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700字性格決定命運

許多人都會覺得性格可以決定命運,那麼你知道以“性格決定命運”為題的作文怎麼寫嗎?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高中作文700字性格決定命運範文,供大家參考!

高中作文700字性格決定命運
高中作文性格決定命運範文篇一

我認為,性格決定了你做的決定,如果有2個選擇在你面前,謙虛的人會選擇謹慎的選擇,衝動的人會選擇感情地選擇,聰明的人會選擇長遠的選擇,狡詐的人會選擇老謀深算的選擇等等(當然,如果是普通人,那麼就是幾種性格的集合,但各性格的量很少很少,所以差異體現不出,所以才平凡啊,)

一開始,所有人類命運都是一樣的,當大家開始走到行動(人生)的岔路口時,選擇發揮作用,是各人的路發生了分歧。而選擇越多,差異越大,南轅北轍,命運的不同就開始了,由於人生沒有回頭,而各種人在一起又互相影響,讓你在下一次的選擇時猶豫(出生,每一次的動作,申請,心裏,與人的交往中的每一句話都是選擇)

所以,性格決定選擇,選擇決定環境,環境又影響選擇,然後,環境又與命運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所以性格決定命運(我的理解)

要努力改變自己,這樣就能改變命運。

高中作文性格決定命運範文篇二

有位美國採訪晚年的投資銀行一代宗師J·P摩根,問:“決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麼?”老摩根毫不掩飾地説:“性格。”又問:“資本和資金何者更為重要?”老摩根一語中的答道:“資本比資金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性格。”

確實,翻開摩根的奮鬥史,無論他成功地在歐洲發行美國公債,慧眼識中無名小卒的建議大搞鋼鐵托拉斯計劃,還是力排眾議,甚至冒着生命危險推行全國鐵路聯合,都由於他倔強和敢於創新的性格,如果排除這一條,恐怕有再多的資本也無法開創投資銀行這一偉大開創性的事業。

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350名學生有幸請來世界鉅富沃淪巴菲特和蓋茨演講,當學生們問道:“你們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這一有趣的問題時,巴菲特説:“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性格和脾氣。”蓋茨表示贊同。無論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是性格決定命運,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鋼筋鐵骨,而知識和學問則是澆築的混凝土。

高中作文性格決定命運範文篇三

在中國文學史上,建安文學以其嶄新而爽朗的風格備受後世關注。以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和七子為代表,各位作家成就非凡,各領風騷。其中最負盛名者莫如曹植。曹植,為曹操第四子,曹丕同母弟,累封為陳王,諡為“忍”,世稱陳思王。曹植文學才華在其兄曹丕之上,政治才幹卻比不上,加上性格的率性純真,導致在政治鬥爭的失敗,開始其後生的顛沛生活,報國無門,鬱鬱而終,可以説,是他“不自雕勵、任性而行”的性格釀成了他的悲劇。

曹植生於漢獻帝初平年間,時值天下大亂,植自幼隨父轉徙于軍旅,如其自言是“生乎亂,長乎軍”。他親歷戰亂,接觸了廣闊的社會現實,為其創作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素材。建安年間,曹操逐漸統一了中原,他網羅了不少文學之士,為文學的發展提供方便。曹植在這種文學氛圍中極大地發展了自己的文學才能。以建安為界,他的創作分前後期,前期寬閒安逸,後期抒寫個人的不幸遭遇。這完全與其性格分不開的。

曹植曾是一富貴公子,過着鬥雞走馬、宴飲無暇的糜爛生活。《鬥雞篇》裏説:“長宴坐戲客,鬥雞觀閒房。”可以説是整日無所事事。《名都篇》有:“鬥雞東郊道,走馬長揪間。”不過他並沒有完全沉迷在這種整日鬥雞走馬的把戲裏,前期有些詩篇可看出積極進取之精神,如《白馬篇》描寫渴望征戰沙場,為國捐軀的英雄精神。有些則有慷慨之氣,如《贈丁儀》。雅好慷慨為當時建安風氣,不獨曹植有。這與當時天下大亂人們建功立業的機會多而快,慷慨豪邁的情緒四溢,加之曹操這個活樣板的榜樣力量,時人渴創一番事業。這也是曹植念念不忘去上表自試,望能一展政治抱負的原因之一。

建安前期,曹植因才幹與文學造詣的不凡得到曹操的寵愛。當銅雀台建成時,曹操讓各子作賦,“植援筆立成”,一下子引起曹操的注意,“異之”。“每進見難問,應聲而對,特見寵愛”。曹操因此想立曹植為繼承人,認為他是“最可定大事”,對他寄以很高的期望。本來,如果按此照樣發展,他會接替曹操之位。但是,偏偏他的詩人的純真率性慢慢為曹操所看不慣,失掉了寵愛,並招來曹丕對他的猜忌。

曹操愛惜文才,這從他網羅各文人學士於府中和到大漠去贖回蔡文姬可看出來。但是,作為政治家、軍事家,他更看重政治品質。他不願意他辛苦一生的江山拱手讓人。他逐漸發現了曹植“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等壞毛病。作為詩人,曹植的做法和性格無可厚非,常人會認為此乃詩人之特殊。但作為政治家的繼承者,太不穩重,易授人話柄,難以服眾。

有以上的缺點,在曹操眼中已失掉資本,即使沒有曹丕的“以術相傾”,抬高自己,貶低曹植,曹操也不會考慮把王位傳給曹植。加上善於機心的曹丕“御之以術,矯情自飾”,收買人心,致使宮人左右紛紛為他説好話。曹操逐漸把天平傾向曹丕也是必然的。曹丕這一手段後來為隋煬帝所效仿,同樣是鋪平了通往皇座之道路。不同的是楊勇終於沒能逃出生天,曹植則保全了性命。

在其侄曹睿在位時,曹植仍沒有放棄“建永世之業,留金石之功”的努力,先後上《求自試表》、《求通親親表》、《陳審舉表》。言詞激切,發夫至誠。在經歷了曹丕的鐵籠統治後,曹植的思想雖有含蓄一面,但對其侄,又露出其率性一面,儘管不如以前的“任性而行”,有點兵行險着之感。或許是想來個激將法之類。可惜曹睿並不在意,於是曹植只得悵然絕望而死。

曹植的一生,勛績在翰墨、賦辭之中,有遠大政治抱負,卻受自身性格所困,率性而行,結果是葬送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