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精選5篇)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1

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更是和諧與偉大的祖國。我們首都北京是舉世聞名的古老而又年輕的城市。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精選5篇)

這裏,既有雄偉的天安門城,巍峨的長城,風景如畫的頤和園,讓世人敬仰的故宮,也有無數高聳人云的現代化大廈,讓人眼花繚亂的立交橋,寬敞的大街的車水馬龍……北京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自豪。我們再來看北京的高科技園區,寬敞明亮的小瓶子,每個瓶子裏都載了手指那麼長,比火柴棍粗不了多少的幼苗,瞧!這個小瓶子裏裝的就是馬蹄蓮,這些纖細的小苗就是馬蹄蓮。我又來到了育苗車間,這裏真是綠色的天地!這裏有一個個大水池,水池裏栽滿了各種蔬菜。那可不是一般的水,而是營養液,裏面有蔬菜需要的各種營養。仔細觀察,我驚奇的發現,在營養液種的蔬菜嫩綠嫩綠的,菜葉油亮油亮的,顯得很乾淨,散發出一股股的清香,比土裏栽培的還要好。

我沉浸在農業帶給我的驚喜和喜悦之中。科學家真有辦法,他們用高科技手段培育出優良的品種,真了不起!我要向他們學習,將來也用自己的知識為祖國作貢獻,祖國我愛你。

中國的一處景物全球聞名,那是什麼?哦,我想起來啦!那是萬里長城。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西到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穀關,橫貫河北省,北京,內蒙,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里,約13300裏,在世上有“萬里長城”之譽。

它東西南北交錯,綿延起伏與我們偉大的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它好像一條巨龍,翻越巍巍羣山,穿過茫茫草原,跨國浩瀚的沙漠,奔向蒼茫的大海,根據歷史記載,有20多個諸侯國家和封建王國修築過長城,若把各個時代修築的長城加起來的約有10萬里以長,其中秦,漢,明3個朝代所修長城的長度都超過一萬里,現在我國,甘肅,河南,寧夏等省市,自治區都有古長城,烽火台的遺蹟,其中僅內蒙古自治區的長城就達3萬多裏。

這一切的一切,這一奇麗多姿,這高大巍峨,來自我們的祖國。祖國在強大,祖國在進步,創造了一步步輝煌。

這就是我們的祖國,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表示您深深的愛,那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讓我們的成長,讓我們的意志如鋼鐵一樣堅韌,用我們的智慧和汗水,讓祖國的錦繡山河更加絢麗多彩,讓華夏燦爛的歷史鍛就新的輝煌。

讓我們深情的説一聲,祖國,我愛你!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4

透過這次認真而又系統的學習,我對增強共青團員意識教育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學習和思考後,使自我對如何開展學習,為什麼要學習,如何增強共青團員意識及今後在工作中如何體現共青團員意識,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為更好開展今後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礎

黨締造和培養了共青團。100年前,在中國革命洶湧澎湃的洪流中,在中國共產黨的直接關懷和領導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宣告成立。這是20世紀中國革命史和青年運動史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國青年運動蓬勃發展的必然結果。100多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時代的前列,不屈不撓的奮鬥,歷經艱辛地求索,創造了令世人讚歎的業績,湧現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進模範人物和先進模範羣體。中國共青團跟着黨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奮鬥之路,中國共青團始終圍繞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團結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廣闊舞台上為祖國和人民用心貢獻力量;始終按照黨的要求培養和教育青年,使一代又一代青年在人民羣眾奮鬥的洪流中鍛鍊成長;始終把最廣大青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使我們不斷髮展的事業有了強大的有生力量。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青團不愧為黨的忠良助手和後備軍,不愧為黨聯繫青年的牢固橋樑和紐帶。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2

做好基層防疫工作要發揮關鍵“少數”作用。廣大黨員幹部要講政治、知輕重,深刻認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時刻從思想深處反思差距,全方位改進各項工作,以“我在陣地在”的責任感、使命感,堅定信心、咬緊牙關,分秒必爭、夜以繼日,堅決打好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要以堅強的組織力、領導力紮實推動防控力量下沉,有序安排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疫情防控。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摸清底數、吃透情況,把問題反映上來,把任務落實落細。

廣大黨員要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作為“我為羣眾辦實事”的具體實踐,顧全大局、不畏艱難,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用真摯的情懷、良好的作風、切實的行動獲得羣眾理解、贏得羣眾支持。要加強對領導幹部履職的監督問責力度,對工作中不嚴不實、執行防疫措施不到位的,要嚴肅追責問責。

當前要統籌保障好羣眾工作、學習、就醫、通行等,嚴厲打擊哄抬物價行為,關心困難羣體需求,特別是隔離人員、獨居老人、重病重殘人員等社區重點羣體的特殊需要,將“嚴防死守”和“人性化舉措”相結合,做好基層社區羣眾走訪探視、物資保障、心理疏導等各項工作,用温暖和希望匯聚起人民羣眾齊心協力戰勝疫情、共渡難關的強大力量。

萬眾一心,沒有翻不過的山;心手相牽,沒有跨不過的坎。讓我們切實扛起政治責任,落細落實防控措施,團結一致、守望相助,構築起基層社區羣防羣控的人民防線,以最短的時間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3

抗擊疫情,90後用青春築起防疫長城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阻擊戰已經進入關鍵時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看到了許多年輕的面孔以不同的姿態奮戰在各個戰線上。他們或是衝在一線抗擊病毒,或是堅守崗位奉獻羣眾,或是援助災區,或是慷慨相助熱心公益......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90後。

勇於擔當,以責任之心逆風前行。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之時,一羣90後摒棄“躲進小樓成一統”的思想,用稚嫩的肩膀,接過長輩手裏的接力棒,挺身而出衝在防疫第一戰線上,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與病毒作鬥爭。在家長眼裏他們是孩子;但在抗擊肺炎的戰場上,他們是優秀的戰士。他們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在醫院各個科室,為病患分擔痛苦;他們戴上口罩拿起小本,走訪在社區和街道中間,為居民解決生活難題;他們抗起攝影機,衝鋒在一線記錄城市美好故事,用責任和擔當奏響青春之歌。

正視困難,以奉獻之心守護家園。在深圳,90後店主每天免費給居民派發蔬菜;在武漢,90後小夥19天給醫護人員送35份盒飯;在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過程中,從全國各地奔赴工地的90後,他們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困難,有一份熱就發一分光,將青春的旗幟插滿整個抗疫的戰場。

敢於吃苦,以必勝之心抗擊疫情。處在抗疫攻堅時期,90後不逃避,他們自覺肩負起抗擊疫情的重任,始終保持必勝的決心不改。缺少護目鏡,自己做;為了節約防護服,一天不喝水不上廁所;為資助前方物資提前復工加班加點。他們努力在歷練中成長,承擔起青年人對這個社會應有的責任。

在此次抗擊肺炎疫情中,有許許多多的90後,奮勇向前,以青春之我,擔國家之重擔,用實際行動踐行青年的使命,用青春築起防疫的長城,點贊,中國青年!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4

這是個特別的春節,沒有上門拜年,沒有親戚團聚,沒有朋友見面。這是個特別的春節,有醫護人員的一線奮戰,有人民軍隊的有力守護,有建設團隊的晝夜施工。這個春節,因為新型冠狀病毒而不同。這次疫情,也定會因為眾志成城的抗擊而不同!

抗擊疫情,離不開“萬眾一心”。少聚集、勤洗手、戴口罩;雲聚會、電子拜年、拒絕野味、食物煮熟;關注疫情,自覺隔離,提高警惕,不信謠,不傳謠。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我們定能戰勝疫情,迎接春天!

抗擊疫情,離不開“同力協契”。國家的有力部署,政府的高度重視,媒體的大力宣傳,電商的大力支持,名人的傾囊相助,國人的愛心支援,都讓中國成為抗擊疫情的“共同體”。聽從指揮,步調一致,共克時艱!

抗擊疫情,離不開“最美的逆行者”。疫情面前,有這樣一羣人,他們自願提交申請,寫下“若有戰,召必回”;他們穿上防護設備,為病人提供無微不至的照顧;他們不畏病毒,為抗擊疫情提供專業的指導。他們是醫護人員,是最美的逆行者!

所謂白衣天使,是我們經驗豐富的老師,是我們無私奉獻的前輩,他們不顧危險,和死神鬥爭。我們是天醫人,是醫學生,願我們以他們為榜樣,有着“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勇氣與毅力。醫護人員們,加油!你們的背後,有十四億中國人!

隔離病毒,但不會隔離愛。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待到戰勝疫情的時候,我們一起去_遊東湖,看櫻花!

師生建團百年學習心得 篇5

要把疫情防控措施落實到“最後一公里”。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封控能不能取得效果,關鍵在於措施有沒有落實。

疫情當下,防疫工作千頭萬緒,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做到精準有效施策。做好基層防疫工作,務必想得再多一些、做得再細一些、抓得再實一些,真正下足“繡花”功夫,確保防疫工作井然有序、萬無一失。要按照“足不出户”的要求,嚴而又嚴、細而又細,多措並舉做好封控管理工作。要進一步優化社區網格防疫機制,通過協同高效運轉,推動宣傳動員、摸底排查、重點篩查等各項工作在各社區有序開展,確保防疫工作到邊到角、不留盲區。

要提高防疫信息系統、檢測系統水平,儘快清除存量,確保遏制增量。要加強對醫務人員和基層幹部的培訓,加快查漏洞、補短板、強不足,在不斷增強社區防疫力量的同時,更好提升防疫工作質量,確保各項既有防控措施落到實處、落到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