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會議講話

人力資源是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目標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實現經濟發展和人類進步的重要力量。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人力資源會議講話,僅供參考。

人力資源會議講話(一):

同志們:

這次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是在勝利完成“”目標任務、全面啟動“”發展的新形勢下召開的,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和縣委十二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全面部署年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工作,確保實現縣委、縣政府確定的各項工作目標,為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剛才,宮向陽局長作了一個很好的報告,他的講話思路清晰,重點突出,措施得力,我完全贊同。會上掘港鎮、地税局、財政局三家單位作了很好的表態發言,各鎮和相關區也向縣政府遞交了目標責任書。下面,我就做好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凝心聚力,攻堅克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過去的,既是“”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組建後的開局之年,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改革發展大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擴大就業成效明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人事制度改革穩步推進,人事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高,維權維穩工作紮實有效,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全縣實現“全力保增長、全面達小康”的戰略目標作出了積極貢獻。一是統籌城鄉就業取得新成效。,我縣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一系列擴大就業的政策措施,全縣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全縣新增就業近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始終控制在3%以內。二是社會保險覆蓋實現新突破。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擴大,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去年,職工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全面完成市下達任務,制定和出台了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政策,全縣新農保參保30.5萬人,累計發放養老金9200萬元,我縣被列為全國第二批新農保試點縣,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三是人才人事工作邁出新步伐。以市場化機制配置人才,柔性引進海外高端智力,積極培養適用人才,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公務員管理、事業單位改革、工資制度改革、職稱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穩步實施,新的人事管理制度正在建立。四是依法維護權益有了新進展。認真貫徹落實《勞動合同法》,通過依法維權、落實政策和強化監管,勞動關係協調機制進一步健全,勞動者權益得到更好保障。去年,開展了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和打擊非法用工及清欠農民工工資等勞動保障監察專項行動,促進了全縣勞動關係的和諧與穩定。五是隊伍建設有了新突破。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廣大幹部職工不斷加強自身隊伍建設,講政治、重團結、創業績、塑形象,在全縣縣級機關整體目標考核中獲得經濟部門第二名的好成績。

過去一年的成績來之不易,是各級黨委、政府和各相關職能部門創新舉措、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各位同志辛勤工作和無私奉獻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委、縣政府對大家取得的豐碩成果表示熱烈的祝賀,對為全縣人才工作及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作出貢獻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把握形勢,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做好新形勢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責任感

新的一年,經濟發展環境總體好於去年,民生問題越來越受到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擴大內需、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為事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在應對危機中我們積累了寶貴經驗,這些都是做好工作的有利條件。但當前經濟發展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會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帶來一些難以預料的困難。縣委十二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明確提出了我縣今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工作舉措,提出了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推進現代化、建設新如東”為統領,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大力實施“港口引領、科技驅動、城鄉一體和可持續發展”四大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步伐,勇當江蘇沿海開發第一縣,努力建設經濟更加發達、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生態更加文明、人民更加幸福的新如東的戰略目標。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系統一定要把思想統一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努力把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再向前推進一大步。

(一)國家政策調整為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帶來了難得的機遇。黨的xx大以來,隨着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執政理念的深入貫徹落實,以保障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得到全面加強,黨和國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尤其是近幾年來,中央、省、市在應對金融危機、穩定就業局勢、保障民生方面陸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拿出了大量補貼資金。這些政策措施在為我們做好工作創造了很多有利條件的同時,也要求我們必須抓住有利時機,吃透上級政策精神,研究確定新的工作思路和辦法,讓廣大羣眾享受到更多的發展成果。

(二)面臨的挑戰和壓力為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受到國家重視、社會關注的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而面臨的挑戰和考驗也十分巨大。就我們如東而言,有些問題還表現得較為突出。主要是:就業形勢還不容樂觀。我縣經濟發展快速,但規模工業還較少,產業規模不大,提供的就業崗位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勞動力就業需求,但也有相當一部分下崗職工、農民工素質與企業用工的需求遠不相適應,呈現“就業難”與“招工難”並存的狀況。社會保障能力不強。由於我縣財力較弱,在國家保障制度無縫覆蓋的大背景下,社會保險基金支付能力不足的問題依然存在,相應的社會保障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之中,釋放政策效力、推進重大改革的壓力越來越大。人才需求愈加迫切。我縣要實現經濟轉型,實現跨越發展,迫切需要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進一步做好人才引用、人才培育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工作凸顯重要。各地各部門必須充分認識做好人社工作的複雜性和艱鉅性,冷靜分析所面臨的新形勢、新問題,積極應對,有所作為。

(三)良好的工作態勢為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年來,人社部門通過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的一系列決策部署,開拓創新,求真務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成績,人才隊伍不斷優化、人事改革穩步推進、社會保障日益完善、就業創業局面穩定、勞動關係趨向和諧,一些工作還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國的前列。去年,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組建,整合了職能,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工作活力越顯增強,事業發展空間也越來越大,這為我們全力推進今後全縣人社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總之,新形勢提出了新要求,新機構承載着新使命,新起點充滿了新期待,我們要正確把握當前態勢,正確認識職責使命,準確定位,堅定信心,順勢而為,努力把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推向新台階。

三、突出重點,整體推進,確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要緊緊圍繞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會議和縣委十二屆十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統籌推進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為實現“”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一)以落實政策為重點,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温家寶指出,“保障民生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保障就業”。當前,我縣就業形勢依然嚴峻。部分下崗職工還沒有穩定的就業渠道和崗位,外出務工人員開始迴流,隨着高校擴招,返鄉畢業大學生也在不斷增加,這些給我們的就業工作帶來了很大壓力。為解決好就業問題,國家、省、市都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我們必須抓住機遇,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要扶持企業走出困境,穩定目前在崗人員;要加強對下崗職工、軍轉人員、高校畢業生等羣體的執業技能及擇業觀念的培訓和教育,實現人力資源需求與市場需求的有效對接;要認真落實各項資金扶持和税費減免政策,支持未就業人員實現自主創業;繼續採取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等辦法解決好零就業家庭的就業問題,做到發現一個解決一個,始終保持“零”狀態;要站在改善我縣人力資源知識結構的高度,充分重視畢業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採取落實“三支一扶”政策、開發公益崗位和就業見習基地等措施,為其實現最終就業或自主創業奠定基礎;對於特殊羣體,還要採取特殊辦法解決好就業問題。總之,要認真落實各項相關政策,加大資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增強各個羣體的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從而達到擴大就業的目的。

(二)以擴大覆蓋面為重點,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近年來,我縣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是目前還沒完全實現全覆蓋。因此,我們要認真貫徹中央和省裏的精神,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這裏強調一下,縣政府已經下達了-20xx年社會保險覆蓋總任務。這就是全縣第三輪擴面攻堅的總目標,各項任務務必抓好落實;要採取靈活措施,大力推進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工作;要進一步完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管理機制,加大欠費徵繳的力度,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和基金支撐能力;要以“全國新型農保試點縣”為契機,在全市率先實現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真正意義上的全覆蓋;要進一步做好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障工作;要繼續落實在職職工醫療保險與養老保險聯動推進機制,進一步擴大在職職工醫保覆蓋面;要進一步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有效增強基金支付的承載能力;要進一步做好基金監管,確保不出問題;要強化失業調控,完善失業預警機制,根據失業保險基金積累情況,逐步提高失業保險金標準,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三)以完善機制為重點,繼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目前,我縣鎮機構改革進展順利,崗位設置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要進一步加快推進速度;在完善機構改革的基礎上,要認真落實公務員法,規範日常登記管理,搞好審批備案;要進一步配合上級部門做好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要加大公務員培訓力度,參訓情況要與考核獎懲、任職晉升緊密掛鈎;要繼續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及早落實事業單位“三定方案”;要大力實施事業單位招聘制度,堅持“凡進必考”原則,規範進人行為;要繼續深化工資收入分配改革,認真組織實施公共衞生與基層醫療衞生事業和其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要加強對工資福利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堅決制止和糾正各種違規違紀行為;進一步做好專業技術人員評價工作,提供好各項服務。

(四)以服務發展為重點,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把人才工作融入人力資源開發大局之中,根據我縣發展實際,積極探索整合資源的新措施、新途徑,有針對性地搞好人才引進和培養工作;要加大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切實發揮學科帶頭人隊伍作用,抓好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科研站所的建設;繼續開展好“海外人才如東行”活動,做好智力引進工作,爭取在人才、智力、技術、資金、項目引進與開發方面取得一批新成果;要加大開發培訓力度,大力培養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要繼續做好人才服務工作,為他們提供便利。

(五)以維護權益為重點,努力發展和諧勞動關係。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推動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知法、守法、依法辦事,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要抓好勞動合同簽訂工作,從源頭上保證勞動者工資待遇和各項保險待遇;要建立快捷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及時處置重大勞動爭議和集體勞動爭議,加大人事勞動爭議調解力度,儘量將矛盾化解在基層;要解決部分企業拖欠工人工資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出現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要不斷完善勞動關係應急預案,對一些苗頭性、傾向性的事件要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報告;要避免各類羣體性上訪事件的發生,努力維護社會穩定。

四、科學統籌,強化落實,確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要把握髮展大局,突出工作重點,深入調查研究,切實解決工作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努力提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科學發展水平,確保各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

(一)要高度重視,創造良好外部條件和工作環境。各級黨委、政府要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作為和諧社會建設的大事,作為轉變政府職能、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切入點和突破口,牢牢抓在手上,時刻放在心上,積極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創造有利條件。對一些重大措施和重要任務,黨政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定期聽取彙報,組織推進落實,及時幫助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二)要落實責任,狠抓各項工作推進落實。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目標任務已經確定,關鍵是要抓好落實。要明確責任。建立健全目標責任制,層層分解各項目標任務,逐項落實到單位,落實到部門,落實到人頭,做到明確任務、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明確要求。對於關係大局的重要工作,“一把手”要親自抓,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強化督查。把督促檢查貫穿於工作的全過程,建立健全督導檢查、監測統計、專家評估、反饋通報等抓落實的長效機制,全程跟蹤督導工作的落實。要加強統籌。注意各項工作的關聯性和整體性,各項工作措施要相互照應,各項政策要相互銜接,確保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整體效果。要樹立典型。善於總結基層探索創造的鮮活經驗,善於發現、樹立和培養先進典型,以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形成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三)要改進作風,塑造人社部門新形象。人社系統的廣大幹部要以機構改革為新起點,努力塑造自身良好形象。一要創新思想觀念。切實增強大局意識,自覺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放在縣委、縣政府工作的大局中去思考、去謀劃、去落實,把主要精力放在推動重點工作的落實上來;切實增強羣眾意識,把羣眾利益放在第一位,慰民心、解民憂、保民生;切實增強責任意識,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踏實做好每項工作,力求規範、公正、透明,不出差錯。二要創新工作方法。圍繞人事人才、就業創業、社會保障、勞動協調等重點工作,紮實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爭取每項工作都有鮮明主題,每個時段都有活動載體,以此作為推動工作的抓手,打造亮點、創造特色、尋求特色;搞好與上級政策對接銜接,把中央、省、市的政策精神同本地實際結合起來,把上級精神和決策轉化為切實可行的思路,謀劃為具體的操作方案,形成實實在在的工作舉措。三要創新部門形象。在全系統營造“建一流隊伍、樹一流作風、創一流業績”的濃厚氛圍,引導廣大幹部職工創先爭優,勤政為民,真抓實幹;要通過制度創新來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保證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高效運轉,避免打亂仗;要加強廉政建設,牢固樹立廉潔意識,管好用好各項資金,確保權力陽光運作。

同志們,做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任務光榮而艱鉅,希望全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全體幹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振奮精神,紮實工作,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開創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新局面,為如東早日實現基本現代化的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人力資源會議講話(二):

開會要有效率和效果,抓住每一點滴的時間,我們開會就是要針對某一個問題有準備地進行討論,廣抒己見,形成共識。而且在與會人員都有時間、都有願望的情況下開會,這就是和諧會議。現在還有一點時間,抓住這點時間我也有感而發,説幾件事情。

剛才的小組發言非常好,但是我也發現一個問題,比如説郭太現是組長,把王瑞元推出來了,王瑞元發言的水平比郭太現一點也不差。楊躍甫是組長,把劉金玉推出來了,比楊躍甫也不差。這就説明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舊人。

我們的專家評出來後就得像專家的樣子,本身是專家,整天悟做官的事情就不是專家。領導幹部一天去做不是領導應該做的事情就不是好領導,一個操作工不幹好本崗位的事情就不是一個好的操作工。幹什麼就要像什麼,作為領導讓人一看就是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領導幹部幹什麼呢?要深入基層,要有很強的謀劃能力,要能夠團結人,有很強的人格魅力,大家願意跟着你幹。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本身是官又不像官,這就是最優秀的領導幹部,有些人本身不是官裝得像官,所以讓人瞧不起。所以就是幹什麼要像什麼。這次會議收穫頗豐,我也非常受教育,人力資源工作是一個企業的核心工作,企業的管理核心有人説是財務管理,財務管理的核心是資金管理,但是錢是誰管的?是人管的,説明人的重要因素不容忽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也應該是第一生產力。人的作用至關重要,我們做人的工作首先要是一個好人,人事幹部如果是個好人就能選出更好的人,如果人事幹部水平不大高,道德不大正就選不出好的幹部。昨天在賓館裏面看到一幅對聯:佛門廣大難度不善之人,天雨無邊難潤無根之竹。很有啟發,一個好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有本事有能力的人、一個正派的人從事人事工作,那麼我想這個單位的人力資源工作一定能興旺發達。如果從事這項工作的心胸不開闊,小肚雞腸,那麼這個單位實力不會高。總公司的人事工作這幾年確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走上了科學化正規化可操作性的軌道,為總公司的不斷的大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和智力支持,這裏面也凝聚着廣大人事工作者大量的辛苦和勞動。大家看到會場後面的各種材料、鑑定標準一摞一摞,這得益於人力資源部門有效的領導、思路性的創新,凝聚了上下各級人事幹部做出的重要貢獻。《人力資源條例》、《人才隊伍建設綱要》的編制,不少人下了很大功夫。一幫務實優秀的人,既堅持自己的工作,又把這麼大的東西弄出來了,如果要用金錢計算的話,這兩個東西沒有一千萬下不來。不像有些自詡為國際化的單位自己不幹活,一弄就找諮詢機構。所有的這些文件、所有這些會議材料,所有這些管理體系,所有鑑定的標準,所有的專家評聘,這些工作全是由人力資源部、人力資源公司和各級人力資源部門完成的,這樣的話我們的企業還能搞不好嗎?這就是管理理念的問題。這是呂總領導的人力資源系統取得的顯著的成效,包括我們的幹部隊伍管理,我們的薪酬分配製度,我們的管理體系、制度建設等等。

剛才唐代治做了非常好的會議總結,高建華做了一個薪酬分配的專題報告。呂總的報告有高度有理論水平,又有具體可操作的事情,要很好地貫徹學習。這次會議還有一個重要的亮點,就是幾個單位的發言。特別是孟黎明的發言,我還背了背,標題是“隔行未必如隔山,良材未必在天邊,樹人未必用百年,制度未必沒空間”。制度未必沒空間不是説我們的人事制度有缺陷,而是説制度無情人是有情的,處理好多具體工作的時候要這麼處理。共性的問題用制度政策解決,特殊的、個別的問題要個別解決。不是形而上學的,而是從實際出發。還有“大企業未必大機關”,五個方面、五個事例,非常具有説服力,理論上充滿了辯證法,具有發展的觀點、聯繫的觀點、辯證的觀點,非常值得我們各個單位借鑑,包括總公司領導,也需要不斷的輸入這種理念。油服的經驗也很好,他們經過了集權,放權,再集權,再放權,實際上是經歷了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是思維方式的轉變,充滿了哲學的觀點,對這個單位具有實際的意義,值得我們借鑑。天津分公司和海工都從不同的角度上,講了人才隊伍培養建設上很好的做法。四個單位的經驗值得我們各個單位學習借鑑。

我們從事人事工作的同志,就是要保持一個非常好的精神狀態,要有非常高的水平。我們現在強調能力建設,在科學發展過程當中特別要注重能力建設。能力建設就是在新的時期給我們的廣大幹部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人事部門的幹部要有整合資源的能力,要有統一整合制度和政策的能力,要有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能力是什麼?我想來想去,合力就是能力。在這個單位裏把各種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各種資源整合起來,形成合力了,這就是能力。管三個人八條心這是沒有能力,萬眾一心,這個領導是有能力的。

我們做領導者要有水平。水平是什麼?平衡就是水平。把許多事情都搞平衡了,整體和諧,大體平衡,就是水平。平衡不是平均,一字之差,意義不一樣。一個單位七幺八種,上訪的告狀的一大堆,解決不了問題,這樣的領導有水平嗎?任何事情都要有平衡,產業佈局的平衡,經濟總量的平衡,分配上的平衡,使用幹部上的平衡,這一切問題都貫徹着一個平衡的思維方式。平衡就是水平。

還有穩定問題。做人事工作的一定要把單位、部門的穩定搞好。穩定怎麼做?就是要下功夫、下決心,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做,一個個問題解決了,一個個困難排除了,把問題都搞定了肯定穩定了,所以搞定就是穩定。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領導班子,特別是人事部門的同志應該經常掌握的、思考的。你面對的一些事情,不能搪塞,不能敷衍,不能上推下卸,到了你這一級你就得解決。所以我們規定了一個職責,各個地區公司是在當地處理社會事務的最高領導機關。

另外,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強調一些創新,技術上的創新,更重要的作為領導幹部需要思維創新,思路對了柳暗花明,思路錯了山窮水盡。大家都知道圓珠筆一段時間裏銷路不行,換了一個廠長,他就換一個思路,給圓珠筆加上錄音功能,加上收音機的功能,一下子銷路就打開了,整個企業起死回生。因此我們在日常工作中工作方法要注意創新,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要換一個方法,硬要走下去必定是弄得頭破血流。這種思維方法是我們的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堅持的。

我們現在做人的工作,手裏都有點權力,一定要心懷感恩之心。我們是幸運的,趕上了一個好的機會,我們是幸福的,處在一個好的時代。因此要牢記古人的教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時刻要想到我們的廣大職工羣眾,時刻想到我們的廣大幹部,時刻想到與我們一起共同奮鬥的人的冷暖。過去我們説,有自己也要有別人,自己走路也要給別人留出路來,這是至理名言,這就是要先人後己、先公後私。過去我們沒注意到,你到國外看看,在路上大搖大擺的,橫着一排,把路都佔着的,以及吃飯的時候到一個飯館,一擁而上,一下子就把門堵住的,這一定都是中國的出國團組的人。我們走路的時候一定要靠邊走,在門口一定要給人留出路來。這就是把社會的基本現象用於我們領導工作的思維方式,我想我們工作的效果肯定大不一樣。光有自己沒有別人,要不了兩天就把你弄出去了。這個單位富裕了,那個單位發不出工資,這肯定是過不下去的。油公司是核心業務,如果光有你們不考慮別人,你的好日子也不會長久的。我這就是打個比方,油公司只是強勢的地位但一點也沒有佔多大便宜,中海油的特點就是始終把握了總體的平衡,不管是在什麼單位,有些差距,差距不大,都是可以接受、可以理解的。如果沒有把握住這種平衡,不可能有今天的發展。這也是中海油快速發展的成功經驗。

還有,我再説説用工薪酬制度的改革。剛才大家的建議非常好。我們基本的想法,優化的方案要立足於95%以上的幹部和95%以上的羣眾,這是思路。有這樣一個思路了,帶來的基本操作的問題就容易了。比如統一基本工資制度,基本工資是什麼,大體的思路是在我們目前的總收入裏面,參照社會上的一般水平,參照當地的勞務價格,要體現一定的競爭力,確定基本工資制度。這個基本工資在預期的總收入裏面最多佔20%,就象社會低保似的,企業到了40美元油價的時候也支付得起基本工資。這一塊是公開的、透明的,而且要體現在我們的用工合同中。第二塊叫效益工資,這是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緊密掛鈎的,企業好了就高一點,企業差了就低一點,有效益了才有效益工資。效益工資是封閉的。第三塊叫企業年金,不是當期兑現,而是後期支付。就是解決廣大職工幹部退休以後的後顧之憂。比如工作一年的時候1%,第二年再增加1%,依此類推,這樣注重了公平。當然企業年金起步是不一樣的,工作三十年的和剛參加工作的是不一樣的,制度是一樣的,含金量是不同的。這些事情裏面還有好多問題。比如統一稱謂的問題,都是海油員工,那麼服務員、保潔員是不是也統一到制度裏面?要有一個核心工種的目錄,哪些是發展必不可少的納入進來。呂總的報告也説了,服務性的崗位實行派遣制。有核心基本隊伍,又有社會服務隊伍,用工的方式就是這兩種。大家還説到了評聘分開,總公司通過技能鑑定形成一個資格,各單位聘不聘自己定。

人力資源會議講話(三):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經省政府同意召開的,是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成立後召開的第一次全省性的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全國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按照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會議和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的工作要求,全面總結20xx年人力資源工作,認真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20xx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省委、省政府對開好這次會議十分重視。1月4日,清泉書記專程到廳調研;會前,鴻忠省長專門聽取了工作彙報,今天又親自出席會議並作了重要講話;岱梨副省長也是多次到廳裏直接指導,下午還要作重要講話,這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的高度重視,我們要認真學習,抓好貫徹落實。為做好全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下面,我講三個方面的意見。

一、迎難而上,團結拼搏,20xx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20xx年,是個極為特殊的年份,既要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促進全省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又要實施機構改革、完成職能調整和機構人員融合。一年來,全省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要求,一手抓機構改革,一手抓工作推進,突出就業和社會保障兩個重點,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努力構建和諧勞動關係,克難攻堅,團結拼搏,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一)工作指標超額完成。堅持擴大就業和穩定崗位並舉,着力解決返鄉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困難人員就業的突出矛盾,大力推動創業帶就業,全省城鎮新增就業68.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21%,就業局勢基本穩定。

社會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五險參保人數達到3015萬人次,淨增306萬人次;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96萬人,其中大學生參保112.9萬人,居全國前列。全年徵收社會保險費419億元,比上年增長17%,超額完成省政府交給我們的任務。新農保試點、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全面啟動,省直文化事業轉制單位社會保險辦法出台,村主職幹部、辭退民辦教師參保基本完成,農業“小三場”參保工作紮實推進,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人事人才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全省有21人入選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才“千人計劃”,排名全國第四位;選招4327名高校畢業生從事“三支一扶”,累計超過1萬人,居全國第一。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政策基本兑現,崗位設置管理實施工作進展順利,軍轉幹部安置任務圓滿完成,軍轉工作再次受到國家表彰。

(二)應對危機措施得力。國際金融危機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面臨着許多新情況和特殊困難,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準、工作要實”的要求,採取了一系列綜合性政策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是把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通過實施“五緩四減三補貼”政策,“五緩”緩收社保費3.35億元,“四減”減收社保費9.48億元,“三補貼”支付4.27億元,減輕企業負擔達到17.1億元,支持了企業發展,穩定了就業崗位。

面對去年春節前後外出務工農民工大量集中返鄉、總數達423萬人次的突出問題,堅持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和有序外出務工相結合,組織“送崗位、送培訓、送信息、送信心”活動,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和“迴歸創業工程”,做到有聲勢、有措施、有成效,幫助98%的返鄉農民工實現了轉移就業,緩解了這一階段性矛盾。温家寶在仙洪試驗區深入農户詳細詢問後,深情地講了一段話:“現在看來,可以説返鄉農民工95%實現了多途徑的轉移就業,我放心了”。這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

解決大學生就業是去年工作的重點。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在全省共招錄公務員5980名,選招選調300餘名生和大學生“村官”860名。通過集中舉辦“大學生就業服務月”,建立省級就業見習基地,落實近3萬個見習崗位等措施,到去年年底,按照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登記情況推算,我省20xx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到91.2%,高出全國平均水平4.2個百分點。

為解決困難人員就業難問題,通過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提高社保補貼、崗位補貼標準,強化對“4050”人員、獨立工礦區長期大齡失業人員的就業服務,對新產生的“零就業家庭”在3個月內做到動態消零,全省共幫助12.6萬名困難人員實現就業。通過發放社保補貼9.2億元,穩定了40多萬個靈活就業人員崗位。

繼續深入推進創業促就業工作,召開了全省創業帶就業工作現場會,建立5億元省級創業促就業專項資金,開展創建國家級、省級創業型城市工作,在扶貧奔小康試點縣、仙洪試驗區和旅遊重點鄉鎮扶持農家樂發展。全年共扶持城鄉勞動者9.22萬人成功創業,帶動32.38萬人就業;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8萬筆、18.3億元,完成年目標(8億元)的228.9%,累計達到30.7億元,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二是積極穩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認真履行省政府“能力建設年”活動牽頭部門職責,組織了能力測查、案例講評、技能大賽和“能力建設高層論壇”等一系列活動,研究制定了公務員能力席位通用標準、績效考核、問責和激勵保障等制度。

進一步完善公務員法配套政策法規,起草了公務員錄用、考核、培訓、獎勵、辭職、辭退等實施辦法和麪試考官管理辦法。完成全省七類機關招錄公務員等多項考試錄用工作。隆重表彰了第一屆湖北省“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

妥善安置了1570名軍轉幹部和149名隨調家屬,安置率達100%。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管理服務規範有序,市州一級管理服務機構基本建立,80%的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實現就業,企業軍轉幹部保持總體穩定。

三是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配合組織部門完成國家“千人計劃”和省“百人計劃”實施,建立了湖北省留學人員襄樊創業園。完成50名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0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選拔工作。“湖北省博士後科研流動崗位計劃”首批到位20個,建立博士後產業基地13個。繼續實施專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工程,指導農業等五大領域培訓專業技術人員近4萬人,超額完成了3萬人的目標任務。

進一步加強職業培訓和高技能人才工作,報請省政府出台了《湖北省首席技師選拔管理辦法》。發揮技工院校主陣地作用,精心組織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全年培訓城鄉勞動者126.9萬人,職業技能鑑定發證32.3萬人,技校招生7.1萬人。全面推進企業技能人才評價工作,廣泛開展職能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全省已有128所技工院校與1755家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係。

職稱評審工作朝着改革方向不斷完善,20xx、20xx年度職稱評審順利完成,20xx年的評審工作已部署,嚴格實行“崗位結構比例控制申報”制度,加強監督管理,推進職稱量化評審試點。暢通高層次人才“綠色通道”,對特殊人才提供特殊評審和直接認定等政策傾斜。“考試安全年”活動富有成效,人事考試製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專業化建設穩步推進,全年完成68個項目31萬多人次的考試工作任務。

(三)民生問題得到改善

一是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進一步提高。20xx年,239萬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增加養老金110元;各地正在實施20xx年的調待工作,月人均增加130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10元。

二是養老保險改革穩妥推進。農業“小三場”職工已參保9萬人;辭退民辦教師已自願參保2.9萬人;村主職幹部35317人已全部參保,部分市縣還由地方財政補助,將村副職幹部納入養老保險,這項工作對穩定農村基層幹部隊伍、鞏固農村基層政權發揮了積極作用,在全國是個創新,得到了中組部、人社部的充分肯定。

三是新醫改相關任務全面超額完成。全面完成擴大醫保覆蓋面、提高醫療待遇水平、改進管理服務三項任務,城鎮基本醫療保險新增389.5萬人,53個城鎮職工醫保統籌地區、57個城鎮居民醫保統籌地區的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39個統籌地區開展了居民醫保門診統籌試點,各統籌地區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均達到了當地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積極爭取中央補助資金近25億元,在解決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醫保問題的同時,將其他困難國有企業和部分集體企業退休人員納入了醫保範圍。

四是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基礎性績效工資基本兑現。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迅速制定下發了《湖北省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績效工資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多次召開工作部署會、督辦會,推動政策落實,全省義務教育學校都兑現了教師基礎性績效工資。

(四)制度建設進一步加強。認真落實省部合作備忘錄,堅持把改革作為事業發展的動力,在實踐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

一是多項政策制度高位出台。去年一年,報請省政府出台了9個規範性文件,涉及就業、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新農保試點、大學生醫保、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首席技師、文化事業轉制單位社保、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為工作落實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二是新農保試點實現“雙超”。積極爭取國家批覆了我省首批13個試點縣(市、區),涉及農村人口500萬人,試點縣和試點人口雙雙超過10%。省政府召開會議進行了部署,13個縣(市、區)的試點方案已全部批覆,正在啟動實施。

三是加大勞動關係協調力度。在全國率先出台了關於企業裁減人員、特殊工時工作制度和職工名冊制度等三個協調勞動關係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進勞動合同制度,組織“春暖行動”,發佈適合建築業、製造業、餐飲業、採掘業、非全日制5個簡易勞動合同文本,有效提高了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

全省組織2.3萬户企業開展與職工“共同約定行動”,儘量做到不裁員、少裁員。大力推進“工資集體協商要約月活動”,發佈了企業工資指導線。深入開展“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省裏表彰了63個勞動關係和諧企業和工業園區。

全年受理勞動保障監察投訴舉報案件12372件,結案12152件,結案率達到98.2%;建立了預防和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部門監管責任機制,清欠農民工工資2.4億元,涉及13.27萬人;完善了羣體突發事件處置機制,妥善處置重大羣體突發事件322起。全年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20616件,審結19841件,結案率達96.2%。

四是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穩步推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出台教育、民政等行業指導意見及一系列相關配套管理辦法,制定印發了崗位設置方案、核准文書、聘用合同等範本,規範實施工作。完成了全省17個市、州及所屬大部分縣市實施方案備案批覆工作,部分地方完成工作進度達80%以上,省屬事業單位崗位設置方案的核準全面啟動。

五是勞動保障監察兩網化建設提速。爭取將武漢、荊門納入國家首批60個網格化試點,統一開發了勞動保障監察工作軟件。多數市、縣監察網格劃分到位,部分市縣落實了人員經費,開展了信息採集工作。

六是基層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加快推進。建立了調解組織及調解員基本信息庫,基本形成多渠道、多層次、廣覆蓋的爭議調解組織網絡。出台了《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處理意見》,在全省範圍內統一勞動爭議案件的裁判尺度,提高了勞動仲裁的公信力。

七是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有序推進。擬定了《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勞動保障配套改革專項規劃綱要(草案)》和《武漢城市圈勞動保障三年行動計劃》,報請省委出台了《武漢城市圈勞動保障聯動共享工作方案》,積極爭取國家對城市圈工作的支持,形成部省合作共同推進城市圈建設新格局。

(五)堅持兩手抓兩不誤。在全面推進各項業務工作的同時,我們堅持“兩手抓”,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一是機構改革穩慎實施。去年6月1日,省委明確了廳領導班子和廳級幹部,年底前廳機關和公務員局29個處室工作人員全部到位,處室設置較原兩廳減少2個,也比人社部和國家公務員局少2個。市州一級有6個地方組建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改革期間,做到思想不亂、隊伍不散、工作不斷,幹部職工思想穩定,精神面貌始終昂揚。

二是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結合開展第二批、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和政府“能力建設年”活動,堅持並完善學習制度,組織全系統開展各層次的理論、政策、業務培訓,加強上掛、下派幹部交流,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全系統幹部隊伍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

三是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有力。建立健全了“教育倡廉、制度規廉、監督護廉”的工作機制,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在20xx年底省紀委組織的對廳黨組書記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的測評中,滿意率達到97.37%,基本滿意率達到100%。

在突出抓好重點工作的同時,法制建設、教育培訓、農民工工作、信息化建設、基金監管、新聞宣傳、機關黨建、文明創建、綜治信訪、老幹服務、軍房統建、後勤服務等其他各項工作也協調發展,取得了新的成績和新的進步。

回首20xx年,十分艱難和不易。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就業局勢一度非常嚴峻,農民工返鄉和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焦點;改革進入深水區,各類矛盾和利益訴求集中反映,歷史遺留問題難以迴避,建國60週年維穩任務異常繁重;機構改革付諸實施,職能整合、人員調整、思想融合、風格適應任務很重。面對艱鉅任務、複雜局面和重重矛盾,我們沒有退縮,牢記使命,不負重託,克服了人手不足、基礎工作和技術手段跟不上等諸多困難,履行職責,改革創新,先行先試,做了一些應該做的事,在這一過程中,也經受了考驗、鍛鍊了隊伍、增長了才幹。藉此機會,我代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向關心支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各級黨政領導、省直各有關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向辛勤工作的全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回顧走過的歷程,有很多經驗和體會值得認真總結,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黨委政府的重視和領導,是事業發展的堅強保證。省委、省政府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多項工作是省領導親自在部署、在推動。如6月份“大學生就業服務月”活動,是清泉書記果斷決策、親自部署的,鴻忠、昌爾、憲生、生練、岱梨等省領導出席6月7日的專場招聘會;全省創業帶就業工作現場會,清泉書記專門發來賀信,昌爾和岱梨副省長親自到會講話;新農保試點工作,省委會兩次專題審議,鴻忠省長親自參加試點工作會並作重要講話;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工作,憲生常務副省長几次召集會議協調;村主職幹部參保工作,立剛部長直接拿在手上;岱梨副省長更是親力親為,多次到廳裏現場調研指導,對重大問題親自協調。這些都為我們推動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和支持。

第二,部門的理解和配合,是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的有力支撐。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跨越經濟社會多個領域,涉及方方面面,離不開相關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過去一年,無論是制定出台文件,還是推進重點工作、解決難點問題等,都得到了省直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合作。如會同財政、國税、地税等部門,落實“五緩四減三補貼”的援企穩崗政策;會同財政、教育等部門,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辭退民辦教師參保;會同組織、民政、財政、地税等部門,推進村主職幹部參保;會同組織、科技、教育部門聯合出台自主創新“雙百計劃”;還有就業聯席會議、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新農保試點工作領導小組、解決拖欠企業職工工資問題協調小組的建立,均得益於省直部門的配合支持。這一良好工作格局,有力地促進了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的全面協調發展。

第三,職工的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是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的思想保障。機構改革涉及崗位變動、個人進退,幹部職工思想上有波動很正常,但在工作職責面前,所有同志沒有絲毫鬆懈,表現出很強的大局觀念和責任意識。如省委、省政府決定開展“大學生就業服務月”活動,是在新廳剛剛宣佈組建的第二天,正逢端午小長假,同志們放棄休息,通力配合,制定工作方案,起草領導講話和通知文件,徵集就業崗位,籌備專場招聘會,短短三、四天時間就徵集到省內外就業崗位1.7萬餘個,在6月7日成功舉辦了首場招聘會。當時各市、縣人事、勞動保障部門都還沒有合併,同志們不分你我,團結合作,確保了任務的完成。這裏面表現出的精神面貌,是推動事業發展的永恆動力。

第四,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工作的加強,是推進工作落實的重大舉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直接服務人民羣眾,各項惠民利民政策靠基層落實、靠基礎夯實。這些年,各地適應形勢發展和工作需要,大力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和基礎工作。如仙洪試驗區普遍設立村級聯絡員,把信息網絡延伸到村;恩施、十堰等地探索建立區域性的鄉鎮服務中心;武漢、黃石、荊州等地加強社區協理員隊伍建設;孝感、荊門等地開展“兩基”創建和評估。正是由於基層基礎工作的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城鎮醫保擴面、新農保啟動、培訓鑑定、退管服務等大量繁重而細緻的工作任務才能完成。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隨着經濟社會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快速發展,就業和社會保障已覆蓋城鄉,收入分配製度、人才工作因就業形式多樣化、經濟結構多元化、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改革不同步,深入推進難度大,對一些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研究不夠、辦法不多,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逐步加以解決。

二、明確職責,牢記使命,把握新時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形勢和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和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大舉措。今年把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作為擴大內需、調整經濟結構的重點,這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雖然經過努力,我省和全國一樣,經濟呈現復甦發展的良好態勢,但要看到,新的一年,我們仍要面對嚴峻的挑戰。國際金融危機影響還在持續,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和環境的複雜性可能給工作帶來一些難以預料的問題和困難。新組建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承擔着探索建立職能有機統一大部門體制的重要任務,肩負着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管理,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更好地發揮我省科教人才優勢;統籌城鄉就業和社會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從就業到養老的服務和保障體系;統籌機關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統籌人才市場與勞動力市場整合,加快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加強勞動監察和調解仲裁,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四統籌一加強”的重要職責。我們要以建立大部門體制為新的起點,進一步增強做好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改革創新,切實履行職責,努力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設成為“勞動者之家、人才之家、本站”。

(一)必須積極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社會就業更加充分的目標。就業是民生之本,關係千家萬户,是天大的事。我省是人力資源大省,勞動力總量供大於求的矛盾長期存在,勞動力素質和崗位需求不適應的結構性矛盾十分突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要將擴大就業作為頭等大事,把促進就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更加註重就業政策與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相結合,與發展中小企業和服務業相結合,形成促進就業的長效機制;更加註重突出重點,把高校畢業生擺在就業工作首位,統籌做好農民工和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工作;更加註重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積極扶持勞動者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使更多勞動者走上創業之路;更加註重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提升服務質量和效果;更加註重建立職業培訓新機制,鼓勵企業積極做好上崗培訓和技能提升培訓。通過紮實工作,把經濟轉型對就業的不利影響,轉化為結合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擴大就業的重要機遇;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的壓力,轉化為統籌城鄉就業、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良好契機;把體制制度障礙和就業服務能力欠缺的現實問題,轉化為大力推進制度改革和體系建設的具體行動,努力實現城鄉勞動者就業機會更加均等、就業結構更加優化、就業環境更加寬鬆、就業保障更加健全、就業崗位更加穩定的目標。

(二)必須加快完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保障是社會安定的重要保證,與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關。目前,社會保障領域仍然存在着城鄉發展不平衡、制度不夠健全、管理基礎比較薄弱、資金支付壓力不斷加大、待遇水平較低等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同時也將長期面對人口老齡化、就業方式多樣化、城鎮化和收入分配不平衡的挑戰,制度改革和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必須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指導方針,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不斷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逐步將各類人員納入參保範圍,做到應保盡保;要確保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建立健全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基金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正常調整機制,逐步提高待遇水平;要適應統籌城鄉發展的新形勢和人力資源市場的流動性,探索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加快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研究同一險種不同制度之間的銜接辦法,探索建立多層次、可轉接的城鄉一體社保管理體制;要大力發展企業年金和補充保險,推動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加強社保基金監督管理,管好、用好參保人員的“養命錢”、“救命錢”,確保基金安全完整,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要按照便民利民的原則,加強經辦能力建設,完善服務流程和管理辦法,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努力實現對社會保障對象“記錄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的目標。

(三)必須更好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為促進中部崛起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事以才聚,業以才興。湖北是教育大省、科技大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數量居全國前列,但我們還不是人才強省,人才總量不足,隊伍結構不合理,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和複合型人才短缺,人才優勢還沒有很好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必須把實施人才強省、人才強企戰略作為新時期人才工作的主線和根本任務,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堅持人才優先發展,以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為重點,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改革完善政府特殊津貼、博士後、百千萬人才工程等人才工作平台,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專家,開展大規模繼續教育,努力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具有競爭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要切實加強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以提升職業能力為核心,緊緊抓住培養、使用、評價、激勵等重點環節,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完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要以培養農村經濟類人才和帶頭人為重點,積極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加強各類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吸引、使用的工作機制,努力讓各類人才用當其時、各得其所、才盡其用,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和熱情。

(四)必須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創新和健全人事管理的體制機制。加快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的重要保證。當前,我省社會事業領域改革相對滯後,必須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改革,按照創新管理體制、轉變用人方式、整合人才資源、凝聚優秀人才的要求,以建立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為主要內容,以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用人制度為重點,加快建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符合事業單位規律和特點的人事管理制度,實現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科學化、法制化。要進一步完善軍轉幹部安置制度,把軍轉幹部作為經過基層歷練、補充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重要來源,不斷改進完善計劃分配軍轉幹部安置辦法,建立公開、公正、公平的安置工作機制,大力加強軍轉幹部教育培訓工作,着力提高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就業創業能力,建立軍轉安置工作長效機制。通過不斷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充滿生機與活力的人事管理制度。

(五)必須加強公務員制度建設,建設一支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隊伍。加強和完善公務員制度建設,建設高素質的公務員隊伍,是進一步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是依法治國要求在政府部門的重要體現,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推進廉政建設的必然要求。當前,我省公務員法配套政策法規尚不健全,公務員管理中一些深層次矛盾和重點難點問題還有待解決,公務員隊伍的思想、作風和能力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公務員管理的科學化水平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們必須進一步完善公務員制度,加快推進公務員分類管理和聘任制,健全科學的公務員考核評價機制,研究建立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形成較為完備的公務員管理法律法規體系。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以能力建設和作風建設為重點,突出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增強公務員依法行政意識,深入開展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提高公務員整體素質,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過硬、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隊伍。

(六)必須努力發展和諧勞動關係,為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勞動關係是現代社會最基本的一種社會關係,勞動關係和諧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當前,我省勞動關係協調機制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滯後,勞動監察隊伍人員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隨着市場化、工業化、城鎮化的深入發展,勞動關係將進一步多樣化、複雜化,發展和諧勞動關係的任務十分艱鉅。我們必須加快構建發展和諧勞動關係的體制機制,積極推進勞動關係協調機制建設,加快完善勞動合同制度、集體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積極發揮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的作用。加快企業和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加快仲裁機構實體化建設,積極推進調解仲裁製度建設,加強調解仲裁隊伍建設,提高爭議處理的效能。積極推進監察執法能力建設,完善勞動監察法律制度,創新監察管理體制,提高監察執法能力,努力實現監管範圍從以城鎮為主向統籌城鄉轉變,監管模式從被動反應型向主動預防型轉變,切實維護勞動者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通過我們的努力,逐步建立起規範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贏、和諧穩定的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係。

三、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全面推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項工作

20xx年,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要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堅持把“民生為本、人才優先”作為工作主線,繼續以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為重點,深入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穩慎做好工資收入分配工作,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統籌做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各項工作,持之以恆地加強部門自身建設,努力開創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一)以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就業困難羣體為重點,努力穩定和擴大就業。要大力實施擴大就業的發展戰略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和穩定就業,確保全年城鎮新增就業65萬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0萬人,其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0萬人,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一是把高校畢業生放在就業工作首位。湖北高校畢業生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做好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有着特殊的意義和特別的要求。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不斷提升就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扶持政策,探索建立高校畢業生離校前後對接措施,健全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網絡、工作機制和信息發佈系統、統計體系,組織開展更有效的就業服務,深入實施“三支一扶”計劃,健全就業見習制度。同時,創新工作機制,形成湖北特色。

二是把城鎮就業困難人員作為幫扶重點。對就業困難羣體採取特殊服務是政府的重要職責,要堅持實施就業援助制度,落實就業援助政策,深入開展“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今年省裏將安排就業專項資金開展專項行動,集中開發10萬個公益性崗位,切實解決一批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

三是全方位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繼續開展就業相關數據快速調查工作,掌握全省農村勞動力基本動態。充分運用職業培訓、就業創業扶持和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拓展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渠道。健全服務、培訓、維權三位一體的勞務輸出工作機制,擴大勞務品牌影響力,促進更多農村勞動者轉移就業。

四是大力推進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以創建國家級、省級創業型城市為重點,加大小額擔保貸款發放和創業服務力度,着力提高創業的初始成功率以及對就業的帶動率,幫助城鄉勞動者成功創業5萬人,帶動20萬人實現就業。加強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和服務推動,推廣農家樂項目創業模式,幫助農民工返鄉創業和農民就地就近自主創業。

五是全面落實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國務院已經明確將應對危機、擴大和穩定就業的政策再延續一年,各地要加快工作進度,努力推動政策在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落實,並根據實際,進一步延續和充實政策內容。要充分發揮失業保險預防失業、促進和穩定就業的功能作用,形成就業與職業培訓、社保的聯動機制。加強就業統計,及時跟蹤和準確掌握就業形勢變化。加強就業資金監管,充分發揮資金使用效益,開展專項自查,確保資金安全。

(二)以擴大覆蓋面、增加受益面、改進服務為重點,加快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年底五項社會保險(含城鎮居民醫保,不含新農保)參保人數達到4131萬人次,全年徵收社會保險費400億元。

一是深化養老保險改革。做好20xx年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工作,確保春節前將增加的養老金髮放到位。認真執行國家出台的城鎮企業職工包括農民工基本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辦法,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出台我省實施意見並抓好貫徹落實。啟動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省級統籌,編制好基金預算並嚴格執行。進一步完善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政策,推動解決困難集體企業、家屬工參加養老保險,研究城鎮未參保居民的生活保障辦法。

二是落實新醫改各項任務。繼續高位推進城鎮醫療保險擴面工作,參保率要達到90%以上。所有統籌地區的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要分別達到當地20xx年度職工平均工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有條件的統籌地區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政策範圍內住院費用平均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60%以上,60%的統籌地區開展城鎮居民醫保普通門診費用統籌試點。推動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建立異地就醫管理服務體系,調整完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目錄等醫療保險指標體系。改革支付和付費方式,推行建立醫藥費用談判機制。

三是抓好新農保試點。國家首批13個試點縣(市、區)和其他自費試點縣要紮實推進新農保試點工作,確保春節前符合條件的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領到基礎養老金。要及時研究解決試點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加強新農保與老農保、村主職幹部養老保險、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等制度的銜接。

四是積極推進工傷、生育保險工作。繼續實施“平安計劃”二期,推進以農民工為重點的擴面工作。做好“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工作,推進工傷保險市級統籌,探索建立工傷保險預防、待遇支付、康復“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報請省政府出台生育保險管理規定,提高生育保險待遇水平。

五是加強基金監管和經辦能力建設。認真組織開展企業年金管理使用、投資運營情況專項檢查,配合審計部門開展社保基金和就業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專項審計。加強內部審計工作和內控制度建設,規範業務流程,加大違法違規案件查處力度,確保各項基金和資金安全。繼續做好企業年金移交和規範管理工作,推進新的企業年金業務。進一步加強綜合服務大廳建設,開展社會保險“數據質量年”活動,完善社保信息披露制度,不斷提高社會保險經辦水平。

(三)以能力建設、責任體系為重點,大力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

一是繼續推進政府執行力和能力建設。進一步鞏固“能力建設年”活動成果,增強“能力席位”意識,着力提高公務員的操作能力,建立確責、履責、問責的責任體系,建立平時考核制度,加強考核結果使用力度,完善考核問責等激勵約束措施。探索開展專業技術類公務員實行聘用制的試點。深入開展做“人民滿意的公務員”活動,推進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

二是貫徹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規劃綱要。會同省委組織部出台公務員考錄、考核、培訓、獎勵工作的實施辦法,研究制定轉任、聘任制公務員和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管理辦法,在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開展公務員管理創新試點。嚴格執行表彰獎勵申報審批制度,加強對部門表彰工作的指導和監督。

三是建立有基層一線工作經歷的人才鏈。完善凡進必考機制,提高公務員考錄科學化水平,加大從農村、社區優秀基層幹部會考錄公務員的工作力度,探索從優秀工人、農民等生產一線會考錄公務員的辦法,積極推進競爭上崗、公開遴選等競爭性選拔方式,進一步優化公務員隊伍結構。加強考錄工作規範化建設和考錄考風考紀建設,組織實施好20xx年度公務員考試錄用工作。

(四)以高層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為重點,着力推動人才優勢向經濟社會發展優勢轉化。

一是加快實施省“百人計劃”和“雙百計劃”,推動創新型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配合省委組織部加快落實國家“千人計劃”和省“百人計劃”。加快構建留學人員回國服務體系,繼續做好留學人員科技活動項目擇優資助工作。實施湖北省自主創新“雙百計劃”,引導一批高層次創新人才到企業領軍承擔自主創新任務。繼續將高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納入“省貼”選拔範圍,做好“四類”專家的選拔推薦和聯繫服務工作。繼續實施“湖北省博士後科研流動崗位計劃”,規範博士後研究人員在站管理。設置“湖北省貧困地區專業技術人才奉獻崗位”,以“三支一扶”服務期滿仍留在基層服務的大學生和常年在貧困地區工作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對象,集中資源跟蹤培養,激勵引導一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紮根基層、服務基層。研究制定我省20xx-20xx年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意見,深化專業技術人才繼續教育工作。

二是實施“人才強企”戰略,加大高技能人才培養力度。建立高技能人才聯席會議制度和工作協調機制,啟動實施湖北省技能人才振興計劃、青年技能就業技能成才培訓工程和公共就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項目,實施“金藍領工程”,繼續組織實施特別職業培訓計劃和技能就業計劃,組織城鄉勞動者技能培訓95萬人,職業技能鑑定發證28萬人,培養新技師2萬人。要積極落實技能人才各項待遇,推广部分地區實施技能人才津補貼制度,全面推行企業技能帶頭人、“首席技師”制度。深化技工院校教學改革,提升技工院校培養能力,發揮技工院校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加強職業技能鑑定工作。

三是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探索對部分高校新組建中級評委會進行考核評估試點,加強中高級評委會建設。對引進回國的海外優秀高層次人才,長江學者、楚天學者等,暢通人才評價“綠色通道”,繼續為大企業核心骨幹和引進急需人才提供特殊評審服務。指導各市州衞生專業和省會計、農業等高評委開展量化評審試點,適時擴大試點專業範圍。切實加強人事考試製度化、標準化、信息化和專業化建設,加快建立完善確保人事考試安全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人事考試評價的社會公信力

四是圍繞服務新農村建設,統籌推進農村人才資源開發。繼續組織專家服務團赴基層縣市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服務活動,實施“湖北省農業專家與農村實用人才結對創業計劃”,繼續開展“鄉土拔尖人才”選拔培養工作,探索把政府津貼、專家選拔等工作向農村實用人才延伸,積極為農村實用人才提供評價服務。

(五)以實施崗位設置管理為重點,深入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

一是加快崗位設置管理實施工作。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全省市州以上黨政機關、40%的縣級黨政機關所屬事業單位要完成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研究制定事業單位競聘上崗管理辦法、特設崗位管理辦法等相關配套政策。研究建立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信息化系統。

二是進一步深化聘用制度改革。加大事業單位聘用制度推行力度,力爭全省事業單位簽訂聘用合同人員比例達到95%,規範聘用合同管理。進一步擴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面,全面推行公開招聘制度。加強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政策研究,研究制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獎勵、考核等規定,探索建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聯動機制,加強事業單位人事規範管理。

三是穩慎推進事業單位綜合配套改革。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在省事業單位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牽頭作用,協調有關部門修改完善事業單位機構分類、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障、財政投入等五個方面配套政策,適時啟動事業單位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

(六)以績效工資實施為重點,不斷深化機關企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一是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根據國家安排,參與關於職務與職級並行、實行工資福利待遇與職級掛鈎,向縣鄉黨政主要領導和艱苦地區公務員實行工資福利傾斜政策的調查研究,適時貫徹實施。做好規範公務員津貼補貼和特殊崗位津貼工作。做好公務員晉檔晉級等實施工作。

二是完善事業單位收入分配製度。做好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正常運行工作。在公共衞生和基層醫療衞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按照國家要求,穩慎推進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結合事業單位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的實施,對專業技術人員按確定的崗位等級執行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實現基本工資制度的整體入軌運行。

三是加強企業工資宏觀調控。及時發佈企業工資指導線,發揮三方機制作用,指導用人單位和職工形成收入分配方面的談判機制。探索改進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引導企業建立健全薪酬體系和績效考評辦法。完善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加強對企業工資收入分配的監督檢查,維護勞動者報酬權益。

(七)以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為重點,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

一是做好農民工工作。發揮聯席會議作用,組織實施農民工幫扶計劃。推動建立農民工綜合服務體系,解決農民工基本權益中的突出問題。

二是推動落實勞動合同制度。貫徹實施《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繼續開展“春暖行動”,實施“彩虹計劃”和小企業勞動合同制度覆蓋行動計劃,積極推進勞動合同用工備案制度的落實。繼續改革完善特殊工時管理辦法,開展勞動定額標準管理研究。加快健全勞動關係三方協商制度,爭取年底在各市州全部建立三方協商會議制度。

三是加強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加強以調解組織基層建設和仲裁機構實體化基本建設為內容的“兩基”建設,加強企業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探索建立以出租車、餐飲服務、建築等行業為重點的行業性調解組織,推動鄉鎮、街道勞動保障平台開展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健全調解組織登記制度,加強調解工作指導。認真貫徹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辦案規則,加大辦案力度,確保仲裁結案率達到95%。

四是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全面推進勞動保障監察網格化管理,採集用人單位信息,確保網格化覆蓋率達到80%以上。全面啟用監察管理信息系統,逐步實現勞動保障監察管理網絡化。鞏固勞動保障年檢基礎性地位,深入組織開展系列專項行動,着力打擊重點侵權問題。細化監察執法自由裁量權,規範執法行為。健全案件協查、誠信評價和失信懲戒等機制,強化重大案件查處,確保案件結案率、農民工工資清欠率達到96%以上。

五是健全激勵引導機制。在小型企業開展“雙百雙規範”活動,鞏固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成果,對受表彰單位實行分級管理和跟蹤管理,擴大和諧勞動關係創建活動覆蓋面和公信力。加大部門聯動力度,將用人單位遵守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情況納入企業徵信系統。

(八)以完善機制和強化措施為重點,紮實做好軍轉安置和企業軍轉幹部解困維穩工作。

一是堅決完成年度軍轉安置計劃。做好20xx年轉業地方工作的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安置工作,探索軍轉幹部競爭擇優、市場配置的新路子。加大對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就業創業的扶持指導,落實退役金等各項政策待遇。完善各項軍轉安置政策和安置辦法,建立正常年份軍轉安置工作的長效機制。

二是加強軍轉幹部教育培訓。加強和改進軍轉幹部教育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軍轉幹部適應地方工作的能力和素質,增強接收安置單位接收安置軍轉幹部的積極性、主動性,拓展自主擇業軍轉幹部就業創業能力。

三是確保企業軍轉幹部穩定。督促、指導各地把企業軍轉幹部穩定工作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嚴格實行屬地管理,密切加強重點監控,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妥善做好應急處置工作,避免發生大規模集體上訪和進京聚集上訪事件。

(九)以基層建設和基礎建設為重點,努力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加強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抓住省編辦出台加強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文件的契機,整合原人事、勞動保障部門公共服務機構與職能,進一步推進鄉鎮、街道、社區基層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統籌功能定位,落實保障經費,充實人員力量,改善辦公條件,加強人員培訓,建立健全縱向貫通、功能健全、制度完善、服務規範的公共服務網絡。

二是建立統一規範的人力資源市場。要加快人才市場和勞動力市場的整合,形成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管理制度和體制。積極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支持,推動全省縣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基本達標,力爭通過2年努力,使全省人力資源市場在服務場所、服務功能、服務質量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以實施“四個一”(一卡、一號、一網、一頻)項目為重點,推動全省金保工程“一體化”建設。加快省、市兩級集中式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建設省級數據中心交換平台。繼續推動人力資源市場和社會保險統一應用軟件上線,推進基層信息服務平台建設,擴展省-市-縣主幹網絡帶寬。以實現“一卡通”為目標,積極有序地推進社會保障卡發行和使用。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全面完成“”規劃各項目標任務,科學編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是今年的一項重點任務。各地要按照“”規劃的要求,統籌協調,抓好落實,確保全面完成“”規劃各項目標任務。“”規劃編制關係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大計,必須高度重視,集中力量,認真做好“”規劃編制工作,儘可能將有關項目納入國家和省“”規劃,為今後一個時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對於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奮發有為,全面完成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為把我省建設成為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