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精選5篇)

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 篇1

同志們:

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精選5篇)

這次全市工業發展大會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結合北海實際學習貫徹全區工業發展大會精神,認真總結近幾年來特別是實施北海三年跨越發展工程以來發展工業的成功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北海工業發展的形勢,組織和動員全市幹部羣眾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加油鼓勁、乘勢而上,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為北海在廣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

為了開好這個會議,市委、市政府作了充分準備,開展了調查研究,進行了科學測算,出台了相關文件,篩選了一批重點項目,今天上午還組織大家集中參觀了部分工業企業和項目,這充分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貫徹落實自治區重大決策部署,態度上是堅決的、行動上是積極的;對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思想上是重視的、謀劃上是認真的。剛才,自治區工信委朱鼎朝副主任對加快北海工業發展講了很好的指導意見,家斌同志對有關工作進行了具體部署,講得都很好,希望同志們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凝聚共識,切實增強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貫徹落實黨的關於“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要求的實際行動,是自治區黨委、政府加快富民強桂新跨越步伐的重大決策,是北海在廣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幹部羣眾要認清形勢、凝聚共識,為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羣眾基礎。

第一,要深刻認識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北海的戰略選擇。一是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工業化是一個地方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國內外許多發達城市的發展歷程表明,經濟發展主要是以工業化為標誌,經濟發展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工業化的過程,沒有工業的充分發展,就談不上實現現代化。北海歷史上曾經歷三次大發展的良好機遇和短暫輝煌,卻未能實現持久繁榮,根本原因就是工業化進程緩慢、城市發展缺乏產業支撐。二是從北海近年來的實踐來看,推進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西部欠發達地區有效追趕發達地區的必由之路。工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是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近年來,我們通過實施北海三年跨越發展工程,強力推進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優勢產業,認真進行了“工業化補課”,實現了工業跨越發展,明顯增強了產業支撐,較好地解決了城市發展內生力不足的問題,走出了一條西部地區欠發達地區以跨越發展追趕發達地區的路子。成功的探索實踐,讓我們嚐到了抓工業的甜頭。我們要乘勢而上,進一步把工業做大做強,為北海持續繁榮發展提供更有力的產業支撐,為北海有效追趕發達地區注入強大動力。三是從北海發展的現實需要看,推進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在廣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大力推動科學發展、在廣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北海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實現這個目標,最重要的是堅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和關鍵,千方百計加快經濟發展,而發展北海經濟最有效的就是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工業。近幾年來,北海的工業發展雖然實現了歷史性的重大突破,但總體規模還不夠大、發展水平還不夠高,需要加快工業化進程,進一步擴大財税來源、加快城市建設、發展社會事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讓北海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第二,要深刻認識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所具備的優勢和條件。一是從國家層面上看,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總體部署,隨着全會精神的全面貫徹落實,市場經濟體制將更加完善,轉變發展方式的步伐將明顯加快,全國經濟發展將活力更強、質量更高,更加健康和可持續;國家繼續推進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在項目佈局、轉移支付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扶持力度,把加快新型工業化作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戰略的重要支撐,出台了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振興實體經濟。這些都為我們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提供了難得機遇和廣闊空間。二是從自治區層面看,近年來,自治區黨委、政府對工業發展高度重視,作出了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重要決策,全面實施“雙核驅動”戰略,加快構建“兩區一帶”工業佈局,強調要發揮北部灣經濟區戰略引擎作用,加快建設沿海臨港大工業基地,在項目安排、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等方面,給予北部灣經濟區更大的支持,為北海加快發展工業提供了有力支撐。三是從北海層面看,經濟發展呈現出速度快、質量好、結構優、後勁足的鮮明特點,在北部灣經濟區發展格局中的地位大幅度提升。20xx年以來超千億元工業投資積聚的勢能不斷釋放,幾個產業園區生機勃勃,一批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壯大,一批骨幹企業發展勢頭強勁,一批產業項目正在加快推進,北海工業實力明顯增強,跨入了工業化的中期階段。同時,北海的工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的承載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具備了擴大開放引進更多工業項目的良好條件,為我們促進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我們的發展思路、發展舉措和發展成效,得到了中央領導和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的充分肯定。來北海考察調研時指出,北海已浴火重生、發展大有希望,要乘勢而上,北靠腹地、向南開拓,把北海建設成為廣西乃至全國的新亮點。李源潮副主席來北海考察調研時認為,北海城市規劃好、理念好、發展勢頭好,發展大有潛力。自治區黨政主要領導勉勵我們發揮優勢、乘勝前進、加快發展。上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勉勵鞭策,讓全市幹部羣眾進一步堅定了信心、振奮了精神、鼓舞了鬥志,這些都成為我們加快發展工業的強大精神動力。

第三,要深刻認識近年來北海進行“工業化補課”的成功實踐給我們的重要啟迪。近年來我們在推進北海跨越發展的成功實踐中,探索積累了不少寶貴經驗,為我們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提供了重要啟迪。

一是始終堅持產業帶動跨越發展。我們堅持按經濟規律辦事,把發展優勢產業作為推動跨越發展的突破口,圍繞發展產業抓項目建設、抓好項目建設促進產業發展,三大產業加速向千億元產業邁進,大大夯實了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撐,北海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成功擺脱了過去“短暫輝煌之後即被打回原形”的宿命。實踐證明,產業帶動跨越發展符合北海市情、體現了北海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科學發展觀在北海的生動實踐,要一以貫之地堅持下去。

二是始終堅持採取“四定”辦法推進項目。我們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健全項目推進機制,採取定人員、定職責、定時間、定進度的辦法,明確任務、落實責任,強化督查、嚴格考評,有效推進了項目建設。實踐證明,“四定”辦法有利於落實工作責任、控制時間節點、便於考評獎懲、真正管用有效,要堅持和完善這一辦法。

三是始終堅持深化開放合作積極招商引資。我們充分發揮北海的比較優勢,堅持實施開放帶動戰略,大力招商引資,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成功引進了一批大企業來北海投資興業,成為北海工業發展的骨幹力量。實踐證明,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開放都是北海最突出的比較優勢,大力招商引資、廣借外力才能更好地發展工業,要通過擴大開放、深化合作、增添動力,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

四是始終堅持加快發展工業和保護生態環境並重。我們注意處理好加快經濟發展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係,在加快發展工業、增強產業支撐的過程中,切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保持了北海生態環境良好的優勢。實踐證明,只要頭腦清醒、科學謀劃、統籌安排,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環境是可以雙贏的,在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過程中,要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綠色崛起之路。

在看到有利條件和認真總結經驗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當前北海加快發展工業還面臨着人才儲備不足、用地用海指標不足、徵地搬遷難度大、物流成本過高、中小企業融資難,以及為企業服務的水平不高等諸多困難和問題,要保持清醒頭腦,做好迎難而上、克難攻堅的思想和精神準備。

總的來説,北海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廣闊、困難不少、任務艱鉅。全市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幹部一定要認清形勢,進一步增強信心、堅定決心,把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抓緊抓好。

二、明確目標、乘勢而上,努力實現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推進新型工業化,必須有清晰的總體思路:牢牢把握髮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戰略部署,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按照“轉方式、調結構、上規模、促融合、提質量、增效益”的總體要求,堅持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推進項目建設為着力點,以發展優勢產業為主攻方向,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化提升傳統產業,着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以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推動北海經濟社會大發展。

經過綜合分析測算,未來幾年北海工業發展的目標是:在20xx年工業總產值跨越千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全市工業總產值到20xx年力爭達到3000億元、20xx年力爭達到4500億元、20xx年力爭達到8000億元,同時實現工業發展空間佈局更加合理、工業競爭實力不斷提升、工業科技水平明顯提高、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

圍繞上述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必須努力構建“123457”發展新格局: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這一主線,深度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兩化融合,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大力提升農產品加工、林紙、能源和船舶修造四大傳統產業,致力提升信息、物流、金融、政務及生活配套五項服務水平,加快建設廣西北海工業園區、北海出口加工區、廣西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廣西合浦工業園、龍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產業園)、廣西北海國家(海洋)農業科技園區暨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七大產業園區。

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統籌考慮、抓住關鍵、整合力量,重點做好以下4個方面的工作:

1、優化工業發展空間佈局。要認真落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根據北海的資源分佈、工業發展基礎和產業發展需要,加強規劃引領和政策引導,優化佈局、拓展空間,不斷完善工業發展平台,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鮮明的工業集中區,促進工業企業和工業項目向產業園區集聚,進一步提高工業集中度。要加快構建以北海組團和鐵山港(龍潭)組團為兩核、以七大產業園區為重點、以325國道北海段沿線地帶為補充的“兩核七園一帶”工業發展空間佈局。

一要統籌推進北海組團和鐵山港(龍潭)組團產業發展。要充分發揮北海組團生產要素聚集能力強的優勢,大力發展技術含量高、環境影響小的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國家科技興貿創新基地,發揮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的作用,積極創建國家新型工業化電子信息產業示範基地。充分發揮鐵山港(龍潭)組團擁有深水良港優勢,加快建設億噸大港,完善鐵路、公路、環保等基礎設施,佈局和發展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林紙、能源和糧油加工等產業,適時發展船舶修造和港口機械製造業,逐步打造成為現代化的臨海工業基地和物流中心。

二要加快推進重點產業園區開發建設。推進鐵山港工業區鐵路支線、路網、供電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基礎設施確保如期封關運行,加快北海工業園區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升級步伐,推進龍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產業園)、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開發建設。要大力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同時鼓勵和引導園區外的工業企業向產業園區搬遷,更好地發揮園區的集聚功能和效應。

三要積極推進325國道北海段沿線工業帶建設。依託資源,加強引導,改進服務,發揮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鄉鎮工業,繁榮非公有制經濟,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產轉業,帶動沿線鄉鎮經濟發展和羣眾增收。

2、加快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能否科學選擇和做大做強優勢產業,關係到一個地方工業發展的速度與前途。我們要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市場需求情況和北海的資源條件、工業發展基礎,走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扶持骨幹企業發展壯大,同時大力發展中小企業和微型企業。積極促進企業間縱向銜接、橫向配套,形成骨幹企業支撐、中小企業配套和優勢互補、延伸性強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集羣化、規模化發展,不斷壯大工業實力。

一要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堅持擴大總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完善配套,抓緊實施三大產業的發展規劃。電子信息產業要加快建設北海電子產業新城,逐步建設成為承接東部產業轉移示範基地、中西部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面向東盟的電子產品出口基地,同時要充分發揮北海在發展軟件開發方面有依託、有基礎、有氛圍和生態環境良好等明顯優勢,積極培育發展“白領產業”,規劃建設軟件產業園,落實優惠政策、引進高端人才、營造優良環境、積極開拓市場,推動軟件研發和推廣應用高速高效發展;石油化工產業要重點發展煉化一體化、精細化工和天然氣加工等產業,加快中石化北海煉化公司等龍頭企業發展,積極引進相關石化項目,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鏈延伸,加快建設鐵山港石化產業基地;臨港新材料產業要努力擴大誠德集團公司產能,同時大力發展不鏽鋼精深加工,努力打造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新材料生產基地。

二要大力提升農產品加工、林紙、能源和船舶修造四大傳統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要向精深加工發展,進一步提高附加值,突出抓好水產品加工。林紙產業要圍繞服務和配套北海林紙一體化項目,提高林產品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逐步形成製漿造紙及配套深加工相結合的產業集羣。能源產業要擴大規模、降低能耗、注重環保,加快發展大型火力發電,適當發展生物質能源和風力發電。船舶修造業要適應市場需求,大力引進先進修造船項目,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鞏固發展漁船修造,逐步發展新型專用船舶修造。

三要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產業優化升級。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積極應用先進信息技術促進工業發展升級,建立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堅持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工業,以企業為主體加快技術創新步伐,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大自主創新投入,大力推進技術創新、產品創新、管理創新,培育一批行業科技創新領軍企業,努力提高科技進步對工業發展的貢獻率。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建設,積極搭建產學研結合的科技服務平台和孵化基地。加強與國內外有較強研發能力的大型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合作,開發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產品,着力打造名牌產品,提升北海工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3、堅持以“四定”辦法推進工業項目。項目建設是加快工業發展的重要抓手,要圍繞發展優勢產業,堅持採取“四定”辦法,大力推進工業項目,確保工業持續快速發展。

一要抓緊推進重點項目增強工業發展後勁。一方面,要加快推進林紙一體化、廣西(北海)LNG、神華國華廣投(北海)能源基地、朗科科技、惠科電子等在建項目,力爭儘快建成投產;加快誠德鎳業擴能及冷軋工程、三諾智慧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不斷擴大生產規模。另一方面,要抓緊做好中石化千萬噸級煉化一體化、國投北海電廠二期、華電合浦電廠一期等項目的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同時要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國內外市場需求,抓緊策劃一批新的工業項目,紮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積極招商引資,爭取更多的工業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

二要着力解決制約工業項目推進的各種問題。建成一個工業項目很不容易,需要付出十分艱苦的努力。要加強協調、整合力量、改善服務,着力解決徵地搬遷、用海用地、供電供水和環評報批等問題,做到簽約項目促開工、在建項目促投產、投產項目促達產。要加大推進重點項目的力度,實行市四家班子領導聯繫推進重點項目制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三要注意貫徹落實國家消化過剩產能的有關要求。在加快工業發展的過程中,要認真學習貫徹中央領導同志關於消化過剩產能的要求,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自覺服從國家消化過剩產能的大局,確保不新上屬於國家禁止和限制的項目,防止增加消化過剩產能的負擔。

4、深化改革開放增強工業發展活力。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創新體制機制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我們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不動搖,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黨的xx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出訪東盟時提出“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在廣西考察調研時強調,把北部灣經濟區建設好、發展好,不僅對西南地區,而且對中南地區,甚至對全國都具有戰略意義,廣西要成為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的新的戰略支點;在北海考察調研時要求北海“北靠腹地、向南開拓”。這些都為北海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科學發展指明瞭方向。我們一定要增強發展意識、開放意識,結合北海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集中力量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同時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帶動戰略,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

一要進一步增強改革意識。要認真學習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正確領會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針,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責任感、緊迫感,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以更大的決心突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統籌謀劃和協調推進各項改革。

二要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要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引導有條件的企業加快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發展活力,提高企業生產經營水平,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三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營造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的主體地位。

四要進一步抓好招商引資。要大力優化投資環境,加快推進與東部發達地區、粵港澳地區的交流合作,主動融入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要努力改進招商方式方法,精心做好招商項目的策劃、儲備、包裝和推介,提高招商引資效率,積極引進符合北海發展需要的工業項目,特別是大力引進那些投資強度大、税收貢獻多、提供就業崗位多的項目,不斷提升工業開放合作水平,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我們在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過程中,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嚴格按照客觀規律辦事,正確把握和處理“五大關係”:

一是加快發展速度與提升發展質量的關係。實現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在要求。北海是後發展欠發達地區,必須努力提高工業發展速度,做到“能快就不要慢”,同時又要注重發展質量,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做到“好中求快”。

二是做大存量與擴大增量的關係。做大存量與擴大增量是驅動工業經濟發展的“兩個輪子”。要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一手抓協調服務,促進現有企業發展,努力做大存量;一手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堅持大中小並舉,積極培育增長點,致力擴大增量。某些產業雖然對財政增收貢獻不大,但科技含量較高、能源消耗較少、項目建設週期較短、提供就業崗位較多,有利於全市工業擴大產值規模、降低單位產值能耗指標,也要着眼全局、統一思想、消除疑慮、積極發展,進一步壯大工業經濟總量。

三是加快工業化與推進城鎮化的關係。工業化是城鎮化的產業支撐,城鎮化是工業化的空間依託。要把推進新型工業化與加快新型城鎮化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通過做大做強工業,吸引人口向城鎮集聚,提高城鎮化水平;另一方面通過完善城市功能,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實現工業化與城鎮化融合發展。

四是加快發展先進新興產業與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關係。加快發展先進新興產業,對於優化北海產業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和吸納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有利於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和創業機會。要堅持把加快發展先進新興產業與適當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結合起來,儘快把北海工業做大做強做優,促進城鄉居民增收致富。

五是加快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關係。堅持發展工業與保護生態並重,在保護環境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注重保護生態,絕不以犧牲環境和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增長,絕不走先污染後治理或邊污染邊治理的彎路,堅決不上污染嚴重的項目,堅決依法整治違法違規污染環境的企業,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實現工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共贏。

三、加強領導、改進服務,為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當前的緊迫工作。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領導,完善保障措施,推動北海工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是着力提高領導工業發展的能力。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認真研究、科學謀劃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理清發展思路,確定發展目標,制定發展舉措。各級領導幹部要用心學習研究國家產業政策,關注工業發展態勢,認真解決工業發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圍繞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努力學習區域經濟、財税金融、產業經濟、現代科技、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知識,總結和學習發展工業的成功經驗,包括鄰近縣區、園區的成功經驗,不斷提高指導工業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是不斷完善加快工業發展的工作機制。市工業發展領導小組要認真履行調研、協調、督促和落實的職責,全面掌握工作進展,及時協調解決問題。要實行市級領導聯繫工業項目、幫扶工業企業制度,每個重點項目、重點企業分別由一名市級領導聯繫幫扶。要把發展工業的成效列為考核評價幹部實績的重要內容,確保工業發展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三是積極營造加快工業發展的良好環境。企業是創造財富的源泉,政府是營造環境的主體。要把營造工業發展環境作為“生命線”抓緊抓好。要大力改善與工業發展密切相關的信息服務、物流服務、金融服務、政務服務及生活配套服務。各級各相關部門要大力加強作風效能建設,進一步精簡審批事項、簡化辦事流程,儘量減輕企業負擔,不干擾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努力為北海加快工業發展多辦實事、多作貢獻。要認真學習研究和全面落實優惠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用好國家和自治區的相關政策。市裏已經出台扶持獎勵辦法,各級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四是着力建設加快工業發展的人才隊伍。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需要大批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和熟練工人。要積極為企業經營者和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學習培訓提供幫助與服務,幫助他們更好地更新觀念、增長知識、拓寬思路、提高水平。要加強引才引智工作,大力引進北海工業發展急需的高端人才、緊缺人才和創新型人才,加快培養實幹型、技能型專業技術人才。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抓緊培養大批企業發展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為工業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同志們,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是確保北海持久繁榮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的決策部署,堅持真抓實幹、把事幹成、造福百姓的理念,解放思想、振奮精神,凝聚力量、開拓創新,共同譜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新篇章!

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 篇2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高規格的全市工業發展大會,這是繼全市旅遊發展大會之後,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剛才,自治區工信委朱鼎朝副主任作了重要講話,對我市推動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寶貴指導意見。等一會,小東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

近幾年來,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自治區工信委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面落實《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認真貫徹自治區關於做大做強做優工業以及打造“14+10”產業集羣的決策部署,成功實施北海三年跨越發展工程,以加快打造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三大千億元產業為重點,強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加快發展優勢產業,實現了北海工業歷史性的跨越發展。一是工業實力顯著增強。20xx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達到1021億元,是20xx年的4.3倍,工業增加值對GDP的貢獻率達到80%,比20xx年增加了31個百分點。二是工業發展明顯提速。20xx年以來,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52.1%,20xx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69.5%和59.5%。三是質量效益明顯提升。20xx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税總額達到了84.9億元,是20xx年的5.2倍,工業税收對財政增長的貢獻顯著增強。在工業總量迅速做大的同時,節能降耗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20xx年全市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56%。四是培育千億元產業成效顯著。20xx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含服務業),是20xx年的5.6倍,石油化工產業完成產值300億元,臨港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150億元,三大產業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84.8%。五是工業發展後勁更足。20xx年以來,全市累計完成工業投資超過1000億元,為工業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後勁。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北海工業發展的不足。一是工業化程度仍有較大的上升空間。雖然我市工業化“補課”取得顯著成效,目前工業化率為2.45,達到了全區平均水平,但仍然明顯低於全國3.82的水平。二是產業結構仍有較大的調整潛力。從總體上看,我市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慢,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技術水平不高;產業鏈條短,上下游和相關產業配套不足,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比重比較低。目前全市工業增加值率只有25%,低於全區水平6個百分點。三是制約工業發展的瓶頸仍然較多。主要是用地用海指標不足、徵地搬遷難度大、電力供需矛盾突出、物流成本高、口岸開放不足,企業貸款難、融資貴,等等。對於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要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和改進。

為貫徹落實好全區工業發展大會精神,在新的形勢下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市委、市政府組織了專門力量,廣泛開展調研,深入進行謀劃,出台了《關於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決定》、《北海市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扶持獎勵辦法》等重要文件,明確了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目標,也就是在20xx年工業總產值跨越千億元大關的基礎上,全市工業總產值到20xx年力爭達到3000億元、20xx年力爭達到4500億元、20xx年力爭達到8000億元,工業發展空間佈局更加合理、工業競爭實力不斷提升、工業科技水平明顯提高、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這個目標,符合自治區提出的“三步走”、“兩優化”、“三提升”的總體目標要求,切合北海工業發展的實際,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決定》還從總體要求、主要任務、保障措施三大方面,對加快北海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及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關於推進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決策和部署,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決定》的總體部署和具體要求,確保如期實現《決定》明確的各項發展目標。要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積極構建完善具有北海特色的現代產業發展格局

要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工業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快北海工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形成優勢產業、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優勢互補、特色鮮明、良性互動、共同提升的發展格局。

一是加快完善現代工業佈局。調整完善發展佈局,是在北海工業經過近幾年來的快速發展、總體上形成了一定的量之後,我們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要以北海組團、鐵山港(龍潭)組團為兩核,以廣西北海工業園區、北海出口加工區等七大園區為重點,以325國道北海段沿線地帶為補充,加快構建“兩核七園一帶”工業佈局。要積極爭取國家、自治區重大產業項目在我市佈局,不斷提升北海在廣西新型工業化發展格局中的地位;要推動企業向園區集中,推動工業集約發展,不斷提高工業集中度。到20xx年,產業園區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95%以上。

二是全力打造三大千億元產業。可以説,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和臨港新材料三大產業的異軍突起,是近年來北海工業實現跨越發展最為突出的標誌;要實現今後一個時期北海新型工業化的跨越發展,也必須繼續依靠這三大產業的快速發展。要堅持擴大總量、提高質量、優化結構、完善配套,促進產業集羣化、規模化發展,儘快將其打造成為千億元產業,並推動向更高的水平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在做大做強計算機整機及零部件等五大板塊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軟件服務業,加強系統集成製造。石油化工產業重點發展煉化一體化、天然氣加工、精細化工等產業,加快建設鐵山港石化產業基地。臨港新材料產業要進一步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不斷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規模,培育和發展先進製造業。

三是大力提升傳統產業。繼續發展和提升傳統產業,是充分發揮北海資源優勢,擴大工業經濟總量,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需要。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提升農產品加工、林紙、能源和船舶修造等傳統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要向精深加工發展,進一步提高附加值,突出抓好水產品加工,積極發展果汁、奶飲品和保健酒生產,提高蔗糖生產附加值,穩步推動糧油加工和飼料生產。林紙產業要圍繞服務和配套北海林紙一體化項目,提高林產品加工和綜合利用水平,形成產業集羣。能源產業要加快神華國華北海能源基地建設,推進北海電廠二期工程,積極發展熱電聯產,適當發展生物質能源和風力發電。船舶修造業要大力引進先進修造船項目,積極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鞏固發展漁船修造,逐步淘汰落後產能和發展新型專用船舶修造。

四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興產業代表着未來,放棄新興產業,就等於放棄了未來。要加大政策引導扶持力度,積極引進項目、資金、技術和人才,努力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重點培育和發展新材料、海洋生物和新能源等產業。

五是堅持加快新型工業化與推進新型城鎮化相促進,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要按照“區城共建”和打造生態宜居文明城市的要求,逐步把各產業園區建設成為現代化新城區,推進北海組團和鐵山港(龍潭)組團聯動發展,以產業的集聚、壯大和輻射,帶動城鎮化建設,以城市功能、城市環境的不斷完善和優化,促進產業持續發展,形成以產興城、依城促產、產城互動的發展格局,促進人口和產業聚集,力爭在全區率先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目標。要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和研發中心建設,建立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推進企業信息化改造,規劃建設軟件產業園,促進創意產業發展。

二、強力推進工業項目建設

推動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項目建設是引擎、是載體、是支撐、是抓手。我們必須始終抓緊抓好工業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的大突破,實現工業經濟的大發展。

一是集中力量推進一批重點工業項目。在會前,我們對20xx-20xx年重點工業項目進行了認真梳理,篩選出97項投資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重大工業項目及配套項目,計劃總投資超過了1600億元。這批項目落實到各縣區、各園區,其中合浦縣17項,總投資107.9億元;銀海區2項,總投資3.2億元;海城區2項,總投資4.6億元;北海工業園區19項,總投資263億元;北海高新技術產業園區6項,總投資68.6億元;北海出口加工區5項,總投資14.6億元;鐵山港(臨海)工業區38項,總投資1166億元;廣西北海國家(海洋)農業科技園區暨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2項,總投資1.03億元;廣西電網公司北海供電局6項,總投資16.8億元。對這97個重點項目,各職能部門、責任單位和配合單位要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抓緊強力推進。為了加強推進力量,我們還專門建立了市領導聯繫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制度,從這97個項目中篩選出總投資1041.8億元的34個項目,由市領導負責聯繫,全程協調,抓緊推進。除此之外,各園區和有關部門還要繼續加強項目儲備,準確把握國家產業政策和資金投向,充分發揮各自優勢,認真謀劃和儲備新的一批產業項目,確保項目建設的可持續性。

二是圍繞項目推進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要着力做好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項目責任單位、業主單位的指導,大力推進規劃、選址、徵地、環評等各項前期工作。項目前期工作紛繁複雜,往往耗時很長,要力求縮短辦理時間,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凡需要國家、自治區有關部門審批核準的項目,市級相關部門都要配合追蹤跟進,爭取儘快獲得國家或自治區批覆;凡需要市級有關部門審批、核准或備案的項目,只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並在規劃範圍內的,市級有關部門必須做到隨到隨批。要切實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管理,加強部門協調聯動,定期進行會商,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建設遇到的問題,推動項目儘快建成和達產達效,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三、以產業園區為載體推動工業集約發展

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是推動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近年來北海發展工業的成功經驗和基本做法。要繼續加強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構築產業集羣發展平台,不斷提高工業集約發展的水平。

一是重點發展七大產業園區。要着力抓好園區專業化、特色化建設,加快形成佈局集中、特色鮮明的主導產業,把產業園區辦成產業集羣的主陣地。北海工業園區要加快建設北海電子產業園(新城),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製造業,建設電子信息產業集羣,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北海出口加工區要打造成為廣西全方位承接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轉移的出口加工基地,逐步發展成為綜合保税港區,重點抓好B區建設,打造對外開放新平台。北海高新區重點發展軟件研發、集成電路設計、動漫產業和先進電氣設備製造、海洋生物製藥等產業。鐵山港(臨海)工業區重點發展石油化工和臨港新材料等產業,打造現代化的臨海工業基地。廣西合浦工業園要逐步建設成為連接北海中心城區與合浦縣城的現代化工業新城。龍港新城(玉林—北海香港產業園)要逐步打造成為廣西與香港合作的重要平台、桂東南地區重要出海口岸及戰略資源進出口集散中轉中心。廣西北海國家(海洋)農業科技園區暨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要加快規劃建設,大力引進海洋產業科研機構,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打造科研服務平台和產業示範基地。

二是切實增強產業園區承載能力。要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建設產業園區道路、管網、環保等基礎設施,鼓勵園區多建標準廠房,加強綠化建設。要立足產業基礎,及時調整和完善發展規劃,提升產業園區發展檔次,擴大園區發展規模和發展空間。當前要突出抓好北海出口加工區B區建設,確保如期實現封關運行目標,提前做好引進企業的基礎工作。加快規劃建設電子信息、石油化工、臨港新材料等三個千億元產業園,為延伸產業鏈、實現集羣發展創造良好條件。要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努力提升信息、物流、金融、政務及生活配套等服務水平,推動園區項目落地、產業加快發展。

三是大力提升園區開放開發水平。要進一步擴大開放合作,加強工業項目招商引資,立足大招商、招大商,推動國內外大集團、大企業進駐北海發展。要積極開展產業鏈招商,抓住當前三大產業發展勢頭迅猛、產業集羣初步形成的有利時機,進一步大造聲勢、擴大影響,形成更強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上下游企業和關聯企業進入北海發展。要抓住發達國家和港澳台、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時機,創新方式,加大力度,積極承接產業轉移。要充分利用中國-東盟博覽會等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實現招商引資規模和項目質量水平的新突破。同時,各園區要抓好近年招商引資簽約項目的落地建設工作,提高履約率,主動幫助業主完善各類手續,創造必要條件,促進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四、進一步轉變工業發展方式

要通過加快轉變工業發展方式,提高工業科技水平,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優化產業結構,提高工業發展質量,不斷增強工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一是堅持綠色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北海的品牌和優勢,發展工業必須始終堅持不破壞北海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前提。要大力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業,推進資源利用高效化、生產過程集約化、環境影響最小化,促進工業文明和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全面建設美麗北海。加大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執行力度,引導企業建立自覺自律、持續改進的節能環保管理體系。積極推進礦產資源、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以及再生資源、水資源的循環利用,進一步減少能源資源的消耗。支持企業技改挖潛增效,鼓勵企業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淘汰落後產能,開展節能減排改造,調整優化產品結構,推動工業綠色循環發展。

二是堅持創新發展。創新是工業發展的動力源泉。要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進一步引導和支持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加大科技投入,推動企業實現設備更新換代和技術創新。要強化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設立各類技術中心、設計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增強創新發展能力。要加強創新型人才和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為工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要實施合作創新驅動,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建立完善政府搭橋、企校合作、互利共贏的合作機制。要加強企業技術改造,促進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業態發展,提升工業經濟科技含量。

三是堅持安全發展。安全生產是工業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基石,一定要把安全生產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內容,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要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切實加強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要堅持“一崗雙責”,始終繃緊安全生產這根弦,進一步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部位、重點環節的隱患排查治理,努力實現安全生產與工業發展水平同步提升,保持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

五、進一步營造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良好環境

實現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離不開良好的氛圍和環境。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廣泛凝聚力量,落實優惠扶持政策,加強協調服務保障,形成推動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完善有力的保障機制。各級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是工業跨越發展的主要負責人,要把工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把主要精力放到支持和推動工業跨越發展上來,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健全領導幹部聯繫企業制度,積極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要建立完善工業跨越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按照“四定”的要求細化目標管理,逐級分解落實目標任務,加強全程考核監督。

二是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和各種宣傳陣地,大力宣傳工業發展的經驗和亮點,為工業發展搖旗吶喊、加油鼓勁,傳遞支持實體經濟的“正能量”、唱響重視工業發展的“好聲音”。要引導社會關注、理解、支持和參與工業發展,增強企業家的責任感和產業工人的歸屬感。

三是強化服務體系建設,創造良好的政務環境。要通過轉變職能和提高行政效能,減少審批、下放審批,做到能夠下放的權限都下放,能夠交給市場的都交給市場;需要審批的要減少審批環節,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審批效率。既要把該放的權力放開放到位,又要把該管的事務管住管好,把工作重點放在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制定標準、保護環境、支持創新等方面。要積極幫助企業解決政策落實難、項目落地難、審批辦事難、用地用工難、投資融資難等困難,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條件、更好的環境和更好的服務。

四是強化激勵扶持,打造優越的政策環境。這次出台的《北海市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扶持獎勵辦法》,從扶持資金、財税體制、發展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對工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市級層面能給的優惠政策給到園區,由園區直接扶持企業。各園區要根據《辦法》制定可操作的具體細則,確保我們想招來、本身願意來、並對北海發展有利的企業能真正落地,真正得到優惠、得到發展。各園區和有關部門要充分發揮好扶持政策的導向作用,激勵龍頭企業和配套企業延伸產業鏈,加快打造三大千億元產業;同時支持傳統產業盤活存量、做大總量,提升層次;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引導企業注重效益,加大税收貢獻;引導企業加大技改投入,不斷提升競爭力;引導企業節約利用資源能源,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的水平。在加大對企業扶持獎勵的前提下,要突出重點、兼顧一般,注重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槓桿效應,引導企業加大投入、加快發展。同時,要用足用活國家和自治區出台的相關政策,確保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足額兑現,努力實現政策效應的最大化。

同志們,加快新型工業化跨越發展,不斷增強城市持續繁榮發展的產業支撐,關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意義重大而深遠。我們要立足新起點,搶抓新機遇,瞄準新目標,掀起新一輪工業跨越發展的熱潮,為全面開創北海科學發展新局面,率先在廣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 篇3

一、高度重視,統一思想,深刻認識推進“工業強區”戰略的重大意義

指出“工業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孫政才書記強調“工業是一個地區經濟的筋骨”。作為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中的重點開發區,加快發展工業經濟,既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區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建設渝東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區重要經濟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的必然選擇。

第一,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是順應發展大勢、尊重經濟發展規律的具體體現。歷史經驗證明,工業化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經階段。近現代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工業化快速推進的過程,英國、美國以及二戰後德國、日本的經濟快速發展無不以強大的工業作支撐。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歷程和沿海地區的發展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無論是長江三角洲一帶的蘇州、温州、寧波,還是珠江三角洲沿線的深圳、東莞、珠海等地,能夠在改革開放浪潮中走在前列,主要就是依靠工業的率先騰飛。重慶這幾年進入良性發展、高速發展的階段,也是靠工業化的推動。

“無工不富”、“無工不強”,既是歷史規律,也是發展大勢。我們必須順應這個大勢,尊重這一規律,堅定“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全力以赴加快工業經濟發展。

第二,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是貫徹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構建渝東南特色經濟走廊的具體實踐。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是重慶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推動“五位一體”現代化建設、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載體和平台,也是全市科學發展的戰略部署和路徑選擇。從功能定位看,市委、市政府將定位為“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中的重點開發區”,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期間着力打造渝東南生態經濟走廊。生態保護是基礎、是責任,重點開發是關鍵、是方向,要求我們既要強化生態建設與保護,又要圍繞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低能耗、無污染、可持續的特色生態工業。從現實基礎看,我區“一園多組團”工業發展平台基本形成,配套設施日趨完善,產業佈局不斷優化,工業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顯著增強;區內要素資源齊備,水資源豐富,土地按需供應,國電和烏電兩張電網確保低廉的電力保障,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加上職教基地保障企業的用工需求,為發展工業創造了必要條件。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既符合市委、市政府的定位精神,也符合自身發展實際。

第三,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是做大經濟總量、建設中心城市的有效載體。建設渝東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地區重要經濟中心是我區“十三五”重要戰略目標。一般來講,中心城市需具備三個因素:一是擁有比較發達的經濟實力,二是擁有一定規模的城鎮人口,三是擁有相當的經濟吸引範圍。我區20xx年地區生產總值為202.55億元,雖然取得了長足進展,但與武陵山區恩施、吉首、銅仁比,甚至在渝東南也沒有絕對優勢。對照渝東南中心城市和武陵山區重要經濟中心的定位,我們只能趕前、不能落後。按照工業聚集城市人口的一般規律,只要我們把20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建設好,以20xx年達到450億工業總產值目標算,就會提供約5萬人的就業崗位和帶動約6萬人口從事為工業服務的相關行業,也就是如果我們工業總產值達到450億,則會有11萬新增人口聚集到城區,中心城市的建成區規模就能得以實現。因此,做大做強工業經濟,做大經濟總量,成為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經濟發展的領頭羊,是我區加快建設中心城市的現實選擇。

第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是推進城鄉統籌、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實現全面小康關鍵是要堅持“百姓共享成果”,重點是要推進城鄉統籌。我區有農業人口30.48萬人,城鄉統籌發展任務十分艱鉅。解決“三農”問題,功夫要用在“農”外,必須用發展工業的路徑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加快做大工業經濟這塊“蛋糕”,增強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能力。工業發展壯大了,對農村經濟的帶動作用很大,通過工業企業把農產品轉變成工業品,延長產業鏈條,可有效解決農產品賣出難的問題,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發展工業可以增加就業崗位,吸納更多的城鄉富餘人員,可以增加財政收入,為社會民生事業的剛性支出提供堅實保障,可以帶動農村發展、民生改善和百業興旺。從這個意義上來説,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承載着實現全面小康、開啟現代化征程的歷史重任。

總之,加快工業經濟發展,關乎民計民生,關係發展大局。全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區委、區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深刻認識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緊緊圍繞建成渝東南工業核心集聚區和產業聚集中心目標,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全力推動全區工業經濟再上新台階。

二、認清形勢,明確目標,準確把握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十三五”是工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和重要戰略機遇期。中央提出,要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加快培育新的發展動能,改造提升傳統比較優勢,增強持續增長動力。市委指出,要堅持發展實體經濟不動搖,着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有效供給、去無效供給、降企業成本,加快培育發展新動力。

建區以來,歷屆區委、區政府都高度重視工業發展,不斷探索完善加快工業發展的思路舉措,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工業發展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逐步壯大的發展歷程。但是,我區工業無論是在企業規模、經濟效益,還是發展速度方面,絕對優勢還沒有形成。特別是還存在園區發展步伐不夠快,融資籌資辦法不夠多,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強,增長方式比較粗放,部分企業生產效益低,抗風險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產業優勢不明顯,人才、土地等要素保障受到不同程度制約等問題。同時,部分幹部職工對工業發展認識不夠、信心不足等。

區委三屆八次全會經過認真調研、反覆研討,明確提出在“十三五”時期繼續強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把做大做強工業經濟作為未來五年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的重大舉措。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既是對區委歷屆班子工作思路的延續,也是認真考量了現實區情、未來發展動力和百姓的期盼提出來的。過去,我們通過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堅定不移地壯大工業發展平台,推動工業產業發展,做大工業經濟規模。過去的工業強區是一種做大工業經濟的發展手段、方式方法,我們也正是通過這種方法,讓工業園區實現了從無到有,工業企業實現了由少到多,工業經濟規模由小到大,並基本構建起了五大工業產業體系。今天,我們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就不僅僅是一種手段,更多的是一種目標,也就是要在已經具備一定的工業基礎之上,繼續推動工業經濟再上新台階。過去的“強”,性質是動詞,強調的是工作推動;現在的“強”,性質是形容詞,強調的是工作效果。這個“強”,就是工業對全區經濟貢獻不斷增強,在渝東南的經濟首位度不斷增強,在武陵山區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讓工業真正成為建中心、奔小康的強力支撐,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脊樑。這個“工業強區”,是一張名片。因此,我們提出的“工業強區”發展戰略既是對原有戰略思路的昇華,也順應了新的發展要求。

“十三五”全區工業發展的指導思想是: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按照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要求,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立足綠色工業、綠色製造基地,強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堅持“打基礎、立支柱,抓改革、活存量,重招商、擴總量,調結構、增效益”工作方針,遵循“產業主導、量質並舉”思路,加快培育發展新動力,加快培育打造新支柱,切實推動全區經濟增量提質,為我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渝東南中心城市、武陵山區重要經濟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奠定堅實基礎。

“十三五”全區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到20xx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50億元、年均增長14.3%,完成增加值153億元、年均增長11.8%,在渝東南佔比40%以上;實現銷售產值442億元、年均增長14.4%;實現利税總額113億元、年均增長13.8%,工業總投資達到200億元,園區每平方公里產出強度達到70億元,力爭將打造成為渝東南工業核心集聚區和產業聚集中心,全區工業經濟上規模、上水平、上質量、上效益。

“十三五”全區工業發展的基本原則是:一是堅持創新發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支持企業把技術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着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培育知名品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二是堅持協調發展。充分發揮工業“一肩挑兩頭”的重要作用,推動支柱產業協調發展,加快特色農副產品種植基地建設,不斷完善倉儲、物流等園區公共配套設施,推動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三是堅持綠色發展。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技術政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鼓勵發展資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的高新技術產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全區工業經濟向綠色發展轉變。四是堅持開放發展。加大工業招商引資力度,圍繞全市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引進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頁巖氣等新興產業及配套企業,推進與發達地區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合作。五是堅持共享發展。積極搭建企業用工信息平台,及時組織拆遷羣眾開展就業培訓,鼓勵園區企業吸納徵地拆遷羣眾,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着力改善人居環境,讓羣眾共享開發建設成果。

三、突出重點,創新舉措,全力推進“十三五”工業大發展

要堅決按照區委、區政府既定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抓重點、強舉措、求突破,堅持做大規模與提升質量並重、優化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並舉,推動工業產業集羣發展。重點要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規劃建設三個產業園區,務實打造新的工業支柱。區委、區政府初步決定,在正陽工業園區內規劃建設紡織服裝、複合材料、環保產業三個園中園區。主要有三點考慮:一是順應全國產業升級換代的大勢,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突出集羣發展的理念和企業運行空間集聚的思路;二是順應市裏的產業規劃,把全市工業發展規劃、兩個生態發展區特色工業發展定位和我區工業基礎、現狀結合起來;三是順應發展實際,突出在捲煙支柱工業基礎上,謀劃新的主導產業方向,總結了過去的經驗得失,揚長避短。三個園區的規劃是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在產業方向、空間佈局、園區開發、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的具體深化,是打造工業新的產業支柱的積極思路,體現的是穩定煙支柱、快立新支柱。區政府及相關部門要全力抓好相關工作,進一步做好規劃論證,儘快完成三個園區的文本規劃和申報工作;要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原則,抓緊研究開發建設模式;要加大已投產龍頭企業的培育,加快已落地骨幹項目的開工建設工作。今年,三個園區的規劃、申報要完成,三個園區的空間開發要拉開,已入駐、落户在三個園區的骨幹龍頭項目要啟動建設,已有意向的招商項目要抓緊跟蹤,力爭在“十三五”開局之年,三個產業園規劃要成型、招商要成鏈、建設要露出端倪。到20xx年,基本建成材料產業園、服裝產業園、環保產業園。

第二,抓好工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工業轉型升級。要全方位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益,撬動工業經濟的大發展。一是儘快出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在落實好市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方案的基礎上,緊密結合我區發展實際,配套出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切實做到增有效供給,去無效供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企業成本。二是增加工業品有效供給。要對接全市十大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壯大我區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推進頁巖氣開發利用,培育環保等新興產業。依託優質蠶繭原料延長從蠶繭初加工到服裝生產的繭絲綢配套產業鏈,推進獼猴桃等生態農產品深加工,打造生態特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體系。三是推進企業減負擔降成本。認真落實“企業減負30條”等中央和市上關於取消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等政策,及時公佈涉企收費清單,加大對各項涉企政策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優化企業營商環境。

第三,抓好園區基礎平台建設,推動工業集羣發展。要充分發揮園區的輻射、聚集、帶動作用。一是拓展空間平台。按照“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加快完善相關配套設施,努力打造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市級特色工業園區、鄉鎮工業集中區、都市工業樓宇、中小企業創業基地等不同梯次的工業空間發展平台。二是強化園區建設。園區管委會既要做到精幹高效,通過建立入園企業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體系,實現“政務、商務、服務”三配套;在融資上探索多種投融資模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園區開發建設;在開發上實行“整合、優化、擴容”三同步,堅持“開發一片、成熟一片、再開發一片”,到20xx年,園區規模拓展到20平方公里。三是優化產業佈局。要按照“科學規劃、集羣發展”的思路,圍繞現有產業基礎和優勢,鼓勵支持優勢產業和骨幹企業加強產業內上下游企業的配套協作,推動形成一批集中度大、關聯度強、集約化水平高、突出地方特色的產業集羣。到20xx年,基本形成以特色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和捲煙及配套產業為主的正陽片區;以新材料生產、新能源、材料加工產業和頁巖氣產業為主的青槓片區;以輕紡服裝及傢俱製造產業、汽摩配件及機電產業和醫藥產業為主的馮家片區。

第四,抓好工業招商引資,外聯內引塑造品牌。要堅持主攻大項目、引進好項目、發展新項目。一是按照“引龍頭、帶配套”和“抓配套、引龍頭”的產業招商思路,招一批既滿足產業梯度轉移需要,與現有產業鏈相配套,又適合現階段發展需要,能彌補現有產業發展短板的項目,重點引進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龍頭企業。二是堅持綠色環保的招商理念,引進培育高效、清潔、低碳、循環、可持續的新興綠色環保產業,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堅決淘汰落後產能,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全區工業經濟向綠色環保發展轉變。三是加強與市級部門的溝通對接,爭取市內大型企業集團把產業延伸到。圍繞建成渝東南能源發展中心和物流儲備中心,加快建成頁巖氣在燃氣、燃料等領域的轉化基地,引進實力強的企業集團到發展頁巖氣產業。四是要充分發揮好領導帶頭招商、專業力量招商、職能部門招商的作用,形成全區招商引資工作的強大合力,要執行落實好“七個一”招商工作機制,加大招商引資過程考核,引導全區幹部在招商引資中大顯身手、大有作為。

第五,抓好創新驅動發展,增強工業發展動力。指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政才書記講:“重視創新,就是重視未來;投資創新,就是投資未來。”要堅持把創新融入到企業發展建設的各個環節。一要強化思路創新。要用創新的思維提高工作效率,優化企業服務,做到實幹加巧幹,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幫助企業家創新管理模式,積極探索建立適用、高效的管理模式,實現管理出效益。二要強化技術創新。要堅持把技術創新作為工業發展的第一驅動力,把人才作為推動技術創新的首要前提,積極引進高端人才和先進技術,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良好氛圍,着力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提高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三要強化品牌創新。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大質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力度,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在具備條件的企業中扶持建立重點工程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通過自主創新塑造核心品牌。力爭到“十三五”末,成功塑造1至2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工業知名品牌。

第六,抓好工業配套服務,提升要素保障水平。在能源保障上,要以構建“渝東南能源中心”為總目標,積極推進電力、天然氣等生產要素項目建設。在土地保障上,要加大執法處理力度,對逾期不開工建設的項目將按有關規定收取閒置費,盤活有限土地資源;積極探索建立低效工業用地退出機制,實現“騰籠換鳥”;採取出讓年限彈性機制的供地方式,鼓勵建設、使用和租用標準廠房,降低企業投資成本,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效率。在政策保障上,要嚴格兑現“123”企業扶優扶強政策、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獎補政策。要積極搭建平台,加大銀政企合作,引導金融機構大力支持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積極支持企業以債券、中期票據、融資租賃、上市等多渠道融資。引進和大力發展銀行、保險、擔保、小貸等各類金融機構,合理引導民間資本投資。在物流保障上,加快正陽現代物流園區建設,積極引進第三方大型物流企業,發展多式聯運,創新物流方式,降低企業物流成本。在人才保障上,相關單位要共同做好企業人才服務工作,定期調查摸底,掌握企業用工需求,建立動態人才管理庫,有針對性地為企業提供人力資源。要堅持“引得進、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管理機制,建立校企合作培訓機制,全方位地滿足企業人才需要。

四、加強領導,創新機制,為實現“工業強區”戰略目標提供堅強保障

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建成渝東南工業核心集聚區和產業聚集中心,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涵蓋面廣、環節多、要求高、任務重。全區各級各部門一定要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服務意識,主動作為,齊心協力,把心思用在發展上,把力量放在幹事上,為推動全區工業經濟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第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把工業經濟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工業強區戰略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其指導和統籌的職能,積極加強對當前全區工業發展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的研究,切實解決影響工業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區“四大家”領導要關心工業經濟發展,幫助聯繫的企業、項目解決困難;涉工職能部門要落實“一把手”負責制,主要領導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抓工業上,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和資源,確保工業強區建設的舉措和要求落到實處。全區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加強學習,拓寬視野,努力提高領導工業經濟的能力和水平,樹立跳出工業抓工業的理念,統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統籌推進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第二,要優化工業發展機制。改善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搞好服務就是增強競爭力。一要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下決心減少審批部門、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審批時間,切實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各級各部門要為企業建設和生產經營開設“綠色通道”,積極“想辦法、開綠燈、出政策”,尤其是對於個別投資額度大、帶動能力強的好項目,要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給予大力支持。二要進一步完善加快工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區委、區政府出台《關於“123”企業扶優扶強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意見,即將出台實施“工業強區”戰略的《意見》,大家要認真貫徹落實這些政策意見,確保政策執行到位。三要完善聯繫服務企業、服務項目的長效工作機制。要積極為企業搞好服務,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增加對企業的指導服務。要創造尊重、理解、支持企業家的社會環境,對企業家多寬容、少指責,多理解、少埋怨,多幫助、少添亂,多支持、少干預,多設路標、少設路障,理直氣壯地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讓企業家放下心來、全力以赴,一心一意投入到企業發展中去。

第三,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要強化機關紀律作風整頓,堅決整治部門間推諉扯皮和“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風,切實為企業“鬆綁、讓利”,盡力幫助企業解決交通運輸、資金信貸等方面的困難。要支持改革者,褒獎有功者,懲處搗亂者。對在簡化辦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方面積極探索的,要給予鼓勵;對真心誠意為企業辦事、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並取得積極效果的,要給予獎勵;對推諉扯皮、辦事拖沓和利用手中權力“索、拿、卡、要”的,一經發現,必將嚴肅處理,決不姑息遷就。要提倡全面發展,鼓勵全民創業,努力開創幹部幹事業、能人辦企業、全民創家業的良好局面。

第四,要進一步強化督促檢查。要嚴格按照服務工業發展的考核機制,加強督查考核。工業強區戰略領導小組辦公室要經常對政策落實情況和重點工業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查。要切實加大紀檢監察力度,嚴肅查處破壞工業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區委督查室、區政府督查室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工業工作的檢查和督促,堅持定期通報工作進度及結果。發改委、經信委、統計局等部門要完善工業經濟運行跟蹤督查制度,提高預警預測水平。要定期跟蹤重大項目、重點企業、工業增長點的進展情況,協調解決好有關問題。要進一步健全工業發展激勵機制。

第五,要加強輿論宣傳引導。建設工業強區,是全區重大戰略部署,必須動員各部門、各方面力量來關心和支持工業經濟的發展,在全社會創造合力扶工、興工、強工的生動局面。全區各級各部門要積極主動投身工業經濟建設主戰場,找準參與工業、服務工業的切入點,堅持上下聯動、各負其責、通力協作,着力形成助推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要充分發揮區內各種新聞媒體在宣傳典型、政策解讀、引領風尚、鼓舞士氣、推動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樹立一批工業發展典型、標杆,努力營造“你追我趕爭先進、做大做強比貢獻”的良好氛圍,推動形成全社會關心工業、各部門關注工業、各行業支持工業、全區上下服務工業的良好格局。

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 篇4

同志們:

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鄉村休閒旅遊研討班結業儀式。這次鄉村休閒旅遊研討班效果非常好:一是組織的好。學校的選擇、課程的安排、參觀考察線路的選擇都注重了實效。二是領導重視。這次培訓班縣委、縣政府領導非常重視,整個過程全程跟班。三抒大學員學習認真,感悟頗多。關於農家樂休閒旅遊,今天講三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農家樂休閒旅遊在“三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農家樂休閒旅遊就“三農”工作來講,是一個創新,是一個重大舉措,它是政府推動、政府有所作為的一個空間。現在我們在大力發展旅遊業,但農家樂發展的還不夠,還是小規模、零星的。

1、農家樂休閒旅遊是對農業文明的弘揚。農家樂休閒旅遊依託的基礎是農業文明。隨着工業文明的發展,市場經濟的拓展,農業文明的特色將逐漸消失,而農業文明在人類歷史上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當現代文明遠離農業文明時,人們就會有一種非常想體驗農業文明的願望和懷舊的心情,我們如何很好地延續農業文明、弘揚農業文明,是農家樂休閒旅遊發展的基礎,也是是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2、農家樂休閒旅遊是農業產業化的升級。農家樂休閒旅遊是農業化的深化,其落腳點、切入點、着眼點是農業化,當然這又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業生產,它提升深化到第三產業領域。農家樂休閒旅遊把農產品通過加工轉化為終端商品,而不再是賣直接的原始的農產品。在加工的過程中,既有直接轉化餐飲食品的,也有可以攜帶的農產品。對可經銷的農產品,要把它包裝好,包裝要精緻,要有文化,讓人一看就感覺好,有想買的念頭,從而使農民直接從一產走向三產。有很好的農業資源,我們的禮品農業、精品農業本身做得不錯,無非是量做得不夠大,今後要把量擴大,形成產業。

3、農家樂休閒旅遊是農民轉業的重要接點和市民化的重要環節。農家樂休閒旅遊一個最大的特點是要與城市文明對接,要對接城市文明,就必須從土地上走出來,從傳統的農民走向現代的農民,接受城市文明的薰陶,轉崗轉業,就地發展第三產業,不斷提升市民化的程度。我們山區羣眾,尤其是40歲以上的人要到外面打工、經商是非常不容易的,這些人相對保守,相對處於穩定,這些人如果就地有產業,是實現社會和諧、城鄉文明交融、農民發家致富的有效途徑。

4、農家樂休閒旅遊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過去新農村建設往往是就環境整治而整治,沒有產業依託,沒有利益驅動,所以整治往往很累,如把環境整治與休閒旅遊結合起來,使每一點環境的改善和進步都能帶來效益的回報,農民自發的積極性就會明顯高漲,新農村建設就有了產業的支撐,有了回報的空間。

5、農家樂休閒旅遊是旅遊業的延伸,特別是旅遊富民功能的具體體現。發展旅遊業好比人工降雨,雨降下來能不能轉化為效益,它需要一定的載體,需要一個個水庫,一個個電站,才能轉化為電能,才能轉化為收益。大批遊客進來後,需要我們提供吃、住、遊、購、樂,鄉村休閒旅遊就好比一個個小電站,通過它把水積蓄起來,轉化為農民的收益。所以,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是旅遊業的延伸,是旅遊富民功能的具體體現。沒有旅遊業的理念,農家樂是做不起來的。象我們這樣的地方,抓農家樂旅遊不能僅僅定位在傳統意義上的農家樂,定位在城市居民週末、休閒時間到農家吃一點農家菜、打一次牌、買一點農產品,而要把它當作休閒旅遊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來抓。

二、堅持以專業合作社為紐帶,合理佈局區域規模,提升鄉村休閒旅遊發展水平

我們現在這樣的階段發展鄉村休閒旅遊,以什麼樣的組織形式,在哪裏發展,怎樣發展,是我們必須直接面對的問題。這次培訓班期間,我們讓旅遊局把發展鄉村旅遊的規劃帶給大家。這個規劃有很多創新的地方、很好的建議,對哪些地方適宜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為我們提供了參考、提供了思路、提供了導向。從大環境來講,我們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的條件非常好。

1、總體定位、總體區域分工是發展休閒旅遊。把建設成為“長三角”休閒旅遊名城,是我縣的總體定位,也是我縣的角色分工所在。發展休閒旅遊一個重要的舉措、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必須把鄉村旅遊帶上來。要把全縣作為一個景區來建設,依託景區開發推進農家樂。同時,要拓寬思路,轉變理念。最典型的是七裏鄉,七裏鄉本身沒有什麼景區,但它自身就做出一個品牌,做成一個旅遊地。我們任何一個鄉鎮都可以與七裏鄉比,他們的山山水水我們都具備,但我們缺少的是象夏盛民書記這樣敬業、投入的幹部。全省人均GDP已經達到5000—8000美元,人們休閒旅遊的願望非常強烈,這種潛在的市場非常大。我們現在大張旗鼓地發展休閒旅遊,有兩大市場,第一把目標定位在上海的老年人身上。第二把目標定位在公務員身上。省長非常關心鄉村旅遊的發展,他提出省級機關萬名公務員體驗農家樂,市裏也提出千名公務員體驗農家樂,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我縣的農家樂休閒旅遊發展起來。

2、必須充分挖掘和整合我縣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要素。我縣的豐富資源大城市裏的人看了都讚歎不已。從縣城出發,一路走過去全是風景,三仁有萬畝竹園,大柘、石練有萬畝茶園。竹園和茶園的文章怎麼深化,光有個別點是遠遠不夠的,成不了氣候,關鍵要有規模,要把整個村帶動起來,比如竹筍文章有冬筍、春筍和鞭筍,由挖筍、吃筍到購筍,關鍵看你怎麼策劃?竹的文章不但有竹子加工,還有竹炭燒製,購買竹炭產品等系列開發。我們的旅遊條件非常優越,旅遊資源非常豐富,現在大家都很關注湯顯祖文化,但湯顯祖可以帶來的經濟效益還遠沒有發揮出來。20xx年世界上一起紀念三位名人的時候,我們拿什麼東西去跟莎士比亞媲美,跟塞萬提斯探討。湯顯祖比徐霞客要早36年,湯顯祖本人非常喜愛鄉村休閒旅遊,他寫下的“山也青、水也清,人在山陰道上行,白雲處處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無事到公庭,農歌三兩聲”的詩句,充分表明他追求的是一種世外桃源的境界。據説我們各個地方他都走過,而且很多地方都留下了詩篇,我們完全可以去打造“跟着湯顯祖遊” 這一旅遊賣點,讓遊客去走走,去看看。

3、突出重點,合理佈局農家樂休閒旅遊的區域規模。從規劃來看,很多地方都具備發展的條件,今後政府的資源要按照從點到線,擴大到面,相對集中,突出重點,有所區別的發展。我們做工作要穩健,發展經濟不能搞大躍進,但也不能簡單地按部就班,不能老跟着羣眾屁股後面。有一句話説得非常到位,沒有落後的羣眾,只有落後的領導。這次培訓結束後,各鄉鎮黨委、政府要好好研究,自己鄉鎮哪些村具備條件,具備條件的村要做到什麼水準。縣裏不下硬指標,各鄉鎮研究以後再進行彙總。縣裏根據財力、各個鄉鎮、各個村的具體情況,確定村數,然後串成線。這些村就是今後新農村建設、農業產業化推進、鄉村休閒旅遊發展的重點村。今後各種要素資源往這些村聚集,讓這些村起到示範帶頭作用。新農村建設就是靠一個個村、一條條線、一個個面推進的,不能説年年都在抓,年年都是老樣子。

三、要創新舉措,積極引導,實現鄉村休閒旅遊跨越發展

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要善於尋找最管用的辦法,突破傳統思想觀念,創新舉措、創新服務、積極引導。

1、先發展、後規範。鄉村休閒旅遊作為近年來在農村發展起來的新生事物,是在與傳統的農業經濟、價值觀念、社會規範、管理模式撞擊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與任何新生事物一樣,創業初期的“不規範”既是其與生俱來的“胎記”,也正是其生機勃勃的活力所在。在創業和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不規範和失誤。各級鄉鎮部門一定要把它放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客觀看待、正確對待,給予最大程度的寬容和理解,堅持先發展後規範,努力營造一種容忍失誤、鼓勵探索的寬鬆環境,保護創業激情,激發創造活力。

2、先服務、後管理。我們要先提供服務,然後再去管理。這裏有兩個基本要求,兩條評判標準,一是從職能部門的工作滿足於“對不對”向服務工作“好不好”轉變。“對不對”僅僅是一個基本的要求,還要儘量把事情做好,比如發展農家樂休閒旅遊,税收、工商、消防、食品衞生、環保等部門不是死扣條文,而是着眼發展,優先提供服務,讓其儘快發展起來。二是從“羣眾聽不聽話”要向“羣眾滿不滿意”轉變,不能總是要求羣眾對你的管理聽話,而是要關注羣眾對你的管理服務滿不滿意。鄉鎮、部門如何做到科學發展、依法管理,在具體工作實踐環節怎麼操作到位,我講四條意見供大家參考:

一要加強領導。加強組織領導就是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這就是為什麼要讓鄉鎮長親自參加這個培訓班的原因所在。各個鄉鎮條件有差異,能不能把農家樂休閒旅遊發展好,對鄉鎮領導是一個考驗。縣裏雖不下硬性指標,但各個鄉鎮工作要積極、主動,不能發展的要説出合理的理由,能發展的要爭取做得更好。我們的幹部一定要象七裏鄉的幹部一樣,做到全身心投入,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理念,不能覺得事情做過就好了,而要關注有沒有做好,能不能做得更好。

二要完善規劃。規劃要有前瞻性、引領性和約束性。培訓結束後,每個鄉鎮要對本鄉鎮的農家樂旅遊發展進行充分的調研,條件確實不成熟的,要説明不能發展的原因。基本條件具備的,就要好好地發展,如果能夠發展多幾個更好。發展農家樂旅遊,一定要上規模,星星點點是沒有用的。我們要完善規劃,分類管理,通過抓典型、抓示範,來推進面上的工作。

三要完善政策。要把農家樂做成一個產業,沒有一定的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是很難發展起來的。要通過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激發羣眾創業活力。縣財政要適當投入,專項資金應該不少於一百萬;同時還要整合農村、農業專項資金,積極探索農民羣眾小額貸款,有效解決農家樂發展資金,要把資金用在點子上。要把“農家樂”、“示範村”建設結合起來,使這些村成為新農村建設的亮點。要強化項目理念,資源整合、政策扶持要以項目為依託,項目定位要有前瞻性,可以做的項目一定要積極、主動,儘量做大、做強。

四要創新服務。按照“標準要規範、監管要到位”的要求做好服務,引導農民誠信經營。要創新農家樂休閒旅遊的服務,除財政、税收等金融方面的服務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服務是“品牌宣傳”服務,這個由旅遊局牽頭。全縣的農家樂要作為一個品牌來打造,可以考慮把“湯顯祖”、“鄉村休閒”、“小芳”這三個關鍵詞串起來,或其他更有創意的內容來打造。發展農家樂一開始定位要高、要規範,不能自我降低標準和要求,只能進步不能退步。農民具有勤勞、淳樸、善良、友好、誠信的品質,這是一個品牌,千萬不能把它丟掉,在發展農家樂旅遊中尤其要做到誠信,要把來者奉為上賓。標準要規範,監管要到位,監管不是簡單地處罰,而是在經營行業規則上監管到位。

通過這次培訓,大家的思想更統一,信心更堅定,目標、舉措更明確。我希望通過幾年努力,也能出幾個七裏鄉,甚至做得比七裏鄉更好。具備這樣的條件,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把的農家樂休閒旅遊真正地發展起來。

工業發展會議講話稿範文 篇5

同志們:

今年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明確要求,“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落實農村公路管理養護責任,推進城鄉客運交通一體化”。剛才,正霖同志總結了“”以來特別是去年農村公路工作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部署了今年的工作任務,要認真抓好落實。黑龍江、貴州、山西、江蘇四省交通運輸廳和內蒙古呼倫貝爾市交通局的負責同志,介紹了在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和示範工程建設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各地要認真學習借鑑。

下面,我就落實中央要求、履行好交通運輸部門的職責再強調四點意見。

第一,深化細化各項措施,確保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

20xx年中央1號文件明確提出了“”農村公路建設目標任務,部根據中央精神和全國實際進行了量化分解,提出“到‘’末,實現全國96.1%的鄉鎮通油(水泥)路,東中部94.2%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98.1%的建制村通公路”的總體要求,並與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簽署了“共建意見”。這是部和各省區市的共同任務。

經過4年努力,到去年底,全國鄉鎮通油(水泥)路率達到92.7%,比“”預期目標低3.4個百分點;東中部地區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率達到92.3%,比“”預期目標低1.9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建制村通公路率達到90.1%,比“”預期目標低8個百分點。按照“”期的總體要求,全國還需解決1330個鄉鎮通油路(水泥)路(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區);東中部地區需解決8590個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西部地區需解決15438個建制村通公路。

今年是全面完成“”建設目標的關鍵之年。總體看,全國能夠完成“”建設目標,重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中部地區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區鄉鎮通油(水泥)路以及西部地區建制村通公路上。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服務意識,把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目標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中央1號文件的具體行動,作為檢驗執政能力和執行力的具體行動,作為踐行“三個服務”的具體行動,加強領導,周密安排,特別是建設任務較重的省區,要認真查找差距,深化細化各項措施,嚴格獎懲,逐級抓好落實。已經完成目標任務的省份,要在完善防護設施、加強危橋改造等方面下功夫。部在安排今年的中央補助資金時,不再增加新的建設內容,也不再開新的口子、安排新的項目,以確保“”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全面完成。今年部將對建設任務較重的省份進行專項督查。

第二,層層落實責任,推動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常態化、規範化。

到去年底,全國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333.6萬公里,佔全國路網的87%以上。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實現農村公路常態化養護和規範化管理十分重要。幾年來,交通運輸部門在推進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還存在着認識不統一、責任不落實、人員不到位、資金無保障等問題。要深入貫徹落實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要求,在繼續抓好管理體制“三落實”和運行機制“三結合”的基礎上,做到“三個到位”。

一是認識到位。“三分建,七分養”。如果説前幾年是農村公路大建設時期,那麼今後就要轉入大養護階段了。要牢固樹立“建設是發展,管養是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把加強管養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現代交通運輸業的重要內容,作為延長公路使用壽命、降低資源消耗的實際舉措;作為履行政府公共服務的具體體現,真正實現“有路必養”。

二是責任到位。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是成品油費税改革成果的實際體現。費税改革後,各地根據預算體制改革的新要求,公路養護資金撥付渠道發生了重大改變。按照財權與事權相一致的原則,農村公路網應當由縣鄉人民政府負責,實行“省市指導,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各省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制定相應管理辦法,改變主體不清、責任不明、管理交叉的矛盾,明確界定責任主體,建立公共財政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穩定的資金渠道。農村公路養護工程費用除按國辦20xx年49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在中央轉移支付地方的燃油税中列支外,不足部分和日常養護費用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統籌解決,納入財政預算支出。同時,要建立和完善縣、鄉農村公路管理機構,降低行政成本,使有限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髮揮出更大的使用效益。

三是考核到位。各地要加強行業管理,完善規章制度,健全技術標準體系,強化質量監督,做好技術指導和日常培訓。要建立健全考評體系,落實獎懲措施。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組織開展養護檢查工作,並將檢查結果與建設項目安排、資金撥付掛起鈎來,充分發揮縣鄉人民政府的主體作用,真正實現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由部門行為向政府行為的轉變。

第三,規範發展,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交通一體化進程。

農村道路客運是保障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是關係農民羣眾切身利益的重要民生工程。各級交通運輸部門要站在全局高度,全面貫徹落實中央精神,加大政策扶持,落實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農村客運網絡,提高農村道路客運通達深度,提供安全、經濟、方便的農村客運服務,保證農村道路客運班車“開得通、留得住、有效益”,讓廣大農民羣眾乘上“安全車、便捷車”。

一是加快農村道路客運站點建設。各地要在已有客運站點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農民羣眾的出行需求和出行特點,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建設鄉鎮客運站場,注重在公路沿線規劃建設港灣式停車點,滿足農村道路客運運營和廣大農民羣眾安全方便的乘車需要。農村公路和客運場站要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做到“路、站、運”協調發展。

二是規範發展農村道路客運。整合資源,鼓勵和引導農村客運主體進行公司化改造,優化和調整農村客運市場結構。探索農村客運片區經營模式,促進集約經營,提高經營效率。創新農村客運組織模式,根據地域特點、經濟發展水平,靈活組織客運班線經營,並視需求開行隔日班、周班、趕集班、預約班等多種形式的客運服務。要高度重視農村客運安全生產,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客車,不準投入客運班線經營;對違規經營的行為,要堅決予以查處。要推進農村客運車輛的標準化,加快推廣農村客運經濟適用車型。

三是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這是實現交通運輸服務均等化的必然要求。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統籌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的要求,加快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進程,形成城鄉公共客運資源共享、相互銜接、佈局合理、方便快捷、暢通有序的新格局。有條件的地方,要用公交化的理念,推進農村客運班線改造;用便捷化的理念,支持城際客運資源整合;用一體化理念,優化城鄉客運網絡銜接。促進城市公交擴大服務範圍,推進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

四是加大對農村客運扶持力度。要與財政部門共同落實好成品油價格補貼工作,加強農村客運車輛用油統計,保證對農村道路客運的燃油補貼足額、及時發放到位。要積極爭取各級財政資金對農村客運進行政策性補貼,研究建立扶持農村客運發展的公共財政獎勵制度。

最後,強調一下編制“”農村公路發展規劃問題。

“”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快速推進的重要時期。編制好“”農村公路發展規劃,謀劃好今後五年的發展思路、目標和工作重點,圍繞暢通高效、安全綠色交通運輸的目標,建立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民羣眾安全便捷出行的農村公路交通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從整體上講,我國農村公路仍處於低水平發展階段,中、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地區農民羣眾的基本出行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農村地區公路交通服務保障能力遠遠不足,農村公路建設需求依然龐大。各地交通運輸部門要在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的基礎上,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瞭解需求,準確把握“”農村公路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要按照“突出重點、鞏固成果、政府主導、協調發展”的原則,科學制定“”農村公路發展規劃,有序推進農村公路持續健康發展。 “突出重點”,就是科學合理確定“” 農村公路發展目標和重點,轉變發展模式,實現由“量”的擴張為主,向“量”、“質”並重以“質”為主轉變,由重視通達通暢建設向規範化管理轉變。“鞏固成果”,就是把養護管理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加強危橋改造、交通安全設施和防護工程建設,增強農村公路抗災能力。“政府主導”,就是適應財税體制改革的要求,強化並落實地方政府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地方政府在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中的主體作用,督促地方政府通過公共財政滿足農村公路發展資金需求。“協調發展”,就是注重區域農村交通建管養運協調發展,在項目安排、補助標準等方面體現差異性,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少邊窮地區農村公路發展。

要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在確定建設重點上突出三個層次:一是通達、通暢任務,要以20xx年全國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目標為依據,確定“”需要完成的通達和通暢任務;二是農村公路改造提高建設任務,包括危橋改造、渡改橋工程、安保工程等,保障農村公路的行車安全;三是優化農村公路網絡建設任務,包括縣鄉道改造、鄉村聯絡線建設等,以提高農村公路的網絡化水平。這三個層次建設任務不同、區域不同、建設重點不同、發展目標不同,各地要從實際出發,統籌長遠目標和投融資能力等,科學確定本地區“”規劃發展目標。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農村公路工作,任務繁重,責任重大。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再接再厲,開拓進取,紮實工作,為全面完成“”農村公路建設任務,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