是“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湧現出的先進典型,是新時代組工幹部的優秀代表,我們要以楊漢軍同志為榜樣,敢擔當、勇作為、樂奉獻、嚴律己,不斷提升自身素質和修養,做新時代的好乾部。

敢於擔當,做勇往直前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在就任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見面會上曾説“如果過去是作為武漢市民的自豪,從現在起,作為武漢市的幹部,我更多思考的是如何為大武漢發展作出應有貢獻。”當職務更上一層樓時,他始終不忘初心,帶着坐不住的緊迫感、等不起的責任感,拼搏趕超。在20__年7月28日到8月7日短短的11天裏,他曾輾轉18000公里,率武漢人才代表團赴波蘭、以色列、俄羅斯推介“資智聚漢工程”。作為新時代的幹部我們要學習楊漢軍同志的這份擔當精神,時刻牢記心中的責任,始終做到“任其職、盡其責”,以高度的責任感推動組織工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勇於作為,做敢想敢幹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拼搏進取、充滿激情,牽頭負責的基層黨建“紅色引擎工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等工作贏得社會各界廣泛好評。作為新時代的幹部,我們要勇於實踐,攻堅克難,迎難而上。面對新工作,新任務,新挑戰,要善於運用新思維,新方法,新理念,不要墨守成規、不要四平八穩,做一個“獅子型”幹部,大膽作為,勇於創新,以飽滿的激情推動工作高效運轉。

樂於奉獻,做為民服務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在為民之心的指引下,真真正正從細處出發,解決羣眾疾苦。“紅色物業”,被稱“乾兒子”,暗訪人才公寓,開辦人才“貼心服務”等,這是楊漢軍同志為民的真實寫照,他用真心換來羣眾的愛戴。羣眾的口碑就是對幹部最好的檢驗。作為新時代的幹部,我們要時刻記住,人民羣眾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要把羣眾放在心裏的,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樂於奉獻,做人民的好公僕。

嚴於律己,做清正廉潔的好乾部。楊漢軍同志在長期的工作中正確對待人民給予的權力,時刻秉持敬畏之道。兒子沒工作、愛人生病,他從未向組織開口,也從未動用手中的權力,為親人謀私利。他以“公事到辦公室談,家門是敲不開的”自律,這個“自律”警句告訴我們,公私分明是廉潔的祕訣。作為新時代的幹部,我們唯有嚴於律己,廉潔從業,清清白白做人,乾乾淨淨做事,才能腳下站得穩、腰桿挺得直、説話有底氣,才可以讓人生灑滿陽光,讓事業不斷進步。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4

今年的春節沒有了往年春節的喜氣洋洋、鑼鼓喧天,而是籠罩在一種人心惶惶、擔驚受怕的恐懼中。由於新冠狀病毒突發事件發生,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響了。

但這個春節註定是個眾志成城的春節,所有中國人都把温暖和支持投向了疫情重災區湖北武漢。

就在全國舉家團圓,吃着年夜飯時,有這麼一羣人,連飯都顧不上吃,紛紛簽下請戰書,向親人告別,毅然決然奔赴武漢。當我們因害怕感染,足不出户,保平安時,他們卻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奔忙在最危險的地方。他們都有一個堅定的救人信念,他們是來自各個省市的白衣天使。

84歲的鐘南山老爺爺,語重心長的告誡大家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他自己卻義無反顧趕往武漢疫情最前線。本來能避開危險的病毒,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但他在人民需要他的時候挺身而出,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耄耋之年的他每天要面對成山的工作,凌晨才結束工作在年輕人眼裏都是多麼瘋狂的事情卻成了他的日常。看着他堅定的身影,我真正的理解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為了抑制新冠狀病毒疫情的擴散,專家都説“能不去武漢就不要去。”然而卻有這麼一羣逆行者,在國家有難之時毅然站出來,毫不猶豫地請纓前往充滿恐怖的城市。他們又何嘗不想擁有假期好好休息?又何嘗不想空閒下來好好陪伴親人?他們知道前方的道路佈滿荊棘,但還是不回頭的去了。從抓拍的照片中,我們看見疲憊的醫生們一排蜷縮地上,沒有牀和枕頭,就連防護服都沒空脱。他們知道物資緊缺,如果脱了,就要重新換一件嶄新的防護服。所以即便是穿着難受,他們也熬着,一刻也不曾脱下的防護服最後讓他們習慣了那份煎熬。你可別以為他們能像正常人一樣獲得充足的睡眠,他們為了儘早讓患病的感染者早日出院,為了早日研製出疫苗,他們每天都只能睡兩個小時,有時候接到命令還必須從夢中醒來。有些人因為長時間戴着N95口罩,那一張張白淨的臉竟變得面目全非,而且有時飯都顧不上吃,只能泡方便麪來充飢。幾天下來,過度勞累,嗓子沙啞,人也憔悴了,看着就讓人心疼。

在照片中的女醫生都被剪了頭髮,有的還被迫剪成了光頭。看着那些剪掉的秀髮,你以為她們會捨得嗎?難道她們就不愛美嗎?不,她們也愛美。但是她們為人民着想,只要能從死神手中多挽救一個人,她們什麼都願意做。其他對治病救人毫無益處的東西顯得那麼無足輕重。

你們是最美的逆行者、最可愛的人。讓我們由衷的向她們致敬,讓我們眾志成城,一起戰勝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5

連日來,中央電視台等新聞媒體報道魏德友52年的戍邊事蹟後,新疆賽裏木現代農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結合實際,在體黨員幹部中全面開展了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的熱潮,進一步助推“兩學一做”教育延伸。

今年76歲的魏德友是一名普通黨員,也是一名老軍墾戰士,52年如一日紮根兵團,屯墾戍邊,無私奉獻,用忘我的精神詮釋着“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的兵團精神,他和妻子劉京好堅守在毗鄰邊境線的一片,守護者祖國的邊境線。“家住路盡頭,種地是站崗,放牧是巡邏”是魏德友半個世紀生活的真實寫照。他們夫婦的先進事蹟被中央媒體報道後,該公司黨委高度重視、行動迅速,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開展,立即對學習宣傳魏德友同志先進事蹟進行了安排部署。

公司黨委要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把向魏德友同志學習作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堅持集中學習與討論相結合,學習他堅定理想信念、獻身黨的事業的赤膽忠心和高度自覺;學習他淡泊名利、吃苦耐勞、不計得失、甘於吃虧的奉獻精神;學習他熱愛邊防、屯墾戍邊、守土有責、寸土不讓的國防意識;學習他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服從安排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忠於職守、堅韌執着、腳踏實地、認真較真的崇高境界。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承擔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統籌安排,紮實抓好“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各項工作,全面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職工向魏德友同志學習,為兵團切實履行屯墾戍邊使命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6

袁隆平生於1930年9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是中國土生土長的農業科學家,中國雜交水稻研究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交優勢的第一人,曾成功選育了第一個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的強化高產雜交水稻組合————南優2號;榮獲我國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國家科學技術獎”,在國際上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此外,他還先後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糧農組織等多次國際獎勵。

他培育的雜交水稻被稱為“東方魔稻”,確保了我國以僅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每年增產的稻穀相當於每年解決6000萬人的吃飯問題。有人説,袁隆平院士是一座精神富礦,怎麼挖掘都有收穫,他還是一個多面體,每個側面都值得大家學習。是啊,如今,全國人民都在向袁隆平學習,學習他為國為民為事業不畏艱難、勇於付出的獻身精神,學習他勇於追求真理、不迷信、不因循守舊、不斷探索的創新精神,學習他注重理論聯繫實際、勤奮進取的務實精神,學習他顧全大局、不計名利、甘為人梯的協作精神,學習他謙遜淳樸的人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些精神不是隨便説説的,翻開那本中國感動世界,一樁樁一件件的事情立體真切的展現在腦海裏的,就是真實的袁隆平。袁隆平早在考大學之前,他就立志做一個農業科學家,西南農學院正是我們這位現今的農業科學家的誕生之地。也許是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經歷的戰火與生活的艱辛讓他能夠立下這樣的志向吧。大學畢業後,他響應國家的號召,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只有心懷大志,目標堅定的人,才會不畏懼苦,不害怕難!在20世紀60年代,在那饑荒的年代裏,袁隆平目睹了那些慘痛的一幕幕,那一段凝固的歷史成為袁隆平前進道路上的動力。從此,他立志使我國農民擺脱貧困,立志向飢餓挑戰。做一個什麼樣的人,可以説袁隆平在青年時期就知道了,這也成就他一生的大業,更造福了億萬的人民。

所以,要做怎樣的人?我想應該就是要做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會有崇高的人格。所以,當我們今天學習袁隆平那麼的美好的品質的時候,我們知道,那個汗霜滿衣,皮膚黝黑的人,展示給我們的卻是人格的光芒。

七十幾歲高齡的袁老,他會告訴你:日思夜夢的東西變成現實是興的事。“21世紀誰來養活中國人?”這是美國經濟學家布朗博士提出的質疑。袁隆平的頭腦中始終裝着一個堅定的答案:我們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袁老還會告訴你他衷心希望雜交水稻這一成果不但能增強我們中國依靠自己力量解決吃飯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將為全人類戰勝飢餓做出更大的貢獻。在袁隆平的帶領下,通過大家努力,雜交水稻目前已在越南、印度大面積種植,增產十分明顯;在菲律賓、巴基斯坦等國的開發工作進展也很順利。

袁隆平現在一定很高興,因為他自青年時期的理想到現在的目標,不論多苦多難,都已經成為了現實!看完全部的袁隆平傳,我們知道他的高興,不是因為身上的各種光環,而是因為他給了中國人自己養活自己的夢。

學習袁隆平精神,就要作一個有價值的人!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7

是誰在我們睡眼朦朧的時候,揮動掃帚,與街道為難?

是誰在我們嬉戲玩鬧的時候,面朝黃土,與大地作戰?

是誰在我們逛街購物的時候,指揮交通,給車輛開路?

是誰在我們深夜做夢的時候,面對孤燈,和教材搏鬥?……

是他,是她,是他們——偉大的勞動者。

從刀耕火種開始,我們的祖先就踏過冰川草原,歷盡千難萬險從歲月的深處一路走來。他們學會了狩獵,學會了採摘,學會了耕田,學會了織布,他們學會了用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學會了用勞動去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

巍巍長城,訴説着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勤勞;葱葱綠林,感懷奉獻者的勞動消減了漫天飛揚的黃沙;高樓大廈,映照出建築工人、技術員聖潔的靈魂。是勞動使荒涼的世界變得多彩,是勞動將漫漫沙漠變綠洲,是勞動將建築的美輪美奐之歌傳唱千古。

沒有詹天佑的勞動,哪有京張鐵路的完美竣工,哪裏有中國人的揚眉吐氣?

沒有袁隆平的勞動,哪有今日豐產的水稻,哪裏有今日的從温飽追小康?

沒有李素麗的勞動,哪有乘客放心的神情,滿意的微笑?

我們離不開父母的勞動、工人的勞動、農民的勞動、警察的勞動、教師的勞動,因為勞動,才有我們生活的蒸蒸日上,才有國泰民安。是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用他們的勤勞和智慧付出腦力和體力勞動養活了整個世界。

可是,當勝利之歌奏響大地,有人忘了艱苦的歲月,他們開始狂妄,開始無病呻吟,開始故作清高,開始鄙棄勞動,開始對勞動者表示不屑,他們説“農民一身臭汗”,説“煤礦工人一身上下黑死個人”,説“掃大街的真個下賤”……這是一種良心的走失,是道德的背叛,是一種人格的缺陷。鄙視勞動者的人,沒有權利享受生活,因為所有的生活資料,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來源於勞動。所有的幸福都植根於勞動,當你開始對勞動產生質疑時,説明你的價值觀在遊移,這是極其危險的,因為它將導致你價值取向的迷失,使你走上人生的歧路。

讓我們感念勞動,堅持“以熱愛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讓我們感念勞動,做一名現代化建設的光榮勞動者。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8

20xx年1月10日—2月4日,六安市連續發生大範圍、高強度降雪。嚴重雪災使全市城鄉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遭受重大損失,天堂寨、萬佛湖、銅鑼寨等山嶽、湖泊型景區災損嚴重。在重大災情面前,六安市旅遊局不等不靠,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及省旅遊局的統一部署,全力做好防雪抗災相應工作。

1月29日市旅遊局連續召開黨組暨局長辦公會、全體人員會,通報災情,專題研究防雪救災工作,即時啟動《六安市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成立六安市旅遊局抗雪救災應急領導小組,發佈預警、建立景區警報預警機制。及時下發通知,要求山嶽、湖泊型景區暫時封閉,暫停營業,並將相關災情及採取應急措施及時上報市旅遊局,市旅遊局主要領導親自值班一一核實,連夜上報省旅遊局,引起了省局關注、關心和支持。雪災期間,市旅遊局責成市旅遊質量監督管理所對各相關旅行社進行督查,督促做好安全工作,對地接及組團業務進行動態跟蹤,確保安全。市局和全市旅遊系統啟動了全天值班制度,準備隨時應對相關緊急事件。

在旅遊系統遭受特大雪災損失的情況下,在市旅遊局的組織和發動下,旅遊系統春節前籌積現金1萬元對口支援金寨縣水竹坪鄉,幫助重災區人民羣眾度過難關。春節過後,在山路還沒有完全暢通的情況下,市旅遊局領導班子與六安二中負責同志一道前往水竹坪鄉,將共同募捐的3萬元現金送到特困災民手中,與當地政府領導一道共同幫助重災區羣眾重建家園,恢復生產。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19

英雄!”

“致敬!”“感動!”“功臣!”這兩天,一位巡邊老人引爆網絡,成為網紅。他就是76歲的魏德友。在中哈邊境50平方公里的無人區,他和老伴守了52年,走了近20萬公里!他用自己樸素的方式詮釋着家國情懷。他的故事因《現代快報》製作的H5專刊《無人區?52載守邊人》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驕陽似火的7月,《現代快報》記者不遠萬里從南京專程來疆,走進無人區、走進守邊人魏德友的家,進行了一週的深入採訪。

7月26日,《現代快報》製作的H5專刊《無人區?52載守邊人》以及系列全媒體作品引爆網絡,引起數百萬網友的共鳴。人民日報客户端、央視新聞客户端以及央廣新聞、光明日報、騰訊、新浪等新媒體終端紛紛轉載,並在微信朋友圈裏被頻頻刷屏。不到30個小時,《無人區?52載守邊人》的點贊量超過60萬次,總閲讀量高達590萬次。

由現代快報社發起的“我陪老魏叔一起巡邊”網絡行動,也得到了網友的廣泛響應,並從客户端、微信,延伸到了微博、網站。

24歲響應號召,從北京軍區轉業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半個多世紀,義務巡邊近20萬公里,勸返和制止臨界人員千餘人次,堵截臨界牲畜萬餘隻,未發生1起涉外事件。這是怎樣的付出和情懷?

就在網友們熱烈討論究竟什麼才是“愛國的正確打開方式”時,魏德友用一輩子的堅守,給出了自己的定義。

然而,魏德友卻認真地説:“我其實就是個普通人,什麼也沒做。我只要還有一口氣,就會在這裏一直幹下去。”

學習人民英雄張定宇先進事蹟心得體會 篇20

“武漢加油!我們來了!”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二科主任袁雅冬滿腔真情,20__年參加了抗擊非典戰鬥,17年後她再度出征,並任河北省援鄂抗疫醫療隊隊長,“前面等待我們的是一場硬仗,但我們有信心和湖北人民一道,堅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今天正好是我的生日,特別有意義。”出發前,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管理部副主任張徵説,“面對國家的召喚,我們義不容辭,必須挺身而出,攜手並肩戰勝困難。”

來自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的崔錦華深情地表示,“20__年非典時期,全世界守護我們90後。20__年,在這次疫情中,讓我們90後守護這個世界!”

1月26日20時20分,河北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一批隊員坐上由北京西開往長沙的列車,奔赴武漢抗疫最前線。他們中間,有參加過抗擊非典的資深專家,有年輕的爸爸媽媽,也有新婚不久的丈夫或妻子,但這時,他們只有一個身份:河北援鄂抗疫醫務人員。

“堅決完成任務!”河北醫科大學第四醫院重症醫學科病區主任朱桂軍説。

“我們一定平安歸來!”來自唐山市的隊員們向送行人們使勁兒揮手。

“要照顧好自己。”河北醫科大學第三醫院黨委書記王貴英囑咐該醫院參戰的4名隊員,“全院職工都是你們堅強的後盾,放心吧!”

據悉,河北省援鄂抗疫醫療隊第一批隊員來自10家省直醫院和11家市三級醫院,分成普通患者救治、危重症患者救治和臨牀檢驗3個醫療隊,涵蓋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醫院感染科、重症醫學、呼吸重症、臨牀檢驗等6個專業,其中醫生42人、護理人員93人、臨牀檢驗醫技人員1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