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精選26篇)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

微塵有心,微塵有愛,大愛無聲。鳥兒天空,魚兒感謝水,花兒感謝雨露,我感謝我的母親,我們要學會感恩。不要辜負母親的期望。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精選26篇)

光陰似箭,媽媽用她的青春換來了我的健康成長,現在,我亭亭玉立,可媽媽的額頭上卻有了一絲絲銀髮,我度過了一個又一個春秋,而媽媽呢?卻越來越老了,我做錯了一件事,從那件事以後我學會了感恩。

那一天,考試試卷發下來,我看了又看,“啊不及格?

”我看了名字,我以為拿錯了,可是我沒拿錯,真的是我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時,老師叫我去辦公室,問我原因,還批評了我,我真的好煩,成績下降那麼多,放學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想轉換一下心情可我跳不出這個不及格的圈子裏。

這時,我推門而入,看見媽媽坐在沙發上,突然她問我:“成績怎麼下降那麼多?

”我還沒來得及轉換心情才,她又問這個,明顯的她已經知道成績的事,這時,我忍不住吼道:“你從來都不關心我的生活,只知道問成績,我的作業你翻過幾次我遇到難題時你輔導過我嗎?我是你炫耀的花瓶,你是否真的愛我?”媽媽一句話都不説我哭喊着:“我受夠了,不要再當什麼花瓶,我不要當你考試的工具,我不要。”媽媽臉色變了好多,過了一會媽媽的臉上也掛滿淚珠,我沒有理她。就摔門而出。

我好幾天不理她,這幾天我想了好多,我很後悔,明明知道媽媽不識字,還要那樣説她我好幾次想和她認錯,可是我説不出口,又把話咽回去了,他還是像往常一樣,我寫作業的時候都給我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不管我做作業多晚,她都默默在我身邊陪我,直到我睡了你才去做你還沒有做完的家務,我每次聽到外面有聲音,我都偷偷地瞄,每次都看見你的背影你滿頭的大汗,做了一下就用手捶捶腰,我多想出去幫你啊。好想和你説:“媽媽,對不起請你原諒女兒的不懂事,我一定會努力學習,不辜負你的期望。”

媽媽因為自己不認識字,才希望我不要像她那樣,可是媽媽從來沒有怪過我,她還是一如既往的愛我,還是像以前一樣,你對我的愛從來沒變過,我終於明白了你的愛,你含辛茹苦都是為了我,是你的寬容,我學會了感恩。

因為有你,所以我明白了愛,因為有愛,所以我學會了感恩。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當《感動中國》的熟悉旋律在耳邊唱響,央視“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又一次潤濕了我們的眼眶,用榜樣的力量傳遞中華美德的正能量。

當感動的淚水無聲的滑落,當心靈的悸動盪漾在美德的春風裏,當我們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動的洗禮,當道德模範們不平凡的事蹟震撼着我們,“感動”這個詞變得那麼清晰,感動中國就像一面旗幟,高高的飄揚在中華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們向道德楷模們學習。

讓我們細數那些感動着我們感動着中國的道德模範們的先鋒事蹟,隱姓埋名30年的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退休後20年堅持每天出診的仁醫胡佩蘭;榮譽遲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見義勇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後繼、追逐科技夢想的“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護開國將軍夢想,全心全意為羣眾服務的革命老人龔全珍;年屆90仍然堅持拾荒助學的山東老人劉盛蘭;努力改變鄉村面貌的基層好乾部山西村官段愛平;懸崖邊上的護夢人,西藏墨脱山區教師格桑德吉;為報答戰友深情,幾十年守護天山築路士兵墓園的老兵陳俊貴;為子女籌學費,耗時3年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重病母親姚厚芝。

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詮釋着中華民族“仁義禮智信”的傳統美德,用自己的堅持信念忠誠奉獻無怨無悔的付出和滿腔熱情的濃濃愛意為我們書寫出中華民族美德的壯麗畫卷,讓我們沉浸在深深的感動裏,也我們的靈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禮,讓我們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動的淚水,相信每個人都會陷入沉思,是什麼力量讓道德模範們做出這些不平凡的壯舉。我想,應該是愛吧。對祖國對民族的愛、對生活對美德對正義的愛、對父母對子女親人的愛、對工作對戰友同事的愛等等,這些滿含真情的愛就像一盞盞明燈,讓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讓我們心中充滿愛,長懷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範為榜樣,從日常點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於一言一行裏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美德的光和熱温暖我們,也照亮我們未來的路。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3

學校發了一本書,名字叫《復興中華,從我做起》。回到家後,我翻開了書,開始試讀起來。從書裏一個個的小故事裏,我漸漸瞭解到,在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的歷史中,不僅創造了許許多多的燦爛文化,而且還發明瞭數之不盡的科學技術,指南針、造紙術、火藥、活字印刷這四樣東西都是我們中華民族最早發明的,在世界上被稱作偉大的四大發明。這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都值得驕傲的。

這本書裏還講到了我們中華民族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在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中,我們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我們國家危難的時候,更加體現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在歷史上,那些偉大的古人如屈原、文天祥、岳飛等都留下了一首首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有些我們在語文課上還學過呢!

曾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一枚一分錢硬幣不知何故躺在馬路中央,人流穿梭,它被踩踏的滿身污垢。直到一名小男孩看到後將他撿起。周圍的人告訴他:孩子,那只是一分錢,什麼也買不了,它多髒啊,把它扔了吧。但是,那個男孩卻用手帕將它擦淨,大聲的告訴大家:這上面印有國徽,做為一箇中國人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多麼稚嫩的臉龐,多麼樸實的語言,賦予了愛國最真切的內涵。

打開中國的歷史畫卷,許多愛國偉人不勝枚舉。因為愛國,岳飛背刻“精忠報國”;因為愛國,周總理每天只睡兩小時;因為愛國,朱光亞、蘇步青等名人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物質條件,飛回貧困的祖國參加建設;還是因為愛國,我國各條戰線的工作者,默默無聞地艱苦奮鬥,釋放着自己全部的光和熱。

所有這一切都充分説明,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就要用實際行動去建設美麗的國家。因此,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愛國。比如,認真讀書、報效祖國是愛國,節約水電、愛惜糧食是愛國,植樹造林、保護環境也是愛國,關心集體、團結互助同樣是愛國的表現。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中華能否振興,祖國能否富強,取決於新時代的少年。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為祖國做出貢獻。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4

在明亮的燈光下,我一次又一次反覆閲讀着《幾十年愛國小心翼翼》這一篇文章。德國人從來不高呼愛國,他們種花是給大家看的……一件件看似渺小的事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

本文作者陳平在德國學習生活多年,他發現:德國人在生活中,從不濫用“大眾”這個詞彙,只有一個大眾,那就是大眾汽車。為什麼?因為在二戰時期,過多地利用和強調大眾這個詞彙。德國的民眾很少聚集在一起高呼愛國,甚至唱國歌也是在世界盃在德國舉行,才重新流行起來。在德國的學校裏,孩子們很少高唱國歌,即使是大型聚會,他們也會遵守秩序,因為他們知道,我們延續的是日耳曼人的驕傲與精神。

德國人難道就不愛國嗎?其實不是,但是德國的愛國主義不會輕浮於表面,比如,你和他們談起德國的不好,他不會馬上急赤白臉的跟你解釋,他們很自信,有時説到德國的制度,他們還要自嘲幾句。德國的足球贏了,德國的球迷們會歡呼雀躍,但他們理智地説,這只是一場比賽,跟國家的強弱無關。

在一次調查中,我再一次看到了德國人的精神:幾位中國留學生在德國的兩個電話亭上分別寫上“男”“女”兩個字,然後,在一個角落裏觀察結果,他們發現,寫有“男”這一個字的電話亭後面,排起了長龍般的隊伍,而寫有“女”這一個字的電話亭後面竟空無一人!那些留學生走上去問,你們為什麼不到另一個電話亭去打電話呢?德國男士説:“因為那個是女士電話亭。”而且,這些男士們還意志堅定地站在那兒。

看到這兒,我也明白了。當我們抱怨學校集會秩序混亂、風景區過度擁擠、公共設施破損嚴重時,何曾想過作為中國的公民,具體做了什麼,有沒有堅持到底?有沒有教育或引導好自己的親人。

愛國,就要像德國人一樣從小事做起,像春蠶一樣一點一點地蜕變,一絲一絲地奉獻。正如文中所説:本來理智的德國人,更加理智和內斂,他們淡化國家情緒,強調全民的權利,完成了成熟的蜕變。只要我們中國人學習德國人的文明習慣,愛國就不是空談,就一定可以讓中國更加的強大!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5

我要感恩在一生中對我最有意義和對我最好,對我有幫助的四個人。

媽媽是我最先要感恩的人,她把我誕生下來,讓我能看見世面,看見她對我的關愛。他把任何好東西都留給我一份,她把任何苦事都承包了,她把任何關於我的事都關注着。為我付出着點點滴滴,陪伴我一起過春夏秋冬,陪伴我一起成長,陪伴我一起學習。媽媽對我的好從一件讓我感動的事中看出:那天我從學校回家,發現在我前幾天沒吃的蘋果還在原位。這幾天媽媽還是把我愛吃的蘋果留着。為我着想,我要感恩我的媽媽。

爸爸是我的開心果,時常會幽默的逗笑我。在工作不忙的時候,還會陪我玩,打羽毛球是經常的事,我們父子倆一打就是不流汗不罷休的地步。我們還會去二中跑步,雖然説,爸爸體力總是跟不上,但也會堅持跑完全程。爸爸在家中,做我的朋友、兄弟、夥伴。陪着我一起下棋,輸了給我鼓勵,如果我破天荒的勝利了,爸爸會教我技巧。爸爸也對我好:天空不作美,一天都在下雨,爸爸讓我坐上電動車回家。原本爸爸是要穿雨衣的,可是因為雨衣是單人的,後面的雨會流到我的身上,所以為了不讓我濕透,爸爸就淋着雨回家。我要感恩我的爸爸。

哥哥是我的嚮導。在暑假去杭州時,哥哥帶我去玩景點,拿着手機告訴我坐哪路的公交車,走哪條路,先去哪個地方再去哪個地方。即使哥哥去過的地方也還是會帶我玩一遍,沒去過的話,我們兩個就瞪大好奇的雙眼。哥哥對我的待遇很好:讓我睡在温暖的牀上,而自己則在冰冷的地上睡覺。我要感恩我的哥哥。

老師是我知識的源泉。在學校幫我補充知識,教我知識和做人。讓我受益匪淺,老師即使千遍萬遍也會教會我們,使我們完全懂了,還教會我們怎麼做人。記得在我不會做題目的時候,是老師悉心指導、引導,是老師幫助我解題。我要感恩老師。

他們為我的成長鋪設道路,幫助我前行。感謝一路上有你們的陪伴,感謝所有。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6

愛國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歷史的車輪轉動千年,愛國也便沉澱為一種文化。愛國文化的醇香越來越濃,我不禁陶醉其中。

愛國就是蘇武的持節南望。當大漠的風將他的手雕刻得龜裂,當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雙鬢,他依然手握節毛盡落的旄節,眼睛跨越千山萬水,尋找着回家的方向。叛將衞律的威脅不能讓他容色稍變,匈奴千金封候的許諾不能讓他動搖片刻,因為他心中裝着兩個字“祖國”。為了這兩個字,他把“生是大漢人,死是大漢臣”的信條銘記心間。於是我明白了,愛國需要一種堅毅的品格,它使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國。

愛國就是岳飛“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豪情壯志。當岳飛“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凌雲被皇上的十二道金牌召回臨安,英雄再難以傾力保家衞國。縱然是“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惆悵哀痛令人心酸,也敵但是朝野中奸佞小人的流言蜚語,最終只能揹負着“莫須有”的罪名飲恨長辭,但他成了民族魂。岳飛的愛國之聲迴響在大地山河間,讓我懂得了何謂“精忠報國”的鐵骨錚錚,澎湃着我愛國的血液。

愛國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水土汗青”的崇高信念。當宋軍防線崩潰,他依然轉戰各地,縱然兵敗被俘,元軍四次勸降,仍不能動搖他的浩然有愛國之氣。縱然忽必烈親自出馬,他仍正氣凜然。他以死實踐了“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堅定執著的愛國心。於是我明白了愛國就是在國家危難之際同國家同生死,共患難。

當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愛國就是救災官兵救人時的奮不顧身,就是志願者在災區的一個眼神,一處幫忙,就是全國億萬羣眾捐款捐物的熱情。在奧運會舉辦之際,愛國就是運動健兒在競技場上的奮勇拼搏,就是志願者的一次微笑,就是國民不亂丟垃圾,禮貌現看比賽的行為……

於是我領悟了,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最大的愛國。

乘着愛國的翅膀,我們要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情懷;乘着愛國的翅膀,我們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乘着愛國的翅膀,我們要讓我們的祖國更和諧更強大。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7

《淮南子·本經訓》記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初讀時不禁疑惑,倉頡創字而已,何以讓天地慟哭、神鬼驚懼?張彥遠這樣解釋:“造化不能藏起祕,故天雨粟;靈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意思是,文字出現後,上天終於可以傳達心意、記載祕密,所以感動得下粟雨;而文字由於有巫術,鬼怪再也不能隱祕,所以驚懼大哭。可見,當有血有肉的現實生活,化作最真實情感的文字時,它的震撼力將無以衡量。

驀然想到,在這場悄然而至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除了有許許多多的醫護人員、突擊隊員衝鋒一線,也有大量文藝工作者堅守後方,真實書寫,向社會和人民傳遞着共克時艱的信心力量。

我在後方戰“疫”,我看到每一名文藝工作者都在努力奔跑。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沒有白大褂、也沒有綠軍裝,但是他們依然奮戰一線,發揮耳目喉舌作用,用不滅的燈為戰友們點亮歸家的路,用如椽的筆撐起同志們疲憊的肩。他們牢記囑託、響應號召,及時傳播疫情防控知識,客觀記錄前線點點滴滴,深入挖掘一線感人事蹟。他們,用鏡頭定格感動,讓我看到了“國士”南山眼中飽含的深情熱淚;他們,用畫筆描繪温暖,讓我看到了“逆行者”雪夜登機戰病魔的感人場景;他們,用各種各樣方式,讓我們看到一張張滿是壓痕的臉、一雙雙滿是血絲的眼。他們用心書寫着時代的精神圖譜,精心創作着平民的英雄讚歌。

我在後方戰“疫”,我為每一位奮戰在前的朋友點贊。我們手雖不能相握,心卻緊緊相連。您的“請戰書”,您的“與妻信”,您在抗擊疫情中的每一次逆行、每一份温情,都是我最樸質的創作元素。正如您所言:“既然從事了這個職業,這就是我的責任,雖然心裏也有不捨,但疫情面前,不能退縮。”我將始終堅守文藝初心,在這狂風驟雨中以筆戰“疫”,記錄感動、鼓舞士氣,謳歌真英雄,傳播正能量,用文字向白衣戰士致敬,向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抗疫英雄致敬。

有人説:在這個古老國度每一寸土地上,成片的花在大地上“搖擺”。每一朵都那麼渺小,當他們連成一片,風也要駐足,雲也要致敬。這種力量聚沙成塔,集孤弱為偉力;這種精神自強不息,使困地發新芽。我在後方戰“疫”,讓我們一起用愛歌唱、以筆戰鬥,眾志成城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8

春雨,又是一年生機,滴滴答答地墜向窗,不同往常的及時雨,它悠長纏綿,敲了一夜的窗,也沒有絲毫停下的跡象。全國都在下着這場雨,所有人都在等着這場雨停,等待着雨過天晴,好出去淋漓盡致的玩一場,抑或是去見因風雨阻礙而久未見面的親人。

我也在等天晴,等天晴以後,背上我的帆布包,穿上小皮鞋,蹦蹦跳跳的去上學,可是雨愈下愈大,從我國南方很快蔓延至全國,大有愈演愈烈的架勢。

我們稱這場雨為----“新型冠狀病毒”。

20__年的春節,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國爆發了一場災難性的疫情----“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果子狸等野生動物,而個別人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貪吃野味後染上病毒的。這種病毒傳染力很強,存在飛沫傳播,人傳人等傳播途徑。1月23日,為了防止病毒蔓延,武漢被封城。

83歲的鐘南山院士再一次掛帥出山,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他親切教導我們:對於這次疫情,要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在家儘量不出門,把病毒徹底隔絕,就是控制疫情最好的方法。由於春運的緣故,人員流動量大,各個城市還是相繼感染上了這種病毒。這時全國各地的“白衣天使”們不顧個人安危,披上戰服,來不及與家人好好過年,提着行李箱上了飛機,飛往了武漢。天空藍的陰鬱,醫務人員來不及停下腳步,在病房間週轉,忙的不可開交,沒有人説過苦與累,他們用常人無法想象的意志力讓疫情很快的穩定下來,數以萬計的人轉危為安,平安回家。在這場疫情中,“白衣天使”被大家稱為最美的逆行者。

這場突然其來的疫情使我深刻地感受到:我們既要保護野生動物,因為善待野生動物就是善待我們人類自己,又要好好學習,多學知識和本領,因為只有掌握了知識和本領才能救民與水火,也才能像鍾南山爺爺一樣為祖國做出巨大的貢獻.

我相信勤勞堅強的武漢人民可以創造奇蹟,全國人民都同你們站在一起,等待櫻花盛開。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雨漸漸變小了,雨停了!我背上書包,走進我思念已久的教室......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9

若説起“感動”二字,先想起的必然是父母。先不論那養育之恩,平凡的瑣事裏也無一不透露着温情。

”哼······都是小紅非要拉我玩筆仙,這下可好······”我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口中振振有詞。還不時地向後張望,生怕有什麼東西會突然竄出來。

何為”筆仙”?那是一種占卜遊戲。以網上各種邪乎傳聞而廣為流傳。偏偏小紅和我兩個不怕死的,玩到一半,卻又被傳言嚇得停了筆。最後,竟然還沒送走。一時間搞得我心惶惶。

剛回到家,我便淚眼婆娑地望着媽媽,”媽,我覺得我活不長了,有什麼要説的你就説吧。”媽媽剛開始被我這話弄得有些摸不着頭腦,瞭解始末後,竟忍不住笑出了聲。聞聲,我只覺氣憤。他人在性命攸關處,他還有心情笑!我不禁懷疑,我到底是不是我媽親生的。

媽媽看見我淒涼的眼神,安慰道:“那些都是假的,哪來這些仙啊什麼的,也就是騙騙你們這些小孩子的。”我對於媽媽不瞭解我的心境,感到有些心急。去找爸爸理論,沒想到爸爸竟用一種“你傻了吧”的眼神看着我。我感到心靈受到極大的創傷,不想再看見這對父母,卻又迫於心中恐懼,不敢獨自一人,便一直跟在媽媽後面,讓她陪我寫作業。媽媽一個勁地説我煩,不能讓她好好做家務。最後經不住我的死纏爛打,放下手中的活,陪我寫作業。

夜幕降臨,媽媽一個勁催我洗澡睡覺。我讓媽媽陪我一起洗,媽媽看我一副被嚇慘了的模樣,只好答應。

上牀睡覺時,媽媽原以為我能消停一會兒,(這種想法顯然是低估了我磨人的能力)卻不料我死死抓住她的手不讓她走,她只好陪我一起睡。我躺在牀上,怎麼也睡不着。不停地説話,直到媽媽以離開作為威脅,才噤了聲。迷迷糊糊間,我再也支撐不住打架的眼皮,沉沉睡去。

我再醒來時,已是凌晨。手下意識地往旁邊一掃,卻空無一人。我呼叫着媽媽,過了一會兒仍沒有得到任何迴應。在牀上掙扎了一會兒,終於下定決心,下牀尋找媽媽。走出房間,發現衞生間的燈還亮着。我一個驅步走到衞生間,只聽到一陣洗衣機轉動的聲音,原是媽媽在洗衣服。媽媽站在洗衣機前不住地打瞌睡。我心下一片愧疚,如果不是我一直纏着媽媽,媽媽也不至於要到凌晨才能洗衣服。心中一個不知名的地帶突然軟了下去,我不再看,默默回到了房間,沒有打擾媽媽。躺在牀上,看着漆黑的房間,再沒有了最初的恐懼。慢慢合上眼,腦中湧現的都是媽媽平時為我所做的點點滴滴。衞生間小小的燈光照亮了我的心底。

平時,只知道母愛是偉大的,卻不知平淡生活中,也藴藏着感動。或許,遍覽多少作家筆下母愛無私,到底是他人故事。唯有一番真身涉歷,愛便在愛裏迴流。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0

感謝你,親愛的媽媽,是你把我帶到這個世界;是你哺育我長大;是你教會我做人;是你用辛勤的汗水陪伴我成長,感謝你,親愛的媽媽,你教會了我一切一切……

記得那年夏天,天陰沉沉的,烏雲密佈,馬上要下雨了。這是,放學了,一個一個家長把孩子都接走了,只剩下我一個了,我當時心急如焚,我知道:爸爸今天有會議開,沒時間,可媽媽的了重感冒。怎麼辦呢?

我正在焦急地想該怎麼辦的時候,突然,媽媽打着傘,慢慢地向我走來,對我説:“孩子,着急了吧,都是媽媽不好,看,我在家煮了兩個雞蛋,生怕涼了,我特意把雞蛋放在懷裏,我知道你中午沒吃飯,現在餓了,快吃了吧!”我的眼睛緊緊盯着雞蛋,眼裏充滿了淚水。因為媽媽帶着重感冒來接我還煮雞蛋,心裏感動極了。在看看媽媽的手,一個泡連着一個泡,整隻手都腫了,紅了。我連忙問媽媽這手是怎麼回事?媽媽説:“噢,這你不提我還給忘了呢!只是被熱水燙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我望着媽媽,心裏有説不出來的感激,只是默默地流淚。媽媽瞅着我,我瞅着媽媽,媽媽老了,媽媽真的老了,眼角的皺紋,頭上還有一絲絲白髮……“孩子,雞蛋會涼的,快,快吃了呀!”媽媽説。“媽媽還是你吃吧。你不用擔心我,你也不是沒有吃飯的嗎,還是你吃吧!”“孩子長大了,孩子長大了,好吧,這樣吧!一人一個”。我點着頭,媽媽用顫抖的手拿出雞蛋,遞給了我,我拿着雞蛋,心裏有對媽媽説不出來的感激,只是默默地念道:“這是媽媽用紅腫的'手給我煮出來的呀!我含着淚,慢慢地吃着,不知不覺,感覺雞蛋有千分重,怎麼也送不進嘴裏……

我一定會感恩的,媽媽辛辛苦苦把我養大,她容易嗎?我覺得感恩是一種美德,感恩會使我快樂。使我懂得珍愛,它教我回報,感恩是偉大的,我一定會感謝我的父母,感謝我的老師,感謝所有幫助我的人。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1

在黑板擦和粉筆的共同飛舞中,在老師的聲聲叮嚀,無微呵護中,多少老師深深地印在學生心中!

同學們,你們可曾想過,因為有了老師,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麗,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燈;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恆的北斗。老師肩負着神聖的使命,老師肩負着祖國的未來,老師也肩負着民族的昌盛與歷史的重任。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老師的關心下健康成長,在老師的凝望中,奔向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去感恩為我們辛勤付出的老師嗎?

沒有陽光,就沒有萬物的生長;沒有雨露,就沒有百花的芳香;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就沒有我們的前進與成長。所以,我們應該心懷感恩之情去面對老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老師們誨人不倦,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這種無私,偉大的愛給我們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個學生實現自己的夢想,到達勝利的彼岸。

“學春蠶吐絲絲絲不斷,做蠟燭照亮路路通明。”千百年來,多少人把老師比作春蠶,比作蠟燭。他們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使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華夏的棟樑之才!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着多少汗水與心血,也許老師們那絲絲白髮,斑斑皺紋就是的見證。

但,就算把老師比作綠葉,比作紅燭,也頌不盡他們的奉獻和成果啊!老師不是綠葉,卻在滋養綠葉;不是紅燭,卻能照徹心靈,因為在我們的眼睛裏映出的永遠是他們的身影。是老師把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音符都譜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燃放聲聲祝福,用絢麗的焰火為老師唱支世間最美的歌。

同學們,請記住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師恩吧,讓感恩的心在我們心底默默湧動,直到永遠……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2

我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創始人伍淑清

在香港商界,伍淑清頗具傳奇色彩:她創辦的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是我國第一家合資企業。因創建了註冊編號為“001”的合資企業,剛過而立之年的伍淑清,得名“001小姐”。

伍淑清是香港最大的飲食集團——美心集團創始人伍沾德之女,生於1948年她即將年滿71週歲,至今未婚,身邊的人都稱她為“伍小姐”;她還曾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三屆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正是她摸着石頭過河,開創了中外合資企業的先河,拉開了我國招商引資的大幕。

日前,在她贊助的香港中華基金中學校園內,年過七旬的“伍小姐”接受了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講述自己和家族參與、助力國家發展的家國情。

伍淑清的父親伍沾德是廣東台山人,1947年畢業於當時的廣州嶺南大學,後移居香港。伍淑清8歲那年,伍沾德兄弟創立了美心公司,之後逐步發展成為香港最大的飲食集團,目前美心集團已佔香港飲食業市場份額的10%以上。

少女時代的伍淑清讀於香港的教會學校,嚴苛的管理令她養成了自律的習慣。她告訴記者,自己每天只休息四小時,其他時間幾乎都在工作。這個“生物鐘”已經保持了幾十年。

從教會學校畢業後,伍淑清留學美國,23歲學成返港,她做了人生中的一個重要決定。“我跟媽媽講,不用麻煩您再給我介紹男朋友了,我要利用人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1978年,伍淑清30歲。就在那一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我國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航程,開始向世界敞開大門。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伍淑清,也是在那一年12月,第一次來到內地。

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交。中美通航事宜開始提上日程。然而,中美通航面前擺着一個重大難題:長達幾十個小時的飛行時長,中國當時沒有能夠提供專業航空食品的企業。

通航談判中,美方明確提出,中美航線的配餐必須符合國際標準。可當時的首都機場,為航班提供配餐的是民航北京管理局下屬的一個只有30多人的配餐間,盛放餐食的是保温桶、暖水瓶。伍淑清曾對媒體回憶,她第一次坐中國民航的班機時,食物是冰冷的,空姐提着開水壺走來走去給旅客沖茶,同機的香港人紛紛抱怨。

“後來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王匡找到我爸爸説,國家希望您到內地做航空食品。”伍淑清回憶,於是她來到內地,想親眼看一看內地的發展。伍淑清坦言,當時的感覺是“很落後”,但同時,她也敏鋭地看到了內地巨大的市場潛力,感覺到了有做事情的空間。

1979年這一年,對於伍淑清和她的父親伍沾德來説,格外忙碌。由於1980年5月,是中美兩國計劃通航的日期,伍淑清和父親多次往返京港兩地,就合資創辦航食公司進行談判。當時除了美心集團之外,與中國民航局進行談判的還有來自日本、歐洲和新加坡的企業。

伍淑清回憶,當時日方提出的要求是日本航空在首都機場的優先起降權,不管其他飛機上的乘客是什麼人都要為其讓路。最終,中國政府決定選擇華僑出身的伍家作為合作對象。

“那個時候,內地還沒有外商投資方面的法律。”伍淑清回憶,當時很多合作細節都是從零談起。他們就把香港的企業法、工商業法從英文翻譯成中文,拿到北京去談,最終簽署了意向書。

然而,由於無先例可循,上級部門遲遲沒有批覆合同。伍淑清記憶猶新的一個細節是,時任中國民航局局長當時對他的父親伍沾德説,“伍先生,因為中國沒有審批中外合資企業的先例,審批還需時日。我們先握握手,一言為定。”聽到這番話,伍沾德説:“我們都是中國人,都相信鄧小平先生宣佈的改革開放政策。”於是,雙方握手為約。

1979年11月,距離中美通航只有不到半年的時間,伍沾德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先自己墊付500萬港幣購置設備開工,再等待批覆合同。

“500萬港幣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可以在香港樓價最高的中環買下好幾層寫字樓。但是我們有相同的目標,都是為了國家好,也都相信改革開放一定會讓國家有大發展,所以我們彼此信任,甘願為此冒險。”伍淑清説,因為父親是華僑的後代,所以希望看到國家強大,當時不是抱着做買賣的心態,而是為了給國家做貢獻的情懷去做這件事。

伍淑清回憶,父親做這個決定時,曾揹負了不小的壓力。“當時很多身邊的人都勸他不要‘去北京做生意’,伯父也曾警告他‘有問題要自己承擔責任’。”然而她的父親,並未退縮。

籌到資金後,北京工廠隨即開建,但挑戰再度來臨。航線對航空配餐要求嚴格,要達標就需要進口歐美設備。在當時,歐美仍對中國實施禁運,伍沾德就以個人名義,從美國購買設備,在香港訂貨付款,設備運到香港後,再想辦法將運回內地。到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終於拿到審批許可時,工廠已經開始生產,伍淑清將這比喻為“先有蛋,後有雞”。

1980年4月,國家正式批准了成立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當年5月1日,北京航食掛牌成立,投資雙方分別為:中國民航北京管理局出資300萬元,佔股51%;香港中國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出資288萬元,佔股49%。北京航食因享有“外資審字[1980]第一號”的批准文件編號,被譽為“001號合資企業”。

作為合資企業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北京航食在成立之後面臨着很多的挑戰。回望過去,伍淑清認為:“當時引進的不僅是資金和技術,還包括整個企業合作的理念和模式。”

伍淑清曾對媒體回憶,當時他們與還習慣於計劃經濟思維的合作伙伴不斷革新,從合資企業的法律條文、股份制概念、複式記賬法、打卡管理制度等細節入手,一步步將001號合資公司塑造為行業領軍企業。

“我們需要重新培訓員工的概念,比如剛開始時,很多員工不願意打卡,覺得這麼做是不是瞧不起他們”,如今這些早已司空見慣的企業管理制度在改革開放伊始的中國,曾面對舊思維的挑戰。伍淑清説,當時自己每兩個星期都要去一次北京,落實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她的弟弟則直接在北京工作了9年的時間。

如今,北京航食佔有北京首都國際機場70%的配餐市場,實現了38年連續盈利,累計納税超過16億元。

001號企業填補了行業空白。隨後,以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形式出現的三資企業,在中國內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

據統計,截至20__年底,內地累計批准港資項目近40萬個,實際使用港資9147.9億美元。按實際使用外資統計,港資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51.7%。

伍淑清説,改革開放之初,港資幫助內地企業瞭解市場經濟、培養人才,扮演了“輔導員”的角色。而目前,在港資份額佔據內地引資“半壁江山”的情況下,其角色應適時轉變為“服務提供商”,吸引更多外資進來,帶領內地企業“走出去”。

在商業上取得成功的伍淑清,也開始從其他方面參與祖國建設,從1988年開始,伍淑清先後擔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見證和參與了許多重要的歷史時刻。在香港迴歸前,伍淑清還曾擔任香港基本法諮詢委員會委員,為香港迴歸做了許多工作。

1997年7月1日,49歲的伍淑清在香港見證了五星紅旗升起。香港迴歸後,伍淑清參與了大量推進內地和香港的交流合作工作。如今,伍淑清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青少年的教育上,在她看來,香港的青少年要同時具備國家的概念和全球的視野,由她贊助的香港中華基金中學的學生,曾多次到內地進行交流學習。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3

在黑板擦和粉筆的共同飛舞中,在老師的聲聲叮嚀,無微呵護中,多少老師深深地印在學生心中!

鮮花感恩雨露,因為雨露滋潤它成長;蒼鷹感恩藍天,因為藍天讓它展翅飛翔;高山感恩大地,因為大地讓它高聳;而我感恩老師,因為是他們讓我在知識的海洋裏遨遊;因為是他們讓我看清了是與非,善與惡;因為是他們讓我在困難面前有了勇往直前的勇氣……

同學們,你們可曾想過,因為有了老師,我們的世界才變得如此美麗,混沌之中,才有了指路的明燈;迷茫的夜空,才有了永恆的北斗。老師肩負着神聖的使命,老師肩負着祖國的未來,老師也肩負着民族的昌盛與歷史的重任。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在老師的關心下健康成長,在老師的凝望中,奔向美好的未來。

同學們,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去感恩為我們辛勤付出的老師嗎?

沒有陽光,就沒有萬物的生長;沒有雨露,就沒有百花的芳香;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的生命;但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就沒有我們的前進與成長。所以,我們應該心懷感恩之情去面對老師。“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是老師們誨人不倦,無私奉獻的精神體現。這種無私,偉大的愛給我們温暖和力量,促使每一個學生實現自己的夢想,到達勝利的彼岸。

“學春蠶吐絲絲絲不斷,做蠟燭照亮路路通明。”千百年來,多少人把老師比作春蠶,比作蠟燭。他們嘔心瀝血,無私奉獻,使多少祖國的花朵成為華夏的棟樑之才!誰又能知道,這其中包含着多少汗水與心血,也許老師們那絲絲白髮,斑斑皺紋就是的見證。

但,就算把老師比作綠葉,比作紅燭,也頌不盡他們的奉獻和成果啊!老師不是綠葉,卻在滋養綠葉;不是紅燭,卻能照徹心靈,因為在我們的眼睛裏映出的永遠是他們的身影。是老師把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音符都譜成了世界上最美的旋律。我真想取出串串爆竹,燃放聲聲祝福,用絢麗的焰火為老師唱支世間最美的歌。

同學們,請記住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師恩吧,讓感恩的心在我們心底默默湧動,直到永遠……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4

華坪女高佳績頻出之時,張桂梅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患上了肺氣腫、肺纖維化、小腦萎縮等10餘種疾病。6年前,因為胳膊疼得抬不起來,張桂梅停止了授課,轉而當起學校的後勤。她是校長,也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拿着小喇叭催促學生上課,順道趕走路上的蛇。張桂梅沒有自己的家,她就住在一間學生宿舍裏,日夜守護着校園。

“再堅持一下,”張桂梅説,“我也自己想辦法找一些止疼藥,先止疼,後面再説。現在也不想去檢查身體了,越檢查毛病越多。”儘管疾病纏身,張桂梅還是儘量讓自己顯得精神一點,她堅持對每個學生進行家訪,把文化擺脱貧困的理念帶進大山。

張桂梅的心思很細膩。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學校只能網絡授課。她擔心老師一個人在教室講課會孤獨,便坐在教室門口陪着她們。長時間久坐使她疼痛難耐,張桂梅乾脆在門外支了張牀。教學樓晚上熄燈,只有講課的這一層才通電,張桂梅躺在光影之外,靜靜地陪着正在講課的老師。

十二年裏,張桂梅先後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等榮譽稱號,她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共計一百多萬元一同捐獻給了教育事業。

張桂梅説,當她走進華坪、走進民族中學、走進孤兒院這羣孩子當中,本以為一兩年之後就會離開,沒想到一陷進去就沒拔出來。

“不管怎麼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是少,她們後面過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是對我的安慰。”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5

一株樹苗,因為得到太陽温暖的照耀,從而發誓要努力生長……

——題記

自古以來,人們都説要以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別人的幫助。感恩,如風雨過後的那道彩虹,是那麼光彩絢麗;感恩,似憂鬱之中看到的一片花海,是那麼沁人心脾;感恩,像茫然沙漠中的一片綠洲,是那麼給予人希望。

常言道: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沒錯,面對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我們都應該予以回報,感恩,是我們每個人應有的品德,也是我們中華自古以來的優良傳統,不管是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還是老師對我們的教育之恩,或者朋友對我們的幫助之恩,我們都應該去感謝他們,感謝他們這麼無私的付出。

讓思緒帶着感恩走遠。

請帶給父母。

父母,是我們一生中最初的老師。他們從小為我們排憂解難,讓我們用於面對挑戰,甚至挫折。父母從小教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少了他們,這個世界就不會再有人對我們這麼無私地付出了。所以,帶着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父母,我們能做的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説説而已,讓他們放心,快樂,幸福的生活着,對於他們,我們要盡的力量去感恩。

請送給老師。

老師是我們的第二位父母,我們如一顆小樹,老師就是那位園丁,為我們修剪去節外的枝,讓我們向上生長。為了我們的成長,老師嘔心瀝血,夜以繼日的辛苦工作。所以,對於老師,我們能感恩的,就是以一個好的成績,一個優秀的工作,一個燦爛的人生,來感恩老師對我們的奉獻,那偉大的愛。

請留給朋友。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我堅信這句話,朋友是世界上最寶貴的財富,朋友分享我們的快樂,從而讓我更加快樂,朋友分擔我們的痛苦,從而讓我減輕痛苦,朋友讓我們從低谷中爬起,從驕傲中走來。感恩的是朋友的信任,是朋友的鼓勵,是朋友的支持!

讓感恩的思緒走遠,輕輕的落在每個人的心中吧……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6

2月__日,在央視播放的“感動中國”的頒獎盛典上,我們的杜富國同志——傷情牽動國人心的排雷戰士,在邊境的掃雷活動中,面對複雜雷場中的不明爆炸物,他沒有退後,而是勇敢的向前邁進腳步,導致嚴重負傷,並把自己的雙眼和雙手奉獻在這次的邊境掃雷活動中,杜富國同志面對危險,捨己救人,用實際行動書寫了新時代革命軍人的使命擔當。

平凡的軍人擁有一顆不平凡的心。在此之前,杜富國先後進行掃雷1000多次,拆除雷2400枚,每一次的掃雷活動無疑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但之前的每次掃雷活動都安全渡過,最後一次掃雷活動卻讓他永遠的失去雙眼和雙手,再也無法擁抱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再也無法看見那一片由雷區變為綠油油的莊稼地。

他不僅是一名軍人,還有另一個身份——共產黨員。在入伍之前,杜富國還不是一名共產黨員,但加入掃雷大隊一年後,他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併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因為他看見出任務時,在前面的戰友都是共產黨員,他們把危險留給自己,把安全留給身後的戰友,他把前面的戰友當成自己的榜樣。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無數像杜富國這樣優秀的共產黨員為黨和國家的事業犧牲小家,犧牲自我,他們的肩上扛着黨和國家賦予的責任,不能在危險面前退縮,要做鐵骨錚錚的漢子。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7

剛剛過去的20__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的揭曉備受關注。身患絕症堅守抗疫一線的“人民英雄”張定宇,為救援羣眾犧牲在洪水中的消防戰士陳陸,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公益校長張桂梅,創辦愛心廚房温暖無數人的老夫婦萬佐成、熊庚香,戰功赫赫的志願軍英雄王海,疫情中志願服務、守護醫護的快遞員汪勇,與時間賽跑的北斗三號衞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畢生致力於傳播中國古典文化之美的女學者葉嘉瑩,向絕壁要天路、帶領村民脱貧致富的當代愚公毛相林,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六十七年初心不改的國測一大隊。

《感動中國》精準定位、悉心挑選的這十位人物,緊扣20__年的焦點和熱點,展現出“特殊”一年中,無處不在、蕩氣迴腸的中國力量和民族精神。最終,《感動中國》把這一年的特別緻敬,獻給了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摯愛護蒼生、舍小我顧大局的抗疫英雄們。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8

今日晚上,我們一家人看了《感動中國》。看完後,我對獲獎者的事蹟十分感動。

在今年的感動中國人物中,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殘疾人劉偉。他雖然小時候失去了雙臂,但他依然頑強地與命運作鬥爭。他開始努力學習游泳。

在經歷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後,他最終學會了游泳,還不斷刻苦訓練提高技術,最終成為全國殘疾人游泳錦標賽的冠軍,還開始了備戰殘奧會。對我們而言,奧運會只是一個遙遠的夢想,他卻在我們認為遙不可及的比賽中似乎已勝券在握了。不幸的是,他因為訓練過度而得了病,所以不能再游泳,但他依然沒有向命運屈服。

他又轉學鋼琴,並在一年的時間內到達了七級的水平。他每一天彈七個小時,練完後腳都磨出了泡,但他依然堅持着。我學了兩年鋼琴,卻只考過六級,還就此放棄了。而劉偉失去了雙臂,卻以驚人的毅力以比我快整整一倍的速度擁有了七級的水平。這也激勵我必須要繼續學琴,不能輸給條件比我差的殘疾人。

其他人物的事蹟也同樣感人。平凡女孩孟佩傑八歲時就一個人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還照顧着她癱瘓的養母;最美媽媽吳菊萍冒着骨折的危險接住了從樓上掉下的幼兒,即使事實上她真的左臂骨折他也不覺得後悔;黨的幹部楊善洲植樹造林七萬畝,使寸草不生的荒山變成了綠樹成蔭的山林,最終卻把價值三億元的山林無償交給了國家;忠厚的胡忠一家拋棄了富裕的城市生活,去邊遠的西藏支教……

我們雖然不能像他們一樣感動中國,但能夠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感動身邊人。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19

我的祖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它,物產豐富、山河壯麗,五十六個民族的人民組成了燦爛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它就是我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的祖國有許多的名勝古蹟,如:在北京有一條巨大橫卧在八達嶺上,那就是長城,長城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建築工程;故宮,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宮建築羣,也代表中國古代建築最高水平的傑作。還有,我國西安的秦兵馬俑,它舉世無雙,是亨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那些兵馬俑的雕塑在古今中外絕無僅有的。它們歷史悠久,是歷史的見證,是生命的記錄,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我的祖國不僅歷史悠久,還有許多旅遊景點,如武當山、黃山、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嵩山、桂林的山水,西湖的美景,都有着濃厚的民族文化和美麗傳説。

我站在世界西南的地方,開始浮現在我眼前的是發明火藥、指南針、造紙術、活字印刷的輝煌歷史,繼而是世界最大先進的三峽大壩的建造現場和太空中翱翔的神州六號載人飛船。啊,祖國!你早已從四大發明領先於世界的自我陶醉中擺脱出來,正在向世界高科技領域進步。

當五彩繽紛的煙火在空中綻放時,觀眾們隨着奏響的音樂一起哼歌,□迎風飄揚,勝利的歌聲多麼響亮,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此走向繁榮富強……

她的歌聲不僅飄蕩在“鳥巢”上空,更飄進人們的心窩。她唱出中國人的心聲,唱出了中國人的自信,也唱出了□。

在她的歌聲中,56個民族的兒童手牽着手,舉着鮮豔亮麗的□,向會場中心跑來。他們的腳步多麼輕快,他們的笑容多麼自豪,是啊,因為有56個民族的團結奮進,才有中國今天的繁榮富強。在她的歌聲中,解放軍叔叔接過□,高高舉起,向升旗台走去。他們的步伐多麼整齊,他們的神情多麼莊嚴。是啊,因為有解放軍叔叔的無私奉獻,才有中國今天的繁榮富強……

我愛你,我的祖國!我因為你而自豪,因為你而驕傲!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0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這是一首多麼熟悉的歌,每當聽到它,我的心都感到一絲温暖。感恩,多麼普通的字眼,可是平生中值得你感恩的人又有多少呢?老師、父母、朋友……最值得感恩的人往往是我們身邊最普通的人,我不僅要説,是生活教會我感恩。生活就像沙漏,透過時間,濾去一些人和事,卻始終有一些温暖的記憶讓我感動、讓我幸福。這就是生活,是生活教會我感恩。

感恩父母

從我們呱呱落地時起,父母對我們的愛從來沒有減少過。他們總是無時無刻地關愛着我們,對我們總是有“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碎了”的心態。爸爸媽媽每天在外工作也要顧着家裏的事情,我知道爸爸媽媽的辛苦,所以自己學着獨立生活。從生活中的大小事務中,我更能體會爸爸媽媽的辛苦。我也慢慢理解了爸爸媽媽,包容爸爸媽媽。是生活教會了我感恩父母。

感恩老師

當我們背起書包踏入校門時,我們就應該感恩老師。還記得上國小的時候,那天,眼看着天空下起小雨,爸爸媽媽卻還沒有來接我,我等得有些心急。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進入我耳朵,“爸爸媽媽還沒有來接你嗎?不如先到我家去吧!”我抬頭看見了老師。看着外面的雨,我只好點了點頭。來到老師家,老師不光教我讀書、識字,還給我拿來好多好吃的,我很開心有這樣一個好老師。後來,老師給爸爸打了電話,讓爸爸接我回了家。從那時起,我都非常尊重每一個老師。是生活教會我感恩老師。

感恩朋友

人生路上有許多磨難,考驗接踵而至,無論你是傷心、懊惱、開心還是憤怒,只要有朋友,什麼樣的開心和痛苦都可以一起分擔。如果朋友是天空,而自己就是星星,天空包容了星星的一切,而星星也點綴了天空,如此才使得星空這樣美麗。記得那次上體育課時,自己不小心踩到了石頭,腳扭傷了,同學們集體籌錢把我送到醫務室接受了治療,我真的非常感動,也很開心有這樣一羣好友。是生活教會我感恩朋友。

感恩吧!即使是那些跟你鬧過矛盾的人。感恩吧!即使是那些嘲諷過你的人。感恩吧!感恩那些關心你的人。是生活教會我感恩。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1

陸游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曆史上民族矛盾異常尖鋭的時代。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游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佔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苟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一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一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游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陸游一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游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着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陝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閒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幹、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一段話,説得十分概括,他説:

放翁十餘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志盛氣鋭,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復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舊事》雲:“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雲:“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一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志可見矣。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2

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究竟那個先到來,生活總是會給人出各種各樣的難題,有這樣一個農村家庭,本來幸福的日子被意外所打破了,因為父親的突然離世,家裏變得更加困難,母親也因此瘋了,外出打工的哥哥姐姐也再也沒有回來,最小的兒子一人承擔起了這個家庭的責任,到哪裏上學就把自己的母親背到哪裏,不過令人欣慰的是這位孝子最終如願的考上了大學。

這位千里背娘去上學的孝子叫劉秀祥,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一家五口人的日子過的緊巴巴的,但是即使這樣一家人在一起也是其樂融融的,然而現實卻無情的將這些打破了,劉秀祥的父親突然離世了,家庭的勞動力喪失了,劉秀祥的母親不得不外出打工,但是超負荷的工作很快就打垮了她,因為工作的壓力和心情鬱結,劉秀祥的母親“瘋了”,換而言之就是換了精神病。

父親的離世再加上母親患病無疑是給這個家庭雪上加霜,之後劉秀祥的哥哥姐姐也出去尋找工作,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竟再也沒有回過家,年紀最小的劉秀祥不得不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患病的母親,日子過的非常艱辛,但劉秀祥一直沒有放棄學習機會,依舊認真刻苦的學習,在學習之外,劉秀祥還要去地裏挖菜以貼補家用。

後來劉秀祥考上了縣城裏的一所重點高中,但是他卻放棄了,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支撐自己去上重點高中,最後選擇了一所普通高中,到縣城上學之後,劉秀祥也把母親接了過去,因為家裏已經沒有人可以照顧母親了,上了高中之後,劉秀祥經常去兼職賺錢,經常是學校和工作的地方兩頭跑,時間一久,劉秀祥終於病倒了,因為生病也影響了大學聯考的發揮,因此失去了上大學的機會。

病好之後的劉秀祥決定不向命運屈服,他決定重新學習去考取大學,經過一年的刻苦學習,劉秀祥終於在大學聯考中取得了好成績,如願的考上了山東一所大學,於是劉秀祥就帶着母親一起去了山東,之後學校瞭解到了劉秀祥的困難,學校就為劉秀祥和他的母親安排了住的地方,而面對學校捐款劉秀祥拒絕了。

在拒絕了學校的捐款之後,劉秀祥就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在後來的採訪中他表示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絕不會去向他人伸手拿,這樣的堅強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大學畢業之後劉秀祥並沒有留在大城市而是選擇帶着母親回到家鄉去當了一名人民教師,他説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去教育更多的人,希望那些和他一樣的人接受更好的教育。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3

愛是什麼?愛是連接媽媽的布帶;愛是放棄自己成全別人的無私精神。

今天我觀看了《感動中國》節目,才真正明白了——愛是無止境的。

提到媽媽我們一定會想到支柱、關愛和温暖。有一句歌詞唱得好: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裏找。孝子教師陳斌強也是這麼想的。陳斌強今年37歲,是一所距離縣城30多公里的鄉鎮學校的教師。他的媽媽六年前患了老年痴呆症,四年前父親又不幸去世。他不放心媽媽一個人在家,就用他小時候媽媽揹他的那根布帶,把媽媽和自己緊緊地綁在一起,用摩托車載着她一起去上班。精心照顧媽媽的飲食起居,用自己的孝心回報媽媽的養育之恩。他是多麼孝敬父母啊!想想我自己:差不多每天都要惹媽媽生氣,媽媽讓我幫忙乾點活我還磨磨蹭蹭不願意。比起陳斌強叔叔,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面對死亡,每個人都會選擇逃避。可是年僅12歲的何玥卻不害怕。12歲正是花季年齡,可惡的小腦膠質瘤“病魔”卻逼近了她。病痛的折磨讓她更堅定了捐獻器官的決心——她要用自己殘存的生命去換來更多人的健康。她是個富有愛心的堅強的孩子,彌留之際她心裏想的不是自己;是回報偉大的祖國。在她生命最後的三天,她一直在唱:“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她的壯舉讓她的生命在三個人的身體上得到了延續。何玥我為你驕傲、為你自豪!

“鴉有反哺之意,羊有跪乳之恩。”正是孝子陳斌強的真實寫照;“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對何玥精神的詮釋。我們應該牢牢記住這兩個人的名字,以他們為榜樣,時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我們要把他們這種孝敬父母、堅強勇敢、博愛奉獻的精神發揚光大!愛無止境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4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如雷鋒所言:“我是祖國的,祖國是我的。”愛國的力量以前讓多少人表示出愛國力量的強大。

在歷史長河中,英雄事蹟,層出不窮,愛國人物,羣星燦爛。江山代有才人出。戰國時期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宋代的民族英雄岳飛、文天祥,明代的愛國將領戚繼光,焚燒鴉片的抗英將領林則徐。抗日八年,是體現出愛國力量偉大的時期。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這高亢有力旋律,以前鼓舞多少華夏兒女為新中國的誕生而奮鬥。愛國的力量是勢不可擋的。

歲月無情,流年似水,驀然回首,我們偉大的民族已經經歷了五千年的滄桑歲月。多少興衰,多少歡樂,已成為歷史。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愛國吧!

讓我們用知識與汗水,以滿腔愛國之情,擁抱新期望,迎接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21世紀吧!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5

近日,網上一組排雷英雄的無手“軍禮”照片震撼了廣大網民的心。軍禮無言,誓言鏗鏘。一句“讓我來”,排雷英雄倒在了血泊中,救下戰友,自身失去了雙手和眼。一個嚴肅莊重的“軍禮”展示出了排雷戰士對黨的忠誠,對排雷事業的不悔決心。

他們是一羣走在“死亡”路上的英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為的是幫人民羣眾排除安全隱患,還人民羣眾一篇安詳寧靜的熱土。排雷發明者設計之初,考慮到敵人靠火力轟炸等外力作用引爆地雷,便在地雷材質上做了優化設計。導致在如今的排雷工作中即使在強火力作用下,地雷毀滅率也是極低的,這就需要排雷士兵匍匐身子,通過絆發、剪線、去除偽裝物等一系列排雷流程進行排除。排雷完成後,戰士們還要手拉手徒步驗收雷場。

戰士英雄大多數都處在20到30歲之間,正處朝氣蓬勃,激情四溢的青春。在這場特殊的戰鬥,許多排雷戰士獻出年輕的生命。或跌入谷底,或頂高温挖掘,也從未一聲怨言,輕言放棄。爆炸事故中,僥倖抵住死亡厄運喉嚨的戰士們,有的失去雙腿胳膊,終身殘疾。這對他們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説,同樣是一場巨大的傷害。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失去健康肢體的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生活。排雷英雄的故事讓無數羣眾熱淚盈眶,“上半輩子,你守護我。下半輩子,我是你的‘眼’,我是你的‘手’。”排雷戰士杜富國的妻子緊靠在杜國富身旁説。

這世界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英雄事蹟讓我們千萬羣眾落淚。他們是新時代革命軍人的標兵,是祖國的驕傲。在他們身後,祖國大地一寸寸平安的土地不斷伸延。他們的故事,全中國都要銘記。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弘揚不畏艱難、不懼危險、不怕傷殘、吃苦耐勞的排雷精神。

感動中國2023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心得 篇26

“感動中國20__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央視播出,張定宇、陳陸、張桂梅、萬佐成熊庚香夫婦、王海、汪勇、謝軍、葉嘉瑩、毛相林、國測一大隊,這十個感動中國的名字在短片裏被一一介紹。

極不平凡的20__年,新冠疫情、洪澇災害、極寒天氣等艱難險阻考驗着中國人民,為中國前進的腳步套上了沉重的“枷鎖”。但是歷盡磨難、頑強不屈的中國人民,從不願意向困難低頭,給挫折讓步。戰疫情、抗洪澇、抗嚴寒、克難題,中國前進的腳步從不停歇。在大家的努力下,20__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01萬億,比上年增長2.3%。榮譽的取得,離不開每一個為之默默奮鬥的中國人。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是他們中的典型和代表,他們的故事感人至深。身患絕症卻同疫情賽跑的張定宇,將很多的重症患者從死亡邊緣拉回,領獎台上步履蹣跚;面對洪水洶湧卻選擇逆流而上的陳陸,為危難的鄉親奉上了最好的年華,頒獎台上只見一張照片;堅信“讓一個女孩讀書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長張桂梅,改變了眾多山區女童的命運,頒獎台上她雙手佈滿膏藥……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豐厚回報,沒有什麼躊躇不前,更多的是困難時刻挺身而出,無懼艱險與挑戰,為了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社會安寧。

回顧整個20__年,我們要向這些感動人物表達敬佩之情,也要給各行各業的奮鬥者點贊。數不清的白衣天使從四面八方匯聚武漢抗擊疫情,數十萬鐵路職工堅守在運輸一線,眾多解放軍和武警官兵衝在抗洪前沿,為數眾多的扶貧人員奔波在貧困地區,鮮為人知的科技工作者們研發新的技術裝備……他們中的很多人並不為外界所知曉,在他們看來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拼搏奉獻是一輩子,得過且過也是一輩子,他們的選擇讓自己人生擁有更多色彩,無愧於國家和人民的期待。

“平凡鑄就偉大,英雄來自人民。每個人都了不起!”20__年的新年賀詞激揚奮鬥偉力。20__年已經過去,20__年一切可期!讓我們一起奮鬥,坐上“駛向春天的列車”,向幸福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