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為養成演講稿2篇

正如孔子所説:“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國中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也是最佳期,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努力形成健康人格。

行為養成演講稿2篇

習慣養成貴在持之以恆,任何行為習慣都遠不是説教就能奏效的,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至少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好行為堅持的時間越久,好習慣的養成就越牢。因此,每個學期應重點強化自己養成一兩個好習慣。

當一個人一旦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的人格魅力便會自然得到提升,在我們不知不覺的成長中持久影響着我們的品格,彰顯着我們的個性,左右着我們的成敗。

人們常説:播下一個行為,便會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使會收穫一種性格,便會收穫一種命運。這是一切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説:“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入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一生中則享受着它的利息。”

同學們,讓我們將好習慣的種子播下,用意志去鬆土,用恆心去澆灌,去鑄就我們生命的精彩。

行為養成演講稿(2):

21世紀是一個充滿希望和光明的世紀,延續近半個世紀的冷戰已經結束,國際局勢總體上趨於緩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正在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不斷興起,國力競爭日益激烈,人類正在經歷一場全球性科學技術革命,21世紀必將成為科技的新紀元。

作為跨世紀的一代,我們不僅要認真學習科學知識,而且要培養我們的基礎道德觀念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各方面綜合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進步,能夠在社會中有一立足之地。作為一名中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本的法則就是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自尊自愛,注重儀表;誠實守信,禮貌待人;遵規守紀,勤奮學習;嚴於律己,遵守公德。那麼,具體而言,應如何培養我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呢?

一、講效率,做勤奮學習的中學生

上課專心聽講,勤于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勇於發表見解。認真預習、複習,主動學習,按時完成作業,考試不作弊。生活有規律,按時作息,珍惜時間,合理安排課餘生活,堅持鍛鍊身體。

二、講禮貌 做言行文明的中學生

在平時的談話中,要注意使用禮貌用語,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接受或遞送物品是要起立並用雙手。未經允許不進入他人的房間、不動用他人物品、不看他人信件和日記。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妨礙他人要道歉。上、下課時起立想老師致敬,下課時,請老師先行。尊重教職工,見面行禮或主動問好,回答師長問話要起立,給老師提意見態度要誠懇。

三、講友善 做關愛他人的中學生

在我們的生活中,時常會遇到一些問題,這時就需要他人來幫助你,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單單是要別人來幫助你,更要學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人,甚至是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只要他需要關愛,就要儘自己最大的力量來幫助他.同學之間互相尊重、團結互助、理解寬容、真誠對待、正常交往、不以大欺小,不欺侮同學,不戲弄他人,發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評。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樂園,獻出你的愛,為世界畫一道彩虹!

四、講誠信 做表裏如一的中學生

“一諾千金,説到做到”,也就是説我們要守信用,重承諾,它要求我們答應別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忠於自己的諾言,“言必信,行必果”,不自食其言,一個人説話不算數,偶然有一次,大家能原諒他,時間長了,就會失去人們的信任,就沒有人願意與他共事,這樣,他還怎麼能在社會站住腳,還怎麼能做大事呢?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答應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時表示歉意,借他人錢物要及時歸還。不説謊,不騙人,不弄虛作假,知錯就改。

五、講衞生 做身心健康的中學生

講究衞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穿戴整齊,樸素大方。講衞生,不僅僅指身體的清潔,還包括身心方面的衞生。舉止文明,不説髒話,不罵人,不打架,不賭博,不涉及未成年人不宜的活動和場所。在與同學的交往中,不要總是注意別人的缺點不足,不驕傲自大,不要心胸狹窄,總是和同學間發生矛盾,要正確的看待自己和他人,找準自己的正確位置,嚴格要求自己。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不自卑,不嫉妒,不偏激,保持心理健康。

六、講自主 做自強上進的中學生

人類歷史從原始社會的“刀耕火種”到今天的“高科技的信息時代”,人類發展的每一步無不是創新的產物。歷史告訴我們,只有創新,勇於創新,敢攀高峯,我們的社會、國家和個人才能發展。我們的生活需要創造,我們的學習也需要創造,在學習中,不斷為自己定下目標,讓自己不斷的上進。

七、講紀律 做遵紀守法的中學生

遵守國家法律、交通規則、公共秩序、網絡道德和安全規定,不做法律禁止的事。見義勇為,敢於鬥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藥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

八、講勤儉,做孝敬父母的中學生

生活節儉,不互相攀比,不亂花錢。學會料理個人生活。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擔任着建設祖國的重任,祖國未來美好的一切還要靠我們去創造,我們必須從小培養思想道德觀念,做一個全面發展的合格中學生。