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精選14篇)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1

最近被張桂梅的先進事蹟刷屏了,我認真的瞭解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蹟,瞬間淚流滿面,從內心深處佩服張桂梅老師的偉大。20__年,作為一名普通的山區教師,孑然一身的張桂梅立誓:“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那些山裏的女孩子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20__年,她創辦了免費女子高中華坪女子高級中學,12年間讓1804個大山裏的貧困女孩考入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生的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精選14篇)

如今63歲的張桂梅百病叢生,滿臉歲月滄桑,但是她卻擁有最偉大的人格。她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倡導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注重言傳身教,傳承紅色基因,讓“感恩黨、聽黨話、跟黨走”成為學生自覺追求。張老師説在她辦學初期,最艱難快要走不下去的時候,她把學校的黨員找來,發現8個老師中6個黨員,一下子底氣就上來了,她帶着黨員老師們在學校裏畫了黨旗,重温入黨誓詞,既然有她們這些黨員在,扶貧的陣地就不會丟,這就是共產黨人的堅持。

看完張桂梅老師的事蹟,發自內心尊重她,她是個時代的偉人,用孱弱的身體撐起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承諾。我深切的被她這樣的一個智者和仁者所顯現出來的精神魅力所感染。張桂梅老師不是製造出來的英雄,她那麼樸實無華,用一個女人無私的奉獻悄然書寫着英雄的概念,這些英雄就真實的生活在我們的身邊。

在社會主義的今天,在現代化高速發展的今天,張桂梅老師的事蹟值得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學習,學習張老師發自內心的無私,我們的教育事業太需要更多像她這樣的老師,純粹無私,不忘初心。我們學習張桂梅,就是要學習她處處以共產黨員的先進標準要求自己,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淡泊名利、無怨無悔;學習她的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為教書育人恪盡職守、嘔心瀝血的精神;學習她崇高師德,治學嚴謹的鍥而不捨;學習她珍愛生命,堅韌不拔的頑強,為戰勝病魔不屈不撓,要將自己的一切奉獻給山區的女孩們,她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有人説,張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軀是自己的,沒有家、沒有親人、沒有孩子。她卻笑着説:“不,我是一名黨員,我有一顆火熱的心,這顆心裏面有黨,有人民,有學校,有國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我什麼都有!”她用一生踐行大愛無疆,堅守着自己的信仰,把自己奉獻給黨和人民,這正是我們要敬仰的時代楷模!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2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這是安徽省宣城市 績溪縣 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夏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如今卻成了他短暫但不平凡一生的寫照。

8月10日凌晨,今年最強颱風“利奇馬”在浙江省温嶺市沿海登陸,距離颱風登陸中心300公里的安徽省績溪縣出現大到暴雨。其中,荊州鄉3小時降雨量達96.5毫米,強降雨導致多處山體塌方、道路中斷。

面對險情,績溪縣紀委監委要求全縣紀檢監察幹部保持通訊暢通,在抗台搶險工作中挺在前面、當好表率,全力保障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

本來每週五都要回縣裏與妻子團聚的李夏主動請纓,深入村組開展抗台搶險工作。

15時左右,得知荊州鄉敬老院等地發生險情後,李夏立即與荊州鄉人大主席王全勝、下胡家村黨支部 書記 胡嚮明一起趕赴敬老院。在排除險情、做好安撫工作後,三人又深入下胡家村涉險村民家中,組織勸導人員轉移。

“下胡家村村口可能有發生塌方的危險!”收到村民報告後,三人立即趕赴現場。途中,遇到因碎石阻攔而停在路上的救援車輛。他們搬離碎石,讓救援車輛通行後,繼續留在現場觀察塌方險情。此時,一棵大樹帶着砂石從山坡上滑下,將路旁電線壓倒在道路上。情況緊急,三人決定先撤到安全處,再商量處置方案。

回撤途中,正遇見一對母子帶着物品往塌方地段趕路。“這個地方危險,趕快離開!”李夏擔心這對母子安全,又折返護送他們到安全地帶。

“下胡家村土地廟這裏塌方,樹倒下來把路攔了,電線疑似被打斷……”李夏拍了路況照片,將險情發在了荊州黨政領導幹部微信羣,提醒大家注意。誰承想,這竟是他發出的最後一條信息。

16時30分左右,三人再次路過塌方地段時,忽然從山頂傳來“轟隆隆”的聲音。由於此處山高坡陡,泥石流瞬間向下滑落,李夏躲避不及,被泥石流捲走……經過13個半小時的持續搜救,11日6時左右,李夏遺體在下游約2公里的王仙莊村被找到。

年僅33歲的李夏,將他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抗台搶險的路上。

李夏,1986年7月出生,20__年9月,通過公務員公開招考進入長安鎮人民政府工作,先後擔任長安鎮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20__年12月,調任荊州鄉黨委委員、 紀委書記 。20__年7月至今,任荊州鄉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縣監委派出荊州鄉監察專員。

“平時工作踏實勤懇,做羣眾工作耐心細緻。”這是李夏生前共事過的同事對他的一致評價。作為一名鄉鎮幹部,李夏始終將羣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動深入村組,對羣眾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逐一認真調查走訪,用逐個解決問題的工作成效,不斷彌合幹羣之間的分歧與矛盾,並以公正的態度和嚴格的執紀贏得了羣眾的信任。

“作風硬朗、做事公正、為人實在……”擔任長安鎮紀委副書記、監察室主任後,李夏迅速進入角色,參與處理問題線索75起,立案審查26起,處分26人。在開展死亡五保户社會供養資金超發問題專項整治中,調查核實死亡五保對象20人,追繳超發資金1.2萬餘元;組織開展侵害羣眾利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線索排查處理工作,清退違紀款上萬元。

“大局意識很強,工作積極主動。”20__年12月,組織安排李夏到績溪縣最偏遠的荊州鄉擔任紀委書記。當愛人心疼他到艱苦鄉鎮工作時,他説了一句“工作總要有人幹”。到荊州鄉後,李夏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在半年時間內就辦結了6起審查調查案件。其間還被抽調參加 縣委 巡察,在參與巡察的一個月時間裏,經常加班加點,白天、晚上連軸轉。

“李夏同志把不畏風險、不懼艱難、忠誠擔當、恪盡職守的精神帶到了抗台搶險工作一線,用年輕寶貴的生命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績溪縣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楊書生説。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3

連日來,安徽省大別山區、沿江江南、皖南山區持續遭受大暴雨、特大暴雨襲擊,防汛形勢十分嚴峻。省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把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堅持戰時思維、戰時標準、戰時狀態、戰時紀律,齊心協力打贏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硬仗。省委、省政府領導分赴各地,下沉一線調度指導。省委組織部召開部務會,專題研究組織系統在防汛工作中積極履行職責、有效發揮作用的具體措施;及時發出通知,要求各級組織部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在防汛救災工作中抗責在肩、擔當作為。全省組織系統啟動上下聯動的應急工作機制,發揮組織優勢,動員基層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為防汛救災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汛情發生以來,全省各地迅速發動2.7萬個基層黨組織,組織29萬餘名黨員參與防汛救災,先後成立1728個臨時黨組織和1774支黨員突擊隊、黨員志願服務隊、黨員預備隊,259名同志在一線申請入黨,匯聚起防汛抗洪搶險救災的強大力量,築起一道道“紅色堤壩”,鮮紅的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全力嚴防死守,在排查安全隱患中帶頭幹

全面深入排查隱患、及時發現處置險情是防汛的第一道關口。全省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廣大黨員幹部領着羣眾一起幹,對中小水庫、中小河流堤防、地質災害隱患等全方位防守、全天候巡查,做到險情早發現、早處置、早化解。蕪湖市委組織部分兩批抽調227名市直機關黨員幹部組成16支突擊隊,連夜奔赴汛情緊急的鄉鎮街道,參與夜班巡查值守,充實基層防汛搶險力量。銅陵市組建黨員突擊隊、黨員巡邏隊、黨員志願服務隊536支,24小時不間斷開展上堤巡查,先後排查和處置堤防、圩口、水庫等險情12處。阜南縣王家壩鎮黨委動員廣大黨員衝在防汛一線,成立防汛搶險隊和防汛巡邏隊,組織開展汛前檢查,不留死角盲點,責任細化到崗、工作細化到户。黃山市徽州區西溪南鎮嚴格落實鎮村全員24小時值班值守制度,組織320名黨員幹部羣眾全力做好沿河、沿路、沿地質災害點防汛巡查工作。懷寧縣112名縣科級領導幹部分別包保重點防洪工程同馬大堤、2座中型水庫、8座小型水庫、6萬畝圩口和56個地質災害點、34個山洪災害防禦點,確保每個隱患點都有黨員幹部包保,做到萬無一失。

不畏艱難險阻,在處理重大險情中打頭陣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面對險情,廣大黨員越是艱險越向前,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帶給他人。歙縣在7月7日大學聯考延遲後,公安、交通、衞健、供電、通訊等部門組織1200多名黨員幹部,成立了20個搶險救災工作組,調集橡皮艇和衝鋒舟30餘艘,連夜架設浮橋、開通應急線路、組織備用考點,全力開展災後環境清理和大學聯考保障工作,2207名大學聯考生無一人因災缺考。安徽盛大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得知含山縣銅閘鎮西河圩埂突發險情,緊急動員46名民工,晚上9點前全部趕到圩埂一線,挖土、裝袋、加固到凌晨1點,初步消除險情。樅陽縣浮山鎮女兒橋村黨委書記,在巡查水庫時發現靠近水閘處發生管湧,脱下外衣潛下水堵漏;巡查團結圩時,他滑倒在地上,左手手腕兩側骨頭摔斷,可第二天一早打着石膏又來到圩堤上;金社鎮金山村黨委書記發現有人墜入湍急的河水,迅速脱下雨靴外褲,奮不顧身跳入水中救出落水羣眾。郎溪縣建平鎮鍾西村黨總支書記,為消除歌場圩險情,帶領幹部跳下深水尋找漏點,配合挖掘機打樁,因長時間浸泡水中暈倒在圩堤上。

堅持人民至上,在轉移安置羣眾中衝在前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省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面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威脅,毫不猶豫挺身而出,不惜一切代價,全力轉移安置受災羣眾,加強集中安置點管理服務,保障受災羣眾基本生活,把黨的温暖送到受災羣眾心坎上。壽縣瓦埠鎮、保義鎮對1333户建檔立卡貧困户住房安全進行現場核驗,對發現的11個住房安全未保障户,因户施策,妥善安排。嶽西縣推行“小紅帽”服務,召集廣大黨員羣眾志願者,幫助羣眾移牀100多張,轉移羣眾300多人。樅陽縣在羣眾安置點成立臨時黨支部,按照50人以下和100人以下的安置人員規模,從相關部門分別抽調1至2名黨員駐點服務。池州市消防救援支隊營救、疏散被困人員580人,7月9日3名優秀青年消防員在抗洪一線加入中國共產黨,立下牢記為民宗旨、踐行初心使命的錚錚誓言。青陽縣蓉城鎮新中村黨總支第一書記在村組山體出現滑坡的危急關頭,帶領村“兩委”成員第一時間組織18户39名受災羣眾進行轉移。懷寧縣江鎮鎮模範村黨員幹部得知安置點自來水管被洪水沖壞,主動挑水為61名受災羣眾做飯,幫助解決燃眉之急。

抓好救災幫扶,在恢復生產生活秩序中勇作為

嚴峻汛情疊加常態化疫情防控、脱貧攻堅衝刺等多重任務,難度大、壓力重。面對艱鉅繁重任務,全省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與災區羣眾患難與共,全力以赴開展災後重建,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東至縣成立南部山區災後恢復工作指揮所,派出5個農業生產自救工作技術指導組,組建53個扶貧專班進村入户,瞭解貧困羣眾受災情況,幫助解決實際困難。馬鞍山市、宣城市、六安市等地發動黨員、幹部和羣眾搶修水毀道路、進行除險加固,包保幫扶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困難羣體。宿松縣開展以“領導聯、單位幫、社會幫、村互幫”為內容的“一聯三幫”結對幫扶活動,縣直單位黨組織與災區村級黨組織結成“幫扶對子”932對,為受災羣眾解決問題203個,受到羣眾好評。樅陽縣橫埠鎮官塘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通過組織動員單位幹部職工認購,多渠道聯繫企事業單位、建築工地開展愛心幫扶等,幫助臧家大院家庭農場售出受災情影響滯銷西瓜2.8萬斤。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4

“隆平高科”是我國第一個以科學家名字命名的股票,20__年上市。“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現任該公司名譽董事長,持公司5%股份,每年分紅20多萬元。10月6日,重回母校、出席前身為博學中學的武漢四中110週年校慶的袁隆平,在回答記者“是否關注‘隆平高科’的股價”的提問時,平靜地説:“我從來不管這個事。”

袁隆平是人不是神,他也要吃飯穿衣,自然不能脱俗地拒絕金錢。但是,他尊重自己,明白自己的價值所在。袁隆平説:“我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只要田裏有稻子,從播種到收穫,每天都要下田,這是我的本職工作,也是我的興趣。”

與此事業觀相呼應的是袁隆平的平民生活觀。他説自己每月工資6000多元,還有股份分紅、稿費、諮詢費等“額外收入”,每年總共有30多萬元收入。這位八旬老人坦承自己的財富觀:“錢是要的,因為要生活,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錢是拿來用的,該用則用,不揮霍不浪費,不小氣不吝嗇。”

所以,袁隆平對“隆平高科”股價的“從來不管”,語氣雖然“平靜”,卻讓我們看到了一名科學家對名利的淡泊,對科技事業的執着。沒有正確的榮辱觀,沒有對畢生追求的事業的熱愛,面對滾滾而來的股票紅利誘惑,也許就不會有頭頂烈日、腳踏泥地進行田間科研的耐心,超級雜交稻畝產700公斤的紀錄,也許就將作為袁隆平一生的終結標籤載入歷史。但是,我們的畝產現在達到了800公斤。袁隆平還説,雜交稻畝產900公斤有希望在20__年實現,比預計提前3年。

有目標才會有追求,有追求才能有實現夢想的可能。不是説袁隆平就應該勞作一生,“每天都要下田”,用稻穗書寫成大寫的人,只是當我們聽老爺子表述着自己只管自己份內的事,學有專長的事,我們才感到,人原來並不是萬能的主。袁隆平當然可以掛着他“雜交水稻之父”的招牌,坐在氣派的“隆平高科”老闆桌前“指點江山”,而且我絲毫也不懷疑以他的聰明才智,賺取的必將是大筆的鈔票。但袁隆平的“興趣”卻讓我堅信,即便他家中多出了成噸的票子,世界卻少了畝產900公斤1200公斤的水稻田,袁隆平一定依然若有所失,視為人生的恥辱。一份評估機構的報告稱,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價為1000億元。袁隆平説:“用財富衡量科學家價值太低級、太庸俗。”或許,他就覺得這是對他的侮辱。

都説“術業有專攻”。袁隆平對持有5%股份的公司“從來不管”,當是對許多自詡的“能人”當頭棒喝。用充沛的精力和體力,一心無二用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謀求更大的作為,這是對社會對人類的貢獻,也是對自己一生的珍惜。學學袁隆平對“本職工作”內外的“野心”和“平靜”,也許會有更多的人能用平凡充實的人生創造出不平凡的功勛。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5

20xx年,作為代表,他進京參加黨的回來後,改革創業的勁頭更足了。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作為鎮黨委班子成員,他向鎮黨委建議,將春風村與周邊的向陽村、水茨村、千秋村、冒水村聯合,組建春風綜合體,通過春風村的成功經驗,整體聯動帶動周邊村實現共同致富。

冒水、水茨、向陽、千秋四個村,條件相近、產業相連、文化一體,發展的互動相融性很強。地理距離雖然很近,但是近幾年已經落在了春風村後面。於是王家元推薦村裏的能人,村主任劉炳付去支援千秋村。經過選舉,劉炳付成功擔任了千秋村黨支部書記,讓他帶動這個落後山村發展致富。

面對此種狀況,春風村的羣眾一開始不理解,“我們村的能人走了,村裏吃虧了。”王家元卻不這樣認為:“我們眼光要放遠點,幫助鄰居共同發展,整個區域發展起來了,對於春風村來説也是好事,而我們現在能做的最大支持就是人才。”果然,劉炳付不負眾望,很快就打開局面。

人才相易,產業相接,四個村連生活也在融合當中,“春風綜合體”作為全省兩個新農村建設綜合體之一,始建於20xx年6月,經過三年多的努力,春風綜合體在組織建設、基礎建設、產業發展、新村建設、公共服務、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個佈局合理、功能完備、宜居宜業的新農村綜合體已基本建成。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6

學校組織全體黨員向吳__學習,通過學習有關吳__的事蹟材料,我從內心的深處被吳__所折服。

吳__——一位為了黨和國家奉獻了一生的優秀共產黨員。

他是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他對祖國充滿了無限的熱愛,對黨無限忠誠。

吳__將一生的精力致力於適應我國國情的新型航空發動機研製方法和程序的研究,主持研製了多種型號的航天發動機,被人譽為“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報國有成的黨員專家”。

“既然你活着一天,就應當為你的事業和工作操心一天”是吳老的工作感言,也是他的真實寫照。

他的故事在祖國大地傳頌着,於平凡之中見其偉大。

它們感動着每一個用心解讀他故事的人。

吳老一直對黨心存感激,他説,是黨給了他報效祖國的舞台,他不計較功名,不計較利祿,強調的始終是自己對黨的奉獻有多少。

“人生是施與不是索取。”這是吳老的生活信條。

在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功名、利祿這些我們所看重的東西,吳老卻不屑一顧,他淡泊名利的一生真的讓我們感到深深的慚愧。

反省自己,我看到了自己的渺小,作為一名普通的黨員、一名教師,已經沒有了剛從師範畢業時的那種幹勁了。

現在的自己已沒有了創新,缺少了鑽研。

再看看吳老,自己深感慚愧之極。

九十歲的高齡,還有這樣一顆赤誠的心,我真應該向吳老學習,端正思想,改變方式,遠離職業倦怠,體驗教育幸福。

如今站在特教戰線上已經第四個年頭了,面對這些特別需要關愛的智障孩子,我已經慢慢喜歡上他們,因為他們可愛,他們純真,他們善良。

可是光有愛心是不夠的,還要有不斷學習的精神,從而提高業務水平,才能服務於我們的孩子,讓他們真正享受的愛的教育。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7

假如今年的你39歲,丈夫病故、父母離世、無兒無女、身處異鄉,你是選擇庸庸碌碌虛度餘生,還是在奮鬥之中書寫新的人生華章?而她選擇了化悲痛為力量,紮根小城華坪20餘載,把一個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通過愛心傾注到當地的教育事業之中,帯領1600多名貧困女學生走出大山,播撒下希望,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新時代的“小城大愛”故事。她就是華坪縣民族中學教師兼“兒童之家”福利院院長張桂梅。

在觀看張桂梅同志事蹟視頻時,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濕潤的:當她暑假天天走那麼遠山路,只為了去了解學生家庭情況,告知家長孩子成績很好,只要考上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就能免學費就讀時;當她夜晚在手腳關節處塗完治療風濕的藥酒,躺在辦公室冰冷堅硬的條椅上時;當她面對鏡頭,説出唯一的願望“我想要再多活兩年,把這些孩子送入大學”時,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她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用真愛點亮了那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們的希望之光,譜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愛的奉獻之歌。

愛心。

“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為孩子們多做點事。”樸實無華的語言下,藴含着張桂梅對山區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她把家訪當常態,10餘萬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腳下,成為1500多户家庭走訪的“墊腳石”,為的就是減輕“山裏人出出趟門不容易”的負擔,瞭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着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着,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卻洗衣機都沒有。就這樣,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

堅定。

“黨員在,女高就有辦下去的希望。”剛剛成立之初的華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校”。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着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揮黨員帶頭示範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心的澎湃激情轉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地學生、家長嚮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日漸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從她身上汲取精神養分,對於選準了的方向、認準了的事,要敢抓敢管、取作敢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奉獻。

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着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於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教育事業。對她來説,“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當!

面對“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華民族謀幸福”的歷史使命,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杆,對標對錶,學習她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立足本職崗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幹勁,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幹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學習榜樣精神,傳承榜樣力量!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8

面向新百年,哈工大建校100週年賀信精神為引領,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牢記“國之大者”,繼承和發揚以劉永坦院士為代表的老一輩哈工大人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優秀品質,加快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堅持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為各類人才搭建幹事創業的平台,培育更多傑出人才、打造更多國之重器,不負龍江大地的養育之恩,不負龍江百姓的熱忱期待,不負黨和人民的莊嚴囑託,在新百年卓越之路上再立新功,再展擔當。

劉永坦院士是踐行科學家精神的傑出典範,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先鋒榜樣,也是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的典型代表。中共中央宣傳部決定授予劉永坦院士“時代楷模”稱號,是對劉永坦院士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品質的充分肯定,體現了我們黨始終重視培養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面人才為黨和人民事業建功立業,一校三區全體師生備受鼓舞。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9

我們在過年,他們卻在過關。在這病毒肆虐的惴惴不安裏,他們一路上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他們,是平凡人,而偉大恰恰來源於平凡。

身着白衣,心有錦緞

八十三歲的鐘南山爺爺,本來可以避開病毒的危險,安度晚年,但是他在人民最需要他的時候站了出來,就跟十七年前,SARS病毒爆發的時候一樣。十七年前,他曾堅定地説:“把病人都送到我這裏來!”這斬釘截鐵的話語,帶給全世界無比的震撼。十七年來,這顆為人民服務的心,始終未改,為人民逆行的志,始終不變。

你的樣子,就是中國的樣子。你的樣子我們銘記在心,你的精神我們世代相傳!讓14億人都成為你的樣子,我們就能在春暖花開之時,看到你脱下防護服,揭開口罩露出燦爛的笑容。

心懷感恩,致敬英雄

甘肅大哥楊榮榮從甘肅驅車30多個小時,送25噸蘋果到武漢,支援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奮戰的3000多名醫護人員。他説:“我的家人被醫院救過,所以我一定要來盡一份心意。回去還要被隔離14天,但還是要來。”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國人民同石榴籽一般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抗疫,春就在前方!

守護家園,勇往直前

甘如意是武漢一街道衞生所的檢驗技師,病情初發時,她剛休假回老家。受疫情影響,武漢實施了進出人員管控,公共交通全部停運。她硬是靠手機導航,騎自行車、搭順風車,4天3夜跨越300多公里,趕回戰役一線。她説:“我不能後退,後退不可原諒!”

武漢不收淚,我們不後退。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因為他有千千萬萬英雄的人民組成。

有太多太多逆行出征者的故事讓我們動容,讓我們敬佩!上下樓5米,是他們夫妻堅守崗位卻無法觸碰彼此的距離;10天,是建設者與病魔賽跑交給人民的成績單;0.5秒/個口罩,是生產者日夜奮戰維護人民生命線的中國速度!

英雄民族何懼風浪,萬眾抗疫春在前方。一個偉大的民族,往往是從苦難中涅槃而生的!疫情過後,我們的國家會更加富強,因為最美逆行出征者!

世上最殘酷的事莫過於生死,政治老師説過:“人出生就註定要死去,這是命中註定。”但是,卻有這麼一批人,每天與死神作鬥爭,不計生死,不論報酬,站在危險的邊沿上,挽救更多的生命,完成了最美的逆行,他們就是——勇敢的白衣天使!

沒有什麼徵兆,沒有什麼預言,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新型冠狀病毒,這些黑暗中的敵人,正邁着大步,侵入了我們的生活,向我們發起了攻擊。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幾乎侵佔了整個武漢,防控疫情迫在眉睫。一羣白衣天使出現了,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在新年前夕,不顧生危,告別家人,奔赴武漢,與死神作鬥爭。

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奉勸大家不要去武漢疫區,自己卻連夜從廣州趕往武漢,奔赴在抗戰疫情的最前線,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奔赴武漢的還有73歲的李蘭娟院士,同樣奔赴在疫情的前線,這兩位敬愛的老人,放棄了在家的安穩,站在了抗爭“非典”肺炎的一線。這種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怎能不值得我們讚揚呢?

不僅如此,祖國各地優秀的醫療人員,成立了醫療分隊,奔赴武漢,給武漢支援。一張張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分明就是一個個鮮活的熱血靈魂在跳動啊!

在網絡上傳來感人事件的同時,白衣天使們正在執行他們的使命,他們是醫生,他們為“醫”而“生”,他們為“生”而“醫”,他們就是我們的定海神針,有了他們,疫情總有一天要完蛋!

可惡的新型冠狀病毒,威脅着人們的生活、生命,可白衣天使們並沒有退縮,依然每天直面死神,同命運抗爭,為了照顧病人,關注病情,他們不吃不喝,不上廁所,待在病房8個小時,為了使空氣流通,他們沒有開暖氣,手都凍紅了,可他們卻一如既往地工作,沒有絲毫懈怠!

新聞上曾報道過:一個六歲的孩子哭鬧着,死活不讓做護士的媽媽去武漢,她怕媽媽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赴武漢支援的兒子向兩位老人辭別,老人的眼淚在眼珠裏打轉,卻堅定地朝兒子揮揮手,不讓他有任何的牽絆。

勇敢的白衣天使啊!他們是孩子的母親,也是母親的孩子啊!我們驕傲,因為有白衣天使在,祖國母親自豪,因為她有優秀的中華兒女!

讓我們一起對祖國祝福,讓我們日夜祈禱,向奔赴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祈禱:身體健康,家人在盼你,中國人民在盼你,讓我們向全世界呼籲: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10

“種得桃李滿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風,是春蠶,更化作護花的春泥。熱愛祖國,你要把自己燃燒。稻穀有根,深紮在泥土。你也有根,紮根在人們心裏!”這是《感動中國》組委會給予盧永根院士的頒獎詞。學習“盧永根院士先進事蹟報告會”後,盧永根院士的事蹟再次深深地打動了我。

會上盧永根院士的生前祕書趙杏娟老師從治學嚴謹、公私分明、勤儉節約、學習不輟、學農愛農和扶貧濟困等六個方面回憶了盧院士日常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很多的小細節都讓我不禁淚目。盧院士生活簡樸,一生報效祖國,畢生積蓄回饋社會,這是滿滿的正能量。我們要向盧永根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我們要向盧永根院士學習,學習他樸實的生活態度,弘揚愛國主義情懷,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有愛國熱情的中國人!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11

20__年農忙,從事糧食加工的村民周本來遇到了煩心事。因為路途不便,加上業務繁忙,他無法去城區繳納電費,可他又擔心欠費停電會影響生產,兩難之中的周本來一籌莫展。這時,熱心腸的周維忠站了出來,主動提出幫助周本來到城區繳納電費。周本來二話沒説就把自己的銀行存摺給了周維忠,這是周維忠收到的第一本存摺。

周維忠幫村民“代辦代繳”的好事漸漸被傳開,他收到的存摺也越來越多。出於信任,全村先後有700多户村民把存摺或銀行卡主動交給周維忠,委託他代繳水電費、購買生活用品等,每年他經手的金額超過100萬元。

因為周維忠熟悉村裏的情況,所以很多“分外事”他也會主動承擔下來,迄今他幫助村委會協調解決村民矛盾200多起。不僅如此,周維忠和同事還義務為村裏修整危橋2座、裝設路燈70餘盞。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周維忠既是“臨時衞生員”,又是“突擊隊長”,還是“愛心大使”。他向村裏的11户貧困家庭捐贈口罩200餘包,主動幫助村民登記信息、測量體温,教村民使用手機查詢健康碼和行程碼;他第一時間為疫情檢測點架設電線4.8公里,安裝照明燈具30餘盞;他自發捐款5000餘元,資助疫情防控工作。

在村民心目中,為老百姓服務的共產黨員,就應該是周維忠這樣的,辦的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但鄉親們的每件小事都盡心盡力辦好。在周維忠眼中,老百姓的每件“小事”,都是“天大的事”。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12

張桂梅在建立女子高中初期時,學校的條件極其艱苦,整個學校除了一棟教學樓之外,食堂、宿舍、廁所、圍牆等配套設施都沒有,更沒有保安。

張桂梅創辦女子高中的初衷是為了解決眾多適齡失學女孩的上學問題,幫助她們走出閉塞的村落,去追尋屬於自己的青春和夢想。可當無法保障學生安全的時候,何談追逐夢想?

對此,為保障新招收100名學生的安全,張桂梅便帶着全校的女老師和學生一起走進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簡易“宿舍”,白天教學,晚上休息。同時,又安排學校裏的男老師在教學樓的樓梯間搭起“木板牀”,輪流值守校園安全工作,全體教師為學生築起了安全保障第一關。

當張桂梅決心要創辦女子高中之時,便知其一路坎坷,在這樣的環境裏,全校僅有的17名教職員工中有9名相繼辭職離開,100名學生有6名提出轉學,這些情況讓創辦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維艱的張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貧困家庭女孩?免除學雜費的辦學制度?女子高中能否辦得下去?面對社會上的質疑聲,張桂梅鼓勵大家:“留下的8名老師中有6名共產黨員,只要黨員在陣地就在,女子高中這塊教育扶貧陣地一定守得住。”

張桂梅説過這樣一句話:“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沒有放棄建立女子中學的決心。

20__年9月,在張桂梅老師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幫助下,全國惟一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中——華坪女子中學終於順利成立。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13

水情巡查員、搶險施工人員、清潔員、安置點廚師、道路養護工……暴雨洪峯中,這些防汛抗洪成員來自一個特殊羣體。

在安徽安慶,一批當年建檔立卡脱貧户,懷揣着鞏固脱貧成果、保衞家園的一腔熱血,懷揣着對黨和政府、社會的感恩之心,投入這場抗洪戰鬥。

暴雨中的“吹哨人”

“這是今天早上7點的水位情況,請查收……”

暴雨泥濘中,桐城市呂亭鎮金塘窪水庫邊,一個小個子身影艱難地撐着傘,對着水庫水位標尺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後向村幹部報告了最新水情。

他叫饒愛兵,是石橋村村民,今年44歲,身患殘疾,曾是一名建檔立卡貧困户。20__年通過五保補助收入、農業支持性補貼、土地流轉收入、生態護林員工資等國家扶持政策,實現脱貧。

連日來,雨情水情形勢嚴峻,金塘窪水庫水位不斷上漲,防汛部門決定有計劃地組織放水,以騰出庫容。

“因此,對水庫水位的觀測很重要。”村幹部江勇説。

隨着防汛工作量不斷加大,從轉移、護堤到搶險,村裏人手捉襟見肘。住處距離水庫較近的饒愛兵主動向村委會請纓,成為水庫義務巡查員。

“饒愛兵每天定時查看、上報水位情況,有時一天從早到晚要跑五六趟,從不間斷。”呂亭鎮鎮長殷鋭説。

事實上,饒愛兵義務幫村裏做事已是家常便飯,每到秋天焚燒秸稈時,他都在田間來回巡查,看到有火情就及時報告。

“黨和政府幫助我脱了貧,今天輪到回報的時候了,我是自願的。”饒愛兵説,“這都是我能做的事,我要一直盯到雨不下為止!”

昔日被幫扶者走上一線保衞家園

持續強降雨讓長江北岸支流水體菜子湖水位不斷上漲,嚴重威脅周邊鄉鎮安全,安慶市宜秀區沿湖幹部羣眾紛紛行動起來,奔向抗洪搶險一線。

“小五子,你沒防過汛,跟着大伯、大叔們多學着點,不懂要多問。”人羣中,羅嶺鎮脱貧户楊積富對兒子楊小五大喊。隨後,兩個人分別奔向自己的防汛“崗位”:楊積富上山參與運送物資到圩堤,用於擋浪防護;楊小五到東方紅圩大堤查漏排險,加固圩堤。

“黨和政府幫我脱了貧,現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應該為村裏做點事,這裏才能安心。”楊積富用手戳戳自己的胸口説。

在桐城市孔城鎮紅廟村,圩堤出現險情,急需棉被堵住涵漏,戴澤敏等16名脱貧户捐出自家舊棉被。

在望江縣賽口鎮金堤村,脱貧户石時結將自家房屋騰出幾間,讓堤壩巡查人員歇腳住宿。

在潛山市水吼鎮風光村,脱貧户宋曰勝成了道路養護工,每天冒雨對村內道路進行不間斷巡查,及時清理路面垮塌泥土與落石,保障交通安全。

即使在安置點,也有脱貧户挺身而出的身影。在桐城市雙港鎮南河村安置點楓樹國小,被安置在這裏的脱貧户姚如意,看到村幹部忙得分身乏術,便拿起掃帚、拖把,主動承擔起安置點的衞生清潔工作。

在懷寧縣江鎮鎮模範國小安置點,案板上的魚肉、蔬菜碼得整整齊齊,一些轉移過來的村民幫着洗菜、配菜,忙碌中不時傳來笑聲。而掌勺的大廚陳文兵是模範村的脱貧户,也是這所國小的代課老師。

從7月6日安置點設立第一天,陳文兵每天早上把家裏安排好,就上街買菜,到安置點做早飯、中飯、晚飯,深夜才回家。“這點事,同黨和政府幫我們脱貧相比,真的是微不足道。”她説。

鞏固脱貧成果 回報社會

安慶是安徽省扶貧重點地區,國家層面的重點貧困縣和片區縣佔全省的25%,貧困村佔全省的12%,貧困人口占全省的14%。

據安慶市扶貧辦統計,歷經幾年攻堅克難,全市貧困人口由20__年建檔立卡時的67.63萬人降至2020__年底的1.0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20__年的15.28%降至2020__年底的0.3%。

“現在我們375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5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脱貧人口人均年收入由20__年的4394元增加到20__年的12679元。”安慶市扶貧辦副調研員陽操説。

鞏固脱貧成果,是廣大脱貧户的心聲。

望江縣華陽閘附近,幾十名村民正在全力準備抗洪物資、搶險護堤,每天從早上6點工作到晚上8點多,吃飯都在江堤上。20__年脱貧的大號村村民顏德友説:“大夥辛辛苦苦發展起來的脱貧產業,不能讓大水吞了。”

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安慶市脱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委組織部17日聯合發文,要求各地在抓好防汛救災各項工作的同時,針對貧困户、貧困村切實開展聚力幫扶行動。

“昔日的被幫扶者,今天走上一線保衞家園、幫扶他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黨和政府,反哺社會,這是扶貧先扶志成果的真實寫照。”安慶市委副祕書長、扶貧辦主任童宏葵説。

張桂梅先進事蹟學習心得體會感想 篇14

巾幗不讓鬚眉 抗疫女民警火線出征

——抗疫先進事蹟材料民警

某某中共黨員,現任某某區公安局某某派出所警中隊四級警長。20__年初,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肆虐,她不忘為民初心,時刻牢記擔當使命,堅守在抗疫執勤一線,舍小家、為大家,是某某派出所阻擊疫情攻堅戰線上的女警典範。

一是駐紮聯合檢疫站點,為民築牢安全防線。疫情來勢洶湧,某某積極請戰,主動要求到執勤點參加檢疫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頑強毅力,堅守在疫情“防輸入”最前線。與她一起執勤的警力均反映:“她檢查非常認真細緻,勤務又很規範,對個別不是很配合和理解身份查驗和體温測量的人員,能夠耐心勸説,效果理想,大家的評價都很高。”

二是積極投身醫學觀察點管理,衝鋒在最危險地方。除上崗執勤,某某還需要到轄區的24小時醫學觀察點進行守衞,並配合醫務人員開展醫學檢測等工作。因這項工作須與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近距離接觸,風險很大,加上極個別羣眾有抗拒心理,所以留守醫學觀察點的工作遠比想象中要困難得多。某某在協助醫務人員開展疫情防範知識普及過程中,還要及時安撫對方情緒,獲得工作對象的理解。

三是協助調配後勤保障,確保物資管好用好。“口罩應該這樣戴,不然不安全,要注重自我防護”“執勤回來一定要先洗手消毒。”……作為中隊內勤,某某每天都給戰友們念“緊箍咒”,通過一遍又一遍的温馨提醒,讓領導和同事加強自我防護意識。她還嚴格落實每天早午晚三次給全體人員測量體温,排查警隊內部自身防護是否到位。同時,協助中隊領導細緻做好防護物資的管理使用,完善物資領取調撥登記台賬,確保將緊缺的物資用在“刀刃”上。

此外,據瞭解,該同志的丈夫是市某某局公務員,也需要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夫妻二人都堅守在各自的阻擊疫情崗位上,但家中僅7歲的兒子無人照顧。於是,某某與丈夫商量好,每人輪流帶兒子上班,一人一天。她兒子表示:“今天輪到我陪媽媽上班,我一定乖乖的,不讓爸爸媽媽擔心。”

某某是母親、妻子、女兒,更是黨員、警察、公僕,在抗擊疫情一線,她用她的實際行動展現了某某警花的堅韌執着,守護着廣大人民羣眾的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