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精選5篇)

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 篇1

同志們:

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精選5篇)

這次我局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動員會是經市局黨組研究,報經邯鄲市局和武安市委、市政府同意召開的。主要目的就是對部分中層領導班子進行調整,對部分中層崗位實行競爭上崗,進一步建立健全乾部選拔任用競爭激勵機制,真正做到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努力使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建立起新的幹部管理體系,以新的姿態、新的氣象、新的面貌,團結帶領廣大幹部職工進一步開創武安地税事業的新局面。剛才,建芳副局長宣讀了《中共武安市地方税務局黨組關於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及競爭上崗的實施方案》,我完全同意。下面,我重點講以下三個問題:

一、機構分設以來,中層領導班子在地税事業發展中發揮了中堅作用 彈指一揮間,國、地税機構分設已近十二個年頭了。十一年多來,全市地税系統克服了機構分設初期的種種困難,紮紮實實打基礎,大刀闊斧搞改革,勇往直前闖新路,使我市地税事業突飛猛進,開創了武安地税的大好局面,形成了武安地税的大好環境,樹立了武安地税的良好形象,實現了武安地税的跨越式發展。這一切都得益於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得益於有關部門的協作和配合,得益於市局黨組一班人的集體智慧、正確思路和堅強領導,得益於中層領導班子的團結協作和勤奮工作,得益於廣大幹部職工充分發揚了“艱苦創業、務實創新、敬業奉獻、廉潔守紀、爭創一流”的地税精神。

各分局、科室的中層領導是我們這個集體的“兵頭將尾”,大量的基層工作要靠他們去組織、去協調、去落實,一個單位工作成績的優劣、形象的好壞、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層領導的能力和素質,因此

中層領導班子建設顯得十分重要。地税組建十一年多來,我局應該説在中層領導班子建設上下了很大力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從市局黨組來講,建局之初,就注重把中層領導班子建設擺在地税工作的突出位臵,堅持“任人唯賢、唯才是舉、注重實績、公開聘用”的原則,全面實行了聘任制;1999年8月份,在邯鄲市地税系統率先實行了中層領導幹部競爭上崗20xx年和20xx年,又先後對部分中層領導班子進行了重新優化組合。從而徹底取消了幹部終身制,逐步建立健全了幹部競爭激勵機制,大大提高了中層領導班子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了幹部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達到了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目的。從目前各中層領導班子的現狀來看,都比較注重自身建設,樹形象、作表率,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確保了各項税收工作的圓滿完成。從總體上看,全系統中層領導班子經受住了艱苦創業的考驗,更沒有在地税事業快速發展不斷取得優異成績時而驕傲自滿、停滯不前,在實踐中磨練,在磨練中成長,在成長中不斷進步,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工作方法和領導藝術日臻成熟。建局十一年來的歷程是輝煌的,十一年來的成績是令人欣慰的,一項項工程、一個個戰役、一座座豐碑、一次次跨越,都飽含着我們每一名地税幹部辛勤勞動的心血和汗水。我們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領域取得的顯著成績已經充分説明,全系統中層領導班子在政治上是堅定的,在作風上是過硬的,取得的成績也是令人矚目的,我們的中層班子是富有戰鬥力的,是一個“政治合格、政績突出、政風優良、作風紮實”的團結戰鬥的領導集體。

總體來説,我市地税系統中層領導班子建設的特點具體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團結協作,凝聚力強。各中層班子成員十分注意增強團結,

充分發揮集體效能,在總體思想上堅持“三分三合”,即工作上分,思想上合;職責上分,目標上合;任務上分,關係上合。正職能夠當好班長,帶好隊伍,忠於職守,默默奉獻;副職能夠擺正位臵,尊重正職,當好參謀,主動工作,保證了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二是求真務實,政績顯著。中層班子成員帶頭髮揚20字地税精神,堅持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幹,既精心運籌、指揮謀劃全盤工作,又撲下身子親自解決具體問題,真正做到了一級帶着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從而取得了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個文明建設的大豐收,創造了今天來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三是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發展的思路決定着發展的出路。各分局、科室自地税組建以來,十分注意從實際出發,圍繞市局的總體目標,認真謀劃各自的工作,每年都適時提出新目標、新舉措,有的還被上級所肯定和推廣,這充分體現了各中層班子的智慧、魄力和創新能力,對地税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導和促進作用。四是廉潔自律,羣眾信任。在自身建設上,絕大部分中層班子成員都能做到率先垂範,廉潔自律,認真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實踐“三個代表”,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同志們不做的,自己堅決不做,真正發揮了領導幹部的表率作用,增強了影響力和感召力,在羣眾中樹立起了領導權威和良好形象。

我們之所以能夠贏得這樣一個大好形勢和局面,可以説是在邯鄲市局和武安市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關心支持下,在有關部門的相互協作、緊密配合下,我們市局黨組一班人通過科學的思路、紮實的工作幹出來的,是通過艱苦努力、頑強拼搏拼出來的。特別是中層領導班子功不可沒,在地税事業發展中發揮了中堅作用、立下了汗馬功勞。尤其是各單位一把手

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負重奮進,勇挑重擔,為地税事業的發展和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市局黨組不會忘記你們,全體地税幹部不會忘記你們。在此,我代表市局黨組向全局中層領導班子成員以及全體地税幹部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認清形勢,統一思想,高度認識中層領導班子調整的重要性 此次中層領導班子調整,是我局成立以來的第四次人事制度改革,雖然調整的範圍和規模沒有前三次大,但是這是我市地税系統在成立十週年之後的第一次人事調整,調整的成功與否對於我市地税系統能否在“”時期再創輝煌有着重要意義。

(一)實行中層領導班子調整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客觀要求。我國已成為世貿組織成員國,經濟運行規律正在與國際社會全面接軌,經濟全球化已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税務機關處在市場經濟的前沿陣地,幹部隊伍尤其是領導幹部的素質直接關係着我們的執法水平,通過對中層領導班子進行調整,使中層領導幹部時時感到有壓力,有緊迫感和危機感,促使其刻苦學習、積極向上,胸懷全局、自強不息,工作才能有動力、有活力,才能促進中層領導幹部整體素質的提高,也才能團結和帶領廣大幹部經得起新形勢對税收工作的新要求、新挑戰和新考驗,從而不斷取得地税事業的新勝利。

(二)實行中層領導班子調整是地税事業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時代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迫使税收必須努力挖掘潛力,創造活力,不斷進行改革。實行中層領導班子調整,可以不斷為地税事業注入新鮮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和發展後勁,促使每位中層領導幹部經常保持高昂的鬥志和頑強拼

搏的工作熱情,不斷把税務管理的各項改革引向深入,永葆地税事業的生機和活力。

(三)實行中層領導班子調整是加強幹部隊伍建設的迫切要求。中層幹部是聯結局領導與廣大幹部的紐帶,是貫徹落實全局工作規劃的基本保證,也是全局各項奮鬥目標得以實現的中堅力量。實行中層領導班子調整,能夠使中層幹部時刻繃緊依法治税、廉潔奉公這根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強政治敏鋭性和政治鑑別力,有效抵禦各種不健康東西的侵蝕,樹立起良好的地税形象。同時,可以解決大量的實際問題,使優良作風、先進經驗得以發揚和借鑑,從而有力地推動全局整體工作的開展。

二、周密部署,嚴格實施,保證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工作有序進行

我們這次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可以説是一次人事制度大改革,涉及到廣大幹部的政治榮譽和切身利益,將不可避免地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矛盾。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名幹部一定要站在全局高度認識這次改革,把握這次改革,組織好這次改革,要勤于思考,精於謀劃,苦於落實,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項改革,保證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工作的有序進行。

這次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在市局黨組的統一領導下,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按照“個別調整、自願報名、民主測評、競爭上崗、黨組聘任”的方法進行。所謂“個別調整”,就是首先在全局對部分中層正職進行崗位調整;所謂“自願報名”,就是凡是符合競爭上崗資格的人員都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報名參加競爭上崗;所謂“民主測評”,就是由全體幹部職工對符合競爭正職和副職資格人員的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綜合打分;所謂“競爭上崗”,就是符合條件和資格的副職定向競爭10個正職崗位,符合條件和資格的一般人員競爭10名副職崗位;所謂“黨組聘任”,就是在一系列程序進行完畢後,由市局黨組根據公示情況和各單位人員的工作需求情況,統一研究決定聘任。中層領導的競爭上崗程序共分民主測評、自我推薦、業務和微機考試、組織考察、市局黨組研究擬定人選、雙項選擇、公示、黨組聘任8個步驟,每個步驟都有明確規定和詳細説明,希望同志們要認真學習和嚴格遵守。

在這裏,我代表市局黨組嚴格要求廣大幹部職工要高度認識這次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的重要意義,熱情希望每一名符合條件的地税幹部都要踴躍報名,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投身到、參與到這場改革中來。每個職位都是對大家開放的,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你認為自己適合哪個職位就報名參加哪個職位的競爭。要堅決克服信心不足,競爭不上怕丟人,沒有勇氣參加競爭的思想。既然有競爭就會有上有下,“上”者當然有勝人一籌之處,“下”者也絕不等於失敗,對自己也是一次鍛鍊、一次考驗,也是一次充分展示自我才華的機會,至少給了自己一次認清自我、客觀評判自我的機會,積累了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同時也説明自己有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和願為地税事業發展做貢獻的良好願望。失去一次競爭職位的機會將是對自己、對地税事業的最大的不負責。

每名幹部職工都要自覺服從全局利益,認真看待和正確理解市局關於這次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項規定,不能只從眼前、局部、本單位和個人的利益看,要全面理解,要發展的看,帶頭思改革、議改革,在改革中唱好主角,全身心地投入到改革中去。在這裏我要強調的是,我局這次中層領導幹部競爭上崗是有充分民主基礎的,不管民主測評,還是業務考試,都是個人素質的具體體現,可以説已經把決定權交給了個人、交給了大家。我們要珍惜這次機會,特別是在民主測評中,每名同志都要既認真又負責地行使手中的權力,不管是參與競職上崗或者是不參與的,都要以公正、負責的態度客觀地評價每個同志,為工作着想、為改革大局着想、為地税事業發展着想。地税事業的發展與每名地税幹部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對地税負責就是對自己負責,地税興旺我光榮、地税發展我受益,應該是每個同志都明白的道理。

三、強化責任,嚴肅紀律,確保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工作圓滿完成

(一)嚴肅政治紀律,確保政令暢通。這次中層領導幹部調整和競爭上崗是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是新形勢和新任務的必然要求,是我們地税事業發展和前進必須面對和着力解決的一個課題,必然會觸及到許多深層次的問題,對多年來形成的積弊會產生一定的衝擊和影響。大家要充分認識這次改革的艱鉅性和複雜性,把它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科學籌劃,周密組織,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投入到改革中去。要時刻保持堅強的黨性觀念和組織紀律觀念,做到令行禁止,保證政令暢通。要不折不扣地把局黨組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決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打擦邊球,鑽政策紀律的空子。

(二)嚴密組織實施,確保幹部思想的高度統一和穩定。這次人事制度改革是對全體地税幹部特別是中層領導幹部黨性觀念、組織紀律、業務水平、工作作風和駕馭全局能力等方面的一次綜合考驗。我局對這次改革做出了周密的安排,做到既有全面的總體部署,又有具體實施步驟;既堅決果斷,又積極穩妥;既迅速快捷,又周密細緻。我們決不允許因為改革亂了思想,壞了作風,誤了工作。每名幹部都要自覺樹立黨性觀念、大局觀念和紀律觀念,全力以赴支持改革、投入改革,自覺服從組織分配,正確對待進退去留,對那些無理取鬧、拒不服從組織分配和站在小團體或個人利益上消極對待,製造、傳播謠言、蠱惑人心,動搖改革信心的,一定要給予嚴肅處理,絕不能因為遷就照顧少數人而影響改革進程。同時要加強管理,嚴格考勤、車輛、值班、衞生、安全保衞等各項規章制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並做好為納税人服務的一切工作,各單位絕不能因為人事改革打亂工作秩序,損害地税形象。

(三)搞好競爭上崗,確保人事制度改革順利進行。中層幹部競爭上崗是人事制度的一項根本改革,每名中層領導和廣大幹部都要高度重視,堅持憑黨性看幹部,憑政績用幹部,運動場上選冠軍的原則,嚴格按照競爭上崗的規定和程序辦事,既不能流於形式、走過場,又不能因為缺乏嚴密組織影響團結,挫傷積極性。對於在競爭中搞串聯,拉選票,請客送禮,託人説情等不正之風,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情節嚴重的取消其競爭上崗資格。通過競爭上崗,真正把優秀人才選拔到中層領導崗位上來,營造奮發向上的用人導向。

(四)認真搞好交接,確保國家財產不流失,工作不受影響。中層領導幹部競爭上崗期間,市局黨組已明令凍結一切財產,停發任何實物、現金,對於臵三令五申於不顧、頂風違紀的,將嚴懲不貸。各單位的財產和現金都要認真登記造冊,明確專人負責移交,認真辦理各種交接手續,紀檢組和監察科要組織好離崗離任審計,誰出現問題就追究誰的責任,哪個單位出現私分公款、公物等問題,要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要搞好徵管資料、納税檔案的保管工作,不能發生因為交接不到位,出現新的漏徵漏管户的情況。要加強請示報告,對改革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隱瞞不報的,一經發現堅決嚴肅查處。

同志們,人事制度改革是一項艱難複雜的政治任務。為了建設一支認真實踐“三個代表”和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地税幹部隊伍,為了地税事業的蓬勃發展,讓我們緊密團結在市局黨組周圍,同心同德,齊心協力,打一場艱苦卓絕的攻堅戰,確保人事制度改革的圓滿完成,促進地税事業在“”時期實現整體跨越式發展。

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 篇2

同志們:

今天下午,我們在這裏舉行新提拔任用幹部任前座談會,我感到十分高興。在座的各位是經過民主測評、班子推薦和組織考察即將履任新職的同志。剛才,4名同志就做好本職工作作了表態發言,看得出同志們工作的信心和決心都非常大。在此,我代表州局黨組、機關全體幹部對各位表示熱烈的祝賀!

州局黨組這次提拔使用的16名幹部,都是基層的優秀人才,其中黨員15人,大學本科13人,大專3人,平均年齡38.5歲。大家不僅政治過硬、業務熟練、德才兼備,而且年富力強,很有活力,有幹勁。你們當中,有的我認識,有的只知道名字,還有的是新招錄的年輕同志。應該講,無論從品德上,還是從知識結構上,以及年齡構成上,這批新提拔的幹部都是非常令人滿意的。在你們即將走上領導崗位的時候,我代表州局黨組向大家提出幾點要求。

一、要在“三個儘快”上下功夫

要做好新任幹部的崗位磨合工作,要以最短的磨合期實現最快的作用發揮,提高“回報率”,發揮新任幹部各自優勢。一是要儘快進入角色。實現舊角色向新角色的轉化。崗位的變化,不僅對一個人的知識水平、思維方式、處事方略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對一個人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外在形象、日常養成等都有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注重從思想上投入,收心多謀份內之事,靜心多慮新崗之責。另一方面要從行動上進入,就是要注重從以上幾個方面加以努力,實現角色與職務要求的匹配。少搞迎來送往之事,集中精力幹好工作。二是要儘快熟悉情況。這是開展工作的前提和核心。一方面要熟悉工作性質、工作進程以及工作特點。另一方面,要熟悉工作環境,例如機關工作的程序、所屬人員的思想、性格、特點,等等。三是要儘快形成合力。一方面要在進入角色、熟悉情況的基礎上,儘快擔負起工作任務,履行起工作職責,儘快適應和勝任本職。另一方面,要嚴以律己,當好表率,樹立威信,爭取領導和部屬的信任和支持,儘快形成工作合力。這次上任的同志在以往的工作中,都能立足本職,紮實工作,為州直地税系統全面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從這次羣眾測評、組織考察、全面公示情況看,羣眾對你們充滿信任和期待,對你們的能力、成績也予以了充分肯定。尤其是一些工作大膽潑辣、敢抓敢管的幹部,羣眾都投上了贊成的一票。希望大家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保持和發揚。對一個同志,組織和領導要看到其長處和優點,不拘一格用人。而作為個人,則要不斷地從嚴審視自己不足和弱項,並切實改進和提高。這是一個人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希望同志們在今後工作中要有清醒的認識,並不斷修正錯誤,歷練自己,完善自我。

回去以後,在工作移交中,要做到“三清”:工作任務清、人員思想狀況清、遺留問題清。對於原先保存的重要資料,要登記造冊,移交清楚;對未完成的工作,要以文字的形式交接清楚。另外,幹部調整後,不免有迎來送往,一定要節儉辦事,不要奢侈浪費,造成不良影響。

二、要在“四個表率”上下功夫

要做學習力強的表率。你們走上領導崗位後,第一要務就是學習。你們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我把它分為三類:一是學税收業務。從事税收工作,熟練掌握税收業務知識是我們的安身之本。當領導以後,擔子更重,責任更大,工作更忙,應酬也相應增多,但是,大家學業務的勁頭不能鬆,時間不能少。要通過不斷學習,努力使自己成為縣(市)局税收業務尖子,成為推動基層幹部學習税收業務的引擎。二是學政治理論。作為一名領導幹部,沒有政治頭腦就沒有前進的方向。毛澤東同志説:“政治工作是一切經濟工作的生命線”。因此,在座各位必須認真學習重要的政治理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使自己成為講政治,顧大局,識大體的合格領導幹部,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終保持清醒果決,這是一個領導幹部的立足之本。三是學社科知識。一名税務領導幹部僅僅懂税收業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博覽羣書,掌握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和社會科學知識,使自己成一個內涵豐富,多才多藝的複合型人才。

要做創新力強的表率。隨着社會的發展進步,税收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壓力也越來越大。如何帶出生機活力的幹部隊伍,就在於是否帶頭創新。作為新任領導幹部,一是要帶動創新,引導幹部發揮創新活力。領導幹部要善於根據地税工作客觀規律,推動思維創新、方法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二是鼓勵創新,促進幹部增強創新潛能。現在基層縣(市)局都面臨着人員老化和人員不足以及服務方式落後等諸多問題,解決當前和今後税收工作面臨的問題和壓力,必須靠創新工作機制,靠提高税收工作的科技含量。對於大家來説,不斷進取,勇於創新是超越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途徑。只有創新才能為納税人提供更加快捷、更加優質的服務。

要做執行力強的表率。責任成就事業,執行力決定成敗。從政治立場上講,執行力不強,是不講政治的表現;從税收業務上講,執行力不強,是無能的表現;從工作作風上講,執行力不強,是不務實的表現。執行力是領導和助推地税事業科學發展、全面促進人民滿意地税建設的關鍵。立足崗位,發奮成才,是提高執行力的必經之路。新任幹部要肯幹小事。小事雖不起眼,卻有助於養成良好習慣,磨練堅強意志,培育沉穩性格。要願幹難事。難事的共性是時間緊,“幹不完”;任務重,“幹不動”;標準高,“幹不好”。在我們提拔使用的地税幹部中,凡是在工作中挑大樑、打硬仗的,往往成長進步快。要把幹難事看成是進步的最好課堂,成功的最優路徑,做到重任面前不退縮,重擔面前敢當頭,事事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各項工作走羣眾的前面,為羣眾做出榜樣。只有這樣,你才能成為州局黨組放心、羣眾滿意的領導幹部。

要做自控力強的表率。自控力是對領導者意志品格的考驗,越是站位高,權力重,越要善於自控和調節,防止“越軌”和“出界”。新任幹部要帶動大家提高廉潔從税意識,弘揚清風正氣,追求清廉奉獻。要自覺主動接受監督,履行好一崗雙責,對幹部負責,對地税長遠發展負責。尤其要結合系統內活生生的反面事例進行深刻剖析,從“中箭落馬”者身上深挖根源,總結教訓,要懂得避禍,嚴於律己,不取不義之財;更要懂得惜福,認認真真算好“人生四筆帳”,堅決不碰“四條高壓線”。

2月2日,我在今年州直地税工作會議的報告中提出:州局在選人用人方面,要“努力營造‘靠素質立身、靠實績進步、靠能力發展、’的濃厚氛圍,使我們配備的班子和選拔的幹部得到幹部羣眾的普遍認可”。黨組殷切希望你們走上領導崗位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不斷創造佳績,為地税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 篇3

尊敬的潘市長、各位領導、同志們:

新春伊始,市政府召開這次全市科技工作會議,貫徹落實全省科技獎勵大會、科技工作會議和市“兩會”精神,回顧總結去年科技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工作任務,進一步推動自主創新,加快創新型城市建設。潘強市長還要作重要講話,大家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抓好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兩個方面的問題:

一、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回顧

去年,全市科技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深入實施“藍黃”兩大戰略,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優化創新環境,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以支撐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集聚優勢科技資源,着力培育壯大高新技術新興產業,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 的良好開局。我市連續五次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峽山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正式授牌,為轉方式調結構和經濟文化強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帶動能力顯著提高

---高新技術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全市新口徑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2349.7億元,同比增長30.1%,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24.9%,比年初提高1.12個百分點。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106家,居全省第一位,總量達到324家,居全省第二位。歌爾聲學、沃華醫藥等7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8家。濰柴動力創建為國家級創新型企業,山起重機、富維薄膜等14家企業創建為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總數達到33家,居全省首位。半導體照明產業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大功率LED路燈應用數量突破10萬盞,居全國首位。在廣州舉行的全國“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試點工作調度會上,我市作為全國第一批試點城市代表,作了典型經驗介紹,萬鋼部長對我市的工作機制、運營模式、技術創新等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重點行業發展優勢明顯。汽車製造、合成材料製造、專用化學產品製造、輪胎製造等產業產值達到1192.75億元,超過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總量的1/2強。其中,汽車製造業總產值達到576.71億元,佔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比重為25.41%;合成材料製造業達到196.74億元,佔比為8.67%;專用化學產品製造業達到218.19億元,佔比為9.61%;輪胎製造業達到201.11億元,佔比為8.86%。

---園區基地建設成效顯著。把高新區作為全市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發展龍頭,着力加快“63513” 全省新興高端產業示範工程實施,推動建成國家創新型科技園區,創新型半導體發光產業集羣建設獲國家科技部批覆。全市已建成LED半導體照明、動力機械、電聲器件、濰坊光電、磁電裝備、滷水綜合利用等6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形成了光電子、軟件、生物醫藥、濰柴動力、歌爾LED等園區。

(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創新平台支撐能力不斷增強。新增濰坊特種紙等58家市級和山東大型收穫機械等20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累計發展到423家,其中省級96家,國家級1家。濰柴動力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全年開展創新項目202項,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4項,完成專利申報221件,主持、參與國家或行業標準5項。新建歌爾聲學等6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12家,居全省第2位。認定市級孵化器6家,寶興孵化器被批覆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濰坊軟件園被認定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12家,其中,省級4家,國家級3家。

---創新工程引領作用成效明顯。全市承擔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76項,爭取上級無償經費3.2億元,項目、資金數居全省各地市首位。其中濰柴混合動力系統開發等2個企業項目列入科技部重大專項, 盛瑞傳動8AT和歌爾聲學智能電聲器件項目新列入國家“”重大科技支撐專項,億嘉集團、領潮化纖等7家企業獲得省自主創新重大專項資金扶持。

---科技成果培育取得新進展。全市認定自主創新產品67個。培育優秀科研成果390項,評審出市級科技進步獎150項,95%以上的成果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獲得省級以上科技進步獎26項,其中,晨鳴集團的“速生楊高檔銅版紙”等2項成果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三)科技合作與交流向縱深發展

---科技合作渠道不斷拓寬。濰柴動力和盛瑞傳動被科技部確定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組織實施濰柴M26柴油機、盛瑞8AT、康躍高效渦輪增壓器和華光數碼新型自動製版設備4個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其中,盛瑞傳動世界首款前置前驅8擋自動變速器正式投產下線,打破國際壟斷,邁入批量生產階段。全市產學研合作基地達到126家,示範企業達到67家。繼續加強了與中科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

---創新戰略聯盟和院士工作站建設實現新突破。新建地熱利用及餘熱回收等10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滷水精細化工等6家聯盟被批覆為省級產業技術創新示範聯盟,全市創新聯盟達到20家,其中,省級6家,國家級1家,總量居全省第1位。新建天維膜等10家省級院士工作站,總數達到20家,居全省第2位,其中華特磁電建成我市唯一的省級綜合院士工作站,全省僅設4家。

---科技融智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有序推進。徵集發佈中科院、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院所最新科技成果20xx多項;加強與我國駐俄羅斯、英國、加拿大等駐外使館聯繫,發佈1000多項國外高新技術成果;發佈中小企業技術需求信息600多條,促成230多家企業與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科技合作關係。

(四)科技服務民生工作成效顯著

---突出抓好農業科技創新。組織實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各類重大項目23項,獲得上級無償經費支持1770萬元,創歷年新高。壽光市、昌邑市、寒亭區納入了黃河三角洲國家現代農業發展“一城兩區百園”戰略部署。青州華盛承擔了省剛剛啟動的科技型種業創新重大專項,加速了高端蔬菜種子的國產化進程。壽光市建成全省首個蔬菜生產信息化服務系統,實現了對大棚的實時監控。在昌樂等縣市區建立了20個基層農業科技信息服務站,有力助推了濰坊的農業產業化進程。

---加快推進科技園區建設。獨立建成峽山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濰坊高新區和諸城市創建為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全市建成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1個,省級3個,市級25個。濰坊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成為山東省“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台”

一區六基地二十個示範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聘任2名“泰山學者-藥學特聘專家”。富康製藥、沃華醫藥、堯王制藥3個企業成為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究開發技術大平台(山東)產業化示範企業。

---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研發。組織實施了“造紙污泥自動控制快速堆肥及專用肥生產技術研究”、“黃河三角洲綠色鹽化工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地下滷水綜合利用”等一批國家“863”示範項目。金絲達公司的“城鄉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列入了國家““重大專項預備項目。全市共安排節能減排項目36個,支持經費604.5萬元。

(五)科技創新環境不斷優化

深入貫徹新修訂的《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條例》,着力構建獨具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改進和完善了科技獎勵指標評價體系,市級科技進步獎向實體經濟領域傾斜,加大了工業、農業等領域科技創新成果的獎勵比重;認真開展了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工作,積極探索科技融資工作新路子;加大廳市會商力度,把創新平台、科技專項、產業基地建設納入廳市會商內容;強化黨政領導幹部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機制,將科技企業孵化器、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院士工作站、重點實驗室建設等科技指標納入了全市科學發展考核體系,黨政一把手抓第一生產力的氛圍更加濃厚;落實自主創新產品政府優先採購政策和高新技術企業15%所得税率、研發經費税前列支等優惠政策,為高新技術企業減免税收4億多元;堅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及時研究解決高新技術、新興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充分調動各部門科技進步和創新的積極性;積極開展創新方法研究推廣工作,提高了企業持續創新能力;以“科技引領未來發展,創新建設美好濰坊”為主題,舉辦了第十一屆科技活動周,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氛圍。我市的科技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省長姜大明等領導多次到濰坊考察指導,對濰坊的創新舉措給予了充分肯定。《科技日報》、《大眾日報》等新聞媒體先後對我市整合國際國內資源、推動自主創新的經驗做法,作了典型宣傳報道,極大提高了我市科技工作的地位和顯示度。 一年來,在推進全市科技創新和科技事業發展中,廣大科技人員和科技管理工作者付出了艱辛努力,取得了顯著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全市科技戰線圍繞中心、融入大局、奮力開拓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在總結工作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認識到我們的工作離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轉方式、調結構的新形勢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一是整體科技創新實力與我市經濟發展需求不相適應的問題仍較為突出,創新型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匱乏的瓶頸尚未從根本上突破,創新平台數量和研發能力與先進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二是以高新技術為主體的新興產業規模偏小,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仍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仍十分突出。三是科技管理部門同有關經濟部門的協調創新不夠,特別是與發改、經信、税務、金融等部門之間缺少經常性溝通。我們科技系統內部在協調配合、共同推進科技進步中也有待於進一步強化。這些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和改進。

二、20xx年全市科技工作重點任務

今年是我市實施“”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也是貫徹落實市十一次黨代會和市xx屆人代會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的起步之年。全市科技工作的總體思路是:認真貫徹市 “兩會”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六四三”工作部署,圍繞支撐藍黃“兩區”建設和發展重點,全面融入經濟建設主戰場,以服務科學發展為主題,以支撐發展方式轉變為主線,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創新工作機制,強化措施落實,努力實現科技工作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的新跨越。工作中,要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六個重點”。

一個目標是:充分發揮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6%,增幅高於全省水平;抓好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確保實現科技創新投入的新突破;爭創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重點實驗室,確保實現創新載體建設的新突破。

六個重點是:第一,着力打造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集羣。抓住省政府“”期間每年安排10億元財政資金,重點支持4個示範性創新產業集羣發展的重大機遇,堅持省市聯動,提前做好項目篩選、儲備和銜接工作,爭取主動。重點推進生物醫藥等2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戰略產品的產業化,着力培植壯大浪潮華光、豪邁科技等100家創新型高新技術企業。按照國家和省實施高新區發展提升工程,重點提高高新區發展的質量和水平。強力推動高新區“63513”全省示範工程實施,科學規劃創新型半導體發光產業集羣建設,重點以歌爾光電等為龍頭,帶動50家中小型企業鏈式環繞,打造全國一流的創新型半導體發光產業集羣。推動各類園區儘快向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轉型,力爭年內建成諸城東城項目區、高密經濟開發區兩家省級高新技術園區。以動力機械、光電等5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為基礎,着力打造太陽能光伏、新能源汽車、軟件與集成電路、半導體照明、生物醫藥、新材料、農用車裝備、滷水綜合利用、磁電設備、子午胎模具等10個優勢明顯的產業集羣。深入推進“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工作,年內推廣應用LED路燈3萬盞,爭創全國示範城市。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400家,爭創全省第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800億元,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26%以上。

第二,着力推進創新平台建設。深入實施國家和省技術創新工程,突出企業主體地位,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全年新建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30家。組建山東信息通信技術研究院濰坊分院、中國科學院山東綜合技術轉化中心濰坊分中心和山東省科學院濰坊分院。重點支持濰柴動力創建國家內燃機企業重點實驗室,歌爾聲學、盛瑞8AT創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骨幹企業為龍頭,整合產業優勢和科研院所資源,新建10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重點以山東邦泰為龍頭建立採暖散熱器戰略聯盟,以藍天節能環保為依託建立印染行業餘熱回收戰略聯盟。積極推動非織造材料、軟件與動漫等10個戰略聯盟進入省計劃。引導金融、人才等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推動華特磁電、恆安散熱器等10家創新能力強的企業跨入省科技創新型試點企業行列。突出抓好濰坊科技融智公共服務平台、高校科技轉移中心、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新區軟件園、清華科技園等機構建設,推動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第三,着力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針對省裏今年將繼續拿出2.5億元資金,按照重點產業集羣和產業鏈發展要求,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核心,重點支持新信息、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和海洋開發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繼續加強與國家、省科技計劃和“”科技發展規劃的銜接,把國家和省裏的既定目標與我市創新產業發展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爭取和承擔國家、省重大科技項目。全年組織實施市級以上科技計劃項目300項,爭取科技資金達到3億元。重點推動山東貝瑞康白介素亞型蛋白、福田新能源汽車、華辰生物新型基因工程囊素三肽、山東天一溴化苯乙烯材料合成、億能光學等項目列入國家、省科技重大專項。抓好8AT、M26重大國際科技合作專項的實施,力爭山東美晨科技等項目列入國際科技合作重大專項,康躍科技、華光數碼建成國家、省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加大科技成果培育和轉化力度,努力推動盛瑞8AT、金絲達公司生活垃圾處理成果申報為國家、省級科學技術獎,全年培育優秀科研成果130項以上。

第四,着力推進農業和民生科技創新。貫徹實施中央和省1號文件精神,重點抓好國家級農業高新區創建、農業種業工程實施、農業信息化建設和農業科研機構改革四項重點任務,全面提升農業科技創新水平。圍繞黃河三角洲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主導產業,以高新技術和現代服務業引領傳統農業向高效生態農業轉型發展,建設有機蔬菜、畜牧能源循環模式、海水健康養殖、農產品精深加工等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按照《山東省種業振興規劃(20xx-20xx年)實施方案》,實施種業生產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現代種業企業培育工程等,推進我市種業產業率先發展。紮實推動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重點加強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專業信息服務系統和專業信息服務站點建設,建立可持續的農村農業信息綜合服務體系。深化社會領域科技發展,組織公共安全和防災減災科技攻關,開展重大生產事故預警與救援、社會安全、食品安全、垃圾資源化處理等關鍵技術研究,構築科技支撐體系。加快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建設,推進峽山、黃河三角洲(濰坊)、濰坊高新區、諸城市4個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推動濰坊高新區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

第五,着力抓好科技與經濟、文化和金融的結合。一是抓好科技與經濟結合。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科技工作的根本理念,堅持技術創新帶動結構優化,促進產業升級,引導創新要素向經濟主戰場集聚,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着力打造高端、高附加值產業鏈,推動“濰坊製造”向“濰坊創造”轉變,進一步凸顯科技進步在支撐全市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中的作用。二是抓好科技與文化結合。實施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積極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針對重點文化產業發展對科技的重大需求,抓住一批全局性、戰略性重大科技問題,加強技術攻關和應用推廣,着力培育動漫、電聲樂器等10大重點文化產業園區,中動傳媒、惠影科技等100家重點文化企業,提高科技對傳統文化業態的提升和對新興文化業態的創生能力,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抓好科技與金融結合。深化與金融部門的合作,儘快與金融部門研究簽訂支持科技發展的框架協議和授信協議,搭建互利共贏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引導推動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等各類資本,為小微科技型企業和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投資。支持科技企業在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融資及在股權代辦轉讓系統掛牌交易。全力開展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城市建設,力爭濰坊高新區建成國家首批科技金融結合試點地區。

第六,着力加強科技管理系統自身建設。注重學習調研,深入基層和企業,實行點對點服務,圍繞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瞭解科技新發展,為科技服務經濟發展提供決策支持;把握新時期科技發展規律,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注重用市場化的方法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強化創新意識,在加快推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機制體制創新等方面,拓寬新思路、研究新辦法、推出新舉措,着力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學化水平。創新工作機制,切實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同聯動,堅持開門抓創新,形成齊抓共管新格局;多辦羣眾所用、企業所急、發展所需的大事,注重工作實效,積極組織開展科技服務、科技培訓、科技合作等活動,促進科技惠民;改進服務方式,簡化辦事程序,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注重廉政建設,以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為重點,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建立健全運行制約和監督機制,確保各項制度、措施落到實處。 各位領導,同志們,推動科技創新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任務光榮而艱鉅,新的形勢、新的任務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奮發作為,為實現科技創新新跨越、加快 “四個濰坊” 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謝謝大家!

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在全國貫徹學習黨的精神之際,在我縣正在實施麻陽高速建設之時,在全局正在實行交通大發展之刻,在我們即將告別20xx年,迎來20xx年盛世的今天,我們歡聚一堂,隆重舉行“XX縣道路交通運輸管理局成立揭牌儀式”!這是交通的一件喜事,也是交通發展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交通運輸局黨委和全系統幹部職工,向蒞臨今天揭牌儀式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表示熱烈地歡迎和衷心地感謝!對道路運輸管理局正式成立表示熱烈地祝賀!

道路運輸管理是交通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分量很重,責任很大。我縣運管工作在歷屆領導班子的團結帶領下,堅持以人為本,堅持綠色發展、安全發展、和諧發展,着力整治與規範全縣道路運輸市場,着力保障維護羣眾安全與利益,着力營造穩定、有序發展環境,着力服務交通運輸發展和全縣發展大局,取得了可喜成績,在我縣交通發展史上寫下了濃抹重彩的一筆。

今天,我們將“縣道路運輸管理所”更名為“縣道路運輸管理局”,是報縣編辦批覆同意的,這是順應機構改革大勢的需要,是加強交通運輸自身建設與發展的需要, 規範道路運輸管理的需要,有利於增強運輸管理職能,適應綜合運輸體系建設的形勢;有利於落實國家和省道路運輸條例的要求,確保依法行政;有利於探求加快運輸經濟結構調整步伐,推進道路運輸業協調發展,滿足社會對交通運輸的需求。

良好的開局,是事業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全體道路運輸管理幹部職工以此更名為契機,立足新起點,奮力新跨越。在此,提三點要求:

一是抓學習提素質。要認真貫徹落實好精神,以科學發展觀指導道路運輸管理工作,着力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風過硬、業務精良、紀律嚴明的道路運輸管理隊伍,適應新形式、新任務、新要求。

二是抓管理提能力。要大膽創新發展道路運輸、規範道路運輸的新舉措,積極探索建立道路運輸市場秩序整治工作的長效機制,大力倡導道路運輸企業及從業人員依法誠信經營、文明優質服務,確保人民羣眾安全、便捷、舒適出行。

三是抓服務提形象。要堅持以人為本和執法為民理念,規範執法行為,兑現服務承諾,提升工作效能,強化治庸問責,創優發展環境,以一流管理、一流業績、一流服務,為推動交通運輸科學發展和建設美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最後,祝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同志們、朋友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萬事如意!謝謝大家!

地税局長幹部調整講話 篇5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貫徹黨的xx大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中央經濟、農村、林業工作會議,以及全國人才工作、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全面總結“”林業工作,認真謀劃“”發展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重點工作。

黨中央、國務院對這次會議高度重視。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回良玉同志會前專門聽取彙報,對林業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回良玉副充分肯定了“”時期的林業工作,對謀劃“”、部署20xx年林業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面落實。

下面,我講三個問題,供大家討論。

一、關於“”林業工作的簡要回顧

五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林業工作,頒發了中央10號文件,召開了首次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和全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百縣經驗交流會,明確了林業的“四個地位”、“四大使命”和“五大功能”,把林業擺上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全國務林人奮發進取,鋭意改革,紮實工作,有效破解了長期以來嚴重製約林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成功應對了各種重大自然災害和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林業三大體系建設和各項工作取得了輝煌成就,林業的面貌發生了重大而深刻的變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一)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重大成果,為林業和農村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經過精心謀劃和全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廣大農民的衷心擁護和社會各界的普遍讚譽,成為繼土地家庭承包之後我國農村經營制度的又一重大變革和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突出亮點。一是明晰產權、承包到户取得重大進展。目前,已有18個省區市基本完成明晰產權任務,全國共解決林權糾紛80餘萬起,確權到户林地22.36億畝,佔全國集體林地總面積的81.69%。6825萬農户拿到林權證,3億多農民直接受益。二是完善政策、創新機制取得重大突破。公共財政支持制度、林業金融支撐制度、林權保護和流轉制度、林木採伐管理制度和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相繼建立。林權保護管理服務工作日益規範,林木採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在全國193個縣展開。林業合作組織達到6.4萬個,帶動農户1846萬户,經營林地3億多畝。三是興林富民、農村穩定取得重大成效。林改大幅度增加了農民的家庭財產,極大地激發了農民興林致富的熱情,為破解農民增收難的問題找到了有效途徑。全國林地直接產出率已由20xx年的84元/畝提高到20xx年的198元/畝。2550個林改縣農民林業收入占人均年收入的比重,由20xx年的12.96%增加到20%以上,重點林區縣超過60%,一些山區農民的收入超過了平原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若羌縣20xx年農民人均收入只有2216元,20xx年僅紅棗收入一項就達3萬多元,增長了10多倍。林改還推動了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促進了農村和諧穩定。同時,國有林場改革穩步推進,改革思路基本成熟;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順利推進,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二)生態建設和保護全面加強,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的框架基本形成。緊緊圍繞“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全面加強生態建設和保護,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一是森林生態系統建設力度加大。全國完成造林3.7億畝,義務植樹117.2億株。全國森林面積達29.3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20.36%,活立木蓄積達149.13億立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達9.26億畝,穩居世界首位。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78.11億噸,年生態服務價值10.01萬億元。森林經營實現突破,完成中幼林撫育4.7億畝。林木良種使用率達到51%。天然林保護工程圓滿完成一期建設任務,退耕還林政策進一步完善,三北防護林、速生豐產用材林等工程建設成效明顯。國務院批准了《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徵佔用林地定額管理制度開始實施,林地保護力度明顯加大。二是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全面加強。實施了《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20xx—20xx年)》,完成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項目201個,5萬多公頃濕地得到恢復。濕地自然保護區達550多處,國家濕地公園達100處,國際重要濕地達37處。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50.3%,較“十五”末增加5個多百分點。啟動了第二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建立了長江、黑龍江等流域濕地保護網絡。黑龍江、湖北、寧夏等省區濕地保護和恢復面積明顯增加。三是荒漠生態系統明顯改善。國務院召開了全國防沙治沙大會,國家林業局與各重點省份簽訂了防沙治沙責任書,全面實行了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制。啟動了石漠化治理工程和38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第四次全國荒漠化沙化監測結果顯示,20xx—20xx年,全國沙化土地面積年均縮減1717平方公里,比上個監測期年均多縮減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減少的省份增加到29個。全國土地沙化防治進入了“整體遏制、局部惡化”的新階段。四是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明顯。大熊貓等50多個瀕危野生動物繁育種羣持續擴大,蘇鐵等千餘種野生植物人工種羣基本建立,野馬等物種迴歸自然進展順利,野生動物損害補償試點有序推進。林業系統自然保護區達2035處,總面積達18.5億畝,佔國土面積的12.9%,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羣和65%的高等植物羣落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森林在農田、草原和城市生態系統中的基礎作用更加突出。

(三)林業產業發展連續邁上兩個大台階,林產品生產和貿易大國地位已經確立。出台了《林業產業政策要點》和《林業產業振興規劃》,加強了產業扶持和指導,成功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林業產業發展繼續保持強勁勢頭。一是產業規模邁上新台階。松香、人造板、木竹藤傢俱、木地板產量躍居世界第一,乾鮮果品和花卉產量名列世界前茅,成為世界林產品生產和貿易大國。20xx年全國林業產值只有8400多億元,20xx年超過1萬億元,20xx年突破2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由“十五”末的400多億美元增加到900億美元。二是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林業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由20xx年的52∶41∶7調整為目前的38∶53∶9,林業工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第三產業比重逐步加大。經濟林產品產量突破1.27億噸。20xx年全國人均水果佔有量達到91.2公斤,超過85公斤的世界平均水平。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產業快速發展,不僅開闢了農民增收就業的新渠道,而且為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發揮了積極作用。以木竹加工和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為主的林業第二產業主要產品產量持續增長,森林旅遊業等新興產業成為林業第三產業新的增長點。三是產業素質實現新提升。特色產業集羣初步形成,龍頭企業逐步壯大,林產品質量繼續提高,產業化經營勢頭良好,工農合作更加緊密,產業帶動能力持續增強。浙江省安吉縣以佔全國2%的竹資源,形成了佔全國20%的竹產品市場、年產值達120億元的竹產業。

(四)生態文化體系建設全面展開,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普遍樹立。首次明確提出要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系,並將其與林業生態體系和林業產業體系建設同步推進,實現了生態文化建設的良好開局。一是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明顯增強。中央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決策,形成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的現代化建設格局,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建設生態文明成為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的共同行動,江西、福建等省把春節團拜改成了植樹活動,重慶、山西、河南、廣西、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等省區市紛紛加大造林綠化力度。“生態立省”、“生態立市”、“生態立縣”,“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成為地方各級黨政領導的執政理念,加強生態建設、加快林業發展成為各地規劃的重要內容,創建森林城市成為市長們的不懈追求。目前,已有貴陽、瀋陽、長沙等22個城市成為國家森林城市。二是生態文化建設成績斐然。成立了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深入研究生態價值觀、生態道德觀、生態發展觀、生態消費觀、生態政績觀等問題,取得了一批重要理論成果。創作了一批富有震撼力的生態文學、影視和藝術作品,湧現出《天狗》、《踏界》、《龍頂》、《絕處逢生》、《森林之歌》、《從吳起開始》等精品力作。整理出版了《中華大典·林業典》。三是林業宣傳影響廣泛。圍繞林業改革發展的中心工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林業宣傳活動,中央媒體每年刊播林業稿件1萬多條。廣泛深入的宣傳活動,使林業政策深入人心,林業行業精神得到弘揚,生態文化知識廣泛普及。四是生態文明教育活動紮實開展。與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共同確定了30個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成功舉辦了森林城市論壇、生態文化論壇、生態文明高層論壇、綠博會、花博會等宣傳教育活動,強化了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

(五)林業應急處置工作取得重大成效,防災減災能力顯著增強。過去五年,是林業應急任務極為繁重的五年,也是應急能力全面提升、防災減災成效顯著的五年。一是成功抗擊重特大自然災害。林業系統全力投入抗擊低温雨雪冰凍、汶川特大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特大自然災害,努力降低生命財產損失和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大力推進災後生態修復和重建。二是森林防火取得顯著成效。實施了《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加強了火災防控能力建設和責任、措施的落實。成功撲滅20xx年免渡河、20xx年沾河、20xx年呼中等地發生的數十起重特大森林火災,年均火災次數、受害面積和人員傷亡分別下降27.2%、82.6%和80.3%,與部分國家連續發生歷史罕見森林大火形成鮮明對比,多次受到中央領導同志的表揚。三是林業有害生物防控全面加強。落實了地方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防控責任,形成了聯防聯控有效機制,推進了有害生物測報站點建設,增強了災情處置能力,測報準確率達到85%,成災率降至5‰以下。四是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不斷強化。設立了350處國家級、768處省級和一批市縣級監測站,成功控制多起突發疫情,維護了公共衞生安全和人民羣眾利益。五是沙塵暴應急體系逐步健全。制定了部門應急預案和重點省區應急預案,建立了沙塵暴趨勢會商制度。建設了39個沙塵暴地面監測站,開展了重點地區監測工作。加強了重大沙塵暴現場救災指導,減緩了沙塵暴危害。六是林區治安狀況繼續改善。全面推進森林公安“五化”建設,重點加強林區治安源頭管理、重點地區綜合治理、突發事件應對和林區禁毒工作,穩妥處理了一批涉林非法集資案件,維護了林區社會和諧穩定。

(六)林業對外開放加速推進,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以應對氣候變化為重點,積極推進林業國際合作,全力服務國家發展和外交大局,林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顯著提升。一是森林應對氣候變化成為重大國家戰略。認真落實在APEC領導人會議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峯會上的莊嚴承諾,實施了《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行動計劃》,建立了亞太森林網絡中心,提前兑現了20xx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0%的承諾,確立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二是積極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戰略。引進實施國際合作項目20xx多個,實際利用外資30多億美元。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和世行、亞行、歐投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項目順利實施。援助欠發達國家生態建設起步良好,林業“走出去”步伐加快,利用兩種資源、服務兩個市場的能力明顯增強。三是深入開展各領域國際合作。積極配合國家重大外交行動,開展了大熊貓、朱䴉、東北虎等外交工作,成功參與“老虎峯會”和《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第xx屆締約國大會,妥善處理老虎保護、木材非法採伐等敏感問題。積極參與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日經濟高層對話等重要活動,全力推動中美合作共建中國園項目建設。認真履行國際公約,與美、英、日、澳、德、印等國就林業相關議題展開了雙邊磋商與合作。國際竹藤組織在上海世博會設立了全部由竹藤製作的獨立展館。

(七)強林惠林政策體系初步形成,為興林富民提供了有力保障。五年來,特別是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召開後,各項強林惠林政策密集出台,為林業改革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林業投資創歷史新高。“”國家林業投入達2979億元,比“十五”增加了80%。其中,林業基本建設投入由389億元增加到479億元,財政資金由1267億元增加到2500億元。林業貼息貸款和基本建設貼息貸款由223億元增加到588億元,增幅達164%。二是林業公共財政支持制度初步建立。營造林投入補助標準由每畝100元提高到200元。屬集體的國家級公益林,中央財政補償標準由每畝每年5元提高到10元。造林、林木良種和森林撫育補貼和濕地保護補助等試點相繼啟動,32種林業機具納入農機購置補貼範圍。三是林業金融扶持政策取得重大突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出台了《關於做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業發展金融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央財政森林保險保費補貼試點穩步推進,公益林保費補貼比例提高到50%,與中國人保財險公司簽訂了《共同推進森林保險框架協議》。林權抵押貸款規模不斷擴大,20xx年涉林貸款規模預計達1200億元。四是林業税費政策更加優惠。以林區“三剩物”和次小薪材為原料生產加工的綜合利用產品增值税即徵即退政策繼續執行。育林基金徵收標準從20%降至10%以下,農民涉林負擔進一步減輕。林業部門行政事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改變了靠收費養人的狀況。五是林區民生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國有林區棚户區和危舊房改造安排中央投資70.5億元,安排改造任務52.43萬户,林區134萬户列入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林區安全飲水納入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林區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同時,地方各級政府林業投資規模空前,“”共投入1900多億元,為“十五”的3.4倍。

(八)林業基礎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一是科技興林全面加強。共獲得重要科技成果1036項、國家科學技術獎勵36項、林業專利9569項,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率首次超過50%,林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由39.1%提高到43%。發佈國家及行業標準502項。生態定位站、基層推廣站和林產品質檢機構等科技能力建設明顯加強。森林認證和林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有序推進。二是人才強林取得實效。林業幹部培訓實現了規範化、信息化,大規模培訓任務圓滿完成,人才總量持續增長,素質不斷提高。一大批基層實用人才脱穎而出,在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林業院校共建工作和學科建設進展順利。三是依法治林成效明顯。森林法修改、濕地保護條例和林權爭議處理條例制訂工作加快推進,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頒佈實施,森林防火條例修訂完成,行政許可工作進一步規範,林業綜合行政執法工作穩步推進,多起行政複議案件得到妥善處理。林業執法力度不斷加大,有效打擊了涉林違法犯罪活動。四是林業信息化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發佈了《全國林業信息化建設綱要》及其《指南》,成功召開了首屆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會議,確定了“加快林業信息化、帶動林業現代化”的總體思路。大力開展信息化示範工程建設,強化了數據庫、應用系統、林業網站建設與整合,搭建了林業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建成了中國林業網、國家林業局辦公網、全國林業專網和國家林業中心機房,國家林業局政府網訪問量突破1.5億人次,榮獲“中國政府網站領先獎”。綜合辦公系統正式上線運行,全國林業系統開始進入無紙化辦公新階段,文件平均運轉週期由3周縮短為1周。編制了《全國林業信息化發展“”規劃》,開展了首次“中國林業信息化發展戰略研究”。建立了林業信息化標準規範和制度體系,開展了林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遼寧、湖南、福建和吉林森工成為全國首批林業信息化示範省。湖南省投資近2億元,建成了省市縣鄉四級專網,實現從省到鄉的網絡化辦公和科技營造林信息化管理。五是機構隊伍建設全面推進。森林防火、森林公安、林業改革、濕地管理、信息化管理、森林認證、碳匯造林等林業機構得到強化。廣西、新疆、湖北、青海等省區將林業局升格為林業廳。增加了武警森林部隊編制,新建了福建、甘肅總隊和機動、直升機支隊。南京森林公安專科學校升格為森林警察學院,並被確定為全國公安民警招錄培養改革試點院校。局駐地方森林資源監督機構和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機構實現合署辦公。基層林業工作站建設紮實推進。深化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組織工作科學化水平明顯提高。六是機關建設和黨建工作常抓不懈。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創四型機關、做五個模範”、“強黨性、促政風、帶行風”廉潔從政警示教育和“創先爭優”活動,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健全,林業行風政風繼續改善,林業行政效能全面提高。離退休幹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機關事務管理和後勤服務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總的看,過去的五年,是我國林業發展史上極不平凡、成就輝煌、影響深遠的五年,是林業地位不斷提高、內涵不斷豐富、功能不斷拓展的五年,是林業改革波瀾壯闊、林業活力全面迸發、林業發展亮點紛呈的五年,是林業投入力度最大、興林富民成效最好、林農羣眾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林業作用最為凸顯、國際影響力最為顯著、為國家大局和社會貢獻最為突出的五年。林業改革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歸功於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歸功於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歸功於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歸功於全國務林人的艱苦努力。在此,我代表全國綠化委員會和國家林業局,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參與林業建設的全體同志表示衷心感謝和崇高敬意!

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時,也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一是堅持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大局謀劃林業發展。始終站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緊扣解決“三農”問題、應對氣候變化、維護糧油安全、改善林區民生等國家戰略,着力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森林碳匯、木本糧油、棚户區和危舊房改造等重點工作,既與黨中央、國務院保持高度一致,又拓展了林業發展空間。二是堅持用實踐的全面的辯證統一的科學方法指導林業發展。提出了“發展現代林業、建設生態文明、推動科學發展”的總體要求,注重統籌推進林業三大體系建設,正確處理生態與產業、興林與富民、保護與利用等重大關係,充分發揮林業的多種功能,不斷滿足社會的多樣化需求,開創了現代林業建設新局面。三是堅持以深化改革推動林業發展。以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生產力,極大地調動了億萬農民的積極性,全面帶動了林業體制機制創新。同時,積極推進國有林場和重點國有林區改革,林業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四是堅持以工程項目帶動林業發展。通過深入實施林業重點工程和完善林業政策,爭取到了較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形成了從良種培育、植樹造林、生態補償到加工利用的強林惠林政策體系,為林業長期穩定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堅持以先進典型引導林業發展。從林業改革到產業發展,從政策制定到全面實施,都注重圍繞重點難點問題,發現、培育和總結典型,積累經驗後再全面推開,既防止急躁冒進、造成失誤,又避免消極畏難、無所作為,形成了點上突破、以點帶面、全面推開的工作方法,確保了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林業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一是造林綠化難度加大。60%以上的宜林地集中在三北、南方石漠化及乾熱河谷等地區,造林難度大,成果鞏固難。二是森林資源質量不高。7億多畝中幼齡林亟待撫育,4億多畝低產林亟待改造,生態系統整體功能亟待提高。三是木材供需矛盾加劇。木材及木製品進口摺合成原木,已佔國內總消費量的43.6%,木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四是林業改革任務依然艱鉅。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配套政策仍需繼續完善,少數地區明晰產權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國有林場和國有林區改革尚未全面啟動。五是林區民生問題突出。林區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社會發展滯後,生產生活條件亟待改善。六是林業發展方式粗放。林業質量效益不高,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轉變發展方式任重道遠。對於這些問題和困難,一定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二、關於“”林業工作的總體思路

“”時期,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也是加快林業改革發展、全面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

之所以説林業發展面臨極好的戰略機遇,主要基於以下幾點判斷:第一,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必須加快林業發展。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我國山區面積佔國土面積的69%,山區人口占全國人口的56%,山區經濟是我國經濟最薄弱的環節。加快山區發展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最大的難題,是統籌城鄉發展最艱鉅的任務,也是擴大國內需求的潛力所在。加快林業發展,可以釋放山區發展的巨大潛能,帶動億萬農民增收致富,對於統籌山區和平原、城市和農村協調發展具有戰略意義。近年來的實踐證明,越來越多的山區通過發展林業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越來越多的農民通過發展林業走上了致富之路,也必將為統籌城鄉發展、擴大國內需求、拉動全國經濟再上新的台階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第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必須加快林業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就需要以最少的資源能源消耗和最小的生態環境代價,實現最大限度的發展和最大利潤的回報。森林是巨大的、綠色的、可再生的資源庫和能源庫,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潛力所在。許多地方通過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已經逐步擺脱了拼資源、拼能源、高排放、高污染的舊發展模式,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展示了美好前景。第三,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必須加快林業發展。生態文明既有物質的又有意識的概念。所謂生態是指生物生存的環境和狀態;所謂文明是指意識的、道德的範疇。建設生態文明,重點包括三個層面:一是改善生態。其核心是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沒有生態的改善,生態文明就無從談起。二是轉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使人類的行為自覺地與自然和諧相處,自覺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三是增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和提高全社會的生態道德水平。生態意識的增強和生態道德水平的提高,又能反過來促進生態狀況的改善和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林業部門承擔着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的重要職責,擔負着弘揚生態文化、普及生態知識的重要任務,只有加快林業發展,才能持續改善生態狀況,才能增強全社會的生態文明意識,才能促進全社會形成有利於改善生態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才能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因此,中央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首要任務。第四,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加快林業發展。森林的增匯減排功能已經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成為一些國家履行減排承諾的重要途徑。20xx年底召開的坎昆氣候變化大會,在減少毀林、防止森林退化和建立綠色基金等方面達成了共識,進一步凸顯了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特殊作用與地位。我國在發展經濟和減少排放的雙重壓力下,必須大力發展林業,全面增強森林的碳匯功能。只有這樣,我國才能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進程中佔據主動地位,才能為我國經濟發展贏得更大的空間。為此,在國家“”規劃中,已明確將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確定為約束性指標。第五,維護國家木材安全,必須加快林業發展。在世界各國不斷加大本國森林資源保護力度的情況下,我國必須立足國內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加快建立木材生產戰略儲備基地,儘快改變木材對外依存度過高的局面,防止木材供應長期受制於人。總之,從國家戰略大局看,加快林業發展已經成為歷史潮流和大勢所趨。目前,國家綜合實力和地方經濟實力已經明顯增強,完全有能力進一步加大對林業的投入。20xx年12月29日,國務院審議通過了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實施方案,僅此一項今後20xx年的中央投資就高達2195.2億元,為一期投入的2.4倍。尤其是經過“”時期的不懈努力,我國林業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具備了大發展、新跨越的堅實基礎。

在看到這些有利條件的同時,“”林業發展也面臨着一些不利因素。林業問題的國際化、政治化趨勢更加明顯,我國林業將在物種保護、木材進口等方面,面臨更多挑戰,承受更大壓力。同時,國內巨大的社會需求與林業供應能力不足的矛盾將長期存在,創新體制、完善政策的任務還很艱鉅,改善林區民生仍然任重道遠。對此,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爭取最大限度地變被動為主動、化不利為有利,才能為現代林業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總的來看,“”時期我國林業發展機遇大於挑戰,有利條件多於不利因素,仍然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髮展期。只要我們滿懷信心,審時度勢,科學應對,趨利避害,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就一定能夠推動現代林業發展再上新台階。

根據對林業形勢的判斷,我們提出“”時期林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以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確保如期實現“雙增”目標為核心,以興林富民為宗旨,堅持依靠人民羣眾,堅持依靠科學技術,堅持依靠深化改革,加大生態建設保護力度,加強森林撫育經營,加速培育主導產業,加快繁榮生態文化,全面開創現代林業科學發展新局面,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新貢獻。力爭到20xx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1.66%,森林蓄積量達到143億立方米,林地保有量達到3.09億公頃,森林植被總碳儲量達到84億噸,林業總產值達到3.5萬億元,生態文明觀念全面增強,為到20xx年實現生態良好奠定堅實基礎。

按照這一總體思路,“”時期在全面完成各項林業建設任務的基礎上,必須重點建設“十大生態屏障”,加快發展“十大主導產業”,為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作出更大貢獻。

xx屆五中全會和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都明確要求,加快構建國土生態安全屏障。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必須義不容辭地承擔起這一重大歷史任務,堅持以建設和保護“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為核心,以林業重點生態工程為依託,以防範和減輕風沙、山洪、泥石流等災害為重點,加快構建十大生態屏障。一是東北森林屏障。以天然林保護和經營為重點,着力提高森林資源的總量和質量。二是北方防風固沙屏障。以防護林體系建設和現有植被保護為重點,着力解決風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問題。三是東部沿海防護林屏障。以營造防風消浪林帶、海岸基幹林帶和縱深防護林為重點,儘快建成沿海綜合防護林體系。四是西部高原生態屏障。以高原植被和高寒濕地保護修復為重點,着力建設以林草植被為主體的高原防護林體系。五是長江流域生態屏障。以防護林體系建設和流域濕地保護為重點,切實維護三峽庫區和長江中下游生態安全。六是黃河流域生態屏障。以增強水源涵養能力和防治水土流失為重點,進一步減少黃河泥沙含量。七是珠江生態屏障。以水源涵養林建設和石漠化防治為重點,全面改善珠江流域生態狀況。八是中小河流及庫區生態屏障。以防治水土流失和山洪、泥石流災害及涵養水源、淨化水質為重點,全面提升中小河流及庫區周邊森林生態系統的功能。九是平原農區生態屏障。以平原綠化和農田林網建設為重點,為平原農區糧食穩產高產和農村生產生活提供堅實的生態保障。十是城市森林生態屏障。以發展城市森林和加強郊區綠化為重點,全面增強城市生態功能。這十大生態屏障,建設範圍覆蓋了全國主要的生態重點地區和生態脆弱地區,建設內容包括森林、濕地、荒漠、城市等主要生態系統,構成了國家生態安全體系的基本框架,是全國生態建設的主要抓手和戰略重點。着力建設好這十大生態屏障,就能有效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生態基礎。

增加農民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擴大國內需求,必須依託林業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業富民產業,着力提升林業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林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十大主導產業。一是木材及其他原料林培育產業。以建立優質高效木材生產基地為重點,切實增強木材等原材料供應能力。二是林產工業。以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為重點,不斷提升林產品的質量和檔次。三是木本糧油和特色經濟林產業。以優化品種結構和強化經營管理為重點,大力發展油茶、核桃、棗等木本糧油。四是森林旅遊產業。以保護、開發和利用森林景觀資源為重點,不斷壯大綠色低碳林業產業規模。五是林下經濟產業。以發展林下種植業、養殖業為重點,實現林業以短養長和農民快速致富。六是竹產業。以竹林資源培育和綜合開發利用為重點,努力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竹產業帶。七是花卉苗木產業。以培育特色花卉和綠化苗木為重點,不斷滿足日益增長的花卉苗木需求。八是林業生物產業。以挖掘林地資源和物種資源潛力為重點,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生物基因材料和生物製藥等產業。九是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產業。以加快建設野生動植物種源繁育基地為重點,全面開發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多種功能。十是沙產業。以發展沙區灌草飼料、沙漠觀光、中藥材、太陽能等為重點,充分發揮沙區光、熱、土地等資源優勢。這十大主導產業,涵蓋了林業一二三產業,是林業發展的潛力和優勢所在,是農民增收的希望和出路所在。要通過培育林業主導產業,在全國建立起一大批佈局科學合理、主導優勢明顯、產業特色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用材林基地縣、油茶縣、核桃縣、紅棗縣、板栗縣、花卉縣、竹子縣和林業產業集羣,逐步形成能夠在農民增收致富和縣域經濟乃至全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性、支柱性作用的產業,真正為擴大內需、改善民生作出突出貢獻。

要如期完成“”各項規劃任務,切實抓好十大生態屏障建設和十大主導產業發展,必須全面貫徹落實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的中央關於經濟發展的總方針、總政策,並結合林業實際,切實把握好以下五項重要原則。一要堅持把實現“雙增”目標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主要任務。“雙增”目標是林業建設質與量的有機統一,充分體現了推動科學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時期,既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機遇期,也是確保20xx年實現“雙增”目標的攻堅期。必須緊緊圍繞林業“雙增”目標和“”時期森林覆蓋率、森林蓄積量這兩個約束性指標,層層分解任務,加大考核力度,確保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同步增長。二要堅持把興林富民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根本宗旨。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實現興林富民,堅持興林富民也更有利於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因為,只有興林才能富民,只有富民才能激發林業經營主體的內在動力,以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效益,從而更加自覺有效地推進林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我們必須把興林富民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興林富民上想辦法、下功夫、見實效。通過興林富民切實增強林業發展的活力與動力,真正推動林業走上科學發展的軌道。三要堅持把深化改革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是一場深刻變革,必須從深化改革、根除體制機制性障礙入手。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搞好國有林場和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着力解決與現代林業科學發展不相適應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管理方式,不斷增強林業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四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科技創新是林業長期穩定發展的根本所在和不竭動力。必須把科技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中心環節和戰略基點,充分發揮科技對林業的驅動引領和突破帶動作用,切實把林業發展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最大程度地提高林業生產力和資源綜合利用率,全面提升林業建設的質量和效益。五要堅持把森林經營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森林經營既是發展現代林業的永恆主題,又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最重要的內容。我國9.26億畝人工林,平均每畝蓄積只有3.26立方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僅為林業發達國家的1/5—1/10,這既是林業發展最突出的問題,又是林業發展最大的潛力。我們必須把森林經營作為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重要內容,擺上突出位置,加大資金投入,科學經營森林,精心撫育森林,力爭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我國森林資源的質量有一個大的提升。

總之,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是全面提升林業建設質量和效益,充分發揮林業多種功能和作用的根本途徑,是推動林業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必須把加快轉變林業發展方式作為主線,貫穿於現代林業建設的全過程和各領域,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最終實現現代林業又好又快發展。

三、關於20xx年的林業重點工作

20xx年是“”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轉變林業發展方式的關鍵之年,做好全年林業工作,對於確保“”開好頭、起好步,意義重大。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和“”林業工作總體思路,重點抓好以下九項工作。

(一)着力深化林業改革,增強發展活力。一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指導督促各地搞好“回頭看”和檢查驗收,加強糾紛調處和調解仲裁,全力打好明晰產權攻堅戰,確保20xx年全面完成集體林地確權任務,20xx年全面完成林權證發放任務。深化改革要有新舉措,必須在頂層制度設計上下功夫,從森林保險、信用擔保機構建設、抵押貸款入手,繼續完善配套政策,打通銀行資本等各種資本大規模進入林業的渠道,全面盤活森林資源資產,進而帶動整個農村經濟發展。籌備召開林下經濟現場會,總結交流各地興林富民的生動實踐。在認真總結福建省永安市深化改革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百縣林改大培訓。切實加強農民林業專業合作社示範建設,加強林權管理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擴大村級涉林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探索轉變政府職能、強化公共服務的新途徑。二要抓好國有林場改革。深化國有林場改革試點,籌備召開全國國有林場工作會議。各地要先行先試,創新經營機制,重點解決好職工養老、醫療、就業等問題,分離國有林場辦社會職能。三要穩步推進重點國有林區改革。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重點國有林區改革的總體思路和近期任務,爭取出台改革的指導性意見,深化重點國有林區改革試點。

(二)繼續推進造林綠化,努力改善生態狀況。全年計劃安排營造林任務9000萬畝,撫育森林8000萬畝,低產林改造2500萬畝,義務植樹25億株。一要加大造林綠化力度。儘快上報國務院批准《全國造林綠化規劃綱要》,全面落實造林綠化任務。優化造林綠化方式,增加混交林、鄉土樹種、珍貴樹種造林比重。抓好油茶造林項目,開展核桃標準化園、碳匯造林、能源林基地建設試點。抓好義務植樹和部門綠化,努力提高盡責率。開展全民義務植樹30週年紀念活動,籌備召開全國造林綠化管理工作會議。二要抓好天然林保護等重點工程建設。國務院決定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二期,這是我國林業建設史上的又一件大事。與一期工程相比,二期工程取消了地方配套,中央財政對中央投資的項目實行全額補助;大幅度提高了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和社會保險補助標準,並將進行動態調整;將森林經營納入了天保工程,增加了中幼林撫育和森林改造培育補助政策;擴大了工程實施範圍,增加了丹江口庫區11個縣。這些重大突破和政策設計,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和對林業改革發展的高度重視。必須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按照目標、任務、資金、責任“四到省”的要求,認真實施天保二期工程。上半年要專門召開總結表彰大會,全面部署天保二期工程建設。同時,要抓緊編制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工程規劃,深入推進沿海防護林和速生豐產用材林等工程建設。三要強化森林經營。開展森林經營現狀調查,編制《森林撫育經營實施方案》。繼續抓好森林撫育補貼試點,努力擴大試點規模,提高補貼標準,增加試點內容。強化森林經營監督管理,推行森林經營行政、技術和施工負責人制。修訂森林經營技術標準,加強森林經營模式和關鍵政策研究。四要抓好良種壯苗培育。加強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管理,確定一批新的國家重點林木良種基地和保障性苗圃。搞好林木良種補貼試點跟蹤檢查。依據《全國林木種苗發展規劃》,合理佈局林木種苗工程項目。加強珍貴樹種苗木繁育,優化種苗供應結構。嚴格執行“兩證一簽”制度,開展林木種苗專項執法檢查,整頓規範生產經營秩序。

(三)加大資源保護力度,切實鞏固建設成果。一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認真落實《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綱要》,完成省級縣級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編制工作。分解落實全國“”期間年森林採伐限額,繼續推進林木採伐管理制度改革。開展保護森林資源目標責任制監督檢查。做好第八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工作。啟動國家級公益林監測與評價試點。嚴厲打擊毀壞林木、侵佔林地、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二要加強濕地資源保護。大力推進濕地保護立法和制度建設,建立健全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制度。深入實施濕地保護工程,加快構建濕地保護長效機制。研究建立濕地生態系統健康、價值和功能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國際重要濕地建設和管理,促進濕地公園健康發展。三要加強荒漠資源保護。編制《全國防沙治沙規劃(20xx—20xx年)》,啟動國家級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項目。開展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做好巖溶地區第二次石漠化監測工作。完成京津風沙源治理、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林業建設任務,抓好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建設。推動石羊河流域、新疆等重點地區防沙治沙規劃報批工作。四要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編制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相關規劃和《大熊貓保護工程規劃》。推進自然保護區示範省和示範自然保護區建設。推動落實全國極小種羣野生植物拯救保護實施方案。加強珍稀瀕危物種拯救和保護,擴大回歸自然範圍。推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的調整和頒佈。做好第二次全國野生動物資源調查、野生植物資源調查試點和第四次大熊貓調查。

(四)強化林業應急管理,提升災害防控能力。一要全力抓好森林防火。繼續貫徹落實《森林防火條例》,組織實施《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配備。完善預警響應和應急處置機制,紮實推進依法治火、科學防火和羣防羣治,構建快捷高效的防火保障體系。嚴格落實行政首長負責制和村級聯户承包責任制,嚴防發生特大森林火災。二要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推行重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政府參與的“雙線”責任制管理,全面落實松材線蟲病和美國白蛾防治工作政府責任制。健全考核指標評價辦法,建立檢疫責任追溯制度,開展檢疫執法整頓工作。開展林業有害植物摸底調查,進一步強化防控措施。三要加強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防控。完善監測防控體系,制定監測防控管理辦法。強化監測防控形勢研判,大力推進主動預警,做好重點時節、重點區位和重點疫病的監測防控。四要妥善處置沙塵暴災害。加強沙塵暴預測預警,做好沙塵暴高發期適時監測、信息報送和應急處置工作,減緩災害損失。五要加大林區治安防範力度。建立新型警務機制,加大林區治安源頭管理和綜合治理力度,深化林區禁毒工作。妥善處置涉林非法集資案,防止發生羣體性突發事件。

(五)加快發展林業產業,促進農民就業增收。一要繼續壯大林業產業規模。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作用和政府宏觀調控的引導作用,推動落實《林業產業振興規劃》,大力培育十大主導產業,力爭全國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2.4萬億元,林產品國際貿易總量突破1000億美元。二要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鼓勵推廣林藥、林菌、林菜、林牧等立體開發、循環利用模式,實現長中短有機結合、上中下綜合利用、林農牧複合經營,提高林地綜合利用率和產出率,促進農民在較短時間內增收致富。三要不斷提高綜合服務水平。制訂《關於建立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的意見》、《關於建立重點林產品市場和林業企業聯席制度的意見》,辦好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博覽會、中國林產品交易會等展會。四要加強林產品市場信息蒐集與分析,提升林業企業應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的能力。

(六)加強生態文化建設,提升生態文明水平。一要加強林業宣傳。積極策劃開展系列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林業的地位和影響力。深入開展關注森林系列活動,繼續辦好第八屆中國城市森林論壇,組織開展第五屆關注森林獎評選工作。二要推進生態文明基地建設。新建一批生態文化博物館、科技館、森林公園、濕地公園、主題公園、生態文化和生態文明教育示範基地。三要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繼續推進森林城市、綠化模範先進單位等創建活動,組織開展森林旅遊節、濕地文化節、國際濕地日、愛鳥周等生態文化主題活動,全面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四要加大生態文化作品創作力度。創作一批社會效益明顯的生態文化精品,辦好《綠野尋蹤》、《綠色時空》電視欄目,抓好《濕地空間》專題片攝製工作,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加強林業系統報刊管理,提高辦刊質量效益。

(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林區民生。一要加快林區棚户區危舊房改造。20xx年是林區棚户區危舊房改造規模最大的一年,涉及林區上百萬人口的切身利益。各地要進一步搞好調查摸底,登記核實,確保符合政策規定的棚户區和危舊房全部納入國家保障性住房建設規劃。要根據年度建設任務,科學編制建設方案,協調落實配套資金,抓緊和細化各項前期工作,確保及時開工建設。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加強質量監管,確保工程質量優良、職工羣眾滿意。拆遷安置、户型設計、房屋分配等工作,要廣泛聽取職工意見,充分尊重羣眾意願,切實做到公開、公正、公平。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大棚户區危舊房改造配套供熱、給排水、小區道路、綠化美化等設施建設力度,確保職工羣眾居住條件、居住環境同步改善。密切關注和妥善處理棚户區危舊房改造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切實維護林區穩定。二要切實加強林區道路、飲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詳細測算建設任務,抓緊與有關部門對接。對已經納入相關專項規劃的,要進一步明確建設任務,落實投資渠道,加快建設進程。對還未納入規劃的,要積極反映,爭取儘快納入相關專項規劃,確保林區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同步改善。三要做好災區生態和基礎設施恢復重建工作。認真實施雨雪冰凍災害和汶川地震災害生態修復規劃,積極推進玉樹地震災區、舟曲地質災區生態修復和基礎設施重建工作,加大扶持力度,確保工程質量。通過勞務購買等方式,擴大林業職工和林農就業,保障災區羣眾生產生活水平不下降,確保興林富民、改善民生取得新成效。

(八)增強支撐保障能力,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一要進一步完善強林惠林政策體系。繼續實施造林、林木良種、濕地保護、中幼林撫育、野生動物損害、森林保險保費等補貼補償補助政策。完善金融支持體系和税收扶持政策。積極爭取防沙治沙財政補助政策。努力將國有林場納入國家分離國有農場辦社會政策範圍。二要推進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強化困難立地造林、森林經營和雷擊火防範技術攻關,力爭在林業碳匯監測計量、生物質能源、資源保護、野外科學觀測和生態服務功能測算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繼續實施林業科技引領計劃、林業科技富民示範工程和林業科技特派員創業行動,推動建立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標準化示範區等各級各類科技示範樣板。加強林業植物新品種等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強化林業生物安全和遺傳資源管理,加快推進森林認證工作。加強協調,積極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林業野外生態定位觀測站、國家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林產品質量監督與檢驗檢測機構等林業科技條件能力建設。三要強化依法治林。切實抓好森林法修改,繼續開展自然保護區立法調研,推進沿海防護林條例、濕地保護條例、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等行政法規起草修訂工作。抓好野生動植物進出口證書核發管理辦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檔案管理辦法等部門規章制訂工作。推進林業綜合行政執法示範點建設。完成規範性文件清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認真做好林業行政複議工作,提升各級林業部門依法行政水平。四要大力推進林業信息化建設。林業信息化建設必須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制式、統一平台、統一管理,加大資源整合,促進信息共享,在統一的前提下,發揮各自優勢,開展各具特色的信息化業務。加快推進“金林工程”立項工作,儘快啟動物聯網應用示範工程。積極拓展林業信息化交流與合作,適時召開全國林業信息化工作會議。加強林業信息化示範省建設和林業信息化標準建設,推進應急通訊和先進成熟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五要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及時準確掌握應對氣候變化林業議題談判形勢變化,認真研究坎昆會議通過的兩項決議,積極開展相關政策研究和科技攻關,及早制訂我國林業與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規則接軌的新政策、新措施、新規程和新標準,為林業議題談判和林業長遠發展爭取主動。妥善應對森林可持續經營、非法採伐和老虎、象牙、犀牛角等涉林敏感、熱點問題,全力維護國家權益。做好聯合國亞太地區林業委員會會議、APEC林業部長會議等重要國際會議和國際森林年的相關工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公約談判和國際規則制定。繼續實施林業“走出去”戰略,鞏固和拓展政府間、部門間合作渠道。積極爭取日、韓、澳、德和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環境基金會、國際熱帶木材組織等雙多邊援助項目。

(九)全面抓好自身建設,提高服務管理能力。一要加強幹部培養管理。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競爭上崗、掛職鍛鍊力度,抓好關鍵崗位輪崗交流,優化機關幹部配置,選派一批政治上靠得住、業務上過得硬的幹部充實到關鍵崗位。頒佈實施國家林業局關於進一步加強林業人才工作的意見、全國林業人才“”及中長期發展規劃和全國林業教育培訓“”規劃。二要抓好基層林業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森林公安、調查監測、信息化等隊伍建設,切實加強林業工作站、木材檢查站、國有林場等基層單位建設,穩定機構隊伍,強化職能作用,理順資金渠道,完善基礎設施,改善辦公條件,着力解決幹部職工關心的民生問題。三要推進反腐倡廉建設。切實抓好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開展各種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對重點領域、環節和崗位的監督檢查,加大違紀違法案件查辦力度,促進黨員幹部廉潔從政,依法行政。四要強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表彰一批先進黨組織和優秀共產黨員,努力形成學習先進、崇尚先進、爭當先進的良好氛圍。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以良好的作風凝聚人心,以優良的政風推動工作。

同志們,回顧過去,我們倍感自豪;展望未來,我們充滿信心。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為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科學謀劃,紮實工作,全面開創現代林業科學發展新局面,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的成績迎接建黨九十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